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大班科学教案

大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3-09-20 11:12:05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科学教案范例(8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科学教案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科学教案范例(8篇)

大班科学教案 篇1

  目的:

  引导幼儿探索摆的运动规律,激发探索兴趣。

  材料介绍:

  1、材料提供:

  细线、重物(可以是积木块、实心球、钥匙、橡皮泥块、纽扣等)、支架

  (支架底座设有刻度标记)

  2、材料使用:

  (1)将重物拴在细线上,把细线挂在支架上,轻轻推动一下重物,它就会像钟摆、秋千一样摆动起来。

  (2)观察使用长短不同的摆线后,重物摆动的幅度,并将重物摆动的`位置作相应的记录,从而逐步理解摆线与摆动的幅度、快慢有关系,与摆锤(重物)的重量没有关系。

  3、教育功能:

  (1)引导幼儿按步骤操作,发展幼儿的观察力、自主学习能力。

  (2)引导幼儿探索不同摆的运动规律,发展幼儿的探索能力与创新能力。

  指导要点:

  当幼儿做好摆操作时,教师可在一旁提示,怎样使你的摆摆动得更快或更慢一些?两个摆摆线一样长,一个摆锤重,一个摆锤轻哪一个摆得快?

大班科学教案 篇2

  教学内容:沉船浮上来了

  教学目标

  1、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

  2、尝试用各种办法让各种船浮到水面上;

  3、激发幼儿对科学小实验的兴趣。

  设计理念:由于幼儿天生就爱玩水,为此本着教育内容要从幼儿生活经验出发、关注儿童的兴趣、引导儿童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提供选择与创造的条件的理念,设计这节在水中玩船的,以游戏形式进行探索的活动。

  教学准备

  1、七种(七种以上)质地不同、补救方式不同的`沉船;

  2、辅助材料:泡沫、塑料、纸、卫生筷、铁丝、透明胶、皮套,盐;

  3、潜水艇模型。

  教学过程:

  1、出示潜水艇模型。

  ---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潜水艇是做什么用的?

  ---潜水艇是怎么在水里走的(进行演示)

  2、探索做小实验

  ---出示七种质地不同的船,可这么多人就七只船怎么办?让幼儿感受合作,并提醒不抢、互相谦让。

  ---老师和幼儿一起玩(请幼儿自己选择一个伙伴,两个人一起选择一种船去玩)

  ---你们发现什么问题?(这些船都沉到水底)

  ---船在哪儿走?一起想办法让船都浮到水面上,

  ---幼儿探索,教师引导,

  3、再探索、留作业

  ---拿出胡萝卜做的小船,问:刚才你们是用什么办法让胡萝卜船浮在水面上的?出示盐,把盐放入水中,让船浮上来。

  ---回家后你可以跟父母再探索,一起再试试

大班科学教案 篇3

  条条线儿怎样来?

  【设计意图】

  本学期,我们幼儿园开设了自己的园本课程,由于孩子们的父母大都是魏桥创业集团的工人,为了让孩子们了解父母的工作,了解在我们生活周围,和我们息息相关的内容,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和孩子们的年龄特点,设计了园本课程的内容,如:线是怎样来的、各种颜色的布、飞快的梭子等,而对于其中一些物品的生产过程,孩子们不了解,我们便利用家长资源,请家长帮助录下纺织工人工作的视频,让孩子们有一个更直观的认识。

  本活动,我们选择的是“条条线儿怎样来”,在学习中,通过孩子们的观察,探索,观看视频,动手操作,逐步学习知识,掌握技能,从学习中获得快乐。

  【活动目标】

  1、了解线是怎样纺出来的。

  2、了解古代与现代纺车的不同,体会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各种不同材质、不同颜色的线若干,关于纺线的视频、古代的纺车、棉花若干、不同颜色的染料。

  重难点:了解线是怎样纺出来的。

  【活动过程】

  一、探索不同的线,导入活动。

  出示各种不同的线,请幼儿自由观察,自由探索。

  师:“小朋友,你最喜欢哪几条线?”(幼儿自由发言)

  师:那你们知道这些线是怎样来的吗?我们一起去看一下吧!”

