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说课稿> 历史说课稿

历史说课稿

时间:2022-01-03 12:37:38 说课稿 我要投稿

精选历史说课稿3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历史说课稿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精选历史说课稿3篇

历史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

  近代社会民主思想与民主实践产生并成熟于以英国、法国、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社会。英法美三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奠定走向民主政治的基石,以后各国根据国情,不断探索前行,扩展和完善民主制度,又彼此借鉴,最终形成的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这是本书的重点,其中,第9课法国共和制的确立是本书的核心课之一。

  这节课主要讲大革命后的法国在追求民主共和道路上,徘徊于帝制与共和制之间,经过艰难的探索与斗争,最终确立共和政体。

  2、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法兰西第一帝国覆灭后法国政局的演变历程,波旁王朝,七月王朝;

  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法兰西第二帝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及推动政局演变的革命斗争;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归纳梳理史实的能力,用阶级的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共和制确立的过程,认识民主制度的建立是进步力量进行

  殊死斗争的结果,并非专制制度恩赐的产物。

  教学目标设计的依据有三:

  第一是以课程标准 “说出法兰西第二帝国建立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确立共和政体等基本史实,认识民主制度的建立是进步力量进行殊死斗争的结果,并非专制制度恩赐的产物” 为主要依据。新课程的历史教材采用一标多本,在这种情况下,高考不可能以任何一个版本作为准绳,惟一可以依据的只有全国通用的课程标准,所以教学目标设计的主要依据也是它,用课程标准来衡量教材内容,设计目标①、③;

  第二是依据我校学生的认知水平,他们的虽是高二历史专业班的学生,但历史基础一般,对历史基本的感受和理解能力有限,我觉得除了要求他们勤学之外,教他们学习历史的方法也很重要,归纳梳理史实的能力是一种有效的层次要求也比较高的学习方法,它能把复杂繁多的历史简单化体系化,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用阶级的观点分析历史问题也类似,故设计目标②;

  第三是依据教材内容,本课内容繁多,时间跨度较大,分五部分按时间顺序讲法国共和制的确立过程,一是光荣的三日,介绍法兰西第一帝国覆灭后的波旁王朝实行专制统治,激起巴黎人民“七月革命”;二是三色旗的君主政体,讲的是七月革命建立七月王朝,七月王朝拒绝政治改革,引起群众不满,统治潜藏危机;三是从狂欢到血泊,介绍二月革命推翻七月王朝,

  成立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共和国由博爱到排斥工人;四是拿破仑神话的延续,说的是法兰西第三帝国的建立及灭亡;五是共和制的最终确立,讲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建立后确立法国共和政体。更需培养学生归纳梳理史实的能力,用阶级的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教学的重点、难点

  重点:法兰西第二帝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确立共和政体

  难点:①教材处理上的难点是梳理革命斗争与政体演变的对应关系,构建知识体系;

  ②认知上的难点是从共和制确立过程得出对民主进程的正确认识。

  重点的确立主要依据材内容,法国共和制的确立过程同时是帝制与专制激烈斗争的过程。法兰西第二帝国建立是法国历史上最后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帝国,它的建立是法国人民对帝制仍抱期望的表现,与第一帝国一样,一度给法国带来繁荣与稳定,满足法国人民的需要,但第二帝国也改变不了专制政体的本质,不能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一场普法战争就暴露帝国的弊端,结束了帝国命运,也让法国人民从帝国的虚荣中清醒过来,最终还是选择了共和政体,建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第二帝国至关重要,是重点。最终确立共和制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成为重点自然不在话下。从共和制确立过程得出对民主进程的正确认识。

  教材处理上的难点的确立主要依据新课程的编排形式。新课程全都采用专题编排,这种编排有时间跨度大的特点;我们选用的岳麓版历史教材往往又只把专题的精华之处展现出来, 忽视对整体知识的介绍;如果教师不对其进行梳理,学生容易造成知识的断层,而零散的不成体系的知识不利于对历史的理解掌握。历史是一门古老又处于更新中的学科,它的古老和常新都决定历史知识浩如烟海,我虽然通过大学四年比较系统的学习,也只是大体掌握中外重大史实,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形成一定史观,对教材的理解,尚未达到每节课都能很容易看清它的内在联系,从而构建知识体系。

