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说课稿> 说课稿

说课稿

时间:2022-06-26 23:30:56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实用】说课稿模板汇编六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你有了解过说课稿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说课稿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实用】说课稿模板汇编六篇

说课稿 篇1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理解老师的手对小道格拉斯的非凡意义。

  3.懂得在生活中不仅要学会感恩,更要学会给予。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5分钟)

  1、 背景音乐《感恩的心》

  师:现在,萦绕在你我耳边的这首歌相信你并不陌生,歌的名字叫做《感恩的心》。今天,在这样温馨的歌声中,俞老师想与你们分享一个有关于感恩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做《感谢那只手》。

  二. 初步感知:(8分钟)

  1. 学生初读课文(自渎)

  师:请你边读边思考——课件出示:(什么时候),(谁 )感谢(谁)那只手。

  2、交流揭示(学生自由发言,请个别同学站起来作答)

  课件出示:感恩节前夕,小道格拉斯感谢老师那只手。

  3、学生自由发言,后老师出示感恩节介绍

  听得非常仔细,是在感恩节前夕。同学们,你们知道感恩节么?(学生可能会想到是专门用来感谢人的节日,要给予肯定,然后做稍微详细的介绍)

  课件出示:感恩节介绍,学生大略看一看,了解一下

  三、分段研读

  1、学生自由地读一读第1、2自然段。

  师:就在这样的一个节日前,一位女教师因报社的要求,让一些家境贫寒的孩子们画他们最想感谢的东西。假设你就是那位女教师,你猜想孩子们会画什么?(学生试着猜想,请三至五个学生说一说)

  2、你是这样猜想的,那课文中的女教师又是怎么猜想的呢?请你读读1、2两段,找一找。

  (生可能会回答:他们感谢的东西很少,他们会画火鸡和冰激凌。立刻展开:为什么说他们要感谢的东西是很少的?为什么他们只会画火鸡和冰激凌?) 板书:? ?

  引导孩子一起找出原因:这是一群家境贫困的孩子,他们想的可能只是填饱肚子,火鸡和冰激凌对他们来说已经是很满足了,甚至是一种奢侈品……

  课件出示:小道格拉斯画的手。

  师:我们推想过了,女教师也是这样猜想的,所以当女教师在一叠画着火鸡和冰激凌的画中看到这样一只手时,她首先跳出的问题是:

  课件出示:是谁的手?

  让学生来猜测这是谁的手,先抛开课文不说,如果你看到这么一只手,你会觉得是谁的手?为什么这样认为?(学生自由想象并指名说一说)

  师:再来看看另外的孩子他们是怎么猜测的。课件出示:孩子们猜测说的话。

  师:孩子们这样猜想,女教师也迷惑不解,最后我们的主人公小道格拉斯却是这样回答的。

  课件出示:“这是你的手,老师。”

  四、重点理解

  (一).学习第7自然段,整体感知

  师:终于,在小道格拉斯小声的回答中,结束了大家的猜想,他画的是老师的手。那么他为什么要画这么一只手呢?带着这个疑问请你读一读课文的第7自然段。

  课件出示:第7自然段

  (二)、分句学习

  1、学生自由说一说。 (课件出示:她回想起来了,在放学后,她常常拉着他粘乎乎的小手,送这个孩子走一段)

  2.她、他分别指谁?(板书: 她 他)代进去读读。

  3.小道格拉斯的手为什么是粘乎乎的?难道是他贪玩弄脏的吗?你从哪里看出。出示:他家很穷,父亲常喝酒,母亲体弱多病,没工作,小道格拉斯破旧的衣服总脏兮兮的。理解这句话包含的意思。(引导学生一起说:家里人因为贫穷,父亲因为苦闷常借酒消愁,母亲也体弱多病,可能她想照顾自己的孩子,但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根本无暇顾及他是不是干净,而且他还小,还没有自理能力,所以衣服总是脏兮兮的,如果是你的小时侯,相信你的爸爸妈妈一定不你整理的干干净净的,给你的是满满的关心和爱护,而我们的小道格拉斯缺少的正是这种(板书:关爱)所以,可想而知,他在家一定不快乐,那么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这句话,感受他的不开心。

  4、师:他在家里得不到爱护,一点都不开心,不快乐,那么他在学校里开心么?

