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说课稿> 小学说课稿

小学说课稿

时间:2022-01-10 07:45:30 说课稿 我要投稿

【精选】小学说课稿模板汇编七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说课稿9篇,欢迎大家分享。

【精选】小学说课稿模板汇编七篇

小学说课稿 篇1

  一、教材分析

  本次说课我所使用的教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We Love Animals。 本套教材非常注重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从学生的角度来讲,基础教育最主要的任务是要学会学习,开发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创新能力。本教材在整体构思、内容安排、活动设计和教学方法都采用了与学生紧密联系的生活实际,真正体现了语言的交际功能,同时,它把知识和技能目标融会在了完成任务的过程之中,从而体现出了英语新课标提出的把话题---功能---结构---任务结合起来的总思路,为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础。

  1、本课教学内容

  (1) Let's learn

  本部分主要是学习常见动物单词 cat dog monkey duck panda rabbit

  (2)Let's talk

  学习句型

  I have a …以及Super! Cool! Wow! Great!等表示赞美的感叹词语。

  (3)Let's do.

  本部分要求学生在“Act like a”的指令下模仿小动物的动作。

  2、本课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德育目标)

  知识目标

  (1)能听懂,会说Look! I have a … 并能在实际情景中运用。

  (2)能听说,认读一些常见的动物单词。

  (3)能听懂,会说几个常用的感叹词 Super!Cool!Wow!Great!并能够在实际情景中运用。

  (4)能听懂简单的指示语,并能按照指令模仿动物做出相应的动作。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德育目标:教育学生要爱护和保护小动物。

  3、重难点的确定

  重点:能听说认读常见的动物单词,并能运用句型“Look! I have a ”

  难点:由于学生年纪小,对于一节课要正确运用所学句型和四种表达感叹的词,有一定的难度,而且特别容易混淆。通过本课的学习,运用自然引入的方法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与使用重点句型和四个感叹词。

  二、教材处理

  1、以“旧”引“新”

  依据知识迁移规律的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从已学过的知识引出要学的知识,从课前的日常对话引入单词教学。

  2、以“练”促“能”

  学生技能的形成,需要经过适度的训练才能消化,本课设计了多种样的游戏活动,学生通过游戏,提高了自己掌握知识的能力。

  3、融会话教学于情景表演

  让学生在表演中学会运用语言,更能突出语言的实用性和交际性。本课通过教师的示范表演,教会学生在表演中学会本课重点句型。

  三、教法分析

  通过新课导入、新课讲解、 反复操练和巩固运用、反馈练习、归纳总结五步教学法,运用学生感兴趣的竞赛和游戏活动,精讲巧练,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渐进地深化教学内容。展开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双边活动。

  四、教学手段

  主要以现代化电教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增加了直观性和趣味性,加大了课堂密度,提高了教学效果。

  五、教学程序

  1、新课导入

  (1)英文歌曲欣赏:上课之前,让学生欣赏并演唱英文歌曲,通过简单的手势让学生在唱起来的同时动起来,演起来,乐起来 ,在音乐的衬托下,歌曲营造了轻松的学习氛围并且呈现了个别动物的词汇,为所学内容做好了铺垫准备。

  (2)每日对话: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注意,拉近师生距离,首先安排了师生间的每日英语对话“Do you like …?Yes,I do. What's this? It's a …”,通过口语练习,完成了对教学新课的铺垫,以“旧”引“新”。

  (3)单词教学:通过色彩鲜艳的`课件演示,告诉学生这节课我将带他们去一个有趣的地方,并请他们依据我的提示猜测要去哪里?当学生猜出去大森林时,我们便“上车”,一路欢歌去了森林公园。随着动听的音乐,电脑打出公园全景,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导入正课。

