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学反思> 小伙伴教学反思

小伙伴教学反思

时间:2023-03-26 19:06:31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小伙伴教学反思(15篇)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伙伴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伙伴教学反思(15篇)

小伙伴教学反思1

  尤惠娟老师《三个小伙伴》第二课时的教学能以学生的兴趣为前提,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充分体现。我认为本课的成功之处较多,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设计新颖。

  教师先出示第一幅图(三个小伙伴去植树),提问:这三个小伙伴是谁?他们要去干什么?你们怎么知道的?引出第一自然段的学习。再出示第二幅图(三个小伙伴植好树手拉着手,围着小树又跳又笑),让学生看图说图意,引出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学习。再次出示第一幅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上只有小象扛着树苗,其他的动物有没有带工具?从中发现小象、小野猪、小袋鼠都没有带植树的工具。这时,教师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答案的欲望:他们没有植树的工具,那么是怎么种好树的呢?

  (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

  我认为这样设计效果比较好,先了解故事的开头和结尾,使学生急于了解植树的过程,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了起来。疑是探求新知的开始,也是探求新知的动力,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促进思维的发展。因此,我认为这样设计比按照课文的次序来教学效果要好得多。

  二、教学方法得当。

  教师是指导者、引导者、辅导者,陶行知先生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于学的法子。

  在教学第二自然段时,教师依次提了三个问题:“他们遇到了什么困难?谁来解决的?怎么解决的?”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教师在黑板上指导学生:用“。。。”画出碰到的困难;用“

  ”画出是谁来解决的;用“~~~”画出怎么解决的。教师画一个标记,学生照样子在书上画。在教学第三自然段时,教师要求学生按照刚才的做法边自由读边在书上画出,随后交流。

  我认为这个环节,教师从教到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倡导探究的自主性,教师变“告诉”为“引导”,学生变“接受”为发现,立足于学生对课文的自我理解,自我解读,突显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使阅读学习过程成为个性化的自主探究的过程。从根本上转变学生等待教师传授知识的习惯,消除学习上的依赖心理,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探索者。布鲁诺曾说过:学习者通过自己练习的探索、发现、所获得的知识才真正有效。

  三、感悟形象。

  本文是童话故事,让学生表演出课文中描写的小野猪拱树坑的动作、表情。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演活了小野猪。

  小学生是借助形象来认识世界的,教师努力通过语言的描绘、情景的再现和想象的激发,将静态语言文字转化为动态的生活画面,引导学生入境感悟。

小伙伴教学反思2

  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让品德与生活课的课堂充满笑声,活动贯穿始终。后来发现并不是每一种课的类型都适合让学生在动态中学习,或者说教学活动的体现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让学生全身活动起来,如果能通过某种形式在让更多人参与活动的同时更好地促进学生处于一种积极思考的状态那才是有效的教学方式。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在教学《我和小伙伴》一课中,我从整体上对本课进行设计,思路清晰,环节紧凑,学生能够从各个活动中感受与伙伴交往的快乐,知道与伙伴交往的原则与方法。我认为其中几个环节的设计是本课的亮点:

  1、介绍小伙伴:教师能够以范例的形式向学生介绍自己的好朋友,给学生做示范,启发学生有条理地介绍自己的小伙伴。在这种争先恐后的气氛中,教师再鼓励学生讲一讲自己和伙伴间发生的有趣、难忘的经历,回忆体验与小伙伴交往的快乐就显得很自然,孩子们有话可说,这对于培养一年级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是很必要的。

  2、儿歌补充:形式新颖,通过具体情景的创设,请学生们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把儿歌补充完整,再一次强调伙伴间应该互相帮助。这一教学活动的设计不仅发展学生扩散性思维,同时在游戏中具体指导了学生的日常行为,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

  3、故事明理:恰当的选择生动有趣的故事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明白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要主动帮助,应该学会包容别人的缺点,懂得这样的同学才能结交更多小伙伴的道理。

  4.游戏创设:教师有意制造矛盾冲突,创设生活情境,在共同解决“如何选择游戏”这一问题时,巧妙的激发鼓励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明白在与伙伴交往过程中当遇到意见不一致,产生矛盾冲突时应该商量着解决,并遵循少数服从多数、遵守游戏规则、互相谦让等原则和方法。

