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学反思> 《螳螂捕蝉》教学反思

《螳螂捕蝉》教学反思

时间:2023-02-21 10:50:32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螳螂捕蝉》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写教学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们的教学记录下来,教学反思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螳螂捕蝉》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螳螂捕蝉》教学反思

《螳螂捕蝉》教学反思1

  今天,终于上完了教研组的公开课,同事们都很热情,我一上完,都围拢过来,热烈地讨论起我的课来。想起窦桂梅老师那时候上完课下来,非要逼着老师们说自己的三条缺点一事,心里便觉得暖暖的不需要我一个个地求,大家都愿意把我课堂中的不足之处给我亮出来,这是一种多么大的信任与支持啊!在此,真诚地感激各位同事的指点,你们的批评是对我最好的帮助。

  现将同事们的观点记录下来,以指导今后的教学工作。

  得之处:

  1、课堂结构比较好,首尾联系,让学生从吴王巨大的变化中体会到少年这段话的作用。

  2、从学生的提问中提练出三个大问题,作为课堂的主线索,层次脉络清楚。

  失之处:

  1、缺少一个环节:螳螂捕蝉这件事和吴王攻楚这事有什么关系?

  事实上,我把这个问题分裂开来问的,我问:螳螂、蝉、黄雀各指什么?这么一比较下来,就能发现如果按上面的问题来问的话,学生更能找到他们之间的关系,从而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由此看来,同样是一个问题,但问题的设计却大有学问。

  2、遗漏一个环节:

  备课之初,想到设计这样一个问题:螳螂、蝉、黄雀眼前的`利益和身后的隐患各指什么?可是在后来的备课中却遗漏了这个问题。这个问题的设计是下一问题吴王眼前的利益和身后隐伏的祸患是什么的伏笔,所以是不应当失掉的。而我,甚至于直接丢掉了。

  由此看来,深入地探究,能够化解教学的重难点。

  3、忽略了几个问题:

  (1)、恍然大悟的解释没提到(这个没想到);

  (2)、吴王的性格特点分析得不全面(这个阅读教材时想到了,但读了薛法根对本课的解读后,意识到重点人物应该在少年而不是吴王身上,于是在后来的设计中忽略了);

  (3)、课堂用语重复得过多,不够简炼(怕学生听不懂问题,往往会重复)。

  由此看来,细到无痕处,才能有课堂的精彩。

  探讨之处:

  最后的习作训练第二天,吴王怎么跟大家解释放弃攻楚的原因,目的何在?是留着还是拓展成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螳螂捕蝉的事?

  我个人认为留着是可以的。

  联系生活实际谈也可以,但课堂有得必有失,不可能面面俱到,什么都谈。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强调吴王对螳螂捕蝉故事的理解,而且跟我们的课题《习作训练在语文教学中的开发和利用》联系起来了。但是我那个习作训练因为前面的伏笔埋得不够(比如说吴王的性格特点),所以在这儿说话练习就显得有点唐突。

  当我设计完一份教案后,我往往容易被教案所牵制,而无法跳出教案,超越教案,所以一开始就忽略的问题在后面的修改中往往不容易被发现。这是我在今后的课堂中更应该注意的问题。

  课堂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只是,今天的课堂遗憾得多了点。尽管后来有同事称赞我完全改变了以往上课的风格,称赞我进步很大,但面对这么多课堂中生出来的问题,我没有丝毫的喜悦感,反倒生出路漫漫其修远兮的紧迫感和压力感。

《螳螂捕蝉》教学反思2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虽然说语文课程中主要任务是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但挖掘文字背后深藏的人文思想,历来都是非常重要的。试想,谁能撇开人文不谈,进行单独的工具性的训练呢?

  精读本文时,我让学生首先明白一个问题:文章中分别有哪两组人来劝说吴王?吴王的态度怎样?用文章中的一个词语分别概括。学生经过阅读思考,立即说出了大臣和少年的劝说结果,分别是“固执”和“打消”,我将这组词语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寻根究底,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结果呢,进而引起了全篇课文的教学。

  文章中少年的劝说段落,几乎都是对话描写,没有多少品读的价值,在指导朗读课文时,就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让学生明白意思即可。对少年的描写,能体现其智勇双全的,在文章的第三自然段,“毫不介意”和“一连转了三个早晨”,教学中,我在此处略花时间,在朗读和述说中让学生明白了少年的坚持和聪慧。

