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

时间:2023-06-12 20:32:14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精选15篇)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写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学反思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精选15篇)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1

  《花钟》是一篇很美的文章,第一自然段介绍了不同的花卉开放的时间也不同,第二自然段介绍了不同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原因,第三自然段讲植物学家利用花的这种特点制作了有趣的花钟。对于三年级上期这个特定的年龄段,根据课文在整个教材中的位置,我确定了这篇课文在发展学生语文素养方面应发挥的具体作用。

  根据教材的位置,结合课后的生字和练习,我对教学目标有了这样的“定位”——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学会书写14个生字。正确理解“欣然怒放、芬芳迷人”等词语的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学生自主读书,了解“为什么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

  三年级小学语文教学反思7

  一、课文分析:

  《掌声》一课生动地记叙了身患残疾而忧郁自卑的英子在上台演讲时得到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在这掌声的`激励下,她鼓起生活的勇气,从此变得乐观开朗。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人都需要掌声,尤其是当身处困境的时候;要珍惜掌声,同时我们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这篇文章语言质朴,但在平谈的叙述后面饱含着一个充沛的情感主题:文章中“掌声”代表着鼓励、尊重,代表着“爱”。全文以英子的感情变化为主线贯穿全文,多次写到英子的神态与动作。因此,如何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怎样通过英子的外在动作、语言来体会英子的心理变化,这是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二、教学优点:

  整堂课通过师生共学、自主探究、发散想象、主动积累等学习方法;体会人物心理,懂得且愿意主动关心、鼓励他人,并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在学习时,我主要抓住小英的感情变化为主线索,让学生找到描写小英的神态、举动的句子。学生一下子就能找到了,然后创设情境,当学生读到英子犹豫时,我及时设计对话情境:英子,你为什么低头呀?你能说说你的心里话吗?学生这时走入文本,猜想英子是怎样想的“我害怕,别人会歧视我。”“我到底上去,还是不上去。”“不上去,才来的新老师老师要批评,上去,大家一定要笑我,怎么办?”此时学生通过与文本的对话感受到英子害怕、犹豫的忧郁的心理。当英子鼓起勇气一摇一摆地走上去时,我鼓励学生说:“难道我们不该为英子这样的勇敢鼓掌吗?”顿时教室里响起了热烈而持久的掌声。

  三、教学缺点:

  英子心里活动的3个句子,虽然找出来了,但是我没有即时好好地让学生通过朗读去品味。特别是“低下头”“犹豫”“眼圈红了”“慢吞吞站起来”还没有好好突出,没能深刻体会英子此时的心态在慢慢发生变化。这一部分处理太匆忙了,还需多指导学生朗读,为下面学生为何自发地送给英子的掌声做好铺垫。

  课结束了,我感动了,孩子们也感动了……学生在这堂课中不仅学习了语文,也从中感受到了鼓励,关爱的力量。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2

  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学习有认知性学习向体验性学习转变。体验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引导学生对社会生活要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去体验和感悟,从而让学生在体验和感悟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是语文教学的根本,到底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我认为主要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

  1、一个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觉得自己的情感最丰富。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一个没有情感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情感的我”,陪伴孩子度过每一段“燃烧的岁月”!

  2、尊重“需要”,注重“激趣”。

  通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或直观演示、或猜谜语、或进行质疑……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气氛。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邮票齿孔的故事》这篇课文时,我指导学生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跟我一起一边做动作,一边读课文。当做完一遍,我让学生说说邮票齿孔的器的发明过程,学生们有点疑惑,我变换了学习方式让孩子们继续跟着我做。

反复几次,孩子们个个兴趣盎然,这时,我趁热打铁说愿意把这段背下来吗?孩子们手舞足蹈,背得开心极了。当你看见孩子们学得快乐极了,玩得开心极了,你会幸福无比,感到教学的真正乐趣其实就在这里。“激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过程也就“变苦为乐”。

  3、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师生的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也就是师生间的和谐。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

  (二)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

  以前的语文课堂,学生只是可怜的倾听者,谈不上和谁去“交流”。我们要还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

  (三)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

  1、让孩子去展示自己。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

  给孩子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课堂是什么啊?课堂是情感燃烧的动感地带,是他们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地方。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了学生足够大的平台。孩子的创造力有时简直是我们难以想象的:我在教学“请、清、情、晴”这组形近字时,这一直以来都是教学的难点,我让他们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学习,让孩子们自己思考,竟得出了这样的答案:学生说:“太阳出来天就晴,应在青的左边放日,地上洒水就清洁是清,心里有事老想着是情。”

  2、注重实践,多方面实践感悟语言。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接下来的应该是大量的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巩固、提高。基于这个思想,我经常搜集课外阅读材料,推荐给学生阅读。在教学《所见》后,引领学生阅读背诵了《村居》、《望庐山瀑布》、《春晓》等多首古诗,使学生们了解到了更多的古诗,而且无形中又积累了许多古代诗歌。另外,将《安徒生童话》、《唐诗三百首》、《格林童话》等书籍推荐给他们阅读,使其领悟书中的精妙所在!总之,教师要做一个牧羊人,把可爱的孩子们引领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尽情享受!教师让学生通过“说”和“读”把感情表达出来,让课堂在这激烈的情感碰撞中进入高潮。

  3、在生活中学语文。

  “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一直以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使孩子们深切地感受到:语文离他们很近很近。这样,孩子们便会更加自信、更加主动地去学习。“在生活中识字”的教学实验就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大街上、电视上、车厢里…… 到处都成了孩子们识字的地方。抓住生活的点点滴滴,眼里有资源,心里有教育,课程资源就无处不在。

  (四)给学生一个“感悟的课堂”。

  1、把人家的情感变成自己的情感。

  《秋天来了》描写的是硕果累累的是秋天,如何让学生去体验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的情感呢?通过图片、录像资料展示美丽的秋天,而后,引导学生把自己美丽的家乡介绍给大家。孩子们充满着自豪感,饱含着对家乡无比的热爱之情赞美着……这样,孩子们自然就感悟到了作者的情感,同时也将自己深深地感动。

  2、把人家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

  3、把别人的文章当参谋,把自己的人生当军事。

  每一篇文章都有值得我们和学生共同去感悟的地方,而每一个人的所得是不尽相同的。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感悟他人的美妙篇章时,不忘时时联系自己,感悟自己,感悟人生,“把别人的文章当参谋,把自己的人生当军事”!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3

