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学计划>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时间:2023-05-12 12:49:58 教学计划 我要投稿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范文汇编6篇

  时间过得太快,让人猝不及防,很快就要开展新的工作了,此时此刻我们需要开始制定一个计划。计划到底怎么拟定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范文汇编6篇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1

  一、指导思想

  通过数学课的教学,使学生切实学好从事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习现代化科学技术所必需的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努力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是初中学习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学生基础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将来是否能升学。80班、81班均是刚刚接手,对班上学生不了解,从原科任老师处得知:两班比较,81班优生稍多一些,但后进面却较大,学生非常活跃,有少数学生不上进,思维不紧跟老师。80班学生单纯,有少数同学基础特差,问题较严重。要在本期获得理想成绩,老师和学生都要付出努力,查漏补缺,充分发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作用,注重方法,培养能力。

  三、教材分析

  第十一章:一次函数通过对变量的考察,体会函数的概念,并进一步研究其中最为简单的一种函数————一次函数。了解函数的有关性质和研究方法,并初步形成利用函数的观点认识现实世界的意识和能力。在教材中,通过体现“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概念、规律、应用与拓展”的模式,让学生从实际问题情境中抽象出函数以及一次函数的概念,并进行探索一次函数及其图象的性质,最后利用一次函数及其图象解决有关现实问题;同时在教学顺序上,将正比例函数纳入一次函数的研究中去。教材注意新旧知识的比较与联系,如在教材中,加强了一次函数与一次方程(组)、一次不等式的联系等。

  第十二章:数据的描述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讨论,使学生体会数据的作用,更好地理解数据表达的信息,发展数感和统计观念,为了更好地理解较大的数据信息,本单元首先安排了有关大数的感受与表示的内容,重点是让学生运用身边熟悉的事物,从多种角度对大数进行估计,对于所收集的数据,还要清晰、有效的进行展示,以尽可能的获取有用的信息。教材安排了扇形统计图、条形图、折线图、直方图等的认识与制作,不同的统计图表的选择等内容。

  第十三章:全等三角形主要介绍了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及直角三角形全等的特殊条件。更多的注重学生推理意识的建立和对推理过程的理解,学生在直观认识和简单说明理由的基础上,从几个基本事实出发,比较严格地证明全等三角形的一些性质,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第十四章:轴对称立足于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初步的数学活动经历,从观察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开始,从整体的.角度直观认识并概括出轴对称的特征;通过逐步分析角、线段、等腰三角形等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引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概念。

  第十五章:整式在形式上力求突出:整式及整式运算产生的实际背景————使学生经历实际问题“符号化”的过程,发展符号感;有关运算法则的探索过程————为探索有关运算法则设置了归纳、类比等活动;对算理的理解和基本运算技能的掌握————设置恰当数量和难度的符号运算,同时要求学生说明运算的根据。

  四、教学措施

  1、课堂内讲授与练习相结合,及时根据反馈信息,扫除学习中的障碍点。

  2、认真备课、精心授课,抓紧课堂四十五分钟,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3、抓住关键、分散难点、突出重点,在培养学生能力上下功夫。

  4、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自身业务素养。

  5、教学中注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五、教学进度

  周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2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期我担任的数学教学工作。七(5)班共有50名学生,通过小学的升学成绩来看,学生的数学成绩较好,不及格的同学较少;在学习习惯上,部分学生的不良习惯要得到纠正,良好的习惯要得到巩固,如独立思考,认真进行总结,及时改正作业,超前学习等,都应得到强化。在近日的学习中,后面的学生掌握的非常不好,可能是刚开学还没有完全适应过来,或初中知识比小学的难度大一些。总之,我会和孩子们共同努力,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

  二、教材基本结构分析

  本学期初一数学教学工作共分为6章。

  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

  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

  第三章代数式

  第四章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

  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

  第六章生活中的数据。

  三、教材的重点、难点

  1、利用图形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认识并能字母表示算式,初步认识角并解决实际问题。

  3、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消元”思想初步理解化“未知”为“已知”和化复杂问题为简单问题的化归思想。

  4、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逻辑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总之在每一章中都要与学生一起认真的来研究学习。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做好教学六认真工作。把教学六认真做为提高成绩的主要方法,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相应的数学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挖掘数学特长生,发展这部分学生的特长,使其冒尖。

  4、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个性的养成,潜能的开发,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发展。

  5、在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让学生全面发展。

  6、在教学中注意既要使用好教材,又要走出教材,同社会实践相结合。

  7、强调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索发现中学习,在合作交往中学习。

  8、开展分层教学实验,使不同的学生学到不同的知识,使人人能学到有用的知识,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获得成功感,使优生更优,差生逐渐进步。

  9、重在发现和肯定学生身上所蕴涵的潜能,所表现出来的闪光点,鼓励学生的一点小进步。

  五、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 第二周

  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 第三―――七周

  第三章:字母表示数 第八―――十周

  期中考试 第十―周

  第四章: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 第十――十三周

  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 第十四-十六周

  第六章:生活中的数据 第十七周

  第七章:可能性 第十八周

  总复习、期末考试 第十八-二十周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知道它与整式乘法在整式变形过程中的相反关系.

