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学总结> 教学总结

教学总结

时间:2023-05-04 15:45:57 教学总结 我要投稿

关于教学总结(集合15篇)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学习或工作情况作加以回顾检查并分析评价的书面材料,他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因此我们需要回头归纳,写一份总结了。那么总结有什么格式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教学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教学总结(集合15篇)

关于教学总结1

  一、在教材解读中叩问生命的内涵

  1.正确的教材解读是进行教学设计的基础。

  《生命生命》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的课文。本文作者主要是借用三个故事来书写自己对生命的感悟,而这三个故事都是小而短的。利用这个特点,在学生正确读文后,我引导他们用文中的词语讲三个小故事,既学习了概括一段话主要内容的方法,又试着开始运用文中的关键词来进行表达。这样的教学环节,不仅使学生明确了三个故事的主要内容,理清了文章结构,而且在无形中引导学生运用文中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理解,清楚了文章的结构——提问+三个故事+感悟。

  最开始的教学设计中,在理清了文章的基本结构以后,我将三个故事当作孤立的三件事来讲,努力引导学生逐段抓住语言文字,分析文中三个故事中分别写了三个怎样的生命:这是一只怎样的飞蛾?这是一株怎样的瓜苗?作者又是怎样的一个人?结果试讲后发现这样的设计使课变得十分理性,学生的读书似乎只是在为了寻找一个结论而进行,他们总是“置身文外…置身情外”,导致这堂课失掉了应有的语文味。更甚之,分析来分析去,文字变得支离破碎,并造成了课堂上只见飞蛾、只见瓜苗但不见作者的结果。

  仔细思考,发现原因在于我忽略了这篇文章的写作角度。它是以作者所看所听为视角,借助这三个小事例来阐释自己对生命的思考。重点不应是飞蛾、瓜苗怎么样了,而是看到这些现象的作者想到了什么,有了哪些思考。

  有了准确的文本解读,在教学设计中,我就开始关注语言本身,而不是事物怎么样了。仔细研读,我发现,三个小故事的构段方式基本一致,都是写了作者看到的现象和由此产生的感慨。于是,我从这个特点人手,逐一走进每段话,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所思所想,不仅更好地实现了中年级段的教学,而且充分尊重了文本的特点与作者的写作思路。

  2.合理的教材解读是进行教学设计的前提。

  这篇课文不仅小学课本里有,中学课本里也有,可见它的难度之大。不同层次的人、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去读,每个人的理解也不尽相同。经过对课文的反复研读,我们认为,在飞蛾求生的故事中作者想告诉人们,应当敬畏生命的存在;瓜苗逆境中茁壮生长的故事是要告诉人们,应当重视生命的过程,尽管它可能很短暂;作者静听心跳进而感悟生命的意义,是要告诉人们,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人都不能轻易放弃自己的生命,而且要创造价值,精彩有力地活着。

  在几次试讲后,我茫然了。27岁的我因为生活阅历的不足,似乎都没有真正读懂这篇文章所要传递的人生哲理,那作为四年级的10岁的孩子,又如何能在一节课读懂读透这篇文章呢?是拔苗助长,还是顺其自然?我最终选择了后者。因为语文课不仅要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感染作用,更要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我将飞蛾绝境中求生、瓜苗砖缝中茁壮生长、疾病缠身的作者有价值地活都归为他们对生命的珍爱,不再追究每个故事侧重传递的关于生命不同角度的解读与内涵,将教材的难度降低。这样的调整,改变了教学设计偏思想内容的理解而忽略语言文字的'运用这一问题。

  二、于内容的取舍中明确课堂的主体

  本届教学观摩活动,执教者课前不见学生,为初始课,于是如何合理地进行教材取舍就成为教学设计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我一直认为,课后题是这篇文章的重难点,而本文的课后题基本上都集中在第三个故事与最后一段话中,于是我理所当然地认为一定要讲到这两段,否则就是没有抓住重难点。

  起初试讲两次都尝试将课文基本讲完,可结果却是次次拖堂,迟迟讲不完,而且环环不扎实。于是又进行了改变,最后一段不讲,但前面三个故事调一下顺序,先讲第三个故事,作者为什么会为心跳而震撼?然后略处理前两个故事。试过发现,这样的设计完全没有了学情预设,从难到易,不尊重学生的读书规律,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最后,我的备课团队一致决定,不讲最后两段,以学情来决定授课内容和教学设计,而不是依据所谓的课后题。勇敢的取舍,换来的是扎实有效的课堂,学生的学习时间多了,活动扎实了,课堂也有效了。

  三、从教学策略的选择中清晰语文教学的目标

  从第一次备这篇课文,我的脑海里就一直在跳动着两个词语——创意、创新。于是,开始的教学设计总是求新求异,别人做过的我不做,别人问的问题我不问,可新意并没有为我带来新课堂,反而离新课标越来越远,离学生越来越远。那一瞬间,我突然明白,为什么专家要反复强调以生为本——因为学生的学情、学生的接受水平直接决定着你课堂的生成与效果,创意要体现在研究学生、研究教材上,而不是研究教法上。

  再读新课标,一行字跳入我的视线当中: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是啊,这才是我们的语文课应当要做的事啊!于是,课堂上不再为了理解一个词语而不停地诱导、启发、追根究底,变成了在情境当中展开想象,潜移默化中理解文中的关键词,读懂飞蛾让作者震惊、让作者放手的原因;没有了支离破碎的分析,变成了拿起笔写下作者此时的感慨。言由心生,学生在创作中运用文中的生词,理解文本内容,理解作者肃然起敬的原因。

  在教学“瓜苗生长”这一故事时,我进行了这样的设计:

  1.出示学习提示:用心默读课文第3自然段,看看作者又看到了什么,产生了怎样的感慨。用笔画出相关的词句。

  2.学生自读课文,完成学习内容。

  3.全班交流。

  (1)交流作者看到的现象。

  预设:墙角的砖缝中掉进一粒香瓜子……小瓜苗。

  (2)引导学生试着用下面的句式写下作者的感慨。

  出示:

  我看到一株小小的瓜苗,虽然它____,但是______,因为________。

  (3)同桌交流。

  (4)指名读,教师点拨,引导学生感受瓜苗生活的环境是那样恶劣,困难是那样多,而且生命很短暂,但它依然对生命充满热爱。

  (5)投影出示学生写的几首小诗,全班配乐齐读。

  (6)学生交流此刻对瓜苗的情感。

  预设:敬佩、赞美、感动、佩服……

  出示原文中删掉的一句话,感悟作者对瓜苗的情感:

  那一股足以擎天撼地的生命力,令我肃然起敬!

  板书:肃然起敬

  (7)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

  目的一样,结果一样,但过程不同,于是课堂多了几分灵动与生气,少了一些理性与教育的痕迹。

  磨课带来了教学设计与课堂的转变,但每一堂课都是充满遗憾的。作为教师,应当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但在这节课上,我在一些地方没有把引导者这个角色扮演好,不能很好地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比如,在学生交流所写的作者对瓜苗的感慨时,当我发现很多学生都将“因为

  ”写成瓜苗有顽强的生命力时,我没能丢一块石头,激起学生心中的那千层浪。假如我可以相机问一句,瓜苗仅仅只活了几天,你们还觉得它生命力顽强吗?还佩服它吗?相信学生的话匣会再次打开,惊喜不断。可惜,这只是如果……但我珍惜这独有的经历,珍视这次磨课化蝶重生的过程。

关于教学总结2

  经过多年的教学,有的教学技巧已经熟练于心,即使不要做精心的准备也能随机应变,体现出高超的教育机智。

  就拿《竹石》这首古诗的教学来说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美好的印象。那天我们好象刚聊了关于熊猫灭绝原因的话题,后来接着正好学习这首古诗,于是我在板书课题后提出问题:竹石是什么意思?作者是谁?你们通过学习知道了什么?

