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学前班数学教案

学前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3-02-24 17:50:58 教案 我要投稿

学前班数学教案(15篇)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学前班数学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学前班数学教案(15篇)

学前班数学教案1

  教学目标:

  1、加深幼儿对10以内数的认识概念。

  2、培养幼儿准确数数的能力。

  3、加深10以内数添加”1“或去掉”1“的关系。

  活动准备:

  盘子、糖果、数字卡片

  过程一、

  复习读数,数数

  1、全班齐读数字卡片

  2、指名两人读数,读得熟练的给予鼓励

  3、1个1个地数,数到20

  4、2个2个地数,数到20

  5、5个5个地数,数到20

  6、10个10个地数,数到100

  7、全班说出10以数内的单数和双数

  过程二:

  导入游戏(请客人吃糖)

  教师:小朋友你们家里经常来客人吗?你们是怎样招待的'呢?

  幼儿:经常有客人来,我拿水果、倒茶招待......(幼儿尽情地说)

  教师:好,看来小朋友们对客人都很热情,今天我们旧来做一个游戏,板书:《请客人吃糖》。当主人的一定要大方啊!客人也不能贪吃呀!好不好?想玩吗?幼儿:好,想玩。

  教师:老师一边示范一边讲游戏规则,我也给大家已经分成可几个小组,每组选一个小朋友当主人,其他的都是客人,主人根据客人需要糖的个数跟客人发糖,客人先想好要几个,不能都吃同样的糖(数字都在10以内的,发给大家的糖不能吃)。

  教师:游戏开始,把装有糖的盘子发给主人,每组小客人挨着说出”我要几个“主人就按客人的要求发给他们。教师逐个巡视,幼儿:数一数是不是给自己要的糖一样多,双边活动。

  教师:小客人,你们看看你的主人发的糖对不对,如过不对就给主人说:“还少几个或多几个”补发后可以继续另选主人再做一次(略)过程三:

  读教材(翻开数学教材第8页)老师:刚才这个游戏大家玩得开心吗?幼儿:开心。

  老师:主人给客人发糖都非常准确,客人也很小心,大家都做得很好,现在翻开书,指导看懂图意,图上的小朋友他们要吃的糖和发给他的糖对不对,大家帮他们数一数。

  幼儿:小朋友边数边回答:“小东少了一个,小强多了一个,小刚少一个。”教师:小朋友看得很仔细,那么小东还要添几个才是他们要吃的糖(1个)、小强呢(多了一个)小刚呢?(少了1个)你们都能干,有你们的帮助,他们都吃到了自己需要吃的糖,笑得多么开心啊!

  幼儿:动手帮图上的小朋友添上或划掉。老师巡视

  教师:现在请小朋友来和老师做一做游戏,小朋友说要几个,老师故意多发一个或少发一个启发他对不对,还差或还还多几个。反复几次

  教师:小结:好了,今天做游戏大家都很棒,数数非常准确,还知道了添一个或划掉一个和自己的一样多。过程四:

  休息

  全班做拍手游戏。过程五:

  平均分糖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想吃糖吗?想吃多少?

  幼儿:想吃。我要7个,我要3个......

  但是有的贪吃了,你们都是乖孩子,老师一定是公平的,每人都吃同样多(4个)好吗?

  幼儿:好

  教师:那么你们数一数你手里的糖和老师要你们吃的糖多呢还是少?

  幼儿:根据自己的数说说,主人端着盘子多了就拿出来,少了就添上,教师逐个巡视,加已点拨。

学前班数学教案2

  一、活动目标

  1.复习大于号和小于号等于号。

  2.让孩子进一步运用大于号和小于号等于号。

  3.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可逆性。

  二、活动准备

  画有“〈”“〉”符号卡片两张,“=”符号一张;苹果卡片三张、桃子卡片两张;粉笔、铅笔各三支;小汽车图片四张和货车图片三张;练习题。

  三、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一、弹律动,集中孩子的.注意力。

  二、教师出示“>”、“<”、“=”,引起幼儿学习的欲望。

  基本部分

  (一)复习大于号“>”、小于号“<”和“=”。

  1.教师边出示“>”、“<”和“=”的卡片,边说:“我们学习了这几个符号,你们还认识他们吗?”

  2.教师出示大于号“>”

  (1)教师让孩子跟着念:大于号,开口向着大数笑。

  (2)教师举例,在黑板上写出3>1,读作三大于一,跟着老师再念一遍,大于号,开口向着大数笑。

  3.教师出示小于号“<”

  (1)跟着老师念:小于号,尾巴对着小数翘。

  (2)教师举例:在黑板上写出2<4,读作二小于四,跟着老师再念一遍,小于号,尾巴对着小数翘。

  4、教师出示等于符号“=”

  (1)教师让孩子跟着念:等于号,同样多。

  (2)师生对口令,进行伸手指练习。

  (二)“>”、“<” “=”的实际运用并进行可逆联想、

  1.出示图片,教师引导幼儿说出比较结果。

  苹果是三个,桃子是两个,3比2大,所以3>2

  桃子是两个,苹果是三个,2比3小,所以2<3

  2.出示图片,教师引导幼儿说出比较结果。

  货车是三辆,小汽车是四辆,3比4小,所以3<4。

  小汽车是四辆,货车是三辆,4比3大,所以4>3。

  3.出示3支粉笔,3支铅笔进行比较。

  粉笔是三支,铅笔是三支,三和三同样多,所以3=3。

  结束部分

  一、孩子在纸张上,填上数量并在中间填“>”、“<”和“=”,巩固对“>”、“<”和“=”的运用。

  二、教师检查幼儿作业。

  三、课堂加以集体订正。

  板书设计:

  司机和车

  3>1三大于一

  2<4二小于四

学前班数学教案3

  活动要求:

  认识、比较物体的粗细,懂得"粗细"的比较是相对的。

  活动准备:

  教师演示用的4种不同粗细的物体(小棒、牙签、蜡笔和水彩笔)幼儿标作材料人手一份(能力强的为7种不同粗细的物体,能力中等的为5种不向粗细的物体,能力差的为3中不同粗细的物体)(牙签、小棒、蜡笔、记号笔、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认识粗细

  1、请幼儿用自己盒内的东西穿木珠提问:你在玩木珠的过程中发现什么了?(牙签、小棒穿进,蜡笔等没穿进)

  2.寻找原即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小棒、牙签细,蜡笔粗)

  3.小结:原来东西有粗和细之分。

  二、比较粗细出示小棒师:刚才我们玩了穿木珠的游戏,有的东西穿进去了,而有的东西没有穿进,那么小棒刚刚穿进了,它是粗的还是细的?

  (1)若回答细的,则出示牙签,让幼儿比较。

  (2)若回答粗的,则出示蜡笔,让幼儿比较那么这支笔到底是粗还是细。

  2.得出结论:一样东西是无法比较粗细的`,要两样东西才能比较出租和细。

  三、利用粗细不同的物体排序师:你们盒子里的东西有粗有细,那么我们来帮他们排上队

  1.幼儿操作任意排。

  2.提问(1)你是怎么排的?(从粗一细,从细一粗)

  (2)你是怎么排出来的?

  3、师生共同小结

  (1)先找出最细的,然后找出最粗的,剩下的两个进行比较、依次排队。

  (2)从盒中先找出最细的,放在第一,然后再在盒中找出最细的,放在第二,反复运用这个方法依次排队4、请幼儿采用互换方法比较一种方法排列。

学前班数学教案4

  活动目标:

  1、通过看图列算式,学习8的加减法。

  2、用较准确、完整的语句讲述算式的含义。

  3、学会口编8的加减法应用题,培养幼儿具有一定的推理能力。

  教学准备:

  共4副图,第1副大森林背景图。第2副兔子图,以兔子裙子的颜色、兔子裙子的蝴蝶结、兔子头上的花、兔子的耳朵是否竖着。第3副小朋友栽树图。第4副花丛中的小蜜蜂。

  教学难点:

  从整幅图里找出它们的不同。

  教学过程:

  一、复习8的组成

  现在老师想和你们玩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碰球》老师和你们碰球的数字合起来要是8

  师:嘿嘿!我的1球碰几球?

  生:嘿嘿!你的1球碰7球。

  合:1和7合起来是8,8可以分成1和7。(方法同上,说出8的其它分合式)

  小结:刚才我们说的是几的分合式?(8的分合式)。出示8的各种分合式。

  二、学习8的加减法

  1、(出示森林图)你们看,这是什么地方?(森林)今天老师想带你们到森林去郊游,你们想不想去?(想)可是,森林里的老虎大王听说你们要来,它设了几道关卡,要你们来闯关,如果闯过了,就到森林去郊游,如果没有闯过,就不能进去。你们说:“有没有信心闯过去”。

  2、(出示第二幅图兔子图)请小朋友看屏幕,老虎大王的第一道题来了。草地上有一群可爱的小兔子,这些兔子都是一样的吗?(不一样)那些地方不一样?请幼儿举手回答:(有的兔子头上有花,有的兔子头上没有花;有的兔子裙子上有结子,有的兔子裙子上没有结子;有的兔子耳朵是竖着的,有的兔子耳朵没有竖着;有的兔子的裙子颜色不一样,有红的、有蓝的)。如:那我们就看头上有花的兔子有几只?(6只)头上没花的兔子有几只?(2只)那这道题要我们算的是什么呢?(要我们算的是一共有几只兔子)。哪一位小朋友帮忙把算式列出来?板书(6+2=8),请一位小朋友告诉大家为什么这么列?为什么要用6+2=8,(6表示兔子头上有花的数量,2表示兔子头上没花的数量,8表示总数)。

  教师讲解:这幅图告诉我们头上有花的兔子有6只,头上没有花的兔子有2只,要我们算的是什么?要我们算的是一共有几只兔子。我们就要把6只头上有花的兔子和2只头上没有花的`兔子合并在一起,合并在一起的方法是什么方法?(加法)用这个+号把它们加起来。(全体把算式读一遍)

  请小朋友还是根据兔子的头上有花和兔子头上没有花看能不能列别的加法算式?(能)请小朋友举手回答(2+6=8),你是根据什么规律列的算式?(交换规律)、小朋友真棒,现在我们已经列出了两道加法算式。请小朋友再认真观察图片,看还能不能列出得数是8的加法算式。根据幼儿回答,老师分别列出8的加法算式:

  3+5=8、5+3=8;1+7=8、7+1=8;4+4=8。小朋友说的很好,老虎大王很高兴,说你们第一关过了,请你们进入第二关。

  3、(出示第三副图小朋友栽树)提问:图上有谁?(小朋友)小朋友在干嘛?(栽树)小朋友们都非常爱这些可爱的动物,为了让它们的家园变得更美好,所以每年的春节他们都要举办一次植树活动,今年老虎大王请他们每人栽8棵树。你们看,他们都栽到8棵树没有?(没有)那我们就来帮忙算一下,看看小朋友们各自还要栽几棵?那我们就按顺序从戴帽子的小朋友开始。老虎大王要他栽几棵?(8棵)那他栽了几棵?(3棵)谁能根据这个条件列出算式?(8—3=5)谁能告诉老师,为什么要把8放在前面?(因为8是总数)为什么要减3?(3是栽了的数量,也是一个部分数)5表示什么呢?(5表示还没栽的数量)。

  老师讲解;总数已经告诉我们了是8,这个小朋友栽了3棵,这个3就是一个部分数,那我们求的就是另一个部分数,用总数减去一个部分数等于另一个部分数。现在我们已经帮这个小朋友算出了他还要栽5棵树。那我们也帮其他的小朋友算一算,看看他们各自还要栽几棵树?接着看第二位小朋友,她栽了几棵?(1棵)她的速度慢一些只栽了1棵,到底她还要栽几棵呢?请列算式:8—1=7,她还要栽7棵才能完成老虎大王布置的任务。再看看这位小朋友,请小朋友认真看图再列算式:8—2=8、8—5=3、8—7=1、8—4=4。(把算式读一遍)

学前班数学教案5

  认识1和2

  学习目标:理解1和2所代表的意义;认读和书写1和2学习重点:区别2和1;2>11<2

  学习活动流程

  活动一:引导看图(图自备),认识数量1

  1、图中有什么,每种东西有多少只桶、2个球拍。)

  2、说说图中的名称是什么

  3、认识找一找,教室内的物体是2的有哪些)

  4、引导看书上的图画,说说图中的物体各有多少,并把它

  们与相应的数字连起来

  5、书写数字:1和2

  6、巩固练习:读给同伴听

  活动二:引导交流,加深对1的认识

  1、图上的.东西每种有几个,幼儿交流回答(苹果1个,梨2个)

  2、谁多谁少,是1多还是2多(幼儿回答1少2多)

  3、教师说2比1多几,1比2少几(幼儿回答多1少1)

  4、我们可以用一个符号来表示,2>11<2,读作2大于1,1小于2.

  5

  认识3和4

  学习目标:

  1、理解3和4所代表的实际意义。

  2、读3和4.

  重点活动:书写3和4

  学习活动流程

  活动一:认识数量3和4

  1、教师引导幼儿数一数手中的小棒和三角形有几个。数后交流,展示结果。

  2、小组合作数2根小棒再添1根是几根?再添一根呢?讨论交流,展示结果。

  活动二:游戏

  1、幼儿根据教师拍手的下数摆小棒。(师巡视其它小组)

  2、2个苹果再添上1个是多少,一样多吗?幼儿回答并摆出小棒。

  3、教师板书3和4,幼儿读、记、书写3和4.

  4、练习第2页上的作业。()

  5、找出教室里相应3和4的东西。

  认识圆形和椭圆形

  活动目标

  1、认识圆和椭圆的基本特征。

  2、能从许多图中辨认圆形和椭圆形。

  活动重点:区别圆形和椭圆形,找出共同点和不同点。活动准备:大小不同,颜色各异的圆形和椭圆形。

  学习活动流程

  活动一:认识圆形

  1、教师出示图形,让幼儿说一说,在什么地方见过,它们像

  什么?

  2、)3、游戏:用手比圆形,大圆形、小圆形。4、说儿歌:大大的圆形像盘子,小小的圆形像口杯,天上的月

  亮圆又圆,就像手里的小盘子;书上的苹果圆又圆,好像我们的小圆脸。(教师带幼儿读儿歌)

  活动二:认识椭圆形

  1、出示椭圆形,提问:这个和前面的图形一样吗?2、小组讨论交流:说出椭圆形的特征。(3、交流讨论:2个图形在什么地方不同。

  4、小结:没有边没有角的图形,稍有一点长的叫椭圆形;

  它和圆形不相同,圆形是没有边没有角,圆圆的。5、作业练习:请小朋友找出圆形片片,椭圆形片片。

  长方形和正方形

  活动目标:通过涂色和连线,感知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特征;并学习分辨这两种图形。

  活动重点:区别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活动准备:长方形,正方形的图形。

  学习活动流程

  活动一复习引人

  1、复习圆形和椭圆形(教师出示图形,幼儿说出图形名称)。

  2、找出生活中所见的圆形和椭圆形。(球)

  活动二:认识正方形、长方形

  1、出示图形,对比图形,板书长方形和正方形并领读。

  2、数一数长、正方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展示交流。有4条

  边,4个角。

  3、出示图形让幼儿游戏找朋友。(形和正方形找)

  4、提问:正方形有几个角,几条边;长方形有几个角,几条

  边。

  活动三:比较正方形和长方形

  1、区别:相同点和不同点。(角。不同点:长方形两条对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

  2、小组讨论交流,并作出展示。

  3、作业练习:把正方形涂成红色,把长方形涂成绿色。

  认识5

  活动目标:引导孩子通过添画感知数量5,并能正确书写5.活动重点:理解5的实际意义;并准确书写5.

  学习活动流程

  活动一:经历数数。

  1、复习数字3和4;3是2添1;4是3添1;4添上1是

  多少呢?(是5)你是怎样想出来的?