  2.通过观察,发现分解因式与整式乘法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

  2.识别分解因式与整式乘法的关系.

  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归纳分解因式与整式乘法的关系.

  教学目标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计算(a+b)(a-b)

  a2-b2=(a+b)(a-b)成立吗?那么如何去推导呢?这就是我们即将学习的内容:因式分解的问题.

  二、讲授新课

  1.讨论993-99能被100整除吗?你是怎样想的?与同伴交流.

  993-99能被100整除.

  因为993-99=99×992-99

  =99×(992-1)=99×9800=99×98×100

  其中有一个因数为100,所以993-99能被100整除.993-99还能被哪些正整数整除?

  还能被99,98,980,990,9702等整除.

  从上面的推导过程看,等号左边是一个数,而等号右边是变成了几个数的积的形式.

  2.议一议

  你能尝试把a3-a化成n个整式的乘积的形式吗?与同伴交流.

  观察a3-a与993-99这两个代数式.

  3.做一做

  (1)计算下列各式:

  ①(m+4)(m-4)=__________;

  ②(y-3)2=__________;

  ③3x(x-1)=__________;

  ④m(a+b+c)=__________;

  ⑤a(a+1)(a-1)=__________.

  (2)根据上面的算式填空:

  ①3x2-3x=( )( );

  ②m2-16=( )( );

  ③ma+mb+mc=( )( );

  ④y2-6y+9=( )2.

  能分析一下两个题中的形式变换吗?

  在(1)中,等号左边都是乘积的形式,等号右边都是多项式;在(2)中正好相反,等号左边是多项式的形式,等号右边是整式乘积的形式.

  在(1)中我们知道从左边推右边是整式乘法;在(2)中由多项式推出整式乘积的形式是因式分解.

  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这种变形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分解因式

  4.想一想

  由a(a+1)(a-1)得到a3-a的变形是什么运算?由a3-a得到a(a+1)(a-1)的变形与这种运算有什么不同?你还能举一些类似的例子加以说明吗?

  由a(a+1)(a-1)得到a3-a的变形是整式乘法,由a3-a得到a(a+1)(a-1)的变形是分解因式,这两种过程正好相反.

  由(a+b)(a-b)=a2-b2可知,左边是整式乘法,右边是一个多项式;由a2-b2=(a+b)(a-b)来看,左边是一个多项式,右边是整式的乘积形式,所以这两个过程正好相反.

  如:(1)m(a+b+c)=ma+mb+mc (2)ma+mb+mc=m(a+b+c)

  联系:等式(1)和(2)是同一个多项式的两种不同表现形式.

  区别:等式(1)是把几个整式的积化成一个多项式的形式,是乘法运算.

  等式(2)是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是因式分解.

  即ma+mb+mc m(a+b+c).

  所以,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是相反方向的变形.

  5.例题:下列各式从左到右的变形,哪些是因式分解?

  (1)4a(a+2b)=4a2+8ab;

  (2)6ax-3ax2=3ax(2-x);

  (3)a2-4=(a+2)(a-2);

  (4)x2-3x+2=x(x-3)+2.

  (1)左边是整式乘积的形式,右边是一个多项式,因此从左到右是整式乘法,不是因式分解;

  (2)左边是一个多项式,右边是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因此从左到右的变形是因式分解;

  (3)和(2)相同,是因式分解;

  (4)是因式分解.

  三、课堂练习 连一连(略)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4

  学生现状分析在新的学年里,我担任七年级(1)(2)数学课,两班共有111名学生,从小学毕业成绩看,每班各有23名学生不及格,(1)班90分以上有6人,优秀人数15人,(2)班90分以上仅为两人,且最高分92分,优秀人数9人,从两班的优秀学生看,有缺腿现象,前10名中数学成绩70分左右,10——20名中有几个不及格的,0---40分的学生将占班级的.三分之一。通过一周的观察,并结合学生在小学的学习状况,发现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欠牢固,对学习漠不关心,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缺乏数学思维,结合班级人多现状,学科特点,根据本学期授课内容及时间安排,我的设想即采取的措施如下:

  措施

  1 培养良好的数学素质,正确的学习方法,加强学数学的信心有部分学生认为,有部分学生认为在小学就没学好数学,初中也就难学,主观上给自己戴上枷锁,对这样的学生,多做思想工作,消除包袱,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注重方法的传授,提高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应变能力,特别是应变能力。