  5、交流卡制作:通过互赠交流卡活动,让学生学会通过合适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祝福、感谢、歉意和愿望。学生能够发自内心的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写出感受,并表现出与伙伴交往的强烈愿望。

  同时我也一直在思考:如果才能引起学生发自内心去体会、感悟,真正有所得?所以,在本课中我改变了以往的.教学形式,在与学生的初步交流后,调动起学生的参与热情,通过设疑问供学生做选择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判断:当和小伙伴意见不一致时应如何处理?学习怎样才能与伙伴交往的快乐?并将“听故事”作为奖励讲给学生听,孩子们在没有任何影响的情况下静静体会故事人物中的喜、怒、哀、乐,能够投入其中去感受,这样再请学生去交流,去领悟时他们便有话可说,更说出了自己的心理话。虽然遇到了分歧,但孩子们会用自己的语言思维去辨析,这才达到了真正的教育目的。让学生用他们自己的语言去影响身边的伙伴要比老师单纯地讲,效果好得多。每一个故事都有它自身想要表达的内容,孩子们会根据自己看待问题角度的不同,从不同侧面进行分析,在快乐中主动学习、思考与伙伴交往的正确方式。当孩子们从内心中真正理解了其中的道理后再在进行故事续编活动,就更有意义,故事内容也更活泼,更生动了。这才更好达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体现了品德与生活课程的特点。

小伙伴教学反思3

  本堂教学循序渐进,让学生易于接受;采用了一些生动的表现方式,如猜谜语、观察图片、“花落谁家”游戏,调动了课堂气氛,多媒体课件的介入,紧紧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注重了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既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激发了学生的表达欲望,让他们乐于说话,这些是比较好的一面。

  但同时,学生之间面对面交流不足,忽略了让学生之间直接对话,学生对自己所夸得伙伴的形式有些单一,不能多方面的说出伙伴的优点,学生的阅读面狭窄,是一个缺陷,今后在教学过程中应拓宽学生的阅读面,知识面。还有在引导学生举事例夸伙伴时,不能把事说具体。还有在夸自己想夸的小伙伴一环节中,再适当多给些时间,同时老师参与其中,适时引导,相信效果会更好。

小伙伴教学反思4

  《小伙伴》这一篇课文是在第二十八课,课文所讲的一件事是小朋友非常熟悉的。春游的时候,小伙伴之间发生的事。课文的内容学生容易理解,要想真正体会丢包的人玛莎的心情,学生还是有一定的困难。首先我请学生换位思考:如果你就是玛莎,你的包丢了,你是什么样的心情?学生这时候自己就是玛莎了,他们会说出各种的心情:我很难过。我很郁闷。我很伤心。我很着急。我又着急又难过。换位思考的结果让学生比较好地理解了课文。换位思考是语文教学中的一种好方法。

  采用多种形式的读也是学生理解课文体会人物的一种好方法。这篇课文里有好几个人物,可以让学生扮演其中的.某一位,分角色来读,这种形式学生很喜欢。因此读起来特别起劲。我还采取了老师引读,学生表演读。学生在读的时候,老师应该对学生提出要求,体会好玛莎的心情,体会好伙伴们七嘴八舌在说玛莎时的快嘴模样,读出感情来。

  在这一课的教学中,留下了一个小缺憾:找找自己班上的安东。同学们想来想去,在班上竟然找不到一个安东这样的人。这说明了本班的孩子普遍缺乏爱心。以后一定要加强这一方面教育。

小伙伴教学反思5

  准备了几天,就直接上自己的班级。课堂的开头挺不错的,中间部分也还行,主要抓住“三个小伙伴是怎样关心玛莎?”通过比较他们三个人的不同做法,来研读,从而让学生明白:要乐于助人,多关心身边的人,多为他人着想,做个心中有他人的好孩子!

  《小伙伴》一文中的人物和小伙伴之间发生的事,学生非常感兴趣。教学中,学生在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中理解了课文内容,体会到小伙伴们从不同的方面对丢失背包后的玛莎的关心。谁的关心是玛莎此时最需要的呢?我提出了一个极简单的问题:“你们最喜欢谁?”

  “安东!”

  “我喜欢安东!”

