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说课稿> 说课稿

说课稿

时间:2022-06-25 21:36:24 说课稿 我要投稿

有关说课稿汇编九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来辅助教学,说课稿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说课稿10篇,欢迎大家分享。

有关说课稿汇编九篇

说课稿 篇1

  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课题选自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明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晚期,明初休养生息政策的实行和君权的加强有利于恢复生产发展,国力强盛,所以郑和能下西洋开展主动外交。但由于封建制度的腐朽,而此时的西方正经历着文艺复兴资本主义兴起,明朝中后期开始出现被动外交的局面即戚继光抗击倭寇、葡萄牙攫取澳门的居住权,所以本课是一个转折点,承上启下,地位非常重要。

  2.教学目标:基于课标与学情,对教材进行重新整合为两部分:一是主动外交,郑和下西洋;二是被动外交,戚继光抗倭和葡萄牙攫取澳门的居住权,在对立中把握教材内容。我们学习历史要达到“以史为鉴”的目的,我确定三维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能力:使学生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和葡萄牙攫取澳门的居住权等基本史实,掌握明朝对外关系的概况。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与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充分利用白板与苹果移动终端教学,师生共同收集资料包括图片和文字资料,使学生了解郑和下西洋的史实,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找寻历史信息的能力,让学生绘制并识读《郑和下西洋的路线图》及讲解路途中的所见所闻,培养学生识图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比较郑和与哥伦布的航海,郑和下西洋的意义,让学生认识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的历史壮举,促进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与文化的友好交流,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通过学生收集资料并讲述戚继光抗倭的故事及利用童谣、地图和课本上的动脑筋,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戚继光,知道戚继光抗倭是反侵略斗争。

  通过《七子之歌》音频及澳门回归祖国的图片展示,让学生了解葡萄牙攫取澳门的居住权的史实,使学生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郑和、戚继光的人格魅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健全的人格,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教材重难点

  (1)重点:郑和下西洋的史实和戚继光抗倭的事迹。

  理论依据:根据知识点在教材中所占的地位和《新课程标准》对学生学习的要求。郑和下西洋标志着我国古代航海事业发展达到了顶峰,另外,郑和远航架起了中国同亚非各国友谊的桥梁,影响至今,意义深远,需重点掌握。而戚继光不为名利,以国家和民族安危为己任的强烈爱国主义精神,赢得了后世的尊敬,具有强烈而深远的影响。

  突破方法:通过自学,学生绘制路线图、讲解所见所闻、合作探究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了解郑和下西洋的史实,通过对比,得出结论,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一次伟大的壮举,以此加深学生的认识。

  (2)难点:涉及的空间概念较多,古今地名有差异等,给学生带来不便。

  突破方法:学生先自己绘制郑和下西洋路线图然后讲解所经过的重要国家、地区、海峡等,然后简要讲述所见所闻,最后教师将《郑和下西洋路线》动态地图在白板或iPad上显示出来,这样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的活动,学生也更有兴趣,从而形成准确的时空概念,化难为易。

  二、教法和学法:

  1.学情分析:

  (1)知识方面:七年级学生年龄较小,他们活泼好动,好奇心强,但知识储备不足,易接受感性材料。

  (2)心理方面:身心发展还不成熟,在教学过程中要指导学生借助历史地图等感性材料来学习历史,这样做都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

  2.教法: 根据教材和学情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以下教法:

  白板、苹果移动终端辅助教学法:本课图文资料多,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将丰富的图文资料以直观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这符合学生心理发展规律,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率,更可以提高师生互动的教学效果。

  比较法:①将郑和下西洋和欧洲新航路的开辟进行横向比较,引导学生得出结论:郑和下西洋在世界航海史上是空前的;②将明前主动后被动的外交概况进行纵向比较,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当时的中国在世界上已经落后了。用比较法有利于加快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进程。

  自学辅导法等教学方法。

  3.学法:联系法(对于郑和下西洋的条件,教师可以通过前面所学知识的回忆,让学生在联系中得出结论。郑和下西洋的伟大之处可以通过与西方航海家作对比,体现郑和下西洋的伟大)、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等学习方法。

  设计理念: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新课改模式,“先学”,就是同学们在课堂上紧紧围绕着本课的学习目标,所进行的自我实践自主学习。“后教”,就是同学们对“先学”中的存在的诸多问题,所进行的合作实践、合作学习。“当堂训练”,就是同学们在“先学”与“后教”的基础上,学生依靠自己的力量,独立自主地完成作业,就是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因此也培养了学生的时间观念、独立意识、合作精神等。

  三、教学过程:

  【导入】:视频《郑和下西洋》导入,创设情境,展现郑和下西洋的宏大场面,抓住学生眼球,点明主题,出示课题(解释:从课题可看出这个时期的对外关系既有友好相处的一面,又有冲突的一面)

  【自学指导一】:传递和平的使者——郑和下西洋

  (阅读教材p93_95,5分钟的时间独立完成) 1.郑和下西洋的“西洋”,是指今天的哪里? 2.郑和远航的目的是什么? 3.我随郑和下西洋。(时间、出发地、途经今天哪些重要地区、国家、城市?穿越哪些重要海峡、港湾?最远到达哪里?简介所见所闻。)4.郑和下西洋的意义。

  设计理念:学生充分地阅读教材,明确本课的基本知识点,这样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而不是老师一味地灌输知识。

  【自学检测一】:(包括小组讨论、合作学习) 1.通过识别郑和的图片,学生进一步从课前收集的资料中介绍郑和及“西洋”的地理位置。 2.郑和下西洋。师生合作,在苹果移动终端ipad上完成郑和下西洋的盛况表格,增强师生互动。3.学生在“郑和下西洋”空白地图上先绘制郑和下西洋的路线图并在白板上进行展示,然后介绍所到达的重要国家、地区、海峡等内容,其他学生补充或再讲述所到地区的所见所闻,为郑和下西洋的意义作铺垫。

  设计理念: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使学生亲自参与到教学中,亲自感受所到地方,既解决了重难点,通过讲述所见所闻,又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对郑和下西洋与亚非各国的交流有了更深的体验。

  4.小组讨论“动脑筋”郑和为什么能实现远航?