  教学本篇文章,我们没有必要斟酌其真实性,目的是透过课文的'语言文字,品评其背后隐藏的现实的教育意义,这才是最重要的。在课堂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挖掘文字背后蕴含的东西,让学生的思想也受到了一次洗礼,在将文字读薄又读厚的过程中,实现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提升。

《螳螂捕蝉》教学反思3

  《螳螂捕蝉》是一则极富理趣的历史寓言故事。讲的是春秋时期,吴王不听劝阻,执意要出兵攻打楚国,一位少年便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告诫吴王一心想得到眼前利益、不顾身后隐患是危险的,从而使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对寓言这一体裁,学生并不陌生。但学生往往只注意故事的情节,不善于思考蕴含的道理。因此,教学时我主要引导学生抓住揭示寓意的语句,围绕具体形象的故事,理清“蝉、螳螂、黄雀”间的关系,探究“眼前的利益”和“隐伏的.祸患”,从而深刻理解文章内容,领悟告诉人们的道理。

  为了将课题研究的成果充分体现在本节课中,我认真钻研教材,挖掘合作点,共设计了四次合作。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中,我突出了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体现了合作式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中与文本对话,理解语言,形成一个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开放的,有生命的语文课堂。

  如,为进一步感悟少年的足智多谋,我设计了这样的合作学习:请每个小组推选两位同学,一个当少年,一人当吴王,其他的人是导演,表演对话。要求:表演符合人物身份,配合默契。在排演中,小组成员各有其职,职责分明,相互间进行有效的沟通,在趣味盎然、快乐无比的表演中产生对知识的渴求,学生自觉性就会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在表演之后,我引导学生展示的小组进行评价,及时鼓励肯定他们的学习成果。

  如,在学生明确了蝉、螳螂和黄雀之间的关系后,为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我提高了要求,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如何用符号表示三者的关系。每组的2号做记录,1号汇报,4号组长负责组织协调工作。每个人都要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认真倾听组员发言,必要时提问、质疑。片刻之后,每个小组都设计了示意图,而且各有特色。通过这样的合作,学生思维的火花被点燃了。

  课后,我也布置了一个合作的作业:吴王放弃攻打楚国,第二天早朝时,他会怎么对大臣们说才不失自己的颜面呢?请小组讨论为吴王设计一个讲话稿。这样的作业,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创造力,而且将小组合作学习延伸到了课堂之外。

《螳螂捕蝉》教学反思4

  《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育是一个具有整体性和教育性的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是它的基本特点。因此,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来确定综合的目标体系。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语文教学,应该以学生为本。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学:

  1、教学目标明确,设计合理,环节紧凑。课堂教学中的`活动安排不是随意的,而是需要对活动进行系统的规划和设计并进行科学组合,在教学过程中形成连贯性。基于以上的解读分析和目标确立,我对教材作了重组:首先直奔故事内容,领悟“螳螂捕蝉”寓意,作前置式处理;随即通过“恍然大悟”,从吴王的转变中彰显寓言之意;接着浓墨重彩研读少年之苦心、慧心;最后,拓展文本,以吴王第二天上朝所说的话为契机,合理重组课文,将课后的复述有效而又有趣地训练着。

  2、抓住重点词语,品读课文,把握教材。如:将“恍然大悟”作为第二板块教学的着眼点,理解词义后,这时候老师发挥主导作用,再次凸显寓意:吴王明白了少年说这么一大段话,无非就是为了说一句话,哪一句?(出示)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请学生品读,加深巩固。

  3、重视朗读。“三分文章七分念”。 语文教学中有很多种读法。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非常重视朗读教学的指导,采用多种形式的读,我请学生多次读课文。“吴王还明白了什么呢?”这个问题可以指向文章的不同空间,也可以因学生理解特点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答案。出声朗读比较适合,一开始接触课文和对文章有了深刻理解之后,而默读有助于学生产生独特的体验,迸发思维的火花,对课文有更深入的理解。我还教给学生一种读书方法:思前想后法,也就是读读前面的,联系后面的,你能得到哪些新的收获?学生通过读书、思考,感悟文本。

  4、善于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抓住吴王第二天上朝,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并且渗透复述故事。怎样让复述的训练落到实处,怎样让学生饶有兴趣地掌握内容梗概有效复述呢?我通过这样的填空将教学延伸,给想象和复述提供了坚实的生长点和有力的支撑

  (1)由少年劝说吴王的巧妙,请学生说一说,在生活中,若要说服别人,也当注意什么?(方式的委婉)教学的结尾处,我给学生留了一道填空题:再次上朝,吴王会怎么说?