  ……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一边高高地举起小手,一边兴奋地大声说自己喜欢安东。是啊,学生对安东将自己一大半的面包分给玛莎这一行为,都从内心给予了认可,他们幼小、纯真的心灵都被这一行为所感动。

  “为什么呢?”我接着问道。这一问,不少同学的手收了回去,有的望望周围同学,有的又将目光转到课本上,有的.笑着看着我,想说些什么,可又没有勇气站起来,只有几位同学的手仍然高高地举着。这一场景与我备课时预想的差不多。因为此时学生通过阅读,只是很直观地感悟到安东助人为乐的行为是美好的,但如果让他们站起来用语言描述,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他们需要有一段时间来组织语言。于是我微笑着说:“这样吧,先把你们的想法说给同桌听,待会儿再说给大家听!”这下子可热闹了,学生都叽叽喳喳地说开来。不一会儿,不少同学的手又陆续举了起来。

  “请你先来说说看!”我请一位平时不太爱说话但今天举起手的学生。

  她站了起来。“我最喜欢安东,因为他助人为乐,”她想了一会儿接着说:“我觉得他做得最好。”

  环视四周,一双小手,引起了我的注意。“今天我们班的陆一东同学第一个站起来,说出自己的想法,真不简单!请坐!”受到我的表扬,大家都为他鼓掌。从他那甜甜的笑脸上我看到了他的喜悦,也看到了成功的表情。接着许多只小手又迫不及待地举了起来。

  “我也喜欢安东!”一位学生站起来说:“因为他知道玛莎这时候肚子一定很饿了,现在最需要的就是食物,所以他就把自己的面包掰了一大半给玛莎吃!”

  瞧!孩子们多会分析呀!看着还有不少高举的小手,我想,此时我再说些什么不就是多余了吗?让他们各抒己见吧!

  一堂课下来,有不错的地方,但也有很多的不足。在分析人物的语句时,对于句字中的“字”挖掘得不够深,课件的制作也有所欠缺,没能让图文有机结合在一张上,从而造成了设一个问题,解答之后,又请了学生多说了一次,比较罗嗦,不够简洁,这说明:要上好一堂课必须多多磨课,一次不成,第二次改进,第三次再努力,一点点进步,就会“取众人之长,不己之短,”以不断地提高教学水平。只要用心教,就会有更精彩的表现!

小伙伴教学反思6

  《三个小伙伴》这篇课文是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生动的语言和趣味十足的故事情节吸引了孩子们的眼球。单就课文内容来说,对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基本没有什么困难。就是要搞清楚三个小伙伴在栽树过程中分别遇到了什么困难,后来它们又是如何利用自己的身体特征解决了没有锄头挖树坑,没有箩筐运肥料和没有水桶浇水的难题,最后终于完成了栽树的任务,三个小伙伴因为顺利完成任务手拉着手围着小树又跳又笑。但是,仅仅弄懂这些故事表层的意象好象并没有多少的意义,透过故事表面了解它隐含的寓意,让孩子们搞清楚懂得合作与如何正确对待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好象更有意义。

  所以,我决定在完成了基本的教学内容以后,让孩子们想象:"自己如果变成了三个小伙伴中的一员,面对自己干成功的事情准备如何夸夸自己的同伴呢?"这个问题抛出以后,我也不急着要答案,而是让孩子们先在小组里讨论讨论,试着进行角色互换并体会小伙伴成功的主要原因。

  没有想到,孩子们的交流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它们都能从小动物的角度出发,说出了对方身上存在的优点,并告诉大家此次栽树成功的根本原因。说起来还头头是道。不仅锻炼了语言,更把课文的内容在原有基础上作了一定的拓展,发散了自己的思维。可以说,这样的课堂,不仅让孩子们懂得了集体智慧的重要,更知道了如何与同学合作,真的是达到了编者的编排意义。

  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有时候的语文课堂不需要教师点明多少高深的`道理,只要有针对地稍加点拨,预想的一些效果反而比刻意的追求更为完美。所以,关键还是教师在课前对课文内容作了多少的了解,对课堂作了多少准备,对学生的学情又有了多少的把握,透过现象看本质,其实,教师的作用还是起了很大的一部分作用的。所以,教师的准备就变得异常重要了。看来,以后的我还应该在这些方面继续努力。

小伙伴教学反思7

  本节课主要通过教学,让学生喜欢和小伙伴交往,能体验到交往的快乐。知道朋友多快乐多,初步体会到与小伙伴交往要互相尊重、友爱、公平,有了问题要协商解决。

  在教学《我和小伙伴》一课中,我从整体上对本课进行设计,思路清晰,环节紧凑,学生能够从各个活动中感受与伙伴交往的快乐,知道与伙伴交往的原则与方法。我认为其中几个环节的设计是本课的亮点:

  1、介绍小伙伴:教师能够以范例的形式向学生介绍自己的好朋友,给学生做示范,启发学生有条理地介绍自己的小伙伴。在这种争先恐后的气氛中,教师再鼓励学生讲一讲自己和伙伴间发生的有趣、难忘的经历,回忆体验与小伙伴交往的快乐就显得很自然,孩子们有话可说,这对于培养一年级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是很必要的。

  2、情景模拟活动:形式新颖,通过具体情景的创设,请学生们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把故事补充完整,再一次强调伙伴间应该互相帮助。这一教学活动的设计不仅发展学生扩散性思维,同时在游戏中具体指导了学生的日常行为,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

  3、故事明理:恰当的选择生动有趣的故事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明白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要主动帮助,应该学会包容别人的缺点,懂得这样的同学才能结交更多小伙伴的道理。本节课我选用了古老的道德故事《孔融让梨》来教育启发学生,通过四岁的孔融在家里,上让哥哥、下让弟弟的优良美德教育学生要想孔融学习,学习他懂得谦让好品质。

  4、游戏创设:教师制造氛围,创设生活情境,在解决“如何介绍自己的小伙伴问题时,采用游戏的方式“找朋友”这一游戏的创设,使学生在游戏中找朋友,找与小伙伴在一起的快乐时光。

  5、交友友好原则:通过制定交友友好原则,让学生学会通过公平,友爱,尊重的方式与小伙伴相处。

  本节的`不足之处:1、是在组织学生进行表演时对学生掌握的较少,缺乏一定的指导。如能在语言方面多加一些指导,效果会更好。2、课堂活动安排太多,只求数量没求质量以致没有达到预设的教学效果。3、教师未能合理安排课堂教学时间,以后更应该主次分明,教学重点应该多安排一点时间。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结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入手,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大胆的把教材与实践联系起来,让每一名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让每一名学生都能爱上这一门功课。

小伙伴教学反思8

  这一周美术讲了第二单元第一课多彩的校园生活——《小伙伴》,对于初一学生来说有了一定的社会体验,在认知理解等各方面都正趋于成熟;正在形成自己的审美观念,对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但由于经验、认识能力所限,有些看法和观点不够全面,并且易受他人影响。作为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看法和观点,给予学生慢慢理解的'空间,从而激发学生持久的探知兴趣。

  “几何写生”和“人头像”课是最好教学生学会绘画的观察方法,特别是人头像画,学生很感兴趣。学生学习了绘画的观察方法,对今后生活中的人、事、物都可作出较正确的观察。“不同才是艺术”是我上课时说过的话,这节课的重点就是教学生学会绘画的观察方法,明确的观察任务、正确的观察方法、良好的观察习惯等都能逐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カ。在生活中观察、在各学科对比中观察;在观察中发现,在观察中积累素材,在观察中储存形象,在观察中总结学习经验。要让学生感觉到观察生活、观察伙伴和表现伙伴是一件有趣、有意义的事。

  不足之处就是留给学生绘画的时间太少,原本打算让学生只尝试画五官的位置和比例,但不少学生过去已有从局部去观察的习惯,认为几分钟就能完成作业,其实很多同学并没有画好,同时也打击了他们的信心。

小伙伴教学反思9

  《三个小伙伴》是一年级下的一篇童话,讲的是小野猪、小象和小袋鼠一起上山栽树的故事。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注重学生在读中感悟,让孩子们在品读中悟出应团结协作的道理。

  在读课文时,我问孩子们“你最喜欢三个小伙伴中的哪一个?你觉得它哪些地方让你最喜欢?”这个问题,让学生自主选择。学生边自由品读课文时,我边引导学生想象小野猪撅起小嘴,用力左右“拱”的样子;小袋鼠挺起肚子,吃力地运肥料的样子;小象一会儿“吸水”,一会儿“喷水”的样子。把朗读和想象有机地结合,学生很自然地把自己就当作了小野猪、小袋鼠和小象,再朗读就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他们喜欢新奇、有趣的事物。对他们来说走进童话世界,和小动物们交朋友是他们最感兴趣的事情。课堂上我尽量给足学生读书的`时间。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反复的品读中,读出疑问,读出画面,读出情趣,读出情感,读出自我,我还及时地对学生的朗读作出评价,激发学生读书的乐趣,给学生提供阅读表达的空间和自由。让学生自己去读,自己去悟;小组结合去表演,让学生先把感悟到的读出来,说出来,演出来。