  2、新课的讲解

  本课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了一幅幅色彩逼真、形象生动的画面,配有小动物的说话声和乐器声,栩栩如生。以小动物们介绍自己为主要内容,通过小动物不同的自我介绍和独特的乐器,让学生对于所学的新知识有了很好的感性认识,再让学生反复演练,使学生全面掌握。感叹词是让学生突然看到老师变出了一只可爱的小兔子,自然的发出感叹中学习了四种不同表示感叹的词语,再通过多媒体的展示和真人的录音,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吸引了全体学生的注意力,达到了教育教学目的,培养学生思想素质、情感素质和英语语言素质。

  3、反复操练和巩固应用

  (1)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利用Work in threes,in pairs,in row,in group,及竞赛等多种不同方式操练巩固。使学生处于积极思维的状态之中,全方位、多角度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

  (2)TPR活动。TPR是全身运动反应法的缩写词,TPR听听做做的活动深受儿童喜爱、节奏和动作能刺激大脑皮层,激活记忆。我先要求学生仔细听并且看老师的动作, 猜测其含义,然后跟着录音部分做动作,从对“Act like a ” 的反映中自然习得语言。

  4、反馈练习

  (1)单词游戏

  本课的又一次高潮是将游戏与练习有机结合,融为一体。设计了慢动作游戏,让学生在喜爱的游戏中开展快速说出单词的竞赛活动,将动物的单词卡片放进一个大信封内,并慢慢抽出卡片的一部分,看哪一组同学说的快和准,并进行评比。学生通过游戏,边做边练习,寓教于乐,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巩固了学生所学的知识。

  (2)情景表演

  喜爱表演是小学生的天性,我充分利用这一特性让学生用自己所带的毛绒动物表演对话内容“Look! I have a… 并自选感叹词,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同座练习本课重点句型。学生练习完后,自由组合代表小组进行台前表演,并由教师和部分学生作为评委对参与表演的学生给予评价。让学生通过表演,真正的锻炼了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5、归纳总结

  本课除了板书所呈现的重点内容外,又将事先准备好的”知识袋“通过优美的旋律、音韵动听的节奏传给全神贯注的同学们,音乐声猛然一停,拿到知识袋的同学打开纸条,大声回答纸条中的问题,答对的同学奖励给一个粘纸帖画,这项活动让每一位同学兴趣高昂的再次巩固新知,加强对本课内容的理解和运用。最后,我将大组竞赛的结果公正地告诉全班学生并给予正确的评价和鼓励。

  6、展示板书

  Unit 4 We love animals

  Look! I have a… monkey cat dog duck panda rabbit

  本课以素质教育为目的,结合教材重点、难点及英语学科特点,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从视、听、说等方面使学生得到锻炼,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温故而知新,达到初步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

小学说课稿 篇2

  《三角形复习整理》是根据北师大版数学《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设计的一节关于三角形的复习整理课。通过合作、交互,使学生建构关于三角形的知识结构。因此,我所设计的大目标是: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精神。小目标是:进一步巩固三角形的定义及三角形的分类;正确识别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并掌握其特征;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及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并能正确运用。本节课是学生对三角形知识点的系统性掌握情况的考察,为了让学生充分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多维度的展示,所以我选用了标准性平台互动式教学。