  设计理念: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有些学生通过纵向联系,既能联系以前所学知识,例如:造船技术的高超、指南针的使用等并引导学生将优秀人物的品质内化为自己的素质,又能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5.与西方新航路的开辟进行横向比较,引导学生归纳郑和下西洋的伟大历史意义,培养学生比较归纳能力,在比较中将重点解决。

  教师小结:郑和下西洋是我国明代与世界友好交往的典范。但是,在中外友好交往的与此同时,还有中国军民抵抗外来侵略的一些英雄事迹。下面让我们走进戚继光。

  【自学指导二】:抵御侵略的英雄——戚继光抗倭

  (阅读教材p96,3分钟的时间独立完成) 1.“倭寇”有哪些人组成?2. 戚继光抗倭的背景及简单经过。3. 戚继光抗倭取胜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自学检测二】: 1.学生先了解什么是倭寇,通过课前收集的故事、童谣等材料了解倭寇的危害,学生介绍戚继光及他的英勇事迹,进而理解他的诗句,凸显戚继光的爱国情怀,让学生在感受人物魅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设计理念:培养爱国情感,注意指导学生将优秀人物的品质内化为自己的素养,这样做都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美国有位教育学家说过,告诉我的,我会忘记,给我看的,我会记住,让我参与的,我会理解。

  2.探讨戚继光抗倭成功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明确“民族英雄”的概念,在爱国主义情境中使重点突出。

  教师小结:戚继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杰出的民族英雄。他领导的抗倭斗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反抗外来民族侵略并取得胜利的斗争。在东南沿海遭受外来入侵的同时,我国还有一处地方也正受到西方殖民者的骚扰。通过自学,大家知道是哪个国家?

  【自学指导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阅读教材p97,2分钟的时间独立完成)(配《七子之歌》音乐),渲染气氛,拉近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增强民族自信心。1.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讲述葡萄牙攫取在澳门居住权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2.欣赏“澳门回归”的图片,使学生感受到只有国家强大,才能立于世界民族不败之林。

  [课堂小结]同学们,从前面学习过的内容知道,明朝前期,中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郑和七下西洋,同亚非各国的经济和文化交流频繁,属于友好交往;明中后期,国势日渐衰落,倭寇入侵、倭患猖獗,戚继光领导了反侵略的抗倭斗争,并取得了胜利,然而中国与外来侵略势力的矛盾却日益尖锐,于是就有葡萄牙殖民者的入侵,攫取在我国澳门的居住权,并在那里开始了殖民活动。后两者表现为冲突和战争。明代对外交往的特点的演变,非常直观地反映了当时处于封建社会的中国,在世界范围内已经落后了。

  【板书设计】:

  明朝前期 明朝中后期

  中外友好交往 中外矛盾冲突

  郑和下西洋 戚继光抗倭、

  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教学评价】:

  撰写历史小论文:郑和七下西洋的遗憾与启示。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客观、科学、有新意的观点,并能自圆其说的,可酌情加分:体现质疑求真的探究精神的作品,应鼓励加分。

  设计理念:检测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

  四、教学反思:这节课整个过程都是按照“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来进行的,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达到了培养和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多种方式与检测手段都是为了能让学生达到堂堂清的目的,为学生的课后作业扫除障碍。学生的主体得到了充分发挥,收到了比较好的学习效果。我的说课到此结束.

  谢谢!

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1、本课在教材所处位置及内容分析

  《倾斜的伞》是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这一单元教材以“爱”为主题,共安排了3篇文章,这是第1篇。《倾斜的伞》是一篇叙事兼有抒情的散文,文质兼美,文章主要写了外公和外孙女两代人之间互相撑伞的场景。文章以“雨中倾斜的雨伞”为线索,将外公对“我”的爱和“我”对外公的爱,这一“爱的情感线”连缀起来,使“雨中共同打一把伞”这一生活中常见的细节中,蕴涵着的强烈的爱的气息,通过精彩的文字巧妙地张显出来,给人以“爱”的感动,让人体会到人间亲情的温馨。

  课文主要写了“我小时候在雨中,爷爷为我撑伞”和“我长大候在雨中,我为爷爷撑伞”两部分。作者在抒发着内心强烈的情感的同时,我们读起来也会清晰地认识到,雨中伞下笼罩着浓浓的亲情,时空变幻的传递中也流露着浓浓的感恩之情。

  2、教学课时划分:本课共2课时(今天所授第2课时)

  3、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墨、挽、胳、膊、擦”五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文章题目的含义。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 ) 结合生活体验,描述生活中充满温情的事件。

  过程与方法目标

  (1)让学生在感情朗读,分角色朗读中,感悟、理解课文内容。

  (2)提高学生随文识字,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了解在雨天外公对年幼的“我”的呵护,体会祖孙间的亲情。

  4、教学重点:本文的教学重点,除了知识、技能与方法外,还应侧重于了解在雨天外公对年幼的“我”的呵护,体会人间真情,学会感恩,懂得回报。

  5、教学难点:通过学生感悟,从字里行间理解人间真情,学会感恩,懂得回报。

  二、说教法学法设计

  1、设计理念

  (1)、让学生读中感悟到人间真情,体会到父母等长辈对自己的爱。

  (2)、要让学生在感悟文本的基础上,能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结合自己的经历谈出自己的感悟。进而体会到父母等长辈的爱。

  (3)本课采用交互式、自我体验式等教学方式将这些理念贯穿于教学过程中。

  2、学情分析

  本课面对的是刚上1个月的三年级的同学,他们的思维能力、说话能力等其实还是二年级水平。加上抽签借班教学,新区回小又是大班额教学,和自己平时教学班级不同,面对上述学情,要努力作到“以学定教”、“因材施教”。针对当今,孩子们不论吃的,穿的,玩的,就连上学,无一不在享受着亲人的爱的呵护,那么它们是否感受到了爱的温馨与幸福呢?他们又是否懂得去感恩,回报这些爱。事实上,现在的孩子对爱的感受确实缺乏,更不用说主动献出自己的爱了。这篇课文正适时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3、教法学法设计

  我根据教学实际和学生情况,将整个教学环节分为四大版块。

  第一版块:回忆雨景,导入新课

  由于是第二课时,同学们对课文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我提出“同学们喜欢下雨天吗?在雨中,你们有没有和别人共同打过一把伞?发生过什么事情吗?”等提问,把学生拉回课文所叙述的情景中。这样设计意图:选择学生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情,让学生尽快进入角色,融入到课文当中去。]同时师生共同走进课文,去感受“我”与外公之间浓浓的爱。

  第二版块:细读研磨,精读感悟

  读中感悟外公对丹丹的疼爱。教学中,我采取看一看、说一说、读一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从字里行间感受外公对丹丹无私的爱。以上这部分教学,引导学生紧扣文本,凭借对重点语言文字的形象化感悟,抓住语言感悟点,深入体会,进而深入理解人与人之间的挚爱亲情。通过伞下外公对丹丹的关爱情景的.表演,让学生真切地感受亲情。这个环节是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合理部分,如果抛开语言文字,空对空的说教,对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不会有好处。