  (为什么不快乐?引导孩子从有色人种去看他在学校的处境,有色人种在美国是受歧视的,学校的孩子们都不要跟他玩,他非常的孤独。)

  5、师:只有在(放学的时候)才是开心的,因为(他的老师会毫不嫌弃地常常拉着他的手走一段。当两只手牵在一起的时候,你想象一下,女教师的手是怎样的?小道格拉斯的手是粘乎乎的.?当这么干净的一只手牵着他脏兮兮的手时,如果你是他,你有什么样的感受?你想对老师说什么?

  6、学生自由的说一说。

  师:女教师给他的是那种不是母爱,胜似母爱的关心和爱护,让他心里充满了温暖,对于他来说,这只手给了他爱,像上帝的手,天使的手一样的神圣,有着(板书:非凡的意义)他要感谢那只手。其实老师也常拉别的孩子的手,对于她来说,这只是一个微小的连提的意义都没有的动作(板书:微不足道)。就是如此一个微不足道的动作,却(板书:给予)小道格拉斯这么多内心的感动和非凡的意义,所以当别的孩子都画上火鸡的时候,他画了一只手,表达自己的(板书:感谢)之心。

  7、师:这些是这位善良的老师事先所没有想到的,是啊。(课件出示:对于很多给予……给予别人)

  反复诵读,体会其中道理

  五、拓展

  1、师:给予不仅仅是物质上的给予,而且也包括精神的支持,我想和你们一起来分享两个关于给予的小故事。

  课件出示:《一杯牛奶》 《给予是快乐的》

  让学生们自己说说里面包含的道理

  2、 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多关于给予的故事,这些事都非常的细小,细小到也许你都注意不了它。当同学生病的时候,你去探探他的头;运动会时你的加油声,对于你来说,那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却给了对方力量……诸如此类的小故事举不胜举,在你的身上或身边,也一定有这样的故事,它可以是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请用你的笔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六、作业

  课件出示:请你回忆一件“给予”的小故事,写写你的感受

  题目为:给予的快乐

  师:最后,送大家一句格言:与人玫瑰,手有余香。

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本节教材是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八章第二节内容,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运用实验的方法得出玻耳定律的内容及其数表达式,并给出了玻意耳定律的图象表示法和微观解释。

  2、教材的地位>>玻意耳定律是学生学习的第一个气体实验定律,第一次分析气体状态参量的定量变化,对学生进一步学习查理定律和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都有重要作用,同时也能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来研究物理问题的思想方法。

  3、教材的特点:教材突出了得出玻意耳定律的实验过程、思路和方法。用理想化模型代替实际研究的对象,并对有关过程作出一定的简化和假设,抓住了事物的主要矛盾,忽略了次要矛盾。

  4、教材的作用:本节教材的内容及其安排,既能培养学生从具体事物入手的分析方法,更能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给学生提供了学习物理知识的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

  5、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知道等温变化,玻意耳定律的内容和公式及其由来。

  b、知道P-V图上等温变化的图线及其物理意义。

  c、知道用分子动理论对玻意耳定律的定性解释。

  (2)能力目标>a、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实验并得出结论的能力。

  b、运用玻意耳定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3)德育目标: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仔细观察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从具体事物入手,抓住主要矛盾,进行科学抽象的能力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目标确立的依据:本节课是《大纲》和《考纲》规定必须完成的教学任务。

  6、教材的重点和难点(1)重点a、由实验推导出玻意耳定律。b、动用玻意耳定律解决有关问题。

  确立的依据:①玻意耳定律的得出是本节课必须完成的教学任务。②运用本节内容来解决实际问题在高考、会考中常常见到。

  (2)难点:一定质量的气体状态变化过程和初末状态P、V的确定。确立的依据:学生在力学中已习惯于对看得见、摸得着的宏观物体进行状态分析和过程分析。是首次接触气体的状态,在感性认识上会不到位。

