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说课稿> 心理健康课说课稿

心理健康课说课稿

时间:2022-01-23 04:43:47 说课稿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心理健康课说课稿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心理健康课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心理健康课说课稿

心理健康课说课稿1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叫闫美玲,来自金茵小学。今天我主要说说《学会感恩》这节课。

  一、 设计背景:

  “乌鸦反哺,羔羊跪乳 ”,“知恩图报”一直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自古以来,人类感恩的美德一直在延续。然而现在的小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庭地位特殊,长辈的呵护、父母的溺爱,使他们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状态,还有不少的学生令人遗憾地成了不知感恩,只知索取的“冷漠一代”。我们身边,这些现象比比皆是:在家里,吃饭时最好的菜他一人独享;电视遥控器他一人主宰;一点儿不如意就大吵大闹,或时不时给父母脸色等等,不知感恩父母。为了把中华民族感恩的传统美德一直延续下去;也为了唤回学生回报爱心的良知,重新构筑健全的人格,激发学生爱的情感。所以,我设计了《学会感恩》这节课。

  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为了达到预设的效果,我设计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会感恩,能够体会父母对他们的关爱,唤醒孩子们麻木的心灵,感受亲情的温暖,培养感恩意识。

  2、引导学生在自主反思,合作交流,体验感悟的学习中,认识到做人要有一颗感恩的心。

  3、通过体验活动激发学生情感升华,学会感恩,以充满爱的心态去对待周围的人和事。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培养感恩意识,学会感恩。

  难点:在生活中学会感恩

  (三)时间安排:一课时

  (四)教学环节:

  1、故事导入,渗透话题。

  2、倾诉心声,感受亲情

  3、感悟亲情,学会感恩。

  4、创设情境,体验亲情。

  5、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6、行前站,做一做。

  三、教学方法:

  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本节课具体的内容,我采用了故事、测试、创设情境、合作交流、体验、感悟等方法进行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和情感性,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原则。

  四、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渗透话题。

  小学生的思维具有形象性的特点,因而生动有趣的童话、寓言故事最能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启发他们思考,根据这一特点,我采用了故事导入法。上课,我先给学生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两个人同时去见上帝,问上天堂的路怎么走。上帝见两人饥饿难忍,就给他们一人一份食物。一个人接过食物,甚是感激,连声说:“谢谢,谢谢!”而另一个人接过食物,却无动于衷,好像别人就应该给他似的。于是,上帝让那个说“谢谢”的人进了天堂,另一个人则拒之门外。被拒之门外的人很是不服:“我不就是忘了说句‘谢谢’吗?”上帝说:“不是忘了,没有感恩的心,就不可能说出谢谢的话;不知感恩的人,就不知爱别人且也得不到别人的爱”那个人还是不服:“那少说一句‘谢谢’差别也不能这么大呀?”上帝说:“这没有办法,因为上天堂的路是用感恩的心铺成的,上天堂的门也只能用感恩的心才能打开。”讲完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上帝为什么让那个说‘谢谢’的人进了天堂,另一个人则拒之门外呢?”这正是这节心理课要讨论的要点,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讨论交流,引导学生懂得:做人要有一颗感恩的心。再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对感恩的理解,初步了解感恩就是感谢别人给予你的恩情。

  (二)倾诉心声,感受亲情:

  在我们的生活中最应该感恩的人莫过于父母,因为父母给了我们生命,让我们享受到了人世间的亲情和幸福,亲情是一切情感的基础,只有爱父母,才会爱老师、爱学校、爱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才能永驻真爱,形成质朴健全的人格。所以在这个环节中我选择了父母作为切入点,找了一些孩子和父母在一起的图片(出示)这些图片是孩子们生活的缩影,可以帮助他们打开记忆的大门,回忆一下过去和父母相处的日子。学生一边看,我一边叙述:“同学们,是妈妈冒着生命的危险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从我们呱呱坠地到哑哑学语,又到上学读书,这期间少不了风风雨雨、磕磕碰碰,同学们在这漫长的成长过程中,父母为我们付出了多少心血啊!父母是一把屎一把尿的养大你,想想生日时父母的祝福,想想生活中父母的关怀,回忆一下和爸爸在一起的欢乐时刻,想想父母对我们的期望,再回忆一下和父母在一起的幸福时刻。此时此刻你最想对父母说些什么呢?”引导学生讲一讲平时父母是怎样关心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的事例,说一说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让大家一起来分享。心理健康课对老师来说是倾听、是引导;对学生来说是倾诉、是交流,它为学生提供一个说心里话,宣泄情绪的机会和场所。课堂上,我为尽量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说出他们的心声,在感知、倾诉、明理之后,再引导学生对自己过去的行为进行反思、检查、评价,,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懂得用实际行动关爱父母。

