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说课稿> 历史说课稿

历史说课稿

时间:2022-01-08 11:05:29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关于历史说课稿模板汇编九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历史说课稿9篇,欢迎大家分享。

关于历史说课稿模板汇编九篇

历史说课稿 篇1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就本课内容,我将从说教材、说教学方法、说学情、说教学过程四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 说教材 1、教材地位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是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中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里第2课内容,本课在俄国十月革命后发生的,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意义,列宁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的过渡,符合苏俄的国情,它是列宁将马克思主义与苏俄实际相结合的典范。斯大林先后完成了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最终形成了“斯大林模式”。本课共有两个子目。 “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介绍了1921年对苏俄实施的新经济政策的背景、时间、内容和意义;第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介绍了斯大林实施一、二五计划所取得的成就和“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时间、标志和利弊。

  2、 教学目标 a.知识与能力

  了解和掌握1921年开始实行的新经济政策、苏联的成立、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两个五年计划的成就、苏联农业集体化、1936年苏联宪法和斯大林模式的确立。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来思考其作用,讨论总结苏联(苏俄)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采取的重大举措,探讨斯大林模式对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历史问题、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b.过程与方法

  通过导学案对学生引入有关历史资料,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已有的能力对历史事件进行思考、对比和分析,培养归纳、概括问题的能力,形成自己的科学观点和知识结构,达到教学目标所要求的知识与能力目标。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介绍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让学生认识到它是苏俄当时具体国情的需要,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②通过介绍苏联在短时期内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让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很大的优越性,是被历史证明了的。

  ③通过对苏联社会主义的探索过程的了解,结合中国现代史部分中所学习的新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历程,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3.教材的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是新经济政策、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教学难点是如何正确评价斯大林模式

  二.说教学方法

  1.创设情境:回顾上节课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导入新经济政策,让情境走进课堂,打破课堂沉闷的气氛,给学生一种感官和心理的强烈刺激,引发学生兴趣

  2.问题式教学法:将知识引入课堂,提出问题,以疑导读,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的状态中.

  3.运用导学案教学,让学生先掌握基础知识点,然后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设疑、讨论、探究,教师参与答疑,从而真正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3.讲解法:通过分析、综合、比较使学生形成历史概念,揭示历史规律,突破难点问题.

  三、说学情

  学习本课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认识苏联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具有开创性、艰巨性、曲折性、复杂性,它不仅对苏联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影响了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认真总结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既有历史意义又有现实意义。

  本课主要介绍的是以列宁和斯大林两位领导人对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的措施和影响。为了让学生理解新经济政策,我把上一课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进行了对比,从而让学生知道这种做法是符合苏俄国情的,是将马克思主义与苏俄实际相结合的典范。对于“斯大林模式”的正确评价,学生不怎么了解,我创设情境,逐层导入,使学生提高认识能力;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史论结合的学习能力和正确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每个问题都由情境导入,学案概括,提出问题,课堂讨论,解决问题五部分组成,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和合作意识,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导入新课后进入教学设计部分

  1. 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讲述新经济政策时,我通过导学案提出问题(列宁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上采取了哪些措施?),然后学生分组讨论,锻炼了学生的合作探究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加强了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让他们的学习热情大大提高。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总结:通过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通过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使这一枯燥不易理解的历史知识,直观、具体、富有感染力,学生的兴趣极大的激发出来,突破教学重点,加深对知识的了解,对于苏联的成立我设计了让学生在苏联个加盟共和国示意图上填出15个国家,让他们认识地理位置,从而理解为什么要成立苏联,是为了恢复经济,建设社会主义,加强国防,抵抗外来侵略,进一步认识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际主义政权性质所决定的。

  2、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对于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这个重点,我首先设计了问题一:苏联怎样从落后的农业国迅速变成先进的工业国?让学生回答,引出历史背景,斯大林放弃了新经济政策,转而进行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建设的措施,重点发展重工业,迅速实现了社会主义的工业化。为了强调工业发展速度快发展速度快,我设计了苏联的工业化和英国的工业化的表格,分别从时间,开始时的重点部门、社会制度、经济体制、资金等问题进行了对比,从而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了强调农业集体化这个重点,我准备了材料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说的话这段材料,从而让学生认识到强迫让农民加入集体农庄所产生的弊端。再对比我国实施的一五计划,让学生体会到“学人之长,补己之短”的道理。

  如何正确评价斯大林模式是本课的难点。出示邓小平对两位领导人进行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的不同看法的材料,并提出问题“列宁的思路”好在哪里? “后来苏联的模式”也被称为什么?,组织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其目的是肯定了列宁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好处(符合国情,与马克思主义实际相结合,至今任焕发着强大的生命力),教师提出“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背景?让学生认识斯大林模式形成的过程,体会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计划经济弊端。通过读“斯大林模式”利弊,,提出问题:“斯大林模式”给我们什么教训?锻炼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从而突破这一难点。

