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说课稿> 说课稿

说课稿

时间:2022-06-25 21:07:03 说课稿 我要投稿

【精品】说课稿模板汇编9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说课稿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品】说课稿模板汇编9篇

说课稿 篇1

  目标:发展学生的翻滚能力

  学习内容:学习各种翻滚的方法、翻滚接力

  一、说教材

  翻滚是一项学生喜爱的体育项目之一,它是学习较复杂技巧动作的基础。同时也是生活中一种遇到危险时的自我保护的方法,碰到危险时能及时、灵敏地进行翻滚则能有效的保护自己,避免受到伤害。本次课授课年级为五年级,根据小学体育课程标准,五年级学生属于水平三的范畴,则本次课学生的学习内容应是在原来已掌握的翻滚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学生的翻滚能力的内容。

  根据课标的要求,本次课学习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点:

  1、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翻滚的作用和意义——保护自己;

  2、技能目标: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翻滚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团结互助的精神。

  根据以上的学习目标本人确定了本次课的学习内容为:

  1、学习各种翻滚的方法;

  2、翻滚接力;

  重、难点。重点:翻滚时的低头、团身。难点:团身收腹、动作连贯。

  口诀:两臂撑垫成蹲撑,两腿蹬地快低头,团身滚动像圆球。

  二、说学情

  小学生天性好动、好玩、好奇。这样的天性应该予以保护,而不是抹杀,由于兴趣是人对某种事物积极探究的认识倾向,是对事物的注意而引起的感情状态,是出于对某些事物的好奇而产生的。所以说要想保持学生的这种好奇心,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的设计出能吸引学生、使之产生好奇的教学情景。本次课我主要通过提问一些我们在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来诱导学生进入教学内容,通过自主练习、学生展示、老师指导纠正、翻滚接力跑等内容来完成教学任务。

  三、说教法

  1、自主练习:上课时前提问学生:我们大家如果走路时不小心拌到石头或在凹凸不平的路面等向前摔倒时怎么办?下楼梯时不小心踩空台阶向下摔怎么办?如同学间开玩笑向后推你,刚好后脚跟拌到东西向后倒时如何处理?学生们可能会有各种不同的回答,老师根据这些回答汇总出本次课的学习内容——翻滚。接着老师简要地介绍翻滚的种类,有前滚翻、后滚翻、侧滚翻等。下面同学们根据原来学过的翻滚动作自由练习,自由组合,两人一垫互相学习共同进步。老师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展示:小学生天生爱表现自己,能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肯定是他最大的荣誉,所以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动作,是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要途径之一。

  3、教师讲解示范:教师标准、完整的示范动作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小学生具有超常的模仿能力,天生的好表现致使他们敢于模仿,乐于模仿,而且并不在乎模仿的对错、好坏,追求的是一个“乐”字。

  四、说学法

  1、体验:通过老师的设疑和学生的自主练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较好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2、创造:学生想象力丰富,在练习中通过各种不同的练习方法来加深翻滚动作的技能。如学前滚翻教学时,采用不同方法使学生明理前滚翻技术的内在,并能通过完成翻滚动作,创造出新动作。

  3、展示:通过学生的个体展示,使同学们直观的获取多种的翻滚方法,再结合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和创新欲望,更为有利学生掌握翻滚动作。

  4、应用:利用翻滚接力跑,加深翻滚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五、教学程序

  1、热身部分。

  按人体的运动规律,人体的运动状态是一个逐渐增强的过程。课的开始的热身运动是必不可少的。是为了让学生的'身体状态适应下面课的运动强度,预防运动损伤。

  2、学习技能部分。

  (1)设疑:在教学中,老师通过设问,启发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辩析能力,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2)尝试练习:在学生思考或找到解决的方法之后,应充分发挥学生

  的主体作用,师生、同学之间互动学习,给学生自由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在练习中大胆体会和创新翻滚的动作。

  (3)学生展示:由于学生表现欲强,在尝试练习过后,给学生提供一个自我表现舞台,充分展示创新的成果,同时也给其他学生提供一个互相学习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老师展示:在学生展示之后,教师适时采用不同的方法展示,这样一来可以激发学生挑战自我,战胜自我的信心,从而使学生更积极地进行练习。

  (5)翻滚接力:学生运用自己己掌握的动作进行比赛,通过学习和比赛使学生从中获取了掌握动作技能的作用。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结互助的精神,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3、恢复身心部分。学生经过上面的练习,身体的运动状态和心肺功能都处在较高的水平,为了使学生的这种状态降下来,恢复到常态。本人安排了打太极拳这一内容,可很好的使学生身心得到恢复。

  最后简要小结本次课的教学过程,感谢同学们与老师完成了一节丰富多彩的体育课,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应用到今天所学到的技能。

  场地器材:小垫子(0.5米×1米)20张;

  大垫子(1米×2米)4张;

  跳箱2个。

  场地:一个篮球场。

说课稿 篇2

  一、教材内容分析。

  《爱因斯坦二三事》是上海二期课改实验教材五年级第一学期第45课,讲述了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在工作、生活中的三件小事,颂扬了爱因斯坦勤于思考、爱惜时间和生活简朴的优秀品质。实际上,这也点出了爱因斯坦之所以成为当代伟大的物理学家的真正原因。本教材是这个单元的打头文章,本单元课文都是写名人,爱因斯坦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因此,从这样的课文导入单元学习,学生感到亲切。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对学生进行爱科学方面的教育。相比较而言,这也是本单元最简单的一篇文章,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应该明确这一类课文的基本学法,从而高质高效地完成本单元余下课文的学习。

