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说课稿> 说课稿

说课稿

时间:2022-06-25 17:56:47 说课稿 我要投稿

【精华】说课稿集合八篇

  作为一名老师,可能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你有了解过说课稿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说课稿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华】说课稿集合八篇

说课稿 篇1

  一、教材分析

  《螳螂捕蝉》是苏教版第十一册的一篇历史故事,讲述了一个少年用讲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寓言说服吴王打消攻打楚国念头的故事,说明了不能只顾眼前利益的道理,深刻地揭示了事物之间互相依存,应全局整体思考的寓意,塑造了一个机智勇敢的少年形象,这是本堂课的重点。作为六年级的学生,从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学习能力来看,基本能体会到文章的主旨。那么我们语文老师怎么办呢?语文犹如人文宇宙中承载生命讯息的一艘小船,教师能在文本背后这个意义世界走得远些,学生就能跟得远些。(当然,老师不能让学生过分深入,也要根据学生年龄决定)语文课程作为母语教育,其设置目的不只是为了掌握一种工具,它是要培养具有我们民族的行为方式和思想精神的人。因此,我仔细阅读了这篇故事,发现两个串联的故事之中蕴藏着人类社会交往的交际法则(在当时是君臣之间的交往法则)。吴王乃一国之君,且独断固执,少年是用什么样的思维方式进行了具有谋略意义上的劝说呢?这是一个难点。

  二、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育是一个具有整体性和教育性的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是它的基本特点。因此,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来确定综合的目标体系。本课的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用简洁的语言进行内容复述;掌握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含义,会用自由自在恍然大悟造句。

  2、掌握思前想后的读书法,学会推己及人、推测事物发展可能性的思维方式。

  3、通过对文本语言材料的阅读,懂得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要保持社会和谐共处的道理。

  三、教学过程

  一直奔重点,引向最精要处

  课堂中的活动安排不应该是随意、任意的,而是需要对活动进行系统规划设计并进行科学组合,在教学过程中构成一个逻辑环。

  本文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是一个表象,与题目文意间的距离最小,所以它应在逻辑线路的第一层。我问故事中哪几段直接讲述了这个故事?,引导学生快捷迅速地把注意力指向第9、11自然段。我指名学生朗读这两个自然段,其他学生边听边圈画:在这个故事中涉及到了哪几个具体对象。

  借板书画一个关系链:蝉螳螂黄雀少年。在这个关系链中,蝉是最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它整天叫着知了,知了,却对自己将遇到的灭顶之灾浑然不觉。这样的人可以用什么成语来形容呢?得意忘形、自鸣得意等等,学生体会自由自在悠闲中强烈的讽刺意味就不难了。而其他几个具象由于比较类似而可以一笔带过,不再浓墨重彩地进行处理。

  这一组块最后,我请学生借助关系链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完成复述的教学目标。教学活动中的口语交际应在具体的交际情景中进行,让学生承担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老师先扮演小弟弟的角色,请学生讲给小弟弟听,引导学生尽可能采用生动、简洁的口语来复述;再变换角色,老师当吴王,引导学生注意语气的转换。

  二多元体验,引向最广阔处

  吴王听了少年的故事,恍然大悟。什么叫恍然大悟?就是一下子明白过来了。这时候老师可以发挥主导作用,再次凸显寓意:吴王明白了,你小子说这么一大段话,无非就是为了说一句话。哪一句?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齐读,加深巩固。

  贾志敏说三分文章七分念。到这里,我请学生再次好好读书。吴王还明白了什么呢?这个问题可以指向文章的不同空间,也可以因学生理解特点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答案。语文教学中有很多种读法。出声朗读比较适合一开始接触课文和对文章有了深刻理解之后,而默读有助于学生产生独特的体验,迸发思维的火花,把思维更向纵向深入。我送给学生一种读书方法:思前想后法,也就是读读前面的,看看联系后面的,你能得到哪些新的收获?学生通过读书、思考,得出:1、吴王明白了少年说的寓意。清醒地认识到自己身处的情势实际与寓言故事相差无几,自己也是这个关系链中的一员。怎么得到的?课文第一自然段早有交代,引导学生读一读,说一说。2、吴王明白了少年的用意。结合着少年的行为体会一下,少年几天来异样的表现有了原因。3、吴王明白了自己该如何决断。取消了攻打的念头。便是证明。如此思前想后,全文贯通!

  三适时点拨,引向最深远处

  文及此,似乎意已断。但诚如前面所说,语文课堂是人的课堂,是文化的课堂,是民族的课堂。因此,结尾处,我设计了这样的环节:

  吴王明白了少年的用心,从好的来讲是用心良苦,从坏的来说则叫居心叵测。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全在吴王一念之间。那么吴王会怎么处置少年呢?从结果可以推想应该不会处罚。那么少年这次说服成功的奥妙何在呢?这个问题故事里没有揭示,但生活中却十分需要,让学生讨论一下。通过交流,可以小结出两点:1、少年方式巧妙,增强了成功的可能性;2、少年是站在吴王的利益角度着想,忠心可嘉。以此类推,我们在生活中,若要说服别人,也当注意这样两个原则。最后,我给学生留一道口语交际题。