  3、反馈总结:

  教师小结: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俄、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具有曲折性,出现过两次重大转折。第一次发生在列宁时期,由新经济政策代替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第二次发生在斯大林时期,放弃了新经济政策,实行工业化、农业集体化,确立了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斯大林模式”。让学生体会苏联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具有开创性、艰巨性、曲折性、复杂性。

  学生说心得体会:看问题应当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劳动者是生产力的主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必须切实维护民众的利益等等。从而达到“以史明理”的目的。

  4、课堂测试,检查学生学习情况。

历史说课稿 篇2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工业革命的兴起》,共分为六个部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和设计感悟。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中的第一目。教材以英国纺织业出现的一系列重要发明引入,主要讲述工业革命的进程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这也是学习本单元的关键内容之一。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教对象是八年级的学生,他们具备一定的认知和理解能力,但对于“工业革命”这个历史事件却了解较少;此外,因教材内容比较简略,需要通过设计各种活动帮助学生形成比较直接和感性的认识。

  教学目标与重点难点

  根据我对教材的理解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拟定如下: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过程,了解工业革命期间的重要科技成果及其对人类的影响,认识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及人类不断创新的精神。

  为达成教学目标、落实本课重点、突破难点,我将采用情景教学、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形式,具体设计如下:

  教学过程

  由新课导入、初步感知、深入领悟、学以致用四个环节组成。

  在新课导入环节,通过播放一段各种列车奔驰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提出疑问:你知道火车是怎么来的吗?追根溯源,引入工业革命的主题。

  用学生比较熟悉和有亲切感的素材开始讲授,容易吸引其注意力,引起对本课知识的兴趣,也有助于拉近他们同工业革命的心理距离。

  为帮助学生尽快进入工业革命的历史情境,我在“初步感知”这一环节首先让学生观看一段由图片和配音组成的自制视频,找出工业革命前后人们生产方式的变化,从而引出工业革命的概念,即生产方式由手工劳动向机器生产转变;然后让学生根据设置的问题自主学习,初步掌握工业革命的相关要点,学生完成自主学习后,再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测自学效果。之所以这样处理,是因为工业革命的相关要点是本课教学重点之一,用提纲式的问题将要素提取出来是一种便捷而高效的做法。同时,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预习,有的放矢,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此基础上进入环节三——深入领悟

  让学生根据已学知识,通过寻找历史事件间的因果联系,探究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

  先将全班分为四大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每组讨论一个历史事件。例如,第1小组探究资产阶级革命为工业革命的兴起提供的条件,第2小组探究新航路的开辟与工业革命的关系。每组由组长组织,一名记录员记录组员的发言情况,最后由一名发言人展示本组的探究结果。教师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应给予及时指导,对于学生不太熟悉的知识,如圈地运动,则需提供一些补充性资料以帮助学生理解。最后,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归纳,进而突破难点。本探究侧重引导学生寻找历史事件间的因果关系,可培养学生的知识整合及牵引能力;同时,小组探究的形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工业革命在具备了发生的条件后,首先在英国进行。那么,在此过程中究竟出现了哪些重要的发明创造呢?通过问题承转,进入下一环节。

  由四位学生分别代表传统手工纺车、珍妮纺纱机、水力纺纱机和蒸汽机带动的纺纱机,描述自己的优点,指出前者的不足,最后由全班同学归纳总结。如由蒸汽机带动的纺纱机指出,水力纺纱机需要靠天吃饭,而自己则完全跳出地理位置的局限等。正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强”。

  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生动活泼的方式呈现工业革命期间在纺织业方面出现的重要发明。该活动在加深学生的印象、落实重点的同时,也可让学生感受到人类不断追求进步、不断创新的精神。

  蒸汽机作为一种崭新的动力机器在其他领域也发挥了巨大的威力,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让我们去工业革命成果展览馆看一看。

  将教材中的文字内容用图片加以展示,在展示的同时配以简单的文字说明。通过图片,向学生直观地呈现工业革命时期取得的重要成果。这样做,可在拓宽学生视野的同时,更让他们感受到“蒸汽时代”的来临,在各个领域都打上了“蒸汽时代”的烙印。

  那么,在这个崭新的.时代里,人们的生产生活又发生着怎样的变化呢?请欣赏情景漫画——“瞧这两代人!”

