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学反思> 初中化学教学反思

初中化学教学反思

时间:2022-04-16 11:43:07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初中化学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人民老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快速积累我们的教学经验,如何把教学反思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化学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初中化学教学反思

初中化学教学反思1

  通过几年的新课程教学实践,对我的触动非常深,可以说是脱胎换骨。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以科学探究为课改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学会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基于这一理念,我在教学中,从教师的角色、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中去反思。

  一、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在过去的教学行为中:老师教、学生学;老师说、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以教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其表现是学生为教师服务,而不是教师为学生服务。教师成为传声器,学生成为容器。而现在的课堂教学,教师扮演的是综合角色。也就是说,在学生学习的时候,教师可以以不同的角色出现。当学生遇到难题时,你就应该深入浅出、循循善诱,是一个引导者;,因此要转变观念。我在课堂上,鼓励学生上台讲,当学生出现错误或回答问题的学生闹笑话,其他学生会有反应,这时教师的首席地位就体现出来。我的做法是决不训斥,或打断学生回答问题,而是用目光、语言给以勇气、思维方面的肯定,用心进行交流,然后再予以纠正。不能作为教师居高临下的训斥、命令学生,严重压抑和束缚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展,应该“蹲下身”去与学生平等对话,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作学生的良师益友。

  二、以实验探究为主,多想办法创新实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教学方法上,我抛弃原先那种教师讲实验,学生听实验,教师画实验学生背实验的做法。对新教材的实验认真专研,调动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美国有这样一句谚语:“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得,让我亲做,我才懂得。”这充分说明亲自体验在学习中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演示实验中要改变原来的教师做,学生看的模式,而让学生配合演示或直接由学生演示,同时提出有关问题让学生真正参与进来,使他们成为教育的主体,激发他们的主体意识,使他们成为独立的、自主的、创造的主体。例如,在讲授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所用的药品是稀盐酸和大理石,而学生根据前面内容已经知道碳酸钠与稀硫酸也能反应产生二氧化碳,这必然会使学生头脑中产生疑问:为什么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只用稀盐酸和大理石,而不用稀硫酸和大理石或碳酸钠呢?若教师直接介绍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这便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为此,我设计了如下的探索性实验: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做大理石与稀盐酸、大理石与稀硫酸、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的实验,引导他们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多少,然后让学生交流讨论:实验室制二氧化碳应选择什么药品最好?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药品而且也明白了不用其它药品的原因。这样对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很大帮助。

  三、转变观念,把课堂还给学生

  在课堂上,我现在更多的为学生着想,把课堂还给学生。这样的课堂充满了活力,呈现出了生机勃勃的精神状态,思维活跃,情理交融,师生互动,兴趣盎然。在新课程的课堂中学生比原来有更多的课程改革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为学生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我认为,凡是学生能够探索出来的,教师绝不替代,凡是学生能够独立发现的绝不暗示,让学生从生活、活动、思索、合作交流中学习;尽可能多给一点思考的时间,多给一点活动的空间,多给学生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多一点创造的信心,多一点成功的体验、自由和权利,可以独立思考、自由表达。这些自由和权利大大地释放了学生的个性和潜能,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学生也因此变得活泼、敏捷和富有朝气。例如,在讲常见的盐这节课后,我给学生出了这样一道题:你如何利用家中现有的条件来区分厨房中的食盐和碱面(碳酸钠)?让同学们想办法比一比谁的方法多。同学们讨论的热情简直太高了,有的说加食醋看是否有气泡,有的说尝味道,有的说加水溶解看温度变化,还有的说可以比较二者的去污能力。。。。。。听着学生的回答和争论,我心理由衷的高兴。这样的课堂就是学生的课堂,这样的课堂就是全面发展学生的课堂。的确,教师要授之以渔,要有效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和自主学习,做学习的主人。这是由教师的教向学生的学的转变带来的最大收获和体验。所以我深深地感到,教师应该要想尽一切办法,用自己的人格魅力、以及一些为人处事的经验把教师最阳光的一面无私的奉献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生活的快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个性和谐的发展。

  总之,新课程改革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我大胆参与课改,研究教法、学法,开放课堂,学生参与,师生互动,活跃课堂,认真反思,不断总结提高自身的教学教研水平,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使自己由经验型的教书匠逐渐向专家型的新教师迈进!

初中化学教学反思2

  根据教材的要求、学生的智能水平,把课堂教学程序及方法步骤等写成文本(即所谓的.教案或教学设计)。

  以便于教学的应用和调整。一般化学教案规范格式包括以下六个方面:教案序号,授课日期、节次。

  ①课题:指教学课题

  ②教学目标:包括知识、技能、情感三维目标及本课教学的创造性或拓展性目标。

  ③重点、难点:指教学思考的要点和关键所在,要突出重点,分散难点。

  ④教学过程:写出教学程序的具体设计与安排。对化学问题的提出、理解、形成、应用、拓展过程要有一定的层次,突出形成性练习,注重学生板演等形式的知识反馈与纠错。

  ⑤作业布置:精选习题(在课本与作业本范围内选),难度适当,份量适中,关注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

  ⑥板书设计:对教学中关键性信息内容进行提炼,有利于巩固和反馈。

  ⑦教学反思:教后心得体会。要及时总结、分析,善于发现问题,提出对策。教学反思字数不限。

初中化学教学反思3

  一、教学方面的经验

  (一)认真研究新教材及各章节处理方法:前两年用的是老教材,这两年改用新教材。新教材增加了两个单元,用化学科学知识充实了化学教材,加强了化学与人们关心的课题,如材料、能源、环境、生命健康等的融合与渗透,引导学生从日常的生产、生活入手,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学会用化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二)认真研究新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在新课改的形势下,我加强了新课程观念和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不断转变教育理念,认真研究总结历届中考试题,细心研究考试说明,总结出考试重点和热点,贯穿于教学中,及时提醒学生注意热点问题和重点问题。

  (三)深化课堂教学的改革:在教学中重视和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加强化学用语和实验基本技能的教学,扎扎实实打好基础。在课堂上,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时间。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题目,有意识地去锻炼他们思维应变、组织表达的能力。尽量让大多数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多让他们在黑板上写板书,发表自己的观点,动手操作。在课堂教学中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等教学辅助手段,使化学实验教学情景集色彩、图像、声音、动感等多种特点于一身,使学生有置身于真实情景之感,达到良好的效果。