  二、说教法

  本节课力求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原则,运用观察和实验为主的物理研究方法,引导观察、诱导思维。使学生的思维从形象过滤到抽象。通过一定的逻辑思维和推理,找出内在的物理规律,并结合练习进行教学,能有效地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整个教学过程,能使教学在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兴趣中完成,可以很好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依据:由物理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采用实验、引导观察及推理和讲练结合的方法,可以创造和谐愉快的课堂教学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科学精神。

  三、说学法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时,应自始自终参与教学过程。仔细观察演示实验,积极思维,充分感知现象,探索本质,使其知识和能力不断提高,科学态度和优良品德在教师的示范中得到培养,掌握学习物理学的方法,使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加完善。依据:课堂教学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原则。采用如上学法,可以使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被充分调动,使学生的思维活动逐步的深化,这样,既能掌握知识,有能提高能力。

  四、说教学

  程序从以上教材、教法和学法的分析,在教学中应以掌握知识为中心,培养能力为目标,紧抓重点突破难点,设计如下教学程序:

  1、复习提问:这部分大约需要2分钟,复习提问,检查上节课的掌握情况,并为本节导入新课作准备。

  2、导入新课:这部分大约需要2分钟,在复习上节内容的基础上自然而然的引入。

  3、新课教学:这部分大约需要25分钟

  根据现代教学论,在物理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要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在本节课中采用突出物理过程的教学,利用演示实验,创设问题情境,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能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在得出玻意耳定律时,不仅教师演示,而且请两位同学协助完成实验,完毕后,组织分组分别分析和讨论数据特点,这样能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将学生的注意力,兴趣点及时地引到课堂上,迅速地调整好学生的学习状态,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逻辑推理,将对空气适用的结论推广到其他气体而得出普通的结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全方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给学生一个回答问题、展示自己的机会。在得出结论的基础上互相讨论给出玻意耳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并请同学们按刚才的实验数据作出等温线,让他们从中体会学习的乐趣,掌握探索物理规律的一般方法。

  4、巩固练习

  为了使学生巩固在本节课中学到的织识,进行知识的运用和迁移。在本节课上安排5——10分钟的时间进行例题分析和巩固练习。使学生所学知识得到巩固和扩展,使学生达到学以致用,促进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5、课堂小结:这部分大约需要3分钟,为了给学生一个完整而又深刻的印象,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小结。这样有助于须生抓住本节课的重点,更好地突破本节课的难点,形成较好的知识网络和体系。

  6、作业布置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为了学生全面系统地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内容,有必要布置一定的作业。

  (1)阅读教材

  (2)教材P228练二2、3

  7、板书设计

  板书的直观性、全面性和系统性比较好,在黑板上保留的时间也比较长,对学生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影响也比较大,教学中将黑板分为关于实验、数据、结论三大部分进行板书和板画可以更好地加深学生的印象和理解。

说课稿 篇3

  一、 教材简析:

  本章内容属于三角学,它的主要内容是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及其实际应用,教材先从测量入手,给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接着研究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锐角三角函数,最后是运用勾股定理及锐角三角函数等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其中前两节内容是基础,后者是重点。这主要是因为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有较多的应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可以被广泛地应用于测量、工程技术和物理中,主要是用来计算距离,高度和角度。教科书中的应用题,内容比较广泛,具有综合技术教育价值,解决这类问题需要进行运算,但三角中的运算和逻辑思维是密不可分的;为了便于运算,常需要先选择公式并进行变换,同时,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题和课题学习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空间想象的能力,即要求学生通过对实物的观察,或根据文字语言中的某些条件画出适合它们的图形,总之,解三角形的应用题与课后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三大数学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解直角三角形还有利于数形结合。通过这一章的学习,学生才能对直角三角形的概念有较为完整的认识。另外有些简单的几何图形可分解为一些直角三角形的组合,从而也能用本章的知识加以处理。以后学生学习斜三角形的余弦定理,正弦定理和任意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时,也要用到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

  二、教学目的、重点、难点: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解直角三角形的概念,能熟练应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

  重点:1、让学生了解三角函数的意义,熟记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并会用锐角三角函数解决有关问题。

  2、正确选择边与角的关系以简便的解法解直角三角形

  难点: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学会用数学问题来解决实际问题即是我们教学的目的也是我们教学的归宿。根据课标的要求,要尽量把解直角三角形与实际问题联系,减少单纯解三角形的习题。而要在实际问题中,要使学生养成先画图,再求解的习惯。还要引导学生合理地选择所要用的边角关系。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经历由情境引出问题,探索掌握有关的数学知识内容,再运用于实践的过程,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与能力。

