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大班数学教案

大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3-10-05 09:23:20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数学教案大全【6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班数学教案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数学教案大全【6篇】

大班数学教案 篇1

  该故事是一个很有趣的童话,讲述的是青蛙一家有五口人,他们长得都很像,但各有各的特点。通过这个绘本的阅读和理解,能让孩子们较好地辨识小青蛙一家五口人的不同特征;青蛙一家人出门购买的不同种类的东西;以及每个家族成员购买东西的数量的不相同;培养孩子细心观察的能力以及做事情有条理,并愿意帮助别人的品质。

  融入的数学元素

  从认知角度,一是可以让孩子们了解青蛙一家每个成员的不同特征,引导孩子学会观察比较的方法;二是让孩子们将青蛙一家每个成员购买的物品和数量互相匹配对应,在帮助青蛙一家请客为朋友准备食物的情景中融入5以内的数数,数量匹配以及数的形成的学习。

  活动的设计

  年龄段:中班上学期

  活动目标

  1.借助故事情节,帮助幼儿感知、理解5以内数的形成。

  2.喜欢听故事,在帮助小鸭子和小青蛙的过程中,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增强对家人的区分辨别能力;了解和分析幼儿对数形成的认知水平。

  环境准备:PPT、幼儿人手一份操作材料(操作底板、青蛙一家各个人物的头像、每个人物购买的食物、1-5数字)

  活动过程

  一、看看全家福——辨认青蛙一家人

  1.今天我带来了一张照片,他们是青蛙的一家。

  重点提问:照片上有几只青蛙?他们长得一样吗?哪里不一样?辨认5个不同的角色。

  青蛙爷爷,头戴小帽、手拿烟斗、胡子翘翘;

  青蛙奶奶,皱纹多多、头发白白、拄着拐杖;

  青蛙爸爸,戴着领结、架付眼睛、爱看书报;

  青蛙妈妈,头戴花巾、喜欢打扮、最爱漂亮;

  青蛙宝宝,穿个围兜、梳起小辫、戴上小花。

  2.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听听《青蛙一家》的故事吧!

  二、听听故事——解决故事中小鸭的疑问

  (一)了解青蛙一家购买东西的顺序和物品

  1,讲述故事:啊呀,青蛙一家有这么多人来买东西,小鸭子忙得记不清了。

  重点提问:想请我们小朋友帮忙想想,青蛙一家人是谁先来买,谁后来买?

  2.青蛙一家在小鸭店里买了很多东西,小鸭实在记不住了。

  重点提问:他们都买了些什么?买了多少呢?让我们再来听一遍故事吧。(教师再欢播放PPT)

  3.你们记住了吗?青蛙一家在小鸭店里买了些什么?买了多少?请你们排一排。要边排边告诉小鸭。(鼓励幼儿边排边表达)

  (二)解决青蛙一家请客的.问题(学习5以内数的形成)

  1.小鸭觉得很奇怪,问:“你们一家买这么多东西,吃得完吗?”青蛙宝宝说:“今天我们家请客,买的东西是请客人吃的。”

  ——爷爷请来1只小鸡,请它吃1条毛毛虫,毛毛虫是小鸡最喜欢吃的;奶奶请来2只熊,请它们吃什么呢?

  重点提问:为什么请它们吃蜂蜜?吃多少?够吃吗?不够怎么办?幼儿介绍方法。

  (追问:再买几罐?)

  小结

  1罐蜂蜜再买l罐蜂蜜就是2罐蜂蜜,再买就是“添上”。追问,什么叫“添上”?原来

  1罐蜂蜜添上1罐蜂蜜就是2罐蜂蜜,1添上1就是2。

  2.看看你们的计算板上:原来有几罐蜂蜜?够吗?要添上几罐?

  ——三只乌龟是爸爸请来的客人,请它们吃什么呢?

  重点提问:青蛙爸爸买了几只虾?客人有几位?够吃吗?不够怎么办?

  小结

  2只虾再买1只虾就是3只虾,再买就是“添上”。追问,什么叫“添上”?原来2只虾添上1只虾就是3只虾,2添上1就是3。

  3.看看你们的计算板上:原来有几只虾?够吗?要添上几只?

  ——妈妈和青蛙宝宝也请来了客人,它们请来了谁(同时出示)?妈妈请来几位客

  人?青蛙宝宝请来几位客人?请他们吃什么?

  重点提问:妈妈和小青蛙买的食物够不够?请你们来帮忙!