  2、幼儿操作,怎样把4变成5.3、认识数量5.

  4、分组操作并交流结果。

学前班数学教案6

  教学目标:

  1、培养孩子的动手,动脑的能力。

  2、了解二等分的概念。

  3、感知图形的对称。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平等分是平均分

  难点:感知图形的对称

  教学准备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梯形的`彩色图形各一个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今天老师带来了8个苹果,6个梨4个桃子。我先把8个苹果奖励给作文竞赛获奖的两位同学。老师把苹果分成3个一组,5个一组分给两位同学。问你们有什么想法?同学们都纷纷举手抢着说,老师这样分不公平?老师问:怎样分才公平?学生说:应该一个人得4个才公平。好了,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二等分。

  2、新授课

  ①折纸每个同学把手里准备好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对折。对折后就是二等分,也叫做"平均分"。

  ②分梨、桃、苹果

  教学反思:

  学生对二等分容易理解,对对称比较抽象。让学生知道对称就是左右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教师多演示让学生理解。

学前班数学教案7

  一、教学目的:

  1、知道球体和圆柱体的名称和特点,并能找出周围生活中和它们相似的物体。

  2、发展幼儿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

  二、教学准备:

  球体和圆柱体

  三、教学过程:

  1、认识球体。

  (1)出示圆片,问幼儿:这面镜子是什么形状的?再出示皮球,问幼儿:皮球的形状和镜子一样不一样?怎么不一样?皮球是什么样子的/任意转动皮球,推动皮球,把皮球高举。低放,让幼儿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皮球的样子、动态。

  (2)让幼儿拿出自己的球,摸一摸,转转、推推、碰碰、来回滚动,充分感知球的特点。要求幼儿在玩球的过程中,要从各个方面仔细看,要动脑筋想,球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特点?

  (3)在幼儿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幼儿讨论球是什么样子的。启发幼儿用语言概括出:球的样子不管从哪面看都是圆的。不管推它那边都能滚。

  (4)告诉幼儿你们都知道像镜子那样的形状是圆形,那么像球这样,无论从那边看都是圆的,无论从哪个方向都能滚的物体叫什么形呢??叫球体,再用儿歌小结:球体球体溜溜原圆,那边看它都是圆,球体球体圆滚滚,哪边推它都能滚。

  (5)出示大皮球、乒乓球、玻璃弹球,问幼儿:它们都是什么形状?它们有哪些地方不一样?哪些地方一样?为什么都是球体??使幼儿真正掌握球体的特点,不受物体大小、颜色、实心、空心等影响,能对形状正确归类。

  (6)让幼儿说一说在生活中见到哪些球行物体和近似球体的`物体。

  二、认识圆柱体

  1、出示圆柱体,问幼儿:这是不是球体它和球体有什么不一样?它是什么样子的?

  教师摆弄圆柱体(用手上下摸一摸,来回将两端对着幼儿,将圆柱体横躺、竖躺桌上,两边推动),让幼儿观察圆柱体的形状、动态。

  2、让幼儿拿出没削过的圆柱体铅笔仔细看一看,摸一摸,放在桌上推一推,比一比和球体的形状有什么不一样,和圆柱体的形状一样不一样,让幼儿充分感知圆柱体的特点。

  3、在幼儿感知的基础上,让幼儿讨论,引导幼儿说出铅笔和圆柱体都是长长的,从上到下一样粗,上面和下面都是圆形的,两个圆形一样大,推它只能两边滚,不能两头滚。(球带处都是圆的,哪个方向都能滚)4、小结:橡这样从上到下一样粗,上面下面都是原形,两和圆一样大的物体叫圆柱体。

  5、让幼儿举出生活中见到过的各种圆柱体物品和近似圆柱体的物品。

  6、幼儿自己用纸制作圆柱体。制作前先让幼儿两个圆纸片重叠,确认两个圆一样大,将长方形纸对折,确认两边一样宽,按粘贴线把长方形贴成长筒,对准放在一个圆片上,再把另一个圆片盖上面,成一圆住体。通过制作活动,使幼儿更具体地认识圆柱体各部分的特点。

学前班数学教案8

  一、活动目标:

  1、复习得数是3以内的加法,4以内数的组成。

  2、通过创设情景,让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尝试自己列出得数是4的加法算式,尝试自编得数是4的加法应用题。

  二、活动准备:

  3以内加法算式卡、数卡4,苹果、梨图片4张,每个幼儿4个萝卜,4朵花,蘑菇图片4张,兔妈妈、小兔头饰,布置好活动场景。

  三、活动过程:

  随《十个数字跳舞》音乐,做手指游戏。

  (一)、 复习得数是3以内的加法,复习4的组成

  1、游戏"开火车"复习得数是3以内的'加法。

  我们班的小朋友都很喜欢看动画片,《动画城》节目你们看过吗?动画城里的聪明屋有位金龟子姐姐,她呀今天邀请我们到聪明屋去做客,她呀要看一下谁是最聪明的小朋友,现在我们就到聪明屋去吧!怎么去呢?我们坐火去吧!我们的火车几点开?(出示加法题卡)嘿嘿!我们的火车几点开?我们的火车2点开……。

  2、游戏"又有苹果、又有梨"复习4的组成呜…….火车开到了聪明屋,看看,金龟子姐姐他们拿什么来招待我们呢?导出"又有苹果又有梨"的游戏,一个苹果几个梨?(3个)……。

  3、游戏"对数"刚才小朋友们对得真好,老师也来考考你们,我们来对数,举起你们的小小手,我出1,你出几?(3),1和3合起来就是4……。

  (二)、创设情景,在操作中尝试写出得数是4的加法算式金龟子姐姐说:"你们都很聪明",现在我要请你们到智力迷宫玩,去智力迷宫前,我们必须学会一种新本领才能去,学什么本领呢?