  (三)感悟亲情,学会感恩:

  教学中,我们经常运用正面事例来教育和引导学生,但是,反面事例运用好了更能给学生以警戒和启迪。所以这个环节,我从生活中选取了一个典型的反面事例(出示)。小学生的情绪很容易激动,看了这则报道,可能会说出一些偏激的话,“小良真是太没良心了!我真想揍他一顿!”面对这些情绪化的孩子我会及时引导他们:“小良确实太让人生气了,但是我们揍他一顿能解决问题吗?假如小良就站在你的面前,你会怎么说?”引导学生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理智地面对现实,学会冷静地处理问题,帮助小良改过自新,从小良身上汲取教训。然后,我再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假如你是小良,你会怎么做呢?”让学生在角色转换中,体会到父母心灵深处对自己的期望,感悟亲情,从而学会感恩。

  接下来我准备了一个亲情小测试(出示),让学生从这个小测试中懂得做子女的不仅要接受来自父母的爱,更应该懂得回报父母的爱。我及时捕捉教育时机,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出示):“请闭上眼睛想像,假如劳累了一天的父母就在你的面前,此刻,你最想为父母做些什么呢?”目的主要是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用

  为您服务

  为您服务 实际行动来表达对父母的爱,唤回学生爱的良知,把亲情回报付诸于行动,学会表达感恩之情。

  (四)创设情境,体验亲情:

  心理健康课上,无论多么精彩、多么生动的讲授都无法替代学生亲身的体验,只有体验才会让学生有不同程度的感悟。所以,我设计了这个环节,创设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出示)。我先让同学们选一个最舒服的姿势,然后闭上眼睛,想像此刻我们正坐在一架宽敞明亮的飞机里,耳边回响着美妙的音乐,望着窗外蓝蓝的天空,白白的云朵,飞机下方是一片汪洋大海,景色是那么迷人,空气是那么清新,心情是那么的愉快,我们陶醉其中。突然,飞机剧烈的抖动,甚至还发出刺耳的鸣叫,这时,扬声器里传来机长的声音:“各位乘客请注意!飞机发生故障无法排除,五分钟之后将坠入大海,请在五分钟之内写下您最后的遗言!”遇到这样突如起来的事件,也许会有同学大哭起来,也许会有同学不愿接受这个现实,我会这样引导他们:“同学们,我知道你们不愿意离开你们的父母,但你们必须接受现实,只有五分钟的时间,此刻,你最想对爸爸妈妈说些什么呢?把它写下来吧”也许他们会写出平时想说却没有对父母说出的心理话;也许会写出自己以前的任性不懂事;也许他们想再听听妈妈的唠叨,看看爸爸严厉的目光,此刻,他们会感到妈妈的唠叨声是那么动听,父亲严厉的目光是那么亲切……写完后,我这样引导:“同学们,飞机将要坠入大海了,如果你想让父母听到你的心声就大声的念出来了吧!”学生念完后可能已经是泪流满面、泣不成声了,我再次引导:“同学们,飞机就要坠入大海了,让我们一起大声喊一声‘爸爸妈妈,我爱你!’来表达我们的感激之情!”通过“写遗言-念遗言” 使学生的情绪得到了很好的宣泄,这样既营造了一种良好的课堂氛围,又能增强学生的心灵体验,从而有助于学生主动地、自觉地去调整自己的某些观念,进而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行为。我相信孩子们经历了这样一次“生死离别”之后,对感恩会有更深的体会,相信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对父母会多一份的'理解和关怀,做一个懂父母爱父母的人。