  诗歌是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的一种文体。初中阶段第一课《在山的那边》就是一首现代诗。

  本文我设计的导入是问:同学们喜欢诗歌吗?学生基本上都说喜欢。我也请他们背诵了自己比较喜欢的诗歌。基本上背诵的都是古诗。李白的诗被背诵的频率最高。估计问成年人这样的问题,结果应该也是差不多。此设计的目的还是为下一个问题铺垫:你认为诗歌要具备哪些特点。于是在讨论,交流中,获得了一些对诗歌的一些理性的认识:押韵,分行,富有感情,语言精练,思维跳跃等等。顺便简单提到古诗和现代诗在形式上的区别。于是,进入本课的学习。

  在朗读点评过程中,遇到了一件事。第一部分中,有这么几句:“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山那边是什么呢?妈妈给我说过:海。哦,山那边是海吗?”关于“哦”的读音问题发生了分歧,有学生读第四声,有学生读第二声。这是以前没有遇到过的情况。我稍微思考之后,决定让他们讨论。我说:到底应该读什么,这是由它的意思决定的,请联系上下文,说出理由。于是,他们各抒己见。赞成读第二声的学生说:“哦”的后面是一个问句,所以它也应该表示疑问。赞成读第四声的学生说:他相信妈妈的话,所以,他后来才那么失望。至于后面的问句,是表示他已经有了爬山看海的想望了。我表示同意读第四声。但也表扬了认为读第二声并能说出理由的学生。并由此告诉学生:看起来,很简单的朗读,其实里面大有学问要研究!

  第二部分的朗读,我就学生朗读的情况,提出了,他们缺少重音的处理。对于作者想要借以强调自己思想感情的字词应重读。例如: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此句中“是”就应该重读,它强调了答案“海”,表现了作者的坚定。

  总之,根据学生出现的情况,指出学生在朗读时应注意的事项(停顿,重音,快慢,感情等方面的处理),举例说明即可,不一句一句讲解。

  朗诵点评环节的总结,要提醒学生:诗歌朗读最重要的是处理好感情。而要处理好感情,首先要能整体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其次,要深入理解诗中词句。

  在揣摩诗歌词句含义的环节,我首先让学生来试着理解,方法。

  1、联系生活。

  2、发挥想象和联想。

  3、换位思考:假如你是“我”。反对照搬参考书。

  参考书有什么“好处”呢?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想。也影响了教师的教学,让我们教死书。总之,让我们畏首畏尾。

  虽然说,诗歌教学重在朗读,但实际上如果不讲解,也只是和尚念经了。而且课堂时间有限。这篇课文看似简单,但实际要解决的问题却相当繁琐,尤其是词句理解。面对着差生面比较广的现状,我们该如何高效利用课堂时间?一篇课文上下来,还是我自己说的比较多。学生的收获能有多少呢?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4

  三年级的孩子说大不大说小不小,都是那么调皮。对于孩子的错误我总是以训斥来结束。想起来,平时我总觉得他们调皮,很少表扬。从这一件小事看来他们还是挺在乎老师的表扬和肯定的。是啊,调皮的学生也是学生,和大家一样都期望得到赏识,而且,从某种好处上说,也许调皮的他们更期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吧——因为调皮,平时挨的批评肯定不少。我以前忽视了这一点,于是我决定在今后的教学中要调整方式。

  从那以后,在课堂上,只要看到他们认真听讲或回答了一个问题我就立刻进行表扬。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此刻课堂表现,作业完成状况等方面都取得了一点小小的进步。但毕竟小孩子的自控潜力比较差,要想在很短时间内把坏习惯全部改掉是不现实的。所以遇到他们上课又很不认真,小动作不断,对要掌握的知识模模糊糊的状况,我并不灰心,因为我明白这种学生是需要时间磨的,也需要很大的耐心。我坚信,只要坚持把赏识教育的理念运用到实际教学活动中,必须能取得成功。哲人以前说过,“人的精神生命中最本质的要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训斥只会压抑心灵,只有欣赏,激励才能开发人的潜能。期望透过我的不断努力,以及与家长,其他老师的配合,来慢慢地改造这个孩子,让他得到很好的发展。虽然这个过程是漫长的,但我会坚持。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5

  为了调动全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直已来我们班实行的是捆绑式评分,即:一人表现好,全组加分,一个表现不好,全组扣分。因此,部分经常违反纪律或经常不写作业的同学在一次一次给小组扣分以后,受到了小组同学的批评与排挤。在每次扣分后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你怎么又给我们组扣分了,你就不能不扣分吗,这个周的`作业一定要写啊,千万别再给我们组扣分了,老师,**同学经常给我们组扣分,我们组不想要他了……一段时间来,确实调动了部分学生遵守纪律及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让我欣慰。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了学生现在只会埋怨、推卸、告状,甚至有点看热闹的心态,这不是我想要的,偏离我教育的初忠。于是在一次学生告状后,我对他说:“有没有什么方法帮助他呢?”慢慢地学生不再告状,互帮的劲头足了。这才是我所想要的。

  学而无止境,我想不但是对学生来说,对我们老师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时时刻刻学习、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这样才能及时发现自己教学中的误区,及时改正,实现教学目的。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6

  语文是交流思想的工具,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我们的小学语文不单单只是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更为重要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语文潜力。众所周知,语文学习并非一朝一夕的努力,需要长期的积累和不断的语文潜力的培养,语文潜力主要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潜力。

  “听”不仅仅指认真听老师的讲课,包括认真地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在听的过程中理解或筛选有用信息。此刻这方面的训练,课堂的训练是占了很大比重的,班上绝大部分孩子都能够做到认真听别人发言,在此刻的语文课堂,我们经常能够听到:“我要补充……”“我不同意他的观点……”等类似的自主开头。但也有一部分同学做得是不够的。

  此刻的孩子都很会“说”,有时说出的话也有必须的深度。在课堂上,孩子“说”的潜力也很重要。孩子的口语表达潜力,表此刻发言时要做到声音响亮清楚,让人听了很舒服。个别同学的表达潜力还不够强,但敢于在班里举手发言。我们还尽量找机会让孩子敢于说,乐于说。比如,在语文课上开展小组讨论,然后再推荐一个代表来发言,这样,就增加了大家发言的机会。每一天在您在接、送孩子的路上,也能够有意识地跟孩子交流学校里发生的事情等等。不仅仅增进感情,也是训练说话的好机会,最好让孩子说完整、有条理。

