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说课稿>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时间:2022-01-24 10:36:50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关于分数的意义说课稿汇总10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分数的意义说课稿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关于分数的意义说课稿汇总10篇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1)、地位与作用:《分数的意义》是在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把分数的概念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开始;将为以后学习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真分数、假分数以及分数的基本性质奠定基础,是本单元的重点。

  (2)、学情分析:由于教学内容较为抽象,对学生学习有着一定难度,尤其是对单位“1”的理解,所以在教学时,需要将抽象的知识与直观形象的场景相结合,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结合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知识基础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的重难点。

  (3)、教学目标:

  我设计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三维目标

  1、知识目标: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并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能力目标:通过动手操作和直观教学,使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形成并理解并形成分数的概念;培养学生的实践、观察及创新能力,促进其思维的发展。

  3、情感目标: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对数学出示好奇心,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我借助图形感知、类比推理,让学生经历分数的形成过程,从而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上升到理性认识,所以让他们主动参与,把抽象的.教学变为直观的教学是本节课的重中之重。

  教学难点:理解整体和单位“1”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让学生必须明白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的份数不一样,表示出来的分数也不一样;在一定情况下,分数虽然一样,如果选取的份数不一样,看作的整体也是不一样的,学生学习起来会感到抽象,所以要多举实例,多加比较,多方引导,才能突破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我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采用了创设情境、动手操作及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即把画一画、折一折、说一说、讲一讲、做一做的权利和时间交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眼、口、脑、手等多种感官参与认识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说教学流程:

  为让学生掌握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这节课我设计了1、创设情境,认识 “1”2、类比推理,揭示单位“1” 3、沟通单位“1”,归纳分数的意义 4、借助分数,归纳分数单位5、应用升华,深化分数的意义6、学生谈收获六大环节进行,循序渐进、步步深入,来达到预设的目的。

  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认识 “1”

  说出生活中哪些物体的数量可以用1来表示?

  1可以想象成一个物体,也可以也可以想象成一堆、一些物体,也就是说任何物体不管有多少,不管有多大,只要我们把它看作一个整体,都可以想象成1,1既然无所不包,我们就在1上加个引号,由此引出“1”

  第二个环节:类比推理,揭示单位“1”。

  通过3个苹果作为“1”,类比推出6个苹果,12个苹果,18个苹果中含有多少个“1”,有几个1就是几,3个苹果所看作的“1”,其实就成了一个计量的单位,从而引入单位“1”。

  第三个环节:沟通单位“1”,归纳分数的意义

  通过1个月饼这个单位“1”那么,下面5个月饼、1个月饼、不完整月饼,又该用哪个数来表示?再通过1个长方形、1米这样的长度单位、8个圆片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感知分数和整数与单位“1”的联系,再通过不完整的月饼、长方形、1米这样的长度单位、8个圆片观察、对比,归纳出分数的意义。

  第四个环节:借助分数意义,归纳分数单位

  通过分数(、、)的再认识,你能利用手中的图案,涂一涂,你最想表示的一个分数。引导中还有多少个,中还有多少个,从而归纳出分数单位。

  第五个环节:应用升华,深化分数的意义

  练习是巩固新知的必要手段,我设计了:

  1、现实生活中,分数的确很多。同学们之所以看到的不多,还是因为我们关注的视野还不够开阔。我们可以借助网络、报刊了解更丰富的世界时,你会发现,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真的离不开分数网络中分数。

  2、自我检测。(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的红色部分)

  3、给出分数 1/4 ,取其一份1、2、3朵,深刻理解整体有多少朵。

  以上练习的安排,检测了学生对分数的理解和认知情况;也培养学生解决实际生活的能力;激发了学生更加了解分数的意义的欲望。。

  第六个环节:总结升华 应用分数

  引导学生畅谈自己的收获,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小结:

  1、今天我们又认识了什么数?你能说说吗?

  2、能不能谈一谈分数在你身边的应用呢?

  四、说板书设计

  结合教学内容,我分了两版进行板书,既突出了重点,也强化了难点,让学生一目了然。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本节课我教学的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分数的意义,这是一节概念课。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在已经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进一步对分数深入学习和探究,认识单位“1”,抽象概括出分数意义,较完整建立分数的概念。通过具体的现实情境,调动学生相关生活经验来帮助理解概念的内涵。教材首先揭示了概念产生的现实背景,设计了两幅插图,前一幅从历史角度,表现了古人度量物体长度时遇到的困惑,形象揭示了在测量物体时由于得还到整数结果,而产生了将一个单位等分成若干再量的需要。后一幅图从现实生活中等分量需要出发,给出了两个小朋友分一个西红柿、一块蛋糕、一包饼干的情境,发现两个人来平分这一个物体,每人分得的个数不能用整数表示。这样通过测量与分物两个实例,展示了分数的现实来源,引入分数,使学生感悟到分数适应客观需要而产生的。在建构分数意义时,教材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让学生举例说明1/4的含义,然后运用适当的图片、图示从两方面来说明,1/4可以是一个物体四等份中的一份,也可以是一些物体四等份中的一份。接着逐步概括出分数的意义。在引入分数单位这个概念时,教材是以“做一做”提供具体实例来帮助学生分析理解的。教材在揭示概念时,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逐层深入地展开概念的形成过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

  2、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分数意义,知道分子、分母、分数单位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分析讨论,归纳概括等活动来理解分数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到数学知识是在人类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产生的。

  2、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分数意义及分数单位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单位“1”的含义。

  二、说教法与学法。

  学生认识事物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学生虽然在前面的学习中对分数有了初步认识,但要使学生理解单位“1”的含义,进一步明确分数意义,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因此,在教学中,我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启发、诱导、探究等教学法,并穿插自学、练习,通过直观观察思考,让学生充分感知,再通过分析讨论,比较归纳突破了一些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也是单位“1”这一难点,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并将对学生学法指导寓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归纳、概括、迁移、抽象、把握概念的本质。

  三、说教学过程

  为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努力构建和谐的课堂,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组织教学的。