  认知上的难点的确立主要依据学生水平,他们历史基本的感受和理解能力有限,理解法国共和制确立是一个层次,形成一定历史观是另一个层次。

  从上面的分析大家或许已猜出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的做法是依据课标要求,把选修教材当作一个参照史料,适当联系必修课内容,增删知识点,梳理知识,构建体系。我认为,重点是整体中的重点,放在知识体系中才容易突出;难点的突破,只要一节课的知识体系建出来了,难点也容易突破,这节课正是如此。换句话说,关键是构建出能够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知识体系,需要说明的是构建体系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手段而不是目的。

  二、说教法

  教与学对立统一,相互依存。从根本上说教是为了不教,即是为了学生的学。新课程提出以教师为主导,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为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仅有一学期工作经验的我所面对的普通中学的学生,虽然无法立即实现这一目标,但也朝着这个方向不断探索,寻找突出学生主体,教师主导与完成教学目标的契合点。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教学目标,第9课我主要采用以下五种教法。

  1.启发式:在因必有果,有你才有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事件的.前后因果联系紧密,可以用启发式教学,引发学生思维,举一反三,达到推进教学进度的效果,是贯穿教学始终的主要方法。这节课讲共和制确立的过程,一环扣一环,比较合适采用启发式,如七月革命爆发的原因,从共和制确立过程得出对民主斗争的认识可采启发式。

  2.猜测法:历史与现实有距离,猜接下来的历史怎样发展能够引起学生好奇心,从而激发学习欲望;人类历史主要是由人创造的,古人的所思所为,今人也可以从人类共性的角度猜测,有一定可行性。如让学生猜猜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建国初对待工人的博爱态度能持续多久?

  3.换位思维法(角色体验法):用课本提供的背景知识创设环境,缩短教材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把自己当成里面的一个人物,一个阶级,说说自己想怎么做。如你是刚刚经历过国破家忘之痛的复辟的波旁王朝国王路易十八,你大权在握,统治法国,会怎么做呢?

  4.探究法: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设计有拓展意义的一个或一串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发现问题的本质,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讲到路易波拿巴成为第二帝国皇帝拿破仑三世时,可问他与第一帝国的拿破仑有何异同?课后的练习题可用探究法。

  5.解读材料法:指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迁移,解读未知或未见史料,根据设问,获取有效信息,提取观点,得出相应的历史结论,是历史学科重要的学科能力,也是一标多本的新课程下高考考察学生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课本的边角史料如让学生理解“1848年一位法国议员说,我们正睡在一座即将爆发的火山上面,你们没有看见大地正在抖动吗?”说明七月王朝统治出现什么问题?课后的材料解析题也得用这种种方法。

  6.讲解法:虽说学生为主体,但教师的讲很必要的,尤其是对一些难点的突破,重点的把握,对一些断层知识又是对课本理解有影响的知识面的补充,更需用讲解法,如普法战争。

  三、说学法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导,采用各种教法归根到底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法的探索也是重要,这节课主要采用以下三种学法。

  1.学生课前三分钟说课法:每节课安排学生说课,这是今年我对报历史科的学生尝试的一种新方法。为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要求学生在充分预习课本的基础上,①自己整理所预习课的主体知识,用简洁的语言把课本内容串联起来,②设计问题,主要是学生在梳理知识过程中碰到的无法解决的问题,限提三个。表面上是统一要求,实际是分类要求,因为并非每节课都那么容易说,而学生的层次也不一样,程度好的学生,通过仔细研读教材,可以看出个大概,个别除了说得不错外甚至能提出有建设意义的的问题,说课也给他们提供一个展现个人思想成果的空间,一般学生只能粗略地说,有的甚至说不懂。不管怎样,我让学生说课的目的并非一定要他们说出个所以然,而是要学生最大限度地充分地预习课本,有充分预习即使不懂至少也知道哪里不懂,有利于学生集中精力参与课堂,推进课堂教学顺利进行。

  2.阶级分析法:培养学生利用历史群体所属的阶级分析他们利益要求,把错综复杂的历史问

  题简单化,如从资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就很容易理解法国政局频繁更迭的原因.

  3. 归纳法:培养学生总结历史问题的能力,如小结阶段要求学生归纳1792年至1875年法国政体的演变.

