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说课稿> 说课稿

说课稿

时间:2022-01-10 17:23:46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关于说课稿范文集锦四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说课稿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说课稿范文集锦四篇

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第三单元38页《锐角和钝角》

  2、教材分析:通过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的学习,学生已经学会如何辨认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程度有关,并会用三角板来判断一个角是否为直角。本节课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认识锐角和钝角。判断一个角是直角、锐角还是钝角,都是用三角板上的直角进行比较。学生比较容易掌握。通过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学生可以使用更准确的、更具体的数学化语言描述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进行数学交流,另外,直角、锐角和钝角概念的掌握,可以为进一步学习角的度量奠定基础。

  3、说数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认识水平的发展,我制定以下目标:

  (1)知识方面:理解锐角和钝角的概念掌握辨别直角、锐角和钝角的方法。

  (2)能力方面:通过折角、画角、比角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情感方面:结合生活实际的活动,在学习新知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4)说教学重难点:由于本节课是在学生在认识角和直角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所以我把本课时的重点设为要直角比较出其他角的大小,并理解锐角、钝角的.概念。难点是引导学生正确地画锐角和钝角并能做出不同的角。

  二、说教法和学法、教法: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二年级的学生,虽然他们已经养成一定的学习习惯,但因年龄小,还是好动、好奇心强,为了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以情境学为主,同时还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为儿童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操作了良好基础。学法:为了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法上采用了让学生画一画。分一分、比一说一说。折一折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在主动参与、合作交流中感悟新知识。

  三、说教学过程:

  1、复习旧知、导入新课课件出示锐角钝角直角师问:谁能说出这三个角中,哪一个是直角?用什么方法判断它是直角?生指直角,并说出用三角板中的直角判断。

  2出示主题图,师问:从图中看到了什么?学生执细观察,并说图中的内容。师引导问:用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你又能发现什么?生可能会提到角。师:你们还想知道有关角的知识吗?那我们这节课就继续学习有关角的知识。

  设计理念:对直角有个初步的复习,好对后面锐角和钝角的学习加以比较、做好铺垫。对主题图的处理上能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性,把儿童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

  2、主动学习、探究新知。

  ①画不同的角

  师:请大家拿出课前准备的四张卡片,用笔和尺子画出四个大小不同的角。

  每次卡片一个。比一比谁画的又好又快。学生独立完成。

  ②讨论分角。四人为一小组收集每人的角,并互相讨论应该怎样给角分类。

  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最后全班达成一致分类结果:直角,比直角大的角,比直角小的角。

  ③贴角

  选取一组,到台前贴出他们分好的角。

  师:你是根据什么来分的?

  生:用三角板中的直角来做比较,以此来分。

  其他学生可以补充。

  说一说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来作比较的方法。

  师表扬,适时给予鼓励。

  ④给角取名字。

  师对以上活动作小结,并引导学生理解:比直角小的角叫锐角,比直角大的角叫钝角。师边说边在黑板上贴出相应的角,并板书锐角或钝角。

  师谈话引出课题并板书:锐角和钝角。

  3、深入感知,巩固练习。

  ①请大家动手摆一个锐角、一个直角、一个钝角。

  学生利用铅笔、直尺或纸条等摆角。

  个别学生展示摆好的角,并说说怎样来摆的?

  ②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见过锐角和钝角。

  ③给下面的图形找到家。(连一连)

  钝角 直角 锐角

  图略

  ④课本练习9第1题。

  ⑤动手画一画一个锐角和一个钝角。

  设计理念:在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多种形式的练习,有基本练习、变式练习、开放练习等几个层次,目的是巩固新知,帮助学生更进一步理清解题的思路,达到融会贯通。

  4、全课小结。

  让学生畅谈自己在本课中的表现和收获,体现了新的课程理念,给学生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

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八册第一单元的《忆江南》这一首词。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引领学生走进祖国的万水千山,感受大自然的美。而《忆江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绝唱之笔,作者以如画之笔描绘出一幅江南春景图。

  二、说目标

  依据单元目标、学生的认知水平、新课标要求及词的特点,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初步认识词这种文学体裁。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词。

  3、理解词的意思,想象词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词中表达的情感。

  4、培养学生具有初步鉴赏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激发热爱古诗词的情感。

  三、说重难点

  1、根据词所描绘的景物,想像画面,体会词中表达的情感。

  2、有感情地朗读。在读中悟情、在读中生情、在读中赏文。

  四、说教学法:

  本首词语言精练,文字精美,短短的27个字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内涵。根据本课内容特点,学习目标,学情等,着眼学生发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引导学生读中想象,想象入境,想象悟情,想象促读,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感受优美精湛的语言文字,受到情感的熏陶。使学生学会品读语言、诵读情感、美读意境,提高欣赏古诗词的品味和审美情趣。

  五、说教学流程

  (一)创设意境,解题入情

  1、同学们,自古以来,江南就是个令人向往的地方。处处小桥、流水、人家,山清水秀,景色宜人,享有“鱼米之乡”“人间天堂”的美誉。今天,就先让我们一块走近江南,去领略它的美景。(课件播放配乐江南风景图,)。

  2、欣赏完江南美景,学生畅谈感受,并交流赞美江南美景的古诗词。

  3、歌咏江南的诗词颇多,但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还数白居易的这首只有27个字的《忆江南》。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白居易眼中的江南。板书课题:忆江南。引导学生理解“忆”,了解“词”与“词牌”。教师配乐范读这首词。

  [设计理念]:古诗词教学要引领学生入情入境,才能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因此,利用课件播放优美的音乐配以美丽的画面,可立即使学生陶醉于江南的美景之中。使学生在心中荡漾起一种淡淡的向往之情,激发学生学习这首词的浓厚兴趣,达成“未成曲调先有情。”

  (二)初读释义,感知促情

  学生采用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等多种形式指导读出词的节奏,并试着说一说这首词的大意。(注意“蓝”的理解)

  [设计理念]:初读感知是深入感悟的基础,本首词是小学阶段学生接触的第一首词,因此要指导读准节奏,并初步感知词的大意,为深入感悟做好铺垫。

  (三)品词赏句,想象悟情

  1、品读一、二句。

  这首词中的'哪个词点出了诗人忆江南的原因?(板书:好)

  (1) 读着这个“好”字,你们会想起哪些江南的美景?(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如:桃红柳绿 、莺歌燕舞、草长莺飞、小桥流水等)

  (2)道不完的江南美景,白居易却只用一个“好”字来赞美!这个“好”字,用得多妙啊!我们细细品读1、2句吧!

  (3)重点理解“风景旧曾谙”的“谙”字。

  感受古典诗词语言精妙,并朗读品味这两句话。

  2、品读三、四句。

  在这么多江南美景中,让白居易印象最深,觉得最“好”的,究竟是什么呢?(课件出示3、4句)引导学生发现“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这两句,并品读体会这两句写的好在哪?(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借助比喻“红胜火”和“绿如蓝”,展现了江南春天的绚丽景色。)

  (1)品读想象画面。读着读着,这些美丽的景物和艳丽的色彩组合在一起,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2)是啊,多美啊!引导学生边想象画面边配乐朗读。

  (3)这两句词啊,我们越读越有味!这味道,其实不仅仅来自风景,还来自词句本身的魅力,真是“朝霞与江花争艳,江水共长天一色”。这是多美的风景啊!(板书:景)江南如此美丽,怪不得白居易深深叹道——江南好!

  3、品读第五句——反问句。

  江南如此之好能不忆江南?(板书:忆)学生品读反问句。

  [设计理念]:以“好”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品读词句,在品词品句中感悟语言、熏陶感情。引导学生在想象中入境,在想象中悟情,在想象中朗读,并使学生在反复朗读中品味语言,想象情境,体会人物心情,进而引导学生读出味道,读出情感。最后,以反问句为归宿点,引导学生体会浓浓的思念之情。

  (四)结合资料,深入悟情

  诗人眷恋的仅仅是江南的美景吗?

  1、师生共同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诗人写作背景资料。

  白居易曾担任杭州刺史。在那里他为老百姓做了很多好事。三年任满,公元824年,他要离开杭州了。他为杭州人民留下了什么呢?一湖清水,一道芳堤,六井清泉,200首诗。他又从杭州带走了什么呢?“惟向天竺山,取得两片石。”区区小石片,却着实地叫他安不了心呢。杭州人扶老携幼,提着酒壶,洒泪而别,白居易落泪了……他的好朋友刘禹锡曾在诗中描述苏州人们为白居易送别的场面:“苏州十万户,尽作婴儿啼”。白居易离开杭州之后,又担任过苏州刺史等职,晚年居于洛阳。公元838年,大诗人已经67岁了。他几次动念去杭州,但都因路途遥远,身体虚弱,难以成行。他只能把一腔思念,托付于一组《忆江南》。

  诗人死于8年后的公元846年,他魂牵梦绕的杭州,他亲自命名的西湖,他再也没有能够旧地重游。——节选自王旭烽《走读西湖》

  2、师:读了这几段文字,你对这首词有了哪些新的理解?(板书:情)

  3、教师引读:是啊——

  江南人民对诗人如此的爱戴,让诗人

  “能不忆江南?”