  读中感悟丹丹对外公爱的回报。这个环节让学生观察两幅图,找出不同点:1、外公老了,丹丹长大了。2、丹丹小时候外公把伞歪向丹丹,丹丹长大了,把伞歪向外公。通过对比,让学生从当年外公把关爱更多地给予丹丹,后来丹丹把关爱更多地给予外公的画面中,体会外公的爱幼之爱和丹丹的爱老之爱都是一种亲情之爱,体会到这种亲情的至纯至真。

  在学法引导上,我特别注意了对基础知识的传授。如课文中几处重点句子的理解,教师特别注意引导学生怎样学上下功夫,特别是“仍然----仍然-----仍然-----”这个句子,其实是排比句,要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懂得意思,还要用3个“仍然”造句。考虑到刚上三年级难度过大,教师设计了2个同样句型的填空说话训练,及完成学生对这一难点内容的掌握,又教会学生的学习方法。

  在对重点内容的理解和感悟中,我都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在怎样读出情,读出意,怎样读出主人公的内心感受上,做重点指导。让学生随着课文内容的故事情感的迁移,而投入到教师的教学之中去。这是本课学法的指导的重点所在。

  第三版块:激情延伸,再现关爱

  在学生对比“两张不同的照片”之后,教师提出理解“倾斜的伞”课题的含义。安排在文章最后是我的大胆创意,文章的结尾让学生读中思考:“我”永远珍惜爱护的仅仅是那把伞吗?从而让学生体会到雨伞下笼罩着的是浓浓的亲情。

  第四版块:真情回报,学会感恩

  读后拓展。课文学完,要让学生在感悟文本的基础上,能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结合自己的经历谈出自己的感悟。进而体会到父母等长辈的爱。这个环节我引导学生从司空见惯的小事中去感受到父母亲人的爱,只有感受到爱才会懂得回报爱。因此,我先让学生回忆父母亲关心自己的一件感人小事,再填写爱心卡,表达自己对长辈的感激之情。

  最后用歌声抒发心中的爱,使关爱他人的种子在学生的心中慢慢扎根。教师用歌曲《感恩的心》和人间感恩的图片,让学生迁移默化的受到教育,进一步升华主题,从而结束全课教学。

  三、说板书

  本课的板书设计有一定特色。

  1、课题:倾斜的伞中的“伞”由字变成图——一把墨绿色的小伞,倾斜地贴在黑板上。使文章的线索一目了然,更突出了倾斜的含义。

  2、用“外公”和“丹丹”以及双向箭头使文章的主要内容一目了然。双向箭头上的爱心突出了文章的主题“爱”。

  3、一个大大的红心上贴满孩子们的五颜六色的爱心卡,这不仅是孩子们爱的感激,更是他们爱的宣言,相信他们一定会把爱心留在心间,把爱心播撒到每个人的身边。

说课稿 篇3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五册第三单元《四边形》的第一课时。

  首先,我对这一课时的教材和学生情况进行简单的分析。

  一、教材和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简单的平面图形、认识了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也是以后进一步学习其它图形的基础。所以,要落实好这部分的教学任务,使学生在快乐、充实的课堂中得到一定层次的提高。因此,本教材安排了两个例题:例一是借助涂颜色的活动,让学生从众多的图形中区分出四边形,并感悟到四边形的特点;例二让学生对各种四边形进行分类,对不同的四边形各自的特征有所了解,特别是加深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教材通过找一找、涂一涂、分一分等一系列的活动,加深学生对四边形的了解。我觉得教材这样的编排符合中低段儿童的心理特点。

  所以,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的起点,我作了课前调查,调查表明:大部分学生对于四边形并不是一无所知,但也并不十分清晰,而且不同学生的认识存在差异,学生只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尤其是对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学生还只能在直观上理解,还不能概括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根据我对教材的理解和对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四边形,了解四边形的特点,并能根据四边形的特点对四边形进行分类。

  2、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精神。

  3、通过主题图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热爱运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思想教育。 经过初步分析,我认为本课时的重难点是:

  三、重点和难点。

  掌握四边形的特征,通过对四边形的分类,进一步认识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特征。

  突破重难点的关键是:创设适合学生的问题情境和探索氛围,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因此,本节课的教法和学法我是这样设想的:

  四、说教法学法

  (一)说教法

  中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形式正处在形象思维过度到抽象思维的阶段。因此,本节课的教学我尽量运用直观的教具和现代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所以教法的选择以直观演示法、实验操作法、情景教学法为主。

  (二)说学法

  托夫勒有句耐人寻味的名言:“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达尔文也曾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论的知识。”这些至理名言充分说明了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性。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始终贯彻主体性和活动性的教学思想,指导学生运用以下学习方法

  1、动手操作的方法。如让学生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四边形,剪一剪四边形。

  2、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如在合作中分类出不同的四边形。

  3、观察比较法。如让学生观察长方形和正方形,引导学生逐步概括出他们的异同点。

  五、说教具学具准备

  根据教学需要,这节课我准备的教具有多媒体课件一套、学具盒一套。

  一切好课行如流水。创设情境,提出问题重在激趣;主动探索,研究问题力求自主创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意在启智培能。为此,对本节课的主要教学过程,我做如下设计:

  六、说教学程序:

  一、主题图引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吗?你喜欢什么运动?(对学生进行热爱运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思想教育。)

  2、这是什么地方?你看到了什么?(给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同桌说或小组说。)

  3、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许多图形。

  学生汇报、交流。

  4、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四边形”的知识。——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认识四边形)

  (1)下面的图形中,你认为是四边形的就图上你喜欢的颜色

  学生剪完后汇报,并说说理由。

  (2)小组讨论。

  你发现四边形有什么特点?