  (兔妈妈帮助能力差的小兔讲解列式)。

  我们的萝卜丰收了,你们高兴吧!我们来开个庆祝会吧!我们去采花来装饰一下,我们每个宝宝都采到了花,一共采了几朵(4朵),我们把手里的花举起来,看看两只手上的花交换位置合起来还是几朵花?(4朵),两只手上的花虽然交换了位置,但是它们的和没有变,请兔宝宝将加法算式写在答题卡上,写完之后把答题卡举起来,小兔互相检查一下你写对了吗?今天,我们学会了新本领又可去智力迷宫玩,来,我们鼓鼓掌、嘿嘿,我真棒!

  三、活动延伸

  金龟子姐姐还想看看哪个小朋友最爱动脑筋,用老师提供的蘑菇图片,自己试着编加法应用题,注意编加法应用题要讲一件事,出现两个数,提一个问题,问一共有多少?合起来是多少?

  活动自评:

  从活动中发现,幼儿对操作很感兴趣,幼儿有创新意识,但少数幼儿还是不会写出算式,我认为对于这些幼儿,老师日常活动中多加以个别指导,他们一定会成功。

学前班数学教案9

  一、教学目的:

  1、复习5、6和7的组成,要求熟练掌握。

  2、复习5、6和7的加法和减法,使幼儿较熟练地进行5、6和7的加减运算。

  3、能看图、看试、看数正确地自编5、6和7的加减法应用题并列式计算。

  二、教具准备:

  5、6和7的数字卡

  三、教学过程:

  (一)玩"报数"的游戏,复习5的组成。

  "报数"游戏复习5的组成:教师先报一个数,幼儿再报一个数,两人报的.数合起来应为5,教师依次请幼儿,报数的速度越来越快。

  (二)玩"拍手"或"出手指"的游戏,复习6的组成"拍手"游戏复习6的组成:教师先拍一个数,幼儿再拍几下,两人拍手的次数合起来应为6,教师依次请幼儿,拍手的速度逐渐加快。

  (三)算题比赛。练习5、6和7的加减运算。

  教师在黑板的两边各写5、6和7的加减法算式若干,请幼儿一个接一个来写出每题的得数。一人算一题,写完得数将粉笔交给下一个幼儿上来算。比哪一组算得又快又正确。

  教师任意出示5、6和7的加减法算式卡,幼儿回答得数,或教师口说算式,幼儿回答得数。

  (四)教师口述5、6和7的加减法的应用题,幼儿按题意列式算题。

  (五)教师板书5、6和7的加减法式,幼儿按式编应用题。

  (六)做练习

学前班数学教案10

  眼下,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即将升入小学,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生活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幼小衔接”是孩子面临的第一个转折,广大家长应如何帮助孩子顺利过渡,做好各种准备呢?

  一、幼儿园和小学有什么不同?

  从学习环境看:幼儿园的教室一般布置得都非常美观、形象、富有童趣。而小学教室一般由课本、黑板、桌椅、多媒体展台等教学设施构成,对孩子的吸引力降低。

  从学习方式看:幼儿园教育以游戏为基础活动。小学则以学习为主,要根据国家统一规定的教学大纲来学好课程。 从师生关系上看:在幼儿园,老师对孩子生活照顾比较多。而在小学,老师的主要精力放在了教学上,在生活上对学生的关心要比幼儿园老师相对减少。

  从教学方法上看:幼儿园提倡在玩中学、学中玩。小学则以书面语言为主,强调文化知识的系统教育,课堂大多以老师的讲解为主,孩子还必须完成一定量的作业。

  从行为规范上看:通常在幼儿园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个人要求,如喝水、上厕所、说话、玩玩具,在升入小学以后都不再被重视。孩子在上课期间,抱臂坐正,不随便 说话、发言先举手、学习用品放整齐、课本作业不准撕、上课不准喝水、在指定地方等家长接送等规定都纳入学生的一日行为规范中。

  二、不少家长面对幼儿入学初期所表现出来的不适应,简单地将原因归结为幼儿身心发展水平所限,没有意识到自身对幼小衔接的消极态度。据了解,家长主要存在以下错误认识:

  1.轻描淡写,漠不关心

  有些家长由于工作繁忙,精力有限或是自身素质所限,不注重自身与幼儿的心灵沟通与交流,不关注幼儿在园期间的发展变化,不配合教师所开展的主题活动,不参与幼儿园举办的专题家长会,更不和幼儿聊任何有关入学的话题。这就使幼儿感受

  不到来自父母的重视与关怀,更谈不上主动发展了。

  2.简单粗暴,施加压力

  个别家长不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把幼儿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归结为调皮捣蛋,经常用简单粗暴的语言吓唬幼儿:“一天到晚就知道调皮捣蛋,我不管你,到时候老师会好好收拾你。”“连十分钟也坐不住,到时候你就等着让老师罚站吧!”听到这些语言,幼儿对小学还有什么向往与企盼?大概就只剩下恐惧与不安了。