  八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理性、逻辑思维尚不够强,漫画这种形式直观、生动、形象,能勾起学生兴趣。

  1.第一幅漫画:手工VS机器。通过对比分析,学生自然得出结论:生产方式发生由手工生产向机器生产转变,提高了生产效率。

  2.第二幅漫画:马车VS火车。学生从直观的漫画中不难发现,人们的交通出行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出行速度提高,交通也越来越便捷。

  3.第三和第四幅漫画则从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人们的观念和文明程度变化的角度加以展示。

  通过以上漫画的分析,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在认真观察、思考后,在老师引导下进行认真分析,能够很好地理解本课内容。

  在此基础上,再指导学生分析图表和文字史料,培养学生阅读图表和史料分析的能力。通过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得出结论,最终落实重点,突破难点。

  工业革命使人类文明的进程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直至今日,我们仍享受着工业革命带来的速度与效率。我国铁路经过六次大面积提速后进入铁路高速时代。武广铁路客运专线的开工,更是我国铁路交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采用最先进的技术,建成后从武汉到广州乘火车仅需不到5小时的时间,比原来缩短了一半以上。怎一“快”字了得!

  从历史回归现实,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生活,学以致用。探究生活中还有哪些方面有工业革命的影子,将课堂延伸至课后!

  设计感悟

  本课较多采用图文资料,能给学生以直观的印象,也能培养学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的能力。同时通过开展各种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历史说课稿 篇3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义和团运动》,它选自人教版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二章第八节,是该节的第一节课内容。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

  从内容上,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抗争史,本节课内容是农民阶级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旧式农民运动的终结。它上承本章的民族危机而出现,它的失败又开启了下章民族资产阶级革命的新篇章,因此,从结构上,它又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学生能了解和掌握反洋教斗争的发展;义和团运动兴起、发展、高潮、失败的全过程;清政府对义和团态度的变化。

  通过教学,让学生初步培养阅读教材、分析教材的能力;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初步学会分析图片、史料,培养"论出史出"的能力;通过合作探讨方案,初步培养小组合作学习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采取自学—设问—引导—探究—总结的模式进行教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义和团运动的兴起"的教学,培养学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情感;对义和团运动的"扶清灭洋"口号的学习,以史为鉴,树立正确的爱国主义的思想;而义和团运动的失败,让学生再次认识"农民阶级无力救中国"的道理。

  3、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扶清灭洋"口号的提出

  确定依据:"扶清灭洋"口号是义和团运动的基本主张,也是农民阶级在民族危机情况下的救国主张,是农民阶级局限性的表现,也是导致其失败的重要原因,它贯穿本节课内容的始终。

  教学难点:清政府对义和团策略的变化。

  确定依据:高一年级学生正处于历史思维能力的.形成期,思维能力还不强,对清政府由"剿"到"抚"再到"剿"的政策缺乏完整的掌握,是学生较难分析和掌握的问题。

  二、说教法

  1、教法选择:

  本课的教学方法以师生互动为主,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师为"导演",学生为"演员".

  依据: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和高一学生的心理特征,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分析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

  2、具体做法:

  (1)、采用问题教学法

  从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角度出发,围绕本课的重点、难点设置了若干材料、问题,并将材料、问题贯穿于教学之中。学生通过阅读资料、分析探究、小组讨论,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2)、谈话教学法

  教师提供背景资料,设置学习情境,引导学生思考,以平等的地位与学生进行交流、对话,通过谈话的方式,引导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兴趣。

  三、学法

  1、学生情况分析

  高一学生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但学习的方法和习惯还有待养成。因此我认为高一年级应当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阅读分析史料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地学习,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体现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以凸现中学历史课程现代公民教育的本质。

  2、学法指导

  (1)、自主探究学习法

  在课前,给学生预习资料,上课时教师扮演学生领路人的角色,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探究并自我总结,形成知识结构。

  (2)、比较学习法

  对重要知识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意识,学生在比较中巩固知识,培养能力。

  (3)、归结法

  由于历史知识的过去性特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横向、纵向联系至关重要,让学生有联系意识,掌握联系学习的方法。

历史说课稿 篇4

  一、新课改激活了课堂,激发了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

  孔子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以前提到历史人们自然会想到是背的科目,上课老师照本宣科,课下学生死记硬背。很多学生都认为学历史是个负担,往往视历史课为可有可无的“副科”,学习积极性不高。在新课改下,我们提倡历史教学形式的多样化,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用活动来激活课堂例如:开展课堂讨论,组织辩论,讲故事,进行社会调查,编演历史剧等。历史课不再变得枯燥,而是丰富多彩起来。现在学生不是讨厌历史而是喜欢上了历史,有了兴趣就有了学好历史的保证。

  二、新课改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改变

  课改下的课堂教学更加注重体现合作与探究。合作探究是我们课改的另外一个重要标志。现在我们初中大部分已经实现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桌而坐,教师走下了讲台,来到了学生中间,这种形式有利于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讨论,也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畅所欲言。使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充分享受到探究的乐趣,培养了合作意识。