  本课内容比较浅显,通篇采用“概述+具体叙述”的形式在写人物,学生通过事例可以准确把握人物精神品质。如果说稍有疑难的问题,当属课文第一节写爱因斯坦伟大,他竟伟大在什么地方?从全文来看,爱因斯坦似乎又很普通,这个普通与他的伟大又有什么联系,都是学生读了课文后要感到困惑的。由此来看,结合学生实际,教学内容重点确定为:感受爱因斯坦的伟大与普通,概括几件事,学习“概述+具体分述”的写法;教学难点确立为:概括节意;理解爱因斯坦伟大的习惯造就了他的伟大成就。

  二、教学对象分析:

  1.学生在学习本课教学内容的知识(指原有知识)准备状况:学生概括节意的能力具备一些,但是这当面的能力还不强,还需要教师加以点拨与引导;另外,学生对爱因斯坦这个人了解不多,因此理解爱因斯坦的伟大与普通都有一定的难度,有必要让学生在课前找有关资料,全面走进爱因斯坦。

  2.学生在学习本课教学内容的学习(指学习积极性等)准备状况:课文是写伟人爱因斯坦的,学生应该都是感兴趣的;在探究爱因斯坦如何能从普通走向伟大,更会引起孩子的学习兴趣。对于爱因斯坦穿着方面的事情,可以在课余讨论、交流。

  三、教案设计思路:

  何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组织编排教材,设计练习,选择教学方法,根据课文特点以及学生实际,设计这样的教学思路:

  1.导入新课,学生默写“爱因斯坦”,教师板书,学生自己批改;教师介绍爱因斯坦,让学生初步感受爱因斯坦及其伟大,并多媒体出示爱因斯坦的照片,使学生识其人。

  2.理解“二三事”,读全文,概括课文写了爱因斯坦几件事,发展学生的阅读概括能力。

  3.学生继续读书,谈自己佩服或感动之处,结合学生发言总结出爱因斯坦伟大之处:勤于思考;爱惜时间;生活简朴。感悟的同时注意引导学生朗读好课文。

  4.结合课文探究爱因斯坦为什么穿得如此普通?适当拓展,教师提供几则课外资料,学生阅读后,对这个问题继续发表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5.理解“伟大”与“普通”之间的.联系。出示爱因斯坦的名言学习。

  6.教师把自己阅读《爱因斯坦传》时的感动与学生分享。讲述爱因斯坦生命的最后时刻还准备继续研究演算,讲述其葬礼的简单,多媒体出示亲人送别爱因斯坦的小诗,师生齐诵。

  换画沉思时, 勤于思考

  从梯上摔下;

  爱因斯坦 应约等学生, 爱惜时间

  二三事 得到金点子;

  穿戴很普通, 生活俭朴

  回答有哲理。

  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走近爱因斯坦:

  默写:爱因斯坦。第一次给大家上课,送大家一份见面礼,想要吗?我们来默一个词语。教师板书:爱因斯坦。请学生自己批改。帮助学生分析原因。对的同学请举手,老师还没教,就能默对,说明你们善于学习,老师为你们竖一个大拇指,你们给自己一点掌声。

  爱因斯坦,当代伟大的物理学家。你们见过他吗?百闻不如一见,现在,我们就来一睹他的风采,(多媒体出示:爱因斯坦一生的照片。)

  爱因斯坦,1879年出生于德国。小时候的爱因斯坦不善于说话,却有着强烈的好奇心。1905年,26岁的爱因斯坦发表了狭义相对论、布朗运动和量子论三大理论,震撼了科学界。1921年,爱因斯坦因在光电效应方面的研究而获得诺贝尔奖。1955年,爱因斯坦在美国去世。他的一生是光辉的,犹如划过夜空的星星,留给人类无限的遐想和怀念,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学文,走进爱因斯坦。

  今天,我们一起走近爱因斯坦的世界,走近爱因斯坦的生活,板书:二三事。齐读课题。

  课文究竟写了爱因斯坦哪几件事?请你拿起讲义,浏览全文,试着用自己的话概括。(教师相机完成板书:)

  换画时沉思,

  从梯上摔下;

  应约等学生,

  得到金点子;

  穿戴很普通,(朋友劝添衣,回答“没关系”)

  回答有哲理(回答有意思;回答很幽默)。

  这几件事似乎都那么微不足道,这就是生活中的爱因斯坦,这就是爱因斯坦的生活。请大家再细读这几件事,看看什么地方打动了你,让你深深地佩服?(学生默读。)

  学生自由发言。

  过渡:来吧,我们先来看第2、3两节,交流一下:你觉得爱因斯坦什么地方打动了你,让你深深地佩服?

  第2节:我佩服爱因斯坦,爱因斯坦做家务还在思考;我佩服爱因斯坦,当他梯子上摔下来马上想到自己的问题,得到答案后又马上一瘸一拐地记录下来。

  A.出示第二节,[结合学生发言进行]抓住“沉思”来理解。请给“沉思”换一个意思相近的词语?(深思)爱因斯坦怎么样深思的呢?我们来读书,引读:有一次,爱因斯坦要把墙上的一幅旧画换下来,就( ),然后( )。突然,他又想起了( ),就沉思起来,忘记了自己( )。你读“沉思”这个词语,仿佛看到了当时爱因斯坦怎样的神情和动作?