  为了有效达成教学目标,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1、课前检测。让学生回忆学过三角形的哪些方面的知识,通过师生交互,根据学生发言,搭建标准性平台,构建三角形的'知识框架(本环节设置,主要依据EEPO有效教育平台互动课型,平台搭建的要求)。使得学生多维度的选择自己所掌握有关三角形的知识。在此基础上,研究学生自己总结的向度,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利用标准性平台合作探究三角形的相关知识。这一环节分为三步完成。第一步:选择自己熟悉的一个方面进行研究,在小卡上呈现。本环节是建立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的,主要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深入掌握情况。这一步的设计可以充分施展学生的个性,学生研究自己熟悉的内容,也可以将这方面的知识挖的更深、更透彻。第二步:交互环节。通过两人交互,补充完善小卡(考虑到学生可能知识点掌握的不太深入或者有遗漏,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六人交互,整理完善三角形的相关知识;全班大动,对比分析、发现质疑;全班交互,汇报交流、提出质疑、发现错误、纠正错误、及时改正,使学生建构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本环节的设置锻炼和考察了学生表达、倾听、合作、以及学习习惯的培养。EEPO有效教育要求我们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只有真真正正的自己思考,自己表达,自己参与了,才会有真正的收获。即所谓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学生最快时间内达到自己知识体系的最近发展区)。第三步:教师精讲、补讲,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在这一环节中,充分将主动权教给学生,培养了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精神。(孟照彬教授曾经说:只有建立在活动基础上的教育教学才能产生丰富多彩的教育变式,由此而来的各种素质教育活动往往就在其中。)

  3.巩固小结。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与提高决不能只局限于课本表面的知识,尤其是复习课。因此,我在训练环节不仅关注基础性的问题,还设计了探索性的问题。基础性的问题用快速检测的形式,一旦发现错误绝不放过,让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对于探索性的问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若学生不能完成,则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所有的问题采用手势统计正确率,根据学生掌握情况布置分层作业。

  小结是让学生梳理知识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因此,让学生畅谈本节课的收获与新的质疑,使学生养成反思的习惯,及时查漏补缺。

  总之,得失皆收获,成败皆风景。教学之路还很长,我会不断坚持,在思考中成长!

小学说课稿 篇3

  一、 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圆柱的认识》一节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十二册二单元的第一小节p10-12。它包括圆柱的高、底面以及其半径、直径,圆柱的特征、圆柱的侧面及其展开图。教材首先从生活中常见的圆柱实物抽象概括出它的几何图形,然后再研究它的特征以及各部分的名称,圆柱的侧面展开图则放在后面。

  本节知识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圆柱,深入研究并掌握研究立体图形的方法之后呈现的,它是学生进一步研究圆柱的基础知识。

  (二)教学目标:

  1、认识并能指出圆柱的底面及其半径、直径、高、侧面。

  2、认识并绘制圆柱的几何图形。

  3、掌握圆柱的特征、能列举生活中的圆柱形物体,并能根据图形名称,再现它的表象。

  4、归纳圆柱的特征,圆柱侧面图与圆柱的关系。

  5、经历探究过程,体验学习的乐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难点:

  1、圆柱的特征及各部分的名称,圆柱的侧面展开图。

  2、圆柱的特征及侧面展开图的运用。

  (四)课前准备:

  教具: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形实物若干,制作投影片。

  学具:长方体、正方体、盒子各一个,圆柱模型一个。

  二、说教法。

  新课标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勇于表达。因此,在教学中,我将采用“生疑——探究——释疑”的方法,积极为学生创设一个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主动参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从而解决问题。

  三、说学法。

  在学法指导上,我让学生通过观察、摆弄实物,并同长方体、正方体实物对比,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我在本课的导入上,就抓住了儿童的这种思维特点。我先将准备好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实物放在讲桌上,提问:“你们能将这些物体分类吗?”学生会及时回答:“能。可以分成长方体、正方体、圆柱。”

  接着我让一名学生上前分类。这时,我不失时机地指出:“像罐头盒、茶叶盒、药瓶这些物体,它们的形状都是圆柱体,我们简称圆柱。”然后,我让学生从学具中找出圆柱,看一看、摸一摸。初步感知圆柱的特征。最后我根据实物抽象概括出圆柱的几何图形。提问:“实物与几何图形有什么区别?”这样将实物与几何图形对比,能帮助学生形成圆柱的概念,并加深认识。

  接着,我向学生提出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以前我们研究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你们能自己研究圆柱有哪些特征吗?”这样,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被点燃,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

  (二)观察操作、探究新知。

  数学逻辑性强,教学中要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注重学生的操作实验。在教学本节知识时,我将为学生创设一个观察、操作、交流的空间,让他们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主动学习。

  1、探究圆柱 的特征。

  我先投影几个问题:

  ①圆柱有几个面?每个面有什么特征?

