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大班主题教案及教学反思

大班主题教案及教学反思

时间:2022-06-27 20:43:41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主题教案及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要有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教学反思我们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主题教案及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主题教案及教学反思

大班主题教案及教学反思1

  活动目标:

  1、了解一些常见包的款式、材料等特征及其用途,初步知道包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能根据包的基本特点装入合适的物品。

  活动准备:

  1、各式各样的包,适合放在包中的生活用品若干。

  2、音乐磁带一盒。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幼儿兴趣。

  师:小熊一家准备出去旅游,他们准备了许多东西,可这些东西该怎么带出去呢?请小朋友帮小熊想个办法。

  (我叫爸爸开辆车帮小熊拿东西,可以拿一个箱子装这些东西)

  师:小熊他们还要爬山,拿箱子、袋子装不方便呀!

  (可以拿包装;对,可以拿背在肩上的包装这些东西,这样就很方便,爸爸出去旅游时也这样)

  评析:活动一开始就创设情景,引导幼儿进入积极思考状态,引发幼儿的发散性思维,这样不仅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在帮助小熊想办法中培养了幼儿的爱心。

  二、看看、玩玩各式各样的包,知道包有材料、大小及款式等的不同。

  1、幼儿看看玩玩,感知各类包的外部特征。

  师:现在,我们一起到包的专卖店里帮小熊选包,好吗?这里有各种各样的包,它们是什么样的?请你去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然后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评析:包是由幼儿收集来的,幼儿非常熟悉。在收集过程中,他们对包的款式、材料等的特征有所了解,所以在讲述包时能说会道。

  2、讲述各自的操作结果。

  师:你发现了什么?(我发现真个包上的花很漂亮)师:这个包上因为有了花的装饰,显得很美观。那还有谁发现包上有其它的装饰呢?(这只包是用五颜六色的珠子穿起来的,也很漂亮。这个包上有许多好看的线。……)幼儿各自讲述自己的发现。

  师:除了包上的这些装饰,你还发现了什么?(包上有拉链)

  师:那拉链有什么用呢?(可以使包关起来,这样小偷就拿不到包里的东西了)

  师:除了拉链可以使包合起来,你还发现什么可以使包合起来?(搭扣,有磁铁的,绳子一收包就合拢了)

  师:你还发现了什么?(我的包是用皮做的)

  师:那,除了皮做的`包,你们还发现用什么也可以做包?(这包是用毛线做的,这只包是用塑料做的)

  师:除了这些你还发现了什么?(我还发现这只包有轮子)那你知道包上为什么要装轮子?(这样就不用拎了,可以在地上拉着走。我还发现这只大包上的杆一会儿可以变长,一会儿可以变短)

  师:你观察的可真仔细,那有谁知道这杆子有什么用吗?

  (高的人就把杆子放高一点,矮的人就把杆子放低一点)

  师:这只包上还有锁,这是为什么呀!(是密码,防止小偷用的)

  评析: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多种形式进行探索提供了活动的条件。老师是引导者,让孩子们互相学习,问题从孩子中来,有孩子来解答,培养了孩子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能力。

  3、音乐声中展示各自的包,了解各种拎、拿方式的不同。

  师:小朋友,你的包是怎么拿的?现在请你们拿(双肩背、单肩背、斜背、提推等)各自的包,踩着音乐的节奏,摆出好看的造型,把你们的包展示给大家看看,好吗?

  评析:让幼儿在音乐声中展示各自的包,孩子们拿着各自的包,踩着音乐的节奏,摆出好看的造型,神气极了,增强了活动的气氛。

  三、了解各类包的内部结构和用途

  1、引导幼儿发现各类包的内部结构和用途。

  师:看看你的包里面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猜猜里面可以放些什么?这个包会是谁用的?

  (包里面有小袋、可以放手机的。这个包里还有一个拉链,可以放钱)

  师:这个包里有根交叉的带子,它是用来做什么的呢?

  (我知道,爸爸出差时把衣服放进去,带子可以使衣服不动来动去)

  2、小组合作,把小熊旅游用的物品装入合适的包中。

  师:小熊在小朋友的建议下已选择了合适的包,桌子上的东西是它们旅游中要用的,请小朋友以组为单位,先去看一看,再商量一下,帮小熊把东西装入这个合适的包中,记住东西都要装入包里,什么也不能丢下。

  3、检查操作结果对于操作不成功的,集体讨论为什么没能装进包里,应装在哪个包比较合适。

  评析:不同的包可以放不同的东西,我请小朋友以组为单位,先去看一看,再商量一下,帮小熊把东西装入这个合适的包中。在孩子们合作探索过程中,有成功的,也有不成功的,对于没能成功的把东西装入包内的,教师和小朋友共同分析,探讨是什么原因?还将有助于发展孩子的猜测判断能力和科学判断能力,培养孩子的发现能力。

  四、了解几种特殊用途的包。

  师:你看过其它的包吗?(向幼儿介绍摄影包、美容包、医药包等)

  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包,不同的包用途也是不同的。

  评析:向幼儿介绍几种特殊的包,让他们了解一些特殊用途的包,如摄影包、美容包、医药包等等,达到拓展幼儿的知识面的目的。

  活动反思:

  1.《纲要》精神引领。《纲要》指出:“科学的内容要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从身边的事入手。”本次活动选取幼儿非常熟悉的包为活动载体,建立在幼儿的一定生活经验之上,幼儿易于接受。

  2.先进理念为指导。“做中学”所体现的价值追求在于培养儿童科学思维和探究精神,它蕴含着人文精神。在这次的科学活动中我按“提出问题—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为基本活动流程,从效果来看或多或少的改变了自己以往科学活动幼儿盲目动手、过多限制幼儿的局面。

  3.遵循幼儿年龄特点。

  (1)活动一开始就创设情景,引导幼儿进入积极思考状态,引发幼儿的发散性思维,这里不仅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在帮助小熊想办法中培养了幼儿的爱心。

  (2)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多种形式进行探索提供了活动的条件。老师是引导者,让孩子们互相学习,问题从孩子中来,由孩子来解答。培养了孩子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能力。

  4.不足之处:本次活动,由于自己的钻研不够、考虑不周,存在很多的不足。

  (1)教师提问是促进师幼互动的手段,教学活动应该是以师幼对话、幼幼对话的交互性学习方式进行的。但是,在本次活动中,我的提问存在许多不足。比如:提问常局限于活动内容本身,提问目的单一,往往只是为了诱导幼儿说出内容;提问的条理与层次不清晰;给幼儿思考时间少,急于追求正确答案;对问题可能出现的答案估计不足,提问后缺乏有效的现场回应,对于幼儿的回答没有进行有效的归纳和追问。

  (2)各环节时间的把握不恰当,活动中没有细致地突出重难点。

大班主题教案及教学反思2

  设计意图:

  为了引导幼儿从小关爱环境,珍惜资源,我设计了该活动,主要让幼儿从收集一支已被更换掉的旧牙膏做起,引导幼儿在集体活动中使用多种方法发现被丢弃的牙膏壳中还有许多没有用完的牙膏,并尝试再利用,逐渐理解节约的意义,建立节约的概念,树立节约的意识,并养成节约的习惯。

  目标:

  1.使用敲、甩、推、挤等多种方法发现废弃的牙膏壳里还有一些没有用完的牙膏,并尝试再利用,初步理解节约的意义。

  2.学习简单实用的节约小妙招,初步树立节约意识,逐渐养成节约的习惯。

  准备:

  1.经验准备:

  幼儿向家长了解牙膏在生活中的应用,关注家中使用的太阳能热水器(我镇几乎家家户户使用)。

  2.操作准备:

  (1)屋顶装有太阳能热水器的照片。

  (2)师幼收集已被更换掉的旧牙膏和擦洗污渍用的小纱布。

  (3)拍摄三段录像:A.洗手时把水龙头打开——手湿后关上水龙头、打肥皂——冲洗时再打开水龙头;B.把淘米水留下,用来洗碗或浇花;C.自备购物袋上超市。

  (4)录制一段关于阿姨为什么用淘米水洗碗和浇花的采访录音。

  过程:

  一、经验交流:为什么要安装太阳能热水器

  (教师出示照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

  1.这个装在屋顶上的东西是什么?

