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学计划> 双语教学工作计划

双语教学工作计划

时间:2023-11-26 06:55:14 教学计划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双语教学工作计划[优选]

  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前方等待着我们的是新的机遇和挑战,写好计划才不会让我们努力的时候迷失方向哦。什么样的计划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双语教学工作计划,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双语教学工作计划[优选]

双语教学工作计划1

  在国际化程度日益深化的今天,实施双语教学已成为高等教育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重要举措。在对国外发达国家制图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深入学习和研究后,我校自20xx年开始面向机械类日语强化班学生开展机械制图日语双语教学,取得了初步成效。随着20xx年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在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培养目标驱动下,我校在如何深化《机械制图》课程日语双语教学的内涵与提升学生工程素质和培养综合制图能力并举方面进行了若干探索与实践。本文根据新形势下教学实践中所积累的经验和所发现的问题,对如何在双语教学中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改革问题进行探讨,以期能对今后的机械制图双语教学和实践性教学起到促进作用。

  一、协调双语教学与能力培养的关系

  《机械制图》课程作为机械类学科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在“卓越计划”背景下,其日语双语教学实施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有:如何协调双语教学的语言环境与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如何在双语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工程素质和培养综合制图能力。对于“双语教学”与专业基础知识学习结合的“教”与“学”问题,通过对双语教学实施效果的调查发现,双语教师往往比较关注如何在双语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专业外语水平等方面的问题,而容易忽略学生对双语教学过程中对专业基础知识所能接受的程度。而在学生方面,由于对专业知识、专业词汇较为生疏,所以对双语教学热情度不高。针对这一现象,协调双语教学的语言环境与专业基础知识学习问题是双语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关键。在实施《机械制图》日语双语教学中,教师要明确不能单纯地将课程内容翻译为外语的授课。由于专业课程教学中涉及到的专业词汇较多,学生在此之前接触较少,因此就要求教师制定符合大多数学生能接受的可行的双语教学体系,如教学内容、教材体系、教学方法等,并尽可能创造良好的外语学习氛围。在实施“卓越计划”的新形势下,《机械制图》双语教学应立足于在提高学生专业外语水平的同时,学习发达国家工程素质培养的先进理念,提升学生工程素质和培养综合制图能力,克服教学中就图论图、从书本到书本的不足,努力开展实践性教学。通过工程训练、实验室零件测绘与部件拆装等各种实践教学环节,加深学生对实际零件、部件、机器等结构、工艺、装配关系等的感性认识,培养基本的工程专业素质。在此基础上,基于CDIO(Conceive-Design-Implement-Operate)的“构想—设计—实施—操作”的'新型工程培养模式,引入模拟项目任务,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动手能力、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模拟从产品研发到生产制造、装配的全过程,全方位、多角度地培养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同时为进一步扩大国际交流能力,避免停留在用双语去讲解中国的制图知识体系,应引入双语制图标准和工程图样表达的内容,使学生们在专业知识与外语水平提高的同时开阔视野,提升双语教学的真正内涵。

  二、日语双语教学实践

  通过协调双语教学的语言环境与专业基础知识学习的关系,在教学环节中整合教材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教学实践。通过课程跟踪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需求与对双语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以学生为本,不断完善和充实双语教学的内容。

  1、双语教学内容的整合。由于中日两国制图标准与投影体系的不同,不适宜直接采用日语原版制图教材。日本教材内容篇幅精练,实践应用性内容多,重视制图课程与机械加工、机械设计等的融合和关联,突出培养“设计制图”的指导思想;我国教材内容详细全面,理论性阐述内容较多,应用实践性内容不足,体现培养“制图”技能训练的教学理念。在研究对比基础上,基于我国的教材体系,对双语教学内容进行了若干调整,删减画法几何学的内容,加大徒手图和轴测图训练内容,融入CAD计算机绘图内容,增加对中日两国投影法的介绍,增加中日零件图、装配图的读图与异同之处比较等内容。使得双语教学即可以成为开阔国际化视野的一个途径,起到举一反三的训练效果。