  诗人对江南人民如此深切的思念,让诗人

  “能不忆江南?”

  诗人对江南春色的无限的眷恋之情,让诗人

  “能不忆江南?”

  诗人心中那忘不掉、抹不掉的江南情结,让诗人

  “能不忆江南?”

  江南好,那是一幅幅令人难忘的江南美景图!因此,白居易深情地回忆着……请大家回读全词!

  江南好,那是一道芳堤,六井清泉,因此,白居易低低地沉醉着……接着读全词)

  江南好,那儿还凝聚着一帮朋友,一方百姓的情啊!因此,白居易痴痴地想念着……(再读全词)

  4、小结升华:是啊,这红胜火的江花上,这绿如蓝的江水中,藏着诗人白居易深深的情啊!这真是——情景交融,融情于景!这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啊!诗人忆的就是这份“好”啊!(完善板书:将“好、景、忆、情”四字用线连成一个大圈。)

  [设计理念]:“情到深处方知浓。”了解诗人的背景资料之后,相信大家对这首词会有更深的体会。诗人忆的不仅是江南景,还有江南人、江南情。在反复几次的感情回读中,那份情将更深,那份意将更浓。

  (五)拓展赏词,浓情延续

  1、诗人在用生花妙笔写出他“旧曾谙”的江南好景之后,又以“能不忆江南”的眷恋之情,收束全词。但这一句“能不忆江南?”却勾起了他对江南的无限怀念之情,于是便又写下了另外两首。

  大家请看:请大家读一读这两首词,你又读到了诗人还忆江南的什么?

  “古人唱歌兼唱情!”老师带来了《忆江南》的歌曲,同学们请用心来听。(播放江南曲听吟唱)你从这声韵悠扬的歌曲中听出了什么?

  2、融入你们的这些感受,请大家再次朗读这三首词。(配上悠扬的音乐)这么美的文字,这么美的画面,值得永远地留在我们的脑海里。请大家将这组千古绝唱《忆江南》背一背吧。

  六、说板书

  附:板书设计:

  忆江南

  景

  好 忆

  情

  “好、景、忆、情”四字用线连成一个大圈,使本首词内容的精华所在,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给学生以系统、完整的印象。

说课稿 篇3

  一、 说教材

  1、 教材内容要点:

  第一、 安全电压 第二、用测电笔辨别火线 第三、安全用电常识

  2、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安全用电的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社会性,也是作为现代公民所必需的知识,让学生掌握安全用电常识,提高安全用电的意识,具有实际意义,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本节的内容不同于前面规律性知识的学习,注重的是科学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3、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知道安全电压

  知道测电笔的构造,学习使用测电笔辨别家庭电路的火线和零线

  知道安全用电的常识

  (2) 技能目标

  通过学习用测电笔辨别家庭电路的火线和零线,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

  通过学习安全用电常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 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体会物理与生活密切相关

  通过学习,提高学生安全用电的意识,能自觉地执行和宣传安全用电

  4、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安全用电的原则是学生今后生产、生活中保障自身安全的准则之一,因此是

  本节内容的重点。

  难点:对于触电事故的发生,无论是高压触电还是低压触电都具有不可实验与体验

  性,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对于学生有一定的难度,所

  以是本节的难点。

  二、教法和学法

  教法:依据本节教材的内容,采用师生互动启发式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实例、图片,利用多媒体的直观动态教学手段,通过讨论、问答、练习等一系列的师生活动展开教学。 学法:引导学生采用讨论法、问答法、练习法、记忆法等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三、教学过程

  (一)事例引课(2')

  首先通过多媒体播放一段人体触电事故发生的视频,这样做可以达到两个目的:(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具体事例引课比语言引课更具有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以真实的事例教育学生安全用电的重要性,导出课题。

  (二)师生互动——知识的学习

  1、安全电压(5')

  人体也是导体,对于人体的'触电现象学生较易理解。基于这一点对本知识我设计下面的师生互动过程:

  (1)教师提供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对人体的影响(危害)和通常情况下人体电阻值的大小两方面数据材料,引导学生运用公式U=IR推导出一般情况下对人体的安全电压。既应用巩固了旧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

  (2)教师向学生介绍不是每个人的电阻都一样大,而且同一个人的电阻也不是固定不变的,从而着重指出:一般情况下,36伏以下的电压对人体才是安全的。培养学生严谨的求知态度,感受科学的辨证关系。

  2、用测电笔辨别火线(5')

  出示教材中的图13-17在教师的指导下认识它的各部分名称,接着教师用测电笔演示教材图13-18的测电笔的正确和错误的使用方法。教师要告诉学生:在使用测电笔时,应先在有电的地方试一下,检查测电笔是否正常,防止造成误判,发生触电事故;在正确使用测电笔下,若测电笔的金属笔尖接触火线,则氖管发光;若金属笔尖接触零线,则则氖管不发光。测电笔只能在对地电压250V以下使用。不可用它碰高压带电设备。

  3、安全用电常识(10')

  触电事故的发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采取下面的具体做法:

  (1)学生阅读课文,对触电事故有一个初步认识。

  (2)通过媒体展示触电的类别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观察、分析,然后进行小组讨论、相互交流、充分利用群体的思维讨论得出触电类别及其触电原因,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合作精神。采取讨论这种学习方式也符合初中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使学生有张有弛。 教师可以出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

  ①图中哪些是低压触电?哪些是高压触电?理由是什么?(引导学生从架线杆、标志等方面分析)

  ②由图中看出低压触电是接触零线还是火线造成的?

  ③由图看出高压触电是接触高压带电体造成的,还是靠近高压带电体造成的?

  (3)引导学生小结低压触电和高压触电发生的情况及发生的原因。

  (4)练习:

  ①出示:跨步电压“图片,人遇到“跨步电压”时该怎么做?(讨论回答后,出示一个人单脚跳着通过跨步电压圈的图片)

  ②出示图片,让学生判断是否触电?

  通过以上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也让学生感受到知识源于实践而又作用于实践的辨证关系。

  (三)总结归纳——得出安全用电原则(3')

  通过学习低压触电和高压触电的原因,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安全用电的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不弄湿用电器,不损坏绝缘层。从而完成本节教材的重点。

  (四)发生触电时的措施

  (1)应立即断开电源开关,切断电路 或用绝缘体将电线挑开,并现场抢救 (练习)你会处理吗?

  ①如果有人触电,应该怎么办?

  ②当家庭失电着火时,应该怎么办?

  四、作业布置(1')

  针对九年级学生的认识、能力水平,结合本节教材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特点,

  我给学生布置以下研究性作业,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1、自己家里的用电器怎样防止触电?

  2、 钳子、螺丝刀等工具采取怎样防止触电得措施?

  3、电工防止触电是如何工作的.

  4、工业上、生活中有哪些防止触电的用具.

  五、板书设计

  六 安全用电

  1、安全电压

  低于36V的电压

  2、用测电笔辨别火线

  构造、使用方法

  3、安全用电常识:“四不”

  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不弄湿用电器,不损坏绝缘层。

  4、发生触电时的措施

  应立即断开电源开关,切断电路 或用绝缘体将电线挑开,并现场抢救

说课稿 篇4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第八册第八单元中的课文《九色鹿》(板书:九色鹿)这是一个生动的民间故事。故事写了九色鹿救了一个名叫调达的落水人,落水人调达发誓永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但在金钱面前,落水人背信弃义,出卖了九色鹿,最后受到了惩罚。课文情节生动,语言浅显易懂,人物形象鲜明,是一篇发展学生语言、开启学生心灵的好文章。

  基于课程改革和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理念,结合本篇课文的内容,针对中年级学生语文学习的特点,我确定了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目标:

  学习本课“誓、皇”等生字及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情感和态度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做人守信的道理。

  过程和方法目标:

  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合作探究,培养学生感受语言的能力和合作探究的精神。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把握调达前后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的有关词句,这也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本课我准备安排两教时来完成教学。第一教时,我请学生说说对九色鹿的了解以及关于它的故事,接着让学生自读课文,感知故事内容,再让学生熟读课文,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说说九色鹿是一只什么样子的鹿,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以达到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的目的。第二教时,我以九色鹿在国王面前斥责调达在金钱面前见利忘义、背信弃义的丑恶嘴脸”这段话为教学的突破口,引导学生研读课文的重点段落,继续深入地体会九色鹿的见义勇为及调达的背信弃义、见利忘义。