  2.谁的家里也有太阳能热水器?

  3.你们家用太阳能热水器做什么呢?

  4.你们家为什么要在屋顶安装太阳能热水器?

  5.教师小结。

  二、在操作活动中感受节约的意义

  1.游戏情境中萌发操作的兴趣。

  师: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东西正在被我们浪费。你们看!(出示废旧牙膏。)

  “我是一支被主人丢弃的'牙膏。主人说我已经用完了,可是我扁扁的身体里还留着许多牙膏。谁能帮帮我,帮我挤出来?”

  2.尝试使用多种方法挤出剩余牙膏,教师观察指导幼儿。

  如,教师指导能力强的幼儿尝试使用小工具,引导能力中等的幼儿使用推、卷等多种方法挤出剩余的牙膏,鼓励能力弱的幼儿向同伴学习,并教育所有幼儿耐心工作。

  3.交流操作方法,教师重点引导幼儿介绍使用小工具的方法。

  4.拓展思路。

  师:原来被扔掉的牙膏里还有这么多牙膏,要是浪费,多可惜呀。我们可以用它来干什么呢?除了刷牙,你平时还看到妈妈用牙膏干什么了?

  5.尝试用牙膏擦洗自己的皮鞋和脏玩具。

  三、观看录像,学习简单实用的节约小妙招,培养节约意识和习惯

  1.观看录像A。

  (1)师:你看懂了什么?小朋友为什么要这样做?

  (2)教师组织幼儿学一学。

  2.观看录像B。

  (1)师:阿姨做了什么?

  (2)鼓励幼儿向阿姨提问。

  (3)组织幼儿听采访录音。

  3.观看录像C。

  (1)师:人们去干什么?手里拿着什么?为什么自己拿购物袋?

  (2)师:你去买东西时会怎么做?

  4.小结,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这节社会性活动我主要通过:

  1.通过“挤废弃的牙膏管”的操作活动为切入点,给幼儿浪费的概念。

  2.开展“说说我们身边的浪费现象”活动。让孩子们深刻体会,浪费现象普遍存在我们身边。

  3.开展“观看图片和视频”。像洗手、漱口、画画等这些现象其实在平时生活中很常见,但都不被孩子们重视。当把这些现象以“曝光”形式展现在他们面前时,他们才发现树立节约意识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让幼儿了解资源的紧缺,认识环境的恶化,感受到勤俭节约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4.开展“共同寻找节约的办法”。孩子们通过发现在在幼儿园、生活中存在的浪费现象,一起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让幼儿意识到,从“不剩饭、不撒饭,把碗里的饭吃干净;洗完手关上水龙头,洗手水可以洗抹布、洗拖把、冲厕所等再利用,在家循环节约用水;纸张两面都能利用,然后再用来折纸,达到物尽其用的目的,等身边小事做起,让幼儿对勤俭节约有了一定的认识,让节约意识在孩子幼小的心灵生根、发芽、长大。”

  另外,为了是目标落实到日常生活中,我精心设置了“节约小能手”记录环节。首先,记录表中的四个项目是幼儿生活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写有幼儿号数的黏贴纸和合计栏便于教师和幼儿了解某个孩子的节约情况。便于幼儿根据记录表来提醒自己在这方面做好节约。

  勤俭节约,不是这一节活动,就可以达到成效的,所以在最后活动延伸环节,我将“争当节约小能手”活动具体的落实到幼儿的一日生活当中,在班上开展“争当节约小能手”的评比活动,每天一张进行统计,每周评选一次,同时值日生要做好监督检查。

大班主题教案及教学反思3

  一、活动题目:

  奇妙的光线——光线能穿透物体吗?

  二、活动目标:

  通过活动引导幼儿观察光通过不同物体产生的不同现象。

  通过观察不同现象,能分析观察的结果。

  三、适用对象:

  5—6岁幼儿。

  四、活动所需资源:

  玻璃杯、水、牛奶、手电筒、易拉罐、玻璃、花玻璃、茶色玻璃、布、塑料布、磁带盒、饮料瓶、塑料桶、灯泡、书、纸、木板若干。

  五、活动过程

  1、想一想:什么能穿透玻璃杯?

  2、手电简的光可以穿过玻璃杯。

  3、探究的问题:光线能穿过哪种液体(水和牛奶)?

  4、说一说。

  (1)盛满清水的玻璃杯是透明的,光能穿过水。

  (2)光穿不过玻璃杯,只有杯子的影子。

  (3)牛奶不能被光穿过。

  5、试一试,怎样使盛牛奶的杯子透过yi点光?

  (1)可以把牛奶倒出来一些,再倒进一些水,光就能透过来一些。

  (2)稀牛奶成了半透明的,就有光透过来了。

  6、画一画我的实验过程。

  7、幼儿根据实验过程进行记录,并用语言表达实验现象。

  8、讨论在我们的生活中,什么物体是透明的、半透明的、不透明的。

  六、拓展思路

  1。光能不能穿过装有不同颜色液体的杯子?

  2。你可以让两种颜色的`光重叠在一起吗?

  活动反思:

  材料是激发和维持幼儿探索兴趣的最好诱因。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大量的操作材料,并以活动材料为载体,是活动步骤紧扣目标层层深入,有利于幼儿不断探索、验证。本次活动采用了集体、小组和个别活动相结合的形式。幼儿带着问题观察、猜想、实验,相互讨论、交流、解决问题,不仅提高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还拓宽了幼儿的思维,发展了幼儿的多方面能力。

大班主题教案及教学反思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按照时间、人物、地点、及事件经过的线索,完整的讲述永辉超市购物的情景,讲述自己的感受。

  2、鼓励幼儿积极与同伴进行语言交流,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活动准备]

  1、幼儿有实现购物的经验,并拍有照片、录像。

  2、课件制作:讲述线索图(时间、人物、地点、事情经过、结果)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经验开展谈话,导入活动,(出示永辉超市标志)小朋友,这是什么地方的'标志?永辉是个什么地方?你们有没有去过永辉?和谁一起去的?前几天,老师也带小朋友去了永辉,还在里面买了东西。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说说这件事。

  (二)明确讲述线索,引导大胆使用描述性的词语。

  1、提问:要把一件事情说清楚,应该说清楚哪些内容?

  2、教师讲述线索,课件逐幅显示线索图:要说清一件事,要说出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经过、最后的心情。

  3、逐幅讲述。教师引导幼儿运用一些描述性词语。引导幼儿重点将购物的经过,引导重点:买东西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你又是怎样做的?

  (三)引导幼儿按照线索完整的讲述1、幼儿选择照片后:

  (1)几个幼儿结伴讲;

  (2)按照上面的线索完整的讲;

  (3)要把买东西的过程讲的详细些。

  2、幼儿自由结伴,开展讲述。

  教师指导讲述重点:

  (1)扩展讲述的内容,引导使用描述性语言;

  (2)语言的完整性。

  3、请个别幼儿讲讲。教师讲评重点:购物过程的丰富性、个性化及词语。

  4、请幼儿讲给"客人"老师听。

  教学反思:

  基本完成了本节课预设的教育教学目标,幼儿对老师的提问积极响应,与老师的互动很好。老师的有些引导还不够到位,要多让幼儿表达,以后上课要多注意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大班主题教案及教学反思5

  一、品读“天天”,进入文本

  1、《去年的树》是一篇童话故事,故事的开头是这样写的,出示: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谁来读?(生

  1、生2)

  2、一棵树、一鸟,一个唱,一个听,多好的朋友,多么美好的日子,多美的画面,一起读。

  (学生齐读故事的开头)

  3、想一想,鸟儿可能在什么时候给树唱歌?(生1春天,生2秋天)师:注意了时间的不同,有谁注意了心情的不同?