  语文潜力是在听说读写的实践中构成的.,而语文素养是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长期过程中积淀而成的。课堂教学效果再好,学生在40分钟里得到的东西也是有限的。吕叔湘和张志公都说过,他们的语文潜力30%得益于课内,70%得益于课外。由此可见,语文教学效果真正的源泉是课外阅读,它不仅仅是语文课外活动的主要资料之一,更是课内阅读的补充和延伸,它对于开阔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素质具有极为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必须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和习惯,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要少做题,多读书。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核心,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主要渠道,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每个民族的文化传承相当大一部分务必是靠阅读来完成,民族的精神、文化、智慧很多时候是在阅读熏陶、浸染中习得的。一个热爱读书的民族必须是一个强大的抑或是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的民族。正因为阅读有如此重要的好处,国内外都很重视儿童阅读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7

  《跳水》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所写,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十分惊险的故事:一只猴子把船长儿子戴的帽子挂到了桅杆最高的横木的一头,孩子为了追回帽子,走上横木。在万分危急的时刻,船长急中生智,命令儿子跳水,使孩子转危为安。

  课文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悬念叠起,整个故事始终在事物的联系和变化中发生、发展的。不仅能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而且能帮助学生独立思考,有利于培养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循环)的能力,更适合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使之在学生心中栽培下创造的“小苗”。因此,我在教学《跳水》一文时,紧扣“问”字,问在课前,问在课上,问在课后。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兴趣,问在课前。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小学生精神世界犹为重要。”因而在学习课文之前,应该有意识将学生带进课文中,让他们在学习前生疑、思疑。这样才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在进一步思考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结合课前预习问①读读课文,想想事……此处隐藏16117个字……过与文本的对话感受到英子害怕、犹豫的忧郁的心理。

  当英子鼓起勇气一摇一摆地走上去时,(我让一位女同学上台)我鼓励学生说:“难道我们不该为小英这样的勇敢鼓掌吗?”顿时教室里响起了热烈而持久的掌声。我又创设情境:“小朋友,此时,你就是英子的同学,你想用掌声告诉她什么?”学生热情的话语打动了我们:“别怕!我们不会嘲笑你!”“勇敢点!”等等,很感人。

  当同学们给了英子两次热烈的掌声时,老师引导:快把这夸奖的掌声响起来吧!英子在掌声中,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呀!无数的话语在英子心头涌动,英子你想说:……“谢谢你们,你们的掌声给了我极大的鼓励,使我鼓起勇气微笑地面对生活。”“你们的'爱使我终身难忘。我要自信地面对一切。”就这样,学生在与文本对话中感受到英子从忧郁到开朗的变化过程,从而感受到大家的爱。这部分情境的创设我觉得是比较成功的。我努力让孩子在这次互动的爱的学习活动中去理解课文内容。

  二、关注学生的阅读体验,体现语文的人文性特点

  1、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

  如本节课重点指导第一次掌声时,学生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抓住英子动作神态来多角度的读,感受到情绪的变化和同学们对英子的鼓励。

  2、在阅读中感悟。

  整节课,以两次掌声为线索。通过抓住英子掌声前后的变化和人物动作神态,学生在阅读中感悟到两次掌声的不同含义。懂得要尊重、关爱别人。

  3、在体味中升华。

  通过这次《掌声》的教学设计和教学,也让我深深懂得:只要我们能为孩子的点滴进步而鼓掌,为孩子的精彩创意而喝彩,让我们的课堂成为孩子们抒发心灵的天堂,相信每一个孩子在我们的课堂中都能成为一个个个性独特的自我。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8

  《石榴》这篇文章文笔优美,以季节的变化,按照抽枝、长叶、开花和结果的顺序描写了石榴的成熟过程,是学生学习语言和习作的很好范例。如何让学生真正理解课文内容呢?

  首先,我从题目入手,先让学生相互介绍自己所了解的石榴,我再作适当的补充。随后,紧扣“石榴”二字,让学生读全文并思考 :“课文介绍了石榴的哪些方面?”让学生自主学习,在读书的过程中发现答案。学生很快回答:“叶、花、果实、味道。”

  石榴的花与果实是课文的重点部分。学习花这部分,我积极引导学生读懂“抽出”、“长出”、“越来越密”“越来越盛”扽“挂满”等词语,引导学生想象春夏时节,石榴生长的过程和景象。其实,现在想来,如果再教这一段,我会再优美的音乐范读第二节,让学生轻轻地闭上眼睛中边听边想象,描述出自己脑海中的画面。如“我好像置身于花的.海洋中”,“好多花在向我招手呢”这时,再引导学生去练读,他们在朗读中会有更深的感悟。还可以让学生猜一猜石榴花会吹些什么样的曲子呢?如“高兴的曲子,因为他们很开心。”……

  在教学味道时,我采用“看、尝、品、读”的教学策略。先让学生自由读读,然后出示课前让学生带来的石榴,学生们立刻被吸引住了,兴趣盎然,教室里一下沸腾起来!我剥开一个石榴,给学生展示:籽儿很多、红白相间、晶莹透亮、籽儿像玛瑙一样好看……学生不光描述到位,还特别兴奋,我想他们一定迫不及待想尝一尝,就故作神秘地说:“看到好多同学都喳嘴了,想吃吗?别急,咱们边吃边说一说。”我把事先准备好的石榴分发给每位学生,并让他们说说看到的石榴籽儿。这时学生在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气氛中品味着石榴,他们毫不拘束地谈着自己的感受。尝完后,我再让学生读一读,学生的感受与先前截然不同了,他们读得满面笑容,有滋有味。

  这篇课文也是一篇很好的习作例文,描写石榴思路清晰,具体生动,每一个自然段在写作方面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因此,教完这篇课文,我要求学生将全文加以背诵,同时,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写一种水果。仿写前,我让学生好好地品读书上段落是怎么写的?抓住了石榴果的什么来写的?小孩一下回答出来:形状、颜色、味道来写。由于二年级时口语交际课上,我让学生对各种水果的形状、颜色、吃法、味道做过细致的练说指导,当时并要求把练说的话写下来,不会写的字用拼音来代替,所以大多数学生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仿写前我稍微提醒了一下(抓住各种水果的形状、颜色、吃法、味道来写),结果大多学生写出来的文章都不错,比课文上第四自然段内容更具体,将水果进行了全面的描写,从它的外形写起,由外到内进行叙述。重点抓住石榴的形状、颜色、味道来写,条理较清楚。看来以前的功夫没白花。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9