  (2)(出示) 几天前,本王决定攻打楚国。可是昨日,本王到后花园散步,遇到一位少年他向本王讲述了 。故事是这样的 。听了这个故事,本王恍然大悟,深受启发: 故本王决定。

  5、以听写词语、听故事和复述故事入手,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虽然本节课很多方面做得较好,但也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在引导学生复述故事时,时间还是用的较多了;学生的全面参与性还不够,要敢于放手让学生完整表达。总之,在以后的教学中有待改进。

《螳螂捕蝉》教学反思5

  《螳螂捕蝉》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位少年以树上的螳螂欲捕蝉,不知身后的黄雀即将啄食的故事,告诫吴王一心想得到眼前利益,顾不到身后隐患是危险的。吴王听后明白过来,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课文可分三段。第一段写吴王准备出兵攻打楚国,固执得不听劝阻。第二段写一位侍奉吴王的少年讲述“螳螂捕蝉”,巧妙地劝说吴王。第三段写吴王终于明白过来了,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课文的重点,也是课文最能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的是课文的第二段——“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教学时,我把重点也放在了这部分。为了让学生能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少年的聪明和智慧,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抓住了课文中的一些细节描写,去引导学生充分的读,充分地理解,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细节(一)当吴王准备出兵攻打楚国时,大臣们劝阻的理由是“攻打楚国虽然取胜的希望很大,但如果其他国家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但是,“吴王固执地说:‘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

  读这句话,指导学生读出吴王的“固执”,读出吴王的王权。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吴王为什么如此固执?他说出了这样的话,还有谁敢冒死凡谏呢?通过朗读,讨论使学生明白,吴王之所以执迷不悟,是因为他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他只觉得胜券在握。因此下了死命令,这样当然就不再有人敢冒死相谏了。

  而这正是故事的起因。弄明白了这一点,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故事的经过。

  细节(二)“第二天清晨,他拿着一只弹弓,在王宫花园里转来转去。露水沾湿了他的衣裳和鞋子,他也毫不在意。就这样,一连转了三个早晨。”。

  指名读这段话,然后提醒学生注意,朗读这段话,要注意读好那些词语?为什么?引导学生抓住“转来转去”、“毫不在意”、“三个”等词语反复朗读,从这些细节描写中,你读懂了什么?从而使学生明白,少年在王宫花园里,不是为了打鸟,而是为了引起吴王的注意。那么,为什么要让吴王注意他呢?一此问题为契机,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有利于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阅读、理解课文内容。

  细节(三)“少年终于被吴王发现了。吴王问道:‘你早晨跑到花园里来干什么?看你的衣裳都被露水打湿啦!’”

  读这一段话的时候,引导学生注意“终于”这个词语,通过与句子“吴王终于发现了少年。”进行比较,进一步感知,少年在皇宫花园里的转来转去的目的,就是为了引起吴王的注意。在读吴王的问话时,通过引导正确学生朗读,体会吴王当时的好奇心理――这为少年用故事说服吴王,奠定了基础。

  细节(四)少年绘声绘色的讲述的那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通过反复的,不同形式的朗读,指导学生读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既虎视眈眈,又紧张刺激的气氛,然后引导学生理解少年的良苦用心——他只是在讲故事给吴王听吗?他的真正用心是什么呢?在讨论的基础上导读——“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感悟这里的“它们”不就是吴王吗?

  通过这一细节描写的反复品读,同学们不但理解了吴王攻打楚国与“螳螂捕蝉”的故事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从心地里佩服少年的机智勇敢。

《螳螂捕蝉》教学反思6

  《螳螂捕蝉》是一则极富理趣的历史寓言故事,出自西汉刘向的《说苑正谏》。文章讲的是春秋时期,吴王不听劝阻,执意要攻打楚国,少孺子便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告诫吴王一心想得到眼前利益、不顾身后隐患是危险的,从而使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从结构上看,课文记叙了吴王想攻打楚国,下了死命令,这是故事的开端,可以说是起因,接着,少年巧说故事,寓理于事,是故事的发生发展,意旨分明,是故事的主体。最后,吴王听了故事,收到启发,决定取消攻楚的决定,是故事的结果,文章前勾后连,一气贯通,构成了有机的整体,内在联系十分紧密。

  从语言上看,文本以对话的叙述故事,生动传神;少年用寓言故事,通过委婉巧妙的方式阐述自己的观点。这些都可以让学生实现语言积累的目的。

  针对文本及学生特点,我在课堂上做了如下工作:

  1.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带着真疑问自主探究,才能取得学习的真效果。

  于是我从学生课前的质疑入手,梳理文章结构(故事的起因、结果)。之后,再次引导学生质疑:吴王的态度为什么前后有了如此大的变化(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从问题入手,抓住少孺子的表现。引导学生思考:少孺子的一系列做法有什么必要之处。在此,为人物品质的理解、明确道理进行铺垫。

  2.品味语言,在朗朗读书中感悟、理解。

  少孺子的做法令人称道,他给吴王讲的这个故事就更加耐人寻味了。

  对于这一部分的教学,我分为了几个层次:一读,引导学生朗读螳螂捕蝉的故事,使故事整体构建在学生头脑中。二读,引导学生抓住三种小动物的动作,体会它们的悠闲自在和只顾眼前利益。三读,引导学生找出三种小动物的共同点,即它们只顾眼前利益,却没有顾到自己身后正隐藏的祸患。这样,既帮助学生在头脑中整体构建故事,又帮助他们深入理解课文。

  3.抓住中心,启发个性展示。

  20xx版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收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教学中,我利用地形图等方式,让学生读懂了少孺子的用心良苦时,孩子们无不赞叹少孺子的才智胆识。于是,在学生感情最饱满、情绪最激动时,我让学生在“谏”字的前面加上一个字,最能表达自己对少孺子的敬佩。这样,一时激起千层浪,学生们的答案“巧谏”、“妙谏”、“勇谏”、“智谏”、“曲谏”等富于个性化的答案层出不穷。

  4.适当拓展,延伸课堂。

  古诗文的教学,我个人一直都认为,学校的古诗文课堂就是要帮助学生打开一扇通向广阔的古文天地的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他们介绍更多有趣的`古文知识。

  文言文《鹬蚌相争》与《螳螂捕蝉》有着极其多的相似之处,我在课堂后部适时引入了《鹬蚌相争》,请学生根据注释进行原文文意的把握,同时,体会文章的寓意,以及两篇文章的异同。学生有了前一篇文章的基奠,很快在小组中进行了相关的自主阅读,效果很好。

  反思自己的课堂,这节课所做到最多的还是对文本的尊重和对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自主思路的尊重。当然,课堂上基于自主的步子还不是非常大,这是我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要更加动脑筋做到的。

《螳螂捕蝉》教学反思7

  教学《螳螂捕蝉》一课时,我参照一些老师的教学建议,把课文最后一节中吴王连声夸奖少年的那句“对!对!你讲得太有道理了!”作为引子,果然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首先我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太有道理”的是哪句话。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很快找到了少年的那句话:“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找到以后,我引导学生从以下两个方面去理解这句话是怎么来的,第一,这句话是在吴王下了死命令以后;第二,与 “螳螂捕蝉”那件“挺有意思的事”有关。

  在引导学生充分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之后,我还适当延伸:“你觉得少年的话有道理吗?能联系你的'生活实际谈一谈吗?”学生例举了很多与生活相关的例子:“看见地上放着一个钱包,你偷偷地捡了,没有想到却中了骗子的计。只想到了眼前利益,而没有想到身后的祸患。”“我不会做的题目就去看同学的,到考试时就抓瞎了。抄作业是眼前利益,考试成绩差,就是祸患。”“钓鱼时,鱼儿只顾吃鱼饵,却没想到中间有个钩子。”

《螳螂捕蝉》教学反思8

  《螳螂捕蝉》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位少年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告诫吴王如果一心想得到眼前利益,而不顾身后的隐患是危险的,并使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故事形象生动,很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容易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

  对于我自身而言,每一次做课都会给我带来不同的收获。无论是从自信心的树立上,还是从课堂艺术的感悟上,或是从挑战优质课堂的决心上来说,都是一次激进。课后反思的准确、透彻不分课堂的成与败,能给学生带来快乐又能给学生足够参与和表现时间的课堂,是我目前不断努力的方向。