  生:难过、开心、生病了?

  师:小结,那么多的可能

  师:那么多的可能你是凭这段话中的哪个词看出来的?

  生:天天

  师:天天出现了几次?齐读开头,注意把“天天”的味道读出来。

  师:多美好的日子啊!(配乐)

  当太阳升起,引读——“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当月亮挂上树梢,引读——“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雪都融化时,引读——“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树叶在秋风中飘落时,引读——“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迎着风,迎着雨,引读——“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走过冬,走过夏,引读——“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鸟儿坐在树枝上唱着优美的歌,引读——“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鸟儿坐在树枝上唱着夏日小情歌,引读——“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鸟儿坐在树枝上唱着晚安小夜曲,引读——“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师:有这两个“天天”,你体会到什么?

  生1:鸟儿和树是好朋友。

  生2:鸟儿和树的感情很好。

  师:能把“很好”换个词吗?鸟儿和树之间的感情怎么样?

  生:鸟儿和树之间的感情很深厚。(板书:深厚)

  师:带着这种感情,再读这段文字。(生齐读故事开头)

  (通过创设情境,品读“天天”,让学生体会鸟儿和树之间深厚的感情。)

  4、师:想看看这棵树吗?想看看这只鸟吗?出示:一棵树和一只鸟是好朋友。树长得-------------,鸟儿呢,长得------------------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棵怎样的树?一只怎样的鸟儿?写下来,不要忘记用上这样一个词——“特别”。

  师:生交流,教师随即板书:特别高大,特别粗壮,师:就像----------(生就像一把绿色的伞)小巧玲珑,惹人喜爱

  师:森林里有千万棵树,鸟儿却单单为这棵树唱歌;森林里有千万只鸟儿,树却只听这只鸟儿唱歌,它得--------(特别娇小,特别可爱就像------(就像一个充满活力的小精灵)这是一份多么深厚的感情,多么深藏的缘分。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情再读故事的开头。

  5、师:故事的开头,写了树的健壮吗?写了树的高大吗?写了鸟儿的小巧玲珑吗?写了鸟儿的惹人喜爱吗?(生答没有,师擦去词语)

  师:既没有写树的外貌,也没写鸟儿的外貌,这样的开头生动吗?具体吗?(板书:不写外貌)

  师:这样的开头,暂且叫它平淡的开头。(板书:平淡)

  师:那么故事接下来还是这么平淡地写的吗?自己接着读课文。(学生自由读课文)

  二、品读对话,体会情感

  1、师:读完这个故事,我想在你的脑海中一定会浮现五个会说话的人物,你还记得吗

  生:树、鸟儿、门、树根、小女孩。

  师:这五个会说话的人物,他们之间说了些什么呢?(指名读对话)

  师:五个人物,四次对话,构成了这个童话最重要的内容。

  2、分角色朗读。(一女生读鸟儿的话,各组分别读其余人物的.对话,师读提示语)

  师:读得都挺好,只有一个人没读好。(王老师)不能全怪我,这提示语还真不好读。怎样的提示语读起来才有味道?

  (由分角色朗读引出提示语,巧妙!自然!)

  生:有形容词。

  师:这一单元有一篇课文的提示语就很有特色。(出示《巨人的花园》片段)朗读片段。(三处:很生气、又发脾气了、大声斥责)

  师:每段话当中有一个词提醒了你。我们这个故事有提示语吗?有形容词吗?加一加,能够表示鸟儿和树心情的词。

  (在语言实践中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

  2、师:就这样,日子一天天过去,寒冷的冬天就要来了。鸟儿要离开树,到很远的地方去过冬。这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就要分离了,树的心情怎样?鸟儿的心情又怎样?

  (指名朗读加上提示语的对话,树(依依不舍,恋恋不舍)地对鸟儿说:“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鸟儿(爽快地、肯定地)说:“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板书:难过、认真、爽快??)

  师:他们就要分手了,可谁也不会忘记这份约定。(齐读对话)

  师:这是一个春天的约定,树度过了一个漫长的春天,鸟儿飞过了千山万水。第二年春天,鸟儿飞回了森林,然而眼前的这一幕却让她惊呆了。

  (指名朗读加上提示语的对话,“立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呀?”鸟儿担心地、惊讶地问树根。)

  树根回答:“伐木人用斧子把它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板书:迫不及待、心急如焚?)

  师:答案让人揪心,树根告诉她,伐木人用斧子把他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这时,鸟儿的整个心都提了起来。我们怎能忘记去年的约定,引读——(树和鸟儿的约定)

  师:我一定要找到他,于是鸟儿飞越了山谷,飞越了工厂?(指名朗读加上提示语的对话,板书:惶惶不安??)

  师:听了大门的回答,她更加惶惶不安了,她觉得消失了整个春天,她知道她的朋友以被切成细条儿,可她依然忘不了去年春天的那场约定。指名读——(树和鸟儿的约定) 师:这声音一次又一次在鸟儿的耳边回响。指名读——(树和鸟儿的约定)

  师:她继续找,夜幕降临了,她多希望小女孩告诉她她的朋友还在,此时她的心情怎样?她会怎样问小女孩?

  (指名读,板书提示语)

  师:鸟儿对小姑娘的问是她的最后一问。鸟儿忐忑不安地问女孩,引读——:“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鸟儿心如刀绞地问女孩,引读——:“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鸟儿近乎绝望地问女孩,引读——:“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鸟儿的内心有着如此丰富的感情,她和大树要分手的时候,她——依依不舍;当树提出约定,她是如此地——爽快;

  当鸟儿飞回来,却不见大树时,她是如此的——迫不及待;当她得知树被拉到工厂时,她是如此的——惶惶不安;

  当大门告诉她树被机器切成细条儿,做成火柴时,她是如此的——心如刀绞。鸟儿对大树的感情是如此——深厚。带着这样的感情,我们再读这个故事。(师朗读修改后的提示语)

  3、师:我们都体会到鸟儿对大树有如此丰富、细腻的感情。在我们这个故事中,写了树的难过吗?写了鸟儿的迫不及待吗?写了鸟儿的惶惶不安吗?(教师将表示鸟儿和树的情感的词语一一擦掉)

  师:这样的提示语具体吗?生动吗?(板书:不写表情、浅近)

  师:开头浅近,过程也是浅近的,那结尾又是怎样的?

  三、品读结尾,体悟永恒

  1、师:这个故事的结尾有一个细节,很不起眼,是鸟儿唱歌前和唱歌后发生的。一个动作,一个字——看(课件上放大:白色空心字);意味深长地读——看;轻轻地读——看。

  师:鸟儿在看什么?(昔日的朋友)

  师:是的,鸟儿在默默地看,静静地看,她看着眼前的灯火,思绪万千。它想起来了——(出示开头)

  师:当太阳升起,引读——“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当月亮挂上树梢,引读——“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雪都融化时,引读——“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树叶在秋风中飘落时,引读——“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迎着风,迎着雨,引读——“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走过冬,走过夏,引读——“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可是,这一切再也回不来了,她仿佛又看听了自己坐在树枝上唱着优美的歌,引读——“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她仿佛又听见自己坐在树枝上唱着夏日小情歌,引读——“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她仿佛又听见自己坐在树枝上唱着晚安小夜曲,引读——“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再次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体会昔日鸟儿和树的深厚情感,记忆犹新,树已不在。)

  2、师:可是这一切再也回不来了,树再也回不来了,火柴也已经用完了,只有火柴点燃的火,还在灯里亮着。看着眼前的灯火,鸟儿一定有心里话相对朋有说。请用“树啊,树啊”开头。

  (配乐,生写话)

  3、交流。

  师:当鸟儿看着这灯火,对着去年的树,她有千言万语想对树说。(根据学生的朗读,板书:自责,挚爱,祝愿,告别)

  师:鸟儿还有很多话想对树说,可千言万语化作浅近的动作——看。(板书:浅近)

  师:在故事中鸟儿有没有说自责的话?有没有说挚爱的话?有没有说祝愿的话?有没有说告别的话?