说课稿 篇2

  一、教学重点的定位

  说教学目标:(请老师们参考教师用书“教学评价要点”和“主题教学目标“)

  (一)情感与态度

  1.感受社会劳动者的辛苦与快乐,体会他们的劳动给自己带来的欢乐。

  2.在体会劳动者的辛苦的同时,能珍惜并学会感激他人的劳动。

  (二)行为与习惯

  爱护公物和别人的劳动成果,养成节约的行为习惯和品质。

  (三)知识与技能

  了解一些简单的劳动方法、知识与技能,并能在老师的帮助下,总结、提炼获得的经验和信息。

  (四)过程与方法

  尝试用观看视频图片、讨论交流、想象活动、表演活动等方法进行体验。

  说教学重点:(请老师们参考教师用书“主题设计思路”和“图意说明)

  感受社会劳动者的辛苦,爱护别人的劳动成果。这是本课的重点。它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感受,一个是爱护。“感受”是“爱护”的基石。即只有对社会劳动者的辛苦有了真切的体验,爱护别人的劳动成果才有可能水到渠成。这个重点体现课程内容标准“爱护公物和别人的劳动成果,节约水、电、纸张等资源”。从本课教材来看,本课由为我们服务的人、节日里坚持工作的人们、辛勤的农业劳动者、爱护别人的劳动成果等四个主要部分组成(课件相应出示相关教材图片)。为我们服务的人部分能帮我们导入课题“叔叔阿姨辛苦了”并奠定了初步感受社会劳动者劳动辛苦的基调;节日里坚持工作的人们部分则教育学生尊敬他们的劳动;辛勤的农业劳动者部分则是帮助学生对劳动辛苦的直观感受,激发学生爱惜他人的劳动成果;最后是爱护别人的劳动成果部分是在以上情感激发和生活体验之后,引导学生注意节约资源,爱惜和感激别人的劳动。教材四个方面的主题部分都是围绕我们这一教学重点采取层层递进方式设计的。

  说教学难点:

  养成节约的行为习惯和品质是本课的教学难点。对于一年级的儿童来讲,养成一项习惯和品质并非一节课能做到的。它涉及到德育的方方面面的问题。

  二、教学重点的分析

  本课教材侧重突出体现了课程标准三条轴线中“我——社会“和四个方面的“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课标角度)。同时本课为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二篇课文,教师用书对本单元教学目标明确指出,“初步认识劳动与收获的关系,学习感激劳动者,爱护他们的劳动成果,逐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掌握自己生活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劳动技能。”“初步认识劳动与收获的关系”,是上一课《今天我值日》的教学重点;“感受社会劳动者的'辛苦,爱护别人的劳动成果”,是本课重点;“逐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掌握自己生活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劳动技能”,则是下一课《我来学做家务活》的重点。(单元目标的角度)本课课题《叔叔阿姨辛苦了》提示我们教学让学生感受他们的辛苦,在此基础上,爱护劳动成果才有了体验感悟的基础。(课题的角度)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生长、经验改造。他认为人们在社会中参加真实的生活,才是身心成长和改造经验的正当途径。那么本课教材的这些主题部分即是浓缩社会生活精华来帮助学生感受劳动者的辛苦,激发他们爱护的劳动成果的意识。 (从教育学、心理学的角度)从当前我校一年级学生的“前在状态”看,他们对各种各类的劳动者有一定感性认识,但对于劳动者的辛苦可能缺乏认知,因而对爱护别人的劳动成果缺乏体验,因此帮助学生感知劳动者的辛苦,感受爱护别人的劳动成果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从学生实际的角度)

  三、说教学重点的解决方法与过程

  (结合教师用书“活动设计参考”以及本校本班学生实际进行)

  (一)我们拟通过“活动一:它们从哪儿来”来帮助学生感受劳动者的辛苦。

  杜威认为人们在社会中参加真实的生活,才是身心成长和改造经验的正当途径。因此,我们认为只有学生自己亲身去体验,才能真正得到感受。于是我们利用上一周的中队活动课,老师与同学们一起走进了草莓园,体验了阿姨叔叔们的工作。

  第一个环节,我们引导学生重新体验那天的活动。先播放体验录像然后让学生认真观察,接着回忆体验经历,最后定格画面,学生谈谈自己的亲身感受。这样自然地把学生的课外生活引入到课堂,在录像资料的回放中感受到辛苦,在交流讨论体验辛苦,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能比较真切地让学生体验到劳动者的辛苦。

  第二个环节,引导学生从课堂交流活动再拓展到他们的社会生活中去。首先引导学生说一说,你最喜欢吃的一种食品,最喜欢的一件衣服。接着引导学生想一想,这些食品和衣服要经过多少人的努力我们才能享有。接着结合我校一年级的学生也具有一定运用网络收集信息的能力进行一次小调查活动——上网了解食品加工的过程。(米饭的生产过程)最后把自己收集调查的成果和同学交流分享。这个环节的活动不仅升华了对前面活动的情感体验,还为下一个活动——爱护别人的劳动成果奠定了良好的认知基础和情感基础。