  本课教学下来,比较流畅,各环节的衔接也比较自如,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在最后的表演环节中,很多学生关注了表演,而忽略了背诵,学生之间的配合不怎么默契,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也没有完全放开,还有写字的时间显得略微少了些,得专门再来一节课让学生写字。

小伙伴教学反思10

  这篇课文以春游为题材,故事主要讲了春游时玛莎丢了背包以后,几个小伙伴对待这件事情的不同态度。根据本文的特点,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通过思维过程去发现问题,掌握规律,以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架设了文本与学生之间的交流的平台,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

  语文教学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本案例中,从情境导入到初读课文,到质疑问难、拓展活动,每个教学环节都渗透了“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我十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学习方式来学习,如,在“字词教学”中,让学生当小老师带读,“想带读哪个就读哪个”;在初读课文后,让学生“选择你最喜欢的.自然段读给大家听”,等等。教师关注着每位学生,让课堂上提出好奇的问题,自信地读和说,尽情地去体验,使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欲望,积极、愉快地参与学习。

  朗读是本案例的教学目标之一,也是本案例的教学重点。教学活动中将“读”的练习贯穿在整个过程,通过读一读、说一说、议一议、演一演等活动环节,学生由“读通课文──读懂课文──会读课文”,经历了“三读”的语言实践过程,培养了良好的语感,也感悟了课文中蕴含的情感及道理。为了让学生读懂课文,本案例设计了多种读的方法,如,边读文边看图,分角色读,指名读,集体读,四人小组读,师生共同读,等等,并在读后评议,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这样的“读”落实了语言实践过程,使整个课堂活了起来。

小伙伴教学反思11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大家要密切合作,团结力量大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团结力量大的道理。

  三、教学过程:

  1、范读课文。提问:课文中的三个小伙伴是谁呢?根据回答(作板书):小野猪、小袋鼠、小象

  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这三个小伙伴是怎么上山栽树的。指导看图:三个小伙伴一同上山栽树了,它们是怎样的心情?(高兴

  开心)

  谁来读读第一自然段,读出它们的心情来。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并评价。

  2、它们手里带了栽树的工具吗?它们怎么栽树呢?遇到什么困难了?自读课文,找出遇到的困难,划下来,多读几遍,并体会它们的心情。(指名朗读,引导体会)板书:挖树坑

  运肥料

  运水浇树

  3、有好办法解决吗?自读课文,找出解决的办法。(指导朗读)

  什么叫“吸足了水”?小伙伴在山上栽树,小象从山上跑到河边,一定很远,还要把长长一鼻子的水运到山上,多不容易呀!指导读第五自然段,

  4、小树终于栽好啦!齐读,想想你读懂了什么。指导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引导学生讨论:谁的功劳大?(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

  5、得出结论:只有大家团结起来,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成功。团结力量大。

  6、齐读课文。

  课后反思:

  本课教学中,基本完成了初定的`教学任务。学生能体会角色的心情,较为流畅地有感情朗读课文,并且通过讨论,逐步明白了成功不是某一个人的功劳,而是要团结起来,共同出力的道理。

  但是,我却感觉到,在指导朗读上,还不够深入,有些浮于表面。每一部的指导,都好像在往前“赶”。学生还没有读到位,就又赶到下一环节去了,所以在最后的齐读课文时,朗读总觉得差那么点。我想,如果能在教学中让孩子再去演一演,让他们真正能够融进课文中,体会到从一开始高高兴兴上山栽树,到遇到困难的着急难受,再通过想办法、同出力解决困难,最后得到栽树成功的喜悦,这样才能达到自我感悟,自我教育的目的,学起来才更津津有味。

小伙伴教学反思12

  《我和小伙伴》这一课的主题旨在通过体验、探究等活动增进同伴之间的了解,体验友谊带来的快乐,帮助他们明白同伴之间应如何相处,并初步掌握处理矛盾的方法和简单技巧,乐于与同伴交往。本主题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构建课程教材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发掘现实生活中对低年级学生品德及人格形成具有独特价值的内容,指导小学生进一步认识自我与他人的亲密、依存关系,引领儿童从现实的生存状态过渡到更高质量的生活境界,为他们创造性地开辟未来生活奠定扎实的基础。