  (四)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抓好知识的应用:近年来对环保、能源等社会热点的考查力度逐步加强,这就要求教学要突破单纯灌输课本知识的限制,让学生有时间阅读课外科学知识,尽可能多地接触、认识社会,用化学视觉去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

  (五)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虽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他们很需要得到老师的鼓励,因此我密切关注每位学生的学习状态,多与学生谈心,当他们取得进步时我表扬鼓励他们;当他们退步时我找他们个别谈心,帮助他们找出原因。在课堂上尽量地挖掘每个学生的特长加以称赞,激励他们喜欢上化学,变要他学为他要学。

  (六)练习和考卷的选择:一份好的练习和考卷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练习要进行合理精选,减轻学生的课后负担,使学生在轻松高效中掌握知识。

  (七)科学制定计划:制定出详细的教学、复习计划,明确其内容和要求。有了计划的引导就会有条不紊地进行,避免教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二、教学方面的不足

  我还应该多注重信息交流,主动与一些学校进行交流与学习,扩大资料来源,充分发挥信息互动,取其之长补己之短。

  教育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学生的特点和问题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作为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我必须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掌握其特点、发现其规律,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

  三、有待反思的问题

  “初中化学探究学习”在现行初中化学教材这棵“老树”中“开出了新花”,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在实施过程中,同时发现了一些其它问题有待解决:

  ①如何让学生在开始学习化学时,尽快具备进行科学探究学习的思维能力。

  ②学生学习的日益深入,想探究的实验越来越多,非课堂内做探究实验,在没有教师在场的情况下,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如何控制。

  ③学生对探究学习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兴趣,由于时间概念淡,易影响其它学科学习。引起家长的反对这一矛盾如何解决。相信,经过更全面系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初中化学探究学习”会取得更佳的教学效果。

初中化学教学反思4

  长郡中学教学开放周,我上了一节题为“化学平衡”的高三复习公开课。课后,感慨良多。化学平衡是一个重要的化学概念。化学平衡概念比较抽象,化学平衡观点的建立也具有一定难度。“化学平衡”是高中化学教材必修块的内容,它是中学化学的重要理论之一,是学习电离平衡、盐类的水解、卤化烃的水解、酯的水解的基础,对很多知识的学习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让学生能达到浅显易懂的教学效果就是课堂的最大收获,使之建立起清晰的化学平衡的观点是本节教学成功的关键。

  本节课我的教学主线是:1.首先向学生灌输一种化学的思想,也就是化学究竟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我举了工业上合成氨的例子,即如何来正确认识一个化学反应,提出了四个字“质”—质变,反应物可以生成生成物;“量”质量、物质的量;“能”能量的变化,即吸热和放热;“效”—效率、效果,即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问题。以此来引入新课。2.回顾化学平衡知识点,提出可逆反应的'定义,以及可逆反应的特征。3.从可逆反应入手,结合几个高考里面经常出现的图像,提出化学平衡的概念。并有学生归纳总结化学平衡的特征。4.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即化学平衡的判据。5.课堂练习题目巩固知识点。

  进入高三复习已经两个多月时间,感觉自己还是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的复习方法。归结起来也就是:“诊断练习”----“知识点回顾”-----“走进高考,高考真题赏析”-----“重难点突破”------“课堂练习”。两个多月下来,感觉效果不错,但是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就是课堂上学生活跃力不够。到了高三全是复习课,学生已经有了对知识的认知,以前总感觉这样很正常,但是听了师傅的课才发现,原来不是这样的。师傅的课堂,充满了所谓的“人文关怀”,师生配合非常好,学生的主体地位非常突出,而且有很多学生主动举手回答问题,这在我的课堂上是没有的。这段时间我也在反思这个问题,也请教了备课组很多专 家和老师。主要原因是,自己讲得还是太多了,生怕学生不会,生怕学生遗漏一些知识点。但是忽略了这是复习课,学生对于一些简单的、基础的知识点,已经通过自主预习、复习,早已经掌握,因此提不起兴趣也是很正常的。

  其实从上次上完组内“硫及其化合物”公开课后,结合了很多老师给我的意见我也在进行自我调整,反思课堂教学。在课堂上多让学生讲,自己在旁边只是提醒、引导、点评。明显能感觉到学生的兴趣提上来了,而且非常高涨。当有的学生回答问题时,别的同学都能比较认真地听着,然后进行补充。学生的兴趣起来了,因此成绩的提高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中国有句古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个人认为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传给学生的是方法、兴趣、解决问题的态度和审视问题的穿透力。让学生感到这门课学起来简单就是你的本事,这应是我们教师在教学教研上最该投入精力的一面,更是真正站在学生立场为他们着想,而且这样更能提高教学质量。

初中化学教学反思5

  一、努力做到课堂精讲精练

  精讲精练字面上可以说是陈词滥调,但在教学实际中它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它需要不断创新,不断充入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思维和教学探究,努力做到每一堂课的精讲精练,是一个教师时时刻刻必须追求的课堂教学目标。

  备课过程中我首先对章节知识的大结构进行粗框架、主线索的大扫描,定好大方向后,再侧重知识点之间的有机衔接和知识梯度的合理铺设,重难点知识要自然合理穿插引入,努力实现学生课堂和课后自我突破,使学生在表观抽象、散乱、灵活的化学理论知识面前轻松领略逻辑和本质在化学理论推证、分析应用中的魅力。真正实现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方法的教学目标。对于课上例题及课后练习都按照题型进行精心的筛选,使学生在练习时能够有的放矢,事半功倍,扎扎实实。

  对教材的处理,我觉得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1、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教学应首先明确内因与外因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外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关键在于突出改变反应条件,化学反应速率改变的根本所在——有效碰撞理论。碰撞和活化分子理论仍是本节内容教授的核心本质。

  2、压强对速率的影响情况较复杂,关键是要分清引起压强改变的原因是什么,但在压强对速率影响的万变题型中要始终坚持引导学生把握一个基本不变原则:压强的影响归根结底是浓度对速率的'影响。压强的变化如果没有引起浓度变化,对速率则没有影响。

  3、化学平衡概念的引入建立于对同学门已经很熟悉的溶解结晶平衡的复习基础之上,类比于化学平衡,找出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动、等、逆、定、变,为避免部分同学将达平衡时“浓度不变”理解为“浓度相等”,课本上反应达平衡后CO、H2O、CO2、H2浓度示例数据可稍做改动,以免误导。

