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说课稿> 说课稿

说课稿

时间:2022-01-12 02:32:36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必备】说课稿模板合集六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说课稿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效果。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说课稿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必备】说课稿模板合集六篇

说课稿 篇1

  一、学情分析

  孩子们天生都愿意亲近水,喜欢水,对水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在玩水的过程中体验到了自由和快乐,情绪变得放松而愉快。通过主题《有趣的水》的学习,孩子们对水的认识不再是一些感性的经验,而是更多的关注水的性质、水的用途等多方面。经过一段时间对水的探索,我发现幼儿对水的特性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与深入的分析后,又把对水的关注转移到水和周围的事物的关系上。许多幼儿除了玩水之外,还借助石头、水管、水桶等辅助物与工具,进一步探索水的特性。此外,幼儿还开始运用小实验的这种方式进行观察、发现和探究,以获取经验。

  二、教材分析

  《乌鸦喝水》的故事代代相传,家喻户晓。大家也都知道其中的道理:在瓶子中加入石子可以使水位升高,乌鸦就可以喝到水了。但很少有人去实验过,如果瓶子里的水量太少,即使加入石子,乌鸦也是喝不到水的。一次无意的科学小实验,孩子们有了新的发现。我们给幼儿讲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后,请孩子回家做这个实验。第二天,有个孩子告诉我,他做了实验,结果水没有到瓶口,乌鸦还是喝不到水。为了验证他的发现是否正确,我亲自进行了实验,发现乌鸦能否喝到水与瓶子里的水量多少有关系,另外我还发现乌鸦是否能喝到水的影响因素还有很多。为此,我针对大班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孩子自己发现的现象,设计了本次具有很强操作性、探索性和尝试性的学习活动--乌鸦喝水。

  本次活动的目标有两个:

  1、理解《乌鸦喝水》中乌鸦能喝到水的原因。

  2、通过实验,了解水位升高与实物的大小、水的多少之间的关系。

  本次活动主要分为三个环节。第一环节通过《乌鸦喝水》故事,引出话题,让幼儿了解将石子放入水中,水面上升,乌鸦就能喝到水。并让幼儿通过实验验证乌鸦的办法确实能行。第二环节,先出示两张图片,第一张图片中,石头一样,但是一杯水多,一杯水少;第二张图片中,水一样多,石头数量一样,但大小不一样。让幼儿观察图片,找出图片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并猜想如果乌鸦把石头放入上面的四个杯子中,这四个杯子里的水乌鸦都能喝到吗?然后让幼儿分组动手做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并将实验结果记录下来。实验后,每组派一名幼儿根据实验记录讲述他们的实验结果。第三个环节是游戏。通过游戏让幼儿发现并不是所有的实物放入水中都能使水面上升。

  整个活动体现了分层第进、分步落实的'教学特点。本着儿童是学习的主人,力图营造一个良好的探索环境,尝试以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儿童主动积极的参与次实验,体验与同伴合作做实验,交流实验结果的乐趣。

  三、活动目标

  1、理解《乌鸦喝水》中乌鸦能喝到水的原因。

  2、通过实验,了解水位升高与实物的大小、水的多少之间的关系。

  四、活动准备

  1、事先听过故事《乌鸦喝水》。

  2、每组一张记录表和两个托盘。一个托盘中放有两堆相同的石头,两杯水(其中一杯水多,一杯水少);另一个托盘中放有两杯一样多的水,两堆大小不同数量相同的石头。

  3、水桶,砖块,石头,硬币,剪刀,塑料玩具,木块,泡沫球,橡皮球等。

  五、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谈话引出

  提问:还记得《乌鸦喝水》的故事吗?乌鸦最后是怎么喝到水的呢?

  为什么把石头放入瓶子中乌鸦就能喝到水呢?

  真的是这样吗?我们一起来试试看吧。

  操作:提供一个有水的杯子,请一名幼儿将石头放入杯中,观察是否真的能否喝到水。

  小结:原来在把石头放入杯子中,石头占据了水的地方,使水面上升到瓶口,乌鸦就顺利喝到水了。

  提问:那是不是有水的杯子里放入石头乌鸦都能喝到水呢?

  (二)分组实验,验证猜想

  1、ppt出示图片,请幼儿猜猜图片中瓶子里的水都能喝到吗?(两张图片,第一张图片中,石头一样,但是一杯水多,一杯水少;第二张图片中,水一样多,石头数量一样,但大小不一样)

  (1)出示图片1

  提问:请小朋友们找一找这张图片上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小结:图片上两边的石头是一样的,但是杯子里的水不一样多,一杯水多,一杯水少。

  (2)出示图片2

  提问:小朋友们再找一找这张图片上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小结:图片上两杯水是一样多,但是石头不一样,一边石头大,一边石头小。

  提问:如果乌鸦把石头放入上面的四个杯子中,这四个杯子里的水乌鸦都能喝到吗?