  学生汇报,教师根据回答板书:

  四边形有四条直的边四个角

  (3)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表面是四边形的。

  2、教学例2。(给四边形分类)

  (1)学具袋的四边形进行分类。(学生独立操作)

  (2)还有不同的分法吗?(小组交流)

  学生汇报,并说理由

  三、巩固应用。

  教材第36页的“做一做”中的第1、2题。

  四、全课小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知识?(学生汇报)

  2、今天我们学习了四边形,掌握了四边形的特点;还能根据四边形的边和角的特点给四边形分出不同的类型。

  以上是我对本课的一些初浅的认识和想法,有不足之处,希望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说课稿 篇4

  一:教材分析

  教材体系:初中语文教材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即第一、第二学期,要求是联系生活,着重培养一般的阅读能力。《安塞腰鼓》收入九义初中语文教材人教版第二册第四单元中。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整体领悟,发表见解。

  文章内容:本单元是反映精神文化生活的,共有两篇讲读课文,三篇阅读课文。《安塞腰鼓》是第二篇讲读课文,文章以铿锵磅礴的语言,张扬激荡的句式,瑰丽奇伟的想象,急促暴烈的节奏,用一个个宛如鼓槌的汉字,在那天地之间,雄浑厚重的黄土高原之上,为我们鼓荡起一场惊心动魄、惊天动地的安塞腰鼓,那生命滔滔的激流,仿佛汹涌的黄河夺路而出。展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鼓荡澎湃的活力。

  文章的作用和地位:新课标在实施目标中明确指出,要求学生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在港台流行歌曲充斥校园,学生们追星火热的时候,本文充分展示了我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充盈着生命的渲泄与活力,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的影响是深广的。同时,本文在写作上,内容与形式高度统一,气势恢弘,有阳刚之美。对于习惯于学生腔的中学生来说,其冲击是巨大的。

  目标制定:上课前,我先请学生预习文章,提出本文他们已经知道了些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并拟定出来,综合学生意见,依据大纲及本单元要求,结合本文特点,最终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理解课文内容,研究课文的表达方式,领悟作者所歌颂的生命的力量。

  2:情感目标(人文目标):通过对文章的综合性学习,开放课堂,利用各种课程资源,用中华民族生命律动的厚重阳刚之美熏陶感染学生,

  3:能力目标:巩固运用整体与局部相结合把握文章的方法。注重感悟并发表自己的见解。体会文章的形式美与内在美。培养合作探究的能力。

  本文的学习重难点是通过对文章的揣摩朗读,感悟其中的深意与情感。

  二:教法设计

  由于语文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体,具有综合性与实践性的特点,根据本文内容,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的基础上,结合创新教育理论,在课堂教学中采用自读感悟式,注重学生读的优化训练,以读代讲。课堂上提倡自由研讨,允许下位置交流意见。根据“大语文观”的要求,将课外与课内相结合,将课堂教学与写作、生活实践相结合,以深化对文章的感悟,提高学生审美、写作能力,深化对学生心灵的影响。

  三:学法设计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中小学生的精神世界中尤为重要。”自主探究学习理论也认为:“只有学会的,没有教会的。”可见,学习的基础是自主,而学习的关键也是自主。根据创新学习的思想,在教学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合作学习法,进行综合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突出重难点,注重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和学习中的独特体验。不求全,不求面面俱到,这也是符合新课程标准精神的。

  四:教学准备

  为了拓宽课堂,实现生活、语文、课堂的对接,体现大语文观,实现综合学习,在上课之前首先布置两项任务:

  1:收集有关安塞腰鼓的资料。(可以是录相、音乐、文本等等)

  2:仔细聆听自己最喜欢的音乐,写一篇感悟文章。

  教具准备:扫描仪、多媒体课件(1:苍凉厚重的黄土高原上,后生们粗犷、动力十足的击鼓场面。2:塞腰鼓的大型演出)

  五:教学过程

  我的教学过程由导入新课、学习新课、创造性作业设计三个环节组成。我准备用大约三课时时间完成本文教学,具体课时划分将根据课堂的发展和学生的学习状态确定。

  (一):导入新课

  传统的新课导入几乎都是老师的表演或导演开始,学生处于一种观看者、参予者的地位,师生位置区分明显,而本课导入,我则从作品欣赏开始,学生一下子便进入了中心地位,我则和同学们坐在一起,共同欣赏、议论学生作文,打破了传统导入的局限,创设了一种民主、开放、自由的学习空间。与本文的教学、学习思想符合。

  学生在欣赏了自己的作文以后,迫切想知道同样类型的文章,作家刘成章又是怎样写的呢?他在文章中又要表达些什么呢?这种求知的渴望与需要,产生了学习的强大动力,使学生主动、自觉的进入下一环节------新课的学习。

  (二):学习新课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要转变教学观念,真正落实学生主体地位,树立教为学服务的思想,转变师生角色,真正体现师生平等,教学民主。在课堂上,我将作为教学的促进者、参予者,深入学生群体,与学生一起学习,共同讨论,相机点拨、引导,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

  根据本文的教学思想及模式,我设计了以下四个板块,在这些板块的学习中,我将大部分学习的时间都交给了学生,让他们发挥主动探究、勇于创新及小组、班级合作的`精神,通过自己反复读书、讨论而领悟,实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目标。

  第一板块: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播放课件1,创设文章情境。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读文章,解决生字词,提出在读中发现的问题,在教师的点拨下相互交流讨论,实在不能解决的,再留到以后的学习中处理。利用课件的情境,让学生反复揣摩文章的朗读技巧,力求能最大限度的展现文章内容。鼓励学生采取多种方式练习,提倡合作交流,从整体与局部的结合中初步把握文章,初步感受文章的形式美以及其中的深情,实现知识目标。学生将被本文深深的震撼,不知不觉实现了人文主义精神的潜移默化。

  在对文章进行初步钻研,有了整体的感知以后,学生们都想更深入的研究,这,就进入了精读阶段。

  第二板块:精读文章,感悟探究

  在这一板块中,主要是采用“课题研究”策略,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提出研究课题,通过自读自悟,合作探究,解决文章的重、难点。侧重实现能力目标与情感目标。

  教师点拨:对于这篇文章,你们想对哪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

  学生与老师的共同确定并板书出以下主要的小课题:(允许学生有别的小课题)

  1:对安塞腰鼓的研究

  2:对本文语言的研究

  3:对本文主题思想的研究

  ………………

  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材料,确定研究题目,自由组合成几个小组,合作探究。这些小研究题目,要求学生一定要深入思考,结合全文,参照课后练习,集小组的智慧于一起,才能得到一个较为完美的答案,只要学生言之成理,就应当肯定。同时,用扫描仪代替板书,将学生的研究成果展示出来,师生共同讨论评价。激发他们的学习、钻研的热情,培养合作与深入钻研的精神。在这几个课题的研究中,学生已经明了本文的写作特点、对安塞腰鼓也有了比较深入的认识,对中华民族丰厚的文化底蕴也有了铭心的感受,而且,能够结合文章体味中华民族的历史与将来,增强民族自豪感。现在,同学们最想的,就是将自己心里的更多感受对老师、对同学,说出来,水到渠成的开始了品读、表达。