  四、说教学程序

  1.学生课前三分钟说课:说主体知识与提问题(4分钟)

  2.突出重点,突破难点(36分钟)

  由于板书设计的知识体系紧密相连,以下三方面主要体现的是所用的教学方法。

  (1)法国人民争取民主的斗争:

  七月革命(启发式,换位思维法)

  二月革命 (阶级分析法)

  六月起义(启发式,讲解法)

  (2)法国政体的演变和共和制的确立:

  波旁王朝(换位思维法)

  七月王朝(阶级分析法,解读材料法)

  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换位思维法, 猜测法,探究法,)

  法兰西第二帝国(探究法,讲解法)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启发式,讲解法)

  共和制的确立(分析归纳法)

  (3)对民主斗争的认识(讲解法,分析归纳法)

  3.小结与练习(分析归纳法,解读材料法,探究法)(4分钟)

  4.课堂延伸:(1分钟)“第三共和国之后,法国还经历哪几个共和国?” ,让学生带着问题离开,激发求知欲。

  五.板书设计

  一).

  法国人民争取民主的斗争

  二).法国政体的演变

  1792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80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

  波旁王朝复辟

  1830年七月革命 建立 政体:君主立宪政体

  七月王朝 性质:大资产阶级政权

  工业革命 统治:拒绝政治革命

  农业歉收 1848年二月革命 镇压工人运动

  建立 给人民诸多权利

  1848年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开办国家工厂

  后来:排斥工人代表

  波拿巴当选总统

  1848年六月起义 政治:军事独裁统治

  1852年法兰西第二帝国 经济:发展社会经济,繁荣

  军事: 普法战争法败

  1875年颁布法兰西

  187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第三共和国宪法

  共和派执政

  定《马赛曲》为国歌

  共和制最终确立

  三). 对法国民主斗争的认识: 民主制度的建立是进步力量进行殊死斗争的结果,

  并非专制制度恩赐的产物。

历史说课稿 篇2

  我今天所说的课选自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第16课,题目是《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一:教材的地位

  众所周知,明朝是我国古代史的晚期,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晚期。与此同时,西方正经历着文艺复兴资本主义兴起。明初休养生息政策的实行 和 君权的加强有利于恢复生产发展,所以郑和能下西洋开展主动外交。由于封建制度的腐朽,资本主义的强大,明朝中后期开始一直演绎着被动外交的局面,所以本课是一个转折点,承上启下,地位非常重要。

  二、教学目标

  本课内容比较丰富,我对教材进行整理,把它们拗成两段:一是主动外交,郑和下西洋;二是被动外交,戚继光抗倭和葡萄牙攫取澳门的居住权,在对立中把握教材内容。我们学习历史要达到“以史为鉴”的目的,基于这种看法,我确定三维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澳门的居住权等基本史实,掌握明朝前主动后被动的外交概况。

  2、过程与方法:本课图文资料多,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图文分析归纳的能力;对航海英雄郑和和民族英雄戚继光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综合评事评人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郑和下西洋无疑是中国历史上的壮举,这种开拓精神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戚继光抗倭不仅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更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健全的人格。

  三、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郑和能下西洋反映我国当时的造船业和经济的发达,还有大无畏的精神更是值得我们学习。“燕过留声,人过留名”,至今亚非人民纪念郑和,意义非同一般,需重点掌握。戚继光抗倭成功是中国人民抵御外侮的第一次胜利,它的影响也是非同小可。

  本课的'难点是:空间概念多,学生在世界历史知识方面的储备不足,加上古今地名的叫法不一致,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不便。

  四、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正处在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比较容易接受感性材料,在教学过程中要指导学生借助历史地图等感性材料来学习历史。与此同时注意指导学生将优秀人物的品质内化为自己的素养,这样做都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美国有位教育学家说过,告诉我的,我会忘记,给我看的,我会记住,让我参与的,我会理解。指导学生模拟郑和下西洋,再谈谈自己的感受,将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相结合。

  五、教学方法

  我们常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根据教材和学情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以下教法:

  1、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本课图文资料多,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将丰富的图文资料以直观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这符合学生心理发展规律,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率,更可以提高教学效果。

  2、比较法:①将郑和下西洋和欧洲新航路的开辟进行横向比较,引导学生得出结论:郑和下西洋在世界航海史上是空前的;②将明前主动后被动的外交概况进行纵向比较,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当时的中国在世界上已经落后了。用比较法有利于加快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进程。

  六、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西洋图,点出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印度有关纪念三保的史实,设置问题;三保是何许人物?为什么会受到那么多地区人们的纪念?今天就让我们走近三保,感受他的魅力。设计目的是身临其境,吸引学生兴趣,点题。

