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学反思> 《杠杆》教学反思

《杠杆》教学反思

时间:2023-02-09 17:02:53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杠杆》教学反思15篇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借助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那么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杠杆》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杠杆》教学反思15篇

《杠杆》教学反思1

  什么情况下,杠杆省力?什么情况下,杠杆费力?什么情况下,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解答这三个问题的关键在于用力点到支点距离和阻力点到支点距离的比较,可如何让学生自行发现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在课堂教学中,我首先和学生共同确认什么是省力?

  “当用力点是两个钩码而阻力点是一个钩码时,杠杆保持水平,是省力还是费力?”

  “费力”

  “当用力点是一个钩码而阻力点是两个钩码时,杠杆保持水平,是省力还是费力?”

  “省力”

  当省力与费力的标准确定后,我将几组数据交给学生,让他们自行判断是省力杠杆还是费力杠杆。

  学生在经过自行动手验证之后,很快得出判断

  此时我第一次提问,“从我们的数据表格中能够发现,杠杆在什么时候省力吗?”

  此时能够表达自己观点的.学生并不多,但已有部分学生隐隐约约猜测到了省力与距离之间的关系,可始终无法摆脱钩码数的干扰。

  为了帮组学生理解,我将表格中所有的钩码数全部从黑板上擦去,只留下了格数与验证信息。

  学生们眼前一亮,干扰他们的主要信息没有了,很快就发现距离与三种杠杆之间的密切关系。

  为了巩固学生的发现,本人再次出示几组数据,让学生先判断,再动手用杠杆尺验证,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再次体验到三种杠杆与用力点到支点距离和阻力点到支点距离之间关系。

《杠杆》教学反思2

  本课教学,是在上节课通过杠杆尺的研究得出杠杆如何省力、费力、不省力也不费力的前提下,探究生活中的各类杠杆类工具。对于此课教学,简单枯燥的说教起不了多大效果,要尽可能多的通过实物,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激发学习兴趣,在游戏玩乐中体会科学的奥秘,掌握相应的科学知识。

  如何区分杠杆是省力、费力、不省力也不费力,可以告诉学生两步骤,1、先找到杠杆类工具的支点、用力点、阻力点;2、分析三个点之间的位置关系,依据杠杆尺实验的结论来区分。对于螺丝刀撬开筒盖、夹子夹东西、开瓶器开啤酒瓶三个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分析,前两项较易掌握,开酒瓶盖不少学生找不准阻力点和支点,这里需要老师加以引导分析。

  生活中更多的杠杆类工具的分析,多准备些实物,当学生不甚明了时,通过操作演示,亲眼看到了工作过程,学生就较易发现三个点,分析三个点的关系,从而能方便的'区分是何种杠杆的应用。对于剪刀,教师有必要进行补充,一是不同用处的剪刀,其阻力臂和用力臂的长短是不同的,如理发剪、缝纫剪、园林剪、手工剪等;二是对于同一把剪刀,使用方法不同,其省力或费力情况也是不同的。对于费力的镊子和筷子这两种杠杆类工具,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设计成费力的?”可结合夹煤饼的火钳,比较能说明问题。有的杠杆是为了省力,有的是为了省距离。

《杠杆》教学反思3

  上完这节课,我有一个深刻的体悟:教学的过程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的过程,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促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既要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又要适时点拨、引导、讲授,为学生顺利自主探究提供有力的帮助。

  我在对于杠杆五要素的教学过程中,改变了过去直接讲授的方式,而是让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和对影响杠杆平衡因素的认识中,通过师生交流合作,引出杠杆的五要素。特别是力臂概念的引出,我考虑了很长时间,如果直接引出,可以节省时间,但不利于学生对力臂的理解和记忆,最后我通过在对“影响杠杆平衡因素”的简化合并的方法研究中,引出力臂的概念,这样符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

  对“杠杆平衡条件”采用探究式教学。通过漫画情景的创设,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产生疑问,提出了要探究的问题,然后,通过等式观念的讲解,使学生在明白“如何处理几个量之间的关系”的方法中,对杠杆平衡条件进行了猜想,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使学生学会了处理问题的方法。

  关于“杠杆应用”的教学,采用了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方法,既培养了学生自学的能力,又加深了学生对“学习物理的最终目的就是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认识。这一环节既充分体现了“物理来源于生活,又走向生活”的新课程理念,又让学生在交流中分享了彼此间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从而达到了共同发展和提高的目的。

  但是,我感觉我的课堂评价语言过于单调,忽视了评价的三重功能:一是让生知道“对”与“不对”;二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三是给学生指明研究方向。特别是探究三种杠杆的特点时,没有给弱势群体学生更多的.关注,由于他们基础和能力的积累不够,不爱动手、不善于发言和表达……所以教师容易忽视他们,不能把更多的鼓励给他们,也没有创造更多的机会让他们表现。对于画力臂,学生掌握还不够,力臂还需要通过练习多加强。学生对于生活中的一些杠杆,从具体的物体抽象出物理模型的能力还是比较弱,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于生活中的一些杠杆,不能利用杠杆的知识进行分类。这种现象说明在某些方面,我们的物理教学脱离了生活实际,学生对日常生活中丰富的物理现象和事实司空见惯、熟视无睹,头脑中除了那些来自课本的公式、定义、定律等结论性的知识外,再也没有什么了。由于缺乏实践,学生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常感到能力不足、束手无策。因此怎样让学生把知识学活,提高在实践中的应用能力,是摆在我们物理教学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杠杆》教学反思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通过观察生活和生产劳动中的各种杠杆,提取其共同特征,来认识杠杆。

  (2)能在杠杆上确认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3)能根据一定标准对杠杆使用、特点以及作用效果等进行分类。

  (4)能知道杠杆的一些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杠杆的结构。

  (2)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能对杠杆的平衡进行猜想与假设,并设计出实验方案,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处理,得出杠杆平衡的条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探索杠杆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兴趣以及关注历史、关注科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内容

  杠杆概念的建立过程、杠杆平衡条件的探究及认识过程、杠杆概念和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过程。

  教学准备

  1、实验器材准备

  铁架台、光滑圆轴、带刻度的杠杆、钩码一盒、弹簧称、铅球、自制杠杆(能够让一质量为50克的钩码吊起一铅球)

  2、课件准备

  古代埃及金字塔图(导入新课用)、猜测古代埃及人民建造金字塔的图、日常生活中的杠杆图、“大力士推小男孩”的漫画(供学生提出探究问题)、影片(一段日常生活中的杠杆应用录像)

  课堂实录及反思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投出一幅金字塔图。)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这是一幅什么图?

