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学反思> 三年级音乐教学反思

三年级音乐教学反思

时间:2023-03-18 17:51:19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三年级音乐教学反思15篇

  作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能很快的发现自己的讲课缺点,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年级音乐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三年级音乐教学反思15篇

三年级音乐教学反思1

  三年级的学生对歌曲(乐曲)的理解已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能对歌曲(乐曲)进行比较贴切的分析,可见学生的音乐能力有一定的基础了,这和二年级时的能力培养是分不开的,所以音乐教学,或者说学生音乐方面的各种能力都是要从一开始慢慢培养的,我们教师要重视

  学生的音乐基础能力的培养。

  近两年来学生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但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比如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比较狭隘,容易跟着别人走,自己的创新意识不够强,有部分学生的`表现欲望不是很强,畏畏缩缩不敢在同学面前大胆地表现自己,这主要表现在学生的表演能力方面,当然这其中也有老师的责任,比如说没有更好地考虑到一部分能力较弱的同学;没有为学生创设更多的表现自己才能的平台等等。建议学校或老师多搞一些文艺方面的活动,比如班级的歌手比赛,小小舞蹈家的比赛等等,为学生创设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

三年级音乐教学反思2

  接触三年级音乐教学已经过去6周时间了。现将诸多感触写下来,反思一下以利日后教学之用。

  三年级小学生对音乐非常感兴趣,实施的口风琴进课堂活动进展顺利。但是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也发现了这一级学生诸多的问题。一是学生的课堂纪律意识较差,课堂组织教学比四年级还要难一些。二是学生读谱习惯不好,课堂上没几个孩子会唱谱,使得识谱教学成了难点。三是口风琴教学进展缓慢,很多孩子入门太难。四是学生对欣赏教学兴趣不大。

  针对以上情况以后教学将采取以下几项措施。一是在课堂上加强学生课堂纪律意识的.培养。二是在平时唱歌教学中逐步渗透识谱和视唱教学。三是加大口风琴教学的力度,通过活动队兴趣小组等形式使得一部分同学先学会,然后带动全体学生齐头并进。

三年级音乐教学反思3

  《我是小音乐家》是人音版三年级音乐第六册第四课第一课时的歌曲。这是一首曲调欢快活泼、歌词简练、富有童趣的美国儿童歌曲。歌曲生动的表达了孩子们一个美好的愿望和共同的心声“我是小音乐家”。虽说此歌短小精悍,但是也有一定难度,表现为速度较快,节奏有点难度,弱起和后十六分音符频频出现,学生唱时容易出现吐词不清楚的现象。

  学习目标有三方面:一是技能目标,使学生能用轻快、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进行简单地歌曲表演;二是认知目标:就是让学生认识小提琴、吉他、圆号三件乐器以及演奏姿势;三是情感目标:通过当一名小音家,激发学生表现音乐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歌曲情绪处理,创作歌词。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

  1、正确演唱一字多音的歌词唱法如“跳吧”等等。

  2、歌曲情绪处理,创作歌词。

  在设计本课教学环节时,我以《音乐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为原则,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基点,让学生通过感受、模仿、体验、实践等一系列的音乐活动进行学习,从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审美、感受及创编能力。教学环节分为初听歌曲、模唱曲调、学唱歌词、表现歌曲、创编歌曲五个环节。让学生逐步、由浅入深的由接受歌曲,到掌握歌曲,再到自由拓展歌曲,很好的理解歌曲情感,表现歌曲内容。

  下面我再根据本课的教学思路和教学设计,结合课堂教学情况给大家谈谈我的教学反思。

  我按教材要求,让孩子们用摸唱的方法学唱歌曲。通过默唱、轻唱、自由唱、有感情唱等循序渐进的步骤,我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提出、解决问题,要求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只是一个引导者、参与者和鼓励者,学生才是在这一堂课的主人。因此不管是歌曲动作的设计,自编歌词,都是学生自然生成的自我尝试和探究欲望,最终达到在实践中即巩固了本课的节奏内容,拓展了学习,又感悟到了音乐迷人之目的。

  最后的音乐活动是我设计的本课高潮。我通过复习、转换音乐表演等形式来创编动作,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拓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发展他们的创造能力和表现能力。经过自己创编、同桌间交流、自由表演、上台展示等步骤,孩子们各显神通,都能创编出自己喜欢的动作,不但自己跳的很投入,也能和小伙伴们配合默契。通过自评、同学评、老师评等评价手段,他们更喜欢、更有信心表现自己。

  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一直努力创设一种非常宽松、活泼的氛围,以民主的态度,轻松的语言,指导学生进行音乐活动,放手给学生一个自由充分发挥的'空间,使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一种放松的、活跃的心里状态,因此整堂课中,充分体现出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又使他们学得开心、学得主动。