  三、新课改使师生关系更加和谐

  在课堂上教师尽量鼓励学生敢想、敢说、独立思考,勇于发表不同意见。老师变成了倾听者、交流者,师生关系更加融洽。

  四、教师之间的合作意识增强

  一堂好课应该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中国有句古话“众人拾柴火焰高”,抓好集体备课则是搞好课堂教学改革的前提。特别是我们的课改实现了从“教案”到“导学案”的变化,在课堂上师生共用“导学案”实施教学,设计出一份怎样的导学案就显的尤为重要。在集体备课活动中,同年级中执教相同科目的老师集中到一起,针对每课时共同讨论,教师之间的合作意识增强。

历史说课稿 篇5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笔墨丹青》。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设计理念等六方面来谈谈对本课的构思过程,敬请各位批评指正。

  一、教材分析

  1、本课的地位与作用:《笔墨丹青》是岳麓版“文化发展历程”第二单元第八课的内容。本课在内容上透射出中国传统的宇宙观、自然观、人生观,在形式上独树一帜,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本课学习,了解中国古代艺术多姿多彩的风貌,培养学生体验美、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丰富生活内容,培养艺术情操。

  2、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中国古代绘画的发展历程及成因。

  (2)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古代艺术的内容,使学生逐步理解艺术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中国古代的艺术比较感兴趣,但对古代艺术的了解仅在于感官,对古代艺术背后所传承的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了解较少。透过学习古代艺术名作,有助于学生认识中华文明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地位。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熟悉中国古代绘画史上著名的画家和作品,掌握中国传统绘画的历史发展脉络,理解传统绘画的艺术特色;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德育目标--提高学生自身的艺术修养,激发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

  四、教法与学法

  为了丰富课堂内容,提高课堂效率,本课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展示历史画卷,并融入时代内容,使课堂有“声”有“色”。在教法上,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1、演示法:利用中的图片、视频等手段对中国古代绘画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2、情境法:创设情境,增强学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情感,培育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 3、学生活动法:学以致用,提升能力。

  由于学生的学习风格存在差异,我采取多样的学习方法: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互评法学习等。

  五、教学过程

  下面我重点谈一下教学过程。这一过程包括四个环节,分别是导入新课,讲授新课,构建整体知识框架,布置作业。

  1、导入新课(大约需要5分钟)

  (截取奥运会开幕式上展示画卷的部分视频.)播放视频.

  在华丽的场景与优美的意境中,一幅中国画卷以流动的方式展示出来。随着主持人对中国画风的介绍,教师提出问题:中国绘画的历史源远流长,它起源于何时?有哪些特点?从而将学生带入本课内容。

  2、讲授新课(大约需要30分钟)

  第一步:走近和感受中国绘画

  通过多媒体分别展示从新石器时代到明清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让学生感受远古绘画的质朴,战国汉代的夸张浪漫,魏晋时期的以形写神,盛唐的气象万千,宋元明清的活泼、张扬,并让学生结合课本总结各个时期的时代特征及绘画特点。

  这部分内容我通过以下5个问题贯穿起来

  ①起源时期的绘画具有什么样的形式、风格和内容呢?----------------------起源

  ②联系战国时期和汉代的时代背景,为何帛画主题及形式呈现出这样的风格?--成熟

  ③从魏晋时期到宋元明清的文人画各有何特点?----------------------------发展

  ④民间风俗画的兴起和哪些因素有关?------------------------------------丰富

  ⑤从课文的介绍中,能否概括出中国古代绘画的基本特点?

  第二步:品味中国文人画风格

  文人画是北宋以后中国画的主要艺术形式,通过多媒体展示体现文人风格的三类画:人物画、山水画和花鸟画,体验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画家的精神风貌,进一步理解文人画不求形似,追求神似,注重意境和个人主观性情的抒发等特征,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第三步:学生活动

  根据课后“阅读与思考”中宋代宫廷画院出过的考题,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力,设计自己的画面,并一起交流评论,比较谁的构思最接近传统文人画的标准,提高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3、构建整体知识框架,突出知识主干(大约需要5分钟)。

  新石器时代绘画

  一、绘画艺术的起源 战国时代绘画

  两汉时期绘画

  兴起背景

  魏晋文人画

  二、从顾恺之到吴道子 特点

  背景

  唐朝绘画 特点

  代表

  背景

  宋代文人山水画

  三、文人意趣 特点

  元代文人画特点

  明清文人画特点

  背景

  宋代民间画兴起

  四、民间风情 代表作

  明清民间画

  4、布置作业(大约需要5分钟)