  第三板块:品读文章,赏析表达

  这个板块主要是通过学生再朗读的优化训练,从读中深化对文章的感悟。侧重于实现情感目标。

  1:展示课件2,对于学生们的研究成果作必要的补充完善。使大家对安塞腰鼓的认识更深入,体会更深刻。

  2:展示课件1,播放课文的朗读伴音。

  听了课文的朗读录音之后,借鉴朗读的方法,用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去处理读法。读书方式不加限定,可自读,可读给别人听,可与同学共同揣摩朗读,可默读等。然后,可配合画面表演读。同学们给以评价。

  3:质疑:说说现在你的新感受,或新的发现(问题)。

  发现教育法认为:“当学生对文章有了深刻的理解后,就可以提出有一定深度、较为典型的问题,而学生对于自己的问题总是有更大的兴趣,又将主动回到文章中去探究答案”。古人说:“学成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创新的起点,是思维的火花,是进步的阶梯,更是成功的关键!在给了学生足够的时间读书、钻研后,请学生自由提问,相互质疑问难。打破思维束缚,让每一个学生自由、充分的发表自己的见解,实现本单元的教学目标。通过探究性、创造性、多角度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与批判等环节,拓展了思维空间受到了情感熏陶,享受到了审美乐趣。我将无比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与理解,并将给以高度的评价与鼓励。

  最后,进入第四板块:熟读课文,整体深化

  在这一板块中,主要是将课内课外结合,将学生作文与课文结合,升华情感,渗透人文精神,实现能力的拔高与迁移。

  1:教师点拨:结合自己的作文谈谈学了本文之后,自己有些什么收获?

  学生们将畅所欲言,在文章的比较中,学生将明白自己的得与失,提高写作的素养,同时又对本文的学习进行了梳理与巩固,远远胜过教师的讲解。

  2:欣赏、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材料。(用扫描仪将学生收集的文本材料进行扫描,直接投影在屏幕上。对于学生的音乐、录相材料运用多媒体进行播放。)

  学生们听到了粗犷雄浑的音乐,看到了引人入胜的材料,谈论着自己的收获。这时的语文课已经不仅仅是语文课了,它将欣赏课、音乐课、地理课、社会课等综合在了一起,体现了大语观综合学习的思想,小小的课堂有效的拓宽了、延伸了。对学生的影响和熏陶更深入了。加之先进手段的运用,学生的成就感是非凡的,热情是高涨的。

  可是,假如我们满足于以上的成果,那是远远不够的,文章的人文性,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同样是意犹未尽,按照创新教育思想,我设计了第三个教学环节。

  (三):创造性作业设计

  结合学生的精神生活与接触的社会生活,紧承本文文化内涵,我设计了以下富有创新精神的题目,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其中一个,允许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另外,学生也可以自行设计作业题目。从而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自身发展。

  1:论文题目:调查一下本地具有特色、具有文化内涵的民间艺术,写一篇文章。

  2:写作提高:选一篇同样写音乐,生命或是黄土高原的文章,与本文比较分析,写出它们的相同、不同的地方。(可先找资料学习写法。)

  3:反思:当代中学生应该是什么样的?(可以举行辩论会,深入讨论。)

  在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完成作业之后,在班上举行作品发布会,可邀请老师、学校领导参加,同学们展示自己的成果。

  最后,《安塞腰鼓》这篇文章在磅礴雄浑的音乐声中,在学生们的畅谈中结束。

  现在我说说本文的教学构想与板书,本文我摒弃了教师的详细分析、讲解,侧重于展现本文的人文文化精髓,侧重学生自读感悟与探究。以学生的思想为课堂主线,以学生活动为课堂主体。因而,本文的教学具有极大的开放性,灵活性与不可预见性。要求教师参预到学习中去,成为学习的促进者与主体。因而,我的板书以展示学生学习成果为主,利用多媒体手段代替了传统板书,使传统板书之不能成为了可能。板书同时也具有了强大的评价功能与教学功能。

说课稿 篇5

  一、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黄山奇石》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所设计出来的一次由“书本知识”走向“综合性学习”的典型课例力求体现综合性学习的四大特点!开放性、自主性、实践性和探究性。所以,在实施过程中,可充分借助网络,让学生参与收集资料、发现问题、主动学习和思考、独立判断,养成主动性地、创造性地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二、教材、学生分析

  《黄山奇石》一课是冀教版教材小学语列二年级上册利一篇课文,课文向读者介绍了景色奇特的黄山奇石。文章思路清晰,语言生动,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是一篇进行热爱祖国大好河的教育,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习惯的好教材。

  作为小学低段的学生,他们对事物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想象力丰富、思维活跃,容易接受新知识,表现欲望较强,喜欢展示自己。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已经能够自主学习,能够与他人合作学习。但学生对黄山奇石没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语言表达能力、对事物的细致观察能力也处于薄弱阶段,对课文理解有一定难度。

  三、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及教材和学生的特点,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十八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十个生字。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通过观察图画与理解语言文字,培养观察和想象力。

  3、情感目标:体会作者对黄山奇石的赞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四、教法、学法说明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让学生在读、悟、演、画这种宽松民主的氛围中学习。作为教师,要做的是帮助学生架设生活与教材的桥梁,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并参与其中,推动学生去深入地感受。

  五、教学过程设计

  课堂上应紧紧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依据教材图文并茂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质疑为主线,运用反馈教学法进行调节反馈,引导学生进行质疑、归疑、悟疑、解疑的教学,并且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一)初读质疑,明确目标

  开课质疑,课件出示课题“黄山奇石”,教师解释什么是奇?并问学生:“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有哪些疑问?”在学生充分质疑的基础上,教师归纳出具有代表性的问题。然后,请学生带着问题听教师范读课文,同时观看课件播放介绍黄山的风光短片,让学生通过欣赏、领略黄山美景,为下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二)细读解疑,突破重难点

  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围绕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悟疑、解疑,突破重难点,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这个环节中,由于课文中介绍了许多怪石,因此采用选读探究的教学方式,在充分调动学生兴趣的基础上,让学生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将自己最感兴趣,最想了解的问题提出来,鼓励学生们质疑问难。在师生的共同梳理下,归纳出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天狗望月、狮子抢球和仙女弹琴几个探究主题,让孩子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进行深入的探究,教师相机引导。

  在学生选读探究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充分读,体会,并发动学生通过相互评议、补充、演演、画画,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身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因此,我设计如下环节:

  1、读。学生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地方读,在阅读教学中以读为本,把时间和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读中自学,读中自悟,读中自得。

  2、悟。读中感悟,说说自己的体会,学生在读书时联系已有生活经历,体会感悟,能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如通过“飞”和“落”使学生感受到那么大的巨石却像小鸟一样轻盈地落在山上,大自然真是神奇得妙不可言哪!