  2、双语教学的实施。不同于英语双语教学,日语双语教学有以下几个特点。①日语专业词汇。日语技术术语中外来语的比例很大,并且与原外语(主要是英文)的发音出入较大,难于联想到对应的原外语词汇,造成学生记忆困难。②学生的日语基础。课程开始时,虽已具备了开展日语双语教学的基础,但由于学生对专业词汇术语的接触很少,使得一些学生在日语双语教学之初有些不适应。基于以上特点,我们通过采用全日语课件,采用日语、中文交替使用的课堂授课模式,有针对性地提高了学生的理解率、听课兴趣和授课效果。教学效果调查表明,91%的学生认为双语教学有收效,其中收效较大的占59%;99%的学生非常希望引入介绍日本工程制图的教学环节。

  三、工程素质和能力培养探索

  在贯彻实施“卓越计划”背景下,为实现双语教学条件下提高学生工程素质和综合制图能力的目标,在构建基于实践性教学的综合能力培养模式、改革实践性教学手段和措施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

  1、构建基于实践性教学的综合能力培养模式。从实践性教学的具体内容来看,零部件的工程图表中既包括了按投影的正确绘图内容,又包含了灵活正确运用国标规定的一系列表示法的内容。从以往的教学经验看,学生对于教学内容大多是机械式照搬而非理解。因此,尝试逐步推进基于CDIO的项目教学和考核体系的制图课程教学改革。与以往的单纯的零部件工程图绘制过程不同,项目教学的思路是:首先,从任务书下达到工作原理、简单的设计参数的资料收集整理,完成产品的概念设计环节;其次,从表达方案分析对比到方案确定,从零件造型、装配到装配图绘制、零件草图绘制等,完成产品的设计表达环节;最后,将整个任务完成过程中的问题、收获、建议、体会等形成案例工作报告,从而完成整个项目教学的一系列学习训练。通过将学生置身于模拟的设计工作环境中,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实现了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提升总结的全方位能力训练。

  2、提升工程素质和能力培养的具体措施。

  ①引入“讨论—学习”模式。在实践性环节教学中,融入分组讨论、教师点评的教学模式进行问题探讨,激发学生的思考性学习。

  ②引入边学边练模式。从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训练的角度出发,将手工绘制工程图的授课从课堂教学转变为绘图室教学,从而实现讲练结合、以便学生对零件图、装配图内容有足够的训练时间和理解消化。

  ③引入自主学习、教师点评模式。通过先自学后教师总结点评的方式,强化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改变了以往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模式。

  以贯彻实施“卓越计划”为契机,深入思考、探索《机械制图》课程的日语双语教学改革问题,将培养“制画”技能训练的教学逐步向培养与实际生产制造相近的“设计制图”转化,完善机械制图课程体系建设,从而提高学生的工程素养。而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教学理念,面向世界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人才,不断探索提升双语教学内涵的《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实践是我们今后不断努力的方向。

双语教学工作计划2

  近年来,我国改革开放程度逐步加深,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会计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国际化趋势愈加明显。据调查了解到,目前市场对会计人员的要求不断提高,他们不仅要掌握最基本的会计工作内容,还要能够利用双语进行作业,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大环境。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国很多高校都实行了会计双语教学,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国会计专业学生的交流能力和综合素质。但是,目前很多院校的会计双语教学仍处于试验阶段,教学效果还达不到预计目标。对此,我国各大院校一定要找到教学问题所在,并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手段,坚持创新教育,为我国会计管理水平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开展会计双语教学的重要意义

  第一,会计的国际化趋势需要实行双语教学。我国加入WTO组织以后,对外开放程度日渐加深,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逐渐增多,会计国际化趋势明显。基于这样的事实,采取会计双语教学就成为了大势所趋,它有利于拓展我国的国际投资规模,提升会计国际化进程,并培养学生的国际化会计操作技能,满足国家进一步发展的新要求。

  第二,有利于培养社会需要的会计实用型人才。现如今,国家对外贸易往来频繁,社会对会计职工的要求不仅局限于会算账、会记账,会计专业学生也不仅仅要掌握书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技术应用水平。开展会计双语教学,有助于培养实用型人才,将英语作为会计交流的工具,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并提高社会就业率。

  第三,有利于提高我国会计管理的整体水平,提升企业的竞争力。目前,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逐步加强,各国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良好的会计能力是保证资金合理利用,减少财产浪费的重要保证。在高校会计教学中实施双语教学有助于提升我国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而提高我国会计管理的整体能力,让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不被社会所淘汰。