  学生在和小伙伴交往的过程中,难免会发生这样那样的'矛盾冲突。因此,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捕捉适当的契机进行引导。这一课我创设了四个教学活动:活动一:说说我的小伙伴;活动二:该怎么办:活动三:故事续编;活动四:我们怎么玩。

  活动一:说说我的小伙伴。这一活动首先是让学生拿出小伙伴的照片,自由介绍自己伙伴的姓名、年龄、爱好等。说说与小伙伴在一起有去的事情。再是结合自己的体会思考与讨论:和小伙伴们常常做哪些有趣或有益的事情;如果没有小伙伴会是什么感觉;心情会这样。让学生体会没有伙伴的孤单、和伙伴在一起的快乐。

  活动二:该怎么办。这一环节旨在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研讨遇到类似问题时该如何做;帮助学生懂得与小伙伴相处时,要学会谦让、分享;要善于换位思考。

  活动三:故事续编。故事续编活动是让学生把分玩具和分蛋糕的故事编个结尾,并表演出来。引导学生体会,在与伙伴交往中要注意谦让,学会分享。表演中让学生思考,如果自己分到了小蛋糕,该怎么办?如果自己分到大蛋糕,看到对方低落的情绪,又该怎么办?这样学生在表演的故事中,学会相处,学会做人。

  活动四:我们怎么玩。这个活动分两步进行:一、讨论活动:结合课文插图分析讨论,在当时那种众说纷纭的情况下,应该怎么办?该听谁的?小组讨论交流自己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类似的情况,是怎么解决的?这时我适时引导学生认识:在许多人意见不统一的情况下,要学会采取“协商”的办法解决问题。二、以小组为单位,每一小组一起协商选择一种游戏,然后介绍商量的过程。开始有些什么意见?后来是谁的主意?为什么要按他的意见做?由此引出讨论。通过这一讨论,帮助学生懂得相互协商、彼此宽容的重要。

  整堂课我都比较尊重学生自己独到、合理的见解,鼓励学生在活动与辩论中,自己体会和总结与伙伴的交往,使孩子们能够从各个活动中感受与伙伴交往的快乐,知道与伙伴交往的原则与方法。

小伙伴教学反思13

  今天我执教了苏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三个小伙伴》,课文主要讲了三个小伙伴一同上山栽树,团结合作终于栽好小树的故事,课文生动有趣,学生的学习兴致很高。下面我就从两个方面谈谈这节课。

  第一,找准兴趣点。我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认真分析了课文,钻研了教参,明确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在设计教学环节的时候,考虑到这是一篇童话,要体现童话的特点,基于此,我的教学环节从一开始请三个小伙伴进课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请大家帮助老师来解决疑惑,又一次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然后通过自己的学习成功解决疑惑,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最后安排的是演一演,这也是课后的一个要求,开始的'担心学生会演不好,没想到出乎意料,学生的表演兴致很高,而且也有板有眼的。整节课学生的注意力一直集中在学习活动中,兴趣盎然,主动参与,这点我比较满意。

  第二,目标的达成。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三个,首先是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理解课文的时候,因为这是个童话,语言比较浅显易懂,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读懂,因此,朗读时感情比较充分,朗读很到位。其次,是在朗读、表演过程中明白三个小伙伴自身的特点以及在完成栽树任务中的特定作用,感悟合作的意义。三个小伙伴的特点学生能通过自己的学习找出来,在栽树中各自的作用也能明确,最难把握的是表演这一环节,因为既要熟悉课文内容,又要加入情感和动作。我事先安排的是几个我认为能力比较强的同学,结果演下来效果不错,本打算就此打住。

  可是发现这激起了好多学生的表演欲望,于是又邀了一组学生来表演,没想到此次表演也没令我失望。最后,是懂得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大家要主动承担任务,密切合作,才能把事情做好的道理。这一点我放在最后揭示,通过前面的学习,引导学生说出三个小伙伴缺一不可,从而得出团结合作力量大的道理,并结合前面学过的谚语,加深理解。整节课下来,三个目标都逐一实现,效果很好。