  (二)、学习新课

  环节一,郑和下西洋。步骤一,了解“三保”。组织学生自学小字部分有关三保的资料,思考“动脑筋”郑和为什么能实现远航?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将优秀人物的品质内化为自己的素质。步骤二:郑和下西洋。师生合作,表格化展示郑和下西洋的盛况,与西方新航路的开辟进行横向比较,引导学生归纳郑和下西洋的影响,培养学生比较归纳能力,在比较中将重点解决。教师小结:明朝初期,休养生息政策的实行君权的加强,有利于恢复生产发展,郑和才能下西洋展开主动外交。但是由于封建制度的腐朽和资本主义的强大,明朝中后期开始一直演绎着被动外交的局面。

  环节二,戚继光抗倭。步骤一、了解倭寇,了解戚继光。组织学生自学相关知识,在正反面比较中体验民族英雄。步骤二,探讨戚继光抗倭成功的原因。组织学生讨论原因,引导学生科学地评人评事,培养学生综合评人评事的能力,在爱国主义情境中使重点突出。

  环节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欣赏音乐《七子之歌》,设置问题:为什么澳门被称为“妈港”?组织学生自学,由学生讲葡萄牙攫取在澳门居住权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播放“澳门回归”的纪实片片段,拉近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增强民族自信心。

  (三)、布置作业:1、组织学生分组分段模拟郑和下西洋,发挥想象力,创设各种情境,念出相关地名,并谈谈自己的感受。在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的过程中使难点得以解决。

  2、联系我国神七发射成功这一热点问题,请同学们展开想象,如何在新时代下发扬郑和的航海精神?为此我们还要做哪些方面的努力?会给我国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设计的目的回到了“以史为鉴”,使学生知、信、行上达到统一。

  (四)、课堂小结:明朝前主动后被动的外交概况,主要是封建制度腐朽,资本主义强大的原因。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才能使国家强大,同学们让我们一起为祖国的强大而努力吧。

历史说课稿 篇3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今天的x号选手,我说课的课题是(写课题)。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以及教学过程几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内容。

  一、说教材

  本课选自北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根据新课标要求,中国古代史主题是以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为主要内容,弘扬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第二单元主要讲述从夏朝国家的产生开始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变化发生巨大的变革,本单元是古代史上,中国开始走上国家社会的开端。本课重点讲述了夏商周三代的更迭,由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发展,为本单元后续朝代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说学情

  我所授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中七年级学生,教师要做到育才施教,必要要做到了解学生、掌握学情。首先从认知能力上分析,七年级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但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仅限于表面,缺乏深入的思考和归纳能力,而这也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着重培养的方向;其次,从心里特点上分析,中学生对历史课感兴趣,爱听历史故事,容易被新奇的事物所吸引,因此教师应抓住这些有利因素,认识到历史课时一门科学,学好历史有利于其他学科的学习;最后,从生理特点上分析,青少年活泼好动,但注意力容易分散,哎发表见解,爱受到老师的表扬,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抓住这生理特点,一方面,利用生动活泼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到课堂上,另一面,教师积极创设教学情境,鼓励学生发表见解,勇于质疑,让学生热爱课堂。

  三、说教学目标

  确立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关于本课的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要求简述夏朝建立的史实,知道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了解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紧密围绕新课标的要求,并依据新课改,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能力了解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了解夏朝的建立、商汤灭夏、商朝建立、盘庚迁殷、武王伐纣、西周建立、西周的灭亡等基本知识,说出夏、商、西周三朝的更替顺序;归纳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原因并能概括其相似之处。

  过程与方法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通过阅读自学、独立思考,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的归纳、概括和比较;通过课堂讨论等活动方式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加深对所学知识的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夏朝的学习,知道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而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通过学习夏、商、西周灭亡的史实,明白“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了解夏、商、西周大量精美文物、历史遗迹,树立保护文物、爱护文化遗产的意识;了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奴隶和平民的艰苦劳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四、教学重难点

  纵览本课,由家天下的夏朝、商汤灭夏、武王伐纣三个部分组成。由于学生在这一年龄段,思维能力有所局限,同时也是发展时期,因此我将通过了解夏商西周的更替,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作为本课重点;同时,初一学生对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这一抽象概念的难以理解理解;公元纪年法中纪年与世纪的换算方法的了解。

  五、说教法、学法

  新课程改革中,要求教师针对每课的内容采取适当的教法和学法,以实现教学目标,从而圆满完成教学任务。本课依据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为主线,以思维训练为中心,所采取的教法主要有启发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的学法有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结合的教学理念。