  4、化学平衡部分知识的检测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平衡状态的判定、化学平衡的有关计算、等效平衡的判定。这三方面均为重难点。教师在处理这类知识应用时,应牢牢把握一个解题原则:万变不离其踪。①平衡状态的判定标准各种资料上总结的是林林总总,但归根结底是看正逆速率是否相等或浓度是否不变,②平衡计算的关键在于训练学生起始量、变化量、平衡量三种关系的规范应用,③等效平衡的判定可编设习题引导学生通过自我练习先对概念产生感性认识,再由教师归纳总结判定依据:恒温恒容看数值,体积不变看比例;恒温恒压看比例。

  二、抽象知识生动化、形象化

  为将本章较多微观抽象的的理论具体化,在备课和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实验、绘图和大量生动形象、贴近生活实际、通俗易懂能体现时代特色学生喜闻乐见的事例进行比喻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知识,化解难点,让学生认识到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等许多知识同出一辙,提高学生的认知度并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

  本章课本内容已例举大量形象比喻,现把自己在教学中引用的一些实例列举一二:

  1、使用正催化剂降低了活化能,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

  比喻事例:体育课上跳高,降低竿的高度,跳过的同学就多。

  2、平衡的建立有多种途径。谚语:条条大路通罗马。

  3、铁与硫酸反应加入醋酸钠速率减慢而氢气生成量不变。这里可把醋酸根的作用比喻为银行,硫酸电离的氢离子是家中的大量现金,部分存入银行(醋酸根),需用时提取,减缓了花钱速率,但资金总额未变。

  我个人一直有这样一个观点: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传给学生的是方法、兴趣、解决问题时处变不惊的态度和审视问题的穿透力。前几天听晓庄学院的在线继续教育让我感受颇多,其中钱志亮教授有句话让我记忆非常深刻,他谈到教师与专家的区别是什么时说,教师是把一个原本复杂难懂的问题或事物用自己的理解,用最简单形象,容易理解的语言呈现给学生,这就是教师。让学生感到这门课学起来简单就是你的本事,这应是我们教师在教学教研上最该投入精力的一面,更是真正站在学生立场为他们着想。提高教学质量要先从我们的业务本领做起,而不是变相转加在学生身上。

初中化学教学反思6

  化学是初三学生刚接触的一门课,我相信只要师生齐心协力,一定可以将化学学好。在过去的教学工作中,让我收获最大的是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对于每一位教师而言,发现问题、并从问题和困惑中去寻求解决的办法是自身提高工作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而要走通这条途径就必须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的反思——总结成功的经验、探寻失败的教训!

  我在教学工作中的反思有以下几点:

  一、备课要被学生,才能讲好每一节课。备课是教师课前所作的准备工作。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它既有明确的意义又有大致的范围,因此上课前教师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可以通过认真备课来了解教学大纲、熟悉教材、收集和组织材料,更应从备课活动中对学生的情况进行分析,减少教学时的不确定感,找到一个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教学质量就会显著提高。 教学实践中,我更多的是从教材、教参出发来进行备课,很少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此在教学中时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当我自认为讲解分析清楚的时候,学生却不知所云、鸦雀无声;当我自认为内容简单、不必强调时,学生却常在此出现错误;当我自认为学生在考试中能取得较好成绩的时候,学生的成绩却让我惨不忍睹。经过反思,我认为在教学中应加以改进,备课环节更注重“备学生”。我发现我所教这三个班的学生大多数缺乏主动思考问题的能力,更缺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他们更多的是寄希望于老师直接的`讲解。这一点与正在实施的“课程标准”中对学生能力培养目标是背道而驰的。要让学生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就得先让他们学会主动思考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的陈述应少,提问应多,学生思考与回答问题的机会就多了。让学生在不经意中树立这种观念——想知道为什么,不能再坐等老师的讲解,自己要先行思考。对于后进生,我将教学要求适当降低、教学进度适当减缓、课后作业量适当减少,让他们觉得这门课程并不难学、并能保持对化学学科的兴趣。

  二、老师幽默,学生有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我们教师工作的动力基础,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调节课堂气氛的能力,要敢于和学生说笑话。天南的、地北的、国内的、国外的、与化学有关的、无关的。有的学生说水是由h2 和o2组成的,我说“那坏了,h2 和o2是气体喝一口你就飘忽,喝一杯水是不是就有坐飞机的感觉,如果喝的再多可能就会飞向美国了。同学们想,如果在空中点火抽一支烟,什么结果?”,同学们吆喝“爆炸”,因为h2 和o2遇火可能发生爆炸,我说那只有唱“伤心太平洋”的份了,生哈哈大笑。学生要喜欢这课,肯定要先喜欢老师,如果哪位老师很幽默,学生肯定喜欢与他交流。喜欢老师,就会主动接近老师,肯定会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三、用教师的激情点燃学生学习热情。热爱所教的学科,要找一种不吐不快的感觉,找一种与学生分享快乐的感觉;用某老师的话说“用教师的激情点燃学生学习热情。”

  四、抓住每一个教育的契机,不放过任何一个教育的最佳机会。如:作为一名化学教师,在上第一节化学课时要用最短的时间认识所教的所有学生,下课后不看花名册能认识各位学生。 “张三,你很聪明” ,“李四,第二节课你就给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王五,……”,实在没有话说,就“认识你很高兴”,利用这短短的5分钟,让学生知道老师很了解他们,加强了师生间的联系。 再如:老师检查目标作业时,有的学生自信地说“老师,你看”,有的则说“没问题!”,再看部分没有做完作业的同学只有不好意思的份了,老师则说“很多同学作业写得很好,老师都很受鼓舞,一定尽心教好同学们,你不受鼓舞吗?下次作业你能主动给老师看看吗?”