  (师将板书一一擦去,板书:不写心理,深厚)

  师:孩子们,听这歌声,这歌声曾在去年响起过。这是一首怎样的歌?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来形容,将会是一个怎样的词?(生自由发言:告别、永存友谊)

  师:这首歌会随着大树的离去而离去吗?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老去吗?这是一首——永恒的歌。

  师:在这个故事中,没有写到鸟儿和树的外貌、表情、心理。(一一擦去板书)

  师:他为什么不写?

  (师在浅近和深厚之间画了一个方框)

  师:这个故事留给我们这个空白,用最浅近的语言表达最深厚的感情,这个故事就是——去年的树。

  附王崧舟课后分享:

  贯彻一条主线落实三个融合——《去年的树》设计理念一条主线即学习语用

  1、创设语言运用的情境写鸟儿和树的外貌,“一棵”、“一只”不仅是数量的指称,“一”是“唯一”,因此要用“特别”这个词。

  2、扩大语用容量

  设计了三次练笔,分别是写鸟儿和树的外貌,写对话的提示语,写鸟想对树说的话。

  3、提升语用品位

  写鸟儿想对树说的话,开头用上“树啊,树啊”,更有利于情感的表达。落实三个融合:

  1、学习语用与陶冶情感

  2、学习语用与内容理解

  3、学习语用与思想梳理

大班主题教案及教学反思6

  活动目标

  1、通过说小鸟、看小鸟、演小鸟、画小鸟窝,加深对这位人类朋友的认识,激发幼儿的爱鸟情怀,潜移默化地使幼儿善待大自然中的美好生命,从而形成宽容品质,具有一颗博爱之心。

  2、通过讲述、表演,体会激起小朋友对树木遇毁坏的同情,对破坏小鸟的家,使鸟儿无家可归的人的愤慨,培养孩子们的正义感是非观念。

  活动重点

  引发学生对动物的爱心和对自然环境的关注。

  活动准备

  1、表现树木被砍伐小鸟无家可归的图片、大火烧了树木邀请小鸟到幼儿园来安家的图片、人类用弹弓打鸟我们怎么去阻止的图片、送给小鸟一个温暖的家的图片。

  2、纸和彩笔。

  活动过程

  一、活动建议

  1、小朋友们今天天气真好想不想到树林里去玩,想、放音乐《劳动最光荣》音乐中小动物们都在忙什么?你认为小鸟在做什么就用动作表现出来。

  2、小鸟唱歌、跳舞,说明小鸟的心情怎样?高兴的表情是什么样的? 讲故事《小鸟的家》,放图片伐木工人砍倒了大树,小鸟的家怎么样了? 小鸟无家可归了,这时他的心情怎么样?表情是什么样的'? 小鸟还会有什么动作和语言?大树被砍倒了,它又有什么样的表情、动作、语言? 你想替大树和小鸟对我们人类说些什么?

  3、组织幼儿讨论怎么爱护鸟、鼓励幼儿大胆说出爱鸟、护鸟的办法。

  二、想象与探索

  1、 设计音乐情景表演游戏:幼儿分组为分别扮演“大树”、“小鸟”、“砍伐者” 体会各自的表情、动作、语言 。

  2、选1~2组上台表演大火烧了家小鸟的表情邀请小鸟到幼儿园来安家,下面的学生做观众,评议台上同学的表演。

  3、选3组小朋友扮演用弹弓打小鸟我们是怎么阻止的、体会小鸟的表情。

  4、你认为小鸟的新家应该是什么样的? "来;自。屈;老师;教。案;老师送给它一个礼物,一个新家的图片。

  5、简单指导:小鸟、大树、鸟巢的基本创作方法,对幼儿有一定的针对指导性。①鸟的基本形态②手形大树③鸟巢的种类

  三、创作与表现

  1、分小组创作完成小鸟的新家园,运用绘画,创设情景,进行综合艺术。

  2、教师随时对学生给予指导,鼓励幼儿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创作。

  活动延伸

  1、如果你是一只小鸟,你是想飞进哪一个新家园,为什么?引导幼儿观赏,相互评价。

  2、讨论小鸟的家园如何才能永远地保存下去。

  活动反思

  提问感知表现提问情感体验情感深入表演观察评价想象技能指导协作情景创新实践评价深入思考 模仿鸟叫,鸟姿幼儿根据自身感受到的音乐节奏律动表演各种动作高兴幼儿体验高兴的表情没有了,被毁了幼儿体验伤心难过的表情、动作和语言伤心、气愤、痛苦幼儿表演爱护环境、爱护大自然幼儿分组(4~5人)通过对“大树”、“小鸟”、“砍伐者”不同角色的表演让学生体会大树被砍倒和小鸟失去家园的痛苦,引起同情心,激发爱心。学生思考、想象、发言。有很多大树、草地、鸟巢、……也可拟人化幼儿听课学习,可以发挥想象多种形式表现。幼儿团结合作,应用绘画完成小鸟的新家园。内容丰富、环境舒适、风景优美、干净整洁爱护森林、爱护动物、爱护环境、制止不好的行为 加深对鸟的认识,激发幼儿的爱鸟情怀。体验小鸟失去家园的伤心、痛苦,引起同情,激发爱心培养幼儿的表演能力,深刻体会角色的表情、动作、语言 。一定的技能训练培养团结协作的创新精神,进行多种形式的艺术实践活动。幼儿自身审美素质的提高思想教育的深化 。

大班主题教案及教学反思7

  活动目标

  1.在了解种子传播的方式基础上,尝试借形、借色、借事进行联想和想像,大胆创编出故事并能大胆地讲述故事内容。

  2.尝试使用连环画的表现手法,描述事件的发展过程,能较合理地设计自己的画面,画面丰富,突出主题,体验自制图书的乐趣。

  活动准备

  相关的视频,各色A4彩虹纸若干,水彩笔,油画棒,幼儿对种子传播的了解,订书机。

  活动过程

  一、播放视频,引出活动,引发幼儿参与的兴趣。

  师:你都知道哪些种子?

  二、观看"小种子去旅行"视频,引出主题绘画内容。

  师:小种子要去旅行,它可以怎么去呢?

  1:借助风的力量,大风一吹就把它吹到别地。

  2:小动物把水果吃了,就可以把种子带走了。

  3:苍耳可以用它的刺挂在人们的衣服上,到其他地方去……

  三、继续观看视频,引发幼儿对色彩的联想与想像。

  观看视屏一:种子出现在蓝色画面中

  师:小种子到了哪里?你怎么知道的?

  师:小种子去了很多地方,它碰见了谁?发生了什么事?

  观看视屏二:种子出现在绿色画面中

  师:这次小种子到了哪里,发生了什么事?