  还有一点我觉得下次可以做得再好一些,就是最后的写字这一环节。因为这次我在第一课时已经把生字都教过了,于是在课上我只带领学生回顾这几个字的书写笔顺就让他们自己写了,今后在写字的指导方面我还要多花点精力,多和同事探讨。

小伙伴教学反思14

  接到要在区课改实验教研活动(阅读专题)中上一节研讨课的任务时,我既高兴又担心,因为这对于我来说是一次锻炼和提高教学水平的绝佳机会,然而一年级的阅读教学应该如何上,我对此也存在着很大的困惑。有幸在备课之前看到了崔峦老师的这段话:“低年级阅读教学最重要的是指导同学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最好能读出感情。还有一个重要任务:认字学词,积累语言。此外,还要培养读书习惯,习得初步的读书方法,体现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一年级的阅读教学,要结合对少量词和句的理解,体现由读正确──读通顺──读出感情的指导过程和同学练读的过程。”这段话恰好给我指明了低段阅读教学的方向。

  于是我选择了《小伙伴》这一课,并根据教材的特点和一年级的教学要求,开展了教学活动。研讨课结束后,与会同行、教研员对我予以了充沛的肯定,假如说本节研讨课尚还胜利,反思课堂取得胜利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突现教学的整体性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创设了“给动画片找配音演员”这样一个教学情境。主要分成这样几个步骤来把它贯彻始终:

  1、提出评选要求:声音响亮,说话流利、有感情。

  2、挑选最佳旁白。

  3、挑选最佳玛莎和维加。

  4、最佳配音演员给动画片配音。

  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主要起到了两个作用:

  ⑴调动了同学的学习积极性,让同学清楚地知道本课的学习目的和自身努力的方向。

  ⑵使整堂课的所有教学环节有机统一,而不显得支离破碎。

  认生字是为了把课文读准,分段读课文是为了把课文读通,体会人物的心情是为了把课文读出感情。从课堂情况来看,我的这个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恰当的,是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同学兴趣的。

  二、通过同桌互助,协助同学读准生字词

  识字教学仍是一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由于同学的识字量良莠不齐,而一年级下半学期的同学又已经能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识记字形。因此,我让同学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圈出自身不认识的或认为比较难读的词语和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然后把自身圈出来的词语和生字读给同桌听,请同桌协助正音。最后用老师考考小朋友的方法,来集体交流,巩固字音。这个环节的设计考虑到了同学的个体差别,让每个同学在原有的知识水平上去自主学习,达到识字的目的。

  三、教给朗读的方法,促进同学自读自悟

  本课教学我把朗读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强调“以读为本、自悟自读”。为了防止老师讲得多,提问多,引导得多,我运用学习小伙伴的口吻,用浅显的语言把练习朗读的方法教给同学。“我抓住了能帮我读出感情的'词语和标点符号。”“当我知道了,玛莎和维加在想些什么时,我就把句子读好了。”然后让同学运用这些方法自读自悟、边读边思,同桌交流,使同学在朗读中去理解词语,去体会感情,去培养语感,去接受潜移默化地语言熏陶。

  在上课过程中,正是这个教学环节的设计让我体会到了令我激动的气息:同学自由阅读,灵活运用方法,自主合作讨论,各抒己见。如读到“你怎么不吃呀?”这句话时,有的同学抓住问号,迁移以往学过的知识,体会它所表达的语气,然后进行朗读练习;有的同学入情入境,体会维加当时的想法,读出他非常奇怪的语气。尽管大家练习朗读的方法不同,但都或近或远地理解了文章的内容,经过点拨,小朋友们都感悟到了人物当时的心情,绘声绘色地读出了人物说话的语气。