  二、出示视频:现代机器纺线工作的.过程。

  与幼儿一起观看,边看,教师边介绍,让幼儿了解现在先进的纺线过程。

  教师:把棉花弹弹,去掉杂物,弹的蓬松,细软,把棉花搓成大拇指粗细一尺余长的纺条,再用纺花车纺成线,然后,经过经线、浆线、晒线等多道工序,最后上织布机。

  三、请幼儿观看古代的纺车。

  师:刚才,我们一起观看了现代机器纺线的的工作过程,现在请小朋友看这里。

  教师出示纺车,做详细介绍,让幼儿了解。

  教师边操作边介绍纺车,使幼儿进一步了解古代纺线的过程。

  鼓励幼儿也试一试,这种纺线的方法。

  四、我是小小纺线师。

  出示棉花,请幼儿互相讨论,怎样将棉花变成线。

  幼儿按照自己想的办法动手操作实验,教师进行小结,鼓励幼儿再想办法,幼儿多次操作实验。

  (经过师幼多次动手操作实验,终于将棉花搓成了线。)

  五、五彩线。

  幼儿自由选择喜欢的染料,为自己搓好的线,染上漂亮的颜色。

  六、请幼儿把五彩线拿到户外晾晒。

  【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用五彩线粘贴出各种有趣的图形。

大班科学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知道海底蕴藏着丰富的资源。

  2、初步认识海洋与人类的关系,激发幼儿对神秘海底世界的探究欲望。

  3、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环境与材料】

  1、教师与幼儿一起收集介绍"海底宝藏"的图片。

  2、《科学》下P.24~25。

  【教学过程】

  一、海底的风景

  1、请幼儿根据收集的.海底宝藏信息,讲一讲:你眼中的海底世界是怎样的?

  2、幼儿讨论:海底有什么?可以根据自己带来的图书上的内容进行介绍。

  3、教师和幼儿一起分类总结大家的讨论结果,带领幼儿惊醒概括"海洋资源"。

  二、海底的宝藏

  1、教师带幼儿初步认识海底的一些资料。

  2、幼儿交流感受。

  3、看画册《海底探宝》,丰富幼儿对海底世界的认识。

  三、海洋的声音

  1、"你觉得现在海洋的环境好吗?"请幼儿说出一些了解到的海洋污染的情况。

  2、"为什么会这样呢?"组织幼儿展开讨论。

  3、"怎样保护海洋?"教师鼓励幼儿说出多种保护海洋的办法,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大班科学教案 篇5

  目标:

  通过观察冬季的树木花草,使幼儿发现植物生长与季节变化的关系。

  准备:

  1、在室外选择几棵容易观察的树和草地作为观察对象。

  2、与温室养花工人取得联系。

  过程:

  ①观察大树:让幼儿仔细观察冬天的树是什么样子?想一想,它们冻死了吗?找一找树上还留下了什么?引导幼儿发现芽苞、果实、种子等。

  让幼儿剥开芽苞看一看,它里面有什么?猜一猜,明年春天会变成什么?

  ②观察小草:让幼儿在草地上观察,看看冬天的小草怎么样了?想一想,小草冻死了吗?挖出小草的根看看是什么颜色的?根上长着什么?

  ③将树枝、草根带回活动室,将它们浸泡在水中。让幼儿每天观察它们的变化。引导幼儿发现室内外不同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2、参观温室养花

  ①在进入温室前,让幼儿感受外面天气的寒冷;进入温室后,感受室内的温暖。

  ②让幼儿观察温室里有什么花,想一想,为什么要将盆花搬进温室里?花儿在温室里长得怎么样?为什么有的.花在冬季还能开放?

  ③请花工叔叔介绍保护花草过冬的简单常识。

  建议进行此活动前后,可让幼儿在家中观察室内的盆花与院子里的草木,鼓励幼儿自己去发现树木花草是怎样过冬的。

大班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在玩水中发现水灌进瓶子与水从瓶子上小洞流出时水流的不同变化。

  2、在玩水中得到动手能力的培养。

  活动准备:

  三大盆水;瓶身有一个洞的瓶子和瓶身有两个洞的瓶子,数量大于幼儿人数;记录表;勾线笔。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你玩过水吗?喜欢玩水吗?用什么材料玩过水?

  二、初次尝试玩水

  1、提出要求:四人一组,用瓶子玩水你发现了什么?

  2、幼儿拿瓶身有一个洞的瓶子玩水。

  3、交流玩水过程中的发现:(1)把瓶子压下去灌水时瓶口有水泡泡冒出。

  (2)瓶子灌水后一半沉下去,一半浮在上面。

  (3)小洞里流出的.水像喷泉。

  4、教师示范玩水,要求幼儿观察小洞里流出来的水的情况:说一说,像什么?水流有什么变化?

  三、再次玩水,证实猜测。

  1、出示瓶身有两个洞的瓶子(一上一下),请幼儿猜测:瓶子灌满水后,两个小洞里流出来的水一样吗?哪个洞喷出的水远一些?