  2、幼儿自己动手做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并将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提出要求:先小组讨论,选出一个小朋友做实验,一个小朋友观察,另外一个小朋友做记录。一个托盘里的瓶子是一组实验,做完一组实验并记录好之后再做另一组实验。另外做第二组实验时还需要记录下投放石头的数量。

  操作:给每组幼儿提供一张记录纸和两组实验的水和石头,幼儿操作时教师在一旁给以指导和提醒。

  3、请每组派一名幼儿根据自己小组的记录讲述实验的结果。

  提问:你们通过实验发现什么了?请你把你们的实验结果告诉大家吧。

  小结:通过第一组实验我们发现,如果瓶子里的水太少,石子放的再多也没有用。通过第二组实验我们发现瓶子里放大石子,小乌鸦喝到水了。因为大石头把水的地方占据了,水就满上来了。而小石头小,占的地方少,水没有办法满上来。

  (三)游戏:哪些材料能帮助水溢出来?

  材料:装有水的水桶,大小石头,硬币,泡沫球,木块,塑料玩具等

  内容:运用乌鸦喝水的原理,通过投放各种材料,使水桶中的水溢出来。让水先溢出来的小组为胜。

  提问:有哪些材料投放进去能帮助水溢出来?

  放哪些材料能让水更快的溢出来?

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教材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加、减混合运算和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基础上编排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一是计算发展的需要,二是学生学生解决问题时需要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而运用知识迁移学生很容易学好这部分知识。

  教学目标:

  1、 学生通过独立探索、互动交流理解和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2、 让学生体会对比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养成认真审题、细心计算、规范书写的好习惯。

  二、说教法、学法: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识规律。本节课的教学采用尝试教学的方法进行教学。

  三、说教学程序:

  一.情景引入

  孩子们,五个重庆建设目标中的五个重庆指什么?谁能告诉大家你眼中的森林重庆的模样?

  森林重庆的建设,让城市与自然融为一体,使我们身处闹市区也能观赏到自然的美丽,呼吸到清新的空气。今天我也带你们走进一个城市森林公园。

  从学生感受到的五个重庆建设切入,巧妙的将森林重庆建设与例题结合起来,可大大地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同时又自然地渗透进对学生热爱家乡,关心家乡建设的教育。

  二.探究新知

  1、 教学例1

  出示例1,学生看题。从表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知道什么是乔木?什么是灌木吗?

  乔木林和灌木林都是森林,那么“森林部分比草地部分多占公园面积的几分之几?”(板书)

  让学生了解题目中提到的乔木和灌木,扩展了学生学习的范围,这正是素质教育的需要。

  怎样列式:1/2+3/10-1/5

  还可以怎样列式?1/2-1/5+3/10,3/10-1/5+1/2

  会计算吗?选择第一个算式计算。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

  第一题:

  1/2+3/10-1/5

  =5/10+3/10-2/10

  =6/10

  =3/5

  第二题:

  1/2+3/10-1/5

  =5/10+3/10-1/5

  =4/5-1/5

  =3/5

  回报交流。

  方法一: 方法二:

  对比,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用你喜欢的方法从另两个算式中选一个计算。

  小结、过度。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时,可以分步通分,也可以一次通分后计算,这要根据题目的特点和自己的情况灵活选择。孩子们,知道吗,树木和花草可以清洁环境的`空气,还可以保持水土。请看例2。(出示例2)

  例1让学生先尝试再交流掌握没有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符合这节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学习的规律,也遵循了以学定教的教学原则。

  2.教学例2

  学生看题后质疑。

  引思:题中是把什么看作单位“1”?7/20是什么意思?

  学生解答“裸露地面储存的地下水占降水量的几分之几?”

  汇报交流

  1-(11/20+2/5)

  =1-(11/20+8/20)

  1-11/20-2/5

  =20/20-11/20-8/20

  方法一: 方法二:

  =1-19/20

  =1/20

  对比两种解法思路有什么不同?带小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应先算什么?

  孩子们,回头看一看这些数据,你又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想法?

  3.这节课我们学习的是什么知识?(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板书课题)这部分知识在书上第117~118页上,请看书并结合刚才的学习思考: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计算的方法、书写格式是什么?

  交流小结: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没有括号的从左到右依次计算,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的运算;计算时通分可以分步通分,也可以一次通分;书写格式递等式。

  例2的教学同样尝试教学的方法,同时又突出了两方面的交流,一是审题时让学生质疑和引导思考,目的是这道题特点及这类题训练的需要;二是当学生算完后,让学生回头看表上两组对比的数据,去发现森林与裸露地面保持水分的区别,去发表自己的感想。这样提升了数学学习的价值,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练习巩固

  1.118页,做一做,分组完成。(先完成自己任务的可以做其他组的题)

  2.120页,第3题。

  练习完成的方式做这样的处理,一是考虑时间的问题和学生的实际,都做有一部分学生时间不够;二是这节课的目的是掌握方法会算。这样的处理也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四.总结反思。

  让学生反思学习的方法和过程,交流学习的感想和体会,能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发展数学学习的能力。