  小结:这就是爱因斯坦,时时思考,处处思考,事事思考。板书:勤于思考。

  B.结合学生发言进行。这里出现了两个“马上”,联系上下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遇事爱思考,探究很投入,足见对研究的专注、投入,忘我)。

  C.来吧,请大家自己读吧,把你体会到的读出来,指名读。

  [pages_luzhuba]

  第3节:

  过度:爱因斯坦勤于思考,善于思考,这无疑会让我们深深地敬佩。来,我们来看读第3节,读了这一节,你又有什么新认识?(多媒体出示第3节)

  我佩服爱因斯坦,佩服爱因斯坦应约等一个学生,等了很长时间,他没有虚度这段时间,思考问题,得到出色的想法。(见机板书:爱惜时间)

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是人教版数学第八册的内容。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在生产和日常生活有广泛的应用。这部分知识是在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和小数的基本性质得基础上教学的,是本套教材内容的第四单元。而本节课内容是这个单元的`最后一节课,主要属于掌握知识教学。学生学好这部分知识,可以用来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具体的问题。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可以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2)、能正确地按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3)、使学生理解保留小数位数越多,精确程度越高。

  3、教学重、难点

  通过旧知迁移新知的方法,让学生掌握、理解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4、教法、学法

  根据本教材内容和编排特点,为了更好地突出,突破重、难点,按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主要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概括——应用”的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

  二、说程序设计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获得,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些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1、把下面各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出它们的近似数。

  9865345874131200 398210

  2、下面的( )里可以填上哪些数。

  32()645≈32万47()050≈47万

  问1)你是怎么想的?(2)四舍是什么意思?五入呢?

  (二)、新授课

  1、导入新课

  (1)、有时我们和爸爸妈妈一起到商店买菜,电子称上显示价钱是7.53元,可是商店阿姨只收我们7.5元,这是为什么呢?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往往只需要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就可以了,那如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一内容.(板书: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2、讲授新课

  (1)、出示例题情境图 。

  师:同一个小数根据不同的需要它有不同的说法即小数的近似数,那我们该如何求小数的近似数呢?

  生:思考。

  师: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同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相似,都可以根据"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3、以该同学的身高为例进行讲解保留两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保留整数的方法。

  4、把课本上的例题以练习的形式让学生做。

  师:作必要的讲解和分析。

  5、总结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生齐读)。

说课稿 篇4

  教材:小学人美版美术第四册第2课《绘画游戏》

  课型:造型表现

  课时:1课时

  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人美版美术第四册第2课《绘画游戏》。下面我就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谈谈我对本课的设计。

  一、教材分析

  《绘画游戏》这一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目的是让学生在游戏中了解线的变化,根据线随意变化产生的图形进行联想设计,添画上各种具象或抽象的形象。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充分发挥想象力,培养创新精神。让学生在新颖的教学活动中体验学习美术的乐趣,尝试新的绘画方法。

  具体目标为:

  1.了解本课绘画游戏的基本方法。

  2.会利用随意线条形成的图形,想象添加形象,完成一幅有趣的画。

  3.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体验美术活动带来的乐趣,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定为:学习利用随意线条形成的图形,想象添加具象或抽象的形象。教学难点定为:巧妙地利用随意形,添加生动有趣的形象。

  二、学情分析

  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对学生学习内因的最好激发就是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即来自学习活体本身的内在动机,这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动机。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游戏是他们最喜欢的一种活动形式。因此,在设计活动时,我主要通过“形的联想”、“走迷宫”、“迷宫探宝”等游戏环节来引导学生思考、探索、发现和创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尊重学生学习发展的规律,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探索再到创新这样一个过程。

  三、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课程设计注重人文关怀,侧重学生的体验过程,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通过游戏情景的创设,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体验学习的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的意识,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通过评价激励,引导学生积极互动,体会创作的快乐。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我还设计了 “摸奖”的游戏来奖励在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充分凸显美术活动的学科特点,同时也让这些图画带给学生更广阔的想象、思维空间。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组织教学。在轻柔的音乐声中,稳定学生情绪,提示学生准备好学习用具,为上课做好准备。

  (二)谈话导入。在这一环节中我以“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老师为你们准备了许多有趣的绘画游戏。想不想一起去玩一玩?”这一谈话直接引出课题,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

  (三)“形的联想”游戏。在这一游戏环节中,我引导学生从常见的圆形、三角形再到不规则的图形展开联想,并通过添画的方法来创造新形象。使学生在联想添画的过程中发现不同的图形、不同的方向都会带来不同的联想。为后面学生对“迷宫路线”随意形成的图形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添画服务。

  (四)“走迷宫”游戏。在这一游戏环节中,我首先向学生展示一幅幅线条随意画,请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伸出手指跟着一起弯弯绕绕地画线,感受线条的连贯性和随意性,同时也为下面的'活动作铺垫。

