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中班科学教案

中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3-07-25 13:38:16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科学教案[通用]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班科学教案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班科学教案[通用]

中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梯形的基本特征。

  2.通过观察、比较,感知、认识不同的梯形。

  3.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感受探索的乐趣。

  4.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初步了解梯形的特征。

  2.活动难点:认识不同摆放位置的、不同的梯形。

  活动准备

  1.环境创设:活动室内放一些包含梯形的图画,布置出图形王国形象。

  2.教师演示用具:正方形娃娃、长方形娃娃、梯形娃娃、各种图形。

  3.幼儿用具:包含有梯形的图画若干张(空白没涂色的)。

  活动过程

  (一)感知梯形的特征

  1.情景:(出示请柬)小朋友们,你们瞧,这是什么呀?这呀是图形王国的国王给老师送来的请柬,说图形王国要举行聚会,邀请我们中三班的小朋友去参加,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老师带领幼儿进入活动室)

  2.通过寻找,让幼儿初步感知梯形的特征。

  教师带领幼儿边走边观察图形,引导幼儿说出图形的名称,引出梯形。

  提问:这是什么图形呀?它是正方形吗?是长方形吗?

  (二)观察、了解梯形的特征

  1.出示梯形宝宝,提问:这个图形有几条边?几个角?跟什么图形象呢?

  2.比较长方形与梯形的异同点。(出示正方形)那他们是不是一样的呢?引导幼儿去比较相同点:它们都有四条边,四个角。不同点:正方形,四条边都是一样长的,四个角也是一样大的;梯形,一条边短,一条边长,两条边平平的,旁边两条边斜斜的。你觉得它的斜边像什么?

  3.小结:这种形状的图形,名字叫——梯形。

  4.梯形宝宝可调皮了,它一会儿翻跟斗,一会儿躺下睡觉,你们看:

  (教师演示)这样还是不是梯形呀?

  小结:原来梯形可以倒着放,躺着放,不管它们怎么放,都是梯形。

  5.认识不同的梯形(直角梯形、等腰梯形)。

  师:听说梯形宝宝还有许多兄弟姐妹呢,你们看看,它们是不是也叫梯形,(出示直角梯形)提问:这个图形只有一条边是可以当滑梯的,它是不是梯形呢?

  (出示等腰梯形)提问:这个图形它的两条斜边是一样长的,它是不是梯形呢?

  小结:梯形宝宝的家人可真多,有梯形、直角梯形、等腰梯形。

  (三)小组操作,让幼儿巩固了解梯形的基本特征

  1.图形国王还想考考小朋友们,出了一些难题,摆放在那边的桌子上,我们有没有信心接受考验呀?

  涂色:让小朋友在很多图形中找出梯形,并涂上漂亮的颜色

  折一折、剪一剪:让小朋友用正方形或长方形进行折、剪出梯形来

  装饰梯形:从很多图形中将梯形找出来,进行装饰,如梯形饼干、梯形杯子、梯形池塘、梯形楼梯、梯形花盆。教师巡回指导。

  2.反馈:共同检验小朋友的操作

  (四)通过寻找梯形,加深对梯形的认识

  师:国王说,我们小朋友这么能干,都通过了他的考验,所以请我们去参观图形娃娃们的表演,你们开心吗?那我们就出发吧!

  1.让幼儿在活动室张贴的图片造型中找找、说说梯形宝宝藏在哪里?

  2.鼓励全体小朋友寻找,跟同伴或老师们说说梯形宝宝藏在哪里?

  (五)结束

  师:小朋友们,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为了表扬小朋友今天的表现,国王决定将这些图形送给我们,大家开心吗?让我们一起将它们带回我们的活动室吧!

  教学反思:

  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具有形象性、具体性的特点,喜欢直接参与尝试,对操作体验型的活动尤为感兴趣。本次科学活动正符合了孩子们好动手、喜探究的心理特点。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幼儿动手操作、主动活动的兴趣和创造意识。材料的提供上既注意材料的平常性,又充分注意了材料的层次性、开放性,幼儿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主动探索,体验成功的快乐。

中班科学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空气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但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的。为了增加孩子们对空气的认识,帮助他们获取一些有关空气与人类的关系,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对大自然的热爱。我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无处不在的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2、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空气,知道空气可以助燃、充气的作用。

  3、喜欢进行小实验活动,积极探究空气的秘密。

  活动准备

  1、白色塑料袋、吸管用具与幼儿人数相等。

  2、气球、蜡烛、火柴、小杯子、充气玩具。

  3、大玻璃瓶、小塑料杯一个

  活动过程

  一、出示透明玻璃杯,告诉幼儿玻璃杯里盛着非常宝贵了东西,引起幼儿的兴趣。

  二、教师做实验,请幼儿细心观察,证明实验用的杯子里有空气。

  1、玻璃杯子里面放如一张纸,将杯口朝下,垂直放入盛水的玻璃瓶中,过一会将被子垂直拿出来,杯子中的纸没湿。如果杯子在水中倾斜,就会发现有许多水泡从杯子中跑出来,杯子中的纸也会被浸湿了。