  3、议。即教师给学生足够多的时间讨论交流,让学生能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允许有不同意见,并鼓励创新,围绕“哪些景象最吸引你,你认为奇在什么地方,并把体会到的读出来”这一问题,在小组内交流。“议”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老师搭设的学习舞台上发挥、表演。

  4、赏。再次展现黄山的奇特情景,在体会文中描绘的情景的基础上再次直观感受到奇石的与众不同。

  5、再读。在学生深入体会感受后,把自己体会到的朗读出来。使学生在读中欣赏品味,既激发了学生读书的欲望,提高品味词句的能力,又再一次为黄山的奇特所折服。

  6、想。如果你就在观石的人群中,看到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报晓等奇特景观,你的心情又如何昵?又会说些什么呢?黄山奇石还有哪些奇特的石头呢?“想”既利于学生在头脑中再现黄山的奇,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六、说效果

  通过看图,了解文章大意到质疑、解疑,直至突破重难点,学生明确了自己的主体地位,能充分发挥想象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多媒体课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突出了形象性、直观性,起到了较好的辅助作用。多种形式的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展示空间,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全情投入到学习中来,使学生的参与意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得淋漓尽致。“读中感悟,议中深入”学生不仅读懂了课文,而且体会到祖国河山的壮丽,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之美。

说课稿 篇6

  一、说教材:

  《白杨》是四年级下册的一篇精读课文,也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写了一位在新疆工作的父亲回内地接将要上小学的两个孩子,在返途中向子女介绍生长在戈壁滩上的白杨的特点;同时希望自己子女也能像白杨那样,哪里需要,就哪里扎根、发芽、成长。课文白杨为明线,表面上写白杨,实际上写人,借白杨的特点来歌颂扎根西部的建设者博大的胸怀。

  二、说教学目标 :

  1、了解白杨的特点,体会爸爸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新疆的思想感情以及他对下一代的希望。

  2、体会本文的写作特点幷写小练笔。

  三、说教学重点:

  通过白杨树的外在特点感悟其内在的品质。

  四、说教学难点:

  体会写法,感悟树的某些特点与人的某些品质之间的.相通、相似之处。

  五、说教法、学法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课文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本,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小组合作的方式讨论交流,发表自己的见解,在一种美好的境界中品味语言文字的魅力。

  六、说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学生了解白杨是一种极普通的树。

  (二)检查预习

  有小主持人检查词语及本课主要写了什么?

  (三)老师带领学生学习课文

  首先让学生快速读课文,找一找白杨有什么特点?抓住爸爸说的一段话: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通过读,小组讨论交流,汇报,总结出白杨有三大特点:直 、适应性强、不怕困难。然后引导学生简单理解小白杨有没有这样的特点,出示句子: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学生总结概括。

  然后重点理解爸爸是个怎样的人,通过课文段落:他们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妈妈也在新疆工作。他们只知道爸爸这回到奶奶家来,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他们只知道新疆是个很远很远的地方,要坐几天火车,还要坐几天汽车。学生很容易看出孩子对爸爸了解甚少。接着让学生汇报搜集的西部战略资料,进一步了解,爸爸是个怎样的人及当年像爸爸一样的建设者,有着怎样的品质。总结出:他们同样像白杨一样不择环境、不讲条件,哪里需要就在哪里安家。体现出他们无私奉献精神。

  孩子能不能行,从哪里看出来?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这一句话就很容易看出来。

  最后,学生通过看板书,深入了解白杨和爸爸有什么关系?学生回答完,老师总结,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紧接着出示小练笔,学生先交流然后练笔,最后一生说说自己的小练笔内容,学生评价,老师小结。

  总结提升:同学们,让我们共同记住白杨的特点,边疆建设者的无私奉献精神,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不畏艰险,勇往直前。

说课稿 篇7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锋面系统与天气》。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这四个方面简单介绍。

  一、 说教材

  1、 教材分析

  本节选自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

  本节是继气压带、风带移动对气候影响之后,从微观角度介绍了锋面系统与天气,以点带面使学生理解不同时空的天气变化。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识读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中常出现的简易天气图,听懂播放的天气形势预报,能够说明锋面系统是如何对所到达地区的天气产生影响的,并为接下来的气候学习做铺垫,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2、 学情分析

  (1)教学对象:高中一年级学生

  (2)学生情况:高一的学生经过初中的课改,个性普遍突出,他们富有好奇心又活跃;在心理上,他们渴望自主探究和表现,对感兴趣的知识表现出高度的热情,并具有一定的团结协作能力;

  但我们应该清楚一个并不乐观的现实:由于地理并不被列入中考范围,高一学生,从初中到高中中间对地理学习有一年(初三)的真空状态,相对于其他科目,基础比较薄弱,再加上学生的地理空间分析能力普遍较差,这给我们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增加了困难;所以,我们更应该注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3、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学生的学情,确定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 了解气团(冷气团、暖气团)的概念;

  ② 理解锋面的概念、特点和分类;

  ③ 理解和掌握各种锋面形成的原因,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变化情况。

  ④ 学会简易天气图的阅读和锋面系统示意图的绘制。

  【过程与方法】

  ① 通过介绍锋面系统,训练学生独立分析、推理的能力;

  ② 运用所学知识,利用天气图进行天气形势的预报,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天气系统的学习,了解天气系统对全球各地天气变化影响,认识地理要素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

  ②通过分析锋面系统对我国的天气的影响,增强学科学、爱科学,将所学知识用于实际生活生产,运用科学知识服务社会的意识。

  4、说教材重、难点的确定

  【教学重点】

  ①锋面系统的识别;

  ②冷锋的形成过程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③简易天气图的判读。

  依据:锋面系统是影响我国天气的主要天气系统,我国的降水和一些灾害性天气,大都与锋面系统有关。例如:我北方夏季的暴雨,冬季的寒潮,多是由于冷锋形成的锋面雨;北方冬、春季节的沙暴天气,也多与锋面有关。

  【教学难点】

  冷锋、暖锋的形成过程与天气的关系。

  依据:该部分内容比较复杂、抽象,学生较难理解。尤其是锋前锋后区分较难,过境前、过境后、过境时所受冷暖锋控制和形成的天气状况不易理解。

  二、 说教法

  学生是学习的中心,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利用多媒体作为辅助工具,采用视频直观演示法、发现教学法、读图分析法、比较法、讲解及讨论法、归纳法、角色扮演法等。重视学生的参与性、探究性,引导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与能力。

  1、直观发现教学法:本课锋面系统内容较为抽象,学生不易接受。通过电教手段摸拟演示,提出探究问题,边演示边启发。使学生接触客观事物,把具体感受和抽象思维结合起来,发展能力,增强兴趣。