  我认为不够好的地方是:在感受、体验、模仿三种乐器的演奏姿势的时候,孩子们在平时接触的不是很多,认识乐器,但是不能准确的去模仿演奏姿势,这些事需要在平时多给孩子们提供机认识、运用。在课堂中,学生的学习气氛不是很活跃,歌曲节奏复杂,歌词内容较多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以后的教学中,通过今天的反思,相信以后会更好。

三年级音乐教学反思4

  《哦,十分钟》歌曲旋律欢快、活泼,语言形象生动。通过对儿童课间十分钟的描写,表现紧张的学习后他们自由、快乐的心情。

  我设计的主旨是让学生在动中感受歌曲、学习歌曲、表现歌曲;所以在这节课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方案:在课堂导入的部分,我以兴趣入手,谈一些课间活动,播放同学们课间活动的图片,符合了学生的兴趣,从学生的表情中,可以真实的感受到他们是多么地喜欢课间十分钟。然后通过听范唱来抒发一下对这“十分钟”的感情,使学生感受和体验歌曲带来的愉悦情绪,为歌曲的初步学习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之后让学生再听一遍歌曲录音,然后要求学生边听歌曲边划拍,老师在旁边加以指导。这样,就让学生熟悉了歌曲的节奏,使下面学习歌曲降低了难度。我觉得本堂课难点解决的不是很理想,这首歌曲在音准方面学生们掌握的还算是不错的,但是在节奏方面演唱得还不是很准确。特别是“ 0 4 3 ”的空拍处,学生很难找到切分音的感觉,尽管我让学生把这个空拍处加入躲一下脚,有的学生又所好转,但仍然未能使所有学生找到切分音的感觉。看来,学生的节奏感方面的'训练应该在日后的教学中还要加强。由于这首歌曲的曲谱简单,而且学生此时已对歌曲旋律比较熟悉,所以我觉得是进行歌曲进行简单的再创编的一个很好的时机,为了降低难度,我先示范给学生们听,然后再遇到学生多动脑,多想点子,让他们自己进行再度合作创编,在乐趣中学会知识。

  总之,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注重学生的主体发展,引导学生兴趣学习,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建立了一种活泼、生动、和谐的课堂气氛,在表演、演唱时让学生自己去做,并适时地加以指导,力求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三年级音乐教学反思5

  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设计、运用各种方法来调动学生的情感,激活他们的想像力、创造力,多层次、多领域地感受音乐,从而激发他们的兴趣,使之产生强烈而浓郁的审美动力和审美欲望,培养他们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以达到审美教育目标。

  经过反思,我认为这节课有以下闪光点:

  1.在整个学习活动过程中,我始终与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一起讨论,听取、采纳同学的建议,共同参与表演活动,当学生出现紧张情绪时能及时帮助学生调节情绪,师生间建立了亲密和谐的关系,给学生增添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极大地诱发了他们的审美情感。

  2.能够鼓励学生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用各种形式表演歌曲,展现他们的音乐特长。

  3.本课的问题设计比较简明直接、通俗易懂,针对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突发状况也能及时有效地调整、解决。

  4.语言简洁、幽默,教态自然,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然,这节课也有一些不足之处:

  1.对教材的分析虽然很透彻,但对学生学情的分析还不够全面,只考虑到了学生在接受知识程度上与我校学生的差异,但没有顾及学生学习、行为习惯及心理状态等方面的差异,学生到前面表演敲锣打鼓时由于紧张没有发挥出他原有的水平,这是我没有预设到的,教学反思《圆圆和弯弯教学反思》。

  2.在表演这一环节上,对学生情感的激发还不够,部分学生不敢放开胸怀,表达自己,表达音乐。

  3.教师的'体态语言还可以更丰富、更准确一些,如对切分节奏、连线等音乐知识的手势提示,还有待商榷。

  总体上说,本节课完成了我预设的教学目标,学生能够感受歌曲《圆圆和弯弯》表现的人们劳动丰收的喜悦之情,能够用歌声、自编动作,表现人们喜庆丰收的欢乐情绪;通过歌篇上字的大小、颜色等变化的暗示,唱准了歌中的切分节奏、一字多音、波音记号、跳音记号等,学生能够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也能够创造性地运用打击乐器、身体动作等为歌曲伴奏;整体的教学效果较好。

  从这节课中我深深领悟到:要在音乐教育中体现以审美为核心,必须从感性入手、以情动人、以美感人,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到音乐活动之中,与音乐融为一体,在主动地探寻、领悟、体验中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进而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

三年级音乐教学反思6

  《法国号》是一首短小精炼,朗朗上口的歌曲,歌词和音调很形象的模仿了法国号,深深的吸引了孩子们。对于本课,我主要做了以下设计:

  一、用肢体语言感受歌曲内容。

  用肢体语言表现歌曲内容既形象直观,又能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歌词,同时,让学生针对自己对歌曲的理解用动作表现出来,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二、利用图形谱,自主参与,学唱歌曲。