  2、启发幼儿注意观察,认真思考,引导幼儿进行猜想和讨论,寻找答案。

  三、引导幼儿根据生活经验讨论: 为什么空气是宝贵的。帮助幼儿理解空气与我们的生活关系,了解人和动物都离不开空气。

  四、出示实验材料,教师指导幼儿操作,寻找空气。

  1、让幼儿用塑料袋在活动室的各处找空气。

  2、请幼儿观察空气的颜色、闻闻空气的'味道,摸一摸,启发幼儿说出空气的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

  3、请幼儿为气球充气,把点燃的蜡烛用玻璃杯罩住,用塑料管吹看看有什么现象,想想这是为什么?

  4、启发幼儿说出还有什么地方有空气?(皮球、游泳圈、轮胎、我们的身体了等等)。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进一步探索思考:水里有空气吗?高空有空气吗?并把自己的发现及时与大家进行交流。引导幼儿阅读幼儿用书第2册第一页,继续进行空气的游戏。

中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在玩玩乐乐的过程中初步感知沙子的特性。

  2.在活动中乐意表达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1.课件-照片:沙雕

  2.玩沙工具,沙池。

  幼儿园课件

  活动过程

  一、欣赏:沙雕

  1.教师:小朋友图片上展现的是一个古战场,还有许许多多的士兵。

  (请幼儿仔细观察图片)

  2.你们在这幅图上发现什么了吗?这个古城堡是用什么建成的`?

  (让幼儿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

  小结:这个古城堡是用沙子建成的,我们叫它沙雕,是一种艺术品,供人们欣赏。

  二、组织幼儿玩沙

  1.老师也很西化玩沙子,你们喜欢玩沙子吗?

  带领幼儿来到室外沙池,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教师:今天,我们要和沙子做好玩的游戏,高兴吗?

  2.筛一筛

  (1)出示玩沙工具,问:这是什么?

  介绍玩沙和泥土的工具,交代操作目的、要求。

  (2)我们要用篮子去装沙子,你会有什么发现,请小朋友去试一试,待会儿告诉大家

  (提醒幼儿注意玩的时候不能抛洒沙子。)

  (3)你刚才是怎么玩的?你有什么发现?有什么办法让沙子不掉下来吗?

  (鼓励幼儿想办法,然后实践想到的办法)

  3.踩一踩

  (1)请幼儿去踩一踩沙子。

  提问:沙子踩下去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留下脚印呢?

  (2)引导幼儿把沙子用小铁锨拍实,然后再踩上去,看看结果是什么样的?

  4.搅一搅

  (1)瞧!老师拿来了什么?(一桶水)

  猜一猜,沙子放到水里会怎么样?

  (2)我们用细棍搅一搅,看看有什么变化?

  观察结果:沙子沉到水底,泥土混在水中。

  三、幼儿自由玩沙子

  鼓励幼儿在玩沙子时,把自己的新发现告诉老师和小朋友。

中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企鹅的主要特征和简单的生活习性。

  2、初步了解企鹅不怕冷的原因。

  活动准备:

  企鹅视频一个、企鹅图片、《小企鹅之歌》视频音乐

  活动过程:

  一、出示企鹅图片,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1、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看它是谁啊?(出示企鹅图片)看看,我们的企鹅客人长什么样子呢?(幼儿自由讲述)

  二、引导幼儿观察企鹅的外形特征。

  1、引导观察企鹅的头部。

  (1)、企鹅的头长的什么样呢?(圆圆的)企鹅长了一个圆圆的头。企鹅圆圆的头上有什么呢?(两只眼睛和一张尖尖的嘴巴)老师边做相应的动作。

  (2)、小结:企鹅圆圆的头上有尖尖的嘴巴和两只眼睛。

  (3)、谁来把企鹅圆圆的头上有什么连起来说一遍?