  四、结合课文理解词语,联系生活运用词语

  “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这是新课程规范对第一学段的阅读提出的阶段目标。

  《小伙伴》这一课中,“糟糕”这个词语是同学比较难理解的。因此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在同学读了带有“糟糕”的这句话后,我奇怪地问道:“究竟发生什么事了,让维加大喊‘糟糕’,你能用这个句式来说说吗?”(出示:这可真糟糕啊!)小朋友们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各抒己见:“玛莎把背包丢了,她得饿肚子了,这可真糟糕啊!”“离回到家还有好长的时间,玛莎的肚子要饿好久哪,这可真糟糕啊!”“玛莎回到家,可能要被妈妈批评了,这可真糟糕啊!”同学在补白说话中明白了“糟糕”这个词语的意思。我顺水推舟,又随即问道:“那在你们的身上发生过糟糕的事情吗?”小朋友们纷纷联系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有的说:“我去上学,可是忘了带书包,这可真糟糕啊!”有的说:“我忘了把开水带到学校里来了,今天上完体育课没水喝,这可真糟糕啊!”有的说:“有一次,我不小心掉到泥坑里去了,这可真糟糕啊!”……听到同学准确而生动的表述,我就势引导“想想自身当时的心情,再来读读这句话。”这时,小朋友们都皱着小眉头,把句子读得抑扬顿挫。“糟糕”词语的教学到此,从课堂出现出来的效果看,小朋友们不只理解了“糟糕”的意思,能运用“糟糕”说一句话,而且还体会到了“糟糕”的感情色彩。我觉得这个环节的设计是比较胜利的。

  五、遗憾之处

  这堂课从开始的公开课教案到最后的研讨课结束,都让我收益非浅:它让我更加潜心地研究了新课程规范的教学理念;让我有机会得到更多老师和专家的指点和协助;让我有机会理论联系实际,使自身的一些不幼稚的想法得以完善。然而,课堂艺术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本堂课也存在许许多多不尽人意之处,也是我今后努力和考虑的方向:

  1、这堂课的识字教学虽然顾和到同学的个体差别,放手让同学自身解决。但是没有做到很好的引导同学识记字形,导致同学对生字的字形印象模糊。

  2、在这堂课的朗读教学中,老师的评价较多,同学的评价较少。如何指导同学评价,并且让同学的评价评到点上,起到和老师评价同等的作用?这是我今后要考虑和摸索的问题。

  3、这堂课的写字指导和同学的课堂书写都在匆忙之中完成。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要加大课堂书写的比重,不让它留于一种形式,让同学实实在在地在课堂中学好字,写好字。

小伙伴教学反思15

  本课是一篇童话,讲的是三个小伙伴小野猪、小象、小袋鼠一起上山栽树,碰到困难而又解决困难的故事。课文虽然长,但是很容易理解,所以,我把本课的重点放在了朗读和表演上,想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让孩子懂得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因此,教学中,我注重学生的朗读,使学生在读中感悟,体会三个小伙伴齐心协力一起将小树栽好的文本内容,并在朗读中提高读的质量,要求学生自我朗读,表演读、比赛读等教学手段,充分使学生体会阅读的乐趣。课堂中,学生也能够根据我的'设计,一步一步跟着我的教学环节走,带着孩子一起走进文本,体会通话故事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在学习三个小伙伴是如何解决栽树带来的困难的时候,我引导孩子想象,小野猪用嘴拱土的样子,小袋鼠用皮口袋运肥料的样子以及小象用长鼻子浇水的样子。学生的兴趣很足,对学生所做的动作,我和孩子们给予及时的表扬、肯定,那些被我及时表扬的同学当然兴趣更足,在后面的两个环节他们的表演也很精彩,而且模仿的很像,这样,在边读边演的学习下,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更深刻地理解了“伙伴”合作的意思,可谓一举多得。

  所以说,朗读与想象相结合,学生很容易就将自己融入其中,把自己当成了小动物,读起来就自然而然有感情了。而在演一演当中,孩子们很快就理解了要团结齐力把一件事情办好的道理。课文不用多讲,学习起来也能水到渠成。并且在第一部分如何解决“没有锄头挖树坑怎么办?”这个问题时,我及时将学习学习方法写在黑板上,带着孩子一起学习小野猪拱树坑的这部分,在学习“没有口袋运肥料怎么办?”不多讲就稍作点拨,把读、划、演的学习方法强调一遍,所以后来小象用鼻子吸水部分完全放手给孩子自学,课堂气氛轻松活跃。

  几点不足:多媒体课件制作还要再细致些,尽量不要出错,下次可以尝试将几个相似段落放在一起教学,是否能增强课堂效率。

【小伙伴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小伙伴教学反思02-20

《小伙伴》教学反思02-26

《小伙伴》的教学反思02-04

小伙伴的教学反思04-22

我的小伙伴教学反思04-18

小伙伴教学反思15篇02-26

《小伙伴》教学反思15篇03-06

美术小伙伴教学反思04-19

《我和小伙伴》教学反思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