  2、出示记录表:(?表示想,小手表示做)

  怎样把自己的想法记下来?让幼儿说一说

  请小朋友用自己的方法记录,然后说一说。

  3、幼儿动手操作,把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4、集体交流实验结果。

  5、教师操作,并提出问题:上面的水近,下面的水远,为什么?

  四、小结

大班科学教案 篇7

  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纸环

  活动目标

  1、在设疑——猜想——验证的过程中,发现莫比乌斯环现象。

  2、在多次操作尝试中,激发探究的欲望,体验科学操作的乐趣。

  3、初步了解莫比乌斯环在生活中的运用。

  活动准备:各种纸环、纸条、胶棒、剪刀、记录表、笔、筐、课件。

  活动过程

  一、手指游戏“变变变”。

  用大拇指和食指变成一个圈、变成两个圈

  二、操作尝试,发现莫比乌斯环现象。

  1、操作比较没拧过和拧过一次的纸环剪开后的区别。

  1)(出示纸环)纸环也来做游戏。怎样把一个纸环变成两个纸环?

  示范:纸环对齐捏一捏,先在中间剪个口,再把剪刀伸进去,咔嚓咔嚓剪到头。

  2)幼儿操作。

  你剪出了几个环?(一个、两个),将纸环送回家(两处)

  为什么有的剪出来一个,有的剪出来两个?发现了什么秘密?(没拧,拧过一次)

  3)请两名幼儿上前操作。

  小结:没拧的纸环剪过以后变成了两个环,拧过的变成了一个大环。

  2、操作比较拧过一次和拧过两次的纸环剪开后的区别。

  是不是只要拧过的纸环都会变成一个大环呢?

  1)幼儿再次操作拧过的纸环。

  你剪出的纸环是怎样的?(将纸环送回家)

  同样是拧过的纸环,为什么有的剪出了大环,有的却剪出了相扣的两个环?

  2)教师分别演示拧一下和拧两下的纸环。

  3)请两名幼儿上前示范操作。

  出示记录表记录并小结:拧一下的纸环剪过以后变成了一个大环,拧两下的变成了两个相扣的环。

  3、猜测拧过三次或四次的纸环剪开后的区别,并自主操作验证。

  拧三下的纸环剪开可能会变成几个环呢?拧四下呢?

  1)幼儿猜想、记录

  2)幼儿操作:先拧、再剪。

  3)交流操作结果,并记录在大记录表上。

  三、了解莫比乌斯环现象发现者和在生活中的应用。

  今天我们玩的纸环有趣吗?这是一种神奇的科学现象“莫比乌斯环”。早在150年前德国数学家莫比乌斯发现了这种神奇的纸环,人们就用他的名字将这种现象命名为莫比乌斯环。莫比乌斯环在生活中有许多运用:过山车、立交桥、机械传送带、打印机色带等。(邹虹)

  大班科学活动:小小桥梁设计师

  综合活动:小小桥梁设计师

  教学目标

  1、通过幼儿自己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培养幼儿有顺序、有耐性的良好观察习惯和敏锐的观察能力。

  2、培养幼儿认识、探索生活中常见事物蕴含的科学原理的兴趣。

  3、通过幼儿自己操作,培养幼儿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小神童电脑软件、桥梁展示图、纸、笔

  教学过程

  一、以故事形式引起幼儿兴趣:

  小熊家门前有一条小水沟,它正在那发愁不知怎么办才能过对岸,小朋友你们能帮助小熊想个办法吗?小熊的好朋友机灵猴也帮它想了个法子,我们一起听听是什么法子?和我们想的一样吗?

  二、边看小神童软件边提问:

  1、机灵猴和小熊来到了什么地方?看到一座什么桥?在古代人们用什么来建造桥梁的?小熊喜欢吗?为什么?

  2、机灵猴和小熊又来到了哪一座桥?赵州桥是用什么来建造的?它的外形怎样?赵州桥和竹桥有什么区别?

  3、它们来到了现代看见了什么桥?钢筋吊桥的用什么来建造的?钢筋吊桥在结构上有什么特别之处?钢筋吊桥起到什么作用呢?你们现在见过哪些钢筋吊桥?

  4、看完了钢筋吊桥,它们又看了什么桥?现代立交桥建立在什么地方?它是用什么来建造的?它对交通起到什么作用?你们在哪些地方看到现代立交桥?

  5、除了机灵猴介绍我们认识的古代竹桥、赵州桥和现代的钢筋吊桥、立交桥外,你们还见过哪些桥呢?

  6、我们一起进入电脑看看一些用不同材料建造的、有不同用途的.桥梁。

  三、我们看了这么多桥梁,你们最喜欢哪一座桥?为什么?