  语文是交流思想的工具,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我们的小学语文不单单只是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更为重要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语文潜力。众所周知,语文学习并非一朝一夕的努力,需要长期的积累和不断的语文潜力的培养,语文潜力主要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潜力。

  “听”不仅仅指认真听老师的讲课,包括认真地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在听的过程中理解或筛选有用信息。此刻这方面的训练,课堂的训练是占了很大比重的,班上绝大部分孩子都能够做到认真听别人发言,在此刻的语文课堂,我们经常能够听到:“我要补充……”“我不同意他的观点……”等类似的自主开头。但也有一部分同学做得是不够的。

  此刻的孩子都很会“说”,有时说出的话也有必须的深度。在课堂上,孩子“说”的潜力也很重要。孩子的口语表达潜力,表此刻发言时要做到声音响亮清楚,让人听了很舒服。个别同学的表达潜力还不够强,但敢于在班里举手发言。我们还尽量找机会让孩子敢于说,乐于说。比如,在语文课上开展小组讨论,然后再推荐一个代表来发言,这样,就增加了大家发言的机会。每一天在您在接、送孩子的路上,也能够有意识地跟孩子交流学校里发生的事情等等。不仅仅增进感情,也是训练说话的好机会,最好让孩子说完整、有条理。

  语文潜力是在听说读写的实践中构成的,而语文素养是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长期过程中积淀而成的。课堂教学效果再好,学生在40分钟里得到的东西也是有限的。吕叔湘和张志公都说过,他们的语文潜力30%得益于课内,70%得益于课外。由此可见,语文教学效果真正的源泉是课外阅读,它不仅仅是语文课外活动的主要资料之一,更是课内阅读的补充和延伸,它对于开阔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素质具有极为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必须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和习惯,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要少做题,多读书。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核心,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主要渠道,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每个民族的文化传承相当大一部分务必是靠阅读来完成,民族的精神、文化、智慧很多时候是在阅读熏陶、浸染中习得的。一个热爱读书的民族必须是一个强大的抑或是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的民族。正因为阅读有如此重要的好处,国内外都很重视儿童阅读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10

  可以说《草》这篇文章是我比较得意的两节课,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紧紧扣住小说的三要素进行整体系统的分析,在分析过程中所有的知识按照一个体系与内在的关系把它串起来,很好。虽然这样做可能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去研读文章,而且还要提前读几次,还好假期我已经把整册书读了四遍,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去理解文中的每一个段落,每一句的位置及作用,这样才能很好的分析归纳内容的类型,然后按照一定的规律与范围把他们串起来,这样就可以展示给学生一个整体的`知识系统与网络。再辛苦也要坚持下去,因为自己越来越讨厌豆腐块及老师讲学生记的的课堂,记住要做个老师,而不是教书匠。加油,为了自己的教学风格的巩固与强化。

  对于文章的理解有两点,一,杨光的存在就不仅仅是衬托周副主席,而是塑造了一个关心战友的红军战士形象的同时突出表现了周副主席的光辉形象。二,对于文章主旨的理解,小说都是通过人物的塑造来反映社会生活的,结合背景1977年那时国家正处于文革刚结束,百费待兴的时期,所以这篇文章主旨应理解到三个层面:

  (一)周副主席的光辉形象,

  (二)革命的光荣传统,

  (三)作者希望青年继承革命传统去建设美好未来(结合题记理解)。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11

  [摘 要]反思性教学是提高教师素质和课堂教学质量的最有效的途径。本文从小学语文反思性教学的操作流程、操作主题的构建与策略进行论述,试构建小学语文反思性教学的操作体系。

  [关键词]小学语文;反思性教学;探索;研究

  “反思性教学”即教师对教师“教”、对学生“学”的反思 , 是指教师以教学目的的制定、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教学过程的安排、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学生学习效果为反思对象 , 进行主动探究 , 寻找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从而形成良好的反思习惯和反思能力 ,提高自我监控能力 ,加强对教学过程和效果的监控 , 调动教学自主性和主动性 , 提高教学实效的一 种教学方法。同时也是一种回忆、思考、评价、教学经验的活动。这一反思过程能帮助教师形成“实践理论”,是教师拥有一套能适应教学变化、富有个性特色的知识体系。

  小学语文“反思性教学”是在《语文课程标准》指导下实施的 ,它以教师和学生的“思 ” 为核心 , 以全体学生“学会”、“会学”为目的 , 教师通过反思来调整教学 , 学生通过反思来调整学习 , 并强调“思”与“练”的结合 , 通过补救性的训练来解决存在问题 , 从而落实教学目标 , 提高教学实效。

  一、小学语文反思性教学的操作流程

  小学语文反思性教学是促进教师素质提高的核心因素。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有效经验才能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才会对后续的教学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教师对教学经验的反思可分为四个环节,其基本流程为:

  确定内容——观察分析——重新概括——实际验证

  1. 确定内容。教学反思的起点是教学问题。这个阶段主要是确定反思的内容,发现教师的问题意识。教学问题的类型很多,有的来源于教育教学改革中出现的两难问题(比如:如何做到既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又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益),有的来源于自己教学实践中的困惑(比如:为什么学生一听就会,一做就错?为什么小学三年级学生和初中二年级学生学习成绩会出现分化现象),还有的来源于自己想改变现状的愿望(比如:我的理

  想的课程形式与结构是什么)。

  2. 观察分析。在这个阶段,教师既是各种信息的收集者,又是冷静的批判者,同时也是经验的描述者。首先,教师要围绕所要反思的问题,通过查阅文献、观摩研讨、专访等形式,广泛地收集信息,特别是关于自己教学活动的信息。然后,教师要以批判的眼光反观自己,分析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以及他人在解决这个问题时的经验与教训。

  如针对“为什么四年级学生阅读水平会出现分化现象”这个问题,我们可以进行这样的观察分析:

  这个问题是不是一个由来已久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四年级学生阅读水平出现分化,与他们的身心发展、学习内容以及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有没有直接的关系?

  前人或优秀教师在探究这个问题时,作了哪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哪些经验?这些经验是否存在不足之处?

  自己在探究这个问题时,教学行为结果与期望是否一致?