  (二)我们拟通过“活动二:我会珍惜”来帮助学生爱护别人的劳动成果。

  环节一,创设情境讲述丁丁“五一”旅游经历的故事,借助教材49页的图文并茂的资源,引导学生交流讨论丁丁哪些方面做得对。然后晒一晒自己哪些方面做得好,爱护了别人的劳动成果。本环节旨在从正面引导学生爱护别人的劳动成果光荣,培养珍惜劳动成果光荣的自豪感。

  环节二,引导学生进行“不爱惜物品小调查”活动。让学生自己和同学们说说有哪些不爱惜物品的行为。然后组织交流讨论:如何爱惜别人的劳动成果。此环节重在联系本班学生的实际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以便学生自觉意识自己做的不够好的行为,培养从多角度爱惜物品的习惯。

  环节三,让学生交流变废为宝的小窍门:你知道哪些东西可以变废为宝呢?组织学生之间互相介绍、分享交流。爱惜物品,节约资源,变废为宝的活动环节 可以将学生自觉爱惜物品的行为培养成一种良好习惯的可能。

  (三)我们拟通过实践活动布置进行结课,把教学重点落实延伸到学生的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去,力图将本课的教学重点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我们设计以下两个实践活动。实践活动一:老师相信在今后的生活中,你们一定会理解、尊重每一位劳动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表达对他们的敬意!,请同学们亲手制作一件手工作品,作为礼物,送给周围为我们服务的叔叔阿姨,并附上一张便条,写上一句你最想说的话。实践活动二:帮丁丁完善“节约资源,爱护别人劳动的计划书”。

说课稿 篇3

  一、 单元教学内容:

  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

  二、单元教材分析

  分类是一种基本的数学思想。它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有序划分和组织的过程。分类能力的发展,反映了儿童思维的发展,特别的概括能力的发展水平。在实际生活中,分类思维有着广泛的应用。本单元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初步的分类方法。先让学生学会按一定标准分类,然后,让学生自己选择不同标准分类,并对分类结果作出简单的整理与分析。

  三、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少,教材将本部分教学内容由原来的一年级上册调整到下册学习,并且在原来只单纯教学分类进行简单数据统计的基础上增加了对数据的整理和用简单统计表表示结果的内容。这时候的学生经过了一学期的学习生活之后,对周围的一些实际现象或事物有了一些观察和思考的意识,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和乐于观察、思维活跃的特性有利于更加深刻的理解本部分教学内容。更有利于培养学生从根据事物的非本质的、表面的特征把事物进行分类,发展到根据事物的功用进行分类,最后能够根据客观事物抽象、本质的特征进行分类的能力,并能用简单统计表表示分类结果。从而初步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四、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根据给定的标准或自己选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和不同标准的多样性。

  2、使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整理过程,能够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分类的结果。

  3、使学生能够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并能根据数据提出简单的问题。 四、内容安排及其特点

  1、 教学内容和作用

  分类思想是一种基本的教学思想。它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实物进行有序划分和组织的过程。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研究成果认为,儿童数概念的形成起始于对物体集合的感知,他们对物体数目的理解是建立在对物体的匪类、排序和比较多少的基础上的。因此,历来的教科书都讲分类、排序和比多少作为学生徐诶数和计算的知识准备,安排在准备课中。

  由于《标准(20xx)》讲“分类”放在了“统计与概率”领域,突出了分类与统计的密切联系,解开了在上一轮教材实验中教师对于教学“分类”这一单元内容的“目的”的困惑。

  2、教材编排特点

  1、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设计了学生熟悉而又现实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体会统计的完整过程。由于统计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教材注重体现了这一点,让学生体会用统计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如,例1通过解决简单而又熟悉的实际问题“有这么多气球,可以怎样分类呢?”引入,并给出了具体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之后再分析计数的结果,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例2的安排也是类似的。从而让学生体会到了分类的含义、方法及目的,突出了分类的实际意义,又完整的体验了统计的全过程。

  2、为学生的探索留出了空间,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例1中,对气球分类计数结果的呈现是学生通过自由探索得出的。例2中,学生自行选择标准进行分类计数也给学生留出了探索的空间,并且可以引发学生对于分类的深层次的思考。这些都充分体现可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尊重。

  3、从易到难,坡度合适。本单元在难易程度的把握上非常注意由易到难。例题设计由给定标准到自己选择标准、由单一标准到不同标准、由形象的表达分类结果到利用统计来表达。练习中由简单的基本训练到复杂的综合训练、由只记录结果到在记录的基础上进行数据分析和提出问题等,难度逐渐加大。

  五、本单元课时安排

  本单元用3课时进行

  六、单元教学建议与注意事项

  1、为学生提供充分地从事教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学生从中体会分类的意义。可以设计各种形式的分类活动 ,如分学具、整理书包等。使学生充分体验分类,培养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意识。

  2、要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设计徐诶素材。

  首先,在引入时,应注意由熟悉生活情境引入,突出分类的实际需要。其次,可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组织分类活动。如整理书包、整理自己的.房间,让学生感受分类在生活中的作用。最后,教学中要结合具体情境强调分类结果正确的重要性,同时要将分类结果的呈现方式由实物图逐步过度到图和表。

  3、对学生不同的方法可以可定但要有引导,突出分类的实际意义。

  首先因为学生的知识经验不同,对问题的理解和看法也会千差万别。体现在对物品的分类上,选择的标准往往不同。对于学生对所选标准所作的解释,合理的应当肯定。但不要过多引导学生找不同标准,否则会使分类失去意义,也将难以驾驭课堂。