  二、会计双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我国经济全面发展的趋势下,各大高校的会计双语教学逐步得到了发展。但是,由于某些因素的限制,使得双语教学仍存在很多问题。

  首先,教材方面的问题。我国开展会计双语教学的时间尚短,但是在教材的选取上却经历了两个过程。在双语教学模式运行初期,各大院校大多自主研发教材,其中的内容有着很明显的中国式烙印,不利于学生与国际接轨。随着会计双语教学的进一步推进,很多学校都开始教授会计的原版英文教材,在很大程度上扩展了学生的视野。不过由于原版教材涉及的知识点繁杂,且对学生的英文水平具有较高的要求,都使得学生的学习容易出现断裂,不利于我国会计双语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其次,教师的教学方法相对单一。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他们的素质素养以及教学水平决定着课堂的学习效率。但是据调查了解到,很多高校的会计双语教学教师依旧达不到教育部门对其的具体要求,他们的英语水平相对较低,既懂会计知识又能够将其与英语教学进行紧密结合的人才少之又少。

  另外,教师的教学手段也相对单一,课堂上仍以教师讲解为主,混淆了“语言教学”与“双语教学”的内涵,忽略了学生能力的提升,互动教学模式匮乏,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等形式的教学样式相对不足,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最后,教学目标、教学计划等教学必备内容不够明确。教学目标是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教学计划是确保达到最终效果的办法和对策,两者是保证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是教师教学的依据和参考。各大高校开展会计双语教学的目的是要培养具有较强外语应用能力的会计人才,是为了更好地参与社会竞争,满足新时代的新要求。但是,很多教师并没有真正理解会计双语教学的最终目的,课堂教学流于形式,使双语课变为了翻译课。即便有些教师认识到了双语教学的最终目标,也大多忽略了计划的`有效制定,会计双语教学的体系制度不够完善,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会计双语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对策

  从上述内容中,我们已经了解到了实施会计双语教学已经成为了高校教学的必然之举,对学生发展和国家会计人才的培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且看到了其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这样的现象,各大院校一定要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予以完善,坚持改革和创新,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人才。

  (一)教材的选取和完善

  根据各大高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会计双语教学教材最好仍旧选取国外的原版教材,其英语内容相对完善,知识的漏洞较少。但是,为了有效避免其中存在的问题,使学生能够准确理解教材内容,国家相关教育出版机构可以研发与之相配套的中文讲义,并推出科学合理的参考资料,实现教材之间的优势互补,进而满足学生的实际诉求。

  (二)制定出详细的会计双语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是确保顺利教学的最关键的手段,为了使会计双语教学更加具有时效性,各大院校一定要制定出符合学生特点,能够有效提高学生能力的教学策略。首先,在教材的制定初期,教师要深入学生内部,了解他们的英语水平以及在会计学习中的难点,从而保证计划的制定具有针对性;其次,教学计划的制定要严谨科学,内部规章要清晰明确,保证其中含有课时数量、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方面,从而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最后,各大院校要加大宣传力度,让教师和学生都能够明确了解会计双语教学的重要意义,并做好社会调查,使制定出的计划真正符合社会的用人需要。

  (三)完善双语教师人才的培养策略

  会计双语教学的顺利实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它需要学生和教师的集体配合,需要学校培养出高素质、高能力的专业教师。对此,各大高校要完善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确保把好教学质量关。第一,学校要实行岗前培训制度,挑选优秀的会计双语教师,对其进行岗前指导;第二,可以坚持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并存的发展战略,即积极引进国外的双语教师进行授课,并派遣有潜力的员工对外进行交流学习,拓宽他们的眼界;第三,学校可以制定详细科学的考评奖励制度,定期对教师的教学成果进行测评,并对其中的佼佼者予以奖励,提高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创新

  以往的会计双语教学大多为教师的一言堂,学生的主体地位无法得到有效发挥,学习积极性不高。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各大高校一定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手段,坚持教学方法的革新。例如,学校可以采取互动教学、讨论教学、情境教学等样式进行授课,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活动授课。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互联网、多媒体等先进设施进行授课,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以及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在高校会计专业中实施双语教学已经成为了大势所趋。为了改善以往双语教学的弊端,真正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健全人才,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各大高校一定要改革教学方法,坚持教师能力的提升,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措施,做到因材施教,为我国培养出高素质、高能力的会计专业人才。