  五、课堂设计悬念,扑捉学生亮点。课堂教学要有悬念,要利用问题或问题组给学生提供闪光的机会,让学生告诉学生。如:10毫升水和10毫升酒精混合体积如何?猜一猜,有猜大的,有猜等于的,有说不知道的,但有许多学生说“小于”,而且还能说的同学们心服口服,一个小问题就能增强好强心、好奇心,达到激励学生的目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如:下课前留一些新颖、难度较大的小题目,告诉学生“老师等待着你的结果”,往往是当天就有许多学生在课间围着老师,“答案是几?”“我做的对不对?”,热情特别高。

  六、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教师的教学要有特点,形成规矩,并且要引导学生尽快适应教师的教法。①新课堂堂清,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轻松、愉快。最笨的办法:讲完后领学生集体读一遍、集体背一遍、个别学生再检查一遍。②课前作业必检查,哪怕写一个或几个关键字,也能显现出对知识的掌握程度。③习题讲评课,要求学生拿起笔,把题目种的关键字、关键次划出来,把牵扯到的计算式子列出来,答案自然就明确了,下次再见到类似的题目,眼睛肯定会一亮。教有规矩,学有方圆。在学生适应老师后,他们就知道了老师要讲那一个题、以哪一种物质为例、甚至说哪句话,表现出学生较强的主动性。如:在讲化合价时,九年级六班一名男同学不等老师开口就一边聚首,一边对同学说“老师肯定要问谁把化合价标在题目上”,真是说道老师的心里去了,很高兴,因为学生知道老师要求他们做什么,知道老师喜欢什么。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学生适应老师,走在教师的前面,占领学习的主动权,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七、每节课后必反思。一节课有很多问题或情景,课堂上的效果不一定与我们设计的一样,那么我们就应该反思一下原因,记下这节课的不足,为以后的每堂课做好准备。

  总之,作为一位老师,无论多忙都应该先反思自己一节课的效果,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成长,在不足中寻找自己的失误,成就自己,成就学生。

初中化学教学反思7

 一、做新课程的有效执行者和建设者

  (一)凸显“以人为本”的价值观。

  1.把“生活世界”作为化学课程内容的范围。给学生呈现人类群体的生活经验,并把它纳入到学生的生活世界加以组织,使化学”进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亲历情境”。例如,学生提出为何擦亮了的铝饭盒蒸几次饭后又会变暗?通过热烈的讨论,学生深刻理解了金属发生的缓慢氧化。

  2.通过学生反思性、创造性实践建构人生意义。因为课程所提供的内容是与人类群体的生活经历, 以及学生个体的“生活经验”和“亲历情境”相关的内容。这些内容往往不能通过灌输而获得, 而需要通过反思人类的生存状态, 以及个体生活方式来理解。因此, 我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把课程仅仅理解为有关教育内容的东西或文本,而是把课程动态地理解为学生反思性和创造性实践来探寻人生意义的活动及其过程。例如, 通过对燃烧条件和燃烧现象的探究, 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浓了,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更深刻了,懂得了如何让可燃物充分燃烧,如何安全用火和灭火,大大提升了学习化学知识的品位。

  3.以理解、体验、反思、探究和创造为根本, 实施课堂教学。在平时的化学教学中我们不把学生视为书本知识的接受者, 而是关注学生与课程之间的关系,注意理解、体验、反思、探究和创造等基本的活动方式。例如,学生通过社会调查和走访, 了解了当地近三十年来水资源的变化情况, 获得当地水资源从“很好—被工业化生产所污染—正在被综合治理”的第一手资料,反思人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反思人类的生存状态, 自觉地做水资源的保护者和宣传员。“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让每一个学生个性获得充分发展”这是当前十分重要的课程理念,是一名化学,教师进行课堂设计和实施课堂教学的根本落脚点。

  (二)倡导学习方式的改变—积极推行“自主、探究与合作”式学习。

  在教学中我们改变了原有的按教材内容灌输的教学方式,加强实验教学,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开展化学实验和探究活动,强调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把学习过程中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例如,学生进行了一周的课外自主探究活动,比较了铁制品在不同介质中锈蚀速度的快慢,然后进行广泛的交流和讨论,得出了影响铁制品锈蚀快慢的因素,寻找防止和减缓铁制品锈蚀的方法和措施。学生学习知识更加灵活,理解知识更加深刻。

  (三)尝试运用新的评价—注重评价的“发展性”和“多元化”。

  在教学中我们鼓励学生个人思考,尝试运用学生成长档案袋、小论文、答辩、各式各样的小制作等多元化的评价形式。重视受评人的积极参与及其自我评价,并让受评人学会自我评价。更加重视对评价本身的再评价,使评价成为一种开放式的、持续的行为,确保了评价的'自身不断完善。例如,组织学生举办化学晚会,每个学生表演一个趣味小实验,学生当评委,使学生有成就感,能享受成功的喜悦。

  二、教师教学行为有了很大的变化

  (一)教学观念: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树立个性教育意识。

  在教学上我致力于“打好基础, 促进发展”。促进学生发展,并非让每个学生、每个方面都按统一规格平均发展。如备课不用一种模式,课可用不同的方法,考试不用一把尺子,评价不用一种标准。树立了有差异而无差生的素质教育基本观点。对待学生的差异, 不是完美主义地只用一种尺度去衡量学生,更不是要求学生处处学老师那样,没有失误。而是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把握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因材施教。

  (二) 教学目标:由传授知识为中心向能力发展为中心转变—树立课程目标意识。

  教学设计由“给出知识”转向“引起活动”。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自信、科学态度和理性精神。彻底改变了以往课程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树立了课程目标意识,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三)教学关系:由“以教定学”向“以学定教”转变—树立了主体意识。

  1.学生课堂上有充分的时间参与训练,并且尽可能让全体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人人动脑、动口、动手,参与实质性教学活动。

  2.创设问题情境,要让学生带着问题主动去探索,在教师的引导、启发、点拨下悟出道理,得出结论。

  3.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和善于质疑问难,自求解答,培养学生主体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四)认知活动:重视结果教学向重视教学过程转变——树立了训练意识。

  学生的学习活动往往经历“(具体)感知—(抽象)概括—(实际)应用”的认识过程。因此我在教学设计中尽量揭示知识的发生过程, 暴露知识思维过程。例如,我和学生一道学习空气的组成时,引用了大量的化学史料来展示发现空气组成的探究过程

初中化学教学反思8

  盐类物质是我们初中化学教材中最后研究学习的一类物质,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定的研究物质的方法,在学习碱和酸以后,学生已经对研究物质的性质有了较强的接受能力了,所以在介绍和归纳的盐的性质时,我就可以充分的让学生有讨论,自己总结的空间了。对于具体的一些应用也可以展开。培养学生学习把所学知识联系起来,寻找规律的能力。

  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基础有差异,因此在课堂上的反应有所不同。这节课基本能使学生接受所学的内容,但是对一些学习特别困难的学生收益不大,这也是我这节课的缺憾之处,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是值得我去用心钻研的。

初中化学教学反思9

  下面我就我校在实施初中化学新教材的过程中取得的点滴经验和遇到的部分困惑作一些简单的陈述和思考。

  一、提倡并推进“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是学生轻松学习的有效途径之一

  “合作学习”关键就是要做好三个有机结合,即“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有机结合,“学习过程”与“过程评价”有机结合,“小组合作”与“伙伴合作”有机合作。对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求学生:

  (1)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

  (2)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

  (3)期望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的沟通。

  (4)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

  (5)对于各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

  (6)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

  经过两年来的教学实践,我们的学生已初步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

  二、赏识教育,鼓励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是学生有效学习的途径之二

  古语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而大进”。可见“质疑”的重要性,在化学教学中,它更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起点。教师反馈给学生以鼓励和赏识,会让他们充满自信,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学生的思维才会被激活,才敢于提出问题,勇于去创新,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教师对学生的信任和赏识是一种巨大的`鼓舞力量,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转换角色,改变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是学生有效学习的途径之三

  在教学方式上,教师不再是“传道、授业、解惑”,而应该是帮助和引导。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引导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和形成有效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真实、客观的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化和由此发现自己的潜能及发展方向。

  学生的学习方式一般有接受和发现两种,这两种学习方式彼此是相辅相承的关系。但是传统的学习方式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与掌握,冷落和忽视发现与探究,不仅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反而成为学生发展的阻力。改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质疑、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主动地参与,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和培养学习能力。我们在教学时立足于学生的学习基础、能力发展水平以及兴趣爱好和潜能,设计必要的教学环节,让学生自我发现、主动构建抽象的概念和结论,提高学生的认识、理解、实践能力。

  教材上面有大量的图形,能直观地帮助学生了解自然界和物质世界的奇妙,丰富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同时也给学生带来无穷无尽的直觉源泉,这种直觉是增进教学理解力的有效途径。由此得到启示,如何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出来,不仅能使学生牢固掌握知识以及理解各知识点间的联系,更能培养学生系统归纳知识的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作好辅垫。思维导图形式多样,内容齐全,相当直观,效果很好。

  当然在实施新教材的过程中,出现的困惑和不解也不少,常让我们沮丧、踌躇不前,阻碍着我们的教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问题意识薄弱,不能提出问题或不善于提出问题。传统地教学模式使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造成学生不善于思考,思维惰性大,问题意识没有表现出来,处于潜在状态,不能让教师在课堂内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学习化学在缺乏问题的探讨时,就会使得教师的教学处于盲目性和无针对性,收效不大。

  2、现在的课程新教材表面上看越来越简单,学生拿到课本自己都能看懂。而实际中考的难度并没有降低,反而有加大难度的趋势。众所周知,我国目前的教育体系仍然围绕着中考、高考的指挥棒转,进入什么样的高一级学校还是分数说了算。如果完全按照课本讲课,无异于在误人子弟!所以我们常常将老教材的部分内容掺入进来,费时又费神,学生又不理解,认为是在加重学习负担,造成学生跟教师之间难以达成共识,与事无补。

初中化学教学反思10

  活动1中教材直接通过学生观察“用大针筒把空气压入石灰水中,发觉石灰水变混浊(速度慢)”来得出结论: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而学生尚未有“二氧化碳能使橙清石灰水变混浊”的“前知识”,因此仅仅通过这一实验就想得出这一结论势必有些困难。因此我在作这个实验之前,先作好铺垫:取三支试管,辨别倒入橙清石灰水,然后让学生用吸管在其中的一支试管中吹气,发现橙清石灰水变混浊,学生很快就明白了是吹入的二氧化碳使橙清石灰水变混浊了,在了解了二氧化碳的这一性质之后,再在第二支试管中用大针筒压进空气,发现橙清石灰水也变混浊了(由于效果没有是很明显,改良方法——将其置于黑色背景下),但速度较慢,通过比拟,学生很容易得出“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而且含量较少”。

  活动2中教材通过让学生观察“将一根燃着的木条放到一瓶空气中,发现木条继续燃烧,且没有燃烧得更旺盛”来得出结论:空气中含有氧气。同样的,学生尚未有“燃烧需要氧气”的“前知识”,所以很难得出这个结论。因此在实验之前,我也是先作了“将木条放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让学生认识到氧气能够支持燃烧,然后再作上面这一实验,学生发现木条在空气中也能燃烧,但没有氧气中剧烈,马上就能得出“空气中有氧气,但空气中的氧气浓度较低”的结论。中间体

  活动3是通过无水硫酸铜来检验空气中水蒸气的具有,考虑到无水硫酸铜由红色变为蓝色的即时效果不是特别理想,这一实验需要教师在课前一天作好准备——将无水硫酸铜敞口放在空气中。

  其中验证空气中存在水蒸气的实验中书本上用的是让无水硫酸铜由白色变为蓝色,通(you2bai2se4bian4wei4lan2se4_tong1)过颜色的改动来证实空气中水蒸气的存在。虽然用了冰快来增强空气中水蒸气液化为水的几率,但是仍需要较多的时间才干到达效果,在课堂上是很难达到鲜明的实验效果。而且在上课的这两天天气一直都是阴雨天,实验药品(无水硫酸铜)自身就呈现为淡蓝色,我们只有通过加热使其变成白色的反证来说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后来听了外国语老师的课,我觉得把上一章的实验(测定硫酸铜晶体中的结晶水的含量)结束后的实验药品彩腔回收,而是让学生带回家,不密封保管,等现在来上这节课时再把药品搌示进去就能观察到良好的实验效果。把课堂上演示实验变成每个学生的家庭实验,而且还不需要学生作过多的工作,而能达到更好的实验效果,值得借鉴。

  无机化工

  二、逆向思维解决问题

  用“瓶子里还有气体吗?还有几?”的问题翻开学生的思维,通过逆向思维解决消耗气体氧气的含量为约1/5,并且用燃着的木条伸入赊的集气瓶中,米条熄灭,又一次直观的得出氮气的性质:不助燃也不支持燃烧。

  三、注重生成激发思考

  另外可以看出这个老师的课堂机智及重视学生的生成,比方说讲到实验失败的原因时,有同学提出,可能是外界的气压本身低。他将这个课堂生成的问题抛给学生:外界的.气压本身低。。。,自己对于这个问题怎么考虑?