  生:古代埃及的金字塔。

  师:作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金字塔,它的建造多年来一直是个谜,其中,最主要的谜团是:古代埃及人民在没有现代工具的条件下,如何来搬运重达200多吨的石块呢?

  (投出课本古代埃及人民搬运石块图。)

  师:现在,人们利用物理知识对它的建造进行了科学的猜测:聪明的古代埃及人民就是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把巨大的石块一步步地搬运到金字塔顶部的。以上只是人们的猜想,要解决问题光*猜想行不行?

  生:不行。

  师:那好,我们一起来模拟一下那段历史,通过实验来验证一下,怎么样?

  生:好(兴高采烈地)。

  (师出示自制教具:一省力杠杆、铅球、50克重的钩码)

  师:让铅球代表巨大的石块,让小小的钩码的拉力代表人的拉力,让这一装置代表如图所示装置,现在,就让这一小小的钩码把沉重的铅球吊起,相信吗?

  生:相信(但也有个别学生微微摇头表示不信)。

  师:好,咱们就让实验现象来证明吧,谁上来操作一下?

  (一生上讲台演示,钩码把铅球吊起,当学生吊起铅球时,教师指着这一装置问其他同学。)

  师:谁知道我们在物理上如何来称呼这类装置?

  生:杠杆。

  师: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来学习杠杆。

  (板书课题:12、4杠杆)

  [从学生熟悉的金字塔入手,并通过自制教具的模拟实验,成功地创设了情景,既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并激发起学生对古代文明的自豪感,渗透了情感教育。]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杠杆

  师:日常生活中你见过或者使用过哪些杠杆?同位间或前后位间互相交流一下。

  (学生很积极地进行交流)

  师:谁起来说一下?

  生一:杆称、跷跷板

  生二:压井杠、撬撬棒

  (教师再补充几个例子并板书出这几种杠杆名称。)

  师:由此可见,杠杆在我们生活中处处可见,是我们生活上不可缺少的得力助手,现在,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杠杆。

  (师板书:一、认识杠杆)

  (投影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杠杆:杆称、跷跷板、压井杠、撬撬棒)

  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些常见杠杆,你能发现它们有哪些共同特征?同位间讨论一下。

  (学生观察、思考,然后同位间讨论并交流。)

  师:谁来说一下?

  生一:都有一个固定点。

  生二:都可以转动。

  生三:杠杆都受到两个力的作用。

  生四:杠杆的杆的组成材料都很硬。

  师:现在请同学们画出所投实物的示意图。

  (学生画示意图,教师巡视,找出学生典型的画法并投出。)

  师:这几位同学的示意图基本一样,唯独跷跷板的画法不一样,我们可不可以把跷跷板的示意图画成一条直线?

  生:可以。

  师:现在,你认为杠杆还有别的共同特征吗?

  生:都有一根硬棒。

  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你能不能根据杠杆的共同特征给它下个定义呢?

  生一: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生二:我认为应该是“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教师评价学生的回答并简要板书杠杆定义。)

  [当学生在自主探究中遇到困难时,教师及时地进行点拨和引导,保证了学生探究的顺利进行。]

  二、使用杠杆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杠杆实际就是一个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你看,这个装置是杠杆吗?

  (出示实验室杠杆装置。)

  生:是杠杆

  师:认识了杠杆,想不想使用一下?

  生:想。

  师:好,现在我们就来使用杠杆。

  (教师板书:二、使用杠杆,并演示使用杠杆,在杠杆的左侧挂一钩码,右侧用一弹簧称在不同位置拉动杠杆。)

  师:你们发现我两次使用杠杆的过程中有哪些不同吗?

  生:拉力的大小、位置不同。

  师:为什么会出现这些不同呢?

  (学生迷惑,不知如何回答。)

  师:看来我们要使用杠杆,只知它是“一个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是不够的,要解释上述现象,还需学习杠杆的更多知识。

  (演示:使杠杆一端挂钩码,一端用弹簧称拉着,并使杠杆处于静止。)

  师:现在杠杆处于什么运动状态?

  生:静止

  师:我们在物理上就把杠杆处于静止时的状态称为杠杆平衡。

  (板书:1、杠杆平衡)

  师:现在我再次使用杠杆,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演示弹簧称在不同位置时拉动杠杆的情况,再演示在同一位置用不同方向的拉力拉动杠杆的`情况。)

  师:两次拉动杠杆时,杠杆处于平衡吗?

  生:杠杆处于平衡。

  师:每次的实验中有哪些不同现象发生?

  生:拉力的大小、拉力的方向、拉力的作用点。

  (师板书学生回答内容。)

  师:看来影响杠杆平衡的因素与拉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有关,为研究杠杆平衡时它们的关系,我们再来认识一下杠杆。

  (投影撬棒撬石头的例子。)

  师:现在,我们以撬棒为例,在撬棒上描述出影响杠杆平衡的因素。

  (师板书出撬棒撬石头的示意图。)

  师:所有的杠杆都有一个固定的支点,我们在物理上就把这一固定点称为“支点”,用“O”来表示。哪位同学能上来画出影响杠杆平衡的因素?

  (学生上黑板作出了影响杠杆平衡的因素。)

  师:为区别F1和F2的不同,谁能给这两个力起个名字,并说出原因?

  生:把F1称为动力,因为它能使杠杆转动,是主动的;把F2称为阻力,因为它阻碍杠杆转动,是被动的。

  师板书动力、阻力

  师:(师带头鼓掌)老师鼓掌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这位同学很善于动脑筋,二是回答得非常精彩。请同学们看图,力的方向实际上也就是力的作用线与杠杆的夹角θ,你们看,能把力的方向θ和力的作用点OA两个因素合成一个因素来研究吗?

  (学生表现得有点迷惑)

  师:你看我作一条辅助线,(过支点O向F1的作用线作垂线,交于点O),现在构成了一个RTΔOAC,角θ和OA、OC能否建立起联系呢?