  观看视频三:种子出现在白色画面中

  师:小种子这次去了一个白色的地方,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四、教师出示各种颜色的彩纸,引导幼儿对其色彩进行联想,创编出故事。

  师:这里有许多颜色的彩纸,有这些颜色的地方,小种子都想去旅行。你们猜猜它想去哪里?在这些地方又发生了什么事?请和你旁边的小朋友说说。

  五、幼儿自选颜色纸张,绘画《小种子去旅行》的故事,教师巡视指导。

  1.师:如果你是一粒小种子,你想去哪里旅行?会遇到谁?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请你选择你想用的的'纸,把小种子去旅行的故事分成几幅图画,逐幅绘制,标上页码,定起来。

  2.指导幼儿在背景音乐伴奏下进行连环画创作。教师引导幼儿合理分解画面,同时指导幼儿注意画面形象要前后一致。

  六、分享作品。引导幼儿讲解故事内容给爸爸妈妈听。未完成的幼儿可以继续在制作。

  七、展评幼儿作品,请个别幼儿上前来讲述自己的作品故事。

  教学反思:

  喜欢花草树木是幼儿的天性,幼儿愿意亲近大自然,探索植物的奥秘。

  生态各异的植物在我们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在保护生态环境和美化社会环境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设立这一主题,有利于萌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进幼儿环境保护的意识;有利于幼儿观察生活,在实际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有利于激发幼儿对研究探索植物及其生长的兴趣,从而获得有关植物的知识经验。

大班主题教案及教学反思8

  活动设计背景

  最近我们幼儿园结合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开展了《我是环保小卫士》的系列活动,我在与幼儿谈话时,我发现幼儿对于生活在这样一个环境里感到非常自豪,但同时也有一部分幼儿认为我们的周围仍然有一些不漂亮的地方,例如有一些垃圾等。所以我就围绕“垃圾”这一话题生成了一系列的活动,通过各种途径进一步了解了乱扔垃圾的危害。在此基础上,我设计了本次活动,引导幼儿知道垃圾对人的危害,由此启发幼儿保护周围环境的意识,积极思考解决环境卫生的办法,并用自己的方法表达出来——争当环保小卫士。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垃圾的危害。

  2、情感目标:启发幼儿保护周围环境的意识。

  3、技能目标:启发幼儿积极思考解决环境卫生的办法,争当环保小卫士。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幼儿知道垃圾的危害并思考解决环境卫生的办法

  活动准备

  1、VCD课件。

  2、环卫工人服装、布帘

  3、花生、瓜子、糖等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教师 与幼儿做手指游戏《切白菜》,集中幼儿注意力。

  基本部分:1、用布帘横在讲台前方。

  今天我要请小朋友看一段表演,请小朋友仔细看,看完了告诉老师,发生了什么事?

  教师转一圈,到布帘后戴上假发后出来,边吃零食边丢在地上,然后转到布帘后,换上环卫工人的衣服,拿上清洁工具,把地上的垃圾扫干净。又转到布帘后,换上教师的衣服出来。

  教师提问:刚才那个阿姨把什么扔在地上了?(瓜子壳、糖果纸),她这样做对不对?(不对)

  环卫工人是怎么做的?(把阿姨扔的瓜子壳、糖果纸扫干净了)

  如果你吃了糖果,把糖纸丢在哪里?(请幼儿吃糖,根据幼儿的丢糖纸的情况作评议)

  2、看课件1:组织幼儿观看,交流,谈谈垃圾的危害。

  今天老师请小朋友看一些图片,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幼儿看课件

  引导幼儿讨论;你们看见了什么?(垃圾)

  师:有垃圾的这些地方给人什么感觉?

  幼儿:脏、臭,容易生病

  师:对我们有什么影响?(污染空气、水源,危害健康,影响城市容貌)

  师:如果我们的周围都是垃圾,生活会变得怎么样?

  幼儿:生活不方便,会生病

  教师小结:许多的`垃圾堆积在一起,不仅占用很多的土地,而且会产生一些有毒有害的物质,发出阵阵的臭味,污染空气、水源。同时,滋生蚊虫、苍蝇、蟑螂、老鼠,传播疾病,危害健康,影响城市容貌。

  3、继续看课件,引导幼儿保护环境,争当环保小卫士

  (1)知道了垃圾有这么多害处,那么现在和好朋友一起想一想,让我们的环境变得更美呢?等会儿把你的好办法告诉大家,好吗?

  我们来看看哥哥姐姐是怎么做的?放课件(拾垃圾图片),边看边引导幼儿要从自己做起,从家庭做起,从小事做起,把垃圾扔到垃圾桶里,分类投放,向家长、邻居宣传,做环保小卫士。

  (2)老师把小朋友的办法编成了《拍手歌》,小朋友想不想听,老师把它教给你们好不好?

  你拍一,我拍一,不要随地扔垃圾;

  你拍二,我拍二,垃圾要放一块儿;

  你拍三,我拍三,烟囱别再冒黑烟;

  你拍四,我拍四,我是环保小卫士;

  你拍五,我拍五,做好榜样别怕苦;

  你拍六,我拍六,大家劲往一块凑;

  你拍七,我拍七,把握现在好时机;

  你拍八,我拍八,保护环境靠大家;

  你拍九,我拍九,爱护环境要持久;

  你拍十,我拍十,我们的生活真踏实。

  (2)现在来看看我们的环境变得怎样了,看课件3

  我们生活在干净,美丽的环境里,心情舒畅。

  (3)鼓励幼儿做环保小卫士

  教师:小朋友,我们来当环保小卫士,我们现在去看看我们幼儿园里有没有垃圾,如果有,就把它捡起来放到垃圾箱里,好不好?

  结束部分:幼儿排队,到校园去捡垃圾。活动结束后幼儿洗手。

  活动延伸:在校园拾垃圾的过程中,让幼儿认识可回收垃圾、垃圾桶,不可回收垃圾、垃圾桶和有毒、有害垃圾、垃圾桶。

  绿色垃圾桶:它叫可回收垃圾桶,像纸类、金属类、塑料类、玻璃类等是可以收回去经过消毒、加工还有用处的垃圾是它的好朋友。(请幼儿说出哪些是可回收垃圾)

  黄色垃圾桶:它叫不可回收垃圾桶,一些不能再利用的垃圾是它的好朋友。主要是厨房垃圾、如菜叶、剩饭菜、果皮等。(请幼儿说说知道哪些垃圾是不可回收垃圾)。

  红色垃圾桶:它叫有毒、有害垃圾桶,废旧电池,荧光灯、过期的药品、化妆品是它的好朋友。

  拓展活动:为幼儿园设计制作环保垃圾桶。

  教学反思

  在这个活动中,我让幼儿认识了垃圾对人们生活的危害,他们想出了许多解决环境卫生的办法,之后小朋友对周围的环境更加关注,注重从自己做起。班上小林是个爱扔纸屑的孩子,自从班上开展“环保小卫士”后,他不再扔纸屑了,还将学到的《拍手歌》向他家里人宣传,她奶奶很高兴地专程到幼儿园感谢我们。由此看出这个活动是符合幼儿实际和切合幼儿年龄特点、认知水平的,幼儿从认识到关注垃圾再到主动清理垃圾,收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今后,我会更加关注幼儿的生活,选择符合幼儿生活的教材,让幼儿认知、情感和技能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大班主题教案及教学反思9

  目标:

  养成孩子认真倾听的习惯,手口一致点数的能力,培养孩子大胆探索的精神。

  准备:

  相同的玻璃杯七个,筷子两只,水若干。

  玩法:

  1、七个玻璃杯并排在桌上,请孩子数数共有几只杯子。

  2、在杯子里注入不同高度的水,让孩子给杯子按照水位由低到高排队。

  3、孩子用筷子敲击杯沿,听一听说一说像什麽音?