  3.重视知识,忽视习惯

  很多家长认为幼儿的入学准备就是提前认字、学习拼音、学习英语、学会算题等知识技能,却忽视了对幼儿学习生活习惯的培养,更忽视了诸如观察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这样做的后果往往是,因孩子过早地接触小学的有关知识技能,反而降低了学习兴趣,不利于入学后的学习兴趣激发与能力的持续发展。

  三、各项准备工作

  1、物质准备:文具切忌玩具化

  入小学,必要的`学习用具不可缺,建议家长给孩子准备实用的学习用具。现在商店里卖的文具盒花样很多,颜色鲜艳,但文具盒最好是简单实用大方的,不要让过于繁琐的文具吸引孩子上课的注意力。

  文具不能太多,铅笔、尺子、橡皮、削笔刀是文具盒里必备的。4-5支铅笔,在不削的情况下就够用一天了,提倡用简单实用的橡皮和削笔刀。一年级的新生,文具比较容易丢失,而且很多小孩的铅笔款式和颜色都一样,分不清,所以建议家长买上标签纸,写上孩子的姓名,缠在铅笔顶端,贴在文具的上面。

  买书包时还要掂一掂书包的重量,过重不利于孩子身体发育,所以要挑选既轻又结实的书包。

  关于本子,家长大可不必提前购买,新生报名时,老师会告诉家长准备几个。有的孩子很浪费,旧的本子还没有用完,

  就扔掉用新的,家长一定要引导孩子节约用纸。可以把孩子没有用完的本子装订起来,用来当练习本。

  2、生活准备:学点简单劳动技能

  有的学校会在开学前,或者开学第一天开展入学教育或者新生家长会,届时学校会对作息时间、功课表、各科的学习要求等广而告之。孩子可以在这一天提前认识学校,包括学校都有哪些规定,各项设施都有哪些作用,厕所在什么地方,如何使用等。

  现在独生子女的生活,家长包办的比较多,入学前训练孩子的生活能力非常有必要。学会整理自己的物品(书包、文具盒、书籍、书桌),每天晚上睡觉前,将第二天要用的铅笔削好,所用的物品准备好;本子、书角揉皱了,要学会抻直;用过的东西及时归位,保持整洁等。

  入学后,孩子除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以外,还要分担班级和学校里的一些劳动任务,所以平时家长可以要求孩子参加。

学前班数学教案11

  教学目标:

  1、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归纳、总结、学习4的组成。

  2、让幼儿在操作中不断探索数的多种分法,并学会记录。懂得交换两个部分数的位置合起来总数不变,知道一个整体数分解成两个部分数后,一边增多,另一边减少的互补关系。

  3、发展幼儿动手操作能力、观察、逻辑思维、推理能力。

  教学准备:

  每位幼儿4根萝卜图片、一张记录卡、小兔胸饰4个、写有数字的树叶若干、两棵光秃秃的大树背景(3号树和4号树)。

  教学过程:

  1、歌表演《合拢分开》入座。

  2、游戏:”我们都是好朋友”。初步探索4的组成。

  今天,我们班来了几位神秘的客人,你们猜猜是谁?(4个戴小兔胸饰的小朋友出场),我们数一数有几只小兔?(4只)4只小兔在一起做”我们都是好朋友”的游戏,围成圆圈,手拉手走,念儿歌:123,321,我们都是好朋友,好朋友,手拉手,你蹲下,我站起,4可以分成几和几?4可以分成1和3……

  3、幼儿操作:”分萝卜”,在操作活动中不断探索4的多种分法,并学会记录。

  小朋友,你们知道吗?兔妈妈有两个聪明可爱的孩子,一个叫宝宝,一个叫贝贝。今天,兔妈妈拔了4个萝卜回来,要分给宝宝和贝贝吃。你们知道兔妈妈可能会怎么分?兔宝宝和兔贝贝都要有萝卜,小朋友摆一摆,分一分,看怎么分?有几种分法?分一次就将分的结果记录下来,写在记录卡上,看谁分得又快又准?

  幼儿操作,老师指导。

  老师发现许多小朋友都分好了,谁来说说你找出了几种分法?

  4 4 4

  请个别幼儿说结果,老师写出分合式∧ ∧ ∧,

  13 22 31

  4分成1和3,还有3和1这两组数都有一个相同的数字几?(1)还有一个相同的数字几?(3)它们的数字相同,但是它们的位置不同,只要知道了一种分法后,将两个部分数的位置交换一下,就是另一种分法,左边的数后面一个数比前面一个数多1,右边的数后面一个数比前面一个数少1,左右两边的数合起来都是4。老师小结:4分成两份有三种分法,4可以分成1和3,3和1,还有2和2,1和3,3和1,还有2和2它们合起来都是4。

  4、知识巩固游戏:”拼贴五彩树”。

  小兔说:”在冬季里我们收获了萝卜,可是冬季里许多大树的树叶纷纷扬扬的从树上飘落下来了,只剩下光秃秃的树枝,很不好看,我们班的小朋友不但聪明,还很乐于帮助别人,对不对?我们来为大树贴上美丽的树叶,让它变成’五彩树’好吗”?请幼儿将带有数字的树叶粘贴到3,4号树上,树叶上的两个数字合起来是几,就粘贴在几号树上。

  5、活动延伸:4分成两份有3种分法,4还有其它的分法,谁知道?(4分成3份……)我们下次再学。今天我们学了4的组成,我们举起萝卜用《合拢分开》这首歌把今天学的4的组成唱出来好吗?