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美丽的晋祠》是鄂教版义务教材语文第十二册第六单元的第二篇阅读课文。本单元以“美丽的家园”为话题。《美丽的晋祠》节选自著名散文家梁衡的文化散文《晋祠》,本文采用了说明描写相结合的表达方法,以简练传神的语言,按总—分的顺序,有条理地、详略恰当地介绍了晋祠自然风景“三美”的特征以及园中小品的独具匠心,名人题咏的词工句丽,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本单元教学课前引导学生搜集相关资料,结合自身生活感受,奠定感悟的基础;课上利用语言规律,在学生充分读书,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紧扣重点词语,体会事物特点,结合课后思考题,揣摩表达方法,领悟语言文字精妙之处,适度扩展教学资源,加深学生阅读感悟的深度;课后推荐相关作品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激发学生从读一篇到读多篇的阅读兴趣和求知欲望。

  全文共5自然段,可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简练地概括出晋祠美的具体特点。以“晋祠的美,在山,在树,在水……”一句总起,采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既加强了语气,读起来朗朗上口,又体现出一定的观察顺序,说明作者对晋祠的观察是按由高到低的顺序展开的,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二部分(2—5段):作者采用并列构段的方式,具体说明、描写了晋祠的山、树、水及园中小品、名人题咏的美。

  第2自然段的说明对象是晋祠的山,这里的山“巍巍的”如“一道屏障”,“长长的”如“伸开的双臂”,将山的特点具体形象化。一个“拥”字既准确地表达出与晋祠之间的地理关系---晋祠在群山怀抱之中,又巧妙的使用了拟人的手法,让人感受到了山对晋祠的“呵护”。山中景色四季宜人,作者从中撷取了春、秋色彩不同的画面。“春日黄花满山,径幽香远”---山花烂漫,群芳争艳的绚丽风光;“秋来草木萧疏,天高水清”---草木瘦劲秀挺,天空云淡风轻的秋景图,最后用“心旷神怡”来表达登山的感受。

  第3自然段的说明对象是晋祠的树,树的特点是“古老苍劲”、“造型奇特”。作者按先分后总的顺序对树的特点进行了说明,最后一句总写了晋祠在古墓的荫蔽下给人的感受。以“周柏”和“唐槐”为例来说明树“古老苍劲”的特点;以“左扭柏”为例来说明树“造型奇特”的特点。在举例时,又以说明为骨架,糅合细致、准确的描写,将树的特点展现于文中。在进行描写时,作者用词精准,如:“那周柏,树干劲直,树皮皱裂,顶上挑着几根青青的疏枝,偃卧在石阶旁。”一个“挑”字极富表现力地说明树的“古老苍劲”,又准确地表现了“周柏”的疏朗之美;又如:“圣母殿前的左扭柏,拔地而起,直冲云霄,它的树皮上的纹理一齐向左边拧去,一圈一圈的,纹丝不乱,像地下旋起了一股烟,又似天上垂下了一根绳。”一个“拧”字,突出了“左扭柏”的纹理左扭,比用“转”字更有力度,一个“旋”字表示粗大,并向一个方向旋转,突出其高大而左扭的特点,又和“拧”、“绳”呼应。

  第4自然段的说明对象是晋祠的水。这里的水的特点是“多、清、静、柔”。全段围绕起句“这里的水,多、清、静、柔”逐层来写。在写水“多”的特点时,既写出类别多,还连用几个比喻,对仗工整地写出水的姿态各异,美不胜收;在写水“静”的特点时,运用“鸟鸣山更幽”的反衬方法,通过写“叮咚叮咚”的声响突出晋祠水的静;而在写水“柔”的特点时,作者巧妙的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并运用精当准确的动词“拉成”、“铺”、“挂”、“合”、“织成”、“穿”、“绕”传神地表现了水草在静柔的水中的姿态,极具画面感。

  第5自然段的说明对象是晋祠的园中小品和名人题咏。本段主要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列举石雕小和尚和石雕大虎的例子,说明园中小品极具匠心的特点。对名人题咏词工句丽,书法精湛的特点描写则显得简介概括,体现了详略得当的行文特点。

  根据以上分析,我制定了本课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如下: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从整体上把握的结构,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3、能通过句中关键词语想象、感受、品读体味晋祠自然风景的“两美”(山和树),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学习说明描写相结合的表达方法,品味优美生动、精准的语言,体会比喻、拟人、对偶、等修辞手法的作用。

  教学重点:

  能通过句中关键词语想象、感受、品读体味晋祠自然风景的“两美”(山和树),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说明描写相结合的表达方法,品味优美生动、精准的语言,体会比喻、拟人、对偶、等修辞手法的作用。

  二、说教法

  课前指导学生充分预习,读熟课文,因为本课生词新词较多,作者描写优美细致、用词准确精当,联想丰富,修辞手法运用多样,熟读课文可以扫清阅读上的障碍。

  教学时,首先从整体上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从课题“美丽的晋祠”入手,抓住“美丽”这一关键词,找出的中心句即总起句“晋祠的美,在山,在树,在水……”,研读此句,生发出下列三个问题:山、树、水又美在哪里呢?

