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小皮球》教案及反思

《小皮球》教案及反思

时间:2022-01-13 04:03:21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皮球》教案及反思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皮球》教案及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皮球》教案及反思

《小皮球》教案及反思1

  活动目标:

  1、欣赏音乐,感受连贯与跳跃的音乐旋律。

  2、尝试用肢体动作表现皮球的,滚动与跳跃,体验集体游戏的乐趣。

  3、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4、认真倾听并积极参与歌唱活动。

  重难点:

  重点:感受连贯与跳跃的音乐旋律;

  难点:用肢体动作表现滚动与跳跃;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磁带及录音机、图谱一张、皮球一个;

  2、经验准备:事先引导幼儿去欣赏一些对比性较强的旋律;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进活动室

  听音乐,全体幼儿有序进场,围坐成半圆,有节奏的拍手;

  二)准备活动

  1、 安静旋律

  2、 律动《做做,摸摸》:幼儿边唱边做相应动作;

  三)、熟悉音乐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许老师带来了一个什么呀?(出示皮球)哎!是一个皮球,那平时小朋友们经常玩皮球,今天许老师也想要来玩一下皮球,你们想看看老师是怎么玩皮球的吗?

  1、 幼儿边听音乐边看老师玩球(A段:左右手来回滚球; B段:拍接球)

  提问:刚才老师是怎么玩球的?(引导幼儿模仿老师来边讲边玩球)那刚刚除了眼睛看到老师玩球,耳朵听到了什么呀?(引出音乐)下面呢老师再跟着这音乐来表演玩球,请你们听听看老师滚球时音乐是怎样的?(柔柔的、连贯的)拍接球时音乐又是怎么样的?(有力的、跳跃的)

  三)感受连贯与跳跃的音乐旋律

  师:那许老师之前就欣赏了一遍这音乐旋律,老师边欣赏边把这音乐的样子画了下来,小朋友们想看吗?(出示图谱)下朋友们,你们在这图谱上看到了些什么呀?(根据幼儿回答引出圆滑线和断奏点符号,引出圆滑线出表现的是滚球,而断奏点符号表现的就是拍接球)下面呢请小朋友们边欣赏这音乐旋律边看这一图谱,看的时候注意老师的食指,会依照这一图谱做哪些动作。(幼儿边欣赏边观看图谱、食指动作)

  提问:刚刚老师的食指依照这一图谱做了些什么动作呀?(引导幼儿边说边做)哎!在这圆滑线时食指是划、摇来表现皮球滚动的,在断奏点符号时食指是点来表现皮球的跳跃的。那我们的身体上还有很多的肢体部位,那还可以用什么肢体动作来表现皮球的滚动与跳跃呢?(引导个别幼儿用肢体动作来分别表现)引出跟着音乐选择喜爱的肢体动作表现皮球的滚动与跳跃(正式开始前可请个别幼儿演示一下等等要表现的相应肢体动作)。

  幼儿跟着音乐运用肢体动作表现。(可换一下肢体部位再次表现)

  四)皮球游戏

  1、介绍游戏玩法

  师:小朋友表现的真棒!为了奖励小朋友,老师带来了一个游戏——皮球游戏。等等请小朋友们来做小皮球蹲在地上,老师先做拍皮球的人,听音乐在前面两段圆滑线处也就是表现皮球滚动的地方请慢慢的左右摇动身体,等到音乐断奏处也就是拍接球时老师会拍某一个小朋友,那个幼儿就快速的蹲着跳一下。2、幼儿游戏,可进行两次,第二次可请幼儿来当拍皮球的人,教师也扮演成皮球,与幼儿一起玩;

  3、游戏过程中,根据幼儿对游戏规则掌握的程度,适当增加难度及趣味性,如:轻轻拍,跳的低;重重拍,跳的高;

  在音乐旋律下,带领幼儿做相应动作有序的出活动室,结束;

  活动反思与评析:

  选择本次音乐欣赏活动是因为本次欣赏活动的趣味性较强,其中活动中有小游戏,幼儿也会在活动中用肢体动作来表现音乐旋律特点,幼儿是比较感兴趣的,因此选择了本次活动。那活动一开始教师用音乐带进场,还做了一些律动,幼儿都很感兴趣;在活动正式开始时,教师的导入(选用了小皮球来吸引幼儿的注意),想法很不错,幼儿的目光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很顺的引入到了活动中去;在教师跟着音乐玩球时幼儿都看得很仔细;那教师课前的准备也很充分,对活动流程也很熟悉,每个环节间过度的也很流畅,都会有过渡语;教师的语气语调也还可以,在游戏时教师能融入到孩子中去,跟孩子一起玩;最后在音乐当中边做动作带离活动室也与开头上下呼应,不错!当然,在活动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或可提高的部分,听过课的老师也都给予了对课的评价,给我提了不少意见,那以下就是我对自己活动的一些反思及老师提出的一些不足及意见:如:教师与配班老师配合的不是很好,因专门选一个老师来放音乐,这样就不用让配班老师又忙于播放音乐又要拍照,赶不来及;此外,在引导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皮球滚动与跳跃时,由于教师没有很好的引导,导致有些幼儿没有很好理解老师的意思,说了几遍,幼儿才弄明白;但幼儿选择的'肢体动作表现范围不是很广,肢体部位的动作不是很多,就只有个别幼儿选用了不同的肢体动作来表现,其他幼儿特别在跳跃音乐时都是用整个身体跳跃来表现皮球的跳跃的;没有自己的一些想法,会跟着其他幼儿去做动作表现;因此,教师可积极提示、引导幼儿选择自己喜爱的肢体动作表现皮球滚动、跳跃;最后,在进行拍皮球游戏时,由于教师没有组织、分配好,集体幼儿在蹲下游戏时会挤来挤去,有些乱,我觉得当时可让一部分幼儿在椅子后面,一部分在椅子前面,这样可能就会避免这个问题了。