  图形谱可以让学生形象地感受歌曲旋律的走向,潜移默化地感受歌曲中的各个要素。利用图形谱可以使学生更加关注音乐,是引导学生聆听的手段之一。使他们能够自主参与到学唱歌曲的过程中。

  三、创编歌词。

  当学生能完整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后,我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小小音乐家,改编原来的歌词,自信、大胆地向大家介绍自己心爱的乐器。“创造中体验”带给学生无穷的乐趣,也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创作成功带来的喜悦。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也有不足的地方:

  在歌曲教学中挖掘的不够深,学生对歌曲的`整个意义的理解并不是非常的深刻,比如“谁在唱歌?”,应该用怎样的语调唱呢?“那就是我的法国号。”又应该用什么样的语调呢?另外,在歌曲教学时演唱形式可以多样化,比如接口唱、指名唱等,使教学有所反馈,这样学生学的不好的地方就能及时的得到补救。

三年级音乐教学反思7

  《我是小音乐家》是三年级下册的一首儿童歌曲。我在设计本课时以体验当“小音乐家”的乐趣为教学的链条来贯穿整堂课,把教学内容有效的整合在这条线上,让学生在和谐,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感受和表现音乐。

  游戏导入,埋设悬念

  通过预设的节奏练习,将歌曲中最不容易唱好的部分单独拿出来,让学生在模仿游戏中掌握歌曲中难点节奏,更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之后,三位音乐家也参与到课堂中给同学们“提问”。通过各种设问,学生知道了每种乐器的名称,音色特点,并且还能够用游戏中出现的节奏来模仿各种乐器的音色。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准备了三种乐器的模型,让学生更为直观的看到每种乐器的细节,创设一定的情境,完成教学目标中认识中外乐器及了解音色的内容。

  注重自我探究能力的培养

  学生的表现精彩,在此点题,送给他们“小音乐家”的称号,学生们自豪的念出课题,激发当“小音乐家”的欲望。我在教学中主要通过“听、模仿、唱”等要素,让学生去体验音乐的情绪。分别让孩子聆听歌曲的情绪、扮演“小音乐家”去模仿乐器的演奏,去充分聆听,感受音乐。由于歌曲本身难度不大,在2遍聆听后很多学生已经能够哼唱出歌曲,这为教唱环节做了很好的'铺垫。在教唱环节我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提出、解决问题,要求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只是一个引导者、参与者和鼓励者。因此不管是歌曲动作的设计,歌曲重难点的解决,还是到进一步打开思路,艺术处理歌曲,都是学生自我尝试探究后,最终达到在实践中学会了歌曲,解决了难点,有感情的表演唱了歌曲,又感悟到了音乐的魅力。作为老师,范唱很重要。在范唱第一段歌曲时,尽量用夸张、对比、极富表现力的演唱方法,让学生感受不同乐句的情绪变化。第二、三段学生跟唱时,基本能够唱出歌曲所要求的情绪。

三年级音乐教学反思8

  本节课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巧妙地设计教学环节,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努力使每个学生都能轻松愉快、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教学中注重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注意了学习方法的指导,体现了阅读教学的本分。成功的地方是:

  1.字词的教学。三年级是学生由低年级向中年级过渡的时期,字词教学仍然是本年级的一个重点。本节课,我扎扎实实地进行字词教学。课上既有集中检查识字情况,又有在学文的过程中理解品味词语的意思。在检查学生生字掌握情况时,教师首先让学生认真听同学的朗读,发现读音中的错误,相互纠正,读准字音。在全面检查生词的时候,教师又很自然地引导学生了解词义:如读了“脊背”一词,教师让学生指一指哪里是脊背,学生自然地了解了词义。

  2.重视语言文字的理解、品味。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灵魂。课程标准十分注重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特点,强调了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提出了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等。与人交流阅读感受以及有感情地朗读,都是建立在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感悟的基础上。课堂上我设计的.问题具有开放性,让学生认真默读第四自然段,交流读懂了什么?老师再以此段作为训练重点,指导学生通过抓重点词语来理解、感悟,体会到白鲸处在极其危险的境地,如果不马上营救会有生命危险。学生关心白鲸的命运,为它担心着急。在学文的过程中,适时地引导学生品味词语的意思,使学生在欣赏、品味中不知不觉地受到思想教育和情感熏陶。

  3.重视以读为本。阅读教学应该让学生充分地自己读书,读出声,读出味,读出情。在读中整体感知,理解文意;在读中培养语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读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和情感熏陶;在读中积累语言。为此,课堂上我采取了多种形式的读,学生从能读到会读,再到有感情地读,读出了层次,体现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像开始检查读书时学生只是能读通,在老师的引导下,了解了白鲸遇到的危险时,学生将自己当作遇险的白鲸,体会当时的情景,这时的朗读水到渠成,学生有感而发,读出了真实的感情。在读到人们想尽办法,白鲸终于得救时,《蓝色的多瑙河》音乐响起,学生的朗读更有感情,让人感动。