双语教学工作计划3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是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等战略部署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xx~20xx年)》而实施的高等教育重大计划。卓越计划的目标是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实施“卓越计划”的专业包括传统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相关专业。

  软件产业作为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在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推动社会发展信息化的进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软件产业的快速发展,引发了对软件人才的大量需求。为此应准确把握“卓越计划”的内涵要求,为国家培养适应产业和企业需求的卓越软件工程师。

  一、“卓越计划”的内涵要求

  概括说来,“卓越计划”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突出对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二是强调校企联合,要求行业、企业深度参与高级技术人才的培养过程;三是更加明确高等教育应主动服务国家战略要求、主动服务行业企业需求的导向[1]。由此“卓越计划”的内涵要求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大力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形式

  应依据“卓越计划”培养标准,遵循工程的集成与创新的特征,以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与工程创新能力为核心,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大力加强对跨专业、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积极践行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基于案例的学习等多种研究性学习方法,加强学生创新能力训练,确保“真刀真枪”做毕业设计。

  2、创立高校和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

  高校和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机制的内涵是共同制定培养目标、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本科及以上层次学生要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在企业学习,学习企业的先进技术和先进的企业文化,深入开展工程实践活动,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工程开发,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

  3、建设高水平工程教育师资队伍

  实施“卓越计划”的高校要建设一支具有一定工程经历的高水平专、兼职教师队伍。专职教师要具备工程实践经历,其中部分教师要具备一定年限的`企业工作经历。学校要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到企业工程岗位工作1~2年,积累工程实践经验。要从企业聘请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承担专业课教学任务;或担任本科生、研究生的联合导师,承担培养学生、指导毕业设计等任务。改革教师职务聘任、考核和培训制度,对工程类学科专业教师的职务聘任与考核,应从侧重评价理论研究和为主,转向评价工程项目设计、专利、产学合作和技术服务等方面为主。

  4、积极推进卓越计划学生的国际化培养

  实施“卓越计划”的高校要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工程教育资源和高水平的工程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国际交流、到海外企业实习,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流、合作的能力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支持教师参与高水平的中外合作工程教育项目,鼓励有条件参与的高校使用多语种培养熟悉外国文化、法律和标准的国际化工程师。积极采取措施招收更多的外国留学生来华接受工程教育[2]。

  二、基于“卓越计划”的软件人才培养的措施

  1、科学论证,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保证人才培养规格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3]。早在建院之初,学院就对高校软件人才培养的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市场需求等方面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社会调查和分析。通过分析发现,一方面软件企业招聘不到合适的软件人才;另一方面,很多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却又找不到工作。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高校培养的毕业生与企业需要的人才在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

  在总结传统IT人才培养经验的基础上,参照企业对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要求,学院提出“培养实用性、复合型、国际化的高级软件人才”的目标,重点培养学生的“六种能力”和“三种精神”。 “六种能力”是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组织协调的能力、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科学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三种精神”是指创新精神、团队精神和敬业精神。

  2、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科学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为了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实用性高级软件人才,学校建立了企业人才需求征集制度,通过院企座谈、走访企业、函发需求征询单等方式,广泛征集企业对软件人才的需求信息。根据企业和领域的需求,遵循先进性、灵活性、复合性、工程性、创新性等原则,科学制订了符合现代软件产业发展需要的软件人才培养方案。20xx年,学院从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引进了软件工程SSD系列10门课程,该系列课程采用了国际开发案例,突破了原有的软件教学模式,注重软件开发实践。学院将SSD系列课程与现有课程体系进行了整合,构建了与国际接轨的课程体系,使学生不出国门就能学习和掌握世界最先进的计算机知识与技能。

  此外,学校还进行了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构建了“611”教学模式,即本科生在校四年中,有6个学期安排课程教学,1个学期开展技术实训,1个学期进行毕业设计,从而保证学生在就业洽谈会和毕业设计前就已具备了良好的工程开发能力与经验。