  解析与探究---欣赏宋代的两幅作品,结合所学知识,提取它们蕴含的历史信息。

  六、教学理念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的教学理念是:围绕一个核心:以时代背景为核心,理解各个时期绘画的时代风貌;突出一个重心:以学法为重心,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提高学生主动性;提升一种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升华一种情感:激发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增强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升华。在积极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实现教学相长。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支持。

历史说课稿 篇6

  一、 教材

  (一)教学内容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该单元的主题是中华文明的起源,本课则掀开了祖国历史的篇章,内容包括了三个子目,即“我国最早的人类”,“北京人”,“山顶洞人”。这样的安排体现了我国远古居民的演变发展过程,具有时序性和逻辑性。

  (二)教学内容的地位和课标要求

  了解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的生活状况是理解中华文明起源于何时何地的基础。本课不仅掀开了祖国历史的序幕,也涉及到人类起源及演变的问题,对同学们今后学习世界史也起着一定的铺垫作用。

  课标对本课知识作了如下要求:

  以元谋人、北京人等早期人类为例,了解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的'文化遗存。

  根据课标来看,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较为简单。我结合教材内容,拟定了一下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课堂学习,让学生知道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是元谋人;识记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遗址发现的时间、地点以及他们生活的年代,了解他们的体质特征和生活状况;我国境内远古居民不断演变发展进步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

  学生在感知、了解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的基本史实中,充分发挥想象力,还原历史情景。初步掌握比较、归纳的学习方法。在欣赏图片和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学会寻找历史信息,构建起远古居民发展演变的历史框架。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课,培养同学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和爱国热情。初步理解“劳动创造世界及人类本身”的唯物史观。

  在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的指引下,结合七年级学生的特点,我拟定了以下教学重、难点:

  (四)教学重难点及依据

  重点:人类的起源,元谋人的地位和基本情况,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体质特征及其生活状况。

  依据:人类到底从哪里来?对于这一问题,教材虽未重点阐述,但有必要为同学作简单介绍,这符合七年级同学具有强烈好奇心的心理特点。对北京人和山顶洞人体质特征和生活状况的掌握既有利于学生了解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区别与联系,也有利于同学总体把握远古居民的概括及其发展的历程。

  难点:从元谋人到山顶洞人,他们制造和使用工具的特点,火的使用,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社会组织形式。

  依据: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学生掌握远古居民制造和使用工具的情况有利于理解人类通过劳动不断完善自身并推动社会的发展。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北京人到山顶洞人的组织形式体现了人类社会不断发展与进步。

  二、 教法

  七年级历史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说课稿就分享到这里了,希望各位老师和同学们可以喜欢!

历史说课稿 篇7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方面:

  了解孔子的生平、基本思想和政治主张。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培养学生透过现象即具体的措施看本质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方面:

  (1)结合多媒体中示意的地图、图片,复述孔子的主要生平和政治主张。

  (2)模拟演说,依据课本和补充的历史资料,认识孔子与同时代的其他诸子主张的异同。

  (3)鼓励学生多渠道查阅、搜集资料,以撰写小论文、发言提纲等形式,对孔子在中外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展开研究性学习。

  (4)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并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予以及时而恰当的评价。

  3.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1)通过对孔子生平活动的体察,培养学生对事业的坚定信念和对人生目标执著追求的精神。

  (2)通过学习与讨论,既要看到孔子思想与活动的伟大贡献,如以礼、仁治国的进步的人文主义思想观念,兴办私学、有教无类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循循善诱、学思相长的先进的教育方法,整理典籍、保存文化的执著追求,也要看到其思想主张的时代特性及其历史局限性。

  (3)全面认识孔子对我国和世界文化深刻而广泛的历史影响,激发学生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感。

  【教学重点】孔子的思想核心:礼与仁。

  【教学难点】1、孔子及其儒家思想在中国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

  2、孔子提出“礼”、“正名”、“仁”的原因、含义和作用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投影:孔子的故乡

  曲阜是春秋时期鲁国的都城,是我国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故乡。

  三孔——孔庙、孔府、孔林。

  孔子的人格和他工作的成绩,值得受到中国以及世界人民的最高敬意。

  ——一位美国学者

  为什么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会受到如此高的评价?让我们一起走近孔子。

  一、孔子其人(板书)

  (提出问题)1.孔子一生可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如何概括?

  (学生活动)

  ①自学礼乐:15岁时立志学习礼乐,后成为儒士,苦研《诗》《书》《礼》《乐》,在礼崩乐坏的情况下,以传承礼乐文化为已任。

  ②从政失败:50岁时第一次获得施展政治抱负的机会,官至司寇,试图实现报复。后因和鲁国执政大夫的矛盾激化而下野。

  ③周游列国:55岁时,孔子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没被采纳。

  ④献身文教:68岁时回到重国,整理编订《六经》,专门从事教育。

  (提出问题)2.孔子生活在一个怎样的时代?这样的时代对其思想产生了什么影响?