  ②同长方体、正方体比较,圆柱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然后,让学生取出自己的学具,通过看一看、摸一摸等直观方法,并同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进行对比,研究圆柱的特征。再让同桌的两个同学相互交流探究的结果,做到互相启发。最后指名汇报,并完成板书。提问:“圆柱的高有几条?”最后,让学生画出圆柱的底面半径、直径和圆柱的高,指出它的底面和侧面。加深对圆柱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

  1、探究圆柱侧面的展开图。

  我投影问题①:

  将圆柱的侧面沿一条高剪开,并把它展开,会得到一个什么图形?

  先引导学生猜想,再让学生动手操作,验证自己的猜想,最后指名汇报,总结。

  投影问题②:

  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之间有什么关系?

  先让学生四人一组讨论,操作验证,并归纳本组讨论结论。然后分组汇报结果并板书。

  提问:“除了会得到长方形,还可能得到什么图形?

  “可能得到平行四边形吗?”

  (三)尝试运用、激活思维。

  为了让学生对知识进一步深化,我精心设计了练习题。我在设计练习时,力争体现出层次性,让每个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得到提高。

  1、基本练习。

  ①辨认圆柱的几何图形。

  ②测量圆柱实物的底面直径和高。

  ③一个圆柱高5cm,底面半径2cm,将它的侧面沿高剪开,展开后得到的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通过这三道题的设计,训练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2、拓展练习。

  ①一个圆柱的高是底面直径的π倍,那么将其侧面展开会得到一个( )形。

  ②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6.28cm,这个圆柱 的高和底面半径分别是多少?

  通过这两道题的设计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3、思考题。

  为了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对学习永远保持旺盛的兴趣,我在每节课上都会设计一道思考题。这节课的题目是:将一个长6.28cm,宽3.14cm的长方形硬纸片做成一个圆柱,有几种做法,它的高和底面半径分别是多少?(接头不算)

  此外,练习是要“讲”与“评”上下功夫,重视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讲解能力训练。thank

小学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金色的草地》这篇课文意境优美,语言生动活泼,富有童真童趣。课文不仅为我们再现了俄罗斯乡下金色草地的神奇和美丽,让我们体会到大自然带给孩子们生活的快乐,而且还向孩子们渗透了观察、了解自然的意识和方法。

  二、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由于本课是第一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学习主题是“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学生刚升入三年级,已经具备了一些对课文内容初步的感悟能力,遇到疑问也有了一些初步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这样的学情和课标对本学段的具体要求,我预设了以下的学习目标:

  1、认读“钓、拢两个生字,识记、会写“耍、装”等12个字。结合语境和生活实际理解“一本正经、使劲、引人注目、观察”等14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体会课文中一些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

  3、感受课文的意境之美及大自然带给孩子们生活的快乐。增强孩子们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鉴于以上教材特点和教学目标的设定,我认为本课教学的重点是:通过对内容的理解,学生能够增强对大自然热爱的感情,体验大自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快乐,增强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另外,小男孩通过仔细观察发现了草地变色的奥妙,但对于小学生来说,特别是未见过蒲公英开放,合拢的学生来说不易理解,也难体会到发现的乐趣。因此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难点为:联系生活实际在更广阔的大自然和童年生活的背景下学习本篇课文

  三、说教法

  1、美读感悟法:文章语言优美,读起来琅琅上口,因此,“美读”是本课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方法。“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实践。”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更不必过多的讲解分析,最主要让学生多读,同时教师要巧妙地借助课件,借助对学生读书的评价,帮助学生在读中去感受,领悟,使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中所描绘的鲜明形象,引起学生对课文中描述的事物与情景的关注,入境入情,促进学生自悟自得,受到美的熏陶,激起观察自然的兴趣。