  4.重视学生个性化的阅读。课标中提到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同的人对不同的文章、语句会有不同的理解,课堂上尊重学生个性化的理解,比如,在读抢救白鲸的经过时让学生谈各自受感动的地方,有个学生对“正巧一个猎人发现了这群遇险的白鲸,马上向附近的村庄报了信”一句很受感动。通常我们会认为学生应该抓住“马上”一词,体会猎人非常急切,一刻也不耽误,要尽快抢救白鲸。可是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体会到作为猎人,他们不去捕杀白鲸,而是想办法抢救白鲸使他们非常感动。学生的感受是不同的,见解是独特的。语文课文内容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体验是多元的,因为我们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使教材更加丰满起来。

  但是,上了课下来,我觉得还有些地方落实得很不够深入:

三年级音乐教学反思9

  今天我上了一节学校的晨曦杯音乐课,对于没接触过合唱的三年级学生来说,也许会稍感吃力。我在执教《夏夜》后有了如下的感想:

  一、学校晨曦杯教学比赛选了《夏夜》这首歌,小学阶段的第一节合唱教学课,所以对于学生和教师都有点难度。本册教材共三首合唱歌曲,《八只小鹅》(低声部一种节奏与旋律,相对简单)、《夏夜》(低声部两种节奏与四种旋律)、《月亮钩钩》(轮唱)。轮唱相对复杂,一种旋律和节奏的低声部又显得单调,而把平时练声时运用的跳音与连音唱法有机地运用到一首歌曲中这还是第一次。选择《夏夜》确实有理由:首先学生有连音与跳音唱法的基础,其次对学生把握演唱方法是个不小的提高,再次歌词具有趣味性,也很容易被学生理解。

  二、对于歌曲教学环节,不采用先听合唱版本,在学生没有听赏出歌曲是合唱还是独唱(或者齐唱)形式的前提下,先让学生听合唱版的歌曲,显然没有教学的递进层次性,学生的学习基础也被忽略。常规下,合唱教学肯定先教学高声部,假象让从来没学唱过合唱的学生听一首拥有两个声部的歌曲来学习高声部,低声部肯定干扰学生对于高声部的学习。反过来想,先学习独唱版本,再听合唱,学生有了高声部的基础,很容易听出低声部歌词的出现地方,甚至发现高低声部旋律和节奏在两声部之间的联系:低声部好似高声部的回声。

  三、把歌曲中连与断的节奏和萤火虫闪烁与飞舞联系起来学生易于理解,这个方法比较有效。

  四、把节奏形象化的同时,也把节奏律动化,让学生边唱边跳,跳的部分不宜难,只用两个动作,而节奏方面也仅有连与跳的节奏,这样学生唱与跳的部分一致,载歌载舞,内心的感悟也会同步。

  五、拓展歌曲《虫儿飞》对学生的审美启示。《虫儿飞》似乎有一种艺术魔力,学生在听第一遍时就深深被吸引,且歌曲相对简单易上口,学生会情不自禁地唱起歌曲。上课结束后一个平时调皮的男生再次问我歌曲叫什么名字,说是回家网上搜来听。

  对于这节课还需要改进的地方:

  1、导入可以在语言引导上更流畅些,比如:学生从画面之中看出漫天的繁星,被微风吹动的衣角后,可让学生联系生活想象自己印象中的夏夜还看到什么听到什么,以便,在接下来的带有自然虫鸣蛙叫的《舒伯特小夜曲》中给学生更多生活的联想与想象。

  2、萤火虫的谜语,可以让学生尝试有感情地尝试用音乐的.节奏朗读,既给学生熟悉歌词的机会,又从感情的层面给学生感染,等于在学习一首旋律化的散文诗。

  3、连与跳的节奏分别表现萤火虫翩翩起舞和忽明忽暗的亮光的舞蹈律动可以分别先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动作,然后再统一动作,既让学生提高,又让学生的表演与音乐演唱方法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4、二声部的演唱教学方法可以从节奏与音准两方面入手,只有先节奏后音准学生才会学得轻松。可以先讲解二声部的第一拍前半拍休止,从后半拍唱“啊”,在拍子上搞懂后,再在节奏上下功夫。可以让学生念节奏。跟着范唱唱二声部,第一遍唱在心里,第二遍轻声地唱出,第三四遍跟着钢琴学唱歌谱、并填词。既然是合唱教学,两个声部绝对不能有偏颇,一视同仁,这样合唱才有真正的根基。

三年级音乐教学反思10

  我把自己这几个星期的教学心得做了一个总结和反思。

  小学三年级的音乐课即唱歌课为主,但仅仅唱会歌曲的多,唱好歌曲、唱得有滋有味的少。我觉得现在有这样一种现象,在课堂的相当一部分时间里(特别是课的后半部分)唱歌都是“老太婆念经,有口无心”。既不用心,何来之味、又何来之情,更何从谈感!音乐课里的歌不好听、不够味,那就要到课外去找。找学生认为好听、够味的.歌来唱,还工工整整地把它们抄在精心挑选的小本本里,装在兜里,并引以为豪。我觉得音乐应该与时俱进,把最新的资信带进课堂,第一是可以激发学生们的积极性,第二是要跟上时代的步伐。