  学生就说知道了竹石是生长在石头里的竹子,作者是清朝的郑板桥。郑板桥喜欢画竹子等等。还说了哪个画家喜欢画什么的情况。

  我对学生课前的准备表示了欣赏,就提出了一个问题:郑板桥又不是熊猫怎么那么喜欢竹子呢?看同学们能不能在诗中找到答案。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读古诗,我先检查他们读得对不对,然后让他们说自己的答案。学生抓住了诗歌中的重点词句反复地体会,把竹子的坚韧、顽强都体会出来了,根本就不需要我做什么讲解,他们就已经体会到作者是敬佩竹子那样的精神,而我就只需要点拨:那么由这首诗歌你们可以看出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最后对于有感情的朗读是水到渠成,背诵也是不费吹灰之力了。

  课后,我很想把详细的情形记录下来,但是因为忙碌就没有记录,也给我一个教训,有什么好的收获要及时记载。当然精华已经记录于心,相信这个也是一个成长的足迹。

关于教学总结3

  转眼间,又一学期即将过去,在即将过去的这一学期中,我们六年语文组继续扎实工作,继续深入学习先进理念,并在学习中研究、实践,再研究、再实践,顺利地开展了课题研究,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有效教学课题研究总结。现从三个方面进行总结。

  一、常规工作不放松。

  为深入进行课题研究,我们紧抓常规工作不放松,从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到备课、上课、作业的种类和批改、辅导学生等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有效地细则,这为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奠定了强有力的检查依据。在教学中我们要求教师对工作进行自查和接受统一检查。这些工作已经形成了一个固定的模式,它保证了每位语文

  教师各项常规工作的正常进行。每学期安排符合各年级段特点的课外活动是我校语文教学乃至每位语文教师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内容,比如搜集资料,写字比赛,出手抄报,朗读比赛等活动,而这些活动的开展,给孩子们带来新的体验和收获,真正做到了语文教学的有效。

  二、在课堂教学中寻找突破口 。

  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课堂教学始终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结合我校语文教师的实际情况,我们很清醒的认识到,我们必须从课堂教学寻找语文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因为要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首先要改的应该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角色定位,只有教师从传统的

  一言堂的角色中解脱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帮助者、引导着、奔着这样的目标,我们要求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从备课开始就有的放矢地进行研究,对自己和学生课堂中表现的原因和结果,以及环境和条件进行批评性的分析。多写反思,把问题和闪光的地方及时记录下来。这能及时地、有针对性地发现自己的短处,

  天长日久就会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除此之外,按照计划,本学期我们从杂志和网络上寻找和本课题有关的文章、专著,利用教研组活动时间,共同学习。虽然限于这个主题的文章比较难找,但是我们还是从有限的文章中学到了具有指导意义的论述,既提高了理论水平,又从中获得了研究和实践依据。

关于教学总结4

  第一节课

  今天是第一次教授《弟子规》,我主教,鲁婷婷助教。课程安排在二三两节课,第一节课是练字和说文解字课,由梁国文老师教授,邱伟文助教,计划9:40下课。我的《弟子规》计划9:55开始,实际10:15点开始上课。应到34人,实到30人,另外四人在阅览室。

  在上课之前我酝酿了一下情绪,告诉自己保持好一个微微笑的表情,在10:14时,我告诉学生们歇息4分钟后,我们正式上课,以此提醒他们做好上课准备。

  同时,我告诉自己在授课时要多走动,走到学生中间,这样有助于与他们交流;另外也提醒自己,在课堂上对于那些积极回答问题学生,将其名字写在黑板上并画一个红旗以此调动积极性。当然,我也制作了一下教学流程,附录如下:

  第二节课

  1、各位同学,请注意,我们开始准备上课了。(停顿一会儿)现在开始上课,各位同学上午好(注意学生们是否回应“老师好”)

  2、(根据是否回应,引导出我今天要讲解的内容,回应了就是礼貌的行为,没有回应就应该注意做一个有礼貌的人)我们平常应该做一个有礼貌的人,《弟子规》就是教导我们如何做一个有礼貌的人

  3、做一个调查,当爸爸妈妈在家呼喊你的名字时,你的回答是什么(一般是回答“干嘛”);当在学校时,老师呼喊你的名字时,你的应答是什么(一般是有礼貌的站起来,然后说“老师,有什么事情吗?”)。根据不同的反应,告诉学生《弟子规》也是引导我们如何说话做事的规范

  4、接下来,请同学们翻开书到第__页。对于《弟子规》,有的以前学过,有的没学;有的学的很多,有的学的少。那么一会儿学的多的就在下面熟记,要记得很熟,没学的就听老师讲解。那么,现在我来了解一下大家学习《弟子规》基本情况(学过的人请举手)

  5、我首先朗诵一遍,然后讲解大意,然后教同学们朗诵1遍

  6、安排下一堂课的时间,并告知下一堂课有神秘教学内容,然后宣布下课

  第三堂课

  1、安排同学们自由朗诵3遍,分三个小组各朗诵一遍,集体朗诵一遍

  2、播放《弟子规》歌曲的一部分

  3、为活跃课堂气氛,带领孩子们与身边的朋友比较各自手心的不同,并告诉他们要去发现不同点,以此启发他们明白每个人都是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4、教学生们学会“石头-剪刀-布——我是猪”该项游戏

  以上就是课堂流程的基本设置。通过实践教学,对于这种教学设置,我觉得好处有以下几点:①能够较好的'吸引孩子们的兴趣,让学生对课程形成了整体概念;②可以让学生既能明了所讲解内容的意义,也能熟记原文;③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互动,促进了学生与老师之间良好氛围的形成。特别是玩“石头-剪刀-布——我是猪”该项游戏时,大家展现了极大地兴趣,很好的把这些不同年级的学生组织到了一起做成同一件事。所以最好给我的启发就是,学生们都特别喜欢素质拓展一类的活动,在暑假支教期间我们应该多准备一些这方面的课程。不足之处也有以下几点:①上课时,我的表情控制不够好,亲和力不足;②讲解句子意思时,速度较慢,听着让人着急;③在课堂上的语言有点深奥,节奏感不是很好。当然还有一些问题我现在还无法评价其好坏,比如说上课纪律问题,到现在为止,上课纪律一直是每一个老师不满足的地方。学生的年级跨度较大,认知能力不相同,很难统一管理,我今天对于那些很调皮的孩子进行了较严厉的批评,起到了维持纪律的效果,然后再课堂之后有机会与其进行私下交流,以保持相互之间良好的氛围。只是这样是否适合,尚不得知!

  总之,今天的《弟子规》课程,还算没有给自己打击了,学生能够较好的配合我的教学过程,也能够较好地去听我的讲解并进行了必要的朗诵,有的学生已经了很好的背诵。而我,需要对接下来的课程进行更加充分的准备,以便做好我的教学。

关于教学总结5

  这一学期在紧张匆忙中结束了,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用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改革课堂教学

  本学期我们职业中学的学生使用了新的英语教材,我通过学习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认真地钻研了新教材的编写特征,根据我校学生的的基本情况,探究教法,树立起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的的教学思想,树立起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焕发英语学科的课堂活力,有助于学生能力提高与发展的英语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模式启发思维,、以感知——探究——反思——延伸为主线的重点篇目学习法、以合作——探究——创造——创新为核心的英语课堂教学活动课等,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用生动灵活的教学方式,焕发课堂活力

  应试教学课堂围绕知识目标而展开,储存继承前人积累下来的经验和体验,但忽视了学生创新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如何激活所需的`先前经验,萌动求知欲望呢?新教材要求我们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激活学生好奇心,探究欲,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质疑、求索以及善于捕捉新信息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的培养定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为此,我们仔细研究教育心理,准确把握初一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积极探索有利于激发兴趣、激活思维、激励探讨的课堂教学方法。例如在处理每单元的重点篇目时,我们始终采用整体感知——合作探究——反思质疑——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根据不同内容精心设计问题,组织课堂教学。 这样教学,课堂上感受到的是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教师已成为学生的亲密朋友,教室也转变成为学生的学堂,学生再也不是僵化呆板、默默无闻的模范听众。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培养:或质疑问难,或浮想联翩,或小组间交流,或挑战权威。师生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动,小组间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锻炼和表现的机会。教室中再没有阴暗冰冷的 “死角”,课堂上充满着流动的阳光,平等、和谐与交流共存,发现、挑战与沉思同在。活跃的思维,频动的闪光点,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教师的授课既源于教材,又不唯教材。师生的情感与个性融在其中,现实的生活进入课堂,学生在互动中求知,在活动中探索,既轻松地掌握了知识,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能力。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了质的提高,英语课堂真正焕发出它应有的活力。