  六、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本课我使用复习导入法,通过设置问题:传说中的尧、舜、禹又是通过什么方式做部落联盟首领的?这种方式叫什么?学生通过回答问题,即复习上一单元只是,同时引出禅让制,教师指出在大禹之后禅让制被破坏,导入今天所学新课。

  2、教授新课

  本课分为三个子目。

  1)在第一子目“家天下”的夏朝中,

  第一个部分,首先出示“大禹陵”的图片,设置问题:大禹陵的修建说明了什么?此问题主要引导学生,回顾第一单元知识,认识到大禹由于治水成功,地位的提高。设置第二个问题,传说中的大禹还做了几件有助于提高其威望、巩固其地位的大事?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第一段,获得大禹“涂山会盟”和“制作九鼎”的信息。使学生认识到随着大禹的地位提高,进而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

  其次,板书,夏朝的建立,让学生根据课本回答出夏朝建立的时间、都城。并且结合地图册,指导学生学会通过地图,认识到夏朝的地理范围及阳城的具体位置,了解阳城是今天的哪个城市。通过设置问题:同学们知道四大文明古国吗?通过学生的回答以及教师的'简单讲解,使学生认识到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同时是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历史发展惟一没有中断的国家。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再次,通过提“禹死后,他的王位由谁继承了呢?”引出启继承王位,指导学生通过阅读书本启继承王位的经过,让学生讨论书中“想一想”问题,学生通过讨论,能够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同时教师指导学生使用比较法,认识到禅让制和王位世袭制的区别。

  第二个部分,板书,夏朝的发展。指导学生观察《二里头宫殿复原图》及阅读文字,分析据此所获得的信息:筑有大型宫殿,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情况等。

  这之后,教师通过问题,夏朝就这样一直繁荣下去了吗?过度到下一个子目的学习。

  2)在第二个子目“商汤灭夏”中,

  首先,结合书本,指导学生观察《“桀驾人车”汉画像石》,设置讨论问题:这是夏朝最后一位国王桀,你认为他的怎样一位国君,你能预见到他统治的结果吗?学生通过讨论,认识到桀已经失去民心,夏朝衰落即将灭亡。于此同时,学生通过阅读,认识到商族的强大,引导学生推断:商灭夏。接着,板书商的建立,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归纳商建立的时间、都城。

  其次,观察《商朝形势图》,使学生认识到商代前期先后七次迁都,通过设置提问:商朝当时会因为什么原因而迁都?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认识到商代迁都的原因。板书:盘庚迁殷。通过地图册,使学生殷的地理位置。

  再次,板书商代的发展。指导学生通过阅读归纳学生在国家机构上的建设。同时,指导学生阅读书本阅读部分,以及观察《商代石人和玉人》、《商代玉器》、《商代玉蚕》、《商代铁刃铜钺》,体会商代经济文化的进步。

  3)在第三个子目“武王伐纣”中,

  首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设置提问:你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一下纣王?学生通过阅读认识到商纣的残暴。接着提问:昏庸残暴的统治将预示着怎样的结局?引出武王伐纣的事实。板书:西周的建立。学生归纳时间、都城。接着,通过书本议一议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道理,培养学生具备了初步的历史分析能力。

  其次,板书西周的发展:指导学生阅读《诗经》节选及课文,提问:西周的土地如何分配?西周的农业和手工业还有哪些进步?学生讨论归纳西周在经济上的发展。教师指出,西周经济的繁荣同样也是平民的劳动者所创造的。

  再次,板书东周的建立:学生讲述“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引导学生认识昏庸统治使其失去民心、预示着统治的灭亡。归纳知识点:前771年,犬戎攻破镐京,西周灭亡。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

  3、小结:指导学生将本课内容中的重大事件在自制的年代尺中标识出来。

  4、〖巩固练习〗做配套填充图册中的相关内容。

  教案点评:

  本教案采用了教师讲解,学生讨论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中,教师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展示大量的文物图片,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历史情境。同时,教师还在教学重难点部分,为学生提供了讨论、讲故事等机会,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热情。由于本课的时间跨度较大,内容较多,教师通过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自制大事记年表的方法,巩固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历史说课稿】相关文章:

初中历史说课稿01-05

历史说课稿(精选10篇)10-17

历史说课稿(精选10篇)05-11

历史说课稿(精选13篇)09-27

初一历史说课稿12-02

开元盛世历史说课稿11-05

初一历史说课稿02-25

【必备】历史说课稿(精选10篇)12-12

实用的历史说课稿四篇01-19

实用的历史说课稿4篇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