  2、多媒体情景法:因为小学生生活经验少,但好奇心强,容易激发兴趣,因此,我运用电教手段,创设多种情景,展示课文相关图片,使学生在完全置身于课文所描绘的情景的同时,轻松、愉快、积极、主动的学习。同时,形象直观的课件展示,有助于学生读懂课文,感悟到语言文字带来的美,体验到发现的乐趣,也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3、质疑问难法: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课堂教学中,运用恰当的手段,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能激发浓厚的思考兴趣和创新思维。

  四、说学法

  语文学习教无定法,重在得法,贵在用法,施教之功,贵在导学,因此,语文学习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求知,让学生学会学习方法,变“我学会”为“我会学”。结合本课语言优美,情境奇特的特点,我引导学生用“自读自悟、美读交流、入景体验,升华情感”等学习方法来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章意境之美,体验探究自然之乐。

  五、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唤起阅读期待。

  期待在学习上表现为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只有让学生产生与文本对话的'期待,学生才会主动走进文本,和作者进行心灵沟通。因此我将这样导入新课:在教学开始,我先问孩子:“你们喜欢郊游吗?好,今天我就带你们去郊游。”然后引导他们回忆过去郊游的情景。并且出示一张孩子们在草地上嬉戏的图片,板书:( )的草地,结合图片问“你见过怎样的草地?谁来说?”在学生各抒己见之后,板书完整的课题——《金色的草地》,并且问“你见过金色的草地吗?”借此引起学生对本课的阅读期待,对下面的学习打好了铺垫。。

  (二)、初读课文,检查生字词。

  本课生字较多,在初读课文之后,我问学生:“你们想去见见金色的草地吗?但总不能两手空空啊,那我们就带上生字宝宝作为礼物去看看。看看谁能拿到去金色草地的入场券。”然后出示生字词,通过各种形式如开火车读、指名领读、同桌互读检测、齐读等方式,检测学生认读情况。并重点区分“耍”和“要”、“钓” 和“钩”的字形,进行书写指导。并且出示几句带有生字比较难读的句子来读一读。通过这样的环节,学生初步朗读了课文,自己疏通了课文词句。在自学检查反馈中,我还相机进行生字词的正音和难读句子的突破。突出了语文教学“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特点。

  (三)再读课文,初窥课文大意。

  读而不死则罔,读中有思,才是高质量的读,才是有意义的读。本篇课文文字和内容都比较前线,学生通过自读,大体上能理解课文的内容。请学生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哪两件事情?用自己的话简单地来说一说,并且将两件事概括为:一是哥俩在草地上玩耍,互相往对方的脸上吹蒲公英的绒毛;二是“我”发现了草地会变颜色及变色的原因。锻炼了学生从文本中提取重要信息的能力。

  (四)趣为主线,生成教学过程

  在了解了课文大意之后,我准备抓住课文最后一段“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这句话展开教学,以“趣”为切入口,让学生说说“你感觉课文哪里写出了草地和蒲公英的有趣?”由此展开一条清晰的教学主线。由于学生回答的不确定性,我预设了以下两块的教学:

  1、抓住第2段体会草地的“美”和“可爱”。

  这段话写的是“哥俩在草地上玩耍,互相往对方的脸上吹蒲公英的绒毛”的事。当学生说到“蒲公英”一词时,我引导学生回顾一年级下册的《植物妈妈有办法》里关于“蒲公英”的内容,并结合词语手册里“蒲公英”的插图和说明文字,先引导学生了解蒲公英的情况。这段话里面充满了哥俩的对话和他们有趣的神情、动作,我首先让学生通过朗读,说说自己的感受。学生这时可能会说“我感到谢廖沙哥俩在这片开满了蒲公英花的草地上玩得非常快乐。”然后我就让学生说说从哪些词句当中能看出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呢?引导学生抓住哥俩的神情“装着一本正经”、“使劲一吹”、“假装打哈欠”等重点词语体会互相吹绒毛的有趣。并且指导朗读出愉快的心情。再抓住该段的最后一句话,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引人注目”一词的意思,并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在什么情况下,有什么东西很引人注目。再回到课文,理解蒲公英开在草地上,本是再平常不过的,可是课文为什么说“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在熟读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再鼓励几个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不拘一格地表演一下课文当中的这段内容。让学生在朗读和表演中仔细揣摩哥哥假装一本正经的叫和弟弟假装打哈欠的用意,体会孩子在游戏中表现的智慧和为对方上了自己的当而开心得意的神态。让那种真正属于孩子之间的乐趣,在课堂上通过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得以再现。

  2、抓住第3段“发现草地变色,以及变色的原因。”体会蒲公英的“有趣”。

  学到这里,我用语言进一步激发学生去发现蒲公英的有趣:“可爱的小男孩发现草地在变魔术,他多想快点找到答案。于是,他迫不及待地来到草地上,找到一朵蒲公英仔细观察起来,请大家自由读这一段,看看小男孩又有什么新的发现?”学生读后很快就能找出小男孩的发现。

  在上述教学环节的展开过程中,我还将随机引导学生去体会个别词语在文中表情达意的作用。例如这句话:“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怎么让学生体会“起得很早”的用意呢?我想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小朋友,为什么以前我没有发现草地的颜色会变呢?”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便豁然开朗,原来,以前我从没有起这么早过,所以一直误以为开满蒲公英花的草地是金色的。那么“并”在这里又有什么含义呢?为了让学生自主感悟,我想可以先把“并”字去掉来读这一句,再加上“并”字读这一句,让学生在对比中体会到,用上“并”这个字,给人的感觉是“我”过去一直认为草地是金色的,直到今天才明白原来那种想法是错的。然后让学生再通过自己的朗读去体会这些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

  (五)拓展延伸,指向生活实践课后,我还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个作业:

  1、摘录描写鲜花的词语。

  2、平时你一定见过许多美丽的鲜花,你能向大家介绍一种你最喜欢的花吗?介绍的时候要说清楚花的形状、颜色等,并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它。这样的练习,由摘录写鲜花的词语到介绍鲜花,体现了一定的梯度。将语文学习的平台延伸到了课外,加强了语文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小学说课稿 篇5

  【说教材】

  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第一课时十几减9。

  2、教材简析:20以内退位减法对进一步学习多位数计算和其他数学知识非常重要,必须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方法。作为第一课时尤为重要,通过系统学习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为十几减几的学习构建基本的学习思路。

  【说教学目标】

  (1)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理解十几减9的算理,构建20以内退位减法的基本思路。

  (2)正确计算十几减9的题目。

  (3)感受20以内退位减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4)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体验探索与创造的快乐。

  【说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算法,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算理,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计算方法。

  【说教法】

  本节课属于计算教学。传统的计算教学往往只注重算理、算法(单一)及技能训练,比较枯燥。依据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本节课在教法上力求体现以下几点:

  1、创设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充分运用教材提供的教学资源,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为学生展现一幅幅带有活动情节的画面,引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投入,激活学生原有知识和经验,以此为基础展开想象和思考,自觉地构建知识,学会计算方法。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转变教师角色,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究性学习。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亲身经历问题提出、问题解决的过程,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

  3、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的不同,所使用的计算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他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提倡算法多样化,使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这里要说明的一点是:多种方法中肯定有比较简便的方法,但是并不是每个同学都能很快接受快捷方便的方法,因此教师只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同时给他们留出消化吸收的空间,千万不要强加给学生,应让他们在逐步的体验中自然而然的接受,从而选取更优的方法。

  【说学法】

  依据新的课程标准,必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本节课在学生学习方法上力求体现:

  1、在具体情景中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和初步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探索的成功、学习的快乐。