  本节课的设计思路清晰、环环相扣,步步为营,将学生的思维层层引向深入,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从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的谈话入手,给学生以鼓励和提醒;接下来读写生字“螳螂”,继续加强生字词的教学;并以螳螂、蝉、黄雀三个小动物的图片展示再次吸引学生兴趣,以次引出文章中“螳螂捕蝉”的故事,要求学生反复读并能够复述;整节课中,我只设计了两个问题,第一个是:吴王听了少年的故事,恍然大悟。吴王究竟突然间明白了什么?这个问题需要学生纵观全文来分析,从而加深学生对故事整体情节的把握,同时又能使学生完成理解寓言的深刻含义这一教学重点。另一个问题是:少年所讲的故事在生活中发生的可能性很小,可是吴王为什么就没有听大臣们的劝告,反而就相信了少年的话呢?也可以问少年为什么不在大庭广众之下向吴王讲述这个故事?这个问题牵扯到课堂教学的重难点,也是学生思维发散的最佳时空,更是所有学生在各自不同能力的基础上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也是老师赏识学生、给予学生课堂体验之快乐的机会。给学生极少的且有思考深度的问题,学生才不至于感到思考的劳累与无效,反而会颇具挑战性,会上心劲儿。可以看出,我对文章的内容进行了重新组合,并没有按照文章原有的写作顺序进行教学,我觉得这样更容易吸引学生,更容易给学生以明晰的知识框架。我用这个班的`学生已经两次了,而这次学生积极的发言以及对课堂的悉心关注是我意料不到的,尤其是一位学生的回答更是精彩,当我提问说:“少年为什么不在大庭广众之下向吴王讲述这个故事呢?”这位学生答道:“少年只是一个侍卫官,根本就没有向君王提建议的权力……”这句话给我的印象很深刻,我当时的第一感觉就是:课堂,给学生足够的空间,给学生以有效的指引,学生将有活跃的思维,将有成功的体验,将有积极的思考,将有不同于其他学生的发现,将有创新幼芽的萌动……。

  熟能生巧,对教材的熟知、对重难点的熟知、对教学环节的熟知、对三维目标的熟知、对每一个举措目的的熟知等等,对一节课至关重要。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关注的内容方方面面,面面都很重要,哪怕是一句小小的评语,都有可能关乎到学生的学习态度等。只有熟知课堂中的一些“必备”,才能够随心所欲,使课堂游刃有余,有所声色。而我,在课件播放时,一句总结性的话语竟忘记了出示,对课堂虽说影响不大,但却能反映出我在此方面的不足。也有时候,我会一心想着下一步的环节,从而忽视了学生的表现情况或者板书等环节,在这儿,我给自己提个醒,课堂中,“熟”字难得。还有,在学生分角色朗读吴王和少年的对话一部分,我面向了全体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锻炼,但学生个体展示的机会少了,我还看见很多学生都高高地举着手,那种踊跃积极的劲头儿让我心里倍感温暖,最起码孩子们愿意,可我却没有为孩子们创造更多的表现自我的机会,实在愧疚。让我感触最深的还有一点,那就是给学生清晰的课堂指令,会让学生“有所适从”,而不在模棱两可。

  对于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不足之处,我会不断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进行弥补。一次,我克服不了自己所有的缺点,但我能够在多次的严格要求下克服一个缺点,并使自身的优点和从书中、从优秀老师身上学到的经验点点滴滴滴“常态化”,使它们不再难得一见,而是随处可见。

《螳螂捕蝉》教学反思9

  xxxx年3月14日星期一下午第一节,我们班开展了“同读《螳螂捕蝉》的故事谈谈感受”的主题活动。

  3月10日星期四上午第二节和第三节课,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的王琴玉老师给我们学校的六(6)班同学上了《螳螂捕蝉》这节课,听了王老师的课,让我感触颇深,王老师以游戏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紧扣课文及课后习题,紧抓读、练、说、背、写。王老师的幽默,语言充满童趣,让学生喜欢,学生上了一个课时,还想让王老师再上下去把课文上完。

  3月11日星期五上午第四节课,听了王老师精彩的课,我也想给我们的同学读了这篇故事。我事先找到了《螳螂捕蝉》的古文、译文以及故事,课堂上组织学生读,并把自己的感受写在小练笔本上。

  3月14日星期一下午第一节课就进行分组交流讨论,同时由一组学生来主持,分别从故事内容的概括和读故事的感受这两个方面来谈,小组先讨论,可以联系自己生活中的事例来谈,也可以评论故事中的人物,还可以品评故事的语言等等,小组长负责组织,组内每个同学都要进行发言,组内写字漂亮的同学负责整理和记录,组内画画好的同学负责配上图画和花边,其他同学要把小组讨论发言时让你印象最深刻的写在日记本上。

  最后再请小组代表来发言,请小练笔上读书感受写得好的同学上来展示,请日记本活动感受写得好的同学也上来展示。

《螳螂捕蝉》教学反思10

  《螳螂捕蝉》是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位少年以树上的螳螂欲捕蝉,却不知即将被身后的黄雀啄食的故事,劝诫吴王一心想到眼前的利益,顾不到身后的隐患是危险的。全文分为“准备攻打楚国→少年巧妙劝说→打消攻打念头”三部分。结构紧凑,前后照应,生动有趣,寓意深刻。