  (五)“迷宫探宝”游戏。在这一游戏中,因为学生有了先前对图形的联想、添画经验,我就尝试先让学生来“探宝”,并利用小组探讨、交流、演示的形式来培养和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然后再出示教师的范例,使学生感受不同个体联想、添画的内容也是不尽相同的,同时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的图形可以组合起来联想、添画,感受绘画游戏的神奇、有趣。另外,我设计了一个看图思考的练习,向学生出示四幅“迷宫图”,让学生说说哪张迷宫图最容易让我们添画,从而可以有效地指导学生创作。

  (六)作品欣赏。在“作品欣赏”过程中,我分别引导学生从画家的作品和学生的作品中感受画面的神奇、有趣和丰富的想象力,同时也了解线描装饰和涂色装饰的两种方法,拓宽学生的创作思路,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七)学生练习。在这一环节中我鼓励学生用走迷宫、联想、添画的方法自己来创作一幅神奇而有趣的画,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作能力。我首先引导学生根据提示说说画画时要注意什么?然后在学生创作的同时,展示一些配有音乐的图片、作品等,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展开思路、大胆创作,体验绘画游戏带来的快乐。

  (八)活动评价。在这一过程中首先通过展示学生作业,引导学生自评、互评,感受不同作品丰富的想象力和趣味性。然后教师再总结、评价,鼓励学生在美术活动中积极想象,大胆创新,实现美术活动的价值。

说课稿 篇5

  《找骆驼》是义务教育六年制语文第五册第4单元的一篇课内阅读课文,下面,我准备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思路、和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初步设想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本文是通过一个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老人在没有见过骆驼的情况下,凭着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正确分析判断,使商人找到骆驼的事,说明了遇到问题要多观察,多分析思考,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本文的寓意耐人寻味,,引人深思,课文共11自然段,运用人物对话的形式,按“丢骆驼——找骆驼——找到骆驼”的顺序,步步深入,故事富有哲理,是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训练和朗读训练的好教材

  (二)目标设计: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新课标》对三年纪学生的识字、阅读、的要求如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用普通话、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等因此我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主动学会本课中几个生字,理解8个新词的意思,能区别“走失和丢失,详细和仔细”的不同意思,初步学会预习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语文能力体系中,读处于重要地位,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因此,本文重在引导学生用形式多样的朗读方法,感受文章的情感以读促思,以读代讲以读引导想象

  (3)情感态度目标”了解老人是怎样知道商人走失的那只骆驼的情况,特别是遇到事情要仔细观察,抓住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判断,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三)教学重点、难点:通过以上分析,我确定本课的重点是了解商人的骆驼有哪些特点,老人是怎么发现这些特点的理解老人为什么能够指点商人找回骆驼是本课的难点

  二、说教法

  有人说过:“教无定法”但是老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求设计具有“弹性”的教学设计,要适当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随时调整,以满足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发展的需要因此设计本课采用的教法如下:

  1.情境教学法:我班孩子共有的特点就是有好奇心、爱探索、易感染容易被新鲜的事物和动态的东西所吸引,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因此在教学中以图文结合、多媒体教学等方法来创设情境辅助教学

  2.以读代讲法:在语文能力体系中,,阅读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因为读书是理解课文最好的方法让学生有层次的读,尽情地读,力求读出对课文的独特感悟

  三、说学法

  根据常规班级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本文教学中我将努力引导学生学会自主思考,在读读、画画、议议中整体感知文本,养成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学会倾听,在共同交流中,情境交融,构建新知

  四、说教学思路

  本文是阅读课文,我用一课时完成了教学任务新课标提出了,教师要创造性的理解教材、处理教材,因此为了把目标落到实处,我设计了四个部分,分别是情景导入,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细读课文、理解问题,探究学习、学会道理等下面我一一地介绍教学设计:

  第一部分: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先让学生观看影片,然后问:“影片中的动物叫什么?从影片中你能了解这种动物的哪些生活习性和知识?请学生们自由发言”最后切入课题,导入新课

  第二部分:出示自学要求,初读课文先让学生根据自学要求,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括号里的'注音;然后利用查工具书或通过上下文的意思理解词语;对长句、一下读不通顺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同时要注意人物的不同语气最后让学生指名读、轮流读、齐读,对不能理解的词语,让学生自提自解(有些不好解释的词语把它放到课文的句子中去理解)

  第三部分:细读课文,理解问题新课标强调,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的读,让学生在读中入情入境,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训练语感,在读中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在读中受到感情的熏陶,从而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为了更好的解决本文的主要问题,我让学生先学习29自然段,这几段是商人与老人的对话,讲述了老人所知道的情况,理解难度并不大,因此我重在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去读首先,我让四个学生分角色读,然后让学生评,说说这些句子用什么语气读,才能体现当时商人和老人的心情,并理解“忿忿”的意思,以及当时商人的想法,让学生想象说话如此步步引导,把朗读与理解课文结合起来,把“读”和“说”结合起来,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能力,而且由点到面,加深对课文的整体把握,体会到文章的感情色彩接着,我让学生画出老人说的话,指名学生用老人的语气读、齐读等多种形式的读,使学生在读中体会商人的情感,从着急到高兴再到万分高兴,最后转喜为怒、忿忿的并在读中体会老人的冷静沉着使学生在读文的基础上知道走失骆驼的三个特点:左脚有点跛,左驮蜜右驮米,缺了一颗牙