  1、情境导入。

  教学中,我直接引入新课,提出“三年级对我们已初步认识了分数,那分数是怎样产生的”?然后创设了两个情景来揭示产生分数的现实来源。从历史的角度,先创设了古人在测量石头长度,发现剩下的不足一段,说明分数从那时就产生了。我给出了在现实生活中两个小朋友平分一个物体的情境,发现两个人来平分这一物体,每人分得的个数不能用整数表示。通过测量与分数两个实际问题,从历史的角度,从现实生活中等分量的需要出发,揭示产生分数的现实来源,使学生感悟到分数是适应客观需要而产生的,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2、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教学时,我先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让学生通过回忆想象,直观操作来举例说明1/4的含义,这也是对三年级学习的将一个物体平均分得到1/4的复习,同时也为学生创新学习作准备。新知识的生

  长点就是让学生感知也可以将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后也可以得到1/4。教学时,我出示了一组一些物体的图片,让学生表示出它们的1/4。接着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学生会惊奇地发现1/4可以是一个物体的1/4,也可以是一些物体的1/4。我就顺势告诉学生这上面例子中的一个物体,一些物体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将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一份就用分数1/4表示。这也是对教材中小精灵提出的说明1/4的含义的一个完整概括。这种以旧知作基础,从实例引入,为后续学习提供了具体的感知材料。

  教学中,我结合前面的.引入材料让学生将对“一个整体”的认识延伸到生活中去。提出“我们身边还可以将什么看作一个整体?将它平均分后,可以表示哪一个分数?”我引导学生想一想能不能举一些将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的例子,这样学生的思维就打开了,通过合作交流,找出生活中分数例子,并说明含义。接下来教学将“一个整体”抽象成单位“1”,具体来理解单位“1”的含义,这是概括和理解分数意义的需要,也是教学的难点,教学中我让学生将单位“1”的认识延伸到生活中去,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单位“1”可以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一些物体,很自然完成了对单位“1”的认识。

  有了这些丰富的感性认识,我就引导学生结合单位“1”来说明什么叫分数?根据学生的认识顺水推舟地抽象概括出分数意义,完整建立了分数概念。接着引导学生对单位“1”、“平均分”,分子分母的含义进行剖析,强化了对分数意义理解,较好突破了难点。

  3、巩固练习,拓展运用。

  在设计练习时我也是分层次、有梯度来设计练习。“做一做”设计有两层意义,既是对前面刚学习分数意义描述的具体化和巩固,也为以后学习分数单位提供了实例,我结合这道题,引导学生揭示出分子、分母、分数线表示含义。教学分数单位时,考虑到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采用让学生自学方法,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教师的讲解来掌握这一概念,培养了学生的一种自学能力。

  练习第1题两道填空题通过具体实际来巩固对分数概念、分数单位的认识,接下来的3题都是借助直观开展练习,巩固分数概念。第2题表示的是一个物体的几分之几,第3、4题是将一些物体看作单位“1”,表示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最后的小游戏,拓展了学生的知识,引领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机。

  总之,通过本节课教学,我认识到每一个数学知识都是在学生亲身经历了知识产生过程才能在学生的脑海中生根发芽。课堂上,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合作交流,抽象概括自己建构数学概念,并能自觉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具体的生活情景中去。当然,本节课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及时到位,没能很好处理预设学生成问题等,请领导和老师多多指导。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篇3

  一、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第十册第五单元的内容。这部分教材教学分数的意义,分子、分母的意义,分数的读法,分数的组成及分数单位,这部分知识,是学好分数重要基础,是本单元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生掌握了分数的意义,认识了有关概念,如分数的单位、分数的组成等,对进一步学习分数、理解分数四则运算的法则和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1、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数的各部分名称及其意义,认识分数单位。

  2、通过分数意义的学习,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

  3、学生受到“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发展变化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认识单位“1”和概括分数的意义。

  四、设计理念

  1、让学生通过充分的自主活动,经历分数产生的过程,从大量的具体实例中整体感知分数的意义,形成分数概念。

  2、重视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抓住新知识的生长点,在解决新、旧知识的认知冲突中,完成对单位“1”的认识和扩展,加深对分数的认识。

  3、注重对学生在应用中巩固和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五、教学与学法

  新课标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方式。为了进一步地帮助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教师组织学生动手分一分学具,小组合作交流,并进行观察、猜测、推理等数学活动得出分数的意义及认识单位“1”。

  六、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师:同学们,看看今天我们教室里有什么变化?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一位老朋友,你们想不想见见他

  板书:1/4

  师:你们认识它吗?它是谁?这是一个什么数?对于分数,你有那些认识?

  2、感悟分数的产生.

  二、操作探究

  1、学习分数的意义

  (1)、通过操作体会1/4的意义.

  取出材料袋中的材料表示出1/4。

  提出要求:先自己独立操作,尽量想出不同的方法,再用阴影部分表示出1/4。 学生操作,小组交流。

  展示汇报:谁愿意来展示一下你的操作成果?

  学生展示、汇报。

  小结: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一份的数就是1/4。

  (2)、出示练习纸:看图填上适当的分数。

  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汇报,并说明分数的意义。

  (3)、认识一个整体.

  出示一个橙子,师:我如果要把一个橙子平均分给5个同学吃,每人吃这个橙子的多少?

  出示5个橙子,问:现在我这儿有多少橙子?如果放在一个盘子里,可以怎么说?如果放在一个袋子里,又可以怎么说?放在一个盒子里呢?

  小结:我们可以把这5个橙子看作一个整体。

  师:现在我要把这盒橙子平均分给5个同学吃,每人吃几个?吃了这盒橙子的几分之几?再出示一盒水彩笔,提问:现在我手里拿了什么?我们可以把它看作什么?现在我把这盒水彩笔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盒水彩笔的几分之几?

  举例:我们还能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

  (4)、操作认识把一个整体平均分。

  取出8跟小棒和12面小旗,用其中的一种,把它平均分一分,再用虚线在图中表示出来,然后完成下面的填空题。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汇报交流。

  (5)、认识单位“1”.

  自学课本74页第一小节。

  指名汇报自学情况。

  出示单位“1”的概念,齐读。

  (6)、小结分数的意义

  小组讨论、交流:什么样的数叫分数呢?

  小结分数的概念,学生齐读。

  2、练习应用.