  三、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提高学习效率

  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要求 具有新鲜活力的语文课堂不仅要有教学模式的转变,学生思维的开启,更要有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掌握丰富的语言知识并获取叩开知识大门金钥匙的课堂教学效果。 以前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学习中不能亲自体验到获得知识的过程与乐趣,其接受知识的过程间接而单一。新教材要求课堂要以更新教学手段为重点,借助各种媒体和教学资源让学生自主体验、感受,使得师生在探索中经验共享。信息时代多样的媒体和无所不在的网络正好为我们扩展课堂教学的领域,拓宽摄取知识的渠道,为实现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创造能力提供了一个可操作的平台。

  教学中,一改过去课堂上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内容上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结构上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状况,仔细研究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将学生从原有的课堂圈子中“解放”出来,调动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使他们能够在自主探究与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挑战自我,扩展创造性思维。

  四、用扎实多样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

  死教书、教死书不能适应社会对教育的需要,新课程改革正是对今天教师教学观念的挑战。教师应由知识的占有者转化为知识的组织者,由知识的传递者转化为学习的促进者,超越课堂的藩篱,将现代教学过程演化为“培养学习者”的过程,实现由“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的根本转变。用扎实多样的训练,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努力培养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使学生获得一定的终身学习的本领。

  为此,我针对不同的知识板块,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扩大积累——课外阅读;训练能力——阅读理解,从总体方法到解题技巧,系统指导,反复锤炼;作文训练——循序渐进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从基础入手到提高能力直至学以致用,生动、活泼,扎实、系统,有序、有恒的训练,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学习效率,初步获得了一些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英语实践能力。

关于教学总结6

  按理说,老师让学生坚持写日记应该是好事;早晨抓学生背书应该是好事……但这些好事有些教师做起来却很不受学生欢迎。

  我女儿读四年级了,有一段时间,她的语文老师为了提高本班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每天写一篇日记。乍一听,这是好事啊。头两三天,在我的启发下,女儿都能认真地高质量地写完日记。但到了第四、五天,能写的事情都写了,当天又没什么事值得写,我也犯愁了。细思量,孩子,每天走在学校与家之间的两点一线上,没什么活动,就是体育课也只是在操场上玩玩,不可能有那么多新鲜事发生;所见的是田野、村庄、老师、同学,所学的是语文、数学,哪能天天有新发现、新感想?假如让我这个语文老师写日记,我每天都有东西写吗?我肯定还没达到那种境界。我问女儿:“老师教你们怎么去写?可写些什么方面的内容吗?”女儿摇摇头。“你们的日记老师天天改吗?”我又问。女儿说:“老师一般是打个钩,写个‘查’字。”我沉默了。小学教师负担真的很重,一天几节课,还要备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哪里还有空去仔细批改日记呢?我从各方面去启发女儿,可她总是茫然地摇着头,说没什么可写。怎么办呢?老师布置的作业总要完成啊,再冥思苦想,时间就不早了,孩子正在长身体,总不能熬夜吧?最后,我只有妥协了,说:“你自己瞎编一篇吧!”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我的孩子如此,别人的孩子也是这样吧?渐渐地,女儿厌烦了写日记。我有些心痛,不得不沉思起来……

  写日记,本身是好事,可现在为什么变成坏事了呢?老师急功近利是主要原因。刚要求学生坚持写日记,学生就能每天写一篇质量上乘的日记吗?没那高的水平吧?再说,小学生的生活圈是狭小的,观察能力是有限的,思想见解是浅显的,所捕捉到的写作素材肯定不多,怎能天天有东西写?勿过多,多则滥矣!其二,缺乏正确的引导。写作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是个难事,老师必须教其写法,并开展多项有趣的活动,拓展学生的写作面。这样,学生方不厌写,有东西可写。其三、老师没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教师,在想让学生坚持写日记之前,就应有目的地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想写,欲一吐为快。这样学生才会乐写。后期鼓舞工作也很重要。老师批阅日记后,应及时表扬写作态度好的同学,张贴出优秀的作品。这样便给了学生坚持写作的信心,给他们增添了写作的后劲。其四、老师没能细心体察学生的写作情况。当老师批阅学生的日记,发现有抄袭之嫌或在应付时,那就应平心静气地多询问学生其中的原因,如学生觉得没事可写了,那就应拓宽学生的写作面,亲自带学生到大自然、到生活中去观察、去体验;引导学生多看有益的`课外书,看出自己的感想,写写读后感……从而再次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如学生觉得写作量还是大了,那就应降为一个星期写两篇日记或干脆写周记了。因为量的多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呵护好学生的写作兴趣,写出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感。

  再来说说早晨抓学生背书一事吧。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中讲到:“语文课程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课程目标里要求:“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教学建议中也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可见,积累是多么重要。课本中的文章大多是经典,背诵课文,既是对书本知识的内化,又是积累优美词句,培养语感,夯实语文基础的重要手段。显然, 抓学生背书是有必要的。可有些学校、有些教师的做法却是不当的。很多学校,早晨学生一到校,相当一部分老师便把学生赶进教室里读书,想要他们把所学课文都背个烂熟。我女儿的语文老师也不例外。一天,我和女儿步行去学校。快到学校时,女儿低着头幽烦地说:“爸爸,我不愿这么早就到学校去。”“为什么?”我不解地问。女儿仍然低着头,慢腾腾地说:“到了学校,就像坐牢似的!”我的心咯噔一下,这么小,怎么就有了厌学情绪?我耐心地询问:“这是为什么?”女儿嘟着嘴说:“每天走进教室,老师就叫你读书,没有一点儿自由!”我只好违心地替她的老师解释了一番,安慰下女儿厌烦的心。

  抓学生背书,这本身是好事,为什么做着做着却挫伤了孩子的积极性呢?每个人都需要自由的空间,孩子们也不例外,更何况早晨是孩子们锻炼身体的黄金时间,怎能就被剥夺了呢?再说,老师如此行事也太主观、太欠考虑了吧。早晨孩子们一走进教室,就得坐下来背书,无论你背了多少课,反正就是一个字,“背”.这样单方面强硬地压制学生,他们能不烦吗?这样做,学生的自主性谈何调动?学生的个性怎能得以张扬?话说回来,有这个必要吗?课堂上引导得好,一些精彩段落学生当堂便可背诵,更何况上午第一节课是读书课。不引导学生看课外读物,一本教材犯得着去挪用晨读前的时间要学生背诵吗?高中阶段也不过如此紧张吧。为了一点分数,剥夺了孩子们的自由时空,削弱了孩子的体质,磨灭了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那可真不值得了!

  好事,在应试教育下可能会变成坏事;在不遵从孩子的身心特点下,在缺乏引导、激趣的强令下,都有可能变成坏事。同仁们,我们要慎行啊!