  3、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了“四位一体”的工程实践教育体系

  学校除了建立领导听课、教学督导、教学信息员、网上评价系统和书面评价卡相结合的教学质量评价等制度外,还独创并实施了企业需求征集制度、实习基地遴选与评价制度、毕业生质量评价制度和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卡制度等,为实用性软件人才的培养提供了质量保障。

  实践是工程的灵魂和根本[4]。实践教学是软件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的关键所在。为此我们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了包括课程实验、程序实践、项目实训和企业实习在内的“四位一体”的多层次工程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课程实验是对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的实际检测,注重对学生进行基本能力拓展训练。课程实验在满足实验大纲的基本要求的前提下,还设置了一些可供选择的实验题目,着力于对学生的个性化培养。

  程序实践是有关程序设计的基本技能训练,学校制订了“层次化、阶梯式、重能力”的程序实践方案,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软件开发能力、项目开发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构建了“BDP”程序实践三阶段训练模式,其中B代表系统编程基础训练阶段(BTS),代表系统开发技术训练阶段(DTS),P代表项目开发训练阶段(PTS),以培养优秀的软件人才。

  项目实训是对企业真实项目的模拟开发。学校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实际项目模拟开发训练,让他们感受真实的软件开发过程,通过对“8个全真”(全真的企业机构、全真的开发环境、全真的项目案例、全真的开发过程、全真的团队关系、全真的工作压力、全真的管理制度、全真的绩效奖惩)的体验和对“6个步骤”(项目熟悉和环境准备、项目分析设计与文档编写、项目代码编写、项目测试、项目交付、项目总结)的实际操作,全面提升学生的“六种能力”。

  企业实习是在企业实际工作中进行实战演练。为此我们对原有毕业设计模式进行了大胆改革,要求学生结合企业实际工作项目进行毕业设计,通过实施双导师制、实习双选、前期培训、过程管理、规范答辩、实习基地评价等环节,确保实习的效果和质量。

  4、“技术+双外语”,提升国际竞争力

  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强调“双语教”和“双语学”,充分保证双语教学的效果。一方面对任课教师提出用英文讲解、用英文命题、用英文回答学生问题的“三英”规范;另一方面,对学生提出用英作业、用英文回答问题、用英文答卷的“三英”要求,在“双语教”和“双语学”的良好氛围中,达到提高学生专业英语应用能力的目的。目前,我院有超过70%的专业课使用外文优秀原版教材并实施了双语教学,每年有近10%的学生用英文撰写毕业论文和进行答辩。

  应特别指出的是,“双语教学”应以正常的英语课教学为基础。“双语教学”和“英语教学”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英语教学水平越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越强,双语教学的效果就会越好。因此,在积极实施“双语教学”的同时,要确保正常“英语教学”不断线,在开设大学英语的同时,还开设了IT职业英语,TOEFL、GRE辅导课程等,为学生营造英语学习的良好氛围,强化英语学习的连贯性。

  在强化“英语教学”和实施“双语教学”的同时,我们结合区域特色和市场需求,开展了既懂英语、又懂日语或韩语的“双外语”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每届学生中除30人左右学习韩语外,其余学生都学习日语。通过四个学期的强化训练,大多数学生能达到日语三级水平,还有部分学生能达到日语二级水平。

  “技术+双外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提高了学生的国际竞争力。目前,学院已经成为培养面向日本、韩国软件企业和外包企业的优秀软件人才教育基地。

  5、校企互动开放办学,搭建人才培养平台

  为培养“过得硬”的软件人才,学院积极与国内外IT企业开展多途径合作,采取建立项目库、案例库以及聘请企业教师等方式引进企业的技术资源和智力资源,输送学生到企业参与项目研发,建立了一套有效利用企业资源的校企合作机制。为此,学院与IBM合作成立了东北大学—IBM联合创新研究院、IBM POWER SYSTEM教育中心,与东软集团等5家企业和机构共同建立了联合实验室和研究室。学院在IBM、阿里巴巴、淘宝、百度、东软集团、中软国际、达内、北京亚思晟、沈阳华信等20余家国内外软件企业建立了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另外,学院还与英国、爱尔兰、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的13所大学、1个教育机构以及台湾成功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进行了包括联合建立实验室、专业共建、师资培训、专家讲学、实习就业、联合培养、课程引进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增强了自身的国际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