  学生对于寓言这种体裁并不陌生,但他们往往只注意故事的情节,不善于体会蕴含的道理。因此,我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抓住揭示寓意的语句,围绕形象的故事情节,理清人物之间的关系,探究其中蕴含的道理,从而深刻地体会到少年巧妙劝说中显露出的惊人的机智与高超的谋略。在教学设计上着重体现以下两点:

  一是体现合作式学习。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复述课文,小组合作,互讲互评;

  二是体现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即在学生感到迷惘或是思维进入死胡同时,及时拨云见日,让学生享受到柳暗花明又一春的畅快。

  下面例举课堂实录一个片断:

  师:这位少年每天拿着弹弓到花园里转悠,一连三个早晨,露水打湿了他的衣服和鞋子都毫不介意,这是为什么?

  生1:他在寻找猎物。

  生2:不对,我觉得他是在寻找机会,好接近吴王。

  师:理由呢?

  生2:他听了大臣们的议论之后,才来花园里转悠,说明他正想办法要解决劝说吴王的问题。

  师:有道理。大家赞成吗?

  生3:赞成。我认为他是在故意引起吴王的注意。不然为什么连续去了三天呢?

  师:他打着鸟了吗?他讲给吴王的故事是亲眼看见的吗?

  生1:是亲眼看见的,不然怎么会讲得那么详细?

  生2:不是真的,我认为他早已想好了对策,只是想借这个故事来劝说吴王。

  生3:我也赞成不是真的.,你想树那么高,树叶又密,他哪能对螳螂捕蝉看得那么清呢?

  师:有道理,谁还说?

  生4:我认为他或许以前见过,现在用他来说服吴王,更能表现出少年惊人的机智与谋略。

  师:理解得相当深刻。他的做法妙在哪儿呢?

  生1:吴王已下了决心,但他却说服了吴王。

  生2:他不但说服了吴王,而且保全了自己的性命。

  ……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七嘴八舌地争辩着,议论着,不觉已到下课,仍意犹未尽。

  教学反思:高年级的阅读教学,一定要提纲挈领地提出问题,引领学生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把问题不断引向深入。如本文内容浅显明白,但学生的理解往往只停留在表面,认为少年真的碰到这样的事,恰好用来说服吴王,这样就不能够充分表现出少年的机智与谋略。这时就需要教师把握契机,提出问题,引领学生去探究。比较人教版与苏教版小语教材,我感觉苏教版对学生的总体要求较低,而且要求不明确,这实际是给教师留下更广阔的思维空间。但如果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很容易使学生的学习流于形式,一无所获。这就更需要我们教师吃透教材,并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挖掘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使学生不仅获得知识的积累,更重要的是得到阅读理解能力的不断提升。

《螳螂捕蝉》教学反思11

  《螳螂捕蝉》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决定攻打楚国并不准别人来劝阻。千钧一发之际,一位少年巧妙地用“螳螂捕蝉”的故事劝说吴王,使他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警戒人们只看到眼前利益,不顾身后隐患是危险的。教学时,我引导学生抓住少年劝阻之“妙”,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从而深入感受课文内容。

  一、引起疑趣,发现其妙

  教学时,我抓住课文的“因”与“果”,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看看吴王想攻打楚国,开始态度如何?最后怎么样了?在此基础上,我再加以引导。这里,通过对比,让学生发现疑点以引起注意,从而激发了学生探究事物的兴趣。

  二、转换角色,感受其妙

  在激起学生探究少年劝阻“妙在何处”时,我再让学生读课文,感到少年讲的故事很妙,并启发学生通过生生朗读、师生朗读、分角色表演等方式把故事表现出来。学生以演促读,以读促理解,创设了一个自主学习、互相协作的氛围。从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到了解少年是怎样一个人,以至后来理解寓言的寓意,层层深入。

  三、复述故事,表现其妙

  阅读教学以读为本,通过朗读内化“理解”,通过复述表现“感受”。我在作业部分就布置了这样一题,让学生通过内化吸收,进行行动的复述,把少年劝的'妙处表现出来了,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这也是一种“运动”。既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又可以内化文中的语言文字,提高学生的综合的言语表达能力。

  ,

《螳螂捕蝉》教学反思12

  语文教学,要以同学实践为主,阅读是同学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同学的阅读实践,应让同学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考虑,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我以为,落实这一点的关键是对教材的重组。我在教学《螳螂捕蝉》这一课时,就进行了这样大胆的尝试。

