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环境教育教案

环境教育教案

时间:2022-01-28 14:36:07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推荐】环境教育教案三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环境教育教案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推荐】环境教育教案三篇

环境教育教案 篇1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垃圾的危害,增强环保意识。

  2、通过写垃圾处理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

  3、通过活动,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

  活动准备:

  1、让学生观察周围环境,说说环境的变化,并了解当今社会人们是如何处理垃圾的。

  2、教师收集有关的图片、数据、文字资料和录象带。

  课前准备:

  1、教师用的展板一块,照片、文字材料(粘贴好)

  2、地球图片、文字、双面胶带、钢笔。

  3、学生研究用的方案和宣传稿。

  活动过程:

  一、计算导入:算一算

  “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上一堂研究课。在上课前,老师想出道题目考考大家,怎么样?

  1、出示题目:

  某市约有180000户家庭,如果每户家庭每天产生1千克的垃圾,那么1天之内,这个市会有多少垃圾呢?

  如果以30天计算,每个月又会产生多少垃圾呢?

  如果一年以365天计算,这个市每年又会产生多少垃圾呢?

  2、学生计算,教师板书。

  日180000千克180吨

  月5400000千克5400吨

  年65700000千克65700吨

  3、“看了上面的数据,你有什么话想说吗?”

  4、出示地球图片,讲述全球垃圾现状,贴上垃圾覆盖的效果。“今天,老师就要和大家一起来研究有关垃圾的问题。这个问题可是个世界级的难题,你们有没有信心挑战这个难题?”

  二、说一说

  “我们就从自己熟悉的某市来开展研究。接下来,就让我们从录象中去看看某市产生的垃圾是怎样的一种情况!”

  1、学生观看录象。

  2、“看了刚才的录象,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3、“某市正在争创省级文明城市,难道我们能任由这些垃圾散布在大街小巷,影响某市的形象吗?你们能不能为环保局的叔叔阿姨出出主意,帮他们想想如何处理这些已经产生的垃圾?能接受吗?”

  三、研究方案: (写一写)

  1、学生研究,教师巡回指导。

  2、全班交流,教师提要求。

  交流建议:

  (1)、其他小组在汇报方案时,所有的同学都要做个文明的小听众。如果你有不同意见或同一小组的.成员要补充的话,请等这位同学汇报完再发言。

  (2)、如果你们组的方案和前面小组的方案相同或类似,那么你就不必在重复。

  3、随机补充: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习惯将垃圾分成三类:

  有机垃圾:又称湿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或餐余废弃物。包括:瓜果皮、蔬菜皮、变质食品、剩饭菜等。

  无机垃圾:又称干垃圾、可回收垃圾或可再生废弃物。包括:废纸、废金属、废塑料、废玻璃、废织物(布料)等。

  三、有害垃圾:

  又称危险废弃物。包括:废电池、过期药品、水银温度计、废油漆桶等。

  中国国家环保总局近日向社会公布了处理城市垃圾的国家行动方案。这个方案规定:今后中国的城市垃圾将进行填埋处理,并把垃圾填埋产生的气体收集起来发电。

  四、联系实际: (说一说)

  “让我们为同学们这些创意的方案鼓掌。如果国际上还没有采用的话,你还可以申请专利!除了为环保局的叔叔阿姨想出这些处理垃圾的办法外,我们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该注意些什么呢?”

  1、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2、教师评价。

  五、活动延伸: (试一试)[机 动]

  “刚才我们的同学都表明了自己的决心。但是光靠我们班的同学,毕竟力量有限。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家想想,用什么办法能使全校的同学,全社会的公民都参与到保护环境、减少垃圾的行动中去?(宣传)你们想怎么宣传?(指名说)接下来,老师请大家发挥集体的智慧,把想宣传的内容写下来,好吗?”

  六、活动小结

  (略)

环境教育教案 篇2

  第一单元

  1、枫叶红了

  教学目标:了解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和植物的影响

  能力目标:会背诵二十四节气歌

  课前准备:枫叶,小麦,温度计

  教学重难点:气候的变化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

  (一) 问题导入:枫叶为什么变红呢?

  (二) 展示枫叶:漫山遍野的枫叶染红了整个秋天,枫叶用生命和热情点亮了

  秋色!

  (三) 搜集农谚:清明前后,种瓜种豆。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

  等等

  (四) 背诵二十四节气歌

  (五) 我们不仅借助自然气候进行农业生产,还要有应对干旱、霜冻等恶劣天

  气的`措施。

  总结:气候的变化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课后调查:

  名称、播种时间(节气)、收获时间(节气)

  小麦

  棉花

  玉米

  大豆

  白菜

  2、大雁南飞

  教学目标:了解气候变化对动物的影响

  课前准备:画一幅大雁南飞的画面

  教学重难点:大雁南飞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展示学生的图片(对生进行表扬)

  (二)动物为什么要离开自己的家园?学生讨论(与温度有关,与食物有关等)

  (三)为动物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园

  (四)了解当地20 年的动物种类,现在有哪些不见了?原因是什么?(学生讨

  论)

环境教育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1、通过认识植物的变化,唤起学生对日益遭受破坏的地球环境的清醒认识,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2、激发学生爱环境的情感,理解“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深刻内涵。能分辨什么样的行为是保护环境,什么样的行为是破坏环境。

  3、让学生从自我做起,爱护环境,在生活中能养成环保的`习惯,具备环保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唤起学生对日益遭受破坏的地球环境的清醒认识,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空气,离不开矿藏。离不开海洋,离不开江河。离不开山岗,离不开森林。离不开草原,离不开土地。环境是一切自然资源宝库,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二、学习新课

  1、学习《生活在线》学生自学课文讨论:你获得什么知识?

  小结2、学习《追根求源》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分小组讨论:枫叶为什么红了?

  小结3、自学《二十四节气》

  三、环保在行动

  1、调查小麦、美化、玉米、大豆、白菜播种后时间、和收获时间。

  2、调查借助自然气候应当干旱、霜冻等恶劣天气的措施

  3、考察一种作物的耕作时令并亲自种植。

  四、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