  (2)通过实例认识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即锐角三角函数;知道30、

  45角的三角函数值;会使用计算器由已知锐角求它的三角函数值,由已知三角函数值求它对应的角。

  (3)运用三角函数解决与直角三角形有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4)能综合运用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与边角关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进行解决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形象思维能力;渗透转化的思想。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敢于实践,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教法与学法

  1、教法的设计理念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的,结合注重开放与生成,构造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体系。改变课堂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验,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并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感悟知识的生成,发展与变化。在教学过程中由学生主动去发现,去思考,留有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去操作,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而教师为主导,采用启发探索法、讲授法、讨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这样,使学生通过讨论,实践,形成深刻印象,对知识的掌握比较牢靠,对难点也比较容易突破,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能力。

  2、学法

  学生在小学就接触过直角三角形,先学习了锐角三角函数,所以这节课内容学生可以接受。本节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培养学生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通过图形和器具的演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操作,体验转化过程,真正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

说课稿 篇4

  一、关于教材:

  1、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第一课时:十几减九。

  2、教材简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10以内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而且十几减九是20以内退位减法的第一课时,学生对于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基本思维方法还没有建立起来,所以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方法。通过系统学习十几减九的计算方法,为十几减几的学习构建基本的学习思路。

  3、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十几减9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计算。

  ⑵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经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感受20以内退位减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重视算法多样化,培养创新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体验探索与创造的快乐。

  4、教学重、难点:

  为了使学生能比较顺利地达到教学目标,我确定了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探究算法,正确计算;教学难点:理解算理,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计算方法。

  二、关于教法: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认识规律出发,为了更好的突出本课的教学重点,化解难点,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创设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3、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三、关于学法:

  依据新的课程标准,必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本节课在学生学习方法上力求体现以下三个方面:

  1、在具体情景中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和初步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探索的成功、学习的快乐。

  2、通过灵活、有趣的练习,巩固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技能。

  3、联系生活实际解决身边问题,体验数学的应用,促进学生的发展。

  四、关于教学程序

  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四个环节向大家阐述对本节课教学程序的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导入环节,我设计了“找伙伴”的游戏。游戏目的是复习9加几的知识.我首先选择8位学生起立,分别扮演“11—18”八个数字娃娃.我扮演“9”。我分别走到8位学生面前,说:“我和谁相加才能得到你?”相应的学生回答后,根据答案的对错,全体学生给予相应的评价,并一起说出算式.

  通过这样设计不仅为学生学习十几减9在知识上做好准备,而且在计算思路上做好了铺垫.

  (二)探索新知

  接下来是第二个环节探索新知,在这一环节,我将出示这样一个例题(出示课件),学生通过对题目的理解以及已有的知识经验会很快的得出算式:9+2=11。随后出示11个苹果图,问:要从 11个苹果中去掉 9个,怎样列式?学生自由讨论列出算式,我相应板书:11-9= 。这个算式我们没有学过,应该怎样计算?请同学们分组讨论,把你怎样想的说一说.学生通过讨论可能有以下结果:

  (1)因为 9加 2得 11,所以11减 9等于2。

  (2)从图上看出从11个苹果里去掉9个,还剩2个苹果。

  (3)把9分成1和8,先用11减1再减8,得2。

  (4)把11分成10和1,先用10减9得1,再用剩下的1加1得2。

  最后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通过直观图和加减法算式的对比,渗透加减法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明确用加算减的计算思路.同时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已有的知识基础出发,找准了新知识的起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根据对学生掌握情况的初步了解,我将继续出示以下三个练习,巩固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根据学生的回答,我相应板书以下三个算式:12—9 15—9 13—9 之后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解决这三个问题。最后让学生总结这四个算式的特点,继而出示本节课的课题:十几减九。

  这一环节,旨在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景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通过动手实践,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解决问题。在亲身经历探究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想法,掌握自己认为好的计算方法,自觉地构建退位减法的基本思路。