  第四部分:探究学习,学会道理第10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部分我把学生按四人一组分成若干组,根据老师出示的问题:老人是怎样知道骆驼的这些特点的,自读第十自然段后完成表格通过学生合作交流,运用读读、议议、画画等手段,使学生明白:遇到问题要多观察,多分析思考,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于是我让学生读出“看见…又看见…还看见”的句式,让学生边读边说,完成表格,检查学生正误最后,

  指导朗读老人的话,升华情感通过读、说、议,使学生理解老人之所以能做出准确判断的依据,让学生和老人一起经历着思维的过程,进一步感受老人遇事冷静,观察仔细,认真思考的思维品质第11自然段仅两句话,告诉学生事情的结果,我先让学生齐读,再抓“果然”一词,追问:从“果然”一词你读懂了什么?再次体会老人的思维品质,自然学生谈谈为什么要顺着脚印去找,说说理由,也训练了学生的多种思维能力

  五、说板书:本文板书直观、形象,用简洁的文字,表现出老人思维活动的全过程,教育学生遇事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

  16、找骆驼

  仔细观察——————认真思考

  本课教学我努力地体现“以读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精神,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求,将语文课上的知识、语言、思维等能力得到培养和训练

说课稿 篇6

  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第九章《电与磁》的第四节《电磁铁》,本节内容是继上节课“电生磁”之后的应用性学习,是电流磁效应的重要应用,通过电磁知识在生活生产中应用的教学,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很好的体现了课程标准“从生活走向物理,以物理服务于生活”的理念。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完成电磁铁的实验,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归纳出电磁铁的优点和怎样使电磁铁的磁性更强。本节课探究结论由学生自己得出,易于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电磁铁,会制作简单的电磁铁,了解电磁铁的工作原理。

  (2)正确理解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电流的大小、线圈的匝数和有无铁芯有关。

  (3)了解电磁铁的优点,知道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哪些地方用到了电磁铁。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同学们自己设计进行实验,探究电磁铁的优点和增强磁性的方法,体会“对比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等物理实验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认识电与磁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界的奥秘,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实态度,学生之间互相合作才能完成实验,培养合作意识。

  4、教学重点:

  电磁铁的优点及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5、教学难点:

  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中“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三、说教法和学法

  本节课以学生实验为主,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观察、实验、分析、讨论后归纳和总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其主体作用,课堂上创设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加强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

  四、说学情分析

  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等,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唤醒学生的学习意识、挖掘学生的潜能,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让学生在充分观察、思考后并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来归纳、总结出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学生已经做过通电螺线管的实验,有一定的经验,但本实验不好做,效果可能不太明显,需要老师的引导。

  五、说教学流程

  整个课堂分为两大块:一、探究电磁铁的优点 二、探究怎样使电磁铁的'磁性增强。

  一、探究电磁铁的优点

  1.教师演示:桌子上有一堆废铜烂铁,怎样把铜和铁分开?3种方法让同学们说出那种好。视频“电磁起重机”的工作。

  2、出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目的。

  3、启发思考:我们用了电磁铁,电磁铁相对于永久磁铁有那些优点呢?

  利用对比的方法,完成表格中要探究的任务,培养学生科学探究意识,初步体验探究过程,提高探究能力。

  二、怎样使电磁铁的磁性增强

  4、视频“磁悬浮列车” 引入怎样增强电磁铁的磁性的探究。

  提出问题: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有哪些?

  猜想:

  器材:

  设计实验:在设计实验时候引导学生利用“控制变量法”去进行实验,在显示磁性强弱的时候,引导学生通过看吸引大头针的数量来感受磁性的强弱,体会“转换法”的思想。

  动手操作:教师来回巡视学生的操作,及时给予指导

  分析归纳:有多组同学说出他们的实验现象

  得出结论:有多组同学说出他们的实验结论

  讨论交流:给同学们一定的时间讨论实验存在的不足的地方,交流怎样才能让实验更完善。

  5、引导学生谈谈本节课的学习收获与体会。

  6、巩固练习,使学习的知识得以应用。

说课稿 篇7

  【教材分析】

  《地球爷爷的手》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31课。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童话故事形式出现,通过熟桃子自己落地的事,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介绍了"地心引力"这一比较深奥的科学现象和科学常识,鼓励学生留心身边的科学,从而培养儿童爱科学、学科学的精神。

  【教学目标】

  1.认识"俩、摘"等7个生字,会写"球、玩"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好有请求语气的句子。

  3.初步了解地心引力这一科学常识,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读好有请求语气的句子。

  【教学难点】了解地心引力这一科学常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玩纸飞机吗?你在玩纸飞机的时候最希望的是什么?(学生各抒己见。预测学生心理:最希望纸飞机能飞得更高更远……)

  2.可是不管我们的纸飞机能飞多远、多高,最后它们总是会掉下来。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读懂了课本上的这个故事,你们就能找到答案了。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地球爷爷的手》

  二、自读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2.检查字音掌握情况: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俩、摘、伯、而、且、踢、引。指名认读。

  提醒易错字音:俩(liǎ)、引(yǐn)。

  (2)不带拼音,学生自己练读,然后指名当小老师领读。

  (3)打乱顺序挑战读。

  (4)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指名读词语,开火车式读词语。)

  3.识记生字

  4.说故事内容。

  明确:小猴和小兔想吃树上的桃子,地球爷爷用它那双无形的手——地心引力,帮助它们把树上的桃子摘了下来。

  三、感悟理解。

  1. 学习1—4自然段。

  (1)齐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出示句子:

  一天,他俩在树下玩,跳啊,唱啊,真高兴!