  生:能。Sinθ=OC/OA。

  师:很好,上式也可写为OC=SinθOA,这样OC的变化就可代替OA、θ角的变化,我们在物理上把OC称为杠杆的力臂,谁能说一下力臂是怎样作的?

  (生重述力臂的作法。)

  师:刚才我们所作的是支点到力的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在物理上称为动力臂,那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称为什么?

  生:阻力臂。

  (引导生作出阻力臂,并强调力的作用线是可延长或反向延长的,师简要板书动力臂、阻力臂的概念。)

  师: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被称为杠杆的五要素。

  (教师用大括号把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括起来,并板书2、杠杆五要素)

  师:现在,请同学们把生活中常见杠杆的五要素描述出来。

  (师投出生活中常见杠杆实物图,学生练习杠杆五要素的画法,教师评析并矫正学生的不当做法。)

  [力臂的引入合情合理,学生很容易地认识到了力臂引入的必要性,学生学会了简化处理问题的方法]

  三、探究杠杆

  投影一幅漫画:大力士与小男孩比赛推门。

  师: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同学们是不是有点累了?现在大家放松一下,看一幅漫画,请你充当裁判,看看谁将获胜?

  (学生脸上洋溢着喜悦之情。)

  生:小男孩

  师:现在我是一名记者,来采访一下你们:你充当他们两人的裁判有什么迷惑的地方?

  生:为什么大力士推不过一个小男孩?

  师: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呢?是不是小男孩有特异功能?请同位间讨论交流一下。

  (学生积极讨论,热情高涨。)

  师:谁来说一下你们讨论的结果是什么?

  生一:大力士和小男孩作用在门上的作用点不同,导致了大力士的失败。

  生二:他们作用在门上的力的大小和方向不同,也是造成小男孩获胜的原因。

  生三:门可以看成是一个杠杆,他们两人作用在杠杆上的力和力臂不相同,这是造成小男孩获胜的原因。

  [学生参入到漫画所创设的情景中,激起学习的热情。]

  师:你能上来画出门的示意图并标出杠杆五要素吗?

  (学生三上黑板画出杠杆示意图。)

  师:从杠杆示意图和小男孩获胜的结果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生:力臂越长,所用的力可能越小,力臂越短,所用的力可能越大。

  师:由此看来,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存在着某一关系时,杠杆才会平衡。它们之间到底存在什么关系呢?现在我们一起来探究杠杆。

  (师板书:三、探究杠杆)

  师:科学探究的第一步就是提出问题,针对我们上面对杠杆平衡的讨论,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师板书:提出问题:F1、L1、F2、L2存在何种关系?)

  师:要研究几个量之间的关系,一般把这几个量放在一个等式中去研究。例如X=Y的形式,X可以代表一个量式几个量的关系,同理Y也如此。现在请同学们猜想一下,F1、L1、F2、L2存在一个什么样的关系?同学们先思考,然后同位间讨论交流一下。

  师:谁来说一下你的猜想?

  生一:F1L1=F2L2

  生二:F1+L1=F2+L2

  生三:F1—L1=F2—L2

  生四:F1/L1=F2/L2

  生五:F1/F2=L2/L1

  [等式概念的引入,降低了猜想的难度,为顺利突破难点作了铺垫。]

  (师板书学生猜想的关系式,然后师生共同分析所猜想的五个关系式,发现生五的猜想是生一猜想的另种表达,可看作同一种猜想;并根据日常中两个量的相加或相减时其单位必须相同的条件,得出生三和生二的猜想是不合理的,因此,生二、生三和生五的猜想不需再检验了。)

  师:以上关系式只是我们的猜想,要验证猜想是否准确怎么办?

  生:实验验证。

  师:通过实验验证上述关系式,需要获得哪些实验数据?

  生:动力、动力臂和阻力、阻力臂。

  师:现在我们每组都有带刻度的直杆、钩码、铁架台、光滑的圆轴。要获得我们所需的实验数据,如何去设计实验方案?请同学们思考、交流一下。

  (学生思考、讨论,设计实验方案,教师巡回指导。)

  师:现在请一组到讲台上将实验方案演示给同学们看一看。

  (一小组上讲台演示实验方案并讲解。)

  师:这组同学的实验方案行不行?你对他们组的实验方案有何建议?

  生一:他们的实验方案可行,不过在使用杠杆前应调节杠杆平衡,即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水平。

  师:难道是杠杆倾斜静止就不算是杠杆平衡吗?

  生一:对。

  师:同学们对此问题有何看法?

  生二:只要杠杆处于静止就算杠杆平衡。我认为杠杆水平的目的是因为可以直接读取力臂的长度,即挂钩码位置的刻度值就是力臂的长度。

  (教师带头鼓掌,对生二精彩发言表示肯定和祝贺。)

  师:谁还有不同的建议?

  生三:我认为方案中还应有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师:你们小组设计了吗?

  生三:设计了。

  (教师拿来投在屏幕上。)

  师:你们为什么要设计三次实验呢?

  生三:一次实验具有偶然性,只有多次实验才能说明问题。

  师:谁还有不同的建议或疑惑的地方?

  生四:我有一问题:不知杠杆哪端的力为动力或阻力?

  师(面向其它学生):谁能解答这个问题?

  生五:哪端都可以。因为杠杆两端的拉力都是钩码的重力,动力和阻力只要我们规定就可以了。

  师:回答的很好,我们就规定杠杆左侧所受的力为动力,杠杆右侧所受的力为阻力。现在一个完整的实验方案出炉了,万事具备,只欠东风,现在进行实验,不过,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合作。

  学生进行实验,教师巡视,并参与小组实验,纠正学生不当的操作方式,检查学生参与实验的情况。

  实验完毕,教师投出实验结果。

  师:我们如何利用实验数据去验证我们的猜想呢?

  生:把所得数据代入生一和生四的猜想中,看等式是否成立。

  师:现在你们就利用所得数据去验证猜想吧。

  (学生动手验算,同位交流结果。)

  师:你们得到了什么结论?