  2、引导观察企鹅的身子。

  (1)、我们再来看看企鹅的身子是怎么样的?(胖胖的,圆圆的)身子两边有什么?(一对翅膀)企鹅的身体下面有什么?(一双脚)脚上有蹼。企鹅的身体后面有什么呢?(一条尾巴)

  (2)、小结:企鹅的圆圆、胖胖的身体两边有一对翅膀,身体下面有一双脚,脚上有蹼,身体后面有尾巴。

  (3)、集体、个别讲述小结语言。

  我们一起把企鹅的身子两边,下面和后面有什么连起来说一遍:企鹅圆圆、胖胖的身体有一对翅膀,身体下面有一双脚,脚上有蹼,身体后面有尾巴。

  3、引导观察企鹅的羽毛。

  (1)、我们再来看看企鹅全身长满了什么呢?(羽毛)企鹅身上的羽毛一样吗?(不一样)哪里不一样呢?(有的黑、有的白)企鹅身上哪里的羽毛是白色的,哪里的羽毛是黑色的?引导幼儿说完整的话。

  (2)、小结:企鹅肚子上的羽毛是白白的,其他地方的羽毛是黑黑的,就像穿了一件黑大衣,也叫黑袍。

  (3)、集体讲述。

  4、完整讲述企鹅的基本特征。

  (1)、老师讲述。

  听老师把企鹅是什么样子连起来说一遍。

  (2)、带领幼儿一起讲述。

  我们一起来说说企鹅的样子吧,先说企鹅的头,再说企鹅的身子,最后说企鹅的'羽毛。

  三、观看录像,了解企鹅的生活习性和不怕冷的原因。

  1、我们知道了企鹅的样子,那谁知道企鹅生活在哪里呢?

  2、观看录像。

  老师带来了一段关于企鹅的录像,我们一起来看看,看企鹅在干什么呢?

  3、对幼儿提出要求。

  在观看的时候小朋友要保持安静,认真地倾听,等下把你听到的告诉老师。

  4、提问,帮助幼儿了解企鹅的生活习性和不怕冷的原因。

  (1)、企鹅生活在哪里?(南极,有些很冷的地方也有企鹅)

  (2)、你看到了多少企鹅?(许多)对了,企鹅总是和它的好伙伴成群结队地生活在一起。

  (3)、这么多企鹅生活在一起吃些什么呢?(鱼、虾、贝壳等)

  (4)、企鹅生活在那么冷的南极,它怕冷吗?(不怕)你知道企鹅为什么不怕冷吗?(全身长满了厚厚的羽毛)

  (5)、小结:企鹅全身长满了又厚又密的羽毛,就像穿了厚厚的羽绒大衣,又防水,又保暖。企鹅身上还有厚厚的脂肪,并且企鹅成群结队地生活在一起也可以预防寒冷。所以企鹅是世界上最不怕冷的动物。

  (6)、刚才你们看到企鹅在干什么呢?(游泳、滑雪)

  (7)、企鹅是用什么滑雪和游泳的呢?(翅膀)对了企鹅有翅膀,它会飞吗?(不会)企鹅是一种不会飞鸟。

  (8)、企鹅的翅膀有什么作用呢?(游泳、滑雪、走路时保持平衡)

  (9)、教师小结:企鹅的翅膀可以用来游泳、滑雪、可以在走路时保持平衡,在潜水时紧缩不动。

  (10)、企鹅出了会游泳,会滑雪,企鹅还会干什么呢?(跳水、潜水)出示相应的图片。

  (11)、企鹅的本领可多了,会游泳、滑雪、潜水、跳水。它的游泳本领特别强,许多会游泳的动物都比不过它呢?

  四、激发幼儿热爱保护企鹅的情感。

  企鹅生活在那么冷的南极,可是它一点都不怕冷,真是勇敢的企鹅,我们要好好保护它,不可以伤害它。

  五、表演“小企鹅之歌”

  1、老师带来了智慧树里表演企鹅的歌,我们一起跟着绿泡泡一起表演吧。

  2、播放视频音乐。

  请幼儿一个跟走一个学小企鹅随音乐走出活动室。

中班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幼儿动手实验,提高幼儿口头表达能力,感知物体的弹性,了解弹性的用途。

  2、引导幼儿用感官观察和探索事物,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

  3、主动参与实验探索。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幼儿人手一份操作材料:内装橡皮筋、海绵、松紧带、弹簧、尼龙袜等。

  活动过程:

  1、感知弹性

  (1)幼儿动手操作实验材料,教师指导幼儿动脑玩出各种玩法、启发帮助幼儿讲述操作结果。

  (2)幼儿交流实验操作的过程及结果。

  教师:刚才你们是怎么玩的,发现了什么有趣的现象。

  请个别幼儿谈谈自己操作过程中的发现。

  (3)教师小结:刚才小朋友都玩得很好,都动脑筋了,这些东西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学习词语:弹性)这些东西都有弹性,(出示松紧带)你们看,松紧带一拉就会变得比原来长,手一松又恢复成原来的样子,因为它有弹性。还有尼龙祙,弹簧都有弹性。