  研读文本时,抓住上述主要问题,从文中勾画出相关语句,重点研读下列三句话:“这里的山,巍巍的,有如一道屏障;长长的,又如闪开的两臂,将晋祠拥在怀中。”“那周柏,树干劲直,树皮皱裂,顶上挑着几根青青的疏枝,偃卧在石阶旁。”“圣母殿前的左扭柏,拔地而起,直冲云霄,它的树皮上的纹理一齐向左边拧去,一圈一圈,纹丝不乱,像地下旋起了一股烟,又似天上垂下了一根绳。”抓住句中的关键词语进行感受、理解、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进行品评;通过句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进行联想,从而感受山的魅力和树的风姿,体会到作者用词的精准,更深刻地理解在说明事物时使用修辞手法的作用。

  在研读基础上,引导学生比较2、3自然段在文本结构上的相同之处,即都是先说明事物的特点,最后一句话写自己的感受;在说明事物特点时,采用分述的结构,运用比喻、拟人、对偶等修辞手法,让说明对象更加形象生动。老师在此基础上小结:在说明事物特点时,采用引用、比喻、拟人、对偶等修辞手法让说明对象更加生动、形象,这样的说明文,我们叫它“文艺性说明文”。最后引导学生归纳本节课所学内容,并进行适当的补充,推荐相关书籍给学生课下阅读。

  三、说学法指导

  叶圣陶先生指出:“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苦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教师要成为“善教者”,就必须进行学法指导,因“方法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根据本课特点,着重指导学生运用下面两种方法学习课文:

  1、听听—想想—划划—读读—说说—议议—品品,在扎实的语言训练中理解课文,陶冶情操。

  2、因为第2、3自然段结构相似,所以在研读文本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2、3自然段结构上都是先分述事物特点,最后写自己的感受。老师进行归纳,并引导学生在写作上尤其是写说明文时,可以运用到这样的方法。

  四、预设教学程序

  (一)导入

  1、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看老师板书课题。指名读(2名),一读提示“美丽”一词,齐读课题。

  2、课前布置大家搜集有关晋祠的资料,下面咱们一起来交流一下(指名2人,内容不同)

  3、师补充(酌情而定)

  山西境内有晋水,周武王的`儿子叔虞被封到这里作诸侯,他用聪明才智带领人民兴修水利,发展农业,使人民过上了安定富足的日子。他死了之后,人们在晋水的上游,修建了一座祠庙供奉,以此纪念他,这座祠庙因为在晋水上游,所以叫做“晋祠”。

  4、过渡:山西晋祠我们没有去过,它美在何处呢?请跟随梁衡一起去观赏。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大声读文,要求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遇到不好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这篇课文辞藻优美,下面我们一齐来读读看。

  周柏 偃卧 径幽香远 古老苍劲 一弘深潭

  唐槐 旋起 草木萧疏 虬枝盘曲 细流脉脉

  劲直 荫护 天高水清 老妪负水 穿亭绕榭

  皱裂 草蔓 拾级登山 壮士托天 冉冉不绝

  题咏 精湛 心旷神怡 不一而足 历历可见

  小结:这篇课文是一篇说明文,由题目可知,作者说明的对象是什么?(晋祠)晋祠怎么样呢?一个词语(美丽)

  3、快速浏览全文,边读边想:哪句话概括了的主要内容?勾画下来。

  4、交流

  (1)指名读句(出示:晋祠的美,在山,在树,在水……)引导学生说说为什么找这一句。(2—5自然段分别写了晋祠的山、树、水、园中小品,这句话恰好概括了2—5自然段的内容)

  (2)自读这句话,你发现这句话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排比)言下之意是说晋祠的山美、树美、水也美)感情齐读。

  5、质疑:晋祠的山、树、水究竟如何美呢?走进课文,在字里行间感受美丽,首先一齐来看山。

  (三)品读“山”

  1、指名读,边听边想:晋祠的山美在哪里?勾画相关语句。

  2、将自己勾画的语句读一读,找出关键词语,写写自己的感受。

  3、交流

  预设:A、这里的山,巍巍的,有如一道屏障;长长的,又如伸开的双臂,将晋祠拥在怀中。

  (1)这里的山怎样美?用句中的关键词语(巍巍的,长长的)

  (2)释词 巍巍:形容高大

  长长:很长

  屏障:像屏风那样遮挡着外界的东西

  (3)自读,哪个字用得最好?(拥)组词,指名示范动作。

  平常生活中,谁会经常拥抱我们?这拥抱中充满了对我们的?(关爱、呵护)

  这里说“山将晋祠拥入怀中。”,仿佛这山对晋祠也充满了---关爱、呵护之情。

  (4)指名2人读,齐读。

  一个“拥”字把山写活了,仿佛那山已然是温情的母亲了。

  B 春日黄花满山,径幽香远;秋来草木萧疏,天高水清。

  (1)山美在哪里?(春秋的山景)

  (2)释词 黄花满山:满山黄色的菊花

  径幽香远:小路僻静,花香远飘

  草木萧疏:草木稀疏

  天高水清:天空极高,水极清。

  (3)春天的山中是一幅怎样的情景呢?(绚丽多彩、五彩缤纷、生机勃勃)

  秋日的山中是一幅怎样的情景呢?(草木劲瘦、秋高气爽)

  (4)指名读、分组读(女春,男秋)

  (5)小练习:仿照书中的形式,填空:

  春日黄花满山,径幽香远;夏日, , ;

  秋来草木萧疏,天高水清;冬至, , 。

  4、正因如此,无论什么时候拾级登山-----(引读)都会心旷神怡。这是作者的真实感受。

  5、过渡:晋祠的树又美在哪里呢?