  《螳螂捕蝉》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决定攻打楚国并下令不准他人来劝阻,这时一位少年巧妙地用“螳螂捕蝉”的故事劝说吴王,使他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我在教《螳螂捕蝉》时,从同学阅读心理动身,根据教材自身特点,大胆地重组教学内容,第一课时我主要抓住了这样几个环节:以听写词语导入学习,然后根据词语讲述《螳螂捕蝉》的故事,在同学基本掌握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在一起研讨“少年为什么要给吴王讲这个故事”和“少年是怎样劝说吴王的”这两个关键的问题,虽然我改变了课文的.“序”,但我以发展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为主线,布置了听、说、读等语文实践活动,使同学在层次分明的实践中能得到全面的训练和整体的发展。在教学时,虽然细节掌握得还不够到位,但总的学习目标还是达到了。同学对“螳螂捕蝉”的寓意基本理解了,对少年的智劝、巧劝也有了一定的感悟。

  当然,设计总是完美的,但在操作过程中总会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方,在理解文章第一小节时,虽然我也知道应该让同学读透文章,在读中体悟吴王的固执、在读中了解“不可思议”的后果,可在同学稍微遇到一点挫折时,我总忍不住急着去告诉他答案;当同学的答案与我的预设有偏差时,我就会感到茫然,不知如何把同学引导到我的思路上来,这也许是因为我的教学机智还不够吧。

  曾经看过这样一段话:“精彩的有智慧的语文课,不在于教师讲授无数个知识点,而在于同学提出更多的为什么;不在于教师运用什么方法,而在于同学是否在学习过程中有大量的参与和自由表达的机会;不在于设计的课堂有无其基础型、拓展型或研究型之分,而在于同学是否对所学的东西感兴趣,通过学习发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不在于同学从课本中接受了多少,而在于他们质疑和评判了多少,在于他们是否展开想像的翅膀,拓展广阔的心灵,在于同学对自身的发展是否有足够的自信。”能够让同学借助课本发展语言、训练思维、培育智慧也一直是我的追求,虽然我的课堂还存在着许多缺点,还留下了不少遗憾,但正是有了这样地探索,我们才干不时地前进。

《螳螂捕蝉》教学反思13

  一直觉得,寓言故事主要教什么?就是教它的寓言道理呀!所以,《螳螂捕蝉》一课没有太多可教的,就是能悟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道理即可。

  去年,对教材又有了一点自己的思考。领悟寓意是第一个要完成的任务,然后是要体会少年的睿智与口才,再者是吴王的固执到恍然大悟这样的变化体现了什么?这个故事中,谁是最后的胜利者?翻着去年的旧教材,书上这么写着。今年,读了沙主任的《承载匠心的感叹号》一文,也颇有种“恍然大悟”之感。区区几个不起眼的标点符号,竟承载着如此厚重的独到之心,实在佩服沙主任独特的文本解读,也实在佩服文本的建构,原来最特别的东西就隐藏在我们习以为常的文字中。

  今天按着沙主任的教案进行了课堂教学。感觉所走的路线与去年又更加缜密与长远了。加之研修营读过语用学,前段时间读过本体性教学内容与非本体性教学内容等相关知识,似乎有点开窍:解读文本,是一种功力。文字就在那里,就看你能不能揭开文本的那面纱,与作者与编者与学生心心相照,是不是能成为他们的'“红颜知己”;语文课堂教学,不再过多地去挖非本体性教学内容,爱国、爱自然、爱生活……这些,的确是任何一门课程都应该承载的,而非语文一人承担,课堂上不必太过于牵强于这些,而文章的本体性教学内容则是主线。作者是怎么写的?语用意义是什么?作者是通过什么来表现人物心理、性格?学生从我这一节课里,能学到什么?

  今天这节课,我想,学生一定能学到,文章里的小小的不起眼的标点符号都可以圈出来玩味玩味,透过文字看到背后的影像:如少年“终于被吴王发现”的期盼;少年循序渐进如钓鱼似的吊足吴王的口味,最后才揭示谜底等。

《螳螂捕蝉》教学反思14

  咱先当回数学老师,为本学期算一笔账:本学期不满19周,除去法定假日3天,剩下不足18周。假设留2周毕业复习的时间,每周6节语文,其中2节用于作文,能用来阅读教学的共计为4×16=64课时。要教学24篇课文+7个练习+1个习惯培养+1个《学和做》,共计33篇。这样算来,平均每篇课文的教学时间约2课时。每篇课文要完成的任务:学通课文、完成1次课堂练习、完成《补充习题》、完成《自主练习与检测·小学语文作业本》(选做)、背诵有关课文段落、硬笔字练习。其中后三项可借助家庭作业的20分钟完成(每天语数外家庭作业时间不超过60分钟)。