  生:生一的猜想是正确的,即F1L1=F2L2。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归纳出实验结论,让学生成为“杠杆平衡条件”的“发现者”、课堂的主人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将自己作为学生的一员,与学生一起参与学习过程,实现教师角色的转换,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师:我们在物理上就把此关系式称为杠杆平衡条件(教师板书: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下面,我们利用此结论做一下练习。

  (练习:1、利用讲桌上的实验装置,变换杠杆一侧钩码的个数和位置,让学生回答出另一侧钩码的个数或位置,练习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2、利用杠杆平衡条件解释金字塔建造历史的猜想及钩码吊起铅球的原理。)

  四、应用杠杆

  师:我们学习物理知识的目的就是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下面我们就来应用杠杆。请欣赏一段录相。

  (教师放一段“应用杠杆”的影片。)

  师:通过观看影片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生一:我知道了生活中的杠杆可分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等臂杠杆。

  (教师板书三类杠杆。)

  生二:通过影片我知道省力杠杆的动力臂大于阻力臂,费力杠杆的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等臂杠杆的力臂相等。

  生三:省力杠杆省力但费距离,费力杠杆费力但省距离。

  生四:生活中的羊角锤、铁皮剪、起子、钳子属于省力杠杆,船浆、镊子等属于费力杠杆,自行车上的车把、车闸、后货架上的货物夹等属于省力杠杆。

  [让学生学会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相结合的能力;此环节体现了物理走向生活的新课程理念。]

  三、小结

  师:本堂课已接近尾声,到了我们谈收获的时侯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在知识和方法上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惑的地方没有解决?说出来我们互相交流一下。

  生一:我知道了杠杆的定义、杠杆的五要素、杠杆平衡的条件。

  生二:我知道了杠杆可分为三类: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等臂杠杆,并且明白了省力杠杆省力但要费距离、费力杠杆费力但要省距离的道理。

  生三:我懂得了用实验验证猜想的科学研究问题的方法,以及如何来描述几个量之间的关系。

  生四:我有一个迷惑的地方:在实验时为什么要用这装置?使用别的杠杆不行吗?

  师:同学们怎样看待这个问题呢?你们先小组间交流一下。

  (小组间进行积极交流。)

  生一:因为这一装置简单,并且可以直接挂钩码,通过钩码的重力来表示作用力。

  生二:因为这一装置可以方便读取数据,例如可以直接读出力臂的长度。不过,也可以用其它的杠杆来做此实验,例如,我们可以把杠杆的支点放在一端,另一端用弹簧称向上拉,钩码可以挂在杠杆的不同位置上。

  师:(面向其他同学)你们说可以吗?

  生:可以(有部分生说不可以)。

  师:可以用此装置进行实验探究,不过,向下的阻力还应包含杠杆的重力。

  (听到这里,一生马上举手,想必是有疑问。)

  生:我们做实验时的那个杠杆的重力为什么没算进去?

  师:你提的问题很好,你所说的那个杠杆的支点在它的中点上,杠杆左右两端的重力及其力臂都相等,所以不影响杠杆平衡,也可以这样理解:整个杠杆的重心在它的中点上,而支点也在中点上,其重力的力臂为零,杠杆的重力与力臂的乘积也为零,因此不会影响杠杆平衡。

  师:同学们还有疑问吗?

  生:(响亮地、自信地回答)没有了!

  师:这节课我们师生齐心协力地合作,顺利地完成了关于杠杆的学习任务,老师真诚地希望同学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发现生活中的物理,去发现物理中蕴含的乐趣,不断追求,不断探索,努力攀登科学高峰!

  [师生交流互动互惠,老师和同学共同分享新知,促进学习,达到师生、生生间知识的共识、共享与共进。] 课后反思:

  上完这节课,我有一个深刻的体悟:教学的过程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的过程,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促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既要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又要适时点拨、引导、讲授,为学生顺利自主探究提供有力的帮助。

  我在对于杠杆五要素的教学过程中,改变了过去直接讲授的方式,而是让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和对影响杠杆平衡因素的认识中,通过师生交流合作,引出杠杆的五要素。特别是力臂概念的引出,我考虑了很长时间,如果直接引出,可以节省时间,但不利于学生对力臂的理解和记忆,最后我通过在对“影响杠杆平衡因素”的简化合并的方法研究中,引出力臂的概念,这样符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

  对“杠杆平衡条件”采用探究式教学。通过漫画情景的创设,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产生疑问,提出了要探究的问题,然后,通过等式观念的讲解,使学生在明白“如何处理几个量之间的关系”的方法中,对杠杆平衡条件进行了猜想,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使学生学会了处理问题的方法。

  关于“杠杆应用”的教学,采用了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方法,既培养了学生自学的能力,又加深了学生对“学习物理的最终目的就是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认识。这一环节既充分体现了“物理来源于生活,又走向生活”的新课程理念,又让学生在交流中分享了彼此间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从而达到了共同发展和提高的目的。

  但是,我感觉我的课堂评价语言过于单调,忽视了评价的三重功能:一是让生知道“对”与“不对”;二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三是给学生指明研究方向。

《杠杆》教学反思5

  本课教学,是在上节课通过杠杆尺的研究得出杠杆如何省力、费力、不省力也不费力的前提下,探究生活中的各类杠杆类工具。对于此课教学,简单枯燥的说教起不了多大效果,要尽可能多的通过实物,通过同学的动手操作激发学习兴趣,在游戏玩乐中体会科学的奥妙,掌握相应的科学知识。

  如何区分杠杆是省力、费力、不省力也不费力,可以告诉同学两步骤,

  1、先找到杠杆类工具的支点、用力点、阻力点;

  2、分析三个点之间的位置关系,依据杠杆尺实验的.结论来区分。对于螺丝刀撬开筒盖、夹子夹东西、开瓶器开啤酒瓶三个活动,让同学在活动中进行分析,前两项较易掌握,开酒瓶盖不少同学找不准阻力点和支点,这里需要老师加以引导分析。

  生活中更多的杠杆类工具的分析,多准备些实物,当同学不甚明了时,通过操作演示,亲眼看到了工作过程,同学就较易发现三个点,分析三个点的关系,从而能方便的区分是何种杠杆的应用。对于剪刀,教师有必要进行补充,一是不同用处的剪刀,其阻力臂和用力臂的长短是不同的,如理发剪、缝纫剪、园林剪、手工剪等;二是对于同一把剪刀,使用方法不同,其省力或费力情况也是不同的。对于费力的镊子和筷子这两种杠杆类工具,引导同学考虑“为什么要设计成费力的?”可结合夹煤饼的火钳,比较能说明问题。