  一、充沛挖掘引入实验

  前逆空瓶不空的引入实验,事实上这个引入以前上课也有用过,在证明空气的存在的实验中,设计这样的实验:把空塑料瓶的空气在水(加红墨水)中挤出来,并观察到松手后,塑料瓶中出现水柱。这个实验既证明了空气的存在,温习了大气压强的存在,并为后面的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实验中水从烧杯挤入集气瓶中的实验现象的原理剖析作一个知识的铺垫。

  但他在通过挤压空瓶排水冒出气泡来证明空气的存在之后,接着又让学生看水的倒吸,为了看的更清楚,他将里面的空气进一步的挤出,倒吸的水就更多了。事实上这个环节揭示了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原理,听课事先就觉得这个环节的设计较好,这样学生能自己解释后面水为什么能倒吸的原理,

  而且让学生能自己理解倒吸多少体积的水,说明减少了多少体积的气体,轻松解决实验中难点的现象解释,有点遗憾的是,他没有多问一句:为什么会倒吸呢?如果此时让学生自己去讨论原因,学生能很好的用气压解释,能很有效的指导下面检验氧气多少的实验设计。

  在实验的过程中放入的红磷是过量的,从红磷的剩余与火焰的熄灭可以证明剩余的气体是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但是如果在这个实验过后,再用扑灭的木条置于集气瓶的瓶口,观察到火焰的熄灭则可以更加直观的再次证明剩余的气体的性质。

初中化学教学反思11

  化学综合计算题,把较多的化学基本概念化学原理,物质知识和多种计算机能联系在一起。进行综合计算题的练习,可以更好的练习学生灵活运用知识,提高学生化学计算技能和解题能力。在加强综合计算题指导时,着重点放在题目的分析和解题思路上

  中考试题中,实验题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也是学生易失分点,此类型题应引起了我们老师的'高度重视。在教学及复习中加强了这一部分的力度,引导如何审题、实验设计方案,收集相关题型加强训练。

  以上是我在教学上的一些体会,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会有收获。

初中化学教学反思12

  (一)制订教学计划通读《初中化学课程标准》,特别是要领会课程标准中对本册教学内容的目标要求。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教学计划,计划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课程标准对本册教学内容的具体要求,做好教材分析及学期化学教学目标分析;

  2、情况分析。包括尖子生、学困生及中等生的人数、学生的学习习惯等;

  3、目标要求。理解并把握《化学课程标准》关于9年级化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阶段目标;

  4、教学进度。写出单元和课时的教学时数,包括课题学习、复习、检测等时间安排(要写明具体日期和周)。要求以表格的形式呈现。

  (二)教学设计化学课教学要精心设计,注重知识的落实,必须提前备课1~2课时,并做到:

  1、钻研教材。研究并熟悉教材相关内容的'编写思想、特点、体例、呈现方式,例、习题的编排意图,难易度、层次;

  2、了解学情。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知识及经验基础,学习态度与方法;明确学生在本节课的化学学习中,难在哪里?为什么难?怎样破难?

  3、熟悉课型。根据教学进度安排,进行三类课程的备课,即基础性课程(包括新授课,复习课、评讲课)、拓展性课程(应用性或活动性课)、综合性课程(课题学习课)等课型的备课;

  4、设计教学过程与方法

  ①教案要求学习目标(包括知识技能目标与过程性目标)明确;

  ②化学活动过程设计(问题的提出、理解、形成、应用、拓展过程)明晰;

  ③学习活动方式设计得当,评价调控处理适度;

  ④教学内容要重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5、媒体与教具使用,根据教材内容、课型和教学方式,要求学生提前备好上课必须的学习用品。媒体的使用要适度,知识的过程展示要详尽。

  6、板书设计:对教学中关键性信息内容进行提炼,在黑板或展示板(屏)上的以图文呈现式的设计,设计要围绕教学目标,有利于巩固和反馈。

初中化学教学反思13

  摘要:九年级是化学基础教育的启蒙阶段,讲故事———讲与化学相关的故事———已成为化学课堂吸引学生注意,提高学生兴趣的重要方式,也是让学生实现社会化的重要方式。“水的净化”教学以故事为线索,着重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建构真实课堂。在教学片段点评的基础上,就故事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从设计教学境脉、构建“有意义的学习经历”、微视频的使用等方面进行反思。

  关键词::故事教学;初中化学;反思;水的净化

  1问题提出

  九年级是化学基础教育的启蒙阶段,是“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必要的基础”的重要阶段,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化学思维、将学生引入化学殿堂的重要阶段。然而,一方面由于长期应试教育模式的传统习惯,教师往往片面强调化学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另一方面由于应对升学考试的需求,知识内容的掌握依然是课堂教学中主要的目标追求。教师为了实现大容量、高效的课堂,有意割裂了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得学生被束缚在抽象的符号世界中。这样的课堂教学使学生对化学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自信,畏难情绪日益滋生。因此,我们教学中的当务之急是,实现化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融通,体现化学的学科价值,从而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我们尝试在“水的净化”一课的教学设计中引用了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风靡全球的真人秀节目“荒野求生”。本文在教学片段点评的基础上,就故事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进行反思。

  2教学思路与流程

  本节课的教学流程见图1。我们试图打破新授课的常规模式,充分挖掘贝尔格里尔斯(下称“贝尔”)“荒野求生”的视频资源,精心设计情境。围绕水的净化,组织了贝尔野外生存中净水的几个微视频素材,将教师的主导意识(问题线)和学生的认知途径(活动线)巧妙地串联起来,一方面,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把课堂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把学生由课本知识引向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创设系列“水”的问题情境,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健康的生活观念,感受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同时,通过合理地选择净水方法,理解水的不同需要,让学生养成正确的资源开发意识与科学耗能观念,提升核心素养。

  3教学片断实录

  3.1片段一:新课导入

  师:今天,我和大家来一次说走就走的野外旅行,学习一种野外求生的基本技能———水的净化。有请我们今天的野外旅行向导。播放微视频1:(写实电视节目《荒野求生》的片头)一组蒙太奇镜头展现野外生存第一人———英国探险家贝尔格里尔斯在沙漠、沼泽、森林、峡谷等危险的野外境地施展野外生存绝技的画面。师:下面让我们跟随贝尔去寻找水源并获得饮用水。播放微视频2:(《荒野求生》片段)贝尔蹲在山涧旁捧起溪水:“因为现在正值雨季,有很多水从山上流下,你可以看到水很浑浊,里面有很多沙子,还有很多淤泥……”。师:从山上流下的这杯泥沙水,一般情况下可以直接饮用吗?生:不能。师:让我们与贝尔一起来想想办法吧!点评:《荒野求生》是中学生喜闻乐见的一档节目,用其作为课堂教学引入,新奇感、震撼力都相当惊人。水是野外生存必需的基本保障,因此情境引入也与教学内容高度地契合。这样创设情境,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出发,激发学生兴趣、引发思考。