  以上的观察分析,将会为下一阶段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思想与形成新策略奠定基础。

  3. 重新概括。在观察分析的基础上,教师必须重新审视自己教学活动所依据的思想,积极主动地吸取新的信息,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思想和新策略;在此基础上提出假设,制定新的实施方案,力图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4. 实际验证。在这一阶段,教师需将以上提出的假设和新的教学方案付诸教学实践,并根据实践的结果验证假设和新的教学方案的合理性。在验证中发现的新问题将成为新一轮反思性教学实践的内容,如此反复,直至问题的解决。

  从反思性教学实践的流程中我们可以看出,反思性教学实践的过程,既是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循环往复的过程,也是教师素质持续发展的过程,更是经验型教师走向学者型教师必须经历的过程。

  二、小学语文反思性教学的主题构建

  根据教师常规教学活动的内容及教学程序,反思性教学实践一般有以下3个方面:

  1. 教学实践活动前的反思——学什么

  科学制定目标:要以“学生的全域发展”作为标准对“知识与能力”(目标1)、“过程与方法”(目标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3)三维目标进行分解,使学生在三维目标的引领下,不仅解决了“学到什么”和“怎样学习”的问题,尤其解决了“喜欢学”和“主动学”的问题。目标分解后还需要根据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和连续性的特点,将形成的目标群

  按一定的层次与梯度进行有序化处理,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真正具有自主选择最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学习目标。

  优化教学设计:这种类型的反思主要在备课阶段进行,它有助于发展教师的智慧技能。教师的智慧技能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能否预测学生在学习某一教学内容时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二是能否寻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和方法。从目前教师备课的现状来看,主要存在两种不良的倾向:一是照搬现成的教案,以“他思”取代“我思”,不考虑自己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二是一些有经验的老教师在备课时,过分依赖多年积累起来的教学经验,不注重反思,凭原有的经验设计教学方案,有的甚至照抄以往的备课笔记。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先要对过去的经验进行反思,使新的教学设计建立在对以往经验与教训进行思考的基础上。例如:

  自己或他们以前在教授这一教学内容(或相关内容)时,曾遇到哪些问题?是采用什么策略和方法解决的?效果如何?

  根据自己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预测学生在学习这一教学内容时,可能会遇到哪些新问题?针对这些新问题,可采取哪些策略和方法?

  教师在反思过去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再写出教学设计方案。教学实践活动前的反思,一是可以增强教学设计的针对性二是可以逐步培养教师良好的反思习惯。

  2. 教学实践活动中的反思——怎么学

  教学实践中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和生活经验的实际需要,对教学内容,教学安排、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做出种种的反应。学生这些反馈的信息教师必须敏感地体察,并深入领会其意图。明确学生的真实感受和实际需要,能更清楚地认识自己教学上的优点与不足,利于及时调整,使教学真正适应学生学习认知发展干什么的要求。这种师生互动,能拓宽反思的层面和渠道。从学生角度认识教师行为和合理性和有效性,可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能及时,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了深入分析教学活动与学生实际需求之间的矛盾,并根据反馈信息及时做出调整增强语文课堂行程的灵活性和可控制性,培养灵洗教学机智和丰富经验智慧,面对动态的、持续的、不断呈现的教学进程,教师要能不断地反思。

  一是反思学习内容是否得到充分的展示,还需要在那方面进行补充,师生在课堂上的交流对话和合作是否充分。课堂活跃不等于教学设计合理。有的教师设计活动一个接一个,学生积极踊跃地参加,课堂上热闹非凡,一派繁荣景象。但要问每个活动景象,每个活动要达到的教学目的,有的教师竟语焉不祥,存在为活动而活动的倾向。因此,教师必须围绕教学目的进行教学。

  二是反思教学过程是否适用所有学生,是否还有学生不适应,怎么引起学生总结。课堂回答问题活跃不等于思维活跃。教师应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精心设计,启发学生积极有

  效的思维,从而保持课堂张力。

  三是反思自己对知识的准备和课前的教学设计方案是否合理。特别在导入新课时,要设法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然后再将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学生只有经过了思考,教学内容才能真正进入他们的头脑。教师在反思中必须具备驾驭课堂教学的调控能力,因为这一阶段的反思强调解决发生在课堂教学现场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涉及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学生在学习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时出现了哪些意想不到的障碍?你如何机智地处理这些问题?

  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出现争议时,你如何处理?

  当提问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该生不能按计划时间回答问题时,你如何调整原先的教学设计?

  学生在课堂上讨论某一问题时,思维异常活跃,如果让学生继续讨论下去,就难以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针对这种情况,你如何进行有效的调控?

  实践证明,课中有效的反思,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请看下面一则课中反思的案例:

  一位语文教师在批改学生的作文时,发现一篇构思精巧、立意新颖的优秀作文,于是决定利用作文评讲课朗读这篇作文。可是,教师刚把这篇文章读完,就有一位同学站起来检举这篇作文是抄袭的。此时,全班一片哗然,同学们一齐把目光投向那位抄袭作文的同学,那位同学羞愧地低下了头。面对这样的突发事件,老师也一下子愣住了。后来,这位教师经过短暂的反思后,将话题转移到评价这篇作文好在哪里。当同学们评、赏结束后,老师问大家:“今天我们能欣赏到这样的好作文,应该谢谢谁呢?”这时同学们似乎一下子明白了老师的用意,一起为那位同学送去了热烈的掌声。这位语文老师以此为契机,从那天开始,要求全班同学每周轮流推荐一篇优秀作文在班里朗读。这样的教学反思,不仅开阔了全班同学的阅读视野,而且使那位抄袭作文的学生免受心灵的伤害,可谓一举两得。

  3. 教学实践活动后的反思——学会没有

  主要是教师课后对整个课堂教学过程进行思考性的概括,对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和学生的表现及教学的成败进行梳理,教学的结果如何?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是否学会了学习?因为“教会”不只是提供给学生某种学习方法,让学生按照一定的步骤、程序去学习,而且应设法让学生多体会和感悟,引导学生总结对他们自己适宜的学习方法,经过自己感悟出来的方法对学习者来说才是管用的、好用。这一阶段的反思主要是教师在课后对整个课堂教学行为过程进行思考性回忆,包括对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学生的表现、教学的成功与失败进行理性的分析等。例如:

  当课堂气氛沉闷时,你是如何进行有效的调控的?

  哪些教学环节的工作没有按计划进行?为什么?

  在授课过程中,是否出现了令你惊喜的“亮点”环节?这个“亮点”环节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假如你再教这个内容,教学设计方案还可以作怎样的更改?