  指名读,读出开心地语气。

  (3)出示:是啊,树上的桃子又大又红,一定很好吃。

  a. 读句子。

  b.拓展训练:大家看看这满树的桃子,想想看这桃子还怎么样啊?(又大又多、又红又多等)

  出示句型:按层次出现。

  又 大 又红

  又____又___

  苹果又____又____

  冰淇淋又____又____

  ____又____又____,一定________________.

  2.学习5---9自然段。

  过渡:于是,小猴就请求爸爸给他们摘桃子吃,听着小猴这么着急的请求声,猴爸爸有没有为它俩摘下桃子呢?请自由的去读一读第5—9自然段,到课文中去找找答案。

  (1)学生自由读课文第5—9自然段。

  (2)交流:

  猴爸爸有没有为小猴和小兔摘桃子啊?是谁帮了他们的忙呢?(地球爷爷)

  (3)指导抓提示语朗读。

  a.出示句子:

  觉得很奇怪:"地球爷爷怎么帮忙啊?"

  也说:"是呀,地球爷爷怎么帮忙呢?他又没有手。"

  b.指名读句子。

  c.那你知道什么叫"奇怪"吗?(不明白、不清楚、不理解)

  d.指导朗读。

  e.小猴,小兔,他们到底为什么感到很奇怪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猴爸爸还没有回答,也没有动手,只见几个桃子自己从树上掉了下来。)

  f.质疑:为什么桃子偏偏就是往地上掉,而不是飞到天上去或者飞到别的地方去呢?

  3.学习第10自然段

  (1)看来,还是让我们自己一起去问问地球爷爷吧。(出示地球爷爷的话——课文第十自然段)

  (2)学生自由读第10自然段。

  (3)你都读明白了什么呢?

  a.原来地球爷爷有手,而且有很大很大的力气。

  b.地球爷爷这双有很大很大力气的手就是我们大家看不见的——地心引力。

  c.理解"地心引力"(课件播放讲解什么是地心引力)

  教师小结;地球爷爷的手就像磁铁一样有吸引力,它能吸引地球上的一切,这种引力就是地心引力。

  (4)感悟地球爷爷的手的神奇。

  a.师:小朋友,地球爷爷的这双手虽然是我们看不见的,但是只要你留心观察便可以发现,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地球爷爷时时刻刻都在用它那神奇的手在帮助着我们呢。你能举出一些说明地球有"手"的例子吗?

  b.人类能够稳稳地站在地面上,()我们的楼房,也是靠地球爷爷的手才能够建造起来的。

  c.假如地球没有了地心引力,会怎样呢?

  四、总结

  今天,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了解了地球爷爷是有手的,也就是神奇的地心引力。其实关于地球爷爷的奥秘还有很多,正等着你们去探索、去发现。希望同学们再接再厉,继续开启科学知识的大门。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开火车认读生字。

  2.自由读课文。

  二、分角色朗读课文

  1.选择一个你喜欢的角色,自己读一读,注意读出角色的语气。

  如:小猴子──欢快、有礼貌、奇怪;

  小兔──有礼貌、惊奇;

  猴爸爸──慈祥、和蔼;

  地球爷爷──稳重、有力。

  2.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

  3.全班分角色朗读。

  三、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认读。

  2.学生仔细观察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本课全是左右结构的字,"球、玩、跳、桃、树"应该写得左窄右宽,"刚"字应写得左宽右窄。)

  3.师范写,指导。

  "球、玩":注意区别"王"与"王字旁"的异同;

  "跳、桃":"足"作偏旁时,"捺"要变"提"; "兆"字的笔顺及笔画"竖撇"都要仔细指导。

  "桃、树":"木"作偏旁时"捺"要变"点".

  4.学生练写,师巡视辅导。

  5.及时展示写得好的学生作业,进行评议。

  四、布置作业

  1.同学们课后可以查找一些资料,了解地球方面的有关知识。

  2.尝试小实验:一大一小两个东西从高处落下,哪个先落地?

说课稿 篇8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尊重和维护隐私权》, 我将向大家介绍本课我是怎样力求体现新课标精神,突出学科教学特色,通过情感体验等方法来达成教学目标的。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分析,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简要说明。

  一、教材分析

  1、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尊重和维护隐私权》是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二框。从教学内容来看,本框题讲解了如何尊重隐私,依法维护隐私。依据课程标准“我与他人的关系”中“交往的品德”和“权利与义务”的相关部分:“知道法律保护公民个人隐私,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能够自觉地尊重他人隐私。”《尊重和维护隐私权》这框在第五课中承接第一框内容,是第五课整个链条上的不可或缺的一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

  2、说教学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个人隐私经常受到侵犯和学生经常侵犯他人个人隐私的现实,和我们思想品德学科的特点,我确立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人格独立观念,强化学生尊重他人隐私的责任与信誉意识。

  过程、方法目标: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采用音乐欣赏、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感悟。

  知识、能力目标:让学生知道要尊重他人的隐私,及如何维护隐私权;使学生掌握保护个人隐私的技巧和法律方式,实践中能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隐私权。

  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保护个人隐私的技巧和法律方式,强化责任与信誉意识。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隐私权。