  4、家长引导孩子观察比较水位与声音的关系。

  5、家长调整水量,以便发出Do、Re、Mi等音阶声音,激发孩子演奏兴趣。

  6、亲子合作演奏歌唱,家长鼓励孩子边敲杯子边歌唱。

  7、亲子轮流当乐师、歌唱家、舞蹈家。

  活动反思:

  《小小音乐家》设置了两首必唱歌曲和三首聆听歌曲,以及编创活动。孩子们通过学习,领会了本课的主题,并能够通过自己的方式,很好地表达出来。

  对于歌曲的学唱,孩子们都掌握的比较好。都能够用自然、轻松的声音,欢快、活泼的.情绪及稚嫩、可爱的动作,表现歌曲的内容及歌曲所表达的内涵。

  在聆听乐曲选择拍击方式时,部分孩子没有选择准确。在这种情况下,我就采用多次聆听分别拍击的方法,引导他们辨别乐曲的拍子,用正确的拍击方法为其伴奏。

  在编创活动中,我采取“辨别身边声音的长短”这一环节,鼓励他们学会观察生活,发现生活和学习中的“音的长短”,进一步加深孩子们对这一知识的印象和理解,为以后的学习奠定牢固的基础。

大班主题教案及教学反思10

  一、设计思路:

  "二期课改"要求把课程内容视为幼儿的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重视幼儿原有的学习经验,是幼儿能够理解和体验到的,强调幼儿已有兴趣、需要及知识经验。

  这次我们的主题是"春天来了",为了让孩子储备春天的经验,我们前期就通过亲子活动游《长风公园》,让家长根据调查表上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有目的地游公园。孩子们发现了春天柳树长叶子了、小草长出来了,公园里好多花开了,并能讲出一些花的名称,如:桃花、茶花、郁金香等,他们觉得长风公园很美,这是孩子们对春天的第一个感觉。在幼儿园里,我们利用户外活动、餐后散步时带领幼儿找找幼儿园里的春天。在教室里我们通过提供材料、创设环境,让幼儿在区角操作和自由活动中进行观察和了解,同时又通过谈话、歌曲、儿歌等预设性的活动让孩子们进一步了解春天的秘密。孩子们对春天的花呀、草呀、小动物呀都是非常的感兴趣,有时他们会问:春天还有什么呢?小蜗牛在哪里,我们怎么找不到?等问题。针对我班孩子的兴趣、需要和经验,我选择了故事《春娃娃》。

  开始部分,角色导入直奔主题,引起孩子们想跟随春娃娃去串门的兴趣。第二部分,我创设亲身体验的活动环境,通过请孩子们去布谷鸟家、柳树家、桃花家串门,鼓励孩子们用语言或动作表达自己对春天的认识,感知春天动植物的变化,最后通过歌曲小结内容、提升经验。第三部分迁移想象,尝试结合自己已有经验说说春天的变化。

  二、活动目标:

  1、创设情景,在跟随春娃娃"串门"的过程中学说故事中的话,感知春天动植物的变化。

  2、鼓励幼儿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表达自己对春天的感受与认识。

  三、活动准备:

  创设布谷鸟、柳树、桃花的家;幼儿扮演布谷鸟、柳树、桃花;草地故事内容创编的歌曲录音

  四、教材分析:

  重点:感知春天动植物的变化。

  难点:愿意用语言或动作表达自己对春天的认识。

  五、活动过程

  (一)角色导入(激发兴趣、理解"串门")

  1、(老师扮演春娃娃)"孩子们你们好,我是春娃娃,你们知道春娃娃来了以后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2、今天春娃娃带你们去"串门"。(理解"串门")

  (二)游戏体验(感知理解春天动植物的变化,愿意用语言或动作表达自己对春天的认识)

  1、春娃娃带着孩子们来到布谷鸟的家:"这是谁的家?布谷鸟在干什么?啊呀!布谷鸟在睡觉,她不知道我们来了怎么办呢?(想办法、学说故事中的.话)

  2、你们知道布谷鸟为什么一直"布谷、布谷"的叫。

  3、孩子们和春娃娃一起邀请布谷鸟去柳树姐姐家"串门"。

  4、请一孩子去告诉柳树姐姐春娃娃来了。(柳树姐姐快出来,春娃娃来了)

  5、春娃娃帮柳树姐姐梳头发(帮助孩子理解由短变长)。

  6、同样方法去桃花家"串门"。

  7、春娃娃:"孩子们我累了和我一起到草地上休息一会吧!"

  8、播放故事歌曲:"谁在唱歌,他们唱了什么?"

  9、跟春娃娃一起念两遍,跟唱两遍。

  (三)迁移想象(尝试结合自己已有经验说说春天的变化)

  1、你们还想跟春娃娃一起去"串门"吗?

  2、到谁家去呢?(自由交流)孩子们走吧,"串门"去喽!

  教学反思:

  在这个活动中不足的地方没有在分段讲述后完整讲述一遍故事,让孩子们有一个对故事整体的欣赏。从家长的反馈来看,她们觉得这样的活动孩子的思维活跃了,想象力得到了培养,让孩子在快乐中学到了一些知识。当然我也会认真听取有些家长的意见,如要多关注那些不主动举手发言的孩子,调动他们思考和回答的积极性。

大班主题教案及教学反思11

  活动目的:

  1、让幼儿知道出游之前所要做的准备工作。

  2、和家长讨论,并且能大概的制定好秋游计划,增强亲子之间的互动。

  活动(一):说一说

  引导:今天上午我们去了秋天田野逛了一逛,但是老师对小朋友的表现很不满意,首先没有好好的排队,然后小朋友们很吵,几乎都听不到老师的解说了,所以老师决定在下一次出门秋游之前,要好好的想一想出发前我们要准备什么!

  1、教师出示挂图,一份秋游计划的表格。

  (1)教师明确目的地,班级,人数。

  (2)依次让从成员,交通工具,携带物品,注意事项等方面逐步引导幼儿讨论。

  (3)并按照表格内容逐步填写。

  活动(二):自主设计。

  1、将事先准备好的计划表发放下去,让幼儿知己找到自己的家长,在家长的协助之下,认真的填写相应的内容。

  2、教师轮流查看家长和幼儿之间的互动环节,对于不当之处要及时的纠正。

  活动(三):讨论

  1、让幼儿从家长的讨论区会到自己的座位,然后请个别的幼儿上台互相的交流,说一说自己的秋游计划,安排,注意的事项。

  2、教师要对于幼儿的阐述及时的进行点评,不对的要纠正,正确的要肯定。

  3、讨论完毕之后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内容。以及其他相关事宜。

  课后反思:

  本次活动是以秋游为主,让幼儿在讨论环节之中能够合理的安排外出计划的相关事宜。知道什么是危险的,什么是可以经行的。但是在本次活动之中,并没有能够很好的,很合理的做好一个事例,在之前出示事例的.部分,交代的不够清楚,以至于后来家长的讨论环节之中,秋游计划的目的地被限定,而不能展开更好,更广的联想。

  本次活动之中,对于幼儿的回答,几乎都给予了坑定的答复的,并没有及时的,做出相应的合理的点评,从而使得幼儿在回答问题的时候会说一些不着边际的回答,造成答非所问的情况。

  对于课堂的调控也并不是很好,之前的气氛所致,使得幼儿特别的兴奋,从而到最后的纪律有些难以控制,必须反复的强调纪律才可以。

大班主题教案及教学反思12

  活动设计背景

  在活动区角幼儿对编辫子非常感兴趣,毛线也是幼儿所熟悉的东西,毛线还能有什么用途呢?还能变出什么来呢?这些对老师和幼儿都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基于此我设计了这节“有趣的线条”。

  活动目标

  1、 对线条展开想象,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想象能力。

  2、 要求幼儿能完整、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大胆说乐于参与活动的热情。

  4、 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 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幼儿能把自己所想的图形摆出来。

  难点:幼儿能用完整、连贯的话说出自己所摆的图形。

  活动准备

  各种颜色、长短粗细不一的毛线,篮子、剪刀、实物投影仪

  活动过程

  一、教师变魔术出示毛线。(开始环节重点在于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到普通的毛线上来,让普通的毛线变成有趣的线条)

  二、引导幼儿说和指导幼儿把想到的摆在纸板上。

  1、发挥幼儿的'想象力,让幼儿思考自己所要变的图形,然后大胆的说出来。在这个环节教师要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说出自己想说的图形。幼儿自由的发言。