  3.2片段二: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

  3.2.1明矾净水———吸附沉淀法师:静置一段时间的泥沙水,是不是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澄清呢?以前,在没有自来水的农村,暴雨过后的河水很浑浊,而人们又急需饮用水,怎么办呢?播放微视频3:(《荒野求生》片段)水缸内盛有浑浊的河水,村民用一块明矾在水缸内壁摩擦几圈,水中形成胶状物,再把干净长木棍放入其中沿一个方向搅动几下,水逐渐变得清澈透底。师:搅拌时,在水中看到了什么?生:胶状物。师:这种胶状物就是明矾溶到水中形成的一种具有吸附功能的物质,它吸附了水中小颗粒,使其形成大颗粒而沉降,这种净水方法称为吸附沉降。

  3.2.2过滤分离法师:刚才我们通过沉降的方法将浑浊的泥沙水进行了净化,那贝尔又是通过什么方法来净化的呢?播放微视频4:(《荒野求生》片段)贝尔使用帆布包内袋制作过滤装置除去水中的泥沙。师:贝尔是怎么净化的?生:过滤。师:他用什么过滤的?生:布袋。师:布袋的作用是什么?生:分离泥沙与水。生:过滤是将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师:日常生活中的过滤器有哪些?生:筛子、渔网、纱布、茶叶漏、漏勺、淘娄等等。点评:在明矾净水的教学中,视频使用别出心裁,可以直接明了地让学生了解明矾净水的全过程,能够清楚地比较明矾净水前后的差异,效果显著。过滤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教者通过贝尔用布袋净水视频引出过滤概念,从而延伸到日常生活中的过滤操作。

  3.3片段三:除去水中的色素、气味等可溶性杂质———活性炭吸附法

  师:(展示过滤的水)过滤只能除去不溶性杂质,而颜色、气味却没有除去,为什么?生:它们含有的都是可溶的物质。师:贝尔在野外生存时,也经常遇到同样的问题,我们来看看他是如何处理的?播放微视频5:(《荒野求生》片段)贝尔将烤焦的木片敲碎,放入水中。师:颜色和气味真的能除去吗?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参与演示实验,将有颜色、有气味的水倒入事先准备的装有黑色物质的注射器中,并将水挤压到小烧杯内。师:(学生代表)观察处理过的水的颜色、闻一闻它的气味。生:没有颜色、没有气味了。师:注射器中预先放的是黑色的木炭。木炭疏松多孔,表面积大,具有很强的吸附作用,常用来除去色素和异味等。而防毒面具、净水器中用的则是吸附效果更好的活性炭。投影:电子显微镜下活性炭内部细微密集的孔隙结构。点评:教师通过视频“贝尔利用木炭去除颜色”引入吸附净水法,继而利用注射器设计了一套简易活性炭净水装置,具有现象明显、便于控制、时间短等优点。

  3.4片段四:海水的淡化———蒸馏法

  师:前面,贝尔为我们找到的都是淡水,如果野外生存是在一个孤僻的海岛上,又如何得到饮用的淡水呢?生:蒸发海水、雨水、露水……。师:我们来看贝尔是怎么做的。播放微视频6:(《荒野求生》片段)贝尔模仿大自然造雨的方法得到淡水。师:贝尔得到淡水的过程中运用了什么原理?生:学生叙述,得出蒸馏的原理。师:你还有什么方法得到淡水?视频中贝尔的蒸馏器是仿造什么来制作的?生:大自然造雨。点评:实验室的蒸馏操作在实际生活生产中用的很少,更很少演示,教师还是通过视频展示贝尔得到淡水方法,让学生从中感悟蒸馏的原理。

  4对教学实践的反思

  著名作家王开岭曾经指出,故事是吸引受众、传递价值理念唯一有效方式。中央电视台的记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中每件美食都与人物的故事结合,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化学的课堂一定也是充满着故事的课堂,每个知识的起源与发现背后都有一段绮丽、美妙的故事;每个知识的应用也会产生吸引学生的故事,因此每个教师都应是位讲故事的高手。

  4.1运用故事设计教学境脉

  社会建构主义认为,社会情境在学生的认知发展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是儿童认知与发展的重要源泉,学习高度依赖于产生它的情境。而所谓情境学习,即指在所学知识的真实的、应用的环境中,通过目标定向的活动而进行的学习[1]。化学课堂中表现为“将化学问题或事实镶嵌在一种模仿或真实的环境中,呈现给学生,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习者寻求问题解决,以达到认知和谐”[2]。这种“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化学场景”,并利用其发生、发展的过程联接教学内容,称之为教学境脉[3]。千百年来,在这奇妙的世界上酿出的与化学知识相关的故事,真是浩如烟海,教师可以利用这些故事创设教学境脉,并贯穿教学的整个过程,形成具有驱动性的问题系列。本节课即以“贝尔野外求生”的活动故事为境脉,以获取干净的饮用水为目标,不断地产生问题驱动学生基于已知的经验去思考、去学习,从而串联起水的一系列净化方法教学。这种教学设计将学生的学习与故事的进程交织起来,学生的情感融入了事件发展的进程。学生跟随着事件的发展,体会着化学的至真、至善、至美。这种浸润式的`教育方式,悄无声息地影响着学生的思维方式,改变着学生的观念,从而落实了知识的教育价值[4]。

  4.2利用故事为学生构建“有意义的学习经历”

  社会建构主义认为:具体的情境是在该社会中活生生地进行活动的实践过程[5]。在此基础上,美国学者L迪芬克明确提出了“教学应为学生创造有意义的学习经历”的教学观,并从结果层面强调学习对学生的“影响”和学习所引起的学生的“变化”、以及“影响和变化”是对学生融入社会的终身受益的价值[6]。讲故事———讲与化学相关的故事———已成为化学课堂吸引学生注意、提高学生兴趣的重要方式,也是让学生实现社会化的重要方式。为了能让故事有效服务于教学,教师也必须会编故事。而营造“有意义的学习经历”的教学故事可以一方面从日常生活和生产中选取学生熟悉的素材,截取学生“曾经经历”、“正在经历”、“必将经历”三种情况,谁都曾年少过———“曾经经历的生活”帮助学生审视化学在其中的存在;成长的烦恼———“正在经历的生活”引导学生利用化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我们即将长大———“必将经历的生活”则引领学生成长的品质、体现学习的发展价值,实现课程目标的要求“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更好地适应现代生活”[7]。另一方面,化学史也是教师组织教学情境的重要资源,化学知识发展的历史故事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本节课把水的净化知识与贝尔的野外生存故事相联系,将化学知识还原到生活的应用中。故事从寻找水源开始,展开的除去悬浮物、吸附气味与颜色、杀菌消毒、海水淡化等一系列过程真实而自然,让每一个知识内容都鲜活起来,消除了书本知识的“惰性”,同时也帮助学生在解决真实问题的情境中建构了净化水的知识和技能。通过故事,将学生的学习由浅显引向深度,随意而独具匠心、平常而高于生活,为学生构建了一次“有意义的学习经历”。