  在刚进入音乐教学的第一个星期,我进入了思想的误区,即音乐课即技能课。枯燥乏味、机械训练的多,兴趣激发、情感抒发的少。我光片面地理解了技能,过于偏重技能,使我的音乐课成了音乐基本功训练课,把音乐当作机械的技能去训练,把小学生当作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训练。这样做,可能在表面上或许在一段时间里,一部分学生会有一些效果,但却有可能因此而削弱了绝大部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甚至磨灭。实际上这样的音乐学习与课堂教学,从根本扭曲了音乐作为人类情感艺术、精神火花的本性,也背弃了“国民音乐教育”的初衷,是与音乐教育的基本原理背道而驰的。所以在第二周的时候我改变了教学的方法,毕竟还是3年级的学生,不要把他们的兴趣个磨灭了,技术性的东西还是要讲的,但讲要讲得生动,而且不能过多,主要还是激发他们的兴趣为主,音乐虽然在很多家长或学生的眼里不是什么重要的科目。但是,是一个人,特别是小学生情操的培养一个重要的途径。

三年级音乐教学反思11

  也许我们都己站在讲台上教了好多年,习惯于以智者的身份去“喂养”我们的学生。但现在的学生他们有着自己的个性和独特的见解。在课堂上,总是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认可,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转变观念,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深入到学生中去,让学生接近老师。在音乐教学中尝试让师生合作。例如:我在课堂教学中,常和学生一起讨论一些问题、节奏练习怎样拍,这条练习用怎样的方法唱等活动,此时的学生都感到老师能和他们一起参与活动觉得很亲切很开心。其实老师的一个赞美的眼神,一句表扬的话对学生来说都是最好的.奖励。而我又在表扬的话语中作了改革。比如我设计的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时,对回答对的学生就表扬他或过去拍拍他的肩膀说:“不错,你真棒,大家为他鼓掌一下。”简单的举动,()使学生的兴趣大为提高。在以后的师生交流中,老师就不像以前那样严肃,而学生也不那么拘谨,课堂上的师生关系也会变得更加融洽了。

  我在教唱二声部合唱练声曲时,在以前我会把两个声部分别范唱给学生听,学生就很呆板地听着却不会唱,而现在我改为这样对他们说:同学们都唱得很不错,接下来老师唱第一声部,不过还需要和老师一起合作唱第二声部,哪些学生愿意跟老师合作,话音刚落,学生们来了兴致,争先恐后地要求参与合作表演。两种教学环节,但不同的方法,带来了不同的效果,同时,这种合作也弥补了教师在范唱时有一些不能顾及的表演,师生间的合作也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音乐教学,让师生一起参与,让更多的孩子喜欢音乐!

三年级音乐教学反思12

  二胡独奏曲《赛马》是小学音乐第五册中的一首聆听曲目。音乐结构是常见的带再现的三段体。乐曲描写蒙古族人民在欢度节日举行赛马盛会时的热闹而欢快的场面。它以二胡这种独特的民族乐器,表现了赛马时那种万马奔腾、蹄声“得得”的壮观场面。听来使人仿佛置身于骏马在草原上狂奔的情景中,令人随着跳荡的节奏而心潮起伏,对辽阔神秘的内蒙古草原无限神住,同时也了表达内蒙人民对草原、对生活的无比热爱。乐曲有三个部分组成,第一段音乐热烈奔放,刻画了赛马场上马儿飞奔的沸腾场景,第二段音乐抒发了人们在节日赛马的欢乐情绪,第三段是第一段的部分再现,使赛马场面又一次呈现在人们眼前。

  在本课教学中,我以律动引发学生的兴趣,体验乐曲,帮助学生理解乐曲内容;以打击乐器的伴奏来增强学生对音乐元素的感悟,以及培养学生听音乐的习惯。

  整个教学过程以总分总的形式展开。首先是了解草原文化,初听乐曲,感受基本情绪,并认识演奏的`乐器二胡。然后分段细听,第一段着重从律动出发,旨在调动学生积极性,并了解乐曲基调,加上简单声势;第二段在律动之外,又加上打击乐器的伴奏,引导学生仔细聆听音乐,并与所听到的音乐进行交流;打击乐器的节奏进行变化后延入到第三乐段,实现比赛快到终点时的气氛与前几段的比较,并加入人声的节奏,重现赛场的白热化。最后,总体感受乐曲,把律动与声势结合起来。

  在教学过程中始终抓住听,并尝试培养学生好的聆听习惯,从细处入手,努力与本课的三个教学目标靠拢。

三年级音乐教学反思13

  音乐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艺术,是开启人类智能的一把钥匙。音乐创造因其强烈而清晰的个性特征而充满魅力,这是因为音乐充满着想象,学生在艺术欣赏、演唱、演奏中展开想象的翅膀,用想象力创造心目中的音乐画面形象及内心感受。