  2、扩展生活经验进行讲述——“找找看,还有哪些东西有弹性”。

  3、了解用途

  (1)我们找了那么多有弹性的物品,那你们知不知道这些弹性的物品到底有哪些作用。

  (2)幼儿回答,教师小结。

  教师:(出示弹簧)这是弹簧,它是用铁丝做的,一圈圈的,弹簧的用处可大了,做成沙发,坐在上面可舒服了,装在圆珠笔里(出示圆珠笔)使用起来也很方便。

  (出示拉力器)用弹簧做成拉力器,锻炼身体可好了。

  (出示电话)电话上装上弹簧使用时也很方便。

  小朋友衣服上的松紧带也有弹性,这样穿脱衣服可方便了。

  活动延伸:

  1、请幼儿课后去玩海棉垫,进一步感知弹性物品的作用。

  2、在区角活动中安排活动感知弹性。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中整理物品方面主要是物归原处的内容。主要在幼儿操作的过程中以及操作后碰到。

  活动中幼儿有两次操作,第一次操作的材料是蹦蹦球,数量不多,幼儿玩好后放回原来的圈圈中去,整理物品相对比较简单,只要轻轻地放稳、以免球再次滚出圈外就可以了,所以我采取了规则提示和请幼儿自查的方式。活动中,幼儿也都能放好,送回原处。

  第二次操作——幼儿尝试各种材料并进行记录之前,我也采取了要求在前、规则提示的方式,这次操作前对幼儿提的.要求比较多,既要有操作方法的提示、又要有有关记录的要求,再加上整理物品的要求。这几样要求好像哪一样都不能少,但是要求一多,幼儿容易思维混乱,怎样让幼儿既能听清楚操作的方法,又不忽略整理的习惯,我对这几条要求进行了罗列,在语句上斟酌尽量做到精简不罗嗦,让幼儿听起来简单明了。

  比如,“材料架上那么多的材料可以用刚才拍、捏、拉等办法去试试看有没有弹性”——操作方法的提示

  “我们今天有任务哦——桌子上每人有一张记录表”——接下来是对记录方法的提示

  “记录好一样,你觉得都完成了吗?还有这么多材料可以一样一样都去试试,但是试好一样要放好才能拿第二样”——整理物品的要求

  在提要求的顺序上也进行了思考,使几条要求连贯自然,容易记住。

中班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了解弹性的基本特性,获取有关弹性的科学经验。

  (2)能积极参加科学探索活动,培养关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活动准备:

  弹性及弹簧的玩具。用具等,有弹性的'物体(如松紧带。海绵。弹力布。皮筋)。

  活动过程:

  (1)幼儿自由操作材料,初步感知弹性。

  A。幼儿操作,观察用力拉或压弹簧及有弹性的物体时它们的外形变化。

  B。幼儿讲述自己的探索发现,了解弹性的基本特征。

  提问:在玩的时候发现了什么?你是怎样发现的?

  小结:当用力拉或压时,弹簧。松紧带。海绵等都发生了变化,有的变长,有的变短,有的变形;不再压时,这些物体都能恢复原来的形状。这就是弹性。

  (2)幼儿再次操作材料,发现许多物体都有弹性,但弹性大小不一样。提问:还有哪些物体有弹性?这些物体的弹性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小结:许多物体都有弹性,但弹性的大小不一样。

  (3)说一说:有弹性的物体。提问:还有哪些物体有弹性?这些物体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什么方便?

中班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感知吹泡泡的方法,尝试用不同的工具吹泡泡,在实践探索中发现只要有孔,有缝隙的物品都能吹出泡泡来。

  2.能够积极尝试,大胆想象、探索自制吹泡泡的工具。

  3.在探索过程中,发展幼儿学习自主性,体验发现的乐趣。

  4.发展幼儿手部动作的灵活性。

  5.体会集体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泡泡液、吸管、盘子、毛巾人手一份;苍蝇拍、漏勺、梳子、刷子人手一份;铁丝和树叶若干。

  活动过程:

  1.以谈话形式导入,引出课题。

  小朋友你们喜欢吹泡泡吗?今天想不想在这儿吹出许多泡泡?想不想?!吹泡泡应该怎么吹?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吹泡泡的材料,大家看看是些什师示范吹泡泡的动作。请小朋友自己动手试一试!看看谁能第一个成功地吹出泡泡来!小朋友在吹泡泡之前要提出要求:吹得时候要把吸管离开盘子,让泡泡飞起来。幼儿操作是教师巡视提醒幼儿吹泡泡时把气吹出去,千万可别把泡泡液吸到肚子里不然肚子会疼的。吹泡泡的时候,不要吹到别人或者自己的脸上,如果不小心吹到脸上就用毛巾赶紧擦一擦。

  2.创设自由探索的空间,掌握吹泡泡的基本技能。

  泡泡吹出来了吗?成功地小朋友想一想怎么样让泡泡吹得越来越大,你吹大了吗?想一想你要用多大的力气。是使劲的吹还是轻轻地吹,大家把泡泡吹出来了