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小班数学教案

小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3-07-27 13:09:27 教案 我要投稿

小班数学教案【实用】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班数学教案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班数学教案【实用】

小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听信号做动作的能力

  2、引导幼儿在愉快的游戏中感知上下、前后、里外等空间方位

  3、初步培养幼儿的探索尝试意识

  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需事先教会幼儿小鸡走、找食等动作,丰富衣服部位的名称。

  材料准备:围巾每人一块,贴在胸前的小鸡标志每人一个,母鸡标志一个,狐狸头饰一个,配班教师扮狐狸,鼓一面,《小鸡找食》磁带和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1、教师将围巾围在头上作鸡妈妈,幼儿一手拿住围巾的中间作小鸡

  2、今天妈妈带你们云玩吧!(鸡妈妈带领小鸡四周散开跑步入场)

  二、游戏:“放气球”

  1、刚才有的小鸡听说去玩,高兴得挥动起了围巾,想一想,我们还可以用什么办法来表示高兴?鼓励幼儿尝试变化围巾向上抛,体验乐趣。

  2、幼儿练习放“气球”,教师引导幼儿观察,为什么有的“气球”高,有的气球低(把围巾变小就能抛得高)

  3、幼儿之间交流:怎样才能把围巾变小?(把围巾团紧)

  4、引导幼儿根据讨论结果再次练习放“气球”

  三、游戏:我的围巾不见了

  1、小鸡们都很聪明,下面我们边听鼓声边来练习跑步吧,鼓声快,就跑快,鼓声慢,就跑慢,鼓声一停,你就要把围巾藏在身体的`任何部位,最好不能让妈妈找到。

  2、幼儿游戏:教师根据游戏情况,请个别的幼儿说说围巾藏在哪里?

  (藏在袖子里,口袋里,腰里,衣服里面……等)

  3、这两只小鸡把围巾藏在袖子里,为什么一个人的围巾被妈妈发现,而他却没有被妈妈发现呢?

  4、用什么办法可以把围巾变小?(团和折)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经验。

  5、第二次游戏,教师鼓励幼儿积极探索、操作,想出与众不同的想法。

  四、游戏:小鸡与狐狸

  1、玩到现在,肚子有点饿了,我们去找点食物吧!不过你们小心被狐狸发现,如果听到“狐狸来了”的声音,就马上躲在围巾下面不动,要不就会被狐狸抓住。

  2、配班教师扮“狐狸”蹲在一角,幼儿听音乐学小鸡走,找食等动作。当听到狐狸来了的声音时,小鸡马上用围巾把自己盖住,或蹲、或站,这时“狐狸”来了,它可以边检查边说:“真想找只小鸡当点心呀!咦,怎么都是五颜六色的‘花’呢”。如果没有抓到小鸡,狐狸就说:“等会儿再来吧!”然后离开场地。狐狸走了之后,小鸡一起用放气球等方法庆祝胜利。

  3、游戏进行两次,最后幼儿边抛围巾边说:“我们胜利喽。”

  活动结束。

小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交集、分类,了解两集合相交部分所摆放的物体必须同时具有两个集合内物体的特征。

  2、学习用符号表示交集的关系。

  3、在观察、讨论中感受、理解交集的意义,学习按交集的要求分类。

  活动重点:

  学习交集、分类,了解两集合相交部分所摆放的物体必须同时具有两个集合内物体的特征。

  活动难点:

  学习用符号表示交集的关系。

  活动准备:

  1、幼儿操作材料p36,每人一份。

  2、黑板、彩色粉笔。

  活动过程:

  一、感知两个集合的交集部分。

  1、教师分别出示红圈和蓝圈(见附图一)。

  师:这里有两个什么圈?

  2、教师将红圈和蓝圈的一部分交叉重叠在一起(见附图二)。

  师:现在红圈和蓝圈怎么了?

  师:红圈和蓝圈交叉的位置在哪里?谁来指出交叉的部分?

  师:这个交叉的部分表示什么意思呢?(既是红圈部分,又是蓝圈部分)

  二、根据特征标记在集合圈中放物体。

  1、教师出示各种气球(如附图四)

  师:这里有什么?都是些什么样的气球?

  2、教师出示标记放在相应的位置(如附图三)

  师:这里有些什么标记?