  (学生活动)

  (1)时代:春秋社会大变革时代。经济上井田制崩溃;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阶级关系上出现新的变化,传统礼法秩序受到冲击,“礼崩乐坏”。

  (2)影响:

  ①提出“克己复礼”,维护旧的礼乐制度。

  ②孔子提出“仁”(核心),反对暴政。

  ③提出中庸思想,主张将各种思想、原则加以调和,使之互相补充,互相限制。

  ④提出有教无类思想,开创私人办学的先河。

  二、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

  (提出问题)3.孔子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评价?

  (学生活动)

  A.思想:

  (1)“仁者爱人”:核心:仁。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是孔子给“仁”下的两个最重要的定义。主张以爱人之心和谐社会人际关系。

  评价: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有进步性;孔子提倡仁的目的是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

  (1)“克已复礼”:即周礼,要求人们能够以礼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把礼作为立国立身的基础。主张“克已复礼”,匡正社会秩序。

  评价:孔子推崇周礼,恢复周礼,实质是维护摇摇欲坠的奴隶社会规范制度。孔子代表奴隶主贵族利益,违背历史潮流,体现了思想保守的方面;

  追求统一安定、和谐有序的社会局面,使人们生活安定,有积极意义。

  (3)“中庸之道”:把伦理范畴的“仁”和政治范畴的“礼”结合在一起,主张处理任何事情都不偏不倚,恰到好处,将各种思想、原则加以调和,使之互相补充,互相限制。

  B.教育:“有教无类”

  (1)教育对象:“有教无类”,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

  (2)教育目标:不仅把学生培养“成人”,而且要培养成“君子”。

  (3)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注重言传身教。

  (4)教学内容:孔子晚年整理编撰出“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是我国第一套完整的教科书,五经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一直是官学和私学的最基本教材。

  三、“万世师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提出问题)4、孔子在中国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学生活动)

  A.对中国:

  ①大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儒家学说成为几千年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影响深远。

  ②大教育家:改变了以往贵族垄断文化的局面,为教育的推广创造了条件。私学的形式也保证了中国文化免受朝代变迁的影响,连续不断的发展下来。

  ③“六经”是留给中国最宝贵的遗产,其中五经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

  B.对亚洲:儒家思想成为亚洲许多国家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c.对欧洲:欧洲启蒙思想家受到儒家思想的启发。

  (提出问题)5.今天儒家思想过时了吗?还有必要提倡它吗?为什么?

  (学生活动)

  1.儒家强调“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的教育教学思想,对我国当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有积极作用。

  2.儒家提倡”孝“、”仁义“、”诚信“等道德伦理观有助于构建和谐人际关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儒家强调”正身自省“、”修已安人“、加强道德修养,有助于约束和规范市场经济主体的交易活动和行为,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正常、有序的进行。

  4.儒家提倡的“仁”“德治”“民本”思想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的发展。

  5.儒家主张的”大一统“思想有利于巩固中华民族的统一,在今天更是有着现实意义。

  (总结归纳)

  孔子是我国春秋时期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在教育方面,他提出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教育理论,并在教育实践中提出了启发式教学等原则。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开创了私人办学的先河。在思想文化方面,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提出了“仁”和“礼”的学说,主张“仁者爱人”和“克已复礼”。孔子认为要实现“仁”和“礼”就必须遵循中庸之道。在政治方面,孔子周游列国,兜售“仁”“礼”学说。但孔子的思想代表了当时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的利益,主张挽救奴隶制,缓和阶级矛盾,他的思想在当时并未受到太多重视,孔子晚年退修诗书。孔子思想经过后来历代学者的发扬和统治者的改造,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品格,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影响。

历史说课稿 篇8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我今天说的课题是七年级历史导言课,下面我从6个方面说这堂课的设计:

  一、概述:

  历史课对初一学生来说是一门新的课程,小学阶段没有系统学习过。导言课的目的在于指导学生了解什么是历史、为什么要学习历史,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为今后历史课学习指明方向和打下基础。

  二、说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生了解什么是历史,体会学习历史的价值, 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看多媒体资料,结合自己体验,讨论学习历史的意义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导言课,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初步了解历史的包罗万象,增强探究历史的欲望。

  三、说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什么是历史,体会学习历史的价值(学生只有感到学习历史对自己的人生是有用的,才会保持学习历史的兴趣)

  教学难点:体会学习历史的价值(鉴于七年级学生的人生阅历和体验不足,学生能和教师提供的历史素材产生共鸣是比较困难的;)

  四、说教法:

  通过学生感兴趣的历史元素或问题,启发诱导学生思考、讨论,使学生参加到教学活动中来,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具体做法如下:

  1提问法——问题引领,逐渐深入

  2点拨法——促进联想,拓展思路

  3讲授法——总结提升,减少盲目

  五、说学法:

  1讨论法——观点碰撞,借鉴提高

  2合作法——合作学习,共同提高

  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小组内讨论,组内成员可以相互启发;通过师生、生生对话,使学生在倾听和争辩中训练了历史思维能力,培养了历史语言的表达能力。

  六、说教学过程

  这节课分为三个板块:1、什么是历史?2、学习历史有什么意义?3、怎样学历史?