  附歌词:合拢分开,合拢分开,学4的组成分解,4的组成,4的分解,就像合拢分开,4可以分成1和3呀,分成3和1,还可以分成2和2呀,它们合起来都是4。

  教学反思:

  课堂对于学前班的小朋友来说,他们对任何事物都是充满了好奇,注意力不能够集中,课堂的过程又是一个比较枯燥无味的过程,所以上好一节很成功的课并非易事,教师必须认真的设计教案,根据学生的.需求和接受能力的培养来设计教案。让整个课堂活跃起来。这才是一节成功的课。

  学前班的孩子具有很明显的幼儿的特点,他们注意力持续时间短,因而好动是他们的天性也是共性,他们最喜欢的是游戏、活动。数学活动对于善于直观形象思维的幼儿来说更是枯燥、单调、乏味。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的效率成为我不得不思考的问题。游戏是幼儿最感官,最敏感的活动。活动单一的训听会让幼儿感到枯燥、乏味,注意力不易集中。所以,我们让幼儿不仅用口唱,用耳听,而且采用了综合动作、语言、游戏、表演等丰富的表现形式。我们合理运用这些辅助手段引起幼儿积极的学习氛围和帮助幼儿理解。游戏是幼儿最感官,最敏感,使用游戏活动同时作用于孩子们的视觉器官和听觉器官,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育质量。

  孩子的想象力是很丰富的,思维也很敏捷,有时候学生出乎意料的回答,会激发我的一些教学灵感,让我将本来无趣的教学环节变得生动活泼。课堂是师生共同发展的阵地,我们要创设开放型情境,鼓励孩子们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让孩子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扩大他们的思维空间。我将不断总结好的教学方法,将所学真正运用于课堂,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计算课中运用游戏能为幼儿动手、动口、动脑,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创设最佳情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身心潜能,省时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同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心理素质,使智力和非智力品质协调发展。

学前班数学教案12

  教学内容:

  比较大小、长短、高矮

  教学目的:

  1、使幼儿联系生活经验认识大小.长短和高矮的含义,体会比较一般方法,初步学会比较物体的大小.长短和高矮。

  2、使幼儿经过比较的活动,初步建立大小长短和高矮的观念,培养初步的观察、判断和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知道长短、高矮、大小的含义。

  2、初步懂得直接比较长短、高矮、大小的思维方法。

  教学难点:

  1、掌握比较的标准和比较的方法。

  2、用正确的数学语言表达比较的结果。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仪器:

  实物

  教学过程

  一、复习了解幼儿对实际生活中大小.长短、高矮已有的感性认识。

  二、新课导入

  1、取出一把尺子,问:这把尺子长还是短?

  2、当幼儿说出答案或争论时,再分别拿出比它短和比它长的尺子,引起幼儿对刚才答案的怀疑,从而导入新课。

  3、出示课题,明确目标。

  三、新课教学

  1、明确比较的要求。

  (1)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才能作比较,对单个物件不存在什么比较。

  (2)确定什么和什么比较,比较的标准是什么。

  (3)比较时,要把两种物体的一端对齐,然后再看它们的另一端是否对齐,从而进行比较。

  2、教学"大小'长短"、"高矮"。

  (1)提问:

  图中画了些什么?你能说一说吗?

  (2)比一比让幼儿看图找一找、比一比。同桌小朋友互相交流。

  3、练习4、小结比较大小长短和高矮都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才能作比较,单个物件不存在大小.长短、高矮的,比较大小长短和高矮的方法一样,一定要把一头对齐,才能正确比较出大小长短和高矮。

  5、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实物,分组进行比较,相互讲出比较的结果。

  六、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谈谈你的收获。

  七、作业运用已学的知识,找身边熟识的事物比一比,说一说。

学前班数学教案13

  活动目标

  1、根据不同的画面进行讲述,并列出相应的算式,从而感知加法算式所表达的数量关系。

  2、理解交换规律,懂得运用互换规律列出另一道算式。

  3、积极探索数学活动,乐于讲述探索结果。

  活动准备:

  1、教具:城堡图一副(分为三层,每一层分别有表示7的加法的三副图,用纸覆盖)、水果单一张。

  2、学具:城堡图人手一份、水果单人手一张。

  活动重点:

  看图学习7的加法活动难点:能根据不同的画面进行讲述,并列出相应的算式活动过程:

  一、开火车:

  复习7的组成师:城堡王国的国王邀请我们去他的国家玩,你们愿意吗?那让我们快点乘上7次列车(出示数字7)出发吧。

  师:嘿嘿,我的火车X(1)点开,你的火车X点开?

  幼:嘿嘿,我的火车X(1)点开,我的火车X(6)点开。

  二、情境感知--登城堡:

  看图学习7的加法

  1、师:看,城堡王国已经到了,国王说了,他在城堡里藏了许多的问题想考考我们小朋友,那我们就先去这座最大的城堡去看看好吗?

  2、师:我们先登上城堡的一楼,原来这层楼上有三幅图,谁愿意来讲讲呀?