  四、小熊现在想到了要建造一座桥,我想请小朋友做一名小小桥梁设计师帮助小熊设计一座桥,好吗?

  五、幼儿设计桥梁。

  六、请个别幼儿向大家介绍他的设计作品,最后一起送给小熊。

  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影子

  一、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获得有关“光和影子”的感性经验。

  2、初步了解影子的作用,引发对这一自然现象的兴趣。

  3、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操作活动,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求知欲望。

  二、活动材料:

  1、彩色纸剪的各种物体形象,立体玩具和影子棋盘。

  2、白纸、手电筒、胶水若干,记录纸人手一份。

  3、无影灯图片若干张。

  三、活动过程:

  1 以谈话活动“我知道的影子”,引起幼儿探索欲望。

  师:你知道影子是什么样的吗?

  师:今天我们准备了四组材料玩影子,而且这四组材料都不一样,你可以选择喜欢的材料玩一玩、画一画,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2、幼儿操作玩影子,了解影子与光线的关系。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个别幼儿演示并介绍记录结果)

  师:(整理记录)当光线位置变化了,影子会变;当物体位置变化了,影子同样会变。

  (示图一)当光线位置较高时,影子就短。这是因为物体阻当了较少的光线。

  (示图二)当光线低斜时,影子就长。这是因为物体阻当了更多的光线。

  3、利用光和影子的感性经验,玩“影子棋盘”。

  玩法:幼儿两人一组,分别选择红方、蓝方。轮流把中间的水彩笔的影子照在对方的棋盘标志上,影子的最远处停在不同的标志上可以得不同的星数,比一比谁的星最多。

  4、影子在日常生活各种运用。

  师:影子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它对人们的生活有什么作用?我们什么时候不需要影子?

  5、延伸活动:踩影子。

  6、亲子活动:制作影子钟

  四、注意事项

  为了活动的效果,活动教室的窗户最好用防紫外线的窗帘进行遮挡。

  五、知识背景材料:

  影子产生条件:物体挡住了光就有了影子。

  当光线低斜时,影子就长。这是因为物体阻当了更多的光线。

  当光线位置较高时,影子就短。这是因为物体阻当了较少的光线。

  探索求知:信息是如何传递的

  1、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够积极的从不同途径、用不同的方法收集传递信息,

  2)幼儿在活动中了解信息传递的不同渠道,学习使用不同的信息工具。

  2、 活动准备:幼儿通过查询、采访等方式了解相关知识。

  3、 活动过程:

  1) 交流:我所知道的信息传递的方式。可启发幼儿从物体发信号、用声音发信号、用文字发信号等几个方面考虑。如:通过手势、旗语、烟火等物体发信号;通过吹号、打铃、敲鼓、广播电话等声音发信号;用信鸽捎带、邮局传递、发传真、发电子邮件等多种文字形式发信号。

  2) 教师配图讲述有关人们传递信息的故事。如:古时候长城的烽火台上燃烟火传递敌情;抗日战争时期,用放倒消息树的办法报告敌人的去向等。

  3) 讨论:现在人们怎样传递信息?引导幼儿了解常用的通讯工具。

  4) 组织幼儿玩通讯游戏传电话:教师将幼儿分为两组,分别向每组的第一个人说一句悄悄话,开始后,再一个一个的往后传,各组最后一个报告电话内容,传的又快又准的一组为胜。

  4、 活动延伸:

  1) 组织幼儿自己操作电脑。

  2) 在活动区内提供半成品材料,学习制作这些通讯工具,为幼儿开展角色游戏提供道具。

  科学活动:绳子的用途

  1、了解生活中各种绳子及其用途。

  2、乐意开展创造活动,喜欢和同伴交流、分享。

  活动准备:

  1、汉字卡片:挂、系、扎、串(已认识过这四个汉字)。

  2、将衣服、毛巾、图画;没穿鞋带的鞋子;各种有孔的珠子;包装盒分四组摆放。

  3、收集一些关于绳的照片。

  4、宝物筐:各种材质不同、粗细不同、长短不同的绳子、衣架、夹子、剪刀等。

  活动过程: 一、了解材料,引出绳子的主题

  (出示各种材料包括各种绳子)师:你们瞧,桌子上都有些什么?

  (出示四个汉字)师:这几个字能用绳子和桌子上什么东西做好朋友?

  二、分组试一试,绳子的用途

  1、师:老师把它们分成了四组,每组的中间有一个字,看了这个字后,你们四人为一组就要动脑筋把桌子上的东西变一变!

  2、每组幼儿展示自己的成果

  师:你们桌子上的是什么字?怎么变了?

  三、说一说用过的绳子

  师:刚才你们干什么了?