  (1)、说出下列分数的意义,并找出单位“1”。

  黑兔是白兔的2/3;

  女生是全班学生的4/7;

  已经修了全长的3/8;

  西红柿是黄瓜的1/2。

  (2)、完成课本“练一练”。

  三、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说课

  “分数的意义”是一节概念课,我们在概念课的教学设计中坚持这样的一个理念:概念教学要注重数学活动的过程。因此整节课我设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学生通过操作活动,在原有对分数的生活基础与运用价值的感知基础上,经历主动探究分数意义的过程,建立分数的概念并理解单位“1”的含义,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经历丰富的情感体验。围绕这一目标,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力求在以下三个方面有所突破:

  1、创造性的使用教材,重新组织教学内容。

  感知分数的产生是理解分数的意义的前题,历年来教者在向学生介绍分数的产生时基本上是采取查找资料,口头传授,学生看书等形式,实际上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真切的感受到分数的产生,更无法理解分数与人们生活的紧密联系,基于这种认识,我在设计这部分内容时创造性的使用了教材,创设了一个做贺卡的情境,让同学们用手中的一张纸去做贺卡,并用分数介绍贺卡每部分的内容。这样的设计既利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又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分数产生于人们的生活实际,而且为认识单位“1”埋下伏笔。

  2、动手操作,解决难点。

  概念作为一个数学知识,有其发生、发展的过程,学生在建立数学知识时也必然有一个主体主动建构的过程。就本节课而言,理解把许多物体组成的整体看作单位“1”,通过平均分得到分数是一个难点,为了突破此难点,我让学生用学具代替任意的多个物体小组合作来解决。

  3、设计具有开放度的习题。

  一节课好的习题设计,对于训练学生思维,理解并巩固新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节课中在学生理解了分数的意义后,我设计了基础练习题和开放题。开放题分别是:面对九宫格提问题;设计周末一天的生活,用分数来描述。通过这样的习题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拓展并感受单位“1”。分数的意义说课

  一、 说教材

  (1) 教学内容:浙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p69——72

  分数的意义。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约数和倍数,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约数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的教学思路是:先让学生了解分数的.演变过程,然后让学生自学课本,说出自学课本后又知道了关于分数的哪些知识,接下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通过一系列的不同类型的题目,使学生对分数的意义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理解单位“1”,从而自然而然的概括出分数的意义。

  (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分数的产生,单位“1”的含义,理解分数的意义。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 教学重点:理解单位“1”的含义、分数的意义。

  (4) 教学难点:理解单位“1”的含义。

  二、 说教学方法

  讲授法、自学法相结合,让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获取新知。

  三、 说学法指导

  有意识地教给学生独立探索的方法,使其养成自学习惯,获取知识的同时,进行总结归纳,多层次练习形成技能。

  四、 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1、出示分数演变过程图,引出分数。

  2、说说关于分数已经知道了些什么。

  3、还想知道些什么。

  (设计意图: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找到新知与旧知的链接点,改变传统的概念教学

  “复习---引新---练习---巩固”的程式化教学。)

  (二)自学课本,了解新知

  1、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本,自学课本后又知道些什么?

  2、说说自学课本的过程中有什么不明白的。

  (设计意图:课本是知识的载体,是教师的教和学生学的中介物,它对教学起着指导作用。自学课本,使学生真正走近了“分数”,《分数的意义》一课中,学生对于单位“1”的理解是一个难点,放手让学生自学课本、提出问题、辨析问题,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帮助学生实现思维的“加速”。

  这跟单纯的讲理论完全不同,自学课本后,学生很愿意把自己从课本上得到的知识告诉大家,和大家交流、分享。)

  (三)多层次题目,深化新知。

  1、猜一猜

  (1) 出示一个1/3的长方形的阴影部分,问:阴影部分可用什么分数表示?

  (2) 出示一个3/8的圆的阴影部分,学生猜可用什么分数表示。

  (3) 露出的部分是整体的1/4,学生画这个整体。

  (设计意图:虽然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知道了分数的意义,但这只是表面的知识,设计猜一猜这个环节不再是分数意义的定义的简单模仿与套用,而需要学生对分数意义的本质把握,真正的理解分数意义,才能解决这样的实际问题。题目将抽象的分数建立与之相对应的表象模型,这个构建过程是富有创造性的、富有挑战意义的,因而也是最深刻、最有效的。)

  2、快速抢答

  (1)将6支、8支、10支铅笔平均分给2位同学,每位同学得到几支?

  (2)将一盒铅笔平均分给2位同学,每位同学得到的铅笔数还能用1/2来表示吗?

  (3)可以用3支表示吗?

  (4)再加2支还能用1/2来表示吗?

  3、6支铅笔拿出它的2/3

  4、拿粉笔,三盒分别拿出1支、2支、3支都占这几盒粉笔的1/5,每盒有几支粉笔,每份有几支?比较三个1/5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设计意图:数学概念是“生活的具像”,又是具体形象事物的抽象与“升华”,

  针对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我没有把书本上现成的分数的意义告诉学生而设计了这些环节的教学,当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探索欲望后,就及时设计了一系列的操作活动,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来参与概念学习,引导学生猜一猜,想一想,动手画一画,亲身体验,合作交流,向学生提供了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意义”,“让学生在做中学”。让他们明白不同物体所表示的整体平均分成2份后,其中的一份都可以用1/2表示;反过来,同样是1/5,由于单位“1“不同,实际上表示的铅笔的枝数却不同。整堂课由于设计了不同类型的教学环节,学生始终保持高昂的情绪,使他们在不经意间,建立了数感,理解了分数的意义。)

  5、分一分:按老师的要求拿出12根小棒的( )/( )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进一步体会分数意义中“平均分”、“分几份”、“取几份”的含义,这比枯燥的死记硬背条文要有趣的多,印象也深刻的多。同样,在分与拿中,学生初步感知了分数意义在解决有关实际问题当中的应用价值,这对学生的后续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6、概括分数的意义。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前面的自学、一系列的不同层次的练习,充分感悟分数的意义,从而自然得出分数的意义这一概念。)《分数的意义》说课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第十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时。在第七册的分数的初步认识中,学生借助操作、直观,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并会读、写简单的分数。本节课是在此基础上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概括出分数的意义,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学生理解了单位“1”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还可以表示一个整体,