  (四)品读“树”

  1、师范读,学生听,勾画树美的语句。

  2、自己勾画的句子,找出关键词语,写写自己的感受(学做批注)

  3、交流

  预设 A那周柏,树干劲直,树皮皱裂,顶上挑着几根青青的疏枝,偃卧在石阶旁。

  (1)这句话写的是?(周柏)既然叫它“周柏”,那它是从周朝就有了的,距今已有 年历史了,这样的一棵古木,作者是怎样描绘它的呢?

  (2)释词 劲直:坚强有力,挺直,笔直

  皱裂:破裂出凹凸的纹路,从中看出这棵周柏年岁大,很古老

  挑着:冒出

  偃卧:倒着躺下(拟人化)

  (3)指名2人读。据说周柏已有 年的历史,它历经 风风雨雨,依然如此苍劲,那周柏---(引读)生:树干劲直,树皮皱裂,顶上挑着几根青青的疏枝,偃卧在石阶旁。

  看到这样的周柏,你像说些什么呢?

  B 那唐槐,老干粗大,虬枝盘曲,一簇簇柔条,绿叶如盖。

  (1)这句话写的是?(唐槐)顾名思义,唐代就有的槐树,距今历史悠久。唐槐没在哪里呢?

  (2)释词 老干粗大:树干又粗又大

  虬枝盘曲:树枝弯曲、相互环绕,从中看出树枝长的及其茂盛

  绿叶如盖:绿叶仿佛盖子一样,从中那个看出树叶繁茂

  (3)无论是周柏,还是唐槐,它们在晋祠历经千余载,依然古老苍劲,那周柏---(引读)------;那唐槐(引读)-----,还有水边殿外的松柏槐柳(引读)---

  C 以造型奇特见长的,有的俨如老妪负水,有的挺如壮士托天,不一而足。

  (1)这句话中的树没在哪里?(造型奇特)

  (2)那些奇特的造型?(老妪负水,释词,演示,想象)

  (壮士托天,释词,演示,想象)树的造型奇特

  (3)不仅造型奇特,还不一而足

  不一而足:不一一列举,还有很多。最奇特的是-----

  D圣母殿前的左扭柏,拔地而起,直冲(上)云霄,它的树皮上的纹理一齐向左边拧(转)去,一圈一圈的,纹丝不乱,像地下旋(冒)起了一股烟,又似天上垂(掉)下了一根绳。

  (1) 这句话描写的是?(左扭柏)它美在哪里呢?(向左扭,造型奇特)

  (2)你是从哪里体会到它造型奇特的?(它的树皮上的纹理一齐向左边拧去,一圈一圈的,纹丝不乱,像地下旋起了一股烟,又似天上垂下了一根绳。)

  A “一齐”“拧”(试做动作)

  烟、绳,纹理朝同一方向

  B 指名2人读,师误读

  C 生对比品味,辨别

  冲速度快,力度大拧 力度大旋粗大 垂 直上 转冒 细小

  (3)体会读,指名2人读

  这不仅仅是一棵树,更像是地下 ;

  这不仅仅是一棵树,似乎是天上 。

  (4)这树、这烟、这绳,更是让我们浮想联翩,仿佛这树的背后藏着一些美丽的传说、故事,让我们不仅问道:这一齐像左扭的柏树是怎么来的?(学生想象)

  (5)怪不得作者说:“圣母殿前左扭柏,------(引读)-------

  (6)小结,在同学们丰富的想象中,满目苍翠,难怪作者会说:“晋祠在古木的荫护下----(引读)------显得分外幽静、典雅

  (五)小结学习内容,总结语言特色

  1、对照板书,小结学习内容

  今天,我们学习了《美丽的晋祠》,你知道了些什么?

  (分5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总起:晋祠的美,在山,在树,在水……,2---5自然段分别介绍了晋祠的山、树、水、园中小品及名人题。今天重点学习了晋祠的山和树。晋祠的山,巍巍的,有如一道屏障;长长的,又如伸开的两臂,将晋祠拥在怀中。晋祠的树古老苍劲,作者列举了周柏、唐槐,此外晋祠的树造型奇特,作者以左扭柏为例,通过“拧”、“旋”突出左扭特点,进一步说明造型奇特。

  2、同学们,仔细回想作者是怎样介绍晋祠的山、树的特点的?运用了哪些方法?