  2、在动手操作、独立思考、进行个性化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小组合作交流活动,通过比较、批判“自我反思”,完善自己的想法,构建学习方法。

  3、通过灵活、有趣的练习,巩固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技能。

  4、联系生活实际解决身边问题,体验数学的.应用,促进学生的发展。

  【说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选择话题,通过节日愉快的情景与数学学科的联系,引出课题。

  (二)探究新知,构建方法。

  1、解决“卖气球”问题。

  2、解决“套圈游戏”问题。

  3、解决“卖风车,猜字谜”问题。

  4、小结计算方法,选取自己喜欢的比较简便的方法。

  5、阅读课本,质疑问难。这一环节,旨在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景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通过动手实践,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解决问题。在亲身经历探究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想法,掌握自己认为好的计算方法,自觉地构建退位减法的基本思路。

  (三)课堂练习,巩固提高。

  通过由浅入深,形式各异的练习,巩固基本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数学的应用,同时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

  (四)课堂小结,激励评价。

  对学生在知识掌握、技能提高、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与发展方面的情况作全面的总结;让学生结合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自评、互评,发扬优点,弥补不足,不断进步。

小学说课稿 篇6

  一、 说教材。

  《热闹的菜地》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小学语文一年级

  下册第七单元的第一篇课文。除本文外,在课文的编排上,本单元还有《种水珠》、《三个伙伴》、《岳飞练字》、《达尔文浇花》和古诗《所见》,这六篇课文,内容生动,反映了儿童的生活情趣,贴近儿童的生活,易于引起孩子们的共鸣,使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感受生活的乐趣。

  《热闹的菜地》一文以儿歌的形式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豆角、茄子、丝瓜、萝卜、番茄、莲藕、辣椒、南瓜等蔬菜的颜色、形状,以及生长地,读起来琅琅上口,易于理解,仿佛把我们带回了美好的童年,是训练孩子背诵的好材料。

  介于此,在本文的教学,便应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孩子感受生活乐趣方面入手。

  二、 说学情。

  教育教学的受体是学生,教育教学效果的达成情况也应以学生的所得为

  标准。在《课程标准》中,将教学定位于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相互对话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最重要的内容,故此,在教育教学中,考虑作为受体学生的应有水平,是教师教学设计的重要出发点之一。本次授课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具体一定的学习能力,但由于年龄较小,又地处山区,以下两方面的特点值得注意:

  1.低年级儿童注意力持久性较弱,在教学设计时应用孩子最欢迎的学习活动形式来转移注意力,激发兴趣。

  2.语言表达不完整,语言表达方式单一、口语多是低年级儿童的常见现象,在教学设计时多种语言表达引导,督促说话的准确、完整,方式的多样性。

  三、说目标。

  根据本课的文本特点及本班学生的实际,在教学目标的.确定时,

  我定下了以下几个目标:

  1、 会认本课11个生字。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生活的乐趣,背诵课文。

  3、 训练孩子们的语言,做到说一句完整通顺的话。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起点,也是教学的归宿。在《课程标准》中,结合语文是

  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统一这一学科特点,将语文教学目标分为三个维度,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语文教学中,以此为出发点,设计出旨在体现这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已经成为教学设计的首要问题。但这三个维度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不可割裂开来独立地去理解。在本课中,通过对师生与文本的对话,“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训练孩子语言,做到说一句完整通顺的话”这一知识能力维度的要求,在这一过程中注重方法的引导,让孩子明确学习方法同样是有效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而产生对学习的兴趣产生阅读的兴趣,方能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达到“感受生活乐趣”这情感目标。

  四、说教法学法

  新课程实施以来,一直倡导着新的教学模式,新的教法学法。在教师教法设计中,根据本课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媒体展示法、游戏激趣法和情境演示法。在学生的学法中,根据课文形式优美,形象生动的特点,将本课的学法定为自主识字法、游戏巩固法和朗读法。这些教法学法的设计,能在很大程度上启迪学生的思维,使其在教师的引导下,正确有序地走进文本,让课堂成为师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