  2 采取注重尖子生带领中间,对学困生采取兵教兵之术,以往老师的精力主要对准学困生,浪费精力效果不明显,结果是尖子不尖,学困生很难脱困,不如把精力对准有潜力的学生。

  3 在学有理数计算阶段,为提高计算能力,搞一次数学计算大赛。

  4 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若时间允许,每章之后,总结测验,及时查缺补漏。

  5 多向他人学习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教学进度表周次 内容1---4 第一章5 复习6---8 第二章9 期中复习10 期中考试11---15 第三章16---18 第四章19 期末复习20 期末考试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5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期我担任的数学教学工作。七(5)班共有70名学生,通过小学的升学成绩来看,学生的数学成绩较好,不及格的同学较少;在学习习惯上,部分学生的不良习惯要得到纠正,良好的习惯要得到巩固,如独立思考,认真进行总结,及时改正作业,超前学习等,都应得到强化。在近日的学习中,后面的学生掌握的非常不好,可能是刚开学还没有完全适应过来,或初中知识比小学的难度大一些。总之,我会和孩子们共同努力,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

  二、教材基本结构分析

  本学期初一数学教学工作共分为6章。

  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

  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

  第三章代数式

  第四章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

  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

  第六章生活中的数据。

  三、教材的重点、难点

  1、利用图形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认识并能字母表示算式,初步认识角并解决实际问题。

  3、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消元”思想初步理解化“未知”为“已知”和化复杂问题为简单问题的化归思想。

  4、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逻辑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总之在每一章中都要与学生一起认真的来研究学习。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做好教学六认真工作。把教学六认真做为提高成绩的主要方法,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如是说。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相应的数学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课外调查,数学建模,野外测量,七巧板游戏,课件演示。使学生乐在其中,乐此不疲。

  4、挖掘数学特长生,发展这部分学生的特长,使其冒尖。

  4、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个性的养成,潜能的开发,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发展。

  5、在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让学生全面发展。

  6、在教学中注意既要使用好教材,又要走出教材,同社会实践相结合。

  7、强调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索发现中学习,在合作交往中学习。

  8、开展分层教学实验,使不同的学生学到不同的知识,使人人能学到有用的知识,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获得成功感,使优生更优,差生逐渐赶上。

  9、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关注学生是通过什么样的方法来获得知识。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关注学生会不会提问题,会不会思考,是不是在学习方法中获得情感体验。

  10、关注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提倡和鼓励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并且对学生学习的内容不做太多的限制。

  11、转变过去只看学生测试成绩的评价制度,建立开放的、多元化的评价制度。

  12、注重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的时间,次数,认真程度,行为表现等进行评价。

  13、注重对学生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的表现极其对探究结果的表达来评价。

  14、重在发现和肯定学生身上所蕴涵的潜能,所表现出来的闪光点,鼓励学生的一点小进步。

  15、培养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互相合作学习,根据态度和行为表现进行评价。

  16、用哲理的高度,站在系统的高度,思如泉涌的精神状态,八方联系,浑然一体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学得松。成绩好,发展学生的素质。

  五、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 第二周

  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 第三―――七周

  第三章:字母表示数 第八―――十周

  期中考试 第十―周

  第四章: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 第十――十三周

  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 第十四-十六周

  第六章:生活中的数据第十七周

  第七章:可能性第十八周

  总复习、期末考试 第十八—二十周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6

  一、基本情况:

  本学期继续担任的七年级( )班数学教学工作。其中男生( )人,女生( )人,通过上学期的教学学生的计算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实践探究能力得到了发展与培养,对图形及图形间数量关系有初步的认识,逻辑思维与逻辑推理能力得到了发展与培养,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抽象思维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但部分学生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学生课外自主拓展知识的能力几乎没有,很少有学生具有课外阅读相关数学书籍的习惯,没有形成对数学学习的浓厚兴趣,不能自行拓展与加深自己的知识面;通过教育与训练培养,绝大部分学生能够认真对待每次作业并及时纠正作业中的错误,课堂上能专心致志的进行学习与思考,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和进一步的发展,课堂整体表现较为活跃,积极开动脑筋,乐于合作学习和善于分享交流在学习中的发现与体会,喜欢动手实践。

  本学期将继续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亲身参与活动,进行探索与发现,以自身的体验获取知识与技能;努力实现基础性与现代性的统一,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体现现代信息社会的发展要求,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操作运算,扩展思路。

  二、教学内容:

  本学期教材是湘教版七年级下数学教材,其主要内容有:

  第一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第二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

  第三章 平面上直线的位置关系和度量关系

  第四章 多项式的运算

  第五章 轴对称图形

  第六章 数据的分析与比较

  课题学习

  三、教材分析:

  1 本书的前二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二元一次方程组”,都是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而这二者本身也具有许多共同的特征,相互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从实际情境出发,基于学生现有的认知准备,引入并展开有关知识,使学生了解方程,方程组和不等式都是反映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有效的数学模型,并学会寻找所给问题中隐含的数量之间的等量或不等量关系,掌握其基本的解决方法。前两章的最后都设置了一小节“实践与探索”,目的在于通过实例,与学生一起解剖分析,尝试解决实际问题,逐步共提高这种能力。

  2 “平面上直线的位置关系和度量关系”与“轴对称图形”这两章的内容是对图形的进一步认识,涉及三角形,一般多边形的边角的一些关系,以及一种特殊的图形——轴对称图形,通过观察与操作,感知确认最基本的结论与最为简单的变换——轴对称中隐含的数学不变量关系,同时辅以数学说理,给学生一定的理性训练与图形变换的思想,这两章将继续七年级上学期教材的思路,让学生进一认识数学推理的基本格式,直至学会运用演绎推理的程序解决一些较为简单的数学问题,逐渐实现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有机结合。

  3 “数据的分析与比较”一章,让学生认识日常生活中,存在各种各样的现象,它们出现的机会各有不同,有的是必然发生的,有的是不可能性发生的,也有的是可能发生的。实验是认识实际问题所隐含的数学本质的重要手段,通过自己动手,反复实验,整理分析所收集的数据,体验不确定现象中所隐含的数学规律,用数学语言表述各种正确的见解。

  4课题学习的确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活动形式,本书设置了两个课题学习。

  ⑴测量不规则图形。

  这一课题既是对“平面上直线的位置关系和度量关系”一章的小结,又是一种拓展。通过这一课题的学习学生可以运用所学到的三角形与多边形的知识解决图形镶嵌的问题,巩固所获得的一些研究方法,进一步丰富自己的研究策略和经验,美工从中加深理解有关的数学知识通过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克服困难的经历,增进应用数学的自信心。

  ⑵包装盒的分类、设计和制作

  是学生十分熟悉的实际情境,又是经常遇到的问题,从中选择一个自己认为重要的研究课题,通过实地调查,收信数据,分析数据,寻求问题的答案,在这一课题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将会用数学的眼光发现并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运用数据与图表等式逻辑表达自己的观点,体会实验工厂是认识不确定现象的极其有用的手段,体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二元一次方程组以及方程(组)的解等基本概念,了解方程的基本变形及其在解方程(组)中的作用。会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并经历和体会解方程中转化的过程与思想,了解解方程(组)解法的一般步骤,并能灵活运用。②了解三角形的内角、外角及其主要线段(中线、高线、角平分线)等概念,会画出任意三角形的中线、高线和角平分线,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了解几种特殊三角形与多边形的特征,并能加以简单的识别,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与外角和,理解并掌握三角形三边关系,探索、归纳多边形的内角和秘外角和公式。③通过具体实例认识轴对称探索线段、角和圆等图形的轴对称性,了解线段中垂线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性质,会画轴对称图形并探索轴对称的基本性质,理解对应点所连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的性质,能利用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了解等腰三角形的概念掌握其性质和其识别方法。④让学生知道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区别,感受抽样调查的必要性和现实性,体会选取有代表性的样本对正确估计总体是十分重要的,会求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并了解它们各自适用范围,体验随机事件在每一次实验中是否发生是不可预言的,但在大数次反复实验后是有规律的。

  2、方法与过程目标:①通过实践与探索,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过程,体会数学建模思想,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经历从具体问题中的数量相等关系,列出方程,体会并认识到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数学模型,经历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有关多个未知量的实际问题,体会二元一次方程组是解决这类问题的一种有效的数学模型,通过探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经历把“二元”转化为“一元”的过程,从而初步体会消元的思想,以及化“未知”为“已知”,化复杂为简单的化归思想。②体验探索、归纳多边形内角和的过程,学会合情推理的数学思想,在直观感知、操作确认的基础上,体验证明的必要性,初步学会说理。通过生活中的具体实例和画轴对称图形,探究轴对称的性质,并利用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③通过实践体验随机事件的随机性和规律性,并学习用分析或实验的方法判断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3、情感与态度目标:在学习和探究中,通过自主学习,提高学习能力,增强合作意识;通过欣赏丰富多彩的图案,体验数学美,提高审美情趣;在动手操作和实践探索中通过体验成功和克服困难的过程,增强解决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相关文章:

数学七年级上册教学反思02-12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03-03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总结03-25

七年级上册的数学教学计划02-10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02-08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总结03-28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03-12

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03-06

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02-25

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总结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