  请看一则课后反思的案例:

  一位教师执教《群鸟学艺》一课,当学完课文后,老师让学生谈谈读了这个故事有什么收获。大多数学生都从课文的重点句着眼谈了体会:学本领要有始有终,不要怕苦、怕累等。正当老师准备结束课时,有位学生高高地举起了手,边举手边喊:“还有,还有!”出于对学生的尊重,老师请这位学生作补充性发言,没想到他语出惊人,完全超出了老师备课时的设想。他说:“许多鸟儿没有学会搭窝,凤凰也有责任。鸟儿们飞起的时候,凤凰为什么不把它们叫住?所以,我觉得学本领应找个责任心强一点的老师。”这位学生的精彩发言赢得了全班同学和在场听课教师的一片掌声。

  课后,这位教师对此作出了这样的反思:“是啊,为什么一定要按教参上的道理讲呢?难道教材只是用来教育学生的吗?如果问题的答案只能是惟一的,那么,还有什么创造性可言呢?那位学生的发言,是学生创造潜能的极好证明!在欣喜之余,我也感慨无限。……每当想起当时的掌声,我心中都会感受到一种催人奋进的力量。”

  三、小学语文反思性教学的策略

  要提高反思性教学实践的效率,就必须讲究科学的策略。现介绍5种常用的策略。

  1. 反思总结策略

  反思总结策略是总结反思自己或他人教学实践活动中的经验与教训的方法。反思总结的内容十分广泛:可以总结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灵感顿悟,以及自己对教材、学生、教法等要素的理解;可以总结反思学生和同事的反馈意见;可以总结反思他人的宝贵经验或失败的教训;还可以总结反思教学实践中的“关键事件”。所谓“关键事件”主要是指对自己专业发展影响较大的事件(可能是一堂成功的课或者一堂失败的课,可能是师生间的一次冲突,也可能是与专家的一次对话)。要对“关键事件”进行反思,就必须对“关键事件”进行如实的记录(因为事件本身是无法呈现其自身意义的,只有在事后的反思中我们才能断定它是否真是“关键事件”)。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关注对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触动较大的事件,为事后回顾反思提供原始素材。

  2. 对话反思策略

  对话反思策略是通过与其他教师的研讨交流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使自己清楚地意识

  到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教学理念,进而提高教学监控能力的一种方法。对话反思法类似于我们平常采用的专题性的小型研讨会。其操作程序为:我们采用了专题性的小型研讨会形式,其操作程度如下:1、执教者围绕专题上课,其余教师带着问题听课,以“构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语文课堂教学”为专题的一次研讨会为例,本校的一位青年教学《洪茶》第11册。

  例1.1小学《语文》“说茶”的教学过程

  1、揭题释题

  2、自学课文

  3、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交流引导概括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2)、思考、分段

  4、深入阅读课文

  (1)、分段学文,学生提出问题,概括,学生自主选择讨论问题。

  初读课文:分段读、全篇读、分角色读。

  5、总结全文

  座谈会上执教者首先谈本课所力图贯穿的语文新课标理念,即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前准备阶段,由学生去预习课文。教学每个自然段时,学生自主学习质疑,然后教师对其问题进行概括总结,再出示在黑板上供学生自主选择,再与几个同学合作解决,倡导学生主体、自主合作学习。

  3、执教者与其他听课教师展开对话,产生思维碰撞。

  座谈会时我们采用发展性互动性评判,评课教师认为,执教者以“传统的”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观点来理解课程与教学之间关系的。把教育重点放在系统知识的传授上。无视学生的兴趣,需要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使他们始终处于“教师中心,课本中心”这种既缺乏生机又没有热情的刻板程序中,被动地接受知识灌输。

  评课教师普遍认为应树立正确的课程观——“以情景为中心”的课程,以学生的需要和动机为中心,使他们能主动,有效地参与学习过程中去,要与学生的实际经验相结合,让学生在活动中去学习、观察、体验、发现,使学习能引起学生积极,持久的探索兴趣,有利于他们创造性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发展,要以学生的自律性学习为特点,培育、发展学生的个性特点,要以“未来观”培育学生,要发展儿童的自主能力。学会适应在社会上面临各种情景,成为能够对其周围的环境施加某些影响,而不是完全受环境支配的人。

  评课教师还认为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特别是《说茶》这篇课文,应该从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观着手,应该注重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4、执教者根据讨论结果重新修改完善教学设计方案,并写出反思性总结。

  执教教师结合课堂教学与评议进行反思,对教学设计方案进行了重新修改完善。

  例1.2小学《语文》“说茶”的教学过程

  (1)课前搜集有关茶的资料,搜集形式多样,互联网、课外书、茶家介绍等。

  (2)学习有关茶道,收集茶具。

  (3)充分预习课文,课的形式茶馆说茶品茶。

  (4)组织形式:1、学生分散坐。

  2、几位优等生开茶馆其他同学为茶客品茶。

  课的流程:

  1、一位同学为大家表演茶道并讲解茶艺。

  2、其他同学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及预习课文所得进行边品茶边说茶,自由发言。

  (1)执教者围绕研讨专题上课,其余教师带着问题听课。(2)执教者阐述自己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以及这样设计的理论依据。(3)执教者与其他听课教师展开对话,产生思维碰撞。(4)执教者根据讨论结果重新修改完善教学设计方案,并写出反思性总结。

  3. 录像反思策略

  录像反思策略就是通过录像再现教学过程,让教师以旁观者的身份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过程的方法。这种反思方法能起到“旁观者清”的效果。这种方法的操作程序为:

  (1)上课和录像:教师围绕专题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并施教,同时把课堂的教学过程拍摄下来。

  (2)观看录像:执教者组织其他老师观看录像,执教者预先谈教学设计,再比较录像的教学过程与预先的教学设计有什么不同。

  (3)反思评价:包括自我评价和听课者观看录像的人员评价。

  (1)上课和录像。(2)观看录像,比较录像的教学过程与预先的教学设计有什么不同。(3)反思评价(包括自我评价和听课者或观看录像的人员的评价),评价主要教学环节所应用的教学技能和策略以及理论依据。(4)根据评价内容进一步修改完善原先的教学设计,写出反思性总结。

  4. 行动研究策略

  行动研究策略就是针对教学实践中某个难以解决的问题,运用观察、谈话、测验、调查问卷、查阅文献等多种手段,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设计一个研究方案,以求得问题解决的方法。行动研究法是一种自我反思的方法,也是一种在中小学比较盛行的教科研方法。这种反思方法的操作程序为:

  1、教学反思,确定课题。

  课改之风刮遍全国,在学习了有关课改理念后,本校教师也进行了课改尝试,本人听了多堂语文课,感受到语文课堂教学中,课堂气氛活跃了,学习方式更新了,学生自主空间更多了,多位教师都运用合作学习的策略,但现实的小学语文教学合作学习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是

  2、提出假设、制定方案

  在语文教学中,如果能够加强多方交流程度,使个体化的接受学习转变为群体化的合作学习,则将有助于激活学生的积极思维,增加其学习语文的兴趣,并增强在学习过程中的有效参与程度。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对满足学生心理需要有着积极意思。如果能激活小组合作学习,则将有利于提高语文教学跌交流程度,实现多种交往方式的有机统一,并对学生良好思维与品质结构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取决于以下要素:(1)小组共同目标(即必须通过合作才能达成的目标)的确定;(2)组织形式(即同质分组或异质分组)的灵活转换;(3)教师角色地位的转换(即以合作伙伴的身份出现于教学过程中)。如果能把握住这些要素,小小组合作学习即会取得预期的效益。

  根据以上提出的假设,制定了课题研究方案。

  课题研究方案(略)

  3、实践研究、反思调整

  ①、以学生语文整体基础在全年级处于中等水平的四(1)班为研究样本,研究过程在常态条件下进行。

  ②、设计检测研究方案有效性的评价指标(学生思维品质与合作精神的发展等)与工具。

  ③、以一节语文课为单元,按预设的研究方案设计教学,并在择定的样本班中实施。

  ④、教学活动后即对运用预先设计的评价工具获取反馈信息,并据此对研究方案的有效性作出评价和提出修正方案。

  ⑤、转换教学内容,重复③、④的工作。

  ⑥、经过不同教学内容的多次重复实验后,再对经过修正的研究方案作一次整体性的调整。然后再选择基础条件基本相同的四(2)班为实验实验1班,四(3)班为实验2班,以进一步检验研究方案的有效性。

  ⑦、选择一篇课文,分作两种教学设计。教学方案一按经过修正的研究方案设计,在实验成绩班实施;教学方案二按原来的常规教学思路设计,在实验田班实施。

  ⑧、教学活动后即时运用预先的评价工具获取反馈信息,并对两种教学方案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苦教学方案一的效果优于教学方案二,则继续进行第二轮实验。如果结果相反,则重新回到工作步骤③,对研究方案再作修正。

  ⑨、在教学方案一优于教学方案二的前提下,再选择一篇课文,同样设计两套教学方案。只是教学方案一在实验2班实施,教学方案二在实验1班实施。

  ⑩教学活动后及时运用预先设计的评价工具获取反馈信息,并对两种教学方案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若教学方案一的效果仍优于教学方案二,则证明研究方案是有效的。如果结果相反,则表明研究方案还存在着缺陷,需要重新回到工作步骤③,对其再修正。

  4、搜集信息、撰写报告、总体推广

  本阶段工作主要是对上阶段研究信息的整理、撰写结题报告,在校内向总体推广。

  (1)在反思自己或他人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确定自己所要研究的问题。(2)广泛收集与该问题有关的文献资料,在此基础上提出假设,制定解决问题的行动方案。(3)根据行动方案展开研究活动,并根据研究的实际需要对研究方案作出必要的调整。(4)搜集研究信息,撰写研究报告。

  行动研究法不仅可以提高教师反思性实践能力,而且可以提高教师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研能力。

  5.档案袋策略

  档案袋策略是以建立专题性档案袋的形式促进教师的不断反思,从而提高教师反思能力的一种方法。在运用这种方法时,首先要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确定反思的专题,并进行分类,如创新教育类、转化差生类、课程开发类等。然后在每个专题下,由教师本人通过回忆与反思,记录下自己在教学观念、教学行为等方面的变化以及自己尚需努力之处。档案袋建立的过程是教师对已有经验进行整理和系统化的过程,也是教师自我反思、自我评估、自我教育的过程。

  我们在运用以上反思策略进行反思性教学实践时,要做到“三忌”:一忌形式主义。反思的目的是完善自我,而非应付检查。所以,反思性总结的内容要真实,要有感而发,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二忌空泛冗长。反思性总结应写得详实、具体、准确,不应泛泛而谈。三

  忌失真失用。反思性总结的内容应客观、真实、实用。特别是反馈意见,更应客观公正。此外,自己撰写的反思记录应常翻、常研,做到温故知新,以促使自己不断成长和进步。

  [参考文献]

  [1]袁 坤. 培养反思力

  [2]熊川武. 反思性教学

  [3]杨章宏. 课题改革与学习主题构建

  [4]郭根福. 有关反思性教学实践的思考. 中小学管理20xx,1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12

  在教学课文最终一段中“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我们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这句话中,孩子都明白该怎样读。宋天琪很会说,立即说这是因为我们很自豪,应当很自豪的读。我把这个词写在黑板上了,表扬了宋天琪的感悟很准确,便问孩子什么是自豪呢?有同学立即喊出来是骄傲的意思。可是立即有反对的声音,很坚决的声音“不是,不是骄傲的意思!”我没有正面回答,只是进一步反问孩子是吗?我看到张俊康正在玩着什么,故意以他为例子,说了“张俊康最近的字写得很有提高,教师表扬了他,他立即得意洋洋,骄傲极了!这是个骄傲。”之后又举例说当我看到中国健儿站在领奖台上看着中国的国旗冉冉升起的时候,我的心里真是无比骄傲!请同学们说说这两个骄傲意思一样吗?