  2、比较法:由于许多知识点容易混淆,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比较法揭示概念之间异同点,寻找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对知识的理解、巩固和深化是一条重要途径,它是一切思维的基石。例如,冷锋与暖锋的概念和形成的天气的区别,通过比较,深刻地认识不同事物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深刻地把握各种事物的本质特征。

  3、读图分析法:本课时教学用图很多,有的显示结构,有的显示过程,有的显示符号,读图分析,从图象中发现信息是掌握理论知识的重要方法。

  4、小组讨论法:主要在学习锋面过境前后的天气变化,通过小组讨论,班级交流、教师归纳总结,拓展学生思维,加深对前面理论知识的理解。

  5、角色扮演法:主要用于“试做天气预报员”活动环节,通过天气形势预报帮助学生阅读天气形势图,学以致用,让学生感到学习地理知识终身受用,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6、归纳法:贯穿教学过程始终,是做阶段知识小结使用的最重要方法。有助于知识体系化。

  三、 说学法

  1、 自主探究的学习法

  上课时布置预习任务,学生通过预习,自我总结,形成基本的知识体系。

  2、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法

  教师设置问题,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获得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近期的天气预报,提醒学生注意天气形势预报信息。

  『学生』认真欣赏天气预报,并注意天气形势预报信息。

  『教师』总结承转:从上述天气预报中我们可以获知冷锋所经地区出现阴天、大风、降温、雨雪天气。为什么冷空气对所经地区天气产生重大影响?今天我们来研究该问题,学习锋面系统与天气。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视频的观看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教学新课

  1、【气团】

  『教师』学习锋面系统之前,我们首先必须学习一个与锋面密切相关的概念——气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54页,合作探究,成下列问题:

  ①什么是气团?

  ②气团分类及性质对比:

  『学生』认真阅读课本,小组讨论,完成以上问题。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总结能力。

  2、【锋面的结构与特点】

  采用多媒体演示法和启发式教学法

  『教师』播放锋面动画,解释锋面结构

  『学生』欣赏锋面动画,了解其结构,思考老师的问题。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地理空间分析能力,使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和分析了解锋面的概念、结构与天气特征。

  3、【冷锋】

  采用多媒体演示法、自主探究法和合作探究法

  『教师』 播放冷锋动画,播放前设问:

  ① 锋面移动方向?

  ② 雨区位置?

  ③ 冷锋降水发生在锋面的哪一侧?

  『学生』 鼓励学生踊跃回答问题,激发学习热情。

  『设计意图』 大胆放手,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通过积极讨论、相互辩论激发学生的学习灵感。同时,师生共同探讨,又可以进一步融洽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和谐、平等的环境中轻松、愉快地学习知识、掌握知识。

  『预期效果』 学生能在头脑里演示冷锋的.动画,理解其形成过程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4、【暖锋】

  采用动画演示暖锋过境前后的天气变化。

  『学生』鼓励学生积极讨论暖锋过境前后的天气变化,每一个小组积极派出代表描述天气状况。

  『教师』进行点评,肯定学生的成果。

  『设计意图』由于时间的关系,学完冷锋后学生稍感疲倦,通过小组讨论,加深对暖锋的理解。教师肯定学生的成果,让学生感觉到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真正在快乐中学习。

  『预期效果』学生能够理解暖锋的形成过程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5、【比较冷锋、暖锋】

  采用图表对比法展示冷暖气团的特点,发动学生。

  『设计意图』 采用对比法对本课的易混淆知识点进行对比总结。通过比较,让学生比较深刻地认识不同事物之间的异与同、区别与联系,进而更加深刻地把握各种事物的本质特征。

  『预期目标』 理解冷锋、暖锋的区别。

  6、【准静止锋】

  介绍准静止锋的定义,各个小组收集有关准静止锋的资料,以小组为单位交一份报告。

  7、【争当天气预报员】

  采用角色扮演法

  『教师』 展示一张简易天气图,请学生上台播报某地的天气形势,『设计意图』 学以致用,进一步巩固知识点。天气预报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联系,让学生感到学习地理知识终身受用,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口头表达能力。

  8、【当堂检测】

  单项选择题:

  ⑴、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转晴是( )

  A 冷锋过境时的天气 B 冷锋过境后的天气

  C 暖锋过境时的天气 D 暖锋过境后的天气

  ⑵、冷锋与暖锋的共同点是( )

  A.都形成连续性降水

  B.降水都降在锋前

  C.都是冷气团在下,暖气团在上

  D.都属于气候系统

  ⑶、下列哪幅图能反映冷锋过境前后的气压变化( )

  9、【课堂小结】

  图表展示

  五、板书设计

  锋面系统与天气

  一、 气团

  1、定义

  2、分类

  二、 锋面

  1、定义

  2、分类

说课稿 篇8

  讲授的是“穷人”第二课时,他希望学生能通过课文内容,感受主人公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德。这堂课上得很成功,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构思巧妙,别具匠心。

  老师在课前与学生交流之时,问:谁愿意回答老师一个问题?许多学生都不愿意举手,可能是因为紧张,也可能因为老师还没出题,大家不敢贸然行事。但有一个学生举起了手,老师问:我还没出题,你怎么敢举手呢?学生回答说因为我自信。老师当即表扬了他,并说机会是属于那些自信、有勇气以及准备好了的人的。随即出示了5+2=?这么一道题,其他同学看了恍然大悟,这样一来,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在无形之中被激发出来了,还很巧妙地引出了课文的内容,为这堂课最后的5+2真的等于7吗?这个引人深思的环节埋下了伏笔。更巧妙的是,教学的整个过程是围绕着桑娜忐忑不安地想着的四件事情展开的。老师先让孩子们读课文,找找从哪些词句中读懂了桑娜的忐忑不安?再让他们细细品读桑娜忐忑不安地想了哪些事情?通过学生的交流以及老师的引导,大家都发现这四件事情在文中出现时顺序颠倒,于是老师就让学生们排列一下顺序,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桑娜想问题时顺序会颠倒,而这四个排列完的四件事情却是整堂课展开的线索。而且讲解时,这四件事情与情感的体验融合在一起,未出现任何的矫作之势。

  循循善诱,开拓思维。

  刘老师在引导学生思考时,非常的沉着,一点都不着急,真正做到了循循善诱。比如说,学生在文中找能体会到桑娜忐忑不安的的词句时,几乎所有的同学都把眼光集中到了字词句上,一个个回答都非常的精彩,但就是没有人能从标点符号这块宝地突破。于是,老师不紧不慢地又重复了一遍题目,并稍许地点到了可从标点下手,这样学生的思维一下子又通了,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并且都找到了一些非常关键的标点,自然而然地加深了对桑娜此时心理活动的理解。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学生课堂上思维的活跃以及精彩的回答就是最好的见证。