  国王想考我们的.是看了这三幅图谁能列出一道算式?回答出来后就可以上二楼、三楼。

  3、幼儿操作师:

  那我们每人都去一个城堡回答问题吧,速度慢的呢,可以只在一楼回答,速度快的可以去二楼三楼。别忘了把你的答案写的清楚一点。

  4、总结:

  师:你刚刚碰到了什么问题?(用三句话表达三幅图)你是怎么回答的?(幼儿列的算式)老师记录请幼儿观察这些算式"它们有个小秘密,看谁能先找出来?"师总结:这些算式的得数都是7,而且都是加法,那么这6道算式就是7的加法算式。

  师:象1+6=7、6+1=7这两道算式数字相同,位置不同,但得数不变,所以看到1+6=7马上就想到6+1=7,我们把他们称为朋友题,同样我们看到2+5=7就会想到什么呢?

学前班数学教案14

  1、初步理解"双"和"对"的含义。

  2、能找出身边成双成对的东西。

  3、体验解决问题的快乐。

  活动准备

  手套、鞋子、筷子、袜子、茶杯一对、耳环一对、小熊玩偶一对、操作材料、贴纸等。

  活动过程

  一、分类游戏,引出"双"、"对"的概念。

  1、教师展示手套、鞋子、袜子、筷子等。

  教师:请你们帮老师整理一下这些东西,好吗?把相同的东西放在一起。

  (将手套、鞋子、袜子、筷子等全部打乱放在一起,让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进行分类、配对。)

  2、观察分类好的物品,初步了解"双"、"对"的概念。

  教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分好的东西,说出分类的理由。

  (引出"双"、"对"的概念,让幼儿了解一双或一对由两个组成,理解"双"、"对"的概念。)

  教师:我们把他们叫做"一双手套"、"一双鞋子"、"一双筷子"。

  二、分类游戏,进一步了解"双"、"对"的含义。

  1、教师展示茶杯、耳环、玩偶等物品。

  教师:请小朋友再帮老师整理一下这些东西,尽量将这些东西也配成一双或一对,并且说说分类的理由。

  2、教师小结:原来,在我们的生活中成双成对的物品都是有关联的,

  我们将这两样具有相同用途或造型的物品称作"一双"或"一对"。

  三、找找身边成双成对的物品。

  1、教师:除了老师准备的'东西外,我们身边还有哪些成双成对的东西呢?

  (比如:身体,教室环境等)

  请小朋友找找,什么东西可以成双成对的。

  2、教师小结:原来,我们生活中有这么多成双成对的东西,他们双双对对多漂亮啊!

  四、幼儿动手操作,进一步强化本活动中所学经验。

  1、教师:今天老师还给小朋友们准备了许多操作材料,我们大家带动动手将它们进行成双配对。

  2、教师展示幼儿操作材料,分组进行操作。

  3、幼儿成果展示。

  教师小结:其实在我们生活中,可以成双成对的不仅仅是那些物品,我们人也可以成双成对,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出去试一试吧!

  五、结束部分

  游戏《成双成对》。

学前班数学教案15

  学习目的

  学习将一个形体等分为两份,初步理解等份的含义及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等份中的包含关系和等量关系),培养幼儿的分析、综合、比较能力。

  活动准备

  纸片等教具准备及教学用PPT课件准备。

  教学过程

  1、出示两个圆饼,重叠比较,让幼儿观察两个饼一样小。问幼儿:把一个饼子分给两个小朋友吃,两人要吃一样多,怎么分?

  2、教师用刀将饼对半切开,问幼儿:这样分是不是两个小朋友吃的的.一样多?将两块饼子重叠比较,让幼儿看清楚两块饼子完全一样小。告诉幼儿:把一个东西分成一样小的两份,也就是两份小相等,叫做二等份。

  3、将分开的一块饼与另一个整饼比较(幼儿已知道两个饼是一样的),问幼儿:哪块饼?再将另一块饼与一个饼相比较,问幼儿:是哪块饼?使幼儿知道一个形或体等分成两份后,每一份都比原来的实物或形体小,原来的实物或形体比分后的每部分。

  4、将分开的两块饼拼合在一起,让幼儿观察,它们又成为一个整体,问幼儿:它和原来的饼比,哪个?哪个小?再将拼合起来的饼重叠在

  另一个整饼上,使幼儿确认二等份后的两份合起来仍是原来的整体,其每一份是等份为两份中的一份、

  5、教师出示一张圆形纸,问幼儿:老师把这张圆形纸分成相等的两份画装饰画,该怎么分呢?让幼儿拿一张圆形纸试着分。教师引导幼儿用对折法等分图形,提醒幼儿对折时边沿着对整齐,折叠后将折线压平展开,用剪刀按折线剪开。

  6、动手操作

  (1)让幼儿把分成的两份重叠比较,看是不是完全一样。

  (2)将两份拼合在一起和另一个完整的圆形比较看是不是一样。

  (3)将剪开的每一份分别与整体的圆形比较小。

  幼儿通过动手操作,进一步理解二等份的含义及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7、让幼儿想一想,怎样把正方形纸分成相等的两份?怎样把长方形纸分成相等的两份?让幼儿操作,鼓励幼儿用不同的方法分。让幼儿说说他是用什么方法分的。

  8、正方形纸、长方形纸二等份后,要求幼儿用重叠法对部分与整体、部分与部分进行比较、分析。

【学前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学前班数学教案02-05

学前班数学教案01-29

学前班数学教案15篇03-30

学前班数学教案(15篇)03-30

学前班数学教案15篇02-15

学前班数学教案:认识梯形09-29

学前班数学教案(合集15篇)02-25

幼儿园学前班数学教案02-24

学前班数学教案:比较大小.长短.高矮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