  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

  ——武长青

关于教学总结7

  一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就这样结束了,回想起来,总是还有那么一些感受。

  这个学期,我太多的忙于自己的课堂教学,参加了学校里、县里,市里的一些上课说课比赛,有成功也有失败,但是让我感觉最多的是得到了锻炼。对于我个人的成长来说,这无疑是一次又一次提升的过程。

  除此之外,便是我天天、年年都要干的一个活,而且是异常的繁重的.一个活,那就是教学生知识。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我除了教他们课本的知识之外,更多的是培养他们读书的兴趣。半个学期以来,我们班的学生大多数的孩子们已经对书有了一定的兴趣,而且能够知道许多课外书中的知识和道理,这为他们今后的成长起到了不可忽视的奠基作用。其次是班风班貌,我们班的晨读午写的纪律一直很好,因为他们都读书了,看书了。这两点是我最欣慰的事情。

  我所要反思的却是教学成绩。我可以坦率的承认,虽然下了很大的决心要帮扶后进生,但是经过一段时间后,总也感觉没有什么效果,就轻而易举地放弃了。以至于像柴帧,宋鑫、尹志辉、刘云阁、王红硕、张振国等几位后进生还是原地不动,仍然是倒数的几名。以至于这学期的期末考试我的班级以低于四3班0.58分而排名第二。虽然是仅仅这丁点的差别,却让我感觉到了莫大的耻辱。这是我第一次有这样的感觉。因为我让一个最信任我的人失望了。我不敢想象22号开全体教师会的那天,我的体温会顷刻间发烧到多少度,真的,第一次渴望考第一,却因一丁点的分差而希望落空了。

  不过,我也很自信,孩子们离毕业考试还有两年多的时间,我对他们课外阅读的期望还很大,我相信课外阅读不会影响他们的成绩,总有一天我们班的孩子们会考第一的。我坚信!!!在没有真正结束的那一天,我非常坚信!我班的孩子们不会让我失望的!!!

关于教学总结8

  一. 思想工作

  在暑假期间由于参加了新初一的招生工作,自己几次到乡下进行招生,通过与家长的接触沟通以及家长对学校的反响,对自己的思想触动很大,也切身体验到了我们学校危机重重的实际情况。以前并没有什么感受,但是经过这次工作自己真的有了清醒的认识。自己也在暗暗下决心,一定要让那些抛弃我们的家长后悔,让那些选择我们的家长放心并且安心。凭自己的力量可能算不了什么,但是最起码可以改变我教的班级学生。

  由于本学期担任备课组长,不但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还要坚持把本组的教学工作搞好。在思想上自己尽量克服自身的狭隘思想,尽量做到资源共享,认真组织好本组的备课工作。遇到问题尽量与大家共同协商,共同探讨,处理好出现的问题和情况。尤其是两次到长春听课后,进一步感到了自己的差距。但是鉴于本人的能力十分的有限,很多的思想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和改善。

  二. 教育教学方面

  入门教育:初一学生由于刚刚正式接触英语,对英语的认知不是很深,尽管大多数学生都学过英语,但是不够系统和专业。做好入门教育便显得尤为的重要。期初备课的时候全体初一的老师都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且有针对性的做出了分析和准备。在开学的前两周进行音标字母教学和入门教育,并且有针对性的开展课堂用语的练习,为下一步教学工作打好基础。

  了解学情:在教学展开的同时,也逐步的对学生的学习实际进行了了解。在开学的头两周,感觉学生学的都不错,热情也很高,并没有遇到太多的阻力。同时通过调查和了解也知道了大多的学生都在假期期间进行了补课,而且一部分学生还反复的进行了很多次的补习以学生学起来头几单元还是比较轻松的,工作总结《英语教学反思总结》。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知识的逐步加深,教学任务的逐渐加大,学生假期补课的老本已经吃光,学生对初中生活的适应期的来临,以及自己对学情的认识不足,逐渐造成了班级学生的两极分化。这些都是自己在备课上准备不足造成的,当发现问题,自己进行调整的时候已经有些晚了。

  备课工作:本学期的备课上还是下了很多的功夫,除了本组的每一周的集体备课,在参考了其他同志的意见和建议后,还针对自己所教的两个班级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的备课,做到既备教材又备学生。针对六班学生比较活跃,五班学生比较沉闷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但是有些时候由于学校的其他方面的工作上的事情,对备课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有些冲击,导致有些时候自己上课的时候随意性很大。

  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上,自己总是认为教师的教只是一方面,关键还是学生的学。今年的初一的学生,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不会学习,尤其是听课的效果不是很好,学生的听课注意力很差。针对这一特点自己在有序的教学的同时,还特别的注意了学生上课的有效性。上课的时候自己时常会走进学生,一边讲课一边进入学生中间,同时变换声调,利用手势和肢体语言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尤其是在六班,学生的思想比较活跃,溜号现象比较严重。在听了吉大附中的课后,自己也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学习了王忠平老师的风格,强调了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在很大的程度上带动了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但是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和学生的英语语音的纠正方面做得不是很好,需要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中进行提高。

  作业卡片方面:自己作为英语组的一员,继承了英语组的共荣的传统,进行卡片批改。每天利用课前的时间对班级的学生进行单词和句子的检查,有时自己没有时间,就让课代表帮助[]

  自己进行,在批改后对学生进行反馈。这也是我们英语教师任务繁重的体现。但是我也一直在思考,很多的时候我们确是在费力不讨好,我们认认真真的进行批改,十分的辛苦,但是反馈的效果却不是很好。问题的关键还是落实的不好,我们小组内也经常进行探讨,但是没有特别好的方法。

关于教学总结9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学科,《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具有日常口语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这是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而提出的要求,不是一般的听说能力。

  一、听得懂与说得好口头语言不同于书面语言,是面对面直接交际产生的,有特定的环境和特定的对象,针对性强。

  在交际的过程中含着听、说这两个要素,有话可听,有话可说。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听的能力,要把听得懂与说得好紧密联系起来。要从内容入手,开拓思路。首先,选择的话题要利于激发学生说的情趣。①有趣味,迎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受学生欢迎,如童话、寓言、小故事等,特别受中低年级的学生喜爱;②有现实意义,力求反映小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具体事实,既切合他们的生活实际,又能产生一种亲切感;③有教育意义,结合进行思想品德和其他知识的教育,让他们得到教益和启示,增长知识,开拓眼界,陶冶情操。其次,要凭借一定的材料对学生进行听说训练,先要有具体内容,然后引导学生根据内容的需要,选择合适的表达形式。在训练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畅所欲言,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想说、要说的话,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因势利导,指导他们把话说好,并能听懂别人说的话。下面是二年级语文口语训练的一个案例:

  师:爸爸笑了这句话主要说谁?谁怎么样?师:想办法在这句话前补上一句话,告诉大家,爸爸为什么笑了。生:老师表扬了我,爸爸笑了。生:我的作业写得特别认真,爸爸笑了。师:除了学校的事和自己的事外,还有什么事也会使爸爸笑?生:我会洗袜子了,爸爸笑了。生:我会洗碗,爸爸笑了生:妈妈在工厂拿奖金了,爸爸笑了分析:学生对自己熟悉的话题感兴趣,就会争着告诉别人,爸爸为什么笑了。口语训练中,他们感悟了事物变化的前因后果,提高了认识事物的能力,这样就能顺利地掌握因果关系的句子。进一步说明,语言的生动丰富是建立在对所表达的内容充分理解的基础上的,发展语言和发展思维是辨证统一的。

  二、读得多与说得好《标准》对5~6年级提出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做简单的发言,这是一种事先没有准备的发言,带有突然性,能够在很短时间内,根据交际对象和所处环境,迅速搜集有关资料,想好要说的话,并较为流畅地讲出来。这种即席发言虽有难度,但这种能力在现代社会中又是必不可少的。从教学实践中感觉得到,许多同学怕与人交谈,害怕参加口语交际训练。有的同学想说,可又表达不清,不断需要别人提醒和帮助。进一步了解,你会发现这些同学读书很少,且特别害怕朗读,因此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对于这部分同学来说是多么重要呀。口语交流的随机性特征决定了参与交流的对象必须有良好的'说话习惯、丰富的语言积淀等,用来口语交际的语言材料要有招之即来之神奇功效,而这一切与大量阅读积累是分不开的。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做好以下工作:①立足课堂教学,抓好朗读、背诵训练;②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扩大积累。心理学研究表明:朗读和背诵有利于感受语言所描绘的情境,有利于体会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情感,有利于规范语言、培养语感,更有利于积累语言材料,提高读、说、写的能力。苏教版教材把朗读和背诵作为学习语文的主要任务,对于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语文水平大有裨益。胸藏万江凭吞吐,口语交际不可无米之炊,需吞纳百川,方口若悬河呀,而这一切是离不开读的。