  ——操作后,幼儿介绍解决方法。(你是怎么帮忙的?)引导幼儿说:3添上1就是4,4添上1就是5。

  三、操作讲述——知晓故事结尾

  原来,青蛙一家不仅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也是好客的一家。

  小结

  你们看,在你们的帮助之下他们吃得多开心啊!小鸭子和青蛙都要谢谢我们小朋友,帮助它们解决了问题。

  附故事内容

  青蛙一家有五口,他们非常快乐地住在一起。

  一天早上,青蛙爷爷出门去散步,他在小鸭店里买了一条毛毛虫,送给小鸡。

  青蛙奶奶要到花园里去,看看她前几天种的小花开了没有,她在小鸭店里买了两桶花蜜,送给勤劳的小蜜蜂。

  青蛙爸爸出门去上班,他在小鸭店里买了三只小虾,送给他的乌龟兄弟。

  青蛙妈妈要到河边去看她的小蝌蚪宝宝,她在小鸭店里买了四根水草,去喂她的小宝宝。

  小青蛙要上幼儿园去,他在小鸭店里买了五只小飞虫,送给他的好朋友。

  小鸭子用奇怪的眼神看着小青蛙说:“小青蛙,今天一早你已经买了好多西了,一条毛毛虫、两桶花蜜、三只虾、四根水草、五只小飞虫。”小青蛙摸了摸脑袋说:“没有啊,我什么时候买过这么多东西呀?”小鸭子说:“那我就搞糊涂了。”

  小朋友,你们来告诉小鸭子这到底是怎幺一回事,好吗?

大班数学教案 篇2

  设计思路:

  新年的脚步悄悄地走向我们,一天我会听到龙龙在说:“爸爸妈妈昨天带我去亲戚家做客了,做客前爸爸妈妈会去超市买很多礼物。”其他孩子听到了也纷纷表示也去亲戚家做客了,也买了很多礼物。在他们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幼儿对购买礼物非常感兴趣,并且有的幼儿还可以说出具体的购物过程,再加上大二班的小朋友开了家“河马超市”,我们的孩子非常渴望到超市里亲自体验购物的感受。于是,我就创设了为熊猫奶奶购买礼物的情景,从中既能让幼儿体验到购物的乐趣,又能让幼儿了解合理安排钱币的重要性。

  活动目标:

  1、通过购买礼物这一活动,初步尝试合理安排钱币的方法。

  2、体验购物的'乐趣。

  3、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新年马上就要到了,熊猫奶奶邀请我们去做客。

  2、银行取钱,交代要求:领的钱要拼成四种图形(圆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四种图形的颜色要不一样、两半图形上的数字要合成10

  3、购买礼物

  4、交流分享:你买了什么礼物,为什么买这份礼物?一共用了多少钱?

  5、师总结:我们在买东西的时候,一定要合理安排钱币,有多少钱用多少钱,不要超支。

  活动反思:

  在导入部分,我通过问话让学生说一说农历九月九日是什么节日,有几个学生能说出是重阳节,我向学生简单介绍了一下重阳节,并希望同学们在重阳节这一天能够为家里的老人献上一份爱心。不管是在什么课上,我们都应该有机会教给学生除了科学知识之外的东西:向敬爱老人、爱护花草树木、爱护益虫益鸟等等。利用课本上提供的素材和导入环节的两三分钟就能够灌输给学生很多思想、情感方面的教育,这一方面在以后还要继续坚持多关注,充分利用好这一环节。

  在教学过程中,大多数学生对于运算顺序都能够掌握,在计算时,为了便于学生对计算过程的检查,我要求学生用递等式的形式来计算,但是有部分学生对于递等式掌握的不是很好,在练习课上还要再通过练习题巩固一下才行。另外有的学生没有列竖式的习惯,虽然口算能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但是这样练习的正确率就很难保证。我让学生用两个竖式连写,这样就简便一些了。我想在以后的课上应尽量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分析总结、找出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而不是由老师直接告诉他们。

大班数学教案 篇3

  设计思路:大班幼儿的分类能力虽然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对归纳事物特征的能力仍然较弱。需要通过不断的动手操作来帮助他们提高发现﹑观察﹑比较﹑归纳事物特征的能力。因此,我们选择幼儿熟悉的水果﹑文具﹑衣物﹑植物及糖果等,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幼儿在合作讨论中学习分析事物的特性,寻找多种分类方法,从而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及发现、归纳,比较的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使幼儿能从生活中感受事物的关系,学会如何分类。2﹑通过操作﹑探索,培养幼儿发现﹑观察﹑比较﹑归纳事物特征的能力。

  3﹑乐意与同伴合作,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教具:

  1﹑小白兔玩偶一个,狗的头饰一个,纸箱制作的车子及房子各一个。2﹑苹果﹑梨子﹑石榴﹑桔子实物,玩具车﹑玩偶实物,铅笔盒﹑书﹑笔记本实物,衣服﹑裤子﹑鞋子实物。

  3﹑苹果﹑芒果﹑梨子图片若干,花﹑草﹑树图片若干,糖果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小兔搬新房》

  ——小白兔新建了一座漂亮房子,她要搬到新房子去住,小狗叔叔用

  汽车帮小兔把东西全部拉到新房子去。

  ——请出带有狗的头饰的幼儿拉着用纸箱自制的车从教室外面走进来。(车上装有苹果﹑梨子﹑石榴﹑桔子实物,玩具车﹑玩偶实物,铅笔盒﹑书﹑笔记本实物,衣服﹑裤子﹑鞋子实物。)

  2﹑帮小白兔整理物品

  ——将车里所有物品放在桌子上,老师手拿着小白兔玩偶说:”这么多东西我应该怎么整理啊?”然后问小朋友:“我们一起来帮帮小白兔好吗?”