  导入:

  向学生做自我介绍,并将姓名写在黑板上。提问:“哪位同学知道这个“隋”字念什么?”,“它和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有什么关系吗?”“你的姓氏和中国历史有关系吗?”“如果有姓秦和姓唐的同学可以试着说一说。”

  这样设计的目的,第一是为了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创造轻松的气氛。第二是使学生体会到我们身边就有历史。

  (一)什么是历史

  对于什么是历史这个问题,我设计了4个活动:

  ①第一个活动:小组大竞赛,比一比哪个组的同学知道图片反映的是什么内容,什么事件,比一比哪个组的同学知道的历史事件多。

  使用“舜耕路、舜耕山庄”的图片,因为:第一离我们的生活很近。第二了解舜这位历史名人的历史。

  后面的4组图片,秦朝的建立、中华民国的'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和改革开放是我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学生不可不知道。

  ②第二个活动:我来讲故事,让学生讲一讲所知道的名人的故事或者名言警句。

  使用的图片,有文人,使者,有民族英雄,有伟大领袖。选取这些历史名人的原因:

  一是我翻看了小学的《品德与社会》课本,学生在小学的学习过。二是这些名人身上都有伟大的成就,高尚的品质,是学生崇拜,学习的榜样。

  ③第三个活动:考古大发现,让学生做一做考古学家,猜一猜这些都是什么物品?有什么用途?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物质财富。使用的是这4张图片,这4张图片能够反映我国青铜业、丝织业和陶瓷业的最高水平。学生可能不全认识,通过猜测、讨论,能够激发学生探究历史的兴趣。其中,三国时期的青瓷方格盒最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它和我们今天的快餐盒很相似。

  ④第四个活动:一起去游览,通过做导游,编写导游词,来了解古代辉煌的建筑、艺术成就。使用的这些遗址遗迹,第一学生通过电视、书本等方式很熟悉,或者亲身游览过。第二这些遗址能代表古代建筑、雕塑的高水平,

  通过这4个活动,能生动形象的感知历史上的人、事、物。从而对历史有了一定的认识:历史就是人类活动的一个连续的记录。或者说是连续的记录了人类的活动。它有两个特点,时间上讲的是过去的一切,内容上丰富,包罗万象。

  (二)学习历史有什么意义

  对于学习历史的意义这个问题,我用了一组视频,两组图片。

  一组视频:是准备了卧薪尝胆、破釜沉舟、闻鸡起舞三个历史故事的视频录像。让学生各抒己见:通过这些历史故事你学到了什么?学生的回答大可分为两类:一是知道了成语故事的由来,二是从中学到了一定的道理。这也就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价值:增长知识、启迪思想

  两组图片中其中一组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图片,设计了一个小组内的活动:考考你,知道四大发明分别是什么吗?它们各有什么用途?组内同学互相交流,共同学习。因为四大发明是学生熟知的古代科技,而且也是最能代表中国古代科技水平的发明,所以通过齐声朗读培根对四大发明的评价,激发学生的骄傲自豪情感,培养爱国精神。

  另外一组图片是反映近代侵华战争的图片,通过活动:讲述我所知道的这段历史,让学生讲一讲他对这段历史的了解和认识。使用这几幅图片的目的是给学生视觉的震撼。通过触目惊心的图片和数字,能够激起学生对侵略者的憎恨,更能让学生感悟到落后就要挨打,所以每个人都要承担起责任,保卫祖国,振兴中华。

  (三)怎样才能学好历史课

  这个部分,主要是给学生提了一些学习上的要求,关于学习历史的方法,我认为可以在以后的课堂上一点点的渗透,所以没有介绍。

  (四)课后延伸

  试着书写自己自出生以来的历史并加以点评、说明。在黑板报上展示出来,让同学们互相了解一下大家的历史。

  提示:按时间顺序,记录下你人生中发生的大事或者对你影响大的事情,并加以说明。

历史说课稿 篇9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成吉思汗与忽必烈》

  一、 说教材:

  《成吉思汗与忽必烈》是七年级下册,第七学习主题“民族关系的发展与经济重心的南移”第4课的内容元朝上接辽宋夏金下启明清,它结束了唐末以来的分裂局面,奠定了元明清600多年国家长期统一的局面。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忽必烈建立元朝,忽必烈改革措施,民族关系的发展,理解元统一的进步性,和文天祥抗元的正义性