  在音乐教学中,处处都有发挥学生创造性的机会。如果教师将创造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各个教学环节中,启发学生创造性地进行艺术表现,不用“标准答案”去束缚学生,这样的音乐课堂会因创造而精彩。在我的实践、失败和成功中我深刻体会到创造想象的开拓是音乐教育的宗旨和灵魂,下面我把自己的点滴认识谈之一二。

  一、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创新思维。

  音乐作为最富有情感的艺术,只有创设一种与音乐情境相和谐的环境与气氛,才能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走进音乐的殿堂去寻找、去探索、去创造。把自己的理解和感受用音乐的语言表达出来。

  在欣赏一年级《小宝宝睡着了》这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兴趣,了解摇篮曲的风格特点。我采用多媒体演示与实物演示相结合。用多媒体演示一幅夜空的画面,我抱着一个洋娃娃,在《摇篮曲》伴奏音乐下描述:“在一个布满星星的夜晚,周围寂静极啦!一位慈爱的母亲轻轻得摇着摇篮,哼着歌儿哄小宝宝入睡。”学生一下进入了一个恬美的意境。接着我问学生这时妈妈的歌声应怎样?学生会说是柔和的、优美的、轻声缓慢地等等。然后我让个别学生也来扮演一下妈妈,扮演的那个学生在伴奏音乐下自发性地边表演边用“m”哼唱了起来。可见,妥帖的环境不但能促进儿童对音乐的感知理解、鉴赏、更能有效地引发创造的可能性。

  二、启发想象,唤起学生创新能力。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是啊,想象力是人的知识、智慧、愿望、追求的延伸与拓展,有了想象力便有了创建新形象的能力。

  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及所谓标准答案的限制,我教你学、我讲你听的传统教学模式牢牢束缚着老师和学生的思维,甚至有许多教师认为:把学生教得没了任何问题是教学效果好。而美国教师则认为:把学生教得有许多问题才是教学成功的表现。事实证明:美国学生比中国学生更具个性、创造力和实践能力。古人也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学不问,难有学问,思维从疑问开始。在艺术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自己提出问题,并自己解决问题。

  如在教学《共产儿童团歌》这首歌曲时,我就尝试着让学生自己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后解决问题,完成教学目标。我先让学生观察课本中的歌词歌谱,找出最不能理解的地方发问。果然,一双双小手陆陆续续举了起来:“苏维埃是什么意思?”“中板是什么意思?”“在歌词下面为什么有横线?”……小小的几个问题,就像一块块神奇的魔石,激起孩子“心动”的涟漪。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首先便有了一种很强的求知欲,迫切想解开这些疑问,在接下来进行集体研究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听得也特别认真。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能够有一点看法,有一点问题,有一点收获,哪怕只是那么一点点,也是学生所得。在上课时,如果我们能多问问学生的意见,多采纳他们提出的建议,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教师“懒”一点,在旁稍作点拨、引导;学生忙一点,忙着提出学习目标,设计学习方法,这样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而教学却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何乐而不为呢?

  三、主动参与,激励学生创新实践。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必须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通过切身体会与感受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轻松。并在参与过程中得到实践的创新。

  人们在欣赏、演奏或演唱音乐作品是,往往通过音乐想象来重新塑造音乐中的形象,创造音乐情节,从而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达到审美的目的。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可以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参与到音乐想象中,鼓励他们尝试独特、大胆的想象让学生拥有创造的灵感。低段孩子喜欢听故事,也喜欢自己讲故事。如在欣赏二胡齐奏曲《小青蛙》时,让学生随着音乐的发展创编故事。这样一来,同学们想象的闸门打开了,课堂气氛也活跃了。在高段年级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要求每个学生独立地去感受音乐带来的震撼,进而唤起无尽的遐想。音乐结束后,让同学讲出自己的.所想所感,充分调动每位同学的积极性和想象力,对每位同学的创造性思维作出充分的肯定,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四、捕捉时机,诱导学生创新动机。

  在歌曲教学中,有好多知识点

  适合学生进行发散性的创编,如果教师不能做个有心人,不能充分挖掘教材因素,学生就会丧失一次创新的实践。在课堂实践中,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诱导学生去创新。

  如在欣赏《鸭子拌嘴》时,听着音乐孩子们高兴地当了一回“小鸭子”。为了激活思维,挖掘潜力,给学生充分展示的舞台,我由衷地说了这么一番话:“小朋友真能干,既是遵守纪律的小学生,又能编动听的故事,还是了不起的舞蹈家。一定还有其他的本领吧?”学生马上就七嘴八舌起来,有个小朋友说他能把这音乐曲敲出来,“可是没有乐器怎么办?”其中有一个大叫起来:“我能自己制作乐器!”“好,那咱们就回家做做,练练。”第二节音乐课的课堂上出现了很多瓶瓶罐罐,我和孩子们玩成了一团……从中学生进一步了解了打击乐器的特殊功能,也提高了创作能力。