  七、分课时分析教学重难点

  例1的教学重点是掌握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的方法,在具体分类过程中做到不重复不遗漏。难点是会用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例2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会按不同标准进行不同的分类,并用简单的统计表表示分类的结果。难点是体验不同分类标准下的结果的多样性。这里关键还要让学生从中体会到虽然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也不同,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物品的总数是不变的。

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月是故乡明》是季羡林先生在功成名就之后仍怀念自己的家乡,以月作为抒情线索,通过对故乡和自己童年生活的回忆,特别是对故乡月色的动人描写,抒发了作者对故乡永远的思念与牵挂。

  作者巧妙设题,用唐代诗人杜甫的诗句“月是故乡明”作为文章的题目,统领全文,揭示主旨,奠定文章的情感基调;增强文章的文化内涵。由于杜甫这句诗是千古名句,特别能引发读者的共鸣,被广为传诵。用它来做题目,更能表达作者的思乡之情。

  作者巧妙安排文章结构。开篇点题,总结全文,引起下文,为下文做铺垫,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接着由月过渡到山,到水,进而过渡到家乡的水,过渡到作者的童年生活,并通过他乡月亮与故乡月亮的对比,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思念。结尾处短短几句话,把全文的情感推向了高潮。本文的主旨是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文章中对于景和事的描述都是为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服务的。在文中,作者通过对故乡月亮的具体描述,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捉知了、看月亮、游玩、做梦这些童年趣事都跟月亮有关,写这些事也是围绕着月亮来写的,这样更能表达出对故乡的思念;通过在济南、北京和世界其它地方见到的月亮与故乡月亮的对比,表达对故乡的深情;作者拿赏月胜地朗润园与故乡的小月亮对比,表达浓浓的思乡之情,正如作者所说,“然而,每逢这样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却仍然是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最后作者直抒胸臆“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我故乡里的月亮啊!”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二、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教学目标 :

  (1)学会文中的“徘、徊”等16个会认字,读准多音字“燕”等;会读“烟波浩渺、篝火、萌动、澄澈、风光旖旎、瑞士、莱芒湖、平沙无垠、碧波万顷、巍峨雄奇、耄耋、燕园圣地、点缀”等词语,通过查字典和结合课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默读课文,说说作者由月亮想到了哪些往事和经历,产生了哪些内心感受。

  (3)在反复阅读、体会情感的基础上,体会作者对故乡永恒的思念与牵挂之情。

  (4)通过对本文的学习,学生学会独立阅读与思考,通过交流,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

  (5)通过学习和交流,认识故乡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6)搜集一些思乡的诗文,和同学交流。

  (7)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 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2.教学重点:

  默读课文,说说作者由月亮想到了哪些往事和经历,产生了哪些内心感受;在反复阅读、体会情感的基础上,体会作者对故乡永恒的思念与牵挂之情;通过学习和交流,认识故乡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教学难点:

  默读课文,说说作者由月亮想到了哪些往事和经历,产生了哪些内心感受;在反复阅读、体会情感的基础上,体会作者对故乡永恒的思念与牵挂之情。

  三、说学情:

  学生在四年的学习和阅读中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阅读经验,有着自己独特的阅读体验。对于作者来说,对家乡的景和事充满了深厚的感情,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他们每个人心中对家乡的景、对童年的事也充满了一定的感情。课文里面的各种趣事,很多学生可能都有着相同或相似的亲身经历过,课文叙述及表达符合学生的心理,容易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进而在文章中获得感知,发展想象力,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对于课文中提到的“山高月小”“三潭印月”“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八月湖水平”等可能比较陌生,理解起来也有一定的困难;学生对于课文中提到的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芒湖、平沙无垠的非洲大沙漠、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巍峨雄奇的高山、朗润园、燕园胜地、荷塘月色等可能了解很少。对于这些比较陌生、了解很少的地方,教师适当补充有关资料,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理解和感悟。

  四、说教法和学法:

  1.说教法:

  以趣激情,以读悟情,在读中理解、感悟、想象。

  2.说学法:

  自主阅读,合作探究。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六、说教学流程:

  1.交流古诗,激趣导入。

  引导学生从交流与月亮有关的古诗入手导入课题,并了解作者的相关资料,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为感受“月是故乡明”做情感铺垫。

  解释题目后,激发学生思考和交流看到这个题目你都能想到什么?并引导学生由题目想到文章的主旨是“思念家乡”;想到题目的出处是杜甫的《月夜忆舍弟》;联想到与月亮有关的其他诗句。并结合课文进一步了解作者要用杜甫的诗作为题目是为了统领全文,揭示主旨,奠定文章的情感基调;增强文章的文化内涵。并进一步体会到杜甫这句诗是千古名句,特别能引发读者的共鸣,被广为传诵。用它来做题目,更能表达作者的乡思之情。

  2.整体感受,理清顺序。

  通过阅读,引导学生在学会字词的基础上,了解作者以“月”为线索,从对“月是故乡明”这句思乡名句作了简单解释;是对故乡与童年的回忆;作者离开故乡之后的生活,通过他乡月亮与故乡月亮的对比,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思念;对前面的呼应,也是作品在对故乡与童年的回忆和在他乡对故乡的思念的记叙与描写之后,情感的自然迸发等方面进行描写的。