  才能正确理解分数的意义,也为以后学习分数的知识打下了基础。

  2、教学目标:.让学生在体验、探究活动中理解单位“1”,感受并理解分数的意义。

  3、教学重点: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

  4、教学难点:理解单位“1”的概念。

  二、说教学方法

  学生认识事物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生虽然在前面的学习中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要使学生理解单位“1”的概念,进一步明确分数的意义,必须遵循他们的认知规律。因此,本课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采用启发诱导、探究等教学法,并穿插自学、练习。通过动手操作、直观演示,让学生充分感知,再经过比较、归纳,突破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也可以看作单位“1”这一难点,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并在此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

  三、说课过程 :

  新课标指出:努力营造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独立自主学习的时间、空间,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的参与者和创造者,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在本节课中,我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自主创造分数,不仅有利于学生广泛参与,也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不仅满足了学生的创造欲,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同时也使学生拥有了更多的自我探索,自我表现的机会,真正使学生在做中学。

  1、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由于学生已经理解了把一个物体或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那么把一个整体平均分,虽然书上没有学过,但对于一个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应该不是一个空白,在以往的生活经验中应有所认知。因此,我打算在课上分小组合作,动手操作课前提供给每一小组的材料(1分米的线段,4枚棋子,8支铅笔,6块橡皮,一根绳子??)。学生四人为一组,选一种或几种学具自己动手创造分数,并对学生提出要求:“在创造分数的过程中,你可以动手摆一摆、分一分、说一说、你把谁看作了一个整体,你是怎样分的,创造了一个怎样的分数。”学生操作、合作交流,尽可能多的创造一些分数,并说说为什么这样表示?我们汇报交流的重点是学生把不同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所创造的分数。(此环节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直观地感知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及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都可用分数来表示,也就是初步感知分数的意义。)

  交流结束以后,组织讨论:大家在得到这些分数的时候有什么共同的想法?重点要注意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强调指出:必须是平均分成的。

  接着讨论:平均分的对象相同吗?你能把这些平均分的对象进行分类吗?在学生的回答过程中,教师随机板书“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最后教师指出:无论是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还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为了加强理解单位“1”的含义,紧接着要求学生举例说说:我们还可以把什么看作单位“1”?学生在大量举例的同时,充分理解单位“1”的含义。在突破单位“1”的含义这个难点以后,进一步引导学生概括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和意义。

  2.师生互动,理解意义

  在学生初步感知意义的基础上,采用师生互动的形式,借助课件,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意义。互动分为两次,第一次借助小旗图,(共8面)以老师首创一个分数1/2为例,激活学生的思维,“还是这幅图,你能创造不同的分数吗?”从而激发他们创造的欲望,学生动手操作一定会创造出不同的分数(1/4、2/8等)。第二次出示熊猫图的辨析题(课件).老师引导说“当我们把6只熊猫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个整体的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篇4

  一、指导思想与设计理念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根据这一理念,结合本节教材内容,我从学生已有的经验水平出发,充分利用学生自主搜集的数学资料和信息,为学生创设一个“数学就在我身边”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

  二、教学背景分析:

  (一)学情分析

  百分数对于学生来说,在日常生活中多少已有过接触,比如:出勤率、投篮命中率、酒精浓度、含糖量等等。所以对于百分数学生在生活中已有一定的经验积累,如何激活学生的相关经验,适时地进行数学化,让学生完成百分数意义的建构,是本课教学的关键。同时学生在学习本节课内容之前,已经对分数的意义有了一定的理解,在教学中及时引导学生理解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与区别,会较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二)、教材分析:

  百分数是在学生学过整数,小数、分数以及“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一内容是学习百分数与分数,小数互化和用百分数知识解决问题的`基础,是小学数学中重要的基础知识之一。在本课内容中,教材十分重视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设计了“议一议”“说一说”、“练一练”等活动。在充分研读教材后,我对教材进行了再创造,结合实际设计了通过交流学生在生活中收集到的百分数引入,让学生在生活实例中感知并能正确地运用它解决实际问题,真正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新课标的要求是“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结合本节教材内容,根据学生的知识现状和年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初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

  2.使学生经历百分数意义的探索过程,体会百分数与分数、比的联系和区别,体验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会用百分数分析,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3.使学生在用百分数描述和解释生活现象的过程,体会百分数的现实意义,体验数学的价值,增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百分数。

  教学难点:

  体会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和区别。

  四、教法学法:

  (一)教法:

  数学是一门培养人的思维,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通过认真分析教材,贯彻新课标的精神,并结合小学六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在教学中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创设有数学思想的情境,体现数学价值。本节课的引入选择学生最为熟悉的生活小常识——篮球队选拔队员,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引出百分数的意义。在交流同学们收集生活的百分数时,充分感知生活与数学的密切相关。

  2、拓展学习空间,体现教育的广泛性

  课前要求学生查找生活中有关“百分数”的资料,引发学习兴趣,扩大数学素材的信息量。课中设计生活中的百分数,让学生“读一读,说一说”将生活中鲜活的题材使数学小课堂延伸到社会的大课堂,将学生的学习范围延伸到他们力所能及的社会生活中,教育与生活与数学学习融为一体。

  3、重视数学知识身后的现实意义,发展学生的积极情感

  出示有关百分数的信息,让学生关注数学应用,关注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结合实例培养学生情感。课尾设计的“送上一句话(成功=1%的灵感+99%的汗水),与学生共勉的情境,以产生课堂总结的韵味,增强学生学习信心。

  (二)学法:

  现代教育要交给学生方法,交给他们终身受用的知识。因此在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新课标理念下,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

  1、注重数学学习的情感化

  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我尊重并引导学生大胆表达自已内心的想法,营造了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敢于质疑,乐于交流合作。在学习活动中尝到成功的喜悦,建立自信心。

  2、注重数学学习的活动化

  生活的中心是活动,课堂教学的本质应该是活动的,要让学生“活”起来,必需先让学生“动”起来。小组活动是学生喜欢的学习活动形式之一。把数学教学与活动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情趣,激发学习动机。