  五、留有余地,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在音乐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一方自由的空间,尊重学生的奇思妙想,引导他们参与各种艺术实践,最终形成自己的个性。让学生尽情地表现形成个性化的表演,恰恰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创造,给予学生自由发挥的天地。音乐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懂得“天生我材必有用”,要提供尽量多的自我表现的机会,帮助学生能够运用自身的优点更好地参与到学习中去。

  如在引导学生聆听《野蜂飞舞》时,我就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音乐。有的学生就用画画的方式表现自己对音乐的感受;有的学生以野蜂为主题,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物品或身边的物体模仿野蜂飞舞时的声响;也的有学生用体态语言来表现。每个学生都有动手探究、亲身体验的机会,因此学生个个神采飞扬,不亦乐乎。

  综上所述,只有创造性的教学才能激发孩子无穷的想象力。孩子的潜力是无可估量的,教师的任务已不只是教他们技巧,方法;而是要引导他们通过思考,探索掌握方法。在思考与实践的过程中,创造力才能得以激发。另外,课堂始终是孩子们的。教师提出的问题要侧重理念,且浅显易懂。提出问题以后不应多加约束,让学生自由思考,畅所欲言。讨论时,教师只是指路灯,结论应该让学生自己获得。

三年级音乐教学反思14

  这是一首孩子们非常喜欢的儿童歌曲。孩子们听到音乐脸上马上就洋溢着活泼的神情……

  这首歌的教学相对比较容易,孩子们接受的很快。

  这首歌的重点是要让学生像讲故事一样,把歌曲生动的唱出来。

  所以我用讲故事来作为本课的导入,先让学生听蜗牛与黄鹂鸟之间发生什么故事,再由一个学生生动的把故事讲出来,以此来激发其他学生的想象力。

  在学唱的部分,唱会不难,就是有几个字“萄、鹂”,最后一句的'“要、我”偶尔唱不准,还有第二段的歌词不容易记牢,其他就没有什么大问题,只是在情绪的把握上,学生表现力部够,歌曲演唱的有些呆板,我就采用了,师生互动分别扮演蜗牛与黄鹂鸟的角色,一遍一遍的表演唱,效果很好。后来在学生单独上台表演的部分,学生也能发自内心的加上动作表演,非常生动、形象。

  在最后我还在歌曲中加入了三条节奏,让学生模打,他们模打的成绩只能给70分,但学生的兴致很高,他们很喜欢这三天加入的节奏,我想,以后还可以经常尝试在歌曲中加入创编节奏,他们一定会越打越棒的!

三年级音乐教学反思15

  [教学目标]

  1、能随音乐用简单的步伐参与歌曲律动,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

  2、学会用轻松、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噢!苏珊娜》,初步感受美国乡村音乐轻松、自由的音乐情绪。

  3、弱拍的附点节奏,进行对比范唱,从听辩入手,教会学生唱准。

  [教学重点]

  能用轻松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噢!苏珊娜》。

  [教学难点]

  唱准弱拍的附点节奏。并多种方式参与歌曲表现。

  [教具准备]

  课题、图片、课件。

  [教学过程]

  —、发声及节奏练习

  1.播放歌曲《噢!苏姗娜》旋律,教师导入师:谁来说一说,听了音乐后你有什么感受?生:轻松、愉悦----

  师:说得非常棒!这首歌曲的风格给人轻松活泼的感受。

  2.发声训练,跟老师用“啦”模唱旋律

  师:来,让我们一起用“啦”演唱旋律,表达我们高兴的心情。

  生随老师模仿唱。3.节奏及律动练习

  师:我们还可以用动作来表达我们的感受。

  播放《噢!苏姗娜》音乐,生随老师一起做拍手、摇头、跺脚等动作。(随音乐用节奏和身势参与直至熟练。)随音乐,边做动作边用“啦”模唱。

  二、聆听、感受

  1.安静地聆听歌曲范唱

  师:这首好听的歌曲名字叫做《噢!苏珊娜》,这首歌来自遥远的美国,苏珊娜是一个小姑娘的名字,这是苏珊娜的好朋友专门为她而写的一首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首歌曲吧!

  2.播放音乐,了解背景

  师:这首歌曲不仅音乐好听,背后还有一段动人的故事。(在美国的阿拉巴马洲生活着两个美国小女孩,一个叫爱丽丝,一个叫苏珊娜,他们俩个非常要好,通常都是爱丽丝边弹着五弦琴边唱着歌,苏珊娜就在他旁边翩翩起舞,两个人每天都生活得非常开心,可是有一天,苏珊娜很伤心的告诉爱丽丝说他要离开这个城市了,要和父母在很远的路易斯安纳州生活了,两个人难过的分离了。许多年过去了,两个人都长大了,爱丽丝因为太想念苏珊娜了,就带着她的五弦琴不远千里的来到路易斯安纳州找到了苏珊娜,两个人又再次边弹边跳起他们小时候的歌曲!)