  “沉”是这堂课的最大特点。这个“沉”在我理解,它有好几种含义。一、这个“沉”是指老师的声音低沉,就是这低沉的声音给我们营造了一个情境,让人感觉自己也在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与桑娜共同承受着心灵的煎熬。二、这个“沉”是指思想的沉淀。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找文中的关键词句,读一些渗透着主人公内心思想的句子,抓住关键词体会、理解,学生的心已经被桑娜和渔父的善良感动了,把这种情感和思想都沉淀到了自己的心灵深处。于是当老师问:桑娜一家很穷,但文中为什么没出现任何一个“穷”字的时候,学生就能深有感触地回答到:他们虽然物质上贫穷,但他们的.精神是富有的。当老师要他们给课文换题目时,他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富人”。可见,桑娜一家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德已经扎根于孩子们的心灵深处了,他们发出了自己内心最真切的感受。

  把握课堂教学的生成点

  不少老师的课堂教学只是按着预先的设计“走教案”,较少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需求。而上述案例中学生的两次质疑教师在备课时并未预设到,但这位教师清楚地意识到,教师的“教”从根本上说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语文课堂教学必须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学定教”。该教师视学情及时生成,引导学生围绕疑问各抒己见,培养了学生多维视角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这样的教学,丰富了文中蕴涵着的人文内涵,学生对文中人物的思想品质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 尊重学生的个性阅读

  语文课标反复强调学生阅读要有自己的看法,自己的判断,自己的心得,自己的疑问,明确宣示“阅读是个性化行为”的科学理念,语文教学尤其要尊重学生富有个性的情感体验、思维方式和多元表达。阅读教学中学生的一点怀疑、一声感叹、一句批评、哪怕是一知半解、带着稚气,只要是自己的独立思考,独特体验,都是可贵的。以上的教学案例很好的给我们诠释了这一点:课堂已不是教师独白,学生独听的局面,而是师生间、生生间自由、开放、弘扬个性的对话。教师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思维的成果,热情给予鼓励,积极引导,拓展文本的思想教育的内容。学生对这个问题产生了多种答案,尽管认识有高下之分,但这些答案都融入了他们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生的思考。他们思维活跃,情趣盎然地走进文本,与文中人物产生思想的碰撞,情感的共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释放了情感,升华了认识。这样的教学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很好的体现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

  

说课稿 篇9

  一、 教材结构与内容解析:

  本课选自浙美版第六册教材,“造型表现”领域。着重介绍色彩知识。色彩知识在小学阶段是一项系列知识,有三原色、三间色、复色、色相、对比色等等,这些都以原色为基础。本课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了解原色之间互相混合,可以产生许多色彩变化,并学习应用,装点我们的生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研究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色彩知识。

  二、 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内容:认识三原色——红黄蓝,三间色——橙绿紫。

   过程与方法:掌握用原色调配间色的技能。

   情感、态度合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性认识,学习调色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使学生认识三原色和三间色及其色彩特性。

  难点:掌握原色与间色的色彩关系,学会用原色调和间色的调色方法。

  四、教法:

  本课通过小游戏、小竞赛等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探索、学习的积极性 ,在大量的师生互动中,让学生理解抽象的三原色和三间色的关系。

  五、学法:

  学习离不开生活,离不开实践。只有学生通过自己探索而获得的.知识,才能深深地印在他们的脑子里。为此,我让学生通过探究实验,自己得出两种原色相调的出的新的颜色。每得出一个间色,就让他们找找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找到这种颜色。从而让学习的过程直观,明白,易懂。

  六、教学程序及设想:

  1、引导发现:首先引导学生从课件的图片中,发现自然花丛中的色彩是五彩斑斓的,直观形象地把学生引入色彩斑斓的大千世界,用简洁的语言直接把学生带入本课色彩的主题——《五彩斑斓》。

  2、科学传授三原色的知识:从问学生知道颜料中的三原色与否,到比较浅近科学地讲授三原色的知识,并且板书定义让学生认识复述和记忆三原色知识。(板书定义:不能由其它颜色调和成的颜色叫原色。因为只有三种,所以叫三原色。)并理解三种原色的不同感受。

  3、探索实践,认识三间色:通过玩色练习,发现两种原色重叠会产生第三种颜色,老师的示范给了学生启发,让他们去主动地探索,得出新的结论。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体验了三间色的形成,这时,老师再以简洁明了的话语为三间色下定义,另学生印象深刻。

  4、.激励探索:当教师讲授完三原色和三间色知识后,教师都要启发学生,回想生活中的色彩,寻找自然界当中三原色和三间色的本源色,做到寓教于生活寓教于乐趣。在引导学生回到生活中时,再次引领学生思考、去对应三原色和三间色的本源色,促使学生很好地领悟:色彩源自生活,源自大自然。

  5、游戏生成,寓教于乐:色彩知识的传授和巩固提高教学,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件比较枯燥的事。此时,老师选择游戏的方式来来刺激学生,提高学生对色彩的无意记忆和有意记忆能力,进一步帮助学生初步掌握三原色基本知识和三间色的调配规律。通过“抱一抱”的竞赛游戏,学生学习情绪高涨,课堂显得生动有趣,效果较好。

  6、实践导学:首先是教师亲自演示三原色和三间色的调色涂色方法,做到简练、直观、明白,起到了导向性作用。其次是布置学生调色涂色练习,要求学生用任意形重叠组成一幅画,只能用三原色涂色,令画面色彩缤纷,并注意涂色要均匀。通过练习,巩固了涂色知识,提高了调色的基本技能。

  7.展示勉励:在学生作业的展示中,每一位同学都有展示的机会。引导学生大胆互评和教师点评相结合,围绕课的重点,以利巩固色彩的基本知识,也勉励学生再次认真涂色。

  8、课后拓展:在练习中,师生谈话间出现了学生关于复色的疑问,教师应势利导地点出了这是复色,等待以后再去学习。教师简单明白的话语,带有总结性、启发性和勉励性,埋下伏笔引导学生向深层化方向,去探寻大自然中各种颜色。

【说课稿】相关文章:

地理说课稿-《大洲和大洋》说课稿07-12

高中汉语说课稿《我很重要》说课稿06-29

太阳说课稿11-19

采茶说课稿11-20

《孔乙己》说课稿11-20

诗歌说课稿11-20

教案说课稿11-20

《春晓》说课稿11-17

《故乡》说课稿11-17

军神说课稿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