  在这么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孩子立即分辨出不一样,立即说第二个骄傲就能够用自豪了。那么我们课文里的自豪是为什么自豪?“为这所学校的`美丽自豪!”“为小朋友在那里欢乐的生活自豪!”嗯,已经点到了,我就此止步。还是用读的方法,读了孩子喜欢的句子,有一些学校环境美的句子,一些窗外安静的句子,请孩子们多读读这些句子,读好这些句子。在生字的学习中,我只重点和大家学习两个字“舞”和“戴”两个难字,其余的几乎略过不说。看到孩子们的作业交上来时,我发现大部分孩子能够写正确,个别孩子不对。可是书写的质量不高,写得不漂亮,我又花了半节课时间练书写。写一手好字,是语文课应当追求的,应当是每节课都必须要的。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13

  一、充分发挥音乐的作用,创设情境。

  音乐能激活人的思维,让人产生无限的联想与想象,并且给人无限的美感,从而潜移化地发展人的思维潜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适当地添加些音乐,或配乐朗诵,或让学生唱一些与课文有关的歌曲,不仅仅能调节课堂气氛,给人简单愉快的感觉,还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会走路的树》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导入时,给学生播放包内含鸟叫声、流水声的优美音乐,一下子让孩子进入了故事发生的幽深的树林里。

  二、组织表演,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教学是师生双方的交流,但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学效果的好坏,关键看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对小学生来讲,如果能采用一种调动其积极性教学方法,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孩子的天性就爱动,有一种先天的表演欲望,我们在教学中如果能利用这一点做文章,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会走路的树》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将小鸟与小驯鹿见面的情景进行了表演,孩子们都兴味盎然,取得了很好的学习效果。

  三、巧用绘画,增添课堂情趣。

  语言文字是一种抽象的符号形式,美术却是直观的艺术形式,而且美术在启发人的`形象思维潜力和抽象概括潜力等方面有其独到的效果.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合理地安排绘画的环节,不仅仅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而且能更深地理解课文的资料。在《会走路的树》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我用小鸟和驯鹿的简笔画,代替了文字板书,使学生更直观、更易于理解。

  打破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沟通语文学科与音乐,美术学科的联系,把语文学习中的读与唱,画,演等有机结合,让语文课堂"动"起来,让学生动起来,不仅仅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能培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全面提升学生的素养。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14

  时光如流水,转眼间,我已经在小学语文教学岗位上度过四十个春秋。四十年间,我努力地耕耘着,默默地奉献着。我享受着语文教学带来的快乐,享受着同学们学习语文的乐趣和成长的喜悦。同时,语文教学也给我带来了一些困惑与思考。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深知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然而,许多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不高,每次上课,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导致语文变成了一门弱科。家长为之寒心,教师为之伤神。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仅要对全班每个学生都抱着积极、热情、信任的态度,还要竭力对学生施以情感诱导,给予学生关怀、尊重和理解。那么学生就都会得到鼓励,敢于大胆开口、活跃课堂气氛,使教学到达最佳效果,学生的智力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构成师生情感共鸣,激起师生共同进行教与学的热情,这样才能持续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一次我在上课时,提了个问题,班上仅有几只手举了起来,课堂上静悄悄的,我以为也许问题太难了,于是就降低了难度,但学生还是不大愿意举手,第一个学生站起来回答后,我听了说:“虽然你说得不是很全面,但我十分感谢你的勇气!”没想到一句简单的话,却给了学生无限关怀,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顿时课堂上发言踊跃,学生们又活跃起来。可见鼓励学生,给予学生必须勇气,能够让冷清的课堂逐渐热闹起来。课堂上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他们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中,不仅仅使老师的教学工作的开展得到很大的帮忙,同时也能够使学生愉快地学习,把上课当作一种享受学习知识的乐趣。

  这些发生在语文教学中的小故事,犹如珠玑相碰,清脆悦耳,时刻伴随着我的.教学生活。让我体会到在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中,作为师者的我们务必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思想,努力践行语文课程标准,让我们的语文课堂不仅仅成为孩子们母语学习的基地,更成为他们成长中最爱的一方乐土。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兴趣往往是学习的先导,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动力。精彩的课堂好比优美的文章,文章开头写好了,就能吸引读者,让人趣味兴起,有经验的老师都比较注重新课的导入。生动搞笑、引人入胜的导语,能迅速把学生分散的思想集中到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从而提高整节课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就应精心为每堂课都设计精美的导语。

  语文是河,绵绵流淌的是上下五千年的智慧;语文是诗,字字句句跳跃的是浪漫的情愫;语文是画,流离色彩调和的是人间缤纷的故事。只要你付出激情,付出鼓励,付出真诚,付出执着,你的语文教学将会撑起灿烂的一片天!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15

  教学《可贵的沉默》中,有这样一个环节,引导学生想象沉默中的孩子们会想些什么,我原以为孩子们会说出很多精彩的话,可是只有寥寥几个同学举手,答案也很单一,无非是认识到自己做的不好,觉得自己很内疚,认为应该给父母祝贺生日,这些想法当然是对的,可是这些答案却没有真实的反应孩子们丰富的内心世界,他们并没有将课文中的孩子与自己联系起来,这样怎能更深入的理解课文的内涵呢,即使理解了我想也是肤浅的。那么怎样能让他们真正的走进课文呢,我想在提出这一问题时,也可以像文中的老师一样作个调查,问问孩子们是否也知道父母的生日,是否也向父母祝贺,有些孩子可能也会沉默,在沉默中他们的想法可能会更真实,更能反应自己的内心世界,也更能理解课文中孩子们沉默的可贵。然而,这样一个简单的设计竟被我忽略了,预想的高潮竟这样平淡无奇。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当情感的血液在知识这个活的机体中欢腾流动的时候,知识才能促进人的精神世界。也就是说情感是阅读的灵魂,凝聚着作者生命情致的作品需要读者主体情感的积极投入才能映射出它璀璨的光芒。在指导导学生朗读兴奋和沉默的句段时,孩子们由于缺少自己的独特体验,所以没有体现出个性化的朗读,没有与作者产生共鸣。其实这篇课文学生应该学的非常有兴趣,学生也应该很容易进入文本,学生也应该和课文中那群孩子一起受感动,心情也应该和文中的孩子一样,可是同学们读起来却没有那么有滋有味,我想,作为教学主导的我在指导孩子入情入境的朗读上还要多下功夫。

  在本课结束时,我还设计了一个拓展练习,对身边的'爸爸妈妈说说心里话,这个环节其实也应是个情感的高潮,可是孩子的回答太局限了,除了好好学习报答父母就没有别的话要说了,难道这就是这节课孩子们的收获吗?我有些失落。文中的老师找到了蕴藏在孩子心中极为可贵的东西-----用实际行动去回报父母,关爱父母,而我呢?还将继续寻找。下课后,我也在沉默,这个沉默也是可贵的,它让我在今后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多钻研教材,加强学生的语言文字的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教学小学语文的教学反思04-19

小学语文的教学反思04-14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04-14

小学语文《燕子》教学反思04-21

小学语文《翠鸟》教学反思11-26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06-25

小学语文《雷雨》教学反思04-07

小学语文期末教学反思04-09

小学语文有效教学反思04-09

小学语文比尾巴教学反思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