  三、创设情境与说得好口语交际离不开一定的情境,营造良好的交际氛围,是打开语言闸门的一把金钥匙。

  1、通过教师语言创设情境。口语交际训练中,教师充满感情的语言尤为重要。如:苏教版第八册子口语交际《两只小花狗》,在看图之前,教师先用语言描绘出图中的一个场景,可以说是两只一模一样的小花狗,怎么会出现如此情景呢?这样既能快速将学生带入情境中,激发学生去探索漫画大意,创编有趣的故事。

  2、通过教学媒体创设情境。如《学配音》一课教学,教师可以通过电脑课件或录像播放《小萝卜头》,体会演员的配音,让学生感悟。然后再播放无配音的《宝莲灯》让学生观看,让学生揣摩人物心理,并根据自己的理解试着给动画片配音。这样,变抽象为形象,最大限度地调动孩子的各种感觉器官,使学生自然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情绪高昂,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配音就不是件难事了。

  3、通过角色扮演创设情境。四年级学生具有很强的表演愿望,让学生参与故事的表演,既能创设一个大的语言环境又便于学生直接进行换位思考,揣摩在具体事件中该怎么做、怎么说。如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让学生演演林冲和洪教头,学生就会将自己的所思所感融会到故事中,学生可以创造性地进行人物间的口语交流,发散思维,丰富语言。再如教学口语交际《学会安慰》,让学生根据口语交际练习所提供的语境,分角色表演,这样学生入情入境,容易产生说的欲望和说的激情,进而让学生懂得安慰别人必须有同情心,说话要委婉动听及多说鼓励的话的道理,真正学会安慰别人。

  4、通过活动创设情境。在活动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的内容有:作实验、游戏、手工后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或者参加各类活动时进行训练等。训练的方法为:首先以活动为先导,精心设计、严密组织活动,再指导学生进行练习。如果是即兴说话,则按事先设计的活动内容和程序,指导学生边活动边进行口语交际练习。

关于教学总结10

  一、基本情况概述

  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及情感。努力做到通过音乐教育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激发学生对美的爱好与追求。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实践活动(听、看、唱、讨论、联想、想象及律动)中,主动地去发现、去探究,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并在一定基础上创造音乐。表达自己艺术见解的实践活动,这也使学生的能力得到了锻炼。

  二、教学探究与取得的成绩

  1、教学中,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运用范唱,跟录音唱,表演唱等方式用音乐艺术形象感染学生启发学生的艺术形象思维,使他们做到有感情地歌唱,通过艺术形象的感染来完成思想教育。

  2、在唱歌教学中,一方面引导学生演唱要有良好的姿势、正确的呼吸、准确的发音、清晰的咬字、吐词;另一方面是逐步要求学生做到自然、音色圆润,不断提高唱歌的艺术技巧,在懂得音准和节奏的基础上提高对音乐形象的理解能力,

  3、在教唱一首新歌时,为了使学生能达到学会全歌,利用示范教学法。都是先将歌唱一遍,作为一次示范,然后教唱歌谱,最后讲解歌词大意,教唱歌词,这样利于音乐程度的提高,利于复杂歌曲的学习,培养学生以后自学的能力。

  三、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1、为了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上音乐课,多用鼓励的`方式使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品质。努力作到用好的设计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更好地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课堂教学保质保量。

  四、不足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本学期的音乐课,学生的乐理基础知识差,加之学校音乐器材少,设备不足,不能全面实践,导致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太浓厚。今后还要加强乐理知识的训练,提高学生的音乐艺术能力。欣赏能力,表演能力,陶冶高尚的情操。

关于教学总结11

  【内容提要】

  针对小学语文课堂存在的两种倾向:1、把语文课上成语言分析文字训练课;2、架空语言材料,一味“创新”的教学状况,语文教学结题报告。特进行“感悟—积累—运用”三层次的研究。本课题研究的方法和手段为文献查阅为基础,实验法为主,调查法为辅,通过研究过程中的个案分析、实验数据统计、经验总结等手段进行研究。从而研究出品读悟词等感悟四法,完形填空、关键语词串联等积累六法,情境造句和移用活用造段运用五法,此外还构建我校“三层次”基本语文教学模式。通过研究,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养成课内外自觉积累的意识、能力与习惯,提高语文阅读和写作水平,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有长足的进步。

  一、问题的提出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基础教育改革全面展开后,语文教师开始深入思考自己的教学观念与行为,逐步认识到语文教学根本任务在于“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可见,要实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总目标,离不开学生亲身参与语文实践活动,感悟语言材料中的人文内涵,积累、内化语言,从而获得提高。在语文教学中促进学生感悟、积累、运用能力的发展,已成为教育者关注的研究方向。

  但实际教学中,语文课堂存在两种倾向:

  1、把语文课上成语言分析文字训练课。

  2、架空语言材料,一味“创新”。无论哪种倾向,学生多难于真正感受语言的美。究其原因,可思考几方面因素:教师是否准确把握了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否认识到学生必须成为语言学习的主体,以及实施“感悟、积累、运用”语文教学模式与方法等。

  从语文教育的特点看,语文课程人文内涵丰富和实践性强,并对识字写字、思维发展等多方面形成影响。《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因此,语文教学过程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语言、感悟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过程,现代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语言的认识是一个“同化”与“顺应”的过程。在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中,要避免繁琐多余的内容分析,转向“感悟、积累、运用”——这个符合语言学习规律的途径。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能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情感是语文教学的根”,在情移心动的前提下,易于他们自觉进行知识、情感积累、语言内化。有积累作为基础,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才可能得到更快的提高。由此也看出,“感悟、积累、运用”具有学习的层递性,构成了语文教学中逐级推进的课堂教学“三层次”。

  课改关注教学中的三个纬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语文教学中的“感悟、积累、运用”不仅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同时也在尊重学习者主体地位这一点上与三个纬度是相同的。能力是以知识为基础,知识的点滴积累,决定着能力的逐步形成:知识塔基的宽度和厚度,决定着能力金字塔的高度和强度。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华晔”(韩愈《答李翊书》)说的是同一道理。学生在对文本积累、感悟、运用的同时,文本中那鲜活的“生命形象”又促使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的发展。传统语文教学非常重视学生对精点书面语言的感受和积累,在大量感受和积累的基础上才“开讲”。开讲,即对语言材料作些点评,旨在帮助学生领悟语言运用之妙。在讲的过程中,还重视学生的自悟,引导他们借助吟咏,从而“披文入情,缘情语文”。现代教学实践证明,只有当学生的背诵量达到了课本的4.5倍时,才有可能形成语文教学的一条途径,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感情。

  我校语文教研组因而提出了《关于“感悟、积累、运用”语文教学三层次研究》这样一个顺应时代潮流的研究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其主要概念的阐释和界定

  1.研究的主要内容:

  ①.如何通过科研促进教师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提高教师的素质。

  ②.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构建乐学机制,使学生从苦学变为乐学语文。

  ③.从大量的阅读入手,探索促进学生感悟、积累的方法并规范学生语言积累,为内化和迁移语言打下基础。

  ④.探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增强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多种途径。

  ⑤.探索“感悟、积累、运用”的交合点及交合方式,构建有理论支撑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开题报告《语文教学结题报告》。

  2.主要概念的阐释和界定

  ①. “感悟”、“积累”和“运用”的内容:

  感悟,即感受领悟。“恍然大悟”、“涵咏品味,妙由心悟”是对感悟的形象描述。在教学中就是让学生知有所获,情有所感,理有所悟。

  积累,指学生的生活积累和语言积累两方面。

  运用,指学生能把积累的语言在生活、学习中灵活的`运用

  ②. “感悟”、“积累”和“运用”的相互关系:

  感悟语言是基础,是前提;积累语言是准备,是保证;而运用语言才是终极目的。我们只有把语言的感悟、语言的积累、语言的运用有机地融和于阅读教学之中,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3.课题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

  教育教学公理、《纲要》《课标》的有关论述以及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丁有宽的“读写结合”,江苏李尊栋和李郭忠两位老师研究的“四读、四培养”等作为主要的理论依据。

  4.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对语文教学“三层次”的研究,主要目的就是要凸显语文本色,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注重对文本语言的“感悟”——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加强语言和知识的“积累”——厚实学生的底蕴;强化感悟积累后的“运用”—— 切实地提高学生的说写能力。