  对于“小杆秤的研究”,建议专设一节课来开展相应活动。因为假如在同一堂课内完成,时间很紧,顶多就安排同学课后去制作,而同学在课外制作,没有钩码类合适的称量工具,对于刻度的划分,有一定困难,也不便开展评价。因此,可以先通知准备相应的资料和工具,然后布置一节课时间用于制作、交流、评比,并能较好地研讨“提绳的位置对秤的使用有什么影响?”“秤砣的轻重对秤的使用有什么影响?”两个问题,作为对杠杆类工具探究的一个小结。

《杠杆》教学反思6

  上完这节课,我有一个深刻的体悟:教学的过程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的过程,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促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既要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又要适时点拨、引导、讲授,为学生顺利自主探究提供有力的帮助。

  下面我先讲述一下我的上课思路,我从让学生认识杠杆开始:

  1、通过阿基米德的一句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翘起整个地球),通过讨论,>总结杠杆的定义。

  2、以撬石头为例,讲解关于杠杆的几个名词(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我在对于杠杆五要素的教学过程中,改变了过去直接讲授的方式,而是让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和对影响杠杆平衡因素的认识中,通过师生交流合作,引出杠杆的五要素。特别是力臂概念的引出,我考虑了很长时间,如果直接引出,可以节省时间,但不利于学生对力臂的理解和记忆,最后我通过在对"影响杠杆平衡因素"的简化合并的方法研究中,引出力臂的概念,这样符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

  然后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对于杠杆的平衡条件我采用科学探究的七个步鲰,并同时加以引导:

  1、【提出问题】:跷跷板须满足什么条件才能水平?

  2、【猜想与假设】引导学生猜想并作适当的.假设。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对跷跷板进行简化:用带刻度的薄木板和铁架台自制杠杆,数量不同的钩码代替体重不同的人。

  假如将两个钩码挂在左边12cm的位置上...

  4、【进行实验并收集数据】

  调节钩码个数和钩码离悬挂点的格数,使尺处于水平静止状态

  并制成表格收集整理比较数据:

  最后得出结论:

  所以我对"杠杆平衡条件"采用探究式教学。通过情景的创设,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产生疑问,提出了要探究的问题,然后,通过等式观念的讲解,使学生在明白"如何处理几个量之间的关系"的方法中,对杠杆平衡条件进行了猜想,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使学生学会了处理问题的方法。

  但是,我感觉我的课堂语言过于单调,有时感觉有种语塞的感觉。我决定以后要加强语言方面的锻炼。我认为不足之处就是:情景条件引入的不够生动。以后要多加注意!!

《杠杆》教学反思7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一节实验探究课。由于新课标注重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所以我在教学中充分给学生一个丰富多彩的布满设想与实践的探究世界,因此本节课的教学我是采用科学探究的方法来完成的。下面我就按教学过程对本节课进行反思。

  一、提出问题。在这一过程我先请大家回想玩跷跷板时,是如何保持平衡的?对此你能提一个让我们探究的问题吗?创设了问题情景。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只是一个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因此应让学生充分思考,尽情的提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发现问题的能力。根据生活实例大胆猜想,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这一教学过程由实际入手,学生配合也较好,所以完成较好。

  二、猜想与假设。提出问题后,让学生大胆的猜想与假设。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这一过程由于学生已学过此课,猜想与假设几乎是一样的,缺乏了多样性,效果与设想的有一定的差距。

  三、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

  学生提出了猜想与假设后,接着引导学生如何设计实验方案来验证猜想与假设,小组合作结合课本设计实验方案。我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然后组织学生交流。学生积极参与、大胆发言、张扬了个性、掀火了和谐课堂的气氛,拓展了思维的空间,渐进了各自的理解深度。然后根据学生交流情况取长补短、完善方案、进入下一环节。在这一环节中我重点在实验的步骤一上指导学生“为什么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因为这是实验中的一个难点,也是一个考点。通过板书,画图分析,学生掌握的情况较好。

  四、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

  在这一环节中,我采用分两步走,第一步教师指名同学上来完成,同时纠正和改进不好的做法,使学生少走弯路。第二步放手让学生做。这样既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习惯,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对科学探究的严谨态度。提高了学生的操作能力和收集数据的能力。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精神、关爱他人的精神,都得到不断地巩固与加强,无论是成功与快乐、还是失败与烦恼,都有助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五、组织学生分析与论证。

  在这一环节,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对已有的实验数据结合前面的猜想与假设进行分析与论证,然后全班交流。最后得出统一的结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只是起到一个引导者的作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了学生的积性。取得较好的效果。

  六、评估与交流

  在这一过程主要引导学生对刚才的实验做得好的与不好的进行一个评价,并从中分析哪一部分没有做到位,今后应如何去改进。同时谈谈是否有更好的实验方法。

  同时用弹簧测力计代替一边的`钩码,竖直向下拉和斜向下拉,比较两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说说为什么示数不同。从而更好地理理解力臂概念。

  在这一部分教学上评估部分做得不是很好,主要是学生讲得少,不太到位,老师讲得多,应多让学生说说然后再来归纳。

  纵观我的整个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科学探究的过程。在教学法中,经过小组成员的精心的准备、仔细的观察、科学认真的分析、再加上激烈而友好的争论,使每个学生对自己的探究都有成就感。充分体现了探究课的精神。

  当然教学过程是富有变化、动态生成的过程,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会产生许多的信息和创新的火花,做为教师要机智的将有价值的信息和问题作为教学的焦点来重新组织教学。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化,保护创新火花,激发奇思妙想。实现教学的有效性,使物理课堂充满着生机与活力。教与学的过程也是我丰富自身知识、实现自我发展的过程,我会在此过程中不断的学习,充实自己,最终实现教学相长、生生奋发的目标。