  3.了解作者童年趣事,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引导学生学习文章开头,了解作者开篇点题,总结全文,引起下文,为下文做铺垫,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接着由月过渡到山,到水,进而过渡到家乡的水,过渡到作者的童年生活。

  教学中,引导学生按课文的叙述顺序了解作者回忆的童年生活中的几件趣事:躺在坑边场院的地上数星星;在古柳树下点篝火,摇树捉知了;在大苇坑边望月游玩;梦月亮。引导学生了解这些童年趣事都是围绕着月亮来写的,都跟月亮有关,更能表达出作者对故乡的思念。

  4.补充资料,了解表达方法。

  教学中,教师适当补充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芒湖、平沙无垠的非洲大沙漠、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巍峨雄奇的高山、朗润园、燕园胜地、荷塘月色等有关资料,引导学习了解作者通过在济南、北京和世界其它地方见到的月亮与故乡的月亮的对比,表达对故乡的深情;作者拿赏月胜地朗润园与故乡的小月亮对比,突出作者对故乡月亮的喜爱,更能表达作者对故乡的眷恋,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正如作者所说的“然而,每值这样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却仍然是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使学生感受对比手法的作用是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引导学生结合全文理解文章的结尾处短短几句话,感受其作用是概括全文并把全文的情感推向了高潮。

  5.了解表达方法,学以致用。

  引导学生结合全文了解为了表达本文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这一主旨,作者运用描述、对比、直抒胸臆等手法写思乡之情。第一,通过对故乡的月亮的描述,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第二,通过在济南、北京和世界其他地方见到的月亮与故乡的月亮的对比,喜欢故乡的小月亮,表达对故乡的深情;第三,作者拿赏月胜地朗润园与故乡的小月亮相比,表现浓浓的思乡之情;最后作者直抒胸臆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在学生掌握了作者的表达方法后,鼓励学生在小练笔中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表达自己的感情。达到了语文教学由读到写的教学目的。

  七、说作业设计:

  鼓励学生搜集和积累与月亮有关的诗词和文章,并分享给自己的同学,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八、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含概了本文的两个要点,一是课文的主要内容:简单解释思乡名句“月是故乡明”;对故乡与童年的回忆;作者离开故乡之后对故乡的思念;呼应前文,情感迸发。二是透过文章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对故乡永远的思念与牵挂。突出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说课稿 篇5

  一、研读新《课标》,说教材

  《两件宝》是小学语文第一册13单元中的课文,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拼音、认识了部分生字、阅读了几篇小短文之后进行学习,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根据《语文课程标准》阶段目标(1-2年级)的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我制定了以下学习目标:

  1、正确认读12个生字,其中9个会写。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3、激发学生喜爱自己的双手和大脑的感情。

  4、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学会互相启发、互相学习,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渗透新理念,说教法

  1、谜语导入法。

  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依据他们的心理特征,我采用了儿童化语言,以谜语的形式导入新课:小朋友喜欢猜谜语吗?我们一起来猜一猜:“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学生一下子就进入了角色,都积极地参与猜谜活动。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思维,又为下面的学习打下了如指掌良好的基础。

  2、引导朗读法。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重视朗读,要求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品味、揣摩、积累并逐步学会欣赏。朗读是理解课文内容的重要方法,也是学生学习普通话、培养良好语言习惯的重要手段。因此,我采用了分小组读、指名读、小老师带读、全班齐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进行朗读训练,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为背诵课文作了充分的准备。

  3、引导发现法。

  培养学生“思索和实践的科学探究精神”是本课的宗旨。在学完儿歌后,学生进行讨论:为什么说手和脑是两件宝?用我们的手和脑还能做出什么?在讨论过程中,凡是学生能够自己解决的问题,我决不替代,学生能够思考的问题,我决不暗示。我只是以参与者的身份做好组织和引导工作,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4、拼读识字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因此,本课的教学重点之一是让学生会认字。《两件宝》一课中所有的音节都是学过的,都可以由学生自己拼读出来。在教学中,我放手让学生分组自学生字,由小老师领读,再用自己的方法识记生字,最后让学生进行组词游戏。学生把刚刚获得的拼音知识运用于实践,不但能培养拼读能力,更能培养早期自主学习能力。

  三、渗透新思想,说学法

  1 、讨论法。

  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讨论,可以集思广益、互相启发,在质疑问难的过程中锻炼思维、发展思维,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如:学生学完儿歌后,我提出两个话题让学生讨论:为什么说手和脑是两件宝?用我们的手和脑还能做出什么?在讨论过程中,学生独立思考并自由发言,逐步学会了质疑问难,提高了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2、小组合作学习。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小组合作学习是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我多次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自学课文时,让学生分小组朗读课文,在小组中,一个人读,其余的都是“老师”,读的人认真读,听的.人也认真听,才能给读的人提意见;在课间活动时,学生分小组表演,边唱《巧巧手》边进行即兴表演;在认读生字时,我也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然后在全班进行交流,看哪个小组学得最好,这样学生字有趣又好记。

  3、练习背诵积累语言的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十分重视语言的积累。语言具有记忆的功能,没有语言的记忆,就没有语言的积累。“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更是证明了语言积累的重要性。《两件宝》这篇课文要求背诵,学生通过背诵可以增长知识、积累语言,因此,我让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逐步达到熟读成诵。

  四、优化组合,说程序

  (一) 谜语导入

  (二) 学习新课

  1、 自学课文。

  2、 分小组读课文。

  3、 检查朗读情况。

  采用小组读、小老师带读、小组读、全班齐读等形式。

  (三) 理解课文内容,拓展思维

  讨论:为什么说手和脑是两件宝?