  当选幼儿当拍皮球的人时,可以分男、女轮流进行,不游戏的来拍节奏跟着音乐,这样就不会使他们傻乎乎的坐着了,分批进行也可以避免以上的一些挤、乱的现象;此外,感觉像是健康活动,这是因为教师让幼儿欣赏、感受的不够,都是老师在提醒幼儿做什么动作,可让幼儿自己去感受什么音乐时做什么动作。不过,整体来说活动目标还是基本上完成的,开展的还可以

《小皮球》教案及反思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观察图画,描述画面内容,初步学习儿歌。

  2、能熟练地朗诵儿歌,感受儿歌的趣味性。

  3、引导幼儿在儿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活动准备:

  皮球一个。

  活动过程:

  一、出示皮球,引出活动内容。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瞧!老师手上的是什么?(皮球)你们喜欢玩皮球吗?怎么玩的?(幼儿回答)

  二、集中阅读大图,理解儿歌内容。

  1、教师:老师这里有一幅图,请小朋友们看一看,图里面都说了什么? (给幼儿看图)

  2、教师:谁来告诉老师你在书上看到了什么? (幼儿回答)

  3、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观察到的,并能进行较完整、连贯的讲述。

  提问:天气是怎么样的? 小朋友在哪里,做什么? 你觉得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小朋友在拍皮球,他们拍一拍皮球,皮球就怎么样呢? 有人在拍皮球,还有人在做什么?(拍拍皮球,皮球滚走了,有些小朋友在追皮球)

  三、欣赏儿歌,感受儿歌的.趣味性。

  1、教师:小朋友们,刚才看书的时候发现了没有,书里面除了有图画,还有一些字宝宝,你们想知道这些字宝宝说的是什么吗?

  2、教师有感情地朗读儿歌一遍。

  3、引导幼儿感受儿歌的趣味性及拟人化的手法。

  ①小朋友,儿歌的名字叫什么?(小皮球)

  ②儿歌里把小皮球说成了是什么呢?(球宝宝)

  4、现在,老师请小朋友再来欣赏一遍这首有趣的儿歌

  教师有感情地朗诵儿歌第二遍。

  四、进一步熟悉、理解,并记忆儿歌内容。

  1、儿歌里把小皮球说成了是“球宝宝”。球宝宝喜欢怎么样呢?(引导幼儿说出蹦蹦跳)

  2、现在老师也拍拍我手上的这只球宝宝,看看它是不是喜欢蹦蹦跳。(教师演示拍皮球,让幼儿更直观地了解皮球蹦蹦跳的特点) 儿歌里还说小皮球蹦蹦跳,跳来跳去是要干什么呀?(跳来跳去要人抱) 小皮球要人抱,谁来抱?(你来抱,我来抱) 落到地上去了,小皮球就怎么样?(落在地上它就跑) 它跑到哪边去呀?(这边跑,那边跑) 小皮球这边跑,那边跑,大家就怎么样呢?(大家追得哈哈笑)

  3、学习朗诵儿歌。

  这首儿歌可真有趣,现在,请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来念这首儿歌。

  教师带领幼儿学念儿歌,并提醒幼儿念出儿歌的趣味。

  五、看书进行朗读。

  教师:现在老师请小朋友们自己看看书,边看书边念出儿歌。

  六、活动结束。

  教师:小朋友,已经学会了这首“小皮球”的儿歌,请你们回到家和爸爸、妈妈或小伙伴一起玩小皮球,边玩边把这首儿歌较给他们。

  活动反思:

  中班的幼儿都很感兴趣,一开始我刚拿出小皮球,他们的注意力都被吸引了,所以这节课的整个课堂气氛很好,幼儿对看图谱欣赏不是很有兴趣,图谱可能对于中班的幼儿有点难,但是在后面的游戏环节,幼儿显然是很感兴趣,根据音乐做动作,玩的很开心,但是课堂秩序维持的不是很好,特别是在游戏环节,以后要考虑的更完善一点。

【《小皮球》教案及反思】相关文章:

《小皮球》教案01-29

快乐小皮球教案02-07

大班小皮球教案06-08

《小皮球》教案13篇01-29

小班语言小皮球教案03-27

小班小皮球语言教案01-20

小班语言教案:《小皮球》04-02

小班体育游戏快乐小皮球教案02-03

小班《小皮球真好玩》教案02-25

小班数学拣皮球教案反思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