  3.播放歌曲,生随音乐表演

  师:这么好听的歌曲,我发现刚才有好多同学都好象没听够,那好,这次咱们边听边用自己喜欢的`表情或动作,来表达你听到这首歌的感受好吗?看谁表演得最感人、最陶醉!

  4、再次聆听,感受歌曲节拍

  师:你们表演得真棒!这次我们再来听一遍,咱们一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感受这首歌曲的节拍好吗?但老师要请你和你的好朋友合作,看谁的节奏感最强,看谁是最完美的搭档!

  三、学唱歌曲

  1、听音乐,观色谱,谈发现

  师下面,请你们仔细听音乐,并观察色谱,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共有几个乐句?找出相同的乐句。)2、朗读歌词

  师:苏珊娜非常喜欢大家,她准备了一段欢迎词,谁朗读的好,并能把欢迎词套入刚才模唱的旋律中,而且有精彩的创编表演将有机会和苏珊娜成为好朋友,你们愿意吗?

  师范读歌词。(师配合肢体语言进行朗读,速度较慢)

  师生接龙朗读歌词。

  3、提示反复记号,反复跳跃记号

  4、认识学习弱起节奏师:听一听老师读弱起部分。

  师:谁还能用其它的肢体语言来表示一下弱起呢?(先蹲再起、跺脚等)

  学生读词。

  5、演唱歌曲

  师: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有趣的游戏:老师来弹奏旋律,你们填歌词。

  6、生有表情地演唱(轻松、愉悦)师:请表情好的孩子范唱。师生共同评价,并奖励笑脸。师生接龙演唱。四、表现歌曲1、生完整地演唱歌曲

  师:带着轻松愉悦的心情演唱歌曲。2、表演唱

  师:同学们声情并茂的演唱感染了老师,快让我们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高兴得唱起来、跳起来吧!

  用跑跳步练习表演,弱起节奏处用先蹲后起或跺脚等动作。师生共同表演唱。分组表演唱,共同评价

  五、尾声

  1、总结

  童年是难忘的,希望每一个同学在我们这个大家庭里相亲相爱,快快乐乐,珍惜我们度过的每一天。(伴随童年的回忆结束)

  2、播放歌曲,律动出教室。

  <奥!苏珊娜>教学反思 .

  一、成功之处。

  《噢,苏珊娜》整堂课,总体还是完整、有效的。学生在宽松的课堂氛围中顺利地学会了这首歌,并能进行歌曲处理。感觉这几方面做得还可以:

  1.歌声优美动听。

  应该说,这节课的闪光点,就是歌曲的教学很顺畅,特别是学生的声音有弹性,非常纯净,给听课老师留下很深印象。其实在每节音乐课上我都能培养学生的歌唱兴趣,看着学生一点一滴的进步,听着学生的声音越来越动听,感觉非常欣慰。

  2.注重节奏训练。

  整堂课的重点和难点解决得很好,弱起小节和附点节奏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但是在教学中我并没有强调哪个是难点、重点,而是在让学生选择喜欢的乐句中去解决,花的时间并不多,因为是带着喜欢的心情来唱的,所以学生乐于接受。

  3.课堂气氛轻松而愉快。

  课一开始我让学生就沉浸在乡村音乐的氛围中,给学生营造了浓郁的美国乡村音乐风味的氛围,学生都不由自主的动了起来。整个课堂洋溢着快乐、亲切、自然,师生一起沉浸于音乐、享受着音乐。我在教学这首歌曲的时候发现,这首歌曲的歌词比较拗口,学生学唱起来很困难,我并没有没有要求学生读歌词,而是在听和跟着音乐一起唱唱自己喜欢的乐句,我觉得这样处理已经让学生在充分的听、唱、拍节奏、跳舞的音乐活动中越来越深入地从听觉到内心感受,而不是用语言解释风格,因为语言是永远也无法概括的。

  二、不足之处

  每节课上下来总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的,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我想关键在于课前的备课,所以在平时我们还是要好好的把歌曲和欣赏的内容仔细钻研,争取做到带着详细的、设计全面的教案进教师上课,这样以来,我想以后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会在平时扎扎实实的教学中而有所提高,真正做到让音乐成为学生喜欢的一门课。

  教学是一种艺术,音乐教学是一种艺术的艺术,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努力,让平时的课堂教学生辉,让音乐课成为学生体验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舞台!

【三年级音乐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音乐教学反思01-06

音乐的教学反思02-05

音乐教学的反思03-04

三年级音乐教学反思07-25

音乐《春晓》教学反思03-08

音乐期末教学反思02-08

音乐教学反思【推荐】06-15

【推荐】音乐教学反思06-15

有关音乐教学反思04-21

音乐之声教学反思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