  二、研究的方法和过程

  (一)、研究的基本方法

  1.研究的对象

  研究对象原为我校8个教学班,即本课题组8位执研教师所在的教学班。中途三位教师调离我校,又有一位教师参入研究,一年后,这位教师也调离我校。20xx年课题组横向发展,把研究成果向全校语文教师推广,课题研究普及全校。

  2.研究方法的运用

  本课题定位在对“感悟、积累、运用”语文教学三层次的研究,所以研究的方法和手段为文献查阅为基础,实验法为主,调查法为辅,通过研究过程中的个案分析、实验数据统计、经验总结等手段进行研究。

  3.变量及其操作定义的具体界定:

  (1).自变量

  ①.在实验教师中进行教学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具体方式:每月收集一定有关教育教学方面的名言警句,并熟记在心;每月开展课题小组的学习活动;上科研研讨课;参加实验设计等。

  ②.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学生语文综合实践能力,精心设计并开展各种的教学活动。具体方式:

  鼓励学生进行摘抄、写读后感、做手抄报等,上用于交流展示的语文实践活动课,进行各种主题的语文竞赛等。

  (2).因变量

  ①.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及教学能力的提高。

  ②.学生感悟积累运用语言的能力。(品词、品句、品读的能力;语言、生活积累;说写结合)

  ③.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和语文学习能力。

  (二).研究的主要过程

  1.参加本课题实验的人员:庾群若(副校长)、曾海霞(副教导主任、语文教研大组长)、彭素香(副教导主任)、江冰(语文教研组长)、黄彩琼(语文教师)。

  2.实验程序

  ①. 研究实施前期阶段(20xx年9月——20xx年8月)

  召开课题开题,参加总课题组组织的培训班、观摩学习活动,转变执研教师教学观念;研究具体的研究目标,制定详细务实的实施方案;通过调查问卷、收集原始资料;进行第一阶段相关内容的研究。

  ②. 研究实施的中期阶段(20xx年9月——20xx年12月)

  根据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组织教师学习有关理论知识,结合教师自身课堂教学活动,结合学科教研活动,结合学校举办的课堂教学研讨、展示、竞赛等活动,积累研究事例和资料,根据研究的进展,进行阶段性总结。

  a.立足以人为本,构建课题管理机制。

  课题组以学校主管教学副校长为组长,按照“教导处——课题组——教师”的运行体系,层层分工,责任到人,制定完善的课题实施方案。

  b.组织教师学习有关理论和知识。

  在调查中发现课题组成员对课题内容认识不足,为此,我们印发资料,采用组织学习和个人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帮助教师提升对“感悟、积累、运用”的理论认识,开拓视野,放飞思想,丰富研究的方法与途径,使课题研究深入、有机地展开。帮助教师提升科研理论水平,掌握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为课题研究提供技术性的支持。

  科研结题报告 ·德育结题报告 ·课题结题报告 ·怎样写结题报告

  c.结合校本教研活动,开展课题研究

  近两年来我们结合校本教研活动,开展课题研究。促使教师能从平时课堂教育中反思,习以为常的工作状态,在课堂中带着研究的眼光,带着全新的理念走进新课程,实现由职业向专业的转变。

  ③. 研究的总结阶段

  整理各种资料,撰写结题报告,迎接结题工作。

  在课题研究中,多次组织教师到拉堡实验小学参观学习,吸取经验指导课题组开展研究;积极参加每一次总课题组举办的活动,活动结束之后写学习体会,或者开展“沙龙”研讨等等。

  三、研究的成果

  (一)、 教师的综合素质不断提升

  课题实验使实验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方法不断更新,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他们在学校举办的各类赛教课中分获一、二、三等奖,彭素香老师获柳北区青年教师赛教课二等奖,董燕老师获柳州市的赛教课二等奖。同时,实验教师的教学理论和经验也不断丰富,撰写的十几篇论文、案例、教案分获国、省、市级一、二、三等奖。

  (二)、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和语文学习能力得到长足的提高

  四年来,学生的阅读兴趣明显增强,阅读方法得当,阅读面及阅读量有了极大的提高。前测中,有50%的学生阅读兴趣不大,阅读是父母逼着读,为了完成作业而读;60%的学生只阅读卡通故事、动画故事、武侠

关于教学总结12

  转眼间,一个学期就要过去了。回顾这一学期,既忙碌,又充实,有许多值得总结和反思的地方在教学工作上,我努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惯,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并做好一切教学常规工作。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我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也从中获取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现将本学期的工作做一个小结,借以促进提高。

  一年级的学生的汉语拼音知识既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又是学好语文的重点。在拼音教学中,我针对学生因材施教,通过儿歌和顺口溜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利用各种方法来激发孩子学拼音的兴趣。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扎实。

  写字教学也是一年级的学生学习的重点,从技能要求学生,从习惯要求学生,1、怎样观察字的形状;2、观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3、记住字的笔顺;4、一笔一画的写字;5、学会描红;6、怎样握笔,写字的姿势。在抓好学生写好字的同时,也要抓好学生写字的良好习惯。一年级学生的朗读也是难点,孩子们读书习惯唱读,所以要时刻培养学生的语速、语感、语调。一年级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老师要做一个好的示范。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读出自己的感受,与学生一起感受读书的快乐。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男女比赛读、分小组读等各种读书方式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在一年级教学中,要善于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思考。然后,放手让学生探究,动手、动口、动眼、动脑。针对教学重、难点,选择学生的探究结果,学生进行比较、交流、讨论,从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接着,学生练习不同坡度,不同层次的题目,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发展思维。最后,尽量让学生自己小结学到的知识以及方法。在上完新课后要及时复习。根据爱宾浩斯遗忘规律,新知识的遗忘随时间的延长而减慢。因此,新授知识课上的前几分钟复习,这项措施非常适合低年级学生遗忘快、不会复习的特点。

  培养一年级学生的语言能力也是教学的重要内容,让孩子们大胆子去说,说话的时候要有条理、通顺、具体。课外阅读的培养,由同学们自发捐出自己喜欢的书籍放在班中的图书架上。让学生利用自己学过的拼音阅读,不仅舒缓了同学们紧张的学习生活,同时也丰富了我们的知识面,在书中学到知识,享受乐趣。

  孩子像小树,生长中既要水分,也要土壤、阳光和养育。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知识技能固然重要,但健康的心理,强健的体魄也非常重要。多让孩子们参加各种活动和锻炼。在面向学困生时,我们要对孩子的缺点多一些宽容与赏识,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帮助孩子分析落后的原因,提出应对的策略。

  低年级的孩子喜欢受到表扬和鼓励,当孩子获得成功时,把拥抱和鼓励送给孩子,那将是对他最好的奖励.当孩子遇到挫折时,送给孩子一个拥抱,将是对他最好的鼓励。把爱抚毫不吝啬地送给孩子,无需太多的言语,孩子会觉得享受到了无尽可的爱与关心,那会是他生活和学习的最大动力.。

  我是一个年轻老师,我会不断的提高自身素质。在教学工作上,我会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向前辈学习。与孩子们共同进步!

关于教学总结13

  本次作文讲评让我印象非常深刻,深刻的原因不在于上课本身,而在于课前准备的过程及课后的评点,因此,我将本次作文讲评的前前后后一并做了记叙与总结。

  11月26日作文收上来之后,在评改当中发现,学生的写作能力比我想象的要好,尤其是卢滢宇同学的优秀作文《走过执信荷塘》,真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好文章,40来分钟的堂上作文,能写出如此高的质量,就是大部分教师也未必能做得到!不过,作为一个程度相对较好的班级,还是出现了很多不该出现的错误:卷面不如人意,有同学问题意识模糊,写成了说明文,有记叙描写但是没有感悟,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个别同学字数不合要求……我本想按我的老套路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流程:讲讲评改中发现的一些不足之处,读几篇范文,让学生谈谈好在哪里,然后有时间让学生相互交流习作并修改自己的作文。按这思路,我想应该也不会差,所以当班长说周四上午要集备磨课的时候我还很有些不以为然,我说各班情况不一样,没必要集备吧,自己根据实际情况讲评就行了。还有一个实际原因是,执信离我家往返有80来公里,本周又天天下雨,实在有点不想动。但是,我又不想错过这次机会,毕竟,有智慧超群的莫班长,还有全省各地来的骨干教师,这样的作文集备恐怕十年难遇一次!幸亏自己没偷懒,一上午的集备下来,才发现,集体的智慧真是不容小觑!