  (细致的描写,比喻、拟人、对偶、联想)有什么作用?(是说明对象更加形象生动,让人感觉不是在观看一个物体,而更像是人与人的交流,缩短了说明对象和读者的距离)

  师小结:以说明为骨架(总分)糅合细致、准确的描写,对说明事物进行艺术的渲染,从而给人带来美的享受,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就是文艺性说明文。

  (六)布置作业

  用“总分”的构段方式,加以细致的描写(可适当运用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对偶、引用)来介绍我们的校园。

  五、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是结构的简缩,能体现作者的写作思路和课文重点,式样新颖不俗套。我的板书力求显示这些。

  17 美丽的晋祠

  巍巍的 屏障

  山

  长长的 两臂 “拥”

  周柏 “挑”

  古老苍劲 唐槐

  美 树

  造型奇特 左扭柏 “拧” “旋”

  水

  园中小品 名人题咏

说课稿 篇4

  (一)说课内容

  说课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课本第十一册"圆的面积"。

  (二)教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长方形面积的基础上,通过直观、演示,把圆分割成若干等份,再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然后由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圆的面积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也是今后进一步学习圆柱体,圆锥体等知识的基矗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操作、观察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正确计算圆的面积。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3.渗透转化数学思想。

  (四)教学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观察操作总结圆面积公式。难点是理解公式的推导过程。关健是弄清圆与转化后的近似长方形之间的关系。

  (五)教学具准备:

  本课教学,采用直观演示和学生动手操作等方法,充分运用电教媒体辅助教学,由圆转化为近似的长方形,总结出圆的面积公式,并能在实际中加以运用。

  (六)本节课分五个环节来设计教学。

  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课件演示:(牛吃草)看到这个画面,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那牛吃到草的面积是多少你知道吗?这节课我们大家就一起来探讨圆的面积。)(板书课题)

  第二个环节:新授

  教学中,运用转化的方法,将未知转化为已知,不仅可以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而且可以勾通知识之间的联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新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鉴于此,新授部分我是这样设计的。

  (一)公式的推导

  1.准备题请同学们回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再想想,三角形、梯形又都是转化成哪一种图形推导出它们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本课就用这种转化的方法来推导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2.推导圆面积公式

  第一层次教授转化的方法。让学生看屏幕上的圆,老师把它平均分成8份,先把上面的4等份和下面的4等份分开,再交叉地拼在一起,看看,拼成了一个什么图形的近似图形?为什么说是近似的平行四边形呢?让学生继续观察,我们将其中左边的一个等份再平均分成2份,将一小份移到右边拼起来,现在拼成的图形近似什么图形?由圆转化成近似的长方形,什么发生了变化,什么没有变?

  第二层次运用转化方法让学生进行操作,再通过演示渗透极限思想。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16等份的圆,利用刚才的方法把它剪开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观察一下,拼成的近似的长方形与屏幕上8等份的比较一下,哪个更接近于长方形,为什么?如果我们把一个圆等分成32份,拼成的长方形会怎样呢?(屏幕上演示)这时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刚才是把一个圆平均分成8份、16份、32份,如果再继续分下去,分的份数更多,拼成的图形你会发现什么?由此可得:把圆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于长方形,尽管形状发生了变化,但面积是不变的,也就是说,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圆的面积。

  第三层次推导公式让学生再注意观察屏幕上显示的由圆转化为长方形的过程,思考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各相当圆的哪一部分?那么,能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吗?归纳得到圆的面积。(公式略)回顾学习过程:将圆平均分成8份,进行拼图,目的`是教给学生由圆转化为近似长方形的方法,并初步感知圆的形状变了,但面积并没有变。再让学生亲自动手将圆平均分成16份拼图,使学生进一步感知拼成的图形更接近于长方形。

  此时,经过学生的空间想象,他们在大脑中已经形成了由圆转化成长方形的图像,这时在计算机上再显示将圆等分32份后拼成的近似于长方形的图像,会使学生在视觉上得到证实,他们的思维结果是正确的:将圆平均分成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长方形,但面积始终是不变的。运用计算机显示由圆到近似长方形的图像的变换过程,揭示出数学知识的内在规律的科学美,并充分体现构图美和动态美的特点,它能刺激学生,强化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探求知识奥秘的欲望,有助于解除学生视听疲劳,提高学习效率。计算机的辅助教学促进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达到了预想的教学目的。

  3.小结

  让学生回忆一下圆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要求圆的面积,需要知道什么条件?这样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4.阶段性练习

  a.看标有半径的圆,求面积。

  b.已知半径求面积。(练习时交待运算顺序。)

  (二)学习例1要求学生运用公式正确计算,注意书写格式和运算顺序。

  第三个环节:巩固练习

  对于巩固练习,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设计,意在让学生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正确地掌握公式,并能运用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第一层次的练习是以文字题的形式给出直径求圆的面积。第二层次的练习给出半径和直径求圆的周长和面积。第三层次的练习是在两个圆(一个标有圆心,一个没标圆心)中量出所需条件求圆的面积。然后,对全课进行总结,质疑问难。

  第四个环节:总结反思,课外延伸

  好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到这里,你觉得自己今天表现怎么样?你觉得同学们的表现怎么样?你觉得老师表现怎么样?课堂上你高兴吗?这么高兴的一堂课你都有什么收获啊?