  师:想一想,根据这些标记,这些气球分别应该住在哪个圈里?

  3、幼儿根据标记选择摆放相应的气球。

  师:谁能看着这些标记将气球分别放进相应的圈中?

  三、学习按交集要求分类。

  1、师:红圈中住着什么样的气球,蓝圈中住着什么样的气球?中间的圈里又住着什么样的气球?

  2、师幼讨论:为什么小的黄气球可以住在中间的圈里?

  3、教师出示一个小的紫色的气球。

  师:这是个什么样的气球?

  师:这个气球能住在红圈、蓝圈交叉的位置吗?为什么?

  四、幼儿完成操作练习。

  1、画圈。(幼儿操作材料p36,第1组)

  师:画一个大圆圈将红蝴蝶圈在一起,再画一个大圆圈将小蝴蝶圈在一起,看看哪些蝴蝶在两个圆圈交叉的部分,想一想中间交叉部分的'蝴蝶有什么共同特征。

  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哪些是大蝴蝶,哪些是小蝴蝶。(师幼一起认识一下哪些是大蝴蝶,哪些小蝴蝶,因为材料纸上的蝴蝶大小不太明显)

  2、画标记。(幼儿操作材料p36,第2组)

  师:黑圈中有几根棒棒糖,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篮圈中有几根棒棒糖,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黑圈和蓝圈交叉的部分中有几根棒棒糖,它们又有什么共同的特征?请在旁边的空格中画出相应的特征标记做记录。(同样做练习之前和幼儿一起认识一下大小棒棒糖)

小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名称:“1”和“许多”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感知“1”和“许多”,并初步区别“1”和“许多”两个不同的量。

  2、培养幼儿对数活动的兴趣,并学习用语言来进行表达。

  活动准备:

  自备教具:

  1、和幼儿人数相等的小鸡头饰若干,和幼儿人数相等的小虫若干,

  2、母鸡头饰一个,小筐一个

  活动过程:

  一、老师扮演母鸡妈、幼儿扮演小鸡,以游戏的形式出场。

  教师:“我是鸡妈妈,你们是小鸡宝宝”(老师带幼儿出场)。

  教师:“你们看,鸡妈妈有多少小鸡宝宝?(许多小鸡)

  有多少鸡妈妈呀?(一只鸡妈妈)咱们一起去捉小虫吧?

  二、游戏:小鸡捉虫

  首先要求每只鸡宝宝只能捉一只小虫。一只一只的.送到鸡妈妈的小筐里。一边放一边说(我捉到了一只小虫)

  讲评:刚才筐里没有小虫,你们每人捉一只,小筐里变成多少小虫?(许多小虫)

  然后,每只小鸡再从小筐中那一只小虫。一边拿一边说(我拿走了一只小虫)讲评:刚才筐里有许多小虫,你们每人拿走一只,小筐里的小虫还有么?(没有)

  三、请幼儿完成书上的评价练习

  请幼儿翻开书第26页,观察方框里有什么?

  哪个方框里是一个东西,哪个方框里是许多个东西?请幼儿用手指一指。

  请小朋友给在有许多东西的方框旁涂上黑色。

小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认识区别大小、颜色不同的树叶,并尝试按不同大小、颜色的不同进行分类。

  2、乐意用语言描述自己的操作过程。

  3、通过活动,让幼儿感受妈妈和孩子间的亲情,体验活动的乐趣。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纸版树叶胸饰大小颜色各不同的32个。

  2、四棵大小颜色不同树并贴上标记。

  3、一棵大树挂上树叶32片,风扇一台。

  4、录音磁带《找朋友》、《小树叶》、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通过树叶宝宝找朋友,引发幼儿兴趣,初步认知黄、绿两种颜色以及大小。

  1、出示树叶胸饰找朋友并播放《找朋友》。

  师:小朋友,你们看王老师今天给你们准备了什么呀?(树叶)对,是树叶,那请小朋友戴上树叶听着音乐去找朋友吧!找到朋友后围成一圈坐 下。

  2、请幼儿找朋友,通过比较,初步有大小的概念。

  师:刚才小树叶都找到朋友了,我们来看看找的对不对。找出错误的幼儿问:你是什么颜色的树叶?(绿色,黄色)那你的朋友是谁呀?你和他们一样大吗?