  (五)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为了引导学生把感恩父母拓展到感恩更多的人和物上,我设计了这样的过渡语:“同学们,生活中我们应该感恩的太多了,除了我们的父母还有教我们知识的老师,和我们朝夕相处的同学,以及赐予我们万物的大自然等等。同学们,如果你对他们有感恩之心,感激之请,就尽快的表达出来吧!”(出示)我感谢—(老师、同学、社会、大自然……)我相信学生们兴致一定会很高,一定会说出很多感谢的话。他们可能会感谢老师给予他们知识,感谢同学给予他们帮助,会感谢阳光给予他们温暖,感谢医生给予他们健康……这时,孩子们每一句感谢的话,都是一颗颗纯真的心,我相信一颗颗感恩的种子已经悄悄地播种到了每一个孩子的心田,而且将生根、发芽。

  为了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会感恩,培养正确的感恩观。我又选择了这首诗(出示)。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看待周围所有的人。感恩伤害你的人,是他们磨练了你的意志。感恩鼓励你的人,是他们让你信心十足。感恩授予你知识的人,是他们照亮了你前进的道路。感恩哺育你的人,是他们让你丰衣足食。感恩帮助你的人,是他们给了你再生的希望。感恩嘲笑你的人,是他们激发了你的自尊。通过配乐朗诵创设情景,烘托气氛,激发了学生读诗的热情,目的是引导学生做一个胸怀宽广的人,这样才能对社会对他人长存感恩之情。

  精彩的结束语不仅仅是对这节课的总结升华,更是对学生寄予的无限期望与启迪。所以,最后,我设计了这样的结束语:“同学们,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生活,这样做并不难,只要我们有这份心,我们终会发现,如果有一颗感恩的心,生活便会在我们的眼里变得越来越美好!”

  (六)、行前站,做一做:

  我安排了这样的实践活动——做一做:每天为父母、老师、同学等最少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表达你对他们的感激之情;写一写:课下写一写,你要感激的人以及你打算为他们做些什么。

  最后我选择了《感恩的心》这首歌曲(出示),和同学们一起用手语来表达感恩之心,用歌声来唱出感激之情,使学生的情绪达到高潮,情感得到升华,在歌声中结束这节课。

心理健康课说课稿2

  设计意图:

  1、有时与家长谈话时,有的家长说孩子几乎每天晚离园后吵着要东西。

  2、有的小朋友早晨起床总爱挑拣衣服,有时天气还冷时,就吵着穿裙子。

  3、孩子有攀比心理,你穿什么,我也穿什么;你戴什么,我也戴什么。这种心理严重影响孩子的健康。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任性是不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对人体的健康有危害。

  2、初步学会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愿望。

  3、引导幼儿做一个健康的娃娃。

  活动准备:

  故事《任性的牛牛》的有关图片,情景表演《买玩具》,课件《挑衣服》;健康娃娃的有关图片。

  活动过程:

  一、故事《任性的牛牛》欣赏

  1、师出示图片讲述故事:一天晚离园时,牛牛被爸爸接出了幼儿园,牛牛看见幼儿园周围有许多卖好吃的东西,就让爸爸买了酸奶和羊肉串,可是牛牛又看到了爆米花和棉花糖,又吵着说:“爸爸,我还要爆米花和棉花糖。”爸爸说:“牛牛,已经买了酸奶和羊肉串了,不能再吃了!”可是牛牛把手里的东西一扔哭着说:“我都给扔了,告诉奶奶去!”看到牛牛这个样子,爸爸特别生气。

  2、欣赏完后讨论:

  (1)牛牛开始跟爸爸要了什么?

  (2)爸爸买了后,牛牛又要吵着要什么?

  (3)爸爸是怎么说的?为什么爸爸说不能再吃了?

  (4)牛牛后来又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5)牛牛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小结:其实小朋友有时喜欢吃什么,可以请爸爸妈妈帮你买点,但如果一下子让爸爸妈妈买很多的东西,小朋友吃了身体会受不了的,影响你们的健康。牛牛这样任性,哭着叫着,不仅对自己不好,而且还影响爸爸的健康。

  二、情景表演《买玩具》

  1、内容:一天,妈妈领着涛涛来到商场,涛涛看到玩具架上有一个大变形金刚,就对妈妈说:“妈妈,快点给我买变形金刚。”妈妈说:“涛涛,家里的玩具已经够多了,再说妈妈带的钱也不够呀!”“不吗,买买买,非买不行!”说完,就坐在地上哭了起来。

  2、引导幼儿讨论:

  (1)涛涛让妈妈买什么?