  4.3微视频是开展故事教学的有效方式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多种具有强大编辑功能的教学软件的开发,使得微视频故事在化学课堂中广泛地应用成为趋势。我们可以从电视、电影、动画片等视频资料中获得所需要的素材,当然,故事情境不只是为了吸引眼球,更是构成组织课堂教学的线索。另外,这些视频都不会自然符合教学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将视频素材进行精心的剪辑,并充分利用蒙太奇手法进行多种形式的组合,从而形成与教学内容契合的故事链。故事微视频在课堂上不仅可引导学生的学习进程,而且会适时地为学生提供“支架式”的帮助,从而使学生实现情感、知识、方法的有意义的建构。贝尔的《荒野求生》只是一档真人秀节目,其中情节芜杂,不可能直接运用于课堂教学,因此笔者依据教学设计思路和九年级学生心理,兼顾故事的娱乐性和知识性,同时侧重于知识性要求,截取了走进野外、寻找水源、过滤泥沙、吸附颜色、海岛用水等五小段视频,并补充了一段自我录制的明矾净水的视频,然后合理地编辑,前后串联,将故事线、知识线、活动线、价值线等线索暗藏其中,使剪辑后各个看似孤立的六个场景都能密切相关并服务于水的净化主题,以达到高度的概括和集中,也取得显著的效果。

初中化学教学反思14

  质量守恒定律是学生在初中化学中学习的唯一的一条定律,《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不仅要从宏观和微观上理解质量守恒定律,还要会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判断、分析问题、进行初步的计算,同时质量守恒定律是书写化学语言----化学方程式所必需遵守的原则之一,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把理解质量守恒定律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自认为这节课虽然上得有点磕磕碰碰,但达到了我预先设计的目标。

  不过由于在课前没有充分地进行准备,导致课堂上出现了两次较大的失误。

  一、宏观上学生能根据几个简单的实验进行判断,所以我将重点放在了让学生设计一套装置用于验证产生气体的反应的质量守恒,结果学生的反馈情况较差。课后我分析了一下原因,有以下几点因素:

  1、学生对密闭容器中气体压强的增大或减小会造成的后果还没有形成概念。学生在物理中还没有学到气体压强,但在化学中虽然已几次提到,但学生还不能熟练地加以运用,导致课堂上大多数学生认为可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产生气体的实验。

  2、问题设置时没有一个铺垫,显得较为唐突。虽然知道这是一个难点,但在问题的预设时没有遵循层层递进的原则,因而导致学生出现“卡壳”现象,虽然经过我的引导,最终得出了答案,但作为一名有经验的教师不应该出现这样的失误。

  3、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设计。由于考虑到时间不够的问题,实验设计应该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讨论和设计,可惜顾此失彼,也许失去的是学生的创造力的发挥。

  二、当学生通过一个课件能从微观上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后,自认为将质量守恒定律进行拓展和归纳是应该的,并在此基础上,为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我预先设计了一系列问题,让学生进行反馈。

  其中根据生成物判断石蜡的元素组成这道题没想到学生理解情况不好,只有十五名学生做对该题。说明学生对于质量守恒定律中元素的种类不变还不能马上理解,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学生对书写这个反应的表达式出现错误,导致判断错误。因此,在课堂上我立刻进行了弥补,并在课后再一次进行补充,学生才理解如何来解这类题。这也反映出在前面的教学中由原子种类不变推导出元素种类不变这个过程过于简单,以及学生对前面知识的'理解包括元素概念和燃烧需要氧气还没有完全掌握。

  学生的知识是在原有认知水平上逐渐建构起来的。这节课的两次失误让我意识到,作为一名有经验的化学教师,也许备学生比备教材更为重要。只有在充分了解知识结构体系的基础上,充分了解自己的学生的认知水平,并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才有可能上出一节有质量的漂亮的课,学生才有可能在这样的课堂中更有效地开展学习。

初中化学教学反思15

  课改的春风吹遍了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教师改变了,孩子改变了,我们身边的一切都改变了。作为课改中的一份子,在教学方法、教学方式、评价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等方面都有或多或少的一些感慨和收获。同时,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有一些困惑。下面我就谈谈我的一点不成熟的体会。

  一、首先应改变学生的地位。

  无论教材怎么改,学生的地位不改,那只是空谈课改。让学生喜欢学,积极学,懂得学,力求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是我们教学中所追求的完美境界。大方向是明确的,但实践中却是困难重重。因为教学是双向的,从表面上看,放手让学生学,教师是轻松了,但实质不然。以往强调教师的教,现在却是考验教师的导。

  二、教师一定要有吃透教材,在大方向不变的情况下,细化教学环节,让教学变活。

  教材是死的,但教学应该是活的。现在经常谈课改,似乎教材改得多,课改的步伐就是走得快,走得对。但我却不这样认为。教材是编者经过深思熟虑而编出来的,的确有它的价值所在。但如果教师不善于活用教材,那么教材的价值就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

  三、课改的根本在于改变教学理念。

  思想是指导行动的,如果教学理念不变,即本质不变。换言之,这节课要有所突破,关键是环节上的突破,这就需要有崭新的教学理念作基础。在备这课的时候,自己看了很多有关的教学设计,但都是大同小异,怎样才能求突破呢?思想曾经一度徘徊不前,后来在其他教师的启发下,终于有了一些突破。

  课改是当今教学的热门话题,但我认为教师不能一味地跟着潮流走,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风格、理念,我们的课堂要改,但是改的目的是为了学生,为了教学,而不是纯粹为了课堂。

【初中化学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初中化学教学反思11-11

初中化学教学反思范文02-09

初中化学教学反思精选15篇02-24

初中化学教学反思15篇02-04

初中化学教学反思(15篇)02-04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反思02-07

初中化学教学反思集锦15篇02-27

初中化学教学反思(通用15篇)02-09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反思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