《杠杆》教学反思8

  这一课的前半部分“认识杠杆”,我主要以讲授为主。学生也很容易理解杠杆的三个作用点:阻力点、支点、用力点。对略变形的双杠杆、支点在旁边的杠杆,学生也能自主分析和判断。其中,在判断螺丝刀是否是杠杆时,我认为学生的观点要比教参中的更完善。他们认为:在拧螺丝钉时不是杠杆,而用它来撬东西时就是杠杆。对于书中介绍的几种工具,我认为都需要学生找出它们的三个作用点,这样有利于学生对这三个部位的熟悉,也有利于后面杠杆尺的研究中,学生关注这三个作用点之间的联系。

  我把这一课的重点放在了“研究杠杆的秘密”。这一课的实验设计我觉得并不难,但是怎样判断这种杠杆是省力的还是费力的,或是不省力也不费力却有点难度。

  学生在讨论后,大部分同学提出的方法是:在杠杆平衡的情况下,可以看挂的钩码数,如果用力点的钩码数少于阻力点的钩码数,就是省力杠杆,反之就是费力杠杆,如果两边钩码数相同,就是不省力也不费力。但这种方法在实验中是比较费时的。还有小部分同学提出来方法是:两边的钩码数相同,变化与支点的距离,如果用力点处下沉则是省力的,反之则是费力的,如果杠杆平衡则是不省力也不费力的。他们认为:同样多的钩码数,说明两边用的力是一样的,而同样的力我可以把你撬起来,说明我用的力还可以比你小一些,所以可以判断是省力,反之道理相同。另外,还有个别同学提出在离支点距离不变的情况下变化两边的钩码数。这种方法大家不赞同,理由是两边离支点的距离相同,那么只有钩码数相同时才会平衡,也即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而当两边钩码数不相等时就无法判断是哪种杠杆了。

  在学生实验时,我没有强调哪种方法好,只是让学生按照自己认同的方法研究。实验后学生各有收获,两种方法各有所长。使用第二种方法学生实验速度比较快,而且也很容易就得出来科学结论,但更深一层的.规律发现不了;而使用第一种方法的学生虽然实验速度慢些,但他们却发现了新的内容:左边的钩码数乘这个点到支点的格数等于右边的钩码数乘右边这个点到支点的格数。

  这一课的教学中,汇报也是一个难点,由于每组学生的实验数据都比较多,按以往的将所有的数据都汇报出来,则是很费时,学生的注意力也容易分散。因此,我在汇报时,要求每一个组分类进行,即先各组汇报杠杆省力的情况两组数据,并说明什么情况下,杠杆省力?根据大家的观点去判断自己组杠杆省力的几组实验数据是否符合,如果不符合提出来与大家讨论,重新判断杠杆的用力情况。其它两种情况也按照这个方法汇报。

  关于实验中钩码的挂法,我主张左右各挂一个孔比较好。学生对杠杆的研究才刚开始,如果出现一边挂两个孔,实验结论就比较难概括了。如果想在实验结论得出后拓展,那可以尝试一边挂两孔的方法。建议书本封面的图修改成一边的钩码只挂一个孔的,以免误导学生

《杠杆》教学反思9

  本课教学是在上节课通过杠杆尺的研究得出杠杆如何省力、费力、不省力也不费力的前提下,探究生活中的各类杠杆类工具。对于此课教学,简单枯燥的说教起不了多大效果,要尽可能多的通过实物,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激发学习兴趣,在游戏中体会科学的奥秘,掌握相应的科学知识。

  教材第一部分是如何区分杠杆是省力、费力、不省力也不费力,我告诉学生可以分两个步骤,

  1、先要找到杠杆类工具的支点、用力点、阻力点;

  2、分析三个点之间的位置关系,依据杠杆尺实验的结论来区分。对于铁片撬开铁桶盖、夹子夹东西、开瓶器开啤酒瓶三个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分析,前两项较易掌握,在开酒瓶盖时有的学生找不准阻力点和支点,这里需要老师加以引导分析。

  第二部分是生活中更多的'杠杆类工具的分析,老师要多准备些实物,通过演示操作,让学生亲眼看到各类杠杆类工具的工作过程,学生就容易发现三个点,从而能方便的区分是何种杠杆的应用。对于剪刀,教师有必要进行补充,对于同一把剪刀,使用方法不同,其省力或费力情况也是不同的。对于费力的镊子和筷子这两种杠杆类工具,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设计成费力的?

《杠杆》教学反思10

  本课指导学生认识杠杆的作用,在能力培养方面,属于“试验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的系列。依据学生现有的认知能力及心里特点,根据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我采用了“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学模式。整个教学中,以“动手试验”活动为主线,通过学生的交流、探究、汇报贯穿始终。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杠杆的作用,以及杠杆在实际中的应用。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从而更加激发了学生热爱科学的持久兴趣。

  在教学过程( )中只注重了学生对利用试验探究,当改变力点或重点的位置,使支点到力点的距离分为大小、小于、等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时,提起同一个重物,分别用多少力。这个实验应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究,不要规定太死,也不要一步步带着实验。每种情况应实验两次,每次支点到力点的距离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应有不同(当左右两边距离相同时数值也应有所差异),这样才便于归纳。判断剪子、钳子、镊子、起钉锤等工具是否属于杠杆,省力还是费力。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有的杠杆类工具设计成费力的。对第四部分的教学重视不够,使学生对所学得知识与实践的应用联系方面没有更好的进行指导,今后在教学过程( )中应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学生的学习是为了应用与实践,理论联系实际。

《杠杆》教学反思11

  本课接着上一课结束时,所提到的问题之一“撬石头”而引入。课前,找了根近2米的粗棍子,现场演示,请上来一位班级体重最重的同学,有100多斤,很费力地抱一抱,然后让他坐在椅子上,找块砖一垫,用撬棍很轻松地抬了起来。再请个全班最瘦小的也来试试,也非常轻松地把他抬了起来。这样,全班同学的学习兴趣高涨,又直观形象地再现了生活中的场景,对后续教学的顺利开展有很大协助。

  “区分各种常用工具是否杠杆”的活动。充沛利用上节课让同学操作使用过的那些器材,进行分析交流。对于榔头拔钉子,同学比较好理解,支点、用力点、阻力点一下子就找到了,也确认它是杠杆的应用,但对于老虎钳、剪刀,有的同学认为不是杠杆,是因为他没有结合实际使用来体会理解,可以让同学用老虎钳剪段铁丝,用剪刀剪块木片,在这个过程中找找阻力点、用力点和支点,再来分析是不是杠杆,同学就较易理解了。对于螺丝刀,有的同学说它用来撬物体时就是杠杆了,也应予以肯定,但做为扭螺丝钉时的工具,它就不是杠杆的应用了。

  本课的教学难点还在于杠杆尺的研究。在教学中,很多小组的探究活动是低效甚至无效的。开展这个活动时,首先要强调教师的指导到位,要求明确。对于这个实验,有这么几点要求

  1、左边所挂钩码当重物,右边的钩码当作我们用的力的大小。

  2、每一次操作,两边的钩码都只能挂在同一个位置,这点很重要。

  3、当杠杆尺达到平衡状态时,再记录实验情况

  4、省力、费力、不省力也不费力如何区分?