  第二天上午我们九点开始集备,首先是选例文,按莫老师的意见,选几篇代表性的优秀作文,选一两篇中等可以提高的作文来升格。我上交的是卢滢宇同学的作文,大家一传阅,无不夸赞有加,于是入选。接下来,二班三班六班相继选出几篇优秀例文,二班同学的作文最大特点是运用反衬手法突出主题的写法,但是莫老师认为有一个明显的硬伤,就是立意还不够深刻,他的感悟只停留于对执信荷花精神品格的赞赏,而没有将这种品格迁移到人,她认为,一篇文章必须包含三组要素“人或事、景与物、情与理”才能称得上是一篇好文章,此文缺乏了人的因素,所以立意不够深刻!经她这么一说,确实很有道理!像《陋室铭》《爱莲说》,之所以能千古流传,主要原因是托物来言志,否则价值就不大了!其他两个班的,一个同学是扣题紧“走过生物园”,“走”字扣得极好,用移动的视角来写景,最后还能提升到自己的感悟,也算是不错的文章的了,但是它的缺点是,立意较浅,很难提升到优秀的一等文的档次。另一篇作文是普通班的学生很容易模仿的,叙事非常具体、真实、语言朴实。在讨论完这几篇的优点之后,我们又讨论用精炼的语言(三个四字短语)为这几篇作了点评,这样更利于学生记住它的特点,以便模仿学习!

  到这里我以为差不多了,可莫老师说,还不够,我们还得分析一下,这几篇文章是否还有不足,分析出来,以帮助学生更上一层楼。于是我们又分析了几篇例文各自的优劣,最后还按文章质量的高低为这几篇标上了优加和优减。

  选定好优秀文之后,就是选能升格的作文了。六班选出了一份采用排比段式但是没有抒情议论的文章,优点和不足同样明显,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于是就把它选出来了。然后就是思考,如何升格,必须要给学生一个示范。于是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出一个修改的方法:每段以“站在大榕树下,我感受到——”为文脉句,概括每段的主要内容,最后末尾段在概括三段内容的基础上抒情议论,升华主题!

  选好样文,交给本次一同跟岗的执信的林沐恩老师的时候,已经是将近12点30分,三个半小时已经在研讨中悄然溜走!

  然而,集备还未就此结束,大家匆匆在食堂吃过午饭之后,我们又返回到会议室,议论最后的程序:教学流程。最后大家商议出大致的上课思路:第一步是讲讲各班本次作文的情况,然后鉴赏优秀例文,一二班可以偏重前两篇,其它班可以偏重第三第四号例文,最后堂上练习升格作文。

  明确思路后,大家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备课了。

  我本次上课的班级是一班,程度相对较好,所以我想上课的内容和思路应该有所不同。于是我根据班情和本次作文存在的“大部分学生缺乏细节描写”和“感悟不够深刻”两个主要问题确定了本次作文讲评的侧重点:“如何进行细节描写”,“如何根据叙事写景抒情议论,提升主题”。

  为了这两个目标,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流程和教学内容:第一步,重温写作要求,侧重从“有记叙、关注细节描写、有较深刻的感悟”三个要求推出记叙文写作三要素即“人事、景物、情理”及写作思维三层次即“见(描写)——想(记叙)——悟(抒情议论)”;第二步,总结本次作文的基本情况。各分数段人数及平均分、优秀作文的名单、本次作文的.优点及不足,不足部分侧重突出“大部分学生缺乏细节描写”和“感悟不够深刻”两个主要问题,并告诉学生,这是本堂课的教学重点;第三步,讲透细节描写并赏析例文。根据经验及学生在作文中的表现,我发现很多学生并不真的清楚什么是细节描写。于是我从细节描写的概念说起,并将初中阶段比较典型的细节描写片段呈现给学生:《风筝》中毁坏风筝的动作片段、《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雪地捕鸟的动作片段、《背影》中父亲买橘子的经典片段,让学生真实感受到什么叫动作细节描写及其作用。然后,引用《紫藤萝瀑布》中对盛开的紫藤萝瀑布的细节描写和对十年前伶仃衰败的紫藤萝的细节描写为例,突出了景物细节描写的写法及其对抒情议论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概括了写景的细节描写的两个特点: 1、大多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具体描摹(而非介绍)或渲染景物的特点、氛围,具有很强的画面感;2、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而说明文通常侧重介绍)。有了这个铺垫之后,摘出本次学生习作中优秀的细节描写并全班朗读赏析。

  做好这个铺垫之后,便指导学生赏析例文一,本班卢滢宇同学的《走过执信荷塘》。针对本文最大的两个特点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我提了两个问题供学生思考:“1、老师的批语‘思路非常清晰’,体现在什么地方,试用红笔在文中划出;2、文章第四段的细节描写(景物描写)是如何写的?有何好处?”这两个问题恰好也照应了我们作文指导中我强调的内容。

  然后研读例文二,我也只提了一个问题:“都市荷花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这样写有何好处?”这个问题的用意在于通过探究写法学会突出主题,使主旨鲜明。还有一个提升主题的思考题:“比较《爱莲说》,本文缺了什么?如何修改?”意在让学生回顾“托物言志”的写法,在作品中要重视“人”,以此来表达或者提升主题。

  第四步:作文升格练习。此步紧承第三步最后一环,是对整篇文章的一种修改提高。为了让学生掌握排比段式作文主题的呈现方式,我引用了一篇例文《拥有一把伞》,然后才让学生堂上练习,并在自我修改之后以小组推荐方式检查修改的结果。

  最后做课堂总结,再次突出细节描写和抒情议论的作用,首尾呼应。

  从上课效果来看,基本上达到了我的预设,尤其是细节描写这个部分,层层推进,让学生对细节描写有了充分的理解和认识,对如何抒情议论也有了一定的认识。不过,由于时间不足,最后的升格作文无法堂上实现,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另外,如果本节课加一点细节描写的片段练习或者本节课只突破细节描写这一个重点,是不是会更好呢?只能留待以后再去验证了!

  课后,执信初二备课组老师及我们十人小组进行了评课交流。执信禤老师对他所听的三堂课一一作了点评,他说感觉到老师们备课都很专心,而且难能可贵的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熟悉班情学情,并以此为依据来安排调整上课内容与教学方式,值得肯定!汪老师就出题意图做了说明,她说出题的意图是想让刚进执信的109中的同学,即3—6班的同学写一写自己对执信的见闻与感受。侧重点是见与想,至于感悟不做强求。从上课和写作结果来看,学生的创造力真的不能小觑,他们的能力比我们想象的要高!

  随后,莫班长做了一个总结性点评,首先她点评了各位老师的课的特点,对我的课的评价是:这是一堂非常有特色的课,教学思路非常清晰,重点突出,尤其注意作文与课本内容的迁移,重视写法的指导,很不错!