  3、注重数学学习的自主化

  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放手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有效的学习方式,主动进行学习,学生学得积极,教师教得轻松活泼。这样实实在在地把学生放到主体地位,使其参与新知的认知过程。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篇5

  一、说教材

  《分数的意义》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第五单元第节的内容。主要由分数的产生、分数的意义组成。

  分数的产生,通过分物引入分数,使学生感悟分数是适应客观需要而产生的,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并促进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分数的意义,通过分铁钉、分硬币的实例,学生对“整体”有正确的认识,既可以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一些物体,从而强调出单位“1”。在此基础上再给出分数单位的概念。

  二、说学情

  五年级的学生学习态度端正,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时能积极的思考、主动、创造性的学习,但也有部分学生基础较差,需要老师多关注、多引导,在课堂上多提问,充分的调动他们参与到课堂中来。

  三、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制定本课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体会分数的产生,建立单位“1”的概念,认识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单位。

  过程与方法:通过说一说、分一分、折一折、写一写等体验活动,认识分数的产生,熟知单位“1”和分数单位。在实践中领悟一定的科学探究的方式方法,提高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创设互相协作,积极探索的学习环境,培养学习兴趣,并渗透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的思想。

  四、说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认识分数的意义。

  难点:熟知单位“1”和分数单位。

  五、说教法和学法

  教学要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通过教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我始终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立足点,借助多媒体教学,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探究充分调动学习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中我主要采用创设情境、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眼、手、脑等感官参与认识活动,享受学习的乐趣。

  六、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复习回顾,激活记忆

  首先,通过谈话问学生“把一个蛋糕分成2半,每半表示多少?”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能很快回答是1/2,然后通过媒体呈现例1的几幅图,让学生用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并引导学生小组间相互说一说每个分数各表示什么,在小组内交流且学生汇报所填写的分数,预设学生在填写最后一幅图的分数时,出现“2/3、2/6、1/3”,这时肯定1/3这个答案是正确的。

  环节二:自主探究,概括新知

  这一环节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一)合作交流,理解单位“1”

  先让学生观察思考这几个分数,小组间交流这些分数分别是把什么平均分后得到的?再全班交流,预设学生能认识到这里分别是把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一些物体组成的整体平均分的,这时向学生明确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一些物体组成的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表示,把它叫做“单位1”,接着要求学生根据对单位1的理解,同桌间相互说说这几个分数分别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的几份,再指生回答。

  (二)概括分数意义,认识分数单位

  先让学生说一说把什么看作单位1,再交流这几个分数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的几份,对于第一个物体预设学生能说出把这个饼看作单位1,3/4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3份。中间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学生能仿照第一个物体较容易的说出,对于最后一个由许多物体组成的整体,向学生明确是把这若干个物体组成的整体看作单位1,然后把单位1平均分成3份,表示这样的1份,根据上述对4个分数的讨论,引导学生小组交流,概括出分数的意义,再组织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交流结果适时总结分数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揭示本节课的课题并板书——分数的意义。

  全班齐读分数的意义。接着让学生试着说一说练习六的第3题各分数表示的意义,并仿照第(1)中的格式相互间说一说,第(3)小题,通过画直观的钟面图,让学生认识到一节课的时间与1小时的关系。在对分数的意义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上,向学生说明什么是分数单位,接着让学生结合例1完成试一试中的`问题,小组里相互说说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再说一说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期间要帮助那些对分数单位不是很理解的学生。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在探究分数意义的过程中,体会对单位1的理解以及认识分数的单位,感受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环节三:内化知识,解决问题

  为了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我安排了如下的练习:

  练一练是要求学生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且说出每个分数单位是什么以及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使学生在例1基础上巩固了对分数单位的认识。

  练习六的第1题要求学生先读一读各个分数,再说一说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体会并知道一个分数的分母是几,它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第2题让学生根据2/3涂一涂,由于被看作1的桃的数量不同,每次需要涂的桃的个数也不同,有利于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特别是对单位1的理解。

  练习六的4—5题作为课堂作业。第4题要告诉学生0到1这一段表示单位1,通过用直线上的点表示分数,使学生更加清楚地理解分数的意义,把握分数与整数的关系,第5题让学生在比较中更加透彻地理解分数。

  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不仅加深了对单位1的理解,进而内化了分数的意义且进一步认识了分数的单位,也为后面学习用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作了准备。

  环节四:课堂总结,全面升华

  课结束前,让学生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有哪些。

  通过总结,既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加深了印象,又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七、说板书设计

  为了进一步突出重点,我的板书注重条理清晰,易于学生理解。

  分数的意义

  1、单位“1”是一个物体、一些物体的整体

  2、分数单位:单位是“1”,把它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篇6

  今天我所讲的《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一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过整数、小数,特别是分数的意义和应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是学习百分数与分数、小数互化和用百分数解决问题的基础,百分数的意义是分数意义的延伸,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生活中的利率、利润、折扣等实际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最重要的基础知识之一。教材先联系生活实际呈现了程序格式化进度、服装面料和里料的成分、汽车销售情况的百分数,再结合实例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最后教学百分数的读写,这样的内容编排,不仅注重了知识的迁移,体现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还有利于加强学生学习能力和应用意识的培养。

  百分数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在知识准备上,他们已经学习了分数的意义,这为学生在理解分数的基础上,完成对百分数意义的自我建构打下了基础;在生活经验上,他们有的可能已经认识了百分数,并且能够正确地读出百分数,但还不能从数学的角度准确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在学习能力上,他们具备了一定的自主看书学习能力、根据具体问题主动预习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因此教学中如何激活学生的相关经验,及时引导学生理解百分数和分数的联系与区别,让学生完成百分数意义的建构,显得尤为重要。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和对学生情况的考虑,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如下: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百分数的过程,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百分数。

  过程与方法:结合观察思考、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等活动,让学生经历百分数建构过程,在探索过程中丰富学生的活动体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百分数,体会百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和区别

  在此基础上将学生的学习目标定位于:

  1、我能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

  2、我能辨析百分数和分数的联系和区别,能用百分数描述和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体会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优越性。。

  教法学法:

  本节课本着“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原则,采用“五步三查”课堂教学模式,借助导学案,通过“三学一练一测”,即:三学:独学自探、合学互探、展学提升;一练:随机练习;一测:当堂检测,引导学生采用独立探索,合作交流、自主展示相结合的.学习方法,亲身经历“认识——完善——理解——应用”的过程,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这里我要特别说明的是:本节课我虽然采用了高效课堂的教学流程,但并没有完全的放手,而是在各个环节都进行了适当的点拨,在放手中又适时地扶一把、推一下,使学生能在导学案的引领下更有效的展开自主学习,从而节省教学时间,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另外为了有效解决课内40分钟完不成既定教学任务这一矛盾,我有意将独学自探环节的内容作为预习作业,让学生在前一天回家独立完成,之所以这样做还有另外的两个原因就是:四年级一年我曾以这个班为实验班级,进行了个人市级实验课题《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预习策略的研究》的实验研究,学生们已经初步形成了良好的预习习惯,这种提纲式预习作业对他们来说完成起来难度不大,另一方面将独学自探环节作为课前预习,也能使课堂上学生有更充足的时间进行合作学习,展示提升及巩固练习,不知道这些算不算是本节课的瑕疵.)

  教学流程:

  第一环节:课前预习,独学自探

  按照教师出示的导学问题,学生自己研读教材内容,进行独立思考,理清知识体系,弄清百分数的意义、读法和写法以及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和区别等问题,完成随堂笔记。这里还创设了让学生比较谁的投篮命中率高一些这样一个拓展问题,力求让学生体会百分数更易于比较这一优越性,从而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够吃得饱,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拓展问题仅供有能力的同学去探究思考,不作为小组展示内容)。这一环节安排在讲授新课的前一天,作为预习作业布置给学生。在新课开始前教师对学生的预习完成情况进行初步的检查,并给予评价。

  第二环节:分享信息,引入新课

  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小学生学习的数学应是生活中的数学。所以课前布置了让学生在生活中找一个实际应用的百分数的作业,开课伊始先让学生展示搜集到的百分数,然后教师通过课件展示自己搜集到的百分数,引导学生初步感受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起学生深入学习新知识的欲望,从而引出新课。

  第三环节:分步引导,自主学习

  第一步:合学互探

  首先小对子间互相检查学习笔记,用红笔修正补充,并根据完成情况作出等级评价;然后各个小组在组长带领下,针对有争议的问题进行深入交流、进一步修改随堂笔记,准备预展。

  第二步:展学提升

  各个小组通过抽签明确各自的任务(其中每一个展示单元由一个小组展示,一个小组补充),教师在各组汇报过程中进行随机的点拨指导。如:强调“%”书写时要注意斜线两侧的两个小圆圈要写得小一些,以免和数字混淆,被误认为零;对学生填写的百分数与分数异同的表格进行指导。在学生完成展示任务后,找同学讲解拓展问题,并通过课件帮助学生更加形象、直观的了解将命中率化成百分数更易于比较谁的投篮命中率高,体会百分数的优越性。

  这里我想着重说明的是:这节课上我尝试着将教材中“你知道吗?”的内容引入课堂教学,在学生探究完百分数的读写之后,让学生阅读这一材料,既能巩固所学知识,体会百分数的广泛应用,又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适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数学教材中的“你知道吗?” 穿插于全套教材,内容丰富,极具典型性和概括性,无论是从拓展学生的视野,进行学科间的横向联系,促进学生知识的生活化,还是从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等方面来看都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因为这个版块是作为一个非正式的教学内容呈现的,教学目标是隐性的,所以很多教师对这一版块的内容并没有足够重视,基本上是视而不见,或者只是简单的说一句:“课后自己读一读”。今天这节课我将这一内容作为一个探究的小问题来处理,方法也未必就恰当,但我也是只想做一个小的尝试,也想用这种方式来“抛砖引玉”。

  第四环节:同类演练,达标检测

  第一步:随机练习

  首先通过完成书上的读、写百分数的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然后让学生说出所给信息中百分数的意义,并谈感受,对学生进行“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教育;又通过看图说百分数这样一道开放式练习,进一步检查学生们对百分数知识的掌握情况。

  第二步:当堂检测

  有效的练习设计可以使学生达到巩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所以在随机练习的基础上,设计了当堂检测试题。学生独立完成当堂检测练习后,由老师批阅组长的练习,组长批本组组员的练习,并为有错误的同学讲清错因,实现“兵教兵,兵强兵”的目的。并设计了趣味练习,让学生根据成语写百分数,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体现了学科之间的有机整合。

  第五环节:总结评价,反思提升

  首先让学生交流这节课的学习收获,再次巩固所学知识;并让学生用百分数说一说对老师的课堂评价和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并根据课堂上所记录的分数,评选出本节课的最佳小组。最后通过两句名言结束本节课的教学。

  教学始终都是一种遗憾的艺术,虽然我竭尽所能,但由于能力有限,所以本节课无论是在导学案的设计,还是在教学流程的把握方面都还有许多的不妥之处,希望各位领导、老师们多提宝贵意见,以帮助我不断改进,不断提高,谢谢。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篇7

  一、教材分析

  《分数的意义》是本单元教学内容的主干,也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分数”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并不是一张白纸。是他们在四年级学习中已借助操作、直观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了分数的各部分名称、读写法、以及知道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取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这节课的学习是系统学习分数的开始,也是把分数的概念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开始。尽管教材在知识呈现上显得比较简单,但是使学生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为知识点较多,一共有五个。

  分别是分数的意义、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和含义、以及分数单位和单位“1”的含义等。而理解分数的意义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学生的学习重点。这节课教学难点是单位“1”的理解。学好这节课是后面学习真分数和假分数、分数基本性质以及分数应用题的重要前提,对以后学习有关分数知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教学和操作等活动引导学生经历探究分数意义的过程,理解单位“1”的含义,初步掌握分数的概念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根据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体验学习数学的成功和愉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3、教学重点:分数意义的归纳与单位“1”的理解

  4、教学难点:把多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看作单位“1”

  5、教学准备:每小组一张圆形纸片,一条一分米长的线段,6个正方体,8个苹果图

  二、说教法、学法

  1、教法

  “分数的意义”一课,是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比较抽象,学生较难理解的特点,为能使学生较好地理解掌握这一内容,采用启发式教学。教学中充分利用直观演示,遵循概念教学的原则,启发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到理解认识,由具体到抽象,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2、学法

  古人云:“授人一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一渔,则终身受用无穷”。现代教学认为教学的任务不仅是传授知识,而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因此,在教学中特别注重加强对学生学法指导。

  (1)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从具体直观到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为了使学生建立清晰的分数意义概念,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

  (2)引导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三、说教学程序

  (一)谈话导入,由旧引新

  首先,通过激趣谈话问学生:把蛋糕分给4个学生,怎样分大家才满意?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很快回答是14,然后出示一个不平均分的蛋糕图,问:这样的一份能用14表示吗?两幅图进行比较,得出:分数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

  (二)探究新知,建构概念分4个环节来探究

  1、独立动手做分数

  如果用图表示14,100个人会有100种表示方法,老师为你们每组提供了一些材料,你们能分别表示出它的14吗?