  3、每组请几名幼儿站起来,表述自己的操作结果。

  问:你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宝宝?(我是黄(绿)颜色的(大或小)宝宝)

  二、树叶妈妈找孩子

  1、情景导入,引发幼儿兴趣

  师扮演小树叶说 “我是小树叶,秋天到了,风好大,我们一片一片地往下掉,都飞走了,离开了心爱的妈妈,现在我们真想妈妈,谁能帮我们找到妈妈呢?”(边说边用风扇吹树让树叶洒落下来)

  2、引发幼儿讨论

  师:小朋友我们能帮小树叶找到妈妈吗?(能)那,请小朋友捡一片树叶试着帮它找妈妈,找的时候可以看一看妈妈身上的记号和你捡的树叶是不是一样,可以和他比一比贴上去。

  3、出示四棵大小颜色不同的树,幼儿动手捡树叶,并区分大小、颜色贴到树叶妈妈的身上。

  4、分别请幼儿说说捡到树叶宝宝贴到哪里?从颜色、大小评析。

  “小朋友真能干,都帮小树叶找到了妈妈,那到底对不对呢?我们一起来找一找、认一认,好吗?”(找出错的地方问:这片小树叶是不是这个妈妈呀?为什么不是呀?他们有哪些地方一样?让我们来比一比。那我们把小树叶送回家吧!)

  5、我们小朋友真能干,都帮小树叶找到了妈妈,还把他们送回了家,树叶妈妈谢谢你们!

  三、播放《小树叶》歌曲,幼儿戴上胸饰玩小树叶找妈妈的游戏。

  活动反思:

  通过这一系列活动,让孩子们知道秋天有的树叶会落叶,能观察落叶的不同特征,激发孩子们对大自然的特征感兴趣。

小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鼓励观察比较绘本中纽扣的不同特征(颜色、形状、大小,洞眼的数量),并能用语言大胆讲述这些不同特征。

  2、知道捡到东西要归还主人,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已熟悉圆形、三角形。

  物质准备:故事PPT、纽扣一颗,纽扣图片和没有纽扣的小动物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纽扣,引起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这是什么呀?(纽扣)这颗纽扣是什么样子的呢?纽扣上面有什么呀?(洞眼)这颗纽扣是小老鼠捡到的,这颗纽扣是不是你衣服上的呀?听了故事《一颗纽扣》你就会找到纽扣的主人啦。让我们和小老鼠一起来帮纽扣寻找它的主人吧!

  二、欣赏故事,观察比较绘本中纽扣的不同特征,并能用语言大胆表述。

  1、观看PPT1

  师:小老鼠在路上捡到一颗纽扣,一颗黄色的、圆圆的、有四个洞眼的纽扣。这是谁丢的纽扣呀?丢纽扣的人一定很着急。一定要帮纽扣找到它的主人,小老鼠决定去问问它的朋友们。

  2、观看PPT2,区分纽扣的颜色。

  师:小老鼠走呀走,看见小兔正拿着放大镜在找纽扣,连忙问小兔。(音频)小兔,小兔!纽扣是你的吗?

  师:小兔拿着放大镜仔细得看了看,连忙摇摇手说(音频)不是不是,我的纽扣是红色的。

  师小结:原来小兔的纽扣是红色的,小老鼠捡到的纽扣是黄色的,纽扣的颜色不一样,所以这不是小兔丢的纽扣!

  3、观看PPT3,区分纽扣的形状。

  师:小老鼠又往前走,遇到了小狗,小狗的纽扣和小老鼠的纽扣是一样的颜色,小老鼠问小狗。(音频)小狗小狗,纽扣是你的吗?

  师:小狗看了看说(音频)不是不是,我的纽扣是三角形的。

  师小结:纽扣的颜色一样可是它们的形状不一样了,小狗的纽扣是三角形的,而小老鼠捡的.纽扣是圆形的,要颜色和形状都一样才行。所以,这不是小狗的纽扣。

  4、观看PPT4,区分纽扣的大小。

  师:小老鼠拿着纽扣继续往前走。这次他又遇到了谁呢?(蟋蟀,大象)

  师:小老鼠发现纽扣的颜色和形状都一样了,急忙问他们,(音频)蟋蟀蟋蟀,纽扣是你的吗?大象大象,纽扣是你的吗?