  第五个环节:布置作业。

  本节课可采用由计算机设计的三维动画,给学生以生动、形象、直观的认识,富于启发地清晰揭示了知识的内在规律,再加上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和老师的点拨解说、提问,使教学过程有机组合,充分显示了电化教学的优势,较之其它教学手段和方法更易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说课稿 篇5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叫xxx,来自xxx,我说课的题目是《挫折面前也从容》。我准备从七个方面来说。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七年思想品德下册第三单元第五课第二框。初中阶段是学生健康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战胜挫折的坚强意志品质,是学生健康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框主要是让学生正确认识挫折并学会正确运用战胜挫折的方法,是第五课的落脚点,并为第六课做好了铺垫。

  二、根据教材内容和《课程标准》的要求,我认为本框应完成如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懂得挫折能够磨练意志,增长才干。

  2、知道战胜挫折的方法。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设计活动,学生参与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用辩证的方法分析挫折的能力。

  2、运用战胜挫折的方法,初步形成自我调适和应对挫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激发学生在挫折中学习和探索智慧的热情。

  2、善于用名人英雄模范人物、先进人物战胜挫折的事迹激励自己。

  三、为了实现以上教学目标,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确定如下重点和难点。

  由于学生生活阅历浅、不能全面地看待生活中出现的困难和挫折,他们可能片面地认为挫折只会给人带来痛苦和磨难,没有看到挫折对人格发展和智力的开发起激发和促进作用。因此,我将“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一内容确定为难点,学生正确认识挫折后,渴望战胜挫折,但不知道正确有效的方法。指导学生掌握一些方法,将有助于应对挫折,因此将“应对挫折的有效方法”确定为重点。

  四、了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就需要正确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依据教学要从学生经验和知识的.水平出发的教学规律,我主要采用直观演示法、活动探究法、师生对话法、注重差别教育。

  五、教学中要重视教学方法,更应重视学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我主要引导学生对比思考、自主探究、分析归纳、总结反思,努力营造一种和谐、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的主导作用。

  六、教学过程设计五个环节:

  1.导入新课:(2—3分钟)

  2.讲授新课:( 35分钟 )

  3.课堂小结:(2—3分钟)

  4.课堂练习:( 5分钟 )

  5.课后实践:学生填写“应对挫折的计划”表

  具体如下:

  1、导入新课:根据七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思维活跃的特点,我选择了用听故事猜故事结果导入。听聪明的驴,猜

  2、讲授新课:在讲授新课之前,提出两个问题,遭遇挫折是利是弊?怎样战胜挫折?并板书,让学生带着这两个问题来学习。

  首先是第一目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一难点的学习,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设计了三个活动。第一个活动“对比思考”通过介绍向日葵的作者梵高的生平与观看《千手观音》的视频后,让学生对比思考,同样遇到挫折结果是否一样,这说明?让学生在对比思考中自主形成知识,认识到挫折的双重性,学会全面认识挫折。在此基础上进行第二项活动“阅读思考”,阅读P65“小丹的故事” 、P66 “林肯的人生”思考这两个事例说明了什么道理?通过这一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挫折的积极作用,认识到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第三项活动“探寻成功者的足迹”,让学生寻找列举身边或古今中外战胜挫折最后获得成功的名人。通过这一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并激发学生战胜挫折的渴望。

  提出第二问题,那么要怎么战胜挫折呢?要战胜挫折就必须掌握应对挫折的有效方法,从而导入第二目的学习。为了突出这一重点,从学生以有经验出发,设计两个活动。第一个“分组讨论、合作探究” 分组讨论“战胜挫折,我有方法”,一人负责纪录,小组代表发言,看哪一组方法最多、最有效。第二项活动“帮帮他们---我的烦恼困惑 ” 烦恼困惑来自课前无记名调查,设计这一活动是对前一个活动的补充,主要考虑到一小部分同学比较内向,羞于发言,或有些困难羞于开口。通过这一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究运用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在两个活动基础上以师生对话的方式引导学生归纳出应对挫折的有效方法。此时不忘肯定学生提出的不同于书上的一些有效方法。

  3、课堂小结:先让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总结反思的能力,又可以反馈教学成果。在此基础上再师生一起进行课堂小结。

  4、课堂练习:巩固新知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5、课后实践:制定一份应对挫折的计划,目的是将课堂内的知识引申到课外,落实到行动中去。

  最后,师生一起欣赏或合唱《阳光总在风雨后》,在音乐中感受阳光总在风雨后,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激励学生不要害怕挫折,勇敢接受挫折的洗礼。

  七、教学预测:

  第一目“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中“玉汝于成”这一成语较少用,学生可能较陌生,为准确理解挫折的双重性,课前先布置学生查找其含义。

  “我的烦恼困惑”这一活动中有部分内向的同学可能不敢发言,或有些困难羞于开口,因此在课前做无记名调查,课上提出一起解决实际问题。

  以上是我的说课内容,请大家批评指教,谢谢!