  二、 教法分析

  本课教学设计紧紧围绕生活实际设置情境,选取案例,教师以指导者的角色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引导学生阅读、讨论交流、归纳、总结。

  从教法看,本节课着重从以下几方面贯穿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1. 针对学生在隐私方面的模糊认识,我本着解放学生的手,解放学生的嘴,让学生阅读、讨论、大胆表达自己的思想。

  2.关于尊重他人的隐私,我采用体验式教学,引导学生以案例主人公的角度交流隐私受到侵害时的感受,从而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

  3、对如何依法维护隐私权,我采用情景式教学,引导学生讨论归纳。

  三、学法分析

  现代教学思想尤其注意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学生学的方法。这堂课,我引导学生掌握和运用以下学法。

  1.案例分析法。

  充分利用典型案例,组织学生阅读-讨论-归纳,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2.参与学习法.

  我在教学中尽可能多制造参与机会让学生动起来,活起来,在快乐、和谐、富有成就感的教学激励中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学会维权,学会做人。

  四、教学程序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各项活动的安排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1、 导入新课:

  思品课强调情境和氛围,所以在导入环节我采用了音乐欣赏的方式(欣赏歌曲《小龙人》)。这首歌曲节奏明快,歌词贴近本课内容,所以在让学生听歌的同时,关注歌词的内容,进而引出同学们都有不愿意让别人知道的小秘密,从而导出本课主题“尊重和维护隐私权”。本环节采用音频辅助教学的方式,更好的渲染了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 指导学习:

  在本环节中,主要向学生阐明两个问题,即如何尊重他人隐私和如何维护隐私权,主要采用的是案例教学法。

  (一)如何尊重他人隐私

  幻灯片展示案例一“荣荣的困惑”。主人公荣荣的妈妈总想看她的聊天记录还要密码,他觉得很苦恼,想请她的同学帮忙出主意。这时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同学们一起帮他想办法。通过讨论总结出:尊重他人隐私,要树立隐私意识。

  幻灯片展示案例二“荣荣的无奈”。荣荣告诉了好友自己曾经得过肝炎的事,并希望朋友保密。但她的朋友却告诉全班同学,致使大家都不愿接近她,她去找那个朋友理论,朋友却认为自己没错。进而向学生提问,为什么荣荣会感到痛苦?(体会隐私被透露后带来的痛苦心情。)那么她的朋友认为自己没错,这种想法对吗?(让学生能正确判断出侵权现象。)从而总结出:尊重他人隐私,需要强化责任与信誉意识。

  通过对这两个案例的分析,结合书本内容,让学生概括出“如何尊重他人隐私”这一问题,完成本环节第一个知识点的学习。

  两个案例的展示图像使用的Qx聊天的形式,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引起学生的共鸣,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学习讨论的积极性。

  (二)如何维护隐私权

  通过案例二的分析,让学生完成一段话的填空“个人隐私受法律保护。侵扰他人私生活、公开他人隐私的行为,既是违反社会道德的行为,也是违法行为。”

  找学生自己在横线上打上相关的文字,完成句子。既培养了学生计算机的使用技能,也加强了学生对这一知识的记忆。

  接着让学生例举现实生活中侵犯隐私权的行为,培养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发现身边的侵权现象。然后用幻灯片展示一些侵犯隐私权的具体行为,让学生加深印象。

  由侵权自然过渡到维权,进而提出本环节的第二个知识点“如何维护隐私权”先由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主回答,然后通过展示幻灯片让学生更直观认识如何来维权。

  最后还要让学生知道,除了发生侵权时如何维权外,还要注意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对隐私的保护。用幻灯片出示“认真选择倾诉对象”“在上网时注意保护隐私”两个话题,让学生进行探讨,进一步让学生树立隐私意识,给自己的隐私上把锁。

  3、探究与实践

  本环节由两个活动组成。活动一是“感悟隐私”,结合前一个环节中的案例,主人公意识到要保护好自己的隐私,于是决定封闭自己,与世隔绝。对此让学生进行讨论,这种想法是否正确。以用来纠正部分同学的这种错误观念。此处选用的背景图片与此案例相呼应,具有渲染气氛的作用,更易于学生的体会和感受,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活动二是“解读生活”,让学生谈谈自己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隐私遭到侵害的事,并说一说面对这种情况时我们该怎么办?这一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还巩固强化了本节课所探讨的知识内容。

  教师赠言:能够自觉尊重和维护隐私及隐私权,是现代文明的标志,是社会进步的体现,让我们一起做现代文明人,尊重和维护隐私及隐私权。

  板书设计:

  (反思)思想品德课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现实性,要想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就必须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使之“爱学”、“会学”、“学会”,使用多媒体正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方法,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创新精神,从而达到教学目。本节课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渲染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教学的效果。当然也存在着不足之处,例如可以增加一些侵权的图片,或者真实的案例视频,这样更利于教学效果的实现。对这些资料的采集、编辑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以便更好的实现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学科的整合。

说课稿 篇9

  一、说教材

  《荷叶圆圆》是一篇散文诗。诗中描写了圆圆的、绿绿的荷叶。荷叶是小水珠的摇篮,是小蜻蜓的停机坪;是小青蛙的歌台;是小鱼儿的凉伞……课文内容虽然浅显易懂,但却洋溢着童真、童趣,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想像。