  同时,还应引导同学在实验中多加观察、考虑,发现规律,但在实际活动中,很少有同学能进行认真考虑来发现规律,更多的.是随意地、一次又一次地尝试,通过增加钩码个数或移动钩码位置来达到平衡。还有的小组,总是在两边挂相等数量的钩码来实现平衡,探究活动没有深入。这些情况都需要老师在活动巡视中和时发现问题,和时加以指导。并引导同学结合数学知识来分析数据以发现规律。

  通过活动,分析实验数据,解决书中的三个问题,只要小组活动开展的充沛,数据详尽,那么困难并不大。但对于“按怎样的方法步骤收集数据更合理”?同学的考虑并不多,充溢随意性。同时,这一课时的教学时间也相对紧张,假如想要深入、扎实有效地开展杠杆尺实验,建议增加教学时间。因为只有将这个知识掌握了,懂得通过分析用力点、支点、阻力点三点之间距离的关系来区分杠杆是省力的,费力的还是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才干使第三课的活动顺利开展。

《杠杆》教学反思12

  上完这节课,我有一个深刻的体悟:教学的过程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的过程,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促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既要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又要适时点拨、引导、讲授,为学生顺利自主探究提供有力的帮助。

  下面我先讲述一下我的上课思路,我从让学生认识杠杆开始:

  1、通过用钳子、羊角锤、起子翘图钉为例,让学生从这三种工具中选择一种工具将图钉翘出来。并比较这几种方法中哪一种方法比较容易将图钉翘起来,更省力一些?比较实用这三种工具工作时有什么共同点?通过讨论,总结杠杆的定义。

  2、以撬石头为例,讲解关于杠杆的几个名词(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我在对于杠杆五要素的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一边画图一边讲解,同时让学动手和我一起画图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师生交流合作,引出杠杆的五要素。特别是力臂概念的引出,我考虑了很长时间,如果直接引出,可以节省时间,但不利于学生对力臂的理解和记忆,这样也不符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

  3、对于画杠杆示意图,是本节教学的一个难点,很多学生在画垂线段时始终画不垂直,究其原因是画图方法不正确!老是利用刻度尺上的刻度来画垂线,由于刻度较短,很难保证所画的垂线段与力的作用线垂直。在这里我着重强调一定要利用三角板的直角来画垂线段!课本中只是提到力的作用线,我对什么是力的.作用线做了进一步的讲解,如何画力的作用线给学生进行了讲解:分三步来画,第一步,找力的作用点;第二步,找力的方向;第三步,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条虚线。对于画力臂,分为四步进行:第一步,找支点;第二步,画力的作用线;第三步,花垂线段;第四步,标力臂。这样讲画力臂这个难点分为几个小问题,大大降低其难度,使得学生极易于理解,又容易接受,有效地突破了难点,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然后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对于杠杆的平衡条件我采用科学探究的七个步骤,并同时加以引导:

  分三种情况进行探究,

  第一种情况:保持力臂L1、L2不变,改变阻力F2大小,测量动力F1大小;

  第二种情况:保持阻力F2、L2不变,改变动力臂L1的大小,测量动力F1大小;

  第三种情况:保持动力臂L1阻力F2变,改变L2的大小,测量动力F1大小;

  研究数据时,我针对学生提出的猜想:杠杆平衡的条件是①动力=阻力;②动力臂=阻力臂;③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逐个进行研究,最终得出杠杆平衡的条件。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引导学生分析数据,形成科学的结论,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这一节课的关键是对数据的进行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但实验结论隐藏在数据中不易被发现,因而在教学中选择适当的数据展示在黑板上,引导学生寻找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地得出结论通过情景的创设,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产生疑问,提出了要探究的问题,然后,通过等式观念的讲解,使学生在明白“如何处理几个量之间的关系”的方法中,对杠杆平衡条件进行了猜想,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使学生学会了处理问题的方法;

  杠杆这一工具,在我国古代使用较广泛,通过这一部分的教学,让学生感受到中国文化的渊源流长,博大精深。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用实验的方法研究问题,得出结论,可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作风。

  但由于在实验结论得出结论之前学生对实验的操作并不是很明确,我在上课时就规定学生怎样操作,这无形中降低了学生的探索。所以以后上这一节课应在课前布置好预习工作。

  但是,我感觉我的课堂语言过于单调,有时感觉有种语塞的感觉。我决定以后要加强语言方面的锻炼。我认为不足之处就是:情景条件引入的不够生动。以后要多加注意!!

  所以我想说: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探究意识,教一些探究方法是可允许的要求,要想真有什么探究教学,在很多章节上都只能是做个样子(当然这个样子也是必要的)。也就是说:传授这种教学方法,在很多时候是巨大价值的。

《杠杆》教学反思13

  《杠杆的平衡》这节课是粤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下册的一节课。本节课的设计主要是围绕着科学探究进行的。由于日常生活中的杠杆现象学生都非常熟悉,因此,我在本节课教学中将重点放在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上。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我始终是把学生放在一个学习的主体地位,而教师只是引领着学生进行研究的.一个主导地位。现在的教学,不能像传授知识一样直接“教”给学生,而是要更多的创设机会,通过参与活动,让学生亲身体会到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从提出疑问到自主讨论再到作出猜想然后实验验证以至最后的得出结论。并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对一个问题的结果作多种假设和预测。不再拘泥于某个特定的结论,要给学生充分的空间来发挥自己的才能。我在教学中充当的是组织者、共同讨论者的角色,在实验中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地位,发挥了学生积极主动性,有效地利用了学生的探究能力,使实验得到了较为满意的结果与正确的结论。

  不过在对平衡架进行研究的时候,还可以大胆的突破教材原有的框框。让他们尝试在多种的挂法,能否使杠杆平衡,结果又会如何?发现了什么规律?