  用我们的手和脑还能做出什么?

  (四)课间活动

  边唱《巧巧手》边进行即兴表演。

  (五)认读生字

  各小组由小老师领读生字、全班齐读生字、组词游戏。

  (六)布置作业

  1、 把今天教的课文读给家里人听。

  2、 想想手和脑还能做什么?

说课稿 篇6

  本节内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上册的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的第二节“海陆的变迁”。整个说课过程分为说教材,说学生,说教法,说教学,说板书,说巩固六部分。

  第一部分——说教材

  一、教材内容:本节课主要讲述大陆的漂移和板块的运动两大部分内容,通篇文字语言优美、通俗、生动、易懂。

  二、教材编排意图:本节内容是对第一节《大洲和大洋》的扩展和延伸。教材在内容编排上注意了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为基本宗旨,内容安排简明、扼要,弹性大,给我们老师上课留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三、教材特色:

  1、教材图文并茂,对于知识点,不是简单地将现成结论强加给学生,而是先出图,图后附上思考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感知、然后分析得出合理的推论,这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掌握读图用图能力是非常有益的。

  2、 教材联系生活实际,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给学生提供了探究学习的机会。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用实例说明海陆处在不断地运动和变化之中。

  (2)正确理解“大陆漂移假说”、“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内容,能运用大陆漂移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解释世界主要山系及火山、地震的分布。

  2、过程和方法目标:

  通过阅读讨论“大陆漂移假说”的创立,培养发现问题、钻研问题的主动学习精神,感悟“假说”在科学发现中的重要作用,体会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在实践中不断深化。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从现象到本质的研究,提高学生对探究事物本质的科研兴趣;

  (2)通过讲述魏格纳创立大陆漂移假说的故事,使学生初步懂得科学探究的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五、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板块的运动

  2、教学难点:大陆漂移和板块构造学说运用的例证

  第二部分——说学生

  这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初一学生,由于年龄的局限性,他们的接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理解能力、空间想象能力都较弱,学习方法比较单一,但他们好动,好说,爱表现,学习积极性高。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我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思维,活跃课堂气氛,以达到这节课的教学目标。

  第三部分——说教法

  一、教学方法: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根据初一学生年龄小的实际情况,我在教学中采用观察-设问-启发-讨论-归纳结合的方法。注意联系学生实际生活,让学生多讨论生活中的现象,并用多媒体展示来解释原因,从而突出重点、分解难点。尤其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图文系统,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将教材中没有的但地图中蕴含的信息尽量挖掘出来,尽可能提高学生以图析文的能力。我在指导学生读图的时候,还努力创设条件,采用发现法教学,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提出问题,展开小组讨论、提出质疑、然后进行探究学习。

  二、教学手段:板块构造学说是重点也是难点,为了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我制作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实验,课堂讨论,课后活动,使问题直观化。

  第四部分——说教学:

  一、创设情景,培养兴趣——导入新课

  通过播放成语“沧海桑田”由来的动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提出问题:海陆真的可以互相变迁吗?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海陆的变迁

  二、展示三幅海陆变迁的图片,通过对图片的分析,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海陆是变迁的。

  三、通过魏格纳与大陆漂移假说的故事,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和认真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1、学生读图思考: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是固定不变的吗?

  2、看世界地图,观察海陆轮廓,你有什么发现?

  3、魏格纳找到了哪些证据来证明大陆漂移假说?

  4、安排练习,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四、展示“板块与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图”,引导学生分析板块的运动,推导出“板块构造学说”。

  1、首先让学生了解六大板块的名称,位置,以及各板块主要包括的大洲和大洋名称。

  2、然后提问:六大板块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运动方式主要包括哪两种?板块的运动会引起地表的哪些变化?学生通过读图、探究、讨论,得出结论。在学生探究发现的诸多结论中,注意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出 “板块构造学说”的内容。

  3、为体现生活中处处有地理的理念,让学生利用板块构造学说来解释一些地理现象,把理论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体会到地理知识的实用性。

  学生思考、讨论:喜马拉雅山是怎样形成的?据观测它每年还在不断长高,这又是为什么?

  五、为培养学生整理归纳知识能力,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安排学生分小组讨论,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列出本节课板书,帮助学生熟悉,巩固这节课内容。

  第五部分——说板书

  为使学生对整个课堂学习过程中的每一个结论,每一个知识点的印象深刻,特设计提纲式板书,在课堂总结进行小组讨论时列出,引导学生回顾这节课的知识网络,使学生明确重、难点。

  第六部分——说巩固

  一、课堂练习:为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深化,及时掌握知识点,安排2道课堂练习:

  【1】展示板块分布图,说出板块名称。

  【2】你知道喜马拉雅山是怎样形成的吗?根据观测,它还在不断地长高,这又是为什么?