  本环节充分利用“分数初步认识”中学到的知识,通过对具体、形象的实物图片的观察,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

  2、动手操作,感知意义

  学生分五人一组,每组有一套学具,然后让学生选一种材料自己动手创造分数,并提出学习要求。学生操作,汇报交流展示学生把不同物体看做一个整体所创造的分数。

  本环节在大量感性认识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眼、口、脑、手等多种感官参与认识活动。

  3、观察比较、抽象单位“1”

  思考:你们能给平均分的对象分分类吗?

  引导生归纳: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都中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叫做单位“1”。

  讨论:单位“1”为什么要加引号?它同自然数1的意义一样吗?

  你能举例说说我们生活中哪些可以看作单位“1”。

  本环节,通过小组讨论比较异同,全班交流,全面具体地感知单位“1”,这是理解分数意义的关键。

  4、抽象概括、归纳分数的意义

  (1)学生尝试自己归纳分数的意义。

  (2)理解“若干”一词的意义。

  (3)结合学生发言,板书分数的意义。

  本环节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具体到抽象,逐步深化,理解分数的意义。

  四、分层练习,巩固深化。

  为巩固所学新知识,设计了基础练习和拓展练习,贯穿“讲练结合,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通过巩固学生对新知识理解掌握,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引导反思,全课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对自己的学习满意吗?请说说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篇8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材第十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

  《分数的意义》是一节概念教学课。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知道了"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是学生系统学习分数的开始。也是把分数的概念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开始,分数的意义是今后学习分数四则运算和分数应用题的重要前题,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有重要作用。

  2、学习目标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和学生的实际,依据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结合教材自身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我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

  了解分数的产生,理解单位“1”的含义。

  (2)能力目标:

  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理解并形成分数的概念。培养学生的实践、观察及创新能力,促进思维的发展。通过同学间的合作,进而促进学生的倾听、质疑等良好学习惯的养成

  (3)情感与态度目标:

  结合学生认知规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具体的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以及培养学生自我探索的意识和创新精神。

  3、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分数的意义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2)理解单位“1”则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针对学生和本节课的特点,我准备采用启发、诱导、探究等教学法,并穿插自学、练习。让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获取新知。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文本阅读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同时总结归纳,多层次练习形成技能。

  三、说教学程序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我是这样设计教学过程的: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的求知欲,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我是这样设计导语

  (1)同学们,今天来了这么多老师听课,根据老师现在的心情,大家能猜一个歇后语吗?此时我的心里真像十五只吊桶打水:

  学生:7/8引出“分数”

  (2)关于分数,你已经知道了什么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短短一句“你已经知道了什么”唤起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找到了新知与旧知的.链接点。

  (3)运用旧知解决实际问题。

  2、自学课本,了解新知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也就是经历一个丰富、生动的思维过程,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课本是知识的载体,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中介物,它对教学起着指导作用,阅读课本使学生真正走近了“分数”,所以探究新知这一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

  (1)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本,自学后又知道些什么?

  (2)说说自学过程中有什么不明白的?

  (3)动手操作,创造分数,理解课文意思。

  (4)说出各分数表示的意义。

  (5)揭示分数的意义。

  四、拓展思维训练

  练习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的重要手段,为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学有所得,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安排工作了以下练习:

  (1)作分数表示涂色部分。

  (2)点击生活。

  (3)动动你的小手。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篇9

各位领导、老师:

  你们好!我执教的认识百分数是苏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九单元中的内容。下面我就这节课的内容安排、教学设计与大家做一下交流。

  首先是教材的内容编排:

  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百分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现实世界为百分数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学习素材。例1安排了三个层次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逐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第一层次,呈现学校篮球队3名队员在投篮练习中投篮次数和投中次数的统计表,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表中分数的大小作出判断。第二层次,将表中的几个分数分别改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并比较它们的大小,初步体会百分数的特点和作用。第三层次,在学生初步感知百分数的特点和作用的基础上,揭示百分数的概念,介绍百分数的读、写方法。在试一试与练习中进一步完善和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初步体会百分数与分数、比之间的联系,初步了解百分率,为进一步学习百分数积累经验。

  这是教材中原定的内容,在本节课中我稍有改动,后面还要提到。接下来就说说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的学情是怎样的:

  百分数是在学生学过整数、小数、分数,特别是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这类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是学习百分数与分数、小数之间的互化和用百分数知识解决问题的基础,是小学数学阶段重要的基础知识之一。虽然大部分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已接触过百分数,对百分数有了一些零散的感性认识,比如:投篮命中率、及格率、含盐率等,但对百分数的产生及确切的含义等还缺乏系统、全面、深入的认识。针对以上情况我预设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分数经验进行教学,并给与学生定向的引导,以促进新旧知识的有效衔接。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本课教学内容,考虑到学生的知识现状和年龄特点。

  我制定出以下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初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百分数。

  2.让学生经历百分数意义的探究过程,体会百分数与分数、比的联系与区别,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进一步培养数感。

  3.通过举例和解释生活中的百分数,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百分数。

  教学难点是:体会百分数与分数、比的联系与区别。

  前面我们一起分析了教材,弄清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下面我再谈谈这节课的教法与学法:

  为了更好地完成预设目标,我准备采取以下策略进行教学: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而生活化、活动化的问题情境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和问题意识,使学生产生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的积极心态。因此在导入新课时,我就从学生身边取材,为学生创设了一个选拔篮球队员参加比赛的情境,来调动他们的参与热情,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2、知识迁移,以旧求新

  对教学影响最大的因素之一是学生的已有知识,教师要预测学生已有的经验水平,找到新旧知识的衔接点或转折点,巧妙地推进新课的教学。本节课,我由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入手,引导出分数意义的另一种表述方式(当分数表示为分率时,就可以说成是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而第二种表述方式正是我们教学百分数意义的重要基础。知识的生发点找准了,后面的教学也就有章可循。

  3、循循善诱,适时启发

  新课标要求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的机会。因此,本节课教学时多采用启发式的`提问,给学生指明方向,让他们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

  4、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合作教学是我们常小的教学特色,基于个人思考基础之上的小组合作交流,可以帮助学生比较顺利地找到解决重点问题或疑难问题的突破口,打开学习新知识的思路。

  以上四点是我们在教法方面的预设,但老师们都知道,数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交往互动的过程,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是教与学的和谐统一。所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也是我们备课中应该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

  中国有句古语说得好:受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标理念下,我想努力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放手让学生观察、思考,通过积极探索与合作交流,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整节课的教学设计。

  首先,我们先来确定课的类型。认识百分数一课属概念教学,情境串理念下的概念教学一般分为三大部分,

  一是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二是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三是自主练习,应用拓展;

  还可细分为五个环节,分别是:

  (一)创设情境,提供素材;

  (二)分析素材,理解概念;

  (三)借助素材,总结概念;

  (四)举例解释,深化概念;

  (五)巩固拓展,应用概念。

  下面结合赵老师的课来具体说说这五个环节的教学设计。

  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提供素材

  本节课,我选择了一个与学生生活背景有关的情境(为篮球赛挑选参赛选手)导入新课,为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的资源。再通过预设的连环追问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思考,从而为教学百分数的意义做好充分的铺垫。

  在这一环节中,我一开始预设的是分三次出示投篮情况的表格。第一次,先出示投中次数,让学生说说推荐几号参加比赛;一想不行,还要看投篮次数,于是又出示投篮次数,第三次出示投中次数占投篮次数几分之几,然后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从中选择合适的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也是教材中的原创。可后来在试讲时发现,出示第三次表格后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后来,我就采用了刘主任和赵主任的建议,做了一些改动,只出现两次表格,即投中次数和投篮次数,让学生紧紧围绕应选几号球员这一中心问题自主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案。这样放大了学生的思考空间,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也就呈现出来了。

  第二个环节:分析素材,理解概念

  提出中心问题、为学生提供可研讨的表格素材之后,我就预设通过小组交流,让学生把计算所得的原始分数分别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并根据呈现的材料说一说分数含义,再逐步引导到分率的表述方式上去,即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一百分之几。大功就初步告成了。

  这一环节的设计很好地利用了学生已有的分数知识基础,借助分率的表述方式,在百分数的意义与分数的意义之间巧妙地搭建了一座隐形的鹊桥,使百分数的意义呼之欲出。

  第三个环节:借助素材,总结概念

  经过对材料的感知、对分母是100的分数的理解之后,就让学生进行交流:什么是百分数?从而揭示百分数的意义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就是百分数。至此,百分数的概念教学已基本完成(百分率和百分比放在试一试中揭示)。之后就教学百分数的读写。

  第四个环节:举例解释,深化概念

  举例子是学生理解概念的好帮手。学生会举例、会解释了,也就理解了。本环节是借助课本中的一个读百分数、说含义的图片习题,延伸到学生搜集的生活中的百分数。通过表述多个百分数的含义,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百分数在日常生活、生产中的作用,增强学好数学的决心。

  第五个(最后)环节:巩固拓展,应用概念

  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能力的培养,需通过一定量的练习才能实现。本节课的练习设计既注重了智慧性又增添了趣味性。其中,下面哪几个分数可以用百分数表示一题通过辨析既突出了百分数的本质特征,又让学生认识到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与区别。使学生在掌握新知识的同时,智慧也得以增长。

  纵观整节课的设计,我力争体现以下两个主要特点:

  一是选取学生身边熟悉的素材,既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促进学生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又能使学生真切感受到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有利于学生形成数学应用的意识。

  二是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以上是我个人对本节课的认识,不合理的地方恳请领导和老师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篇10

  说教材:

  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小学阶段重要的知识基础,本节课包括百分数的意义及读写两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过整数、小数、分数概念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教材对百分数的学习,十分关注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努力揭示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百分数的过程,突出百分数作为模型的作用。

  说学情 :

  《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识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每个学生不同的生活背景、不同的家庭情况都为课堂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在日常生活中,衣服标签、饮料瓶等生活物品中存在着许多的百分数,报刊、电视中也经常出现百分数,这些都是学生学习百分数的生活基础。

  小数、分数的认识,特别是对于通分知识的掌握,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知识基础。

  经过五年的学习,学生们已经能够通过探究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这就为本节课学生的学习活动奠定了基础。

  说教学目标 :

  1、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百分数的过程,体会引入百分数的必要性,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百分数。

  2、通过观察思考、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经历百分数意义的探索过程,使学生会解释百分数的实际含义。

  3、使学生理解百分数可以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或两个数量之间的比较关系,培养学生抽象、归纳、比较、分析的能力

  4、在具体的情境中,解释百分数的意义,体会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体会数学的价值。

  说重难点 :

  重点: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难点:正确理解分数和百分数的联系和区别。

  说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情境

  (1)出示张杰、周杰伦、曲婉婷的照片

  (2)出示相关信息

  曲婉婷是一位创作型才女,她的歌90%以上都是自己写的。

  20xx年以来,在张杰开的8场演唱会中,上座率都达到了100%。

  有65%的青少年喜欢周杰伦的《七里香》,有73%的青少年喜欢他的《青花瓷》。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相关文章: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06-27

《分数意义》说课稿12-01

《分数的意义》的说课稿01-05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09-21

分数意义说课稿09-22

《分数的意义》优秀说课稿01-05

分数的意义优秀说课稿02-16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15篇07-18

小学分数的意义说课稿01-12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精选15篇)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