  当然,课外要完成的还有很多:预习、巩固字词、复习背诵70首必背古诗、阅读《新人文读本》、阅读考级的目录规定的课外书、完成每周一篇的读书笔记、每周一篇的日记等。

  五严的利剑时刻悬在头上,你不高效行吗?古人有“穷则思变”的名言,如今的语文教师也必须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先学后教,当堂检测”就是一条不错的出路。假如教师把时间尽量留给学生,让学生用《补充习题》里的题目来“当堂检测”,用课堂练习来“当堂检测”,如何?

  我仔细研究了《螳螂捕蝉》一课的补充习题,觉得作为“导学”提纲和“检测”题都很合适。第一题写八字成语,意在帮助学生积累成语;第二题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意在帮助学生理解少年的智慧;第三题关于《螳螂捕蝉》的.一段文言练习,为拓展练习,重点理解“其”的意思;第四题为说写能力的训练,意在用《螳螂捕蝉》的故事劝说在课堂上看《西游记》的李欣然同学。

  明确思路之后,前置学习安排了两项任务:一是会读,二是会写生词并要求找两个八字成语。

  一上课,解题之后便开火车分节读课文,全班37人中有12人各读了一节,除一人读破了句子,其余基本顺利。对少许字音作了纠正,问题不大。然后交流了自己找的八字成语,再以《补充习题》第一题检测,要求写四个,错误极少。

  接着分角色朗读,男生都是“吴王”,女生都是“少年”,我则是作者,一边读一边对有疑问的地方做上记号。没想到学生基本能够进入角色。

  质疑过后,讨论交流明白的道理,讨论对人物的看法,然后以《补充习题》第二题检测。此题4个小题目:大臣和少年的劝共同之处是什么?带来的结果各是怎样?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结果?从吴王由“固执”到“恍然大悟”的过程中我们体会到什么?1-3题出乎意料的顺利,第4题的回答百花齐放,大体为两个方面:或体会到少年机智,或懂得做人做事要同时注意眼前利益和身后之患。真的不能低估学生的学习能力。

  对于拓展题,正确率也出乎我的想象,除“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中的“其”有七八个学生做错,其余基本正确。

  第四题,先让同桌轮流当“陈老师”用螳螂捕蝉的故事来劝说上课读《西游记》的“李欣然”,然后我当“李欣然”,听学生上台来“劝”,劝得有条有理的我接受,劝得不到位的我再反驳,然后再劝。交流之后写在补充习题上。

  一节课的时间完成了以上任务,下一节课用来进行复述训练并作课堂练习。

  看来两课时完成一篇课文的教学并完成两个练习是可能的——前提是学生能学会的坚决不讲。只要教师组织得紧凑,引导得当,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思考、练习,就会有高效的语文课堂。

《螳螂捕蝉》教学反思15

  教完了《螳螂捕蝉》这课,我心里喜滋滋的,因为在这节语文课上,我发现孩子们变了很多,课堂上一双双举起的手就是他们最大的改变。

  一、充分预习,端正态度

  前一天,我告诉孩子们,这节课可能会有老师们来听课,请大家充分预习,读通课文。我看到早读课上,孩子们一遍一遍地读着课文:全班齐读、自己朗读、同桌互读。读书的气氛比以往任何一天都浓厚。我知道,他们是想有个好的表现呢。到了上课的时候我告诉孩子们,虽然老师们不来听课,可我还是希望大家能把你们最好的表现拿出来。同学们个个跃跃欲试,情绪高涨。

  二、扎根于生活

  在教学中结尾,我安排了拓展环节。经过课堂实践,我发现孩子对“只顾眼前的利益,不顾身后的祸患”这句话有许多自己的理解,所以我让学生为吴王写发言稿.问题一出来,同学们忙得热火朝天,争先恐后发言……听着孩子们的'发言我知道他们是真正懂得了做事要三思而后行的道理。教学到这个时候已经不需要老师再做过多的引导了。

【《螳螂捕蝉》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螳螂捕蝉》教学反思03-13

螳螂捕蝉教学反思03-10

《螳螂捕蝉》教学反思15篇03-31

《螳螂捕蝉》教案03-28

《螳螂捕蝉》说课稿01-08

《螳螂捕蝉》教案11-23

螳螂捕蝉说课稿08-05

螳螂捕蝉教案01-13

《螳螂捕蝉》优秀教案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