  (2)妈妈是怎么说的?

  (3)涛涛又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4)他这样做对吗?

  (5)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三、课件《挑衣服》

  1、内容:早晨, 娇娇起床了,对妈妈说:“妈妈,今天我要穿超短裙。”妈妈说:“娇娇,现在天气还很冷呢!我们还是穿裤子吧!”可是娇娇不高兴地说:“不穿那件超短裙,我就不上幼儿园!”

  2、引导幼儿讨论:

  (1)妈妈为什么不让娇娇穿超短裙?

  (2)娇娇又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她这样做对吗?

  小结:我也听有的小朋友的妈妈告诉我说,有的小朋友早晨起床总爱挑拣衣服,妈妈说穿这件,她又要穿那件,妈妈说这件衣服脏了脱下来,她非要穿着,小朋友这种任性的心理是不健康的。

  四、 讨论:

  你还有哪些任性的行为?应该怎样做?

  五、 游戏

  《谁是健康娃娃》

  出示图片1:小红自己在床上和布娃娃甜甜的睡着了。明明非要妈妈陪着睡。

  提问:这两个小朋友谁做的对,谁做的.不对,为什么?

  小结:小红这样做非常好。小朋友已经长大了,应该自己睡觉了,不能老让爸爸妈妈陪着睡觉。

  出示图片2:小强自己做在餐桌旁在吃饭,他鸡蛋,青菜,肉,鱼什么都吃。芊芊则让奶奶在旁边喂着吃饭,而且吵着:我不吃鸡蛋,不吃鱼。

  提问:谁是健康娃娃?为什么?

  小结:小强是个健康娃娃,他是自己吃饭,而且不挑食。小朋友一定要每天保持稳定、欢乐的情绪,这样会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身体健康。而如果你任性,哭闹,情绪不稳定,不但影响心理健康,还会影响身体健康。

  六、活动延伸:

  1、绘画《我是健康娃娃》。

  2、设计出《好孩子不任性》的表现单,每个周进行评比奖励,并教育幼儿坚持做到。及时捕捉孩子日常生活的真实案例,随机对幼儿进行教育。

  3、与家长配合共同教育幼儿不任性,做个健康娃娃。

  活动分析:

  1、整个活动以孩子日常生活的真实案例层层展开,让孩子在亲身体验中展开讨论,为幼儿创设了自然、真实、宽松的学习氛围,孩子们讨论热烈。

  2、游戏《谁是健康娃娃》形式很好,让幼儿在两个幼儿的对比中,找出健康娃娃的行为,幼儿记忆深刻。

  3、通过绘画《我是健康娃娃》并讲解自己的绘画内容,从而巩固了幼儿的健康行为和保持健康的心理。

心理健康课说课稿3

  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心理健康读本下册》中的《学会宽容》一课。

  教材及学情分析:我选的这一课属于交往篇心理范畴。我们少年儿童都生活在学校这个温暖的集体里,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和他人能和睦相处,彼此生活愉快,但是现在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有的自私、偏执,以我为中心现象严重,因此,同学之间容易产生矛盾,总不能和谐相处。我们将要学的这一课就是针对这一现象所设。目的是让学生对待他人的过失要做到:要学会宽容,与人为善,遇事要忍让为先,做到胸怀宽广,不斤斤计较,处处为他人着想。

  从发展的角度看,引导学生接纳人际交往的基本法则,搞好同学关系能为今后与他人和睦相处、合作学习、共同进步打下良好的基础,而与同学友善相处、共同进步的前提就是能够体察、感受对方,进而以“宽容”的心传递彼此的理解和关怀。

  鉴于此,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

  1、了解待人宽容的`重要性—使自己和他人都感到愉快。

  2、学习如何成为一个待人宽容的人。

  为了较好地实现这一目标,我准备了相关问题情境的多媒体课件。

  采取的活动形式有:小品、分组讨论、即兴表演、心理小测试等。

  教学流程:

  一、 导入环节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因此在导入环节,我设计了一个小游戏:具体内容是:全体学生起立,听到动物的名称拍一下手,听到植物的名称拍两下手,做错的同学回到座位上,不再参加游戏,然后让被留下来的同学说说自己的感受。随后我利用小品切入主题。我让学生表演了小品,并就其中的内容展开讨论,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

  二、围绕主题、展开活动

  小学心理健康课不能上成老师讲、学生听的说教课,因此,围绕主题我设计了一系列活动。

  1、联系实际.认识问题

  我通过屏幕出示四个问题提示,引导学生说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使学生认识到这些事情的发生都是“宽容”能够解决的问题。

  2、表演体验.理解问题

  心理宽容的的想法,就得有行为的表现.我设计了四种状况下你是怎样做的,让大家即兴表演、通过表演、我会发现学生处理问题的方式,针对不同情况加以引导,使学生今后自己的行为上会有更出色的表现。

  3、心理测试,发现问题

  我通过5道测试题的回答,让学生认清自己还有哪些问题,你怎样做才能做到心理健康。

  三、 结束活动、升华主题

  通过对本节课内容的回顾,使学生明白,在生活中遇到冲突的事要学会忍让,宽以待人。

心理健康课说课稿4

  一、说课内容:勇敢

  现在我们面对的多是独生子女,在独生子女成长过程中,由于家长过度的呵护等因素,使孩子失去了很多应有的能力,胆小、无毅力是他们当中许多人的通病,培养勇敢精神已经被很多家长老师引起重视。在与家长的沟通及家访过程中我发现,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单独的房间,可真正能做到单独睡觉的孩子却很少,多半原因是孩子不敢睡,有的孩子睡到半夜后,迷迷糊糊又钻进了父母的房间。有的孩子犯错误后,不敢向家长承认错误,为了隐瞒一个错误会接着犯下一个错误。还有的孩子认为勇敢就是胆大,无论多高都敢往下跳,活动时兜里时常揣着铅笔、小刀等坚硬的物品。低年级同学在勇敢方面主要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及实践上的不足,作为老师和家长应及时指导并多加鼓励,帮助学生锻炼胆量,为今后的生活积累经验。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勇敢精神、坚强的意志。

  2.用辨证法的观点理解“勇敢”,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三、教学重、难点:

  1.通过学习和讨论加深对“勇敢”的认识。

  2.培养学生由浅认识的勇敢上升到在学习上,在困难面前,在紧急关头坚强、勇往直前的品质,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四、教学环节

  本节课我设计了三个活动:

  1、进述和讨论——认识勇敢理解勇敢

  2、情境小品——判断哪种行为是勇敢的

  3、自我测试——如何克服怯弱,使自己变得勇敢

  1、讲述和讨论

  因为勇敢属于性格方面的问题,为了不伤同学们的自尊心,我先讲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让同学们知道老师也曾有过的胆小的时候,但正确面对后,克服了害怕的心理,经过不断的锻炼现在已不再害怕了。听了老师的讲述,你想对我说什么呢?从而引出“勇敢”的话题。“你认为什么是勇敢?”“说一件你认为是勇敢的事?”从学生的回答中比较“勇敢”和“大胆”的区别,让学生讨论,作为一名小学生什么才是真正的勇敢?

  这一环节从认知方面帮助学生形成概念,否定了那种别人不敢做我敢做就是勇敢的观点,有利于学生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

  2、情境小品

  在上一个环节中学生对勇敢的涵义有了初步的认识,仅仅是在认知层面上,接下来通过小品的形式,让学生判断哪种行为是勇敢的表现。第一个小品:一个孩子和家长在商场里走散了,他就在原地等家长,有人要领他找家长,他也不跟那人走,请售货员阿姨帮忙,用广播找到了家长。第二个小品:一个男孩和同学打架,脑袋上出了血,他不喊疼,别人夸他真勇敢。第三个小品:小丽在写作业,小刚叫她去玩。小丽有一道题算不出来,她不去,小刚同意让她抄自己的作业,小红拒绝。小红经过自己的努力,终于做出来啦!第四个小品:小明看到一所房子着火,他想和消防员叔叔一起救火,于是就冲进了火场。