  2、教师和幼儿一起认识五颜六色的毛线,比较长短粗细的线条。(在这个环节要把幼儿心里所想的用语言表达出来,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只有想好了才能实际的操作,为下一环节做准备)

  3、幼儿自由在纸板上摆出图形,教师巡回指导。(音乐响起)

  幼儿在实际操作时不止会摆出一个东西来。教师要给予肯定。教师在巡回指导时要有意识的引导幼儿说出自己所摆的图形来。(这个环节是幼儿自己动手操作的环节,是幼儿最喜欢但也是比较难的一个环节,有的幼儿动手的能力要差一点,就需要教师及时的帮助)

  4、指导幼儿说出自己所摆得图形。

  师:好了,小朋友摆了这么多的图形,谁能来讲一讲呢?(可以采取集体和个别的方式来完成。幼儿可以同桌之间互相讲述,也可以个别面向大家讲述。)

  三、教师抽取个别幼儿的作品展示。准备结束总结。

  四、教师组织幼儿互相参观,把自己的作品放在活动区角。

  师:小朋友今天的表现都很棒。你们愿意去看看别人的作品吗?来我们搭上火车一起去看吧。

  教学反思

  设计这节课的初衷是想调动孩子的创造力,想看看孩子究竟有多大的想象空间。在提出活动目标的时候也是围绕设计思路来的。在经过教学实践以后发现孩子离目标还是有一点距离,孩子可以说出自己想象的东西,多的可以说出4、5种,少的也有1、2种,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孩子动手能力差,无从下手。针对这种情况想到应该为孩子做示范要先有实在的东西呈现给孩子,再让幼儿动手做。孩子先有了模仿再有自己的东西就容易多了。

大班主题教案及教学反思13

  设计思考

  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的重阳节,重阳节又叫"老人节",尊老、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所以结合重阳节开展关于"尊老、敬老、爱老"为目的主题活动是非常必要的。重阳节带给我们的不仅是登高、赏菊、吃重阳糕,而是一种信息:老年人更需要爱、需要健康、快乐。他们需要的也许并不是你的钱物,不是礼物,而是你一声深情的问候…….创建一个爱老敬老养老助老的氛围,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为了更好地从小培养他们尊老爱老的优良习惯,幼儿园在重阳节,组织孩子们与自己的爷爷、奶奶们一起联欢,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爷爷、奶奶等老人的关心和爱护。通过这些活动以帮助幼儿丰富以下经验:

  ①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的重阳节,又叫"老人节"。

  ②爷爷、奶奶非常关心小朋友,我们也应该尊敬爷爷、奶奶。

  ③每个小朋友对爷爷、奶奶表达爱意的方式是不同的,我们可以为爷爷、奶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④重阳节有许多美妙的传说、故事和诗词。

  活动准备:

  1.收集"我和爷爷、奶奶在一起"的照片布置教室;

  2.和爷爷、奶奶说句悄悄话;

  3.家长园地:请家长配合,鼓励幼儿在家里帮爷爷、奶奶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培养关爱老人的情感;

  4.学习歌曲《给爷爷、奶奶敲敲背、捶捶腿》

  5.学习儿歌:《奶奶夸我孝顺儿》。

  附儿歌:奶奶夸我孝顺儿小板凳,三条腿,我给奶奶嗑瓜子。奶奶嫌我磕得脏,我给奶奶煮面汤。奶奶嫌我煮得硬,我给奶奶剥花生。奶奶嫌我剥得慢,我给奶奶煮米饭。大米饭,香喷喷,奶奶夸我真孝顺。

  主题活动目标

  1.知道重阳节是爷爷、奶奶等老人的节日,体验他们对自己的爱,激发尊敬他们的情感;

  2.在与爷爷、奶奶一起游戏、活动的`过程中,感受相互关爱的温暖和快乐。

  具体活动:

  学说一句祝福的话,学一个感恩的儿歌。

  具体活动程序

  (一)活动参加人员:

  (二)活动时间:

  (三)活动准备:

  1.通知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来班级参加重阳节亲子活动;

  2.写好欢迎的标语贴在班级里;

  3.准备菊花茶;

  4.幼儿带好若干食物来幼儿园分享;

  5.音乐:《感恩的心》。

  (四)活动过程:

  1.请爷爷奶奶入坐。

  2.老师:爷爷奶奶真辛苦,后天是爷爷奶奶的节日,今天我们提前一起来给爷爷奶奶过节好吗?

  3.为爷爷奶奶庆祝节日,全体幼儿齐祝爷爷奶奶节日快乐;

  4.小朋友为爷爷奶奶献茶;

  5.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唱歌《给爷爷、奶奶敲敲背、捶捶腿》;

  6.老师亲亲宝宝,宝宝亲亲爷爷奶奶;

  7.做游戏小脚踩大脚、击鼓传花;

  8.节目表演:早操;

  9.再次为爷爷奶奶献上菊花茶。

  (五)全体唱《感恩的心》结束。

  活动目标

  1、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2、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教学反思:

  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的重阳节,重阳节又叫"老人节",重阳节带给我们的是一种信息:老年人更需要爱、需要快乐。孩子从出生到上幼儿园,这成长的过程都离不开爷爷、奶奶的爱。所以在重阳节,为了让孩子们感恩自己的爷爷、奶奶,我们的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爷爷、奶奶的关心和爱意。

  每个小朋友对爷爷、奶奶表达爱意的方式是不同的,都在为爷爷、奶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有的给奶奶捶捶背、有的帮奶奶捡菜、有的帮奶奶拖地,有的给爷爷倒茶喝,爷爷奶奶的脸上写满了笑意。相信这个重阳节会在爷爷奶奶们的记忆中留下美好的回忆,它也让孩子从小就懂得尊敬老人,增进与老人间的浓浓亲情。

大班主题教案及教学反思14

  活动目标

  1、观察发现花生果的特征,了解花生果的用途。

  2、学习用数字、符号记录花生的数量。

  活动准备

  1、花生果每人一盘(10粒左右,花生仁的数量为1—3不等)。

  2、每人一支铅笔、两只空盆、记录表格(《幼儿画册》)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猜谜:麻屋子,红帐子,里面睡个白胖子。

  2、请每人剥一个花生果,观察其结构和特征。

  3、幼儿说花生的样子。

  二、了解花生的用途。

  1、幼儿互相交流花生的用途。

  2、教师小结。

  三、剥花生

  1、猜猜花生仁有几颗。

  1)观察盘中的花生,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可比较花生的大小、长度、外形等)

  2)你能猜对每颗花生里有几颗花生仁吗?

  3)选一颗花生果,先猜猜里面的颗数,再剥开看看自己对了吗?

  2、讨论记录的方法。

  1)想一想怎样才能记清楚第一颗花生果里有几颗花生仁?第二颗,第三颗呢?

  2)怎样记录?是剥完了一起记录,还是剥一次记录一次?