  此后,她从卢滢宇的作文谈起(插个小细节,为了了解这位同学为何写作能力这么强,在我们评课之前,她居然跑到初二1班去将卢滢宇叫到会议室,问她毕业于哪所学校,小学至初中是如何积累写作经验的,还向她的语文老师汪老师借来了她的日记本来翻阅。)说作文确实应该多管齐下,一是堂上作文,一是平时练笔即日记,三是语文综合活动。

  就堂上作文来说,因为是这么短时间的作文,所以教师必须要做指导,帮助学生审题立意,帮助学生打开思路,不能让学生放羊似的写作,这样恐怕很难提高。其次要注意评改的方式,面批是最好的方法,当然也可以多种形式结合,不管哪种方式,讲评后一定要修改即重新写作,否则讲评就没有意义,一个学期,哪怕就做两三次这样的反复练习也比做单一的五六次作文的质量和效果要好。

  写日记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极好的方法。写作来源于生活,没有对生活的观察与感悟,写作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从卢滢宇同学的日记来看,有写生活感悟、有学校生活、有对时事的评论,内容非常丰富,这既是练笔的过程,也为其堂上写作积累了丰富的材料。

  至于综合活动课。她谈到了本次的执信作文,她认为,其实本次作文最适宜用综合实践活动课来进行,因为要求写的是执信的某一处,所以前提条件是学生必须对所选的地点非常熟悉,了解非常透彻,才可能有话可写。所以,很多同学对执信的描写与见闻写的并不多,原因就在于学生没有了解的过程。比较好的方法是,先让学生以小组活动的方式选取自己感兴趣的地点去进行了解,可以实地观察,可以查阅资料,然后再小组交流,确定写作地点。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写作,写完后再评议,这样的质量可能会高很多。这种形式,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的能力,同时还可以培养其写作能力,值得去尝试。

  总之,本次的作文指导及作文讲评,让我受益匪浅,不仅提高了我作文指导和讲评的技巧,也让我明白:只有千锤百炼,精益求精,才能更上一层楼!

关于教学总结14

  回顾这个学期所从事的美术教学工作,基本上是比较顺利地完成任务。

  作为一名新教师,我在工作中享受到了收获的喜悦,也在工作中发现一些存在的问题。今在此作一番总结,以便择优汰劣,取长补短以待来年教学水平更上层楼。

  学期初,和教研组教师们一起,认真学习学校工作计划和教导处工作计划,明确了学期工作的目标和任务,结合本教研组工作的现状和特点,按照二期课改美术教学的要求和精神,本学期新课开始之前即已制定了周密详尽的教学计划。教学中认真遵照教学大纲要求,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思想教育和技能教育,大力推广素质教育,按时按质地完成了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

  认真备好课,写好教案,努力上好每一节课。美术课学校安排的课时比较少(一周每班一节)。这对于学生来讲是很重要的一节课;对老师来讲是比较难上的一节课。所以上好每节课对老师对学生都是很关键的。除了备好课、写好教案外,我还要查阅各种资料,上网寻找好的教学材料,教学课件,把它们和我所从事的工作结合起来,为我所用。根据学校的'工作要求,利用学科特点和自身条件,我开展了预备年级的漫画拓展课程,鼓励学生参加“神龙杯”漫画大赛,学生表现踊跃,活动成果喜人,不少学生漫画功底大大提高。

  本人敬岗爱岗,扎扎实实地做好本行工作。认真学习美术课程标准,掌握教材特点,用好教材。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美术教材中内容过于浅显和繁杂的内容(如范例画和步骤画),作了适当的补充和调整。在美术课教学中有的放矢,有重点有难点,注意美术课内容的调整。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教学内容的选择注意到联系学生生活的实际。注意适合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注意循序渐进和趣味性。教学中注意体现民族特点,充分发扬我国民族、民间优秀的艺术传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重视美术基本技能教学,加强课堂当场的示范指导,运用信息技术多媒体的演示,让学生逐步学会基本的美术表现方法。注重对学生课堂作业的过程指导,凡是学生在技能实践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加以具体指导;对优秀作业,独创性作业予以及时肯定。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学习美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初步的审美能力和良好的品德情操;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在教学之余,我也注重自身发展进步。积极参加校内外听课,评课以及区教研活动。向老教师学习教学经验,同时课外看了很多教学理论方面的书籍。

关于教学总结15

  到农场的养殖场去了几次,给我的最大感受就是脏、乱、差。

  首选要说的就是养殖场的地理位置和所处环境。我们每次到农场去,走到那条主干道的尽头,给我们最大的感受就是很臭,特别是在夏天,那简直就是有一种窒息的感觉。通过我的观察,这主要就是家禽场旁边的猪场,那气味主要就是通过建筑侧面的排气扇排出来的。这样一来,家禽场的地理位置相当不好。

  通过我的观察,家禽场处在两栋比较大的建筑之间,迎风面方向的是奶牛场包括酸奶加工厂、长江2号牧草培育基地和茶厂。奶牛场在迎风面的右边,奶牛场的生产对家禽场的影响不大。在雅安这个地方,特别是像农场那块较为平坦的地方,风较大,那么迎风面的建筑恰好起到了为家禽场阻挡风的目的,使得吹向家禽场的风速大大降低,降低了由风给家禽带来的直接影响,这一点在鸡上得到体现最明显,因为鸡舍距离牧草培育基地最近,因在雅安,它所受的风主要是东风,而鸡舍和牧草培育基地两建筑的连线是东偏南。

  家禽场大门所对的是猪场,在我看来,猪场的空气质量是最差的,至少在我们学校的农场是这样的。主场处在禽场的.下风口,雅安经常吹风,再加上家禽场的生产区与猪场之间还有一栋建筑,这就将两者相隔开了,使猪场难闻的气味不易传入禽场。

  其次要说的就是禽场存在的环境问题:脏、乱、差。首先,在大门前就有几个大的垃圾桶,在进入场区内,绿化带内到处都是生产生活的垃圾,接下来再看看生产区内部,首先,饲料加工间,天花板上有很多的蜘蛛网和飞尘,待加工的饲料和加工好了的饲料随意放。在生产舍内,饲料等东西也是摆放很乱。

  这几天,我主要观察了鸭舍,育雏舍建了很多,但是在用的却就那么几间,有很多都已荒废很久了,有的里面摆放了各式各样的东西,很脏,很乱。在育成舍内,那垫料和粪便混在一起,看上去很脏。在饲料储存间,里面摆放了很多东西,包括很多小件东西,这些小件的东西丢的到处都是,特别是一些药物的包装袋,地上的飞尘也很多,看上去有很久没有打扫了。

  我觉得就从这一个家禽场就能看出我国70%~80%都是这样的养殖环境,更甚至有很比这环境还差。像这种脏、乱、差的问题,并不是什么高难度的技术性问题,这主要就是养殖场的工作人员的素质问题,员工还是没有把养殖场当作是自己的家。对于一个好的养殖场来说,像这种存在生产安全隐患的现象是根本不会存在的,相反,他会把这个养殖场周边的环境搞得相当好,而且场区规划布局也是一流。生活区、管理区、生产区、隔离区、粪便处理区等那都是有严格的要求的。

  我觉得,一个老板在招收员工时,首先应该注重他的环境卫生意识。在实际生产中,家禽的很多疾病的诱发原因都是由于养殖场或周边的环境受到污染,通过空气、饮水或饲料等传播,最后造成养殖场的重大损失。其次就是在生产过程中,应经常提醒员工注意环境卫生,同时也应该将员工的环境卫生意识纳入考核范围之内,或者是与其经济直接挂钩,实行奖惩制等。

  对于一个将环境搞得很好的养殖场来说,他每年其实就可以节约很大的一笔开支,其中主要包括的就是禽的疾病预防这一块。养殖场的环境搞得好,那么它的疾病传染源和传播途径就进少了,养殖场在疾病防控这一块也就可以相应的得以节约。同时,从这个养殖场出去的产品,它所含有的药物残留物也就会相应的降低。产品的品质和公司的声誉、形象就会在无形当中得到提高,只是一笔无形的资产,但是它的价值却是无可限量的。大家都知道,公司的声誉、形象就像是人的脸面、地位,而产品的品质就是一个公司的灵魂,无论他失去了地位还是灵魂,他都不会在这一领域有一席之地,最总的结局就是出局。所以,谁控制好了自己养殖场的养殖环境,那么他也就为自己挣得了一大笔资产,因为同时它也在无形当中也就为自己了做宣传,拉拢了客户。

【教学总结】相关文章:

教学能手教学总结03-10

教学教研教学总结12-02

教学实习教学总结04-03

教学的总结01-09

教学总结03-18

2023教学经验教学总结03-22

教学教研教学总结范文05-06

教学管理教学总结05-01

教学质量教学总结12-15

小学教学总结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