  下面我重点说说第二教时的教学流程。

  1、复习导入,整体把握。

  齐读课题“九色鹿”,由此引出文中另一个重要人物——调达(板书)。接着我请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地说说在九色鹿和调达之间发生了一个怎样的故事,相机板书(九色鹿 救 调达)

  背叛

  随后教师明确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就是细细研读课文,抓住课文中的关键句子、关键词语理解感悟。

  2、自主阅读,合作学习。

  我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建议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默默地读;小声地读;放声朗读,同时引导学生动动笔,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划下来,多读几遍,好好体味,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在交流中碰撞观点,融合智慧,共同探讨交流读书体会。

  3、学习课文,重点探究

  首先我提出一个开放性的问题:“(1)九色鹿是一只怎样的'鹿?(2)调达是一个怎样的人?”然后组织学生交流。回答问题(1):学生可能会说九色鹿是一只美丽的鹿,是一只善良、见义勇为的鹿。教师要根据学情,因势利导,组织教学。假如学生说到前者,我会引导学生抓住“双角洁白如雪”、“九种鲜艳的毛色”等词句并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九色鹿图片,加深对九色鹿的认识,体会它是一种非常漂亮可爱的动物。假如学生说到后者,我引导学生质疑:九色鹿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发现落水者?当时的情形怎样?再通过重点句子的提示,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比如:抓住“突然,耳边传来‘救命啊,救命!’的呼喊,只见一个人在汹涌的波涛中奋力挣扎”,可见当时情况万分危急。在教学中我根据情节的发展,指导好学生朗读的节奏,读出呼救的急促与情况的危急,帮助学生加深体验,深化理解。同时抓住九色鹿的举动“立即纵身跳进河中,将落水人救上岸来”,突出九色鹿的见义勇为。(板书:见义勇为)回答问题(2):学生可能会说调达是一个见利忘义、背信弃义的人,我因势利导,质疑:调达见什么利忘什么义?然后组织教学。假如学生回答调达看到“皇榜,重金悬赏捕捉九色鹿”,我启发学生思考:设想一下,皇榜上写了什么?引导学生认识到皇榜的诱惑力之大,并创设情境:如果你就是调达,你看到了这张皇榜会怎么想?我鼓励学生说真话,从而把学生引进文本,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接着,我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如果换做你是受害人九色鹿,你会对国王和调达怎么说?从而引出课文重点段落即九色鹿对调达的义正辞严的斥责:“陛下,你知道吗?正是这个人,在快要淹死时,我救了他。他发誓永不暴露我的住地,谁知他竟然见利忘义!您与一个灵魂肮脏的小人来滥杀无辜,难道不怕天下人笑话吗?”我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读中培养语感。同时指导学生交流读书体会,在理解语言文字的基础上读,在读中再加深理解。

  完成上述交流后,学生的思维可能会进入迟缓的状态,我继续引导学生围绕九色鹿斥责调达的语段展开交流:除了让我们感受到九色鹿的气愤外,还有什么新的感受?指导学生抓住一个特殊问句“难道不怕天下人笑话吗?”,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九色鹿方当时的处境是那么危险(九色鹿当时已处在刀枪箭斧的包围之中,无法脱身),但是它仍然临危不惧、仍能义正词严地在堂堂的国王面前斥责调达的卑鄙无耻,不得不的佩服它的勇敢、机智。(板书:聪明机智)。最后我鼓励学生再读九色鹿的这段话,突出九色鹿的气愤、勇敢与机智。

  4、结课化情,课外延伸

  学完课文之后,我让学生再谈谈读完这个故事的体会,以完成对人物形象、立体的感知,明白做人要守信的道理。

  另外,我还布置了一些活动性强的课外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有选择地来完成:复述课文内容,看看《九色鹿》的动画片,搜集其它的民间故事,准备开展“民间故事会”。通过这些多样性的作业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内容向课外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九色鹿 救 调达

  背叛

  以上说课仅仅是我对本篇课文教学的一种预设,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我将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优化。

【说课稿】相关文章:

地理说课稿-《大洲和大洋》说课稿07-12

高中汉语说课稿《我很重要》说课稿06-29

哈姆雷特说课稿01-19

《金子》说课稿01-20

《琥珀》说课稿01-20

《鲸》说课稿01-20

浪花说课稿11-11

团圆说课稿11-11

傣族说课稿11-11

抱抱说课稿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