  二、说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

  针对这一要求以及教材的特点,我把本篇课文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认识12个生字,能够正确书写2个生字。

  2、熟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3、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4、展开想像,学会“( )说:‘荷叶是我的( )’。”的句式表达。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新课标》指出:“识字教学是低年级学段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因此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定为让学生充分地认识本课生字,熟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理解“摇篮”、“停机坪”等词语的意思。

  四、说教学方法

  教法:由于课文内容浅显易懂,因此这节课,我基本选用“自主读书、快乐识字、合作学习、快乐朗读”的教学方法。

  学法: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以及认识水平,确定运用“自主尝试读——带问题去读——自我展示读——猜一猜”的学习方法。

  五、说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教学前,我先让学生欣赏美丽的荷花图,接着问:“你们瞧,这是什么?”(荷叶)“那你们能说说荷叶长得怎么样?”根据学生的回答切换到课件上出示:“荷叶圆圆的,绿绿的。”紧接着出示课题并板书:14荷叶圆圆

  2、认读课题中的“荷”字并书写“叶”字。认识“荷”字注意引导学生识记的方法,书写“叶”字要强调“口”字要偏上,而且要写小。

  3、让学生美美地把课题读一遍。

  这样一开始就吸引住了学生们的眼球,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兴趣,创设了乐学的氛围,让学生一开始就有了一个较好的学习状态,从而自然的导入了新课。

  (二)读课文,随机识字写字。

  《新课标》指出:识字教学是低年级学段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在教学中要做到巧识字、巧读文,以读文为载体,识字为目的,处理好识字与阅读的关系,巧妙地达到以读促识、以识促读、读识互补、文悉字熟的目的,则是低年级阅读课的关键。

  识字读文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理解“摇篮”、“停机坪”词语的意思是教学难点,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了“分层次读文,随文识字析词”的方法来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主要通过“三读”来完成。

  第一次读——自主尝试读。我先出示自读课文的要求,让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多读几遍生字,达到读准字音,不会读的字画上波浪线。接着四人为小组认读生字,最后老师抽读生字。这样让学生自主尝试读课文,使学生有目的的去学习。

  第二次读——带问题去读。我先出示画面让学生观察:说说荷叶真美啊,它吸引了哪些小伙伴?(在这里贴图板书:小水珠……)接着提出问题:荷叶的小伙伴们会说些什么?这样让学生带着问题再次去读课文。最后依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小水珠说:“荷叶是我的摇篮。”

  在本次读课文的过程中,识字教学的重点不是在于拼读字音了,学习的重点应放在识字方法的交流和语言的积累上了,识字要寓于阅读之中。

  比如在这里利用“摇篮图片”引导学生明白以前的“摇篮”是用竹子来做,所以“篮”字是竹字头,以前的摇篮啊,要爸爸妈妈用手不停地摇,躺在里面的小宝宝才睡得香,所以这个“摇”是提手旁的,这样帮助学生记住了“摇和篮”的字形,又让学生理解了“摇篮”的意思,利用图片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停机坪”的意思,引导学生利用加一加,换一换的方法来记住“珠、停、坪”等生字,同时指导学生书写“机”字。最后让学生连读四个句子。通过这样引导学生进行“识字”与“读文”的学习,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了识字理解,有效地协调处理识字与阅读的关系,巧妙地达到以读促识、以识促读、读识互补的目的,使学生对生字的识记也得到了巩固。

  第三次读——自我展示读(个性化朗读)

  《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指派来代替学生的阅读。”本次朗读,是在学生前两次将课文完整自由读两遍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自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多读一读,接着有齐读,指名读,比赛读,师生共读等,读后要评价,读的形式丰富多样,激发了学生的朗读兴趣,逐步培养起对课文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通过这三层次的朗读,落实了读的训练目标,重视读的实践过程,使阅读真正成为学生主动的个性化的行为。

  (三)拓展练习。

  《新课标》也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这就告诉我们,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挖掘教材,借助教学难点、重点、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因此,我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安排了拓展内容:荷叶给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都带来了快乐,荷叶还会给谁带来快乐?利用课件出示画面,引导学生想像,以“()说:‘荷叶是我的()。’”的句式来说说。为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让学生展开想象,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

  (四)复习巩固生字

  一年级学生识字的一个特点就是“认得快,忘得快。”因此,在课结束前又进行了一次生字巩固,通过带拼音读生字,去掉拼音再读词组,猜字谜等,通过多种形式地反复训练,加深学生的印象,使学生对生字的识记得到了巩固。

  六、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主要采用贴画配文字的“图文式”板书,此板书图文并茂,色彩鲜艳,又突出了课文的重点,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

  七、教学反思:

  对于本课的教学,作为教师把重点放在了引领学生熟悉课文,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走进课文,体味文字的美妙。所以,我在设计板书时采用了图文结合的方式,让学生眼前一目了然,不过整体下来,感觉学生的课文朗读把控的不够好,有些顾此失彼,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把朗读的层次考虑周全。

【说课稿】相关文章:

地理说课稿-《大洲和大洋》说课稿07-12

高中汉语说课稿《我很重要》说课稿06-29

太阳说课稿11-19

采茶说课稿11-20

《孔乙己》说课稿11-20

诗歌说课稿11-20

教案说课稿11-20

《春晓》说课稿11-17

《故乡》说课稿11-17

军神说课稿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