  (三)巩固反馈

  在这一环节我设计了形式各异的练习(出示课件),因为练习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的重要手段,针对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有层次、有针对性地设计上述练习,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基本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进行拓展练习,可以深化教学内容,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四)课堂小结,激励评价

  在本节课最后让学生自己说说这节课的你学到了哪些新的知识?这样设计既是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回顾与整理,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概括表达和自我评价能力。

  (五)板书设计

  十几减9

  9+2=11 11-9= 12-9=

  15-9= 13-9=

说课稿 篇5

  学习目标:

  《4的乘法口诀》是在学生已经学会2、3的乘法口诀,初步理解了乘法的意义的基础上进行的,在本课中,学生将围绕以下四个目标展开学习:

  1、知识技能:学生通过操作软件,在学习乘法口诀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提高应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数学思考:在整理1~4的乘法口诀及其他一些练习中,初步培养学生发现简单规律的能力。

  3、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实际问题情景中感受乘法口诀形成的过程,并能利用口诀熟练地计算乘法。

  4、情感态度:学生在编乘法口诀和利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习能力,积累学习情感,享受成功的喜悦。

  学习环节:

  本课学习内容包括想想、做做、玩玩三个部分。

  1、想想中包括一个例题和两个练习,引导学生体验4的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并能够初步掌握探究学习的方法。

  2、做做中有三个练习,学生可以自主探究,在实际应用中巩固知识。

  3、玩玩中有四个练习,是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过程,全面调动了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既内化了新知识,又发展了能力。

  课件说明:

  本课件的制作采用Authorware为开发工具,它是一种比较实用的课件制作软件,它支持几乎所有的视频、动画、图象、音频等格式的文件,具有信息容量大、检索快、传播效率高的功能优势。课件在必要的地方设计了交互按钮,操作使用简洁明了,学生单击按钮可进入到下一画面。在每一个练习内容的最后,单击交互按钮就可以切换回问题界面或主界面。

  1、想想这部分的作用是:激情导趣,掌握方法

  (1)例题:给学生创设了一个游乐园中的小火车的情景,让学生用语言描述,在描述的过程中说到:有4个小车厢,1个车厢里有4个人。随着课件的点击,出现动态的变化,让学生说出2个、3个、4个车厢的人数。然后引导学生填表算一算,填表算一算起两个作用:一是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二是让学生熟悉4的连加,为学习4的乘法口诀打下基础。

  (2)练习1:设置了4个不同的水果,给了学生可选择的空间,自主选择,体现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四个练习都是编4的乘法口诀,这里多个数的连加可以看屏幕数出,从而解决了乘法算式的得数问题。再想一想和你真棒的提示,体现了人机对话。教师通过转播的形式达到人机互动,起到了互相学习、集思广益的效果。

  (3)练习2:学生运用前面掌握的方法填出积,编出口诀。在做题中内化了思维方法。

  2、做做是激导探究,巩固知识的过程。

  (1)练习1:通过探险主题,让学生自由选择,可进入小兔或海豚两个画面,每副图意都有两种理解,能列出2个算式,使用的口诀是相同的。怎样理解图意,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这里学生可通过人机对话判断对错,通过教师转播达到互动。

  (2)练习2:学生在练习中,可以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3)练习3:学生在练习中,既能提高计算能力,又再次看到一句口诀能算两道乘法算式。 这三个练习,都配上了感情色彩,激发了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玩玩是应用知识,内化提高的过程。

  (1)练习1:通过送信游戏,让学生发现口诀表的排列规律,并能说一说。这些规律学生在学习中已初步发现,通过口诀表会感受更清楚,在游戏情景中,印象会更深刻。

  (2)练习2:通过人机对话,培养学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通过转播,达到思维的交流。

  (3)练习3: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互动讨论,找出实际问题,培养了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的兴趣和能力。

  (4)练习4:引导学生从1只小青蛙身上找出问题,如:1只青蛙有1张嘴、2只眼、4条腿 接着以人机对话的形式进入2只、3只、4只青蛙的填空练习。这个练习既巩固了1~4的乘法口诀,又让学生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并在游戏中内化了知识,熟练了乘法口诀。

  教学效果:

  本课教学是在网络环境下进行的,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转播学生的练习,达到人机互动,直接诱发了学生在感情和行为上的参与意识。练习中生动有趣的画面,直观动态的演示,强有力地吸引学生,把学生带进一个个崭新的学习境界,创造出激动、高昂、活泼的获取知识信息的氛围,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尝到学会创造、追求真知的乐趣,其参与性学习的程度是普通形式下的授课所难以达到的。同时增强了课堂密度,强化了学生思维的整合度,给学生个性思维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很大幅度的提高了教学效率。

说课稿 篇6

  一、把握《大纲》,说教材

  《蓝树叶》是学生进入二年级以来的第一组讲读课文的第二篇。课文以李丽借绿铅笔为线索,记叙了一件发生在两位小同学之间的事。课文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能使学生产生心理共鸣,读后自然受到助人为乐的思想教育。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教材还配有两幅插图,第一幅图照应第二段的内容,第二幅图照应第五段的内容。根据《大纲》要求和本组训练重点,教学时要体现如下思想:

  1.发挥汉语拼音帮助识字的作用,让学生通过拼读音节读课文,掌握生字字音,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词句训练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让学生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来理解词句。

  3.注重朗读训练与指导。要求学生根据不同的标点符号读出停顿和语气,还要根据不同人物选择不同的语气、语速,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4.紧扣课文思考题,理解课文重点。教育学生从小就以助人为乐为美德。

  “李丽为什么没有接林园园的绿铅笔”是课文重点;“林园园看见李丽画蓝树叶为什么脸红了”是学生理解的难点。

  二、训练思维,说程序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导入:“你们见过的树叶都是些什么颜色的”当板书课题后,启发学生:“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让学生质疑,如:“树叶为什么是蓝的呀”变教师提问为学生质疑,唤起学生学习的情趣和好奇心,促进主体的发展。

  (二)借助拼音,初读课文

  1.学生借助拼音逐段读课文。

  2.指导朗读,如长句子要注意停顿、断句。

  (三)教师范读,进入情境

  通过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把学生带入作者创设的`情境之中,以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使他们的感情与文中主人公的情感同频共振。

  (四)紧扣问题,自主学文

  抓住一个“借”字,紧扣课后三个问题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读懂四次对话,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第二至四段采用引读,然后指导学生着重读第一次对话,画出重点词。运用第一次对话的学法,学习第二、三、四次对话。第四次对话,可引导学生同桌分角色表情朗读。学习第二段时,还可与观察文中插图结合起来。

  讲读最后一段

  思考:林园园看见李丽画了蓝树叶,为什么脸红了(结合观察第二幅插图)从林园园的神情联想她在想什么,答案让学生自悟自得,教师只作相机诱导,从而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

  (五)质疑启思,合作学习

  学生可能会问:“林园园不肯将铅笔借给同学,是不是一个坏孩子”或从李丽的角度提问:“李丽不接笔,很有自尊”可引导学生发表意见,深入讨论,不必强求一致。为学生构建互动的模式,营造主动探索、合作学习的氛围。

  (六)适时运用,实现迁移

  在课后第3题“填空,再读一读”之后,出示:“一个星期后的一堂美术课上,老师要同学们剪纸。可是坐在林园园前面的方晓晓没有带彩纸,林园园看见了,会怎样呢”请同学读题、思考、讨论,先说说,再写下来。

  这个练习以填空引出教学内容,凭借“脸红”去揣度人物心理,用延续情节引导想象事情的必然发展。整个教学片段融听、说、读、写、思于一体,又渗透思想教育,没有多余的讲解,训练扎实而有效,实现了知识的正迁移。

  三、促进发展,说教法

  1.引读法

  李丽四次借绿铅笔的经过采用教师引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突破朗读的难点,培养学生语感,还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体会文中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悟出作者运用语言文字的妙处。

【说课稿】相关文章:

地理说课稿-《大洲和大洋》说课稿07-12

高中汉语说课稿《我很重要》说课稿06-29

尊严说课稿01-17

《台阶》说课稿01-23

《繁星》说课稿01-23

散步说课稿01-26

《爬山》说课稿01-26

《金子》说课稿01-20

《琥珀》说课稿01-20

《鲸》说课稿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