  师:是蟋蟀和大象的纽扣吗?为什么?

  幼:蟋蟀的纽扣很小,大象的纽扣很大。

  师:他们会怎么说呢?(音频)不是不是,我的纽扣小小的,和黄豆一样小。不是不是,我的纽扣大大的,比篮球还大。

  师小结:你们果然厉害,原来蟋蟀的纽扣比这个纽扣小,大象的纽扣比这个纽扣大,纽扣的颜色、形状都一样,可是纽扣的大小不一样,所以不是蟋蟀和大象的纽扣。

  5、观看PPT5。区分洞眼的数量。

  师:小老鼠不放弃,拿着纽扣继续往前走,这次他遇到了小刺猬。(音频)小刺猬,小

  刺猬,纽扣是你的吗?

  师:是不是小刺猬的纽扣?为什么?(洞眼数量不一样)(音频)不是不是,我的纽扣有六个洞眼呢!

  师:虽然小老鼠捡的纽扣和小刺猬的纽扣颜色一样,形状一样,大小一样,但是小刺猬的纽扣有6个洞眼,小老鼠的纽扣只有4个洞眼。纽扣的洞眼数量不一样,也是不行的。所以不是小刺猬的纽扣。我们要和小老鼠一起找到颜色、形状、大小、洞眼数量都一样的纽扣主人。

  6、观看PPT6

  (1)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发现鼠妈妈衣服上掉了一颗纽扣。

  师:问遍了所有的好朋友,但是都没有找到纽扣的主人,小老鼠垂头丧气的回家了,妈妈给他做了好多好吃的点心,小老鼠闻着香味抬起头,他好像看到了什么,惊讶的叫了起来…请小朋友说一说,小老鼠为什么看见妈妈会惊讶的叫起来?

  幼:因为妈妈的衣服上少了一颗纽扣。

  师:这会不会是妈妈丢的纽扣呢?为什么是妈妈的纽扣?(因为都是黄色的,圆圆的,一样大,都是四个洞眼。)

  师:纽扣的主人是谁呀?(妈妈)那我们把这纽扣给妈妈装上试试!(点击操作)真的是妈妈的纽扣耶!

  师小结:小老鼠帮妈妈找到了颜色、形状,大小,洞眼数量都一模一样的纽扣,妈妈很高兴,狠狠地亲了亲小老鼠说:谢谢你帮妈妈找到了纽扣。

  (2)感受助人为乐的情感。

  师:小老鼠帮助妈妈找到了纽扣,它的心情怎么样?

  幼:开心、高兴。

  师小结:小老鼠帮妈妈找到了纽扣真开心。原来帮助别人是件令人开心的事啊!

  三、操作找纽扣:按纽扣的颜色,形状,大小,洞眼。

  1、师:小老鼠帮妈妈找到了纽扣,但是小老鼠的好朋友们的纽扣还没有找到呢!请我们小朋友一起来帮忙。(听小动物音频,幼儿集体连线匹配)

  2、你们学会了找纽扣的本领,今天真是幸运的一天,可又是奇怪的一天,因为森林里动物们都丢了一颗纽扣,需要你们的帮忙,你们愿意吗?

  师:一会请小朋友选择桌上的一个小动物,先观察一下它衣服上纽扣的颜色,形状,大小,洞眼数量,然后在盒子里找出小动物丢失的纽扣。

  3、幼儿操作

  四、评价

  师:我们来看看,小动物们的纽扣有没有找到了,和旁边小朋友互相看一看。

  师:小朋友已经帮助小动物们找到了纽扣,小动物说,谢谢你们,你们的本领真大。(幼儿教育)

小班数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学习正向排序和逆向排序.(从小到大、从大到小、从长到短、从短到长)

  2、尝试用观察、比较的方法,感知物体之间的差异,从而发现规律。

  3、养成良好的正确取放操作材料的习惯。

  活动准备:

  教具:图片:高矮、大小不等的.动物个4个、长短不同的火车

  学具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a、小朋友排队

  师请三名高矮不等的小朋友上来,让他们自己排队,然后说说:自己是怎么排队的?