  (1)、让幼儿认识各种实物,并讨论怎么分,然后请部分幼儿帮忙分物品,将物品放到纸箱制作的房子里,并说说自己分类的理由。

  (2)、老师总结:我们可以按照文具,玩具,水果,衣物来分。3﹑分小组动手操作分类。

  (1)、出示水果﹑植物﹑糖果图片让幼儿认识,然后将图片按小组分发给幼儿,请幼儿先小组讨论怎样分,然后每小组请出一个代表来说说他们的分类方法。

  (2)、老师讲解分类的方法,我们可以将图片按水果、植物、糖果来分类。

  (3)、老师总结各小组分类的情况。

大班数学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学会辨别时针和分针的作用,掌握整点的书面表达。

  2、培养口语表达整点的能力。

  3、教导幼儿学会珍惜时间。

  教学重点:

  1、正确认识整点。

  2、口语表达整点。

  教学难点:学会用时针和分针准确表达整点。

  教学准备

  1、大灰狼头套一个

  2、教具时针若干个

  3、教学PPT

  教学过程:

  一、律动和心算游戏提高幼儿兴趣。

  (一)、拍拍小手老师:"我的小手拍拍,我的小手拍拍上、我的小手拍拍下,请你坐好来!"

  (二)、心算游戏《碰碰车》

  老师:我们变成碰碰车,当我说出算式时候,你们说出得数和我碰碰!

  二、展示PPT,以小游戏的形式培养幼儿计算的能力。

  (一)、《飞机打怪兽》

  老师:"我们的数字宝宝被怪兽捉走了,现在请你们开着飞机去打掉怪兽救出我们的数字宝宝!"

  (二)、《宝剑打怪兽》

  老师:"刚才你们的飞机真厉害,现在我给你们是宝剑,你们能再帮帮忙吗?"

  三、认识和了解钟面的结构,辨别时针和分针学会整点的书面和口语表达。

  (一)、猜谜语导入老师:欢迎你们来到时钟王国,下面请你猜一猜谜语吧!

  (二)、认识时钟

  1、老师:"你们家里有时钟吗?长得怎么样子的?"

  2、欣赏PPT的`时钟。

  3、展示钟面,学习时针和分针,(教案:)教导幼儿掌握整点的书面和口语表达(时针指着"几",分针指着"12",现在是"几点整"。)

  四、《明明的一天》巩固整点的书面的口语表达。

  (一)、介绍老师的朋友明明,请小朋友们一起进入明明一天的生活。

  (二)、教师与小朋友们一起学习整点。

  1、首先要引导幼儿说出明明在做什么?

  2、培养幼儿对整点的口语表达。

  3、请幼儿动手操作写一写如何表达整点。

  五、游戏《狼出没了》

  规则:

  1、大灰狼出场了,请大灰狼告诉我们它几点起床!

  2、老师出示时钟,如果没到大灰狼起床的时间,小朋友跟着老师念"时针指着多少,分针指着多少,现在是几点!

  3、如果到了大灰狼起床的时间,全部小朋友要趴下不许动,大灰狼来吃小朋友了。(教案:)(提醒幼儿注意安全)六、互动游戏请小朋友拿着自己的时钟邀请一位老师调一调然后说出时针和分针和整点。

  七、教师: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习了整点,那我们就要做一个勤劳的小宝贝珍惜时间咯!

大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感受图形拼搭组合的变化,体验图形游戏的乐趣。

  2、在图形的移动、翻转、拼接中,发展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及空间方位知觉能力。

  3、探索用不同数量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拼接组合成新的图形。

  活动准备

  1、教师用具:几何图形卡片6张(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菱形)、课件、大记录表。

  2、幼儿用具:可操作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每人4个、几何图形底板每组三个(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记录纸每人一份,水彩笔每人一支。

  活动重点:用不同数量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拼搭、组合成新的图形

  活动难点:尝试合作将16个三角形装入底座中。

  活动过程

  一、参观图形王国,巩固对图形的认识

  1、复习图形,了解图形方向改变但形状不变。

  2、了解等腰直角三角形,导入活动。

  二、拼搭图形,感受图形拼搭组合的变化

  1、游戏:图形碰碰乐(碰碰乐、碰碰乐,2个三角形碰碰乐。你碰我,我碰你,碰在一起真快乐。)

  师:怎样才算2个三角形碰在一起?