  五、说流程。

  为了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课教学各个环节均打破教师一统课堂的局面,设计出孩子们的小伙伴“小辣椒”作为学习向导,让孩子们在小辣椒的带领下,逐步深入蔬菜王国,在进入蔬菜王国的过程中,自主识字记文,在参观的过程中完成知识的学习。

小学说课稿 篇7

  《九寨沟》是苏教版第九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以生动的笔触,饱蘸着对祖国大好河山的一片深情,精心描绘了九寨沟奇丽美妙的自然景观。全文共五个自然段。课文一、二自然段交代了九寨沟的位置及名字的来历。然后如导游般地带领读者启程进入景区。从第三到第四自然段,如数家珍似的描写了九寨沟奇丽原始的自然风光和那里的珍禽异兽。第五自然段回味总结,赞叹九寨沟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读后令人有一种实地浏览的酣畅。课文层次清楚,词句清新,词藻华丽,重墨浓情,易于朗读和背诵。

  学习《九寨沟》应完成如下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五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全篇中的作用。

  4、了解九寨沟美丽自然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下面具体谈一谈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老师向你们汇报一下九寨沟的旅游信息:国庆长假期间,九寨沟每天接待的游客才几千人,而我们天目湖每天接待的游客上万人。于是有人提出了要兴建大量的旅游设施,发展旅游业,增加游客。发展旅游业,增加旅游收入,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然而这一想法却遭到了一些人的反对。人们喜欢九寨沟,就是因它的原始、奇丽,如果游客大量增加,试问:九寨沟还会有往日的宁静,这些奇异的动物还能安居乐业吗?九寨沟将何去何从,老师也想不出万全之策。好在人多力量大,相信学了今天这一课,同学们一定会有满意的答案。

  二、领略美景

  1、导语:让我们随导游一起走进这块神奇的土地,你看到哪些景物?你喜欢吗?为什么?深入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让学生用自己的喜欢的方式去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同桌讨论补充学习情况。

  2、检查自学情况

  师:你看到了哪些景物?

  生答:雪峰、湖泊、森林、瀑布……

  师:你喜欢什么景物?根据生的回答,投影出示画面,体会美景理解课文

  3、指导感情朗读课文,把喜欢的感情读出来

  4、指导背诵,请同学们背诵你最喜欢的景点。

  5、争做“小导游”、“优秀游客”活动。

  6、导语:精彩的还在后面呢!引读:师:继续向纵深行进……请同学们来看看,生活在这里的'主人,它们过得好不好?自学课文第四节。

  7、请同学们介绍小动物的生活情况,投影出示帮助理解动物特点。

  8、发散练习,学习写法

  三、总结升华

  1、师:九寨沟——雪峰插云、平湖飞瀑、异兽珍禽。难怪作者会发出这样的赞叹——(生接)九寨沟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啊!

  2、师:你会怎样赞叹九寨沟呢?生答:……

  3、师:你想用怎样什么方式来表达对九寨沟的喜爱之情呢?分小组讨论,全班讨论。

  4、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神奇的九寨》,唱出我们的心声。

  四、课外延伸

  1、用你特有的方式把九寨沟介绍给亲朋好友,向全国、全世界的人推荐,让人人心中都有“神奇的九寨”。

  2、课外阅读介绍祖国名胜的文章,可举行“游名胜大川、颂美丽祖国”朗诵会。

【小学说课稿】相关文章:

小学美术说课稿06-11

小学英语说课稿07-05

小学体育说课稿02-17

小学篮球说课稿11-04

小学音乐说课稿11-04

小学说课稿11-05

小学优秀说课稿11-08

小学《赵州桥》说课稿12-06

小学数学的说课稿01-09

小学音乐说课稿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