  师:还有什么更好的排队方法?怎么排队最整齐?

  b、 学习按从矮到高和从高到矮的顺序排队

  给动物排队

  师出示大小不同的动物,引导幼儿观察并找出他们有什么不同?并请幼儿根据动物的大小、高矮分别上来给他们排队。(分别用两种排队)

  c、 师幼一起检验

  2、操作活动

  a给轮船排队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许多轮船,先看看有什么不一样的?再请你们给他们排排队?想一想有几种方法?

  b、幼儿操作,师巡回指导

  3、活动评价

  师:请你们说说,自己是怎么排队的?为什么?

小班数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能区分颜色和大小,有初步的大小概念。

  2、知道家有几口,感受家的快乐。

  活动准备:

  大苹果胸饰一个(正面红色,背面绿色);小苹果胸饰一个;人手一份苹果脸谱;苹果树(挂着与幼儿人数相同的大小,红、绿苹果。);苹果全家福一张;眼镜、头发、小圆片等若干。鼓、录音机、像机。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起兴趣

  1、观看教师大苹果胸饰,区分颜色。分别观看两教师胸饰,学习区分大小。

  2、摘苹果活动:比一比、讲一讲,初步分清大小、颜色。

  二、观察苹果,感知颜色与大小,发散幼儿思维

  1、你喜欢什么颜色的苹果?还能找到哪些红色的东西和绿色的东西吗?(先说红的,再说绿的。)

  2、生活中,你还发现什么东西是大的和小的吗?(先说大的,再说小的。)

  三、听指令:找朋友

  1、放《抱一抱》的'音乐,幼儿边唱边自由走动寻找自己同色的朋友,音乐停后,朋友互相抱一抱。

  2、采用同样的方法,请幼儿找同色大小朋友或不分颜色找大小朋友。

  四、活动:苹果全家福

  1、出示苹果宝宝一家的图片,让幼儿知道一家有3口。

  2、听鼓声模仿爸爸、妈妈或宝宝走路。

  3、幼儿三人一组,自选眼镜、头发或小圆片(眼镜为爸爸,头发为妈妈,小圆片为宝宝眼睛)贴在苹果脸谱上,带上脸谱组成一家。

  4、教师鼓励幼儿做出不同姿势展示自我,并给一家3口拍照。

小班数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进一步学习4以内的数数。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点:

  会用不同的数数方法,会手口一致的数4以内的数。

  活动准备:

  课件 小黑板 图片 小篮子 棒棒糖

  活动过程:

  1.以给"大公鸡过生日"引题,激发幼儿兴趣。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位朋友,小朋友听是谁呀?大公鸡今天很高兴,因为它要过生日了,它请了好朋友来给他过生日,小朋友看是谁?

  2.播放课件可爱的小动物,幼儿看课件回答。

  (1)有几只小狗?(1只小狗)

  (2)有几只小兔?(2只小兔)

  (3)有几只小鸭?(3只小鸭)

  (4)有几只小花猫?(4只小花猫)小动物们给大公鸡带来了好多生日礼物,大公鸡很高兴,请大家参加它的生日宴会。

  3.情境游戏:快乐的生日宴会

  (1)出示生日蛋糕,让幼儿说出是大公鸡几岁的生日。并唱生日快乐歌。

  (2)好玩的筛子。

  幼儿看筛子上有几个点,请幼儿拿出几个棒棒糖。练习幼儿按点取物的能力。

  (3)丰富的午餐(纸箱上贴动物的.图片,掉在黑板下面)幼儿说出都有哪些好吃的东西,练习用不同方法来数数。

  ①1个肉骨头。方法

  ②2个胡萝卜。(竖着数)

  ③3只虾。(环绕数)

  ④4条鱼。(不规则物体的数法)

  ⑤ 小动物。(按特征和不同数)数完后请小朋友给小动物喂食物。(小狗、 小猫、 小兔、小鸡的家)

  (4)快乐抱一抱玩法:音乐开始,幼儿听着音乐跳舞,音乐停下后小朋友自由结伴抱一起。

  规则:音乐停,幼儿能说出是几人抱一起的。

  4.教师总结、评价。

【小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数学教案06-12

小班数学教案06-10

小班数学教案【精选】07-21

小班数学教案(精选)07-22

小班数学教案(经典)07-22

小班数学教案01-08

(精选)小班数学教案07-23

【精选】小班数学教案07-25

(经典)小班数学教案07-24

【精】小班数学教案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