  二、巩固练习:为了使学生熟悉、掌握本节课的重、难点,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达到知识的综合运用,安排3道巩固练习题:

  【1】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地震?

  【2】请运用大陆漂移假说解释下列现象:寒冷的南极洲发现煤层分布。

  【3】现代测量表明,位于欧洲和非洲之间的地中海在不断地缩小。有人预言,几千万年后,地中海将会消失;而非洲和亚洲之间的红海却在不断地扩张,将成为另一个新的大洋。你相信吗?

  三、课后活动:为了使课堂知识延伸到课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布置这一课后活动:

  课后讨论:今天的海陆轮廓在漫长的地质年代后,又可能变成什么样?

  结束语: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注意学生能力和技能的培养,注意分析问题的方法指导。每一部分读图、用图,每一个结论的得出都是学生活动在先,教师指导在后,体现以学生为主的教育理念。

说课稿 篇7

  一、说教材

  本节课与上一课紧密相连,也可以作为第二课的延伸,培养学生的社会情感和行为。教材中通过观察、生活反思和调查等,使学生认识到哪些时候应该向为自己服务的人表示感谢。同时,让学生进行多角度的换位,突出向提供服务的人表示感谢的意义及表示感谢的更多方式。在调查活动中学生培养了社会实践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程标准和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学生通过活动和体验,知道当接受了别人为自己提供的服务或帮助后,要表示感谢。

  2、能力目标:养成学生的文明行为习惯,初步渗透爱的教育。知道爱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懂得对劳动者的尊重不仅仅是口头上的感谢,更重要的是尊重他们的劳动,调查在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接受别人的感谢后的心情,了解生活中人们对别人表示感谢和尊重的方式。

  三、重、难点

  懂得向对自己提供服务或帮助自己的人说谢谢的意义,并养成尊重他人的优秀品质。

  尊重他人不仅是说声“谢谢”更重要的是理解和尊重他人的劳动。

  四、说学法

  依据新课程标准,根据本单元教材内容和编排特点,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落实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作用,引领学生进行课外调查实践、反思、,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这有助于学生理解本课内容。

  五、教学理念

  本单元重点对学生进行认识社会的教育,同时遵循了循序渐进的原则,本课更在前两节课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认知和行为,从而为学生走向社会服务。课上我根据学生已有的社会生活经验,通过回忆、体验,交流等方式完成教学,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童话故事贴近学生的生活,是他们喜闻乐见的。在故事中设置悬念,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使得课题在学生的思考中很自然的引出。

  (二)活动明理

  1、回忆生活中的“谢谢”(学生回忆并讲述)

  老师适时引导总结板书:得到帮助——谢谢

  一声“谢谢“在生活中是常见的,没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这个环节从生活的细微处入手,充分调动和利用孩子已有的生活经验,引起学生对生活中的”谢谢‘的关注,为后面做铺垫。

  2、教师采访学生:当你为别人做了事别人向你说声谢谢后,你是什么感受?最好举个例子说一说。

  这个环节我让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相联系,为学生创设学习和活动情境,让他们在活动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经验,获得内心体验。这些活动都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3、感受生活中的服务

  刚才,同学们都谈到得到别人帮助后应该说谢谢,除此之外,还有哪些时候我们也应该说声谢谢呢?请大家观看视频,你可以结合图片说一说,也可以结合生活中你遇到,听到和想到的说一说。

  这个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充分体会我们时时刻刻在享受劳动者的服务,感受劳动者的辛苦,体会谢谢的深层意思。

  (三)辨析明理

  设计题目,生活中一些现象正确判断。通过该环节的设计,让学生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四)制作感谢卡,表达谢意

  学生们真实的情感在美丽的卡片上尽情挥洒,表达出了感人的谢意。同时,学生在美术课上学到的知识技能在这张卡片上体现出来,促进了学科的整合。

  老师适时引导总结板书尊重理解——学会谢谢

  (五)总结,在诗朗诵中结课

  通过本环节的设计,让学生感情得以释放,达到高潮。

说课稿 篇8

  教材分析

  《报任安书》见于《汉书司马迁传》及《文选》卷四十一。这里以《昭明文选》李善注本为底本,参以五臣注本及《汉书》。这是一篇司马迁写给任少卿的信,司马迁以无比愤激的心情,叙述了自己蒙受的耻辱,倾吐了他内心的痛苦和不满,说明了自己“隐忍苟活”的原因,表达了他“就极刑而无愠色”、坚持完成《史记》创作的决心,同时也表达了他的文学观和生死观。它有如下特点:

  ①“理至”:叙事议论条理清楚,环环紧扣,层层深入。

  ②“情切”:情感跌宕起伏,奔放而曲折。

  本篇课文安排在高中阶段最后一学期,从编者意图及教学目标上看,是希望通过对本文的学习让学生达到:借助书下注释及工具书,理解文章内容,掌握一些文言词语的用法及意义,提高阅读古文的能力。 学生分析

  经过三年的初中语文的学习以及两年半高中的学习,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定数量的文言文,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文言词与文言句式,并且具有基本独立的阅读欣赏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已具备了结合课文注释进行阅读,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合作的探究能力。因此本课的学习的通过学生自主探究与教师教授指导相结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有总结性的收获。 教学设想