  小结:一个三角形的一条边和另一个三角形的一条边一定要完全重合在一起,两个三角形才快乐。

  2、宣布、讲解游戏规则。

  第一,听清楚是“几个三角形碰碰乐”,然后就去取几个三角形。

  第二,一个三角形的一条边和另一个三角形的一条边要全部完全“碰”在一起才可以。你拼出了什么图形就在记录纸中相应的'位置划对号表示出来。

  第三,三角形“碰”在一起后,小朋友马上转向老师,小手放在膝盖上。

  3、幼儿进行第一次拼搭活动(2个三角形碰碰乐)。

  师:2个三角形“碰出”了什么图形?还能碰出其他的图形吗?

  小结:2个三角形能碰出一个正方形、一个比自己大一点的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

  4、幼儿进行第二次拼搭活动(4个三角形碰碰乐)。

  师:2个三角形能碰出和自己不一样的几何图形,多几个三角形碰一碰,(mamanv)又能碰出哪些图形呢?请听清楚这次是“几个图形碰碰乐”。请小朋友边操作边记录。

  小结:真神奇,4个等腰直角三角形能碰出这儿多的图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同样是长方形、梯形也可以有不同的拼法。

  三、送三角形回家,学习运用图形拼搭的经验解决问题(出示几何图形底座: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

  1、数一数每张桌子上有几个小朋友?大家手中的三角形合起来有多少呢?

  现在这些三角形宝宝玩累了想回家了,可这里只有一个底座才是这16个三角形的家,小朋友猜猜哪一个底座才是16个三角形的家呢?请说说理由。

  2、幼儿尝试将16个三角形送回家。

  小结:大大的三角形(底座)太小,16个三角形住不下;正方形(底座)太大,住不满;长方形(底座)不大不小刚好合适。

  活动延伸:

  继续探索3个、8个、12个等角直角三角形可以拼出哪些图形?

大班数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第一层次:能正确判断10以内数量的多少,并会用“〈”“〉”表示其关系;第二层次:尝试用“〈”“〉”表示10以内数量的多少;第三层次:在成人指导下,学习判断10以内数量的多少。

  2.养成玩完活动后按类收拾的习惯。

  活动准备:

  教具:大的点点比较图三张,方格纸 ,数字(1—9),符号“〈”“〉”。

  学具:“大嘴巴比多少”(2组12套),每个幼儿2张,每张作业上包括点点比较图和方格纸;符号“〈”“〉”;水彩笔6支;印台每组2个,数字章1—9。

  配组学具:回形针拼图形(1组);数字脸谱连线(1组);大嘴巴比多少(1组 提高型)。

  活动过程:

  一、玩游戏,复习有关数量关系

  1.玩拍手数数游戏(1—20):集体。

  2.序数游戏(1—10的'接数):集体、小组、个别。

  3.根据点卡上的点子数做动作:集体、个别。

  二、介绍新游戏的玩法

  1.出示“〈”和“〉”,知道其符号名称,并知道大嘴巴一直朝着多的一边。

  2.提出问题,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今天‘点点比较图’上盖了两组点子,它们分别在第一和第三格里。请仔细看一看,它们分别是多少?”(请幼儿个别回答) 3.介绍新游戏玩法。 根据点子数,知道相应的格子中应该用数字几表示。再根据比较点子的多少,知道是用“〈”还是“〉”,并把符号放在数字之间。

  4.请两到三名幼儿上来再次尝试。

  三、介绍配组游戏及玩法

  1.介绍配组游戏。 “今天我们有两组新游戏,在第一组和第二组,其中,第一组中的‘〈’和‘〉’是直接摆放的,第二组中的‘〈’和‘〉’是用框中的水彩笔去写的。其他组还有回形针拼图形和数字脸谱连线的活动。”

  2.鼓励幼儿去尝试玩新游戏,并抓紧时间玩遍所有的游戏。建议玩的快的幼儿,鼓励他们去玩难度高的一组新游戏。 3.提出要求,玩过的游戏要按类收拾好。

  四、循环游戏 教师重点观察幼儿参与新游戏的活动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导幼儿,对个别有困难的幼儿通过启发性的提问,帮助他们完成游戏,掌握方法。

  活动小结 1.教师对幼儿游戏中好的行为、方法予以表扬。 2.再次强化幼儿新游戏的方法。 3.请幼儿为新游戏起一个名字。

【大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智力数学教案03-01

大班数学教案07-06

大班优秀数学教案02-25

大班数学教案【精选】09-12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08-19

大班数学教案【经典】08-20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08-01

大班数学教案(经典)08-04

大班数学教案[经典]08-13

大班数学教案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