  3、记记花生的颗数。

  1)幼儿把花生果剥开,数数里面有几颗花生仁并记录在记录纸上。

  2)注意观察每个幼儿剥与记的方法与步骤,了解幼儿解决问题的策略。

  3)引导先完成的幼儿观察自己的记录单,找找花生果里花生仁数量相同的记录有几次。

  4)共同分析,这批花生果中几粒花生仁的比较多。

  4、交流分享。

  1)带领幼儿互相观察记录的结果。

  2)请个别幼儿说出自己记录的数字或符号表示什么意思。

  3)品尝自己剥的花生。引导幼儿说一说花生仁的滋味。

  活动结束

  在区域活动中将花生外壳涂上七彩色,拼搭成好看的"七彩项链"、"七彩小路"等。

  活动反思:

  导入新课时,我选入了一个生动、有趣的谜语——麻屋子,红帐子,里面睡着个百胖子,学生兴趣高涨,热情第齐答出了谜底。通过导入激发了学生兴趣,学生从这个谜语中思考花生的特点,潜移默化第引导学生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

  回答出谜底以后,我及时肯定了学生的回答,并交代这节作文课的目的和要求,这节作文课以记叙剥花生活动为目的,要求学生通过剥花生的三个环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践、团结协作和准确表达能力。学会记叙活动类作文。

  活动开始前,学生观察活动中的物品——花生的外形。用准确、生动的词语形容。学生们仔细观察后各抒己见,从颜色、形状、大小、外壳的纹理等特点入手,准确、生动地说出了花生的外形。为写作文时积累了丰富的词句。

  活动开始时,活动第一个环节——双手剥花生。我先提出活动要求,从生活中常见的活动双手剥花生入手,注意双手的配合,看清晰两只手是怎样剥花生壳的?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常做这类活动,感觉很熟悉、轻松、气氛活跃,许多学生仔细地观察了剥花生过程中同学们的方法,神态、动作等。当我请同学上台演示时,台上的同学语言组织得很好,每一个动作分解得很到位。而台下的同学听得认真,并积极参与到补充讨论中来,学生只见互相补充,将双手剥花生的过程更加准确、生动地叙述出来,我也在黑板上将重点的动词摘录出来,为学生写作文积累材料。

  活动第二个环节——单手剥花生,我提出要求后,重点强调剥花生的过程只能利用一只手。学生和第一个环节对比,马上发现了两个环节的不同之处,学生更加兴趣盎然,学生剥花生的方法多种多样,学生之间互相借鉴,气氛热烈,在展示环节中,台上、台下讨论更加热烈,学生总结出的词句更加丰富,又许多学生甚至能通过活动联想到现实生活,抒发自己的意见。

  活动第三个环节——不用手剥花生,同样是先提出活动要求,学生开始感到新奇,不用手课怎样剥呢?学生之间先自己想办法试验,也又写学生观察别人,总结经验后再试,各种各样的方法真是让人大开眼界,学生们各显神通,都想把自己的方法展示给别人观看,学生们边展示边准确、生动的讲述,当然,别的同学也不断地提示和补充。学生们的兴趣特别浓厚。当时还有很多同学联系生活谈了自己的感受。

  通过三个环节,使简单的活动更加层次清晰、有条理,学生记叙时也更能层次分明、条理清晰,学生边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边总结概括作文内容,气氛轻松、自然。学生自己参加了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自主性、开放性。学生之间互评互议、总结概括,学生觉得这堂作文课又内容写,想写,也写得好。

大班主题教案及教学反思15

  一、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图片,学习用较连贯、完整的语言讲述图片内容。

  2.学习描绘人物的外表、行为,能进行合理的情节想象。

  3.注意倾听同伴讲述,并乐意与同伴交流。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二、活动准备

  1.物体沉浮实验;袋鼠的习性特点。

  2.讲述图片四幅。

  三、指导要点

  1. 活动重难点:仔细观察图片并用较连贯、完整的语言进行讲述。

  2. 指导要点: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动物的表情、动作,并通过充分想象用完整的句子讲述图片内容。

  四、活动过程

  1.导入激趣教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些有趣的图画,一起来看看图片里讲的是什么有趣的事。

  2. 观察讲述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发挥想象。

  (1)出示图片一(遮挡住袋鼠)提问:小兔和小熊在干什么?;.教.案来自:大.考.吧幼.师网;发生什么事?让幼儿自由说一说。

  教师小结:一天,小兔和小熊在草地上踢足球,玩得真高兴!突然,小兔用力一踢,把足球踢得很高很高,足球一直向远处飞去……

  (2)重点观察图二提问:

  足球不见了,小兔和小熊在草地上到处找,它们看见了袋鼠妈妈,它们会对袋鼠说些什么话呢?

  袋鼠又会怎么说的呢?

  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中小袋鼠的表情、动作,体验小袋鼠的心理活动;同时启发幼儿通过描述小动物间的对话来丰富情节)过渡语:奇怪了,足球到底在哪里?(掀开遮挡住的袋鼠,揭开谜底)噢,原来足球在袋鼠的口袋里,怎么办呢?

  (3)出示图片三提问:大象在做什么?它为什么要这样做?

  (4)出示图片四提问:大象用什么办法找到足球的?小熊、小兔和袋鼠的心情是怎样的?你从哪里看出来?

  3. 自由讲述请幼儿看图自由讲述,教师帮助幼儿学会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片并讲述。

  (1)这几幅画面说了一个故事,我们应该怎么看?(引导幼儿明确看图的方法与要求:按顺序从第一幅开始看。)(2)请幼儿与旁边的同伴互相交流,看图讲述故事。(教师注意倾听幼儿讲述时是否能围绕画面内容展开,帮助幼儿想象小动物的对话和心理活动,丰富情节)4. 集体讲述(1)引导幼儿集体看图,较完整、连贯地讲述四幅图的内容。

  (2)提问:我们能不能将这四幅图连起来说一说呢?(引导幼儿按顺序用完整的句子进行讲述,教师注意提示和丰富相应的词句,如很高很高、紧紧地捂着等)(3)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5. 讨论

  (1)小象是怎样帮小兔、小熊找到足球的?你喜欢袋鼠吗?为什么?

  (2)足球为什么能浮上来?(引发幼儿的经验进行讲述)五、评价要素是否学会用完整语句讲述图片内容。

  六、活动建议1.将讲述图片投放在区域中,让幼儿继续讲述。

  2.鼓励幼儿尝试将该故事讲述给伙伴、家长听。

  附:讲述参考足球找到了一天,小兔和小熊在草地上踢足球,玩得真高兴!突然,小兔用力一踢,把足球踢得很高很高,足球一直向远处飞去……这时,袋鼠妈妈正在草地上散步,忽然看见飞来一只足球,连忙撑开了自己的口袋,足球正好掉进了袋鼠妈妈的`口袋里。

  足球不见了,小兔和小熊在草地上到处找,他们看见了袋鼠妈妈,就问:"袋鼠妈妈,您看见我们的足球了吗?"袋鼠妈妈紧紧地捂着口袋,摇摇头说:"我……我没有看见。"小熊指指袋鼠妈妈的口袋说:"那您口袋里鼓鼓的是什么呀?"袋鼠妈妈连忙说:"口袋里是我的孩子呀!"这事让大象伯伯看得一清二楚,大象伯伯说:"小兔、小熊,别着急!我来想办法。"大象伯伯跑到一条小河边,吸了满满一鼻子水,然后,走到袋鼠妈妈身边,把水喷进了袋鼠妈妈的口袋。水满了,足球浮上来了,小兔和小熊高兴地拍手说:"噢--足球找到了!足球找到了!"袋鼠妈妈脸红了。

  教学反思

  1.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可以开展小足球系列活动如下:

  (1)赶着球儿跑(左右脚交替运球,与同伴合作踢球);

  (2)奥特曼打小怪兽(定位射门,提高动作的准确性);

  (3)小小对抗赛(练习踢球的技能,锻炼身体;萌发初步的竞争意识,体验合作的价值。)

  2.活动过程中的反思:

  (1)要把自由踢球的这种随意安排的恰到好处。

  (2)鼓励胆怯的幼儿大胆玩球,培养勇敢的男儿性格。

  (3) 鼓励幼儿及时扶起摔倒的同伴,并给与安慰和相互鼓励。

  3.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要注重幼儿的个性差异(包括体质上、性格上、协调能力上等。)

  4.对师幼互动的环节:和幼儿随意的自由交流对足球的认识,参与踢球,满足幼儿好奇好动的天性。

【大班主题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大班主题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06-27

大班主题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黄瓜》04-03

大班主题教案及反思03-31

主题教案及教学反思04-07

大班主题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爱的印迹》04-03

大班主题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好大的爸爸》09-29

大班主题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香香的茶》09-29

大班主题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垃圾分类》09-29

大班主题茶教案及反思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