  《报任安书》是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名篇,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在预习自读的基础上,通过讨论、切磋,参照注释,疏通全文,概括文章大意。根据学生已基础和已有的知识水平,对全文进行理解,故教学重点放在文章的叙事议论条理的分析和作者的“情切”的体会上,从而理解作者的文学观和生死观。教学难点放在司马迁文学观和生死观的理解上。从而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

  本课要通过自读和讲授课文,达到对内容的理解,通过教师的点拨、引发、讲授、师生互动,准确理解课文,理清叙事条理,把握重点,剖析难点,从而使学生的阅读古文能力得到提高。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通过对教材及学生的分析,我将教学目标确定为如下几个方面:

  1、知识目标:掌握更多的实词、虚词与句式,增强语感,提高对文言文的阅读

  能力;学习本文叙事、说理、抒情相结合的表现方法;理解本文的思路,认识司马迁的文学观、生命观及其意义。

  2、能力目标:朗读本文注意语气语调,感情激昂,学习写作的条理清晰。 3、情感目标:学习司马迁忍辱负重完成巨著的坚强毅力。

  二、教学重难点的分析

  1.在准确理解文句意思的基础上,分析文章的叙事议论条理,体会作者的“情切”是学习的重点。

  2.司马迁文学观和生死观的理解是难点。 教学步骤

  依据教学目标,我把这篇课文分为五个板块: 第一版块:背景及相关知识介绍

  介绍作者司马迁——身残志坚的史官奇才; 史家之绝唱——《史记》; 文章的写作背景。

  此设计的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进行情感的渲染,为讲解课文做铺垫;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有抛砖引玉的作用,让学生很快走入文本。

  第二板块:整体把握,感知课文。

  1、学生朗读课文,划出有疑难处;教师范读课文,正音。

  学生自由、大声朗读课文,做到声音洪亮,有节奏感,尤其要注意语气、停顿。

  关于这一小环节,由两个步骤完成:①学生朗读完成之后,由学生提出应注意的字词读音、句内停顿及个别语句的语气处理,并朗读。在此基础上,教师范读课文,纠正语音、语气及停顿。②生字、生词可以参考注释、工具书等一一落实,自梳文意,有疑难之处,小组讨论解决。通过这一环节的设计达到基本理解课文的目的。

  2、疏难排困,突破难点

  师生共同疏通,积累、掌握重点词句;落实具体文言语段翻译;疏通难点,排除困难,突破课文中的难点。

  这一环节的任务最重:首先要求在讲授中教会学生抓句中的翻译重点(往往是考试时的的得分点);特殊文言句式的把握;虚词的用法等,达到文言文的翻译要求“信、达、雅”。其次,梳理课文的叙事条理;再次引导学生理解司马迁的文学观和生命观。可以采取自行总结、小组讨论、教师评价总结的方式完成这一环节。师生互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3.再读课文,复述课文,巩固难点。

  学生再读课文,对照注释,复述课文。复述的要求:语言要准确,故事情节要完整,力求生动。此部分分两个环节:①先在小组内讲述。②学生小组讲述之后,推荐优秀者在小组内交流。

  4.检查练习,巩固反馈

  此部分主要让学生做学案中的基础练习,教师巡视,后评讲,重点给予学法指导。检验学习的效果,对学生掌握不牢固的部分再加以巩固。

  此版块设计的意图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文言文的方法,受之以渔。让学生学有所得,得之有法,让学生拿到一把开启文言文之锁的钥匙,使之能自由地阅读文言文,培养他们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第三板块:合作讨论,探究质疑。 此版块共设计如下4个问题:

  1.从课题和背景介绍看,这是一封复信,其回复的内容是什么呢?又是怎样具体展开的?

  2. 司马迁在李陵之祸后,受到了哪些肉体和精神上的摧残?司马迁受宫刑后的感受是什么?

  3.司马迁在遭受奇耻大辱后为什么仍“苟活于世”?

  4.怎样理解叙事、说理、抒情相结合,“理至情切”的表现方法?

  对于这几道题的处理方法是这样的:先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再读课文,自由思考,后小组讨论,最后大组(班级)交流,形成较统一的认识。

  这四题的设计意图是:巩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对课文有更深层次的的理解,对课文的写作技巧有正确的把握。对作者的人生观有更本质的认识,更好的把握课文的重难点,引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将课堂教学升华到人生指导,完成教育的最高目标。

  第四板块:延伸拓展,能力训练。

  由课内到课外,开拓知识视野,补充删掉的部分,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将补充部分作为拓展训练的文段阅读。

  第五版块:布置作业,强化巩固。

  此环节设置一道题目,功课外练习,加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消化。题目是:学完这篇课文之后,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写一篇简短的心得体会。

【说课稿】相关文章:

地理说课稿-《大洲和大洋》说课稿07-12

高中汉语说课稿《我很重要》说课稿06-29

太阳说课稿11-19

采茶说课稿11-20

《孔乙己》说课稿11-20

诗歌说课稿11-20

教案说课稿11-20

《春晓》说课稿11-17

《故乡》说课稿11-17

军神说课稿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