  小品表演后,让同学讨论:哪种行为是勇敢的?为什么?通过讨论,让学生更加清楚勇敢的真正意义,对今后生活有定的指导作用。特别是第四个小品,作为小学生来说,是未成年人,是受保护的对象,救火是有危险的,这种行为太鲁莽,不能称为勇敢。

  这四个小品展现的是孩子们平时生活中的事情,虽然事儿小,但从中反映出的却是他们对勇敢的理解,以小品的形式呈现出来,一方面孩子很喜欢,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由学生亲自表演的也是一种教育的过程,使学生对勇敢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3、自我测试

  当学生对勇敢的'含义有了更加清楚的认识后,通过问卷的形式进行自我测试,使学生对自己的勇敢程度有一个认识。

  (1)你是自己一个人睡觉吗?

  (2)晚上爸爸、妈妈外出办事,你一个人敢在家吗?

  (3)做不出题目,你想哭吗?会发脾气吗?

  (4)遇到危险或困难时,你是否会发抖或出汗? 能做到一至二件的同学,你比较勇敢;做到三件的同学,你挺勇敢。之后的“小勇士解难”给那些胆小的孩子出主意想办法,帮助他们克服害怕的心理,同时也是让他们自豪地展现了自己的勇敢。

  五、本节课我想力图体现的几点

  对小学生的心理教育要以小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特点为基础。勇敢属于意志品质范畴,意志是指在认识和变革现实的过程中,人自觉地确定目的,有意识地根据目的动机调节支配行动,努力克服困难,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心理学家通过实验表明:优良的意志品质并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在儿童的实践活动中,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起来的。小学时期是意志品质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重视对小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将对其一生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意志品质影响学生认识活动的方向性、积极性与持久性。从小培养学生的勇敢精神,对学生意志锻炼具有重要意义。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困难面前表现大胆、无畏、果断、坚强——这是一种无可比拟的精神状态。在人的不幸中,最大的不幸是失去勇气,变成一个渺小的、胆怯的可怜虫。假如我的学生在童年时代不敢爬上树顶,不敢游过河流,不敢在夜晚走进森林,不敢在暴风雪中护送无能为力的小孩回家,这种教育只能是温室里的教育。”

  1、帮助学生重新认识勇敢。

  很多学生都认为勇敢就是胆大,比如说上课大声地发言,不害怕雷电,不害怕昆虫等,在这种片面的认识下,会发生很多危险的事,像爬到窗户外够口袋、拿着铅笔对着同学乱画,在操场上扔石头等。这些行为都源于学生对勇敢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因此在这节课上,通过自己讲述、小品表演、讨论等形式,告诉学生什么才是真正的勇敢。“小勇士解难”则帮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如何提高自己的胆量。

  2.意志必须通过克服困难来实现现实生活中,不是所有有目的的行为都需要努力。只有克服困难的行动才是意志行动。困难有外部困难和内部困难两种,外部困难是指客观条件的障碍,。内部困难是指人在行动时,受相反的要求和愿望的干扰。外部困难必须通过内部困难而起作用。意志主要表现为克服内部障碍上,因为对有能力的人来说,克服外部障碍是能力大小的问题,谈不上意志。外部障碍只有变成内部障碍,才能引起意志努力。如,第三个小品,在没有完成作业时,小伙伴来找她玩,这时就需要用意志来战胜自己想玩的欲望,在战胜的过程中自己的意志品质得到了提高。要想真的使自己变得勇敢还需要克服胆怯的心理,在实际生活中去锻炼。

  3、同学参与表演。以往的课堂,常常是老师讲,学生听,这节课我把学生也当作一种课堂资源充分利用起来,让他们来亲自表演小品,方式有变化,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特别是参加表演的同学,在排练的过程中受到的教育是最深刻的。

【心理健康课说课稿】相关文章:

心理健康说课稿11-03

心理健康课教案02-25

高中心理健康说课稿11-08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说课稿07-09

研究课《雨后》说课稿06-19

体育课说课稿07-19

班会课说课稿11-10

活动课说课稿11-19

音乐课说课稿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