说课稿 篇6

  珠海北大附属实验学校 彭卓贇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回声》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热爱科学”。本文是一篇充满童趣又生动形象的科学童话。文章以儿童喜闻乐见的童话故事解释了回声这一物理现象。本课的主人公小青蛙,由自己的叫声引来了另一只“小青蛙”,还调皮地学他说话。在青蛙妈妈投石击水,用水波和声波相比的巧妙指点下,小青蛙才明白了回声的原理。本文是激发孩子们从小热爱科学,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极好教材,也是对学生进行词句训练、朗读训练的重要凭借。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6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欢快、奇怪、亲切的语气。读懂课文,初步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兴趣。

  本次说课第二课时目标为第2、3点。

  3、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不同语气。

  难点: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

  二、教法、学法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语文教育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根据新课程理念和二年级学生的生活实际,本次教学通过动画实验展示创设一定的情境,以做促读,以读促思,读悟结合,来组织教学,多方位组织、点拨,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观察、想象、小组学习等活动,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交流、合作,提高阅读能力。突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及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字词,谈话导入:

  1、拍手读儿歌,里边藏着所有要求会认的字。(小青蛙“呱呱”叫,听到回声好奇怪。妈妈带它跳上岸,扔下石子做实验。波纹圈圈去扩散,碰到岸边又返回。小青蛙,开心哩,蛙声回声连成片。)

  2、提出问题,回声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引起学生好奇心。

  (二)、指导朗读,突破重难点:

  1、情境感悟,激发兴趣

  出示课文插图“半圆的桥洞和水里的倒影连起来,好像一个大月亮”让学生体会情境之美,体会比喻句的美,发挥想象力,练习用“好像”说话。

  2、抓住标点,体会心情

  小青蛙跟着妈妈游到桥洞底下了,他看到这美丽的景色可高兴了,小青蛙说了什么?它又听到到了什么样的回声?出示:

  “呱呱呱,多好看啊!

  “你是谁?你在哪儿?”

  指一名学生读小青蛙的话,再指一名学生读回声。比比谁读得好,师生评价,生生评价。启发学生读出小青蛙欢快和奇怪的语气。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一部分学习材料十分适合朗读,因此我采用以读代讲法。让学生多层次多形式地朗读。如自由读、指名读、评价读,男女生比赛表演读,让学生在读中体会感悟。读出小青蛙的兴奋与好奇。在读时我积极引导学生自评他评,每一句评价语不同,相同的是鼓励、表扬。评价成了朗读提高的推动力。这样教师很好的发挥了引领作用。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尽情的朗读,亲近文本,揣摩小青蛙的心情,激发了学生对小青蛙心理的多元理解。

  (三)创设情境, 抓住动词,突破难点

  1、动画实验演示“青蛙妈妈投石击水”。回声较为抽象,学生能听得见,但看不到,摸不着。要理解它产生的原因是本课的重难点。学生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如何理解这些抽象的'文字呢?此时我用电脑的动画,让静变动,化难为易。

  2、小组内自读课文,并完成动词填空练习,表演朗读,合作理解相关动词。 青蛙妈妈()着小青蛙()到河崖上。她()起一颗石子,()进河里,河水被()起一圈圈波纹。波纹()到河崖,又一圈圈地()回来。

  这样既让学生巩固理解了文中的动词,通过动画演示又让学生也理解波纹是如何产生的,又是怎样返回的。

  (四)抓住因果关系,突破难点

  1、指导学生听青蛙妈妈的讲解。明白声波和水波的相同点。

  2、课件演示回声的形成。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来说说小青蛙为什么能听见回声?

  根据青蛙妈妈的讲述,找出了声波与水波的共同点,很好的理解了什么是声波。课件展示在桥洞里小青蛙的声波碰到石壁也返回,认识回声轻而易举。在此课件的出示直观形象,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融化了知识的难点,引发了学生的思维,学生轻松掌握了知识。

  学生明白回声后齐读最后一段,体会小青蛙高兴的心情。通过精读感悟课文,使学生在能力情感态度上都有了一个很大的提升,达到预设的目标。

  四、课外拓展

  播放科普资料视频《回声的形成》了解回声这一科学现象。让学生不仅从文本中了解回声,同时从科学的角度了解到回声现象。

  五、作业

  你们在哪里也听过回声呢?引导学生自编故事《山洞回响》。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先说后写,这样的环节巧妙自然将读和写结合起来,提高孩子们的综合能力。 板书设计:这样板书设计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重点,突破难点,又在板书中巩固了识字,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31 回声

  碰

  水波 ))))((((河岸

  荡

  声波))))((((石壁

  返

【说课稿】相关文章:

地理说课稿-《大洲和大洋》说课稿07-12

高中汉语说课稿《我很重要》说课稿06-29

哈姆雷特说课稿01-19

《金子》说课稿01-20

《琥珀》说课稿01-20

《鲸》说课稿01-20

浪花说课稿11-11

团圆说课稿11-11

傣族说课稿11-11

抱抱说课稿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