  你们都用到了哪些绳子?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绳子的用途,让幼儿了解各种绳子的特性。

  如:棉绳很软,打在脸上也不痛:尼龙绳比较坚固,可以用来挂重的东西;塑料绳用来做跳绳…

  四、合作玩绳子

  师:绳子还可以用来玩呢,我这里就有一些绳子,带得太少了,不能每个人一根,你们可以几个好朋友一起玩一条绳子,看看哪几个小朋友绳子能玩出新花样。

  玩的过程中及时发现新的玩法,引导幼儿合作完成。

  五、生活中的绳子

  师:小朋友真棒!刚才我们用不同的绳子进行了扎、串、系、挂的活动,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还在哪里发现了绳子?

  1、幼儿自由讨论

  2、播放各种绳子的照片

  师:生活中还有很多绳子可调皮了,躲起来很难发现,金老师就把这些绳子找出来,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绳子藏在哪里了?有什么用呢? 六、结束

  原来生活中还有那么多有用的绳子,那楼下的小朋友肯定等不及了,我们把今天看到学到玩到的赶快去告诉他们吧!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多变的天气》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观察气象的兴趣。

  2.了解常见的天气情况,并知道通过哪些途径可以了解天气情况。

  3.知道气象与我们生活的关系,尝试设计气象预报表。

  活动准备

  课件、表格

  趣味练习

  活动过程

  一、了解气象与军事的关系。

  1.让幼儿先来欣赏一段小故事“草船借箭”

  故事里有个非常聪明的人叫诸葛亮,他利用天气在3天时间造了10万支箭,是怎么办到的呢?

  2.让幼儿通过故事思考诸葛亮是怎么知道会有雾天呢?

  二、了解常见的和恶劣的天气情况,并知道通过哪些途径可以了解天气。

  1.除了雾天,你们还知道哪些常见的天气?

  2.了解一些恶劣的天气情况。并观看课件。

  3.你们是怎么知道天气情况的?

  (短信、电视、报纸等)

  4. 欣赏一段天气预报,了解天气预报的主要内容。

  (天气、温度、穿衣指数等)

  四、了解天气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1.趣味问答

  教师:天气和我们的生活有着非常大的关系,今天我就要考考你们。

  (1)高温天怎样避暑?

  (2)雷雨天怎样维护自身?

  (3)雨天出门准备些什么?

  五、尝试设计气象预报表

  1.教师:天气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我们应该关心天气情况,根据天气变化学会维护自身。

  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份表格,上面有天气、温度、温馨提示3栏。

  2.请小朋友来当一当气象员,在表格上记录一下天气。

大班科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探索兴趣,对提出的疑问喜欢动脑筋探究

  2、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去探索发现“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试着总结出“声音是通过物体的震动而产生的”这一理论。

  3、幼儿能积极的参与活动,参与小组和同伴的讨论,阐明自己的观点。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5、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活动准备:

  科学发现室、实验记录本、笔。

  活动建议:

  1、教师提出问题,引起幼儿想去探究的兴趣

  2、教师提出要求,大家一起做实验,并把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要求:

  1)以每个小组为单位,每组有一个负责的组长,把组员观察发现到的问题和讨论的结果记录下来,可用图来表示。每个组的成员要积极的动脑筋找答案,配合组长。

  2)用验法来摸一摸、做一做、听一听、想一想,找一找声音到底是怎样产生的,什么样的物体可以发声。并把它们记录下来。

  3、大家交流自己探索发现到的结果,找到的答案。

  小结:小朋友们说了那么多,其实啊,声音是物体通过震动而产生的,我们如果不去敲打它,不去碰它,物体自己在那是不能发出声音的。知道了这个原理以后,我们可以再去试试哪些物体可以发出好听的'声音,也叫乐音;哪些物体发出来的声音很刺耳,让人听了很不舒服,这叫做噪音。

  4、活动可以继续延伸,让幼儿带着问题去进一步探索,让幼儿对声音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学反思:

  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具有形象性、具体性的特点,喜欢直接参与尝试,对操作体验型的活动尤为感兴趣。本次科学活动正符合了孩子们好动手、喜探究的心理特点。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幼儿动手操作、主动活动的兴趣和创造意识。材料的提供上既注意材料的平常性,又充分注意了材料的层次性、开放性,幼儿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主动探索,体验成功的快乐。

【大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教案06-14

大班蜗牛科学教案09-30

大班科学教案01-02

大班《电》科学教案04-13

大班《地球》科学教案04-13

大班教案科学教案11-10

[经典]大班科学教案08-09

大班科学教案(经典)07-20

大班科学教案[精选]08-03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