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华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案

华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案

时间:2023-02-24 12:15:29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华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华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华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案

华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案1

  【课程标准】

  知道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了解传说和史实的区别。

  【教学目标】

  识记与理解:记住远古传说中的重要人物,记住汉族的前身和始祖。理解炎帝和黄帝与农业起源关系的传说的实质,理解“禅让”的含义和实质。

  能力和方法:培养从传说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以传说印证历史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华夏族形成的历史,培养崇敬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情感。了解以禹为代表的远古居民的优秀品行,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体验禹治水的艰辛并了解其业绩,体会人生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重点:农业起源的传说和华夏族的形成。禹治水的传说。

  难点:部落、部落联盟的构成和性质。“禅让”的含义和实质。

  【课前准备】

  课前收集有关黄帝、炎帝、蚩尤、大禹治水的传说故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一、导入新课

  历史讲究真实可靠,传说难免夸张虚构。但不少传说生动地反映了人类的历史,包含着极有价值的`内容。

  上一课时,我们从考古发掘的物证来学习了原始农耕文化,本课时要通过传说来认识农耕文化。看看那些流传久远的传说中,包含了有关远古农耕文化的哪些有用的历史信息?

  听,集中注意力。

  制造悬念,激发兴趣。

  二、炎帝和黄帝的传说

  中国人都自称是炎黄子孙,你知道是怎么来的吗?

  讲解“炎”、“黄”之意及其传说(或抽学生来讲)

  整理出华夏族的来历:

  从中知道了哪些有关农耕文化的重要信息?

  谈后世祭祀炎、黄(谈两碑上的字),华夏之祖

  调动参与兴趣

  听或自己讲

  清晰明了,便于掌握。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三、禅让的传说

  简要讲:黄帝以后很久,尧禅舜、舜让禹。要求学生概括其过程的共同点。

  然后得出结论。让学生简单发表一下关于如何看“禅让制”的看法。

  听讲、看书、归纳得出结论。

  四、治水的传说

  禹之所以在舜死后出任部落联盟的首领。必定是他的德才出众、威望很高。何以见得?还是让我们一起来了解禹治水的传说。

  要求学生讲述大禹治水的传说。然后问,禹治水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然后小结:禹治水成功,树立了崇高的威望。

  处理辅栏的读读、说说。

  过渡、导入。

  学生好表现,给他们提供表现的平台,取得成功感

  五、情感升华

  我们从他们身上学习什么?

  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将其发扬光大。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六、拓展学习

  P16学习活动。要求学生讲其他的传说故事,要说出传说的名称、点出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或提供了什么重要的信息?

  学生讲。

  【教学后记】

  华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案

华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案2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自三国末年至南朝历史发展的大概脉络:包括西晋的兴亡、少数民族的内迁、东晋的简单概念、前秦和淝水之战、南朝的简单概念。更重要的是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这一时期我国江南地区经济开发的状况。

  [重点和难点]

  淝水之战和江南地区的开发是本课的重点内容

  江南地区的开发还是本课的难点。

  [教法]

  讨论法、问题导学法

  [学法]

  引导学生理清本课的基本线索。

  [教学手段]

  多媒体

  [课时]

  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具]

  地图册、淝水之战相关多媒体

  [教学设计]:

  1复习提问上节内容:三国建立的基本情况

  2导入新课:

  回顾上课的内容,想一想:三国鼎立局面能否长久?为什么?(学生各抒己见)

  3讲授新课:

  一、西晋的兴亡和内迁的各族

  既然三国不能长久,那是怎样结束的?(学生读书思考并回答)

  说一说,西晋是如何建立的?这个政权存在的时间长吗?

  想一想:为什么西晋是个短命王朝?(学生讨论,引出少数民族内迁)

  分析:民族内迁的意义。(课外延伸)

  二:淝水之战

  用成语故事草木皆兵引出淝水之战。

  学生读书回答:这场战役的交战双方、各自拥有的兵力、最后的结果

  如何?战后南北双方状况如何?引出东晋、南朝的建立。

  动脑筋:苻坚拥有八十万兵力,却不能统一江南,这究竟是为什么?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根据你的所见所闻,你认为中国今天的南方和北方哪个地区经济更发达?

  南方是不是自古以来就是比北方发达呢?看一下古代南方经济的发展情况。出示材料(材料一:见课本提示框。材料二,见课本P129。)

  动脑筋:《宋书》里描写的南朝时的.江南与司马迁描述的江南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

  引出江南地区开发的有利条件(地理条件、政治条件)和江南经济发展的表现。

  4、全课小结:指导动手学生整理本课的历史线索。

  5、作业设置:想一想,江南地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什么能得到开发?

  6、活动与探究:淝水之战同在此以前历的哪几次战争相似?这些战争所取得的经验、教训,对现代战争是否有借鉴意义?为什么?

  附:板书设计

  一、317年司马睿建立东晋,都:建康

  二、从420年到589年南方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这些朝代都在建康,历总称南朝。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原因:A:北方人南迁,充实了江南的劳动力;

  B:南北人民共同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开垦了许多良田

【华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案】相关文章:

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全册教案02-24

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全册教案03-22

语文全册教案02-15

五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04-01

二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02-04

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03-16

语文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02-22

四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04-01

一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