  (2)过程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通过用腾格尔MTV,文天祥话剧表演,小组讨论,蒙古灭夏、金、南宋的动画设计,学生结合提纲自学,元朝疆域图和中国政区图的对比,故黄河、棉花图片展示,《上下五千年--马可波罗》影片剪辑,回族学生生活习惯介绍,调动学生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认识到蒙古是中华民族大家族中的一个重要成员,通过文天祥抗元斗争精神的学习,培养为国家民族现身的高尚情操,通过回族的形成,培养学生维护国家统一的意识和形成对外接纳的开阔胸襟。

  (4) 本课重点: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忽必烈建立元朝及其措施

  难点:元朝统一与文天祥抗元的关系

  二、 说学情

  下面说一下学情,经过初一近一年的积累,学生知道了中国朝代更替的顺序,了解了唐朝和吐蕃的关系,知道三国时期吴国卫温、诸葛直到达夷洲的情况,刚学过辽宋夏金的并立,初步积累了一些民族关系的知识。隐约知道成吉思汗属于蒙古族,元朝疆域很大。初一学生知识正处于感性认识向理性知识积累的过度阶段。在生活中,对学校北边徐州的故黄河十分熟悉,但不知黄河何时经过徐州及黄河发生的水患;知道自己属于江苏省,但不知道省级制度何时建立;部分学生知道京杭运河经过徐州,但不知京杭运河开凿及疏通的历史;知道回族有不吃猪肉的习惯,部分学生知道回族的信仰,但对回族的历史并不明确。

  三、说教法

  基于以上分析,本课教学主要采用师生互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同时综合运用图片、视频、联系生活实际,编演话剧,古今对比,时空联系等教学方法,力争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历史学习中,在这一过程中实现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升和情感的升华。

  下面我将重点说一下我的教学流程

  1、导入新课:

  师:我国有多少个民族?(学生齐答:56个民族)师:正是56个民族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大家庭,大家知道我国历史上元朝是哪个民族建立的吗?你知道回族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和蒙古族及元朝相关的历史。

  2、成吉思汗统一蒙古(板书)

  放映腾格尔MTV《蒙古人》2分钟,问:蒙古人过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自学课本P52找出统一蒙古的人物?蒙古汗国建立的时间?思考:蒙古人的生活方式和蒙古帝国的急速扩张有什么关系?

  3、忽必烈建立元朝(板书)

  学生通过自学理清元统一的过程。自学完请同学对照投影《金南宋西夏形势图》,到讲台前说出灭各国顺序。再通过动画视频重复,让学生对蒙古灭西夏、灭金、建立元朝、灭南宋的顺序性加深理解。角色扮演:三个同学表演忽必烈劝降文天祥的话剧(突破难点)然后小组讨论:如何认识评价元统一的进步性,和文天祥抗元的正义性通过讨论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史实。小组合作探究---元朝改革的措施:(突破重点)这是本节课重点,采用知识提纲化和联系的方法予以突破。注意和现实生活联系(故黄河、棉花图片展示),注意前后知识的联系(唐朝和吐蕃的关系,知道三国时期到达夷洲的情况)。学科交叉,树立时空观念(元朝疆域图和中国政区图的对比)。PPT投影自学提纲元朝改革的措施:中央:地方:农业:水利:自学后先组内讨论,再确定知识点。以此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意识和自主探究能力。对有价值的生成性问题,及时予以肯定和解答。

  4、民族关系的发展(板书)放映剪辑的动画片“中华上下五千年---马可波罗”约3分钟,通过看动画片了解元朝对外开放的态度,师设疑提问:元朝的民族情况是怎样的?回族是如何形成的?请对照提纲自学本节,PPT投影自学提纲。

  5、知识总结利用PPT展示本课脉络图,同时老师进行总结归纳,帮助学生形成系统认知。

  6、随堂练习为提高课堂气氛引入谜语抢答:如:忽必烈、都燕京(答一盛世名称),忽必烈称帝。(答一节日)。为了有效利用课堂时间,可针对本课的重难点设计几道选择题,用PPT展示给学生,简单的让学生以抢答的方式完成,稍难的题个别回答。最后通过该部分中考材料题选讲拓展练习的深度。

  谢谢!

【历史说课稿】相关文章:

初一历史说课稿12-02

初中历史说课稿01-05

初一历史说课稿02-25

历史说课稿(精选13篇)09-27

开元盛世历史说课稿11-05

历史说课稿(精选10篇)10-17

历史说课稿(精选10篇)05-11

历史说课稿汇总8篇01-16

实用的历史说课稿4篇01-18

【必备】历史说课稿(精选10篇)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