  另外,在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由于受时间限制,实验探究没办法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进行探究,需在课后,让学生继续探究。

  总之,本节课我是充分运用生活中的事例创设问题情境,体现从生活走向科学新课程的理念,使科学贴近学生生活。同时又通过列举利用杠杆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实例,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使课堂与社会融为一体,充分体现了从科学走向社会的理念。现在则就是通过学生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践能力,创新意识,体现了注重科学探究的课程理念。

《杠杆》教学反思14

  一、学生动手体验使用杠杆撬钉子的过程——————从实例中抽取杠杆模型——————理论学习后再次体验生活中的杠杆,从生活走向物理,又从物理走向生活的理念。这节课课本是通过实例直接给出杠杆的五要素,然后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而此我采取了大胆创新的教学方式:首先由撬钉子的实验介绍杠杆的定义及学生容易理解的支点、动力、阻力三个要素(暗留力臂两要素),接着用的撬棍撬石头(雷同撬钉子)及孩子们坐过的跷跷板(孩子们经常坐有经验)来强化杠杆的定义及三个要素。选用这两种杠杆是基于学生经验易理解的基础上,所以学生会有感而发。同时也为下面用跷跷板引平衡的探究做了铺垫。接着通过一组优美的《生活中杠杆》的画面让学生再次感受体验杠杆及三要素。让学生知道杠杆形形色色,不简单是一根直棒。也为下节课杠杆的分类做铺垫。

  二、杠杆水平平衡实验的探究环节设计思想:="background:yellow;">

  让学生首先由压跷跷板的生活情景,进行猜想杠杆的平衡跟什么因素有关。(孩子们对跷跷板熟悉,所以进行猜想时有依据有感而发,经课堂检验选择这个是正确的)。这个过程设计目的有二个:

  1、让我们的学生经历一个一般的探究过程:猜想、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得结论、评估等这些环节。="background:yellow;">

  2、评估时,教师用反例推翻了他们的结论,也让他们知道了科学不是一两次实验就可以成功的,有好多伪科学也是存在的。所以我们的科学家在研究成功一条规律时,是经过几千次的实验和生活的检验,教育学生要细致分细,进行科学探究时要认真,对学生进行实事求是、严谨治学的教育。

  三、杠杆平衡条件的探究:

  1、首先自制了一个教具————杠杆在任意位置平衡演示器,教具从构思到制作可以说中间也有很多难点,有些东西理论上说的过去,但实际要是去做可以说难上加难,或做出来的东西与理论上相违背,所以做这个教具时试验了好多材料,最后选用有机玻璃用数控机床等精密工具加工而成,保证了实验的结论的准确性。

  2、教师在前面学生思维火花碰撞的`瞬间,引导学生分析杠杆的平衡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为力臂的生成做铺垫。

  3、创新实验设计是对教材杠杆平衡条件实验的一个补充,是对教材的一个弥补。这个环节采用师生共同实验的方法进行,有利于节省时间,并对器材加以控制。

  4、力臂概念引入水到渠成,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5、回过头来和学生一起分析讨论:这个平衡条件是否适合杠杆水平平衡。又使学生明白杠杆水平平衡是个特例,此时,动力臂恰好与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重合,阻力臂与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重合。当杠杆水平平衡时比在其它位置平衡时的优点:可以使力臂落在杠杆上,直接测出力臂。

《杠杆》教学反思15

  今天进行了《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教学。我想放手让学生做这个实验。可有不少学生做完以后还是糊里糊涂的。

  事后我在想这一问题:让学生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很有难度的。

  难度一:

  学生可能还不太明白什么叫“平衡”。我在猜想人类认识杠杆的过程可能也不一上来就想研究“杠杆是如何平衡的”,而是在生活中使用了杠杆,发出了他的有些规律,才会进一步研究什么情况下杠杆会“静止不动”(这也是一种杠杆平衡),到后来才会想到“什么情况下杠杆会在水平位置平衡”,再进一步研究“杠杆匀速转动”的条件,等把这些问题都有一个思考之后,人类才会来总结杠杆的'平衡条件。这一定是一个长期而且很费精力的事情,要不怎么只有一个伟大的物理学家才能总结出来呢!

  难度二:

  感觉出力臂。这不是一个一般人能想象得出的“构建出的科学概念”。也只有数学兼物理学家才能构建出原本无形的东西来。当然这一发现也许很多偶然(刚好处于平衡位置时),但能提出力臂的概念绝对是个创举。于99.9%学生来说,只需正确接受就够了,让他自己来研究只能是想当然的让学生去做。

  难度三:

  学生是否有猜想。也就是说学生是否能“形成”一个他有道理的猜想意见,然后再按猜想设计方案进行研究。

  难度四:

  实验设计方案能否完备。就算有一个猜想,学生能用控制变量法来设计实验方案吗?依据设计的方案得出的结论是唯一的吗?也就是说逻辑严密吗?

  学生照葫芦画瓢也不完整。因为为了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必须得做二次以上实验,但学生绝大多数只做了一次。这不能怪学生,应该说也不能怪我这个老师,因为上面已经讲了实验探究的难度,学生要真想做得好,只有把实验报告上的实验步骤记下来才行,他们自行设

  计实验方案的能力几乎没有。如果只是为了考试,如果在事先我们知道这些是要考的,我肯定有办法让学生严格按标准来做。

  从教材来看,让学生有探究意识就已经很够了,至于探究方法,只能介绍一些,让学生自己感悟吧!

  所以我想说: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探究意识,教一些探究方法是可允许的要求,要想真有什么探究教学,在很多章节上都只能是做个样子(当然这个样子也是必要的)。也就是说:传授这种教学方法,在很多时候是巨大价值的。

【《杠杆》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杠杆》教学反思02-09

杠杆教学反思02-13

《杠杆的科学》教学反思02-04

杠杆的科学教学反思02-17

杠杆的研究教学反思04-05

《杠杆》教学反思(15篇)04-04

杠杆的科学教学反思15篇04-02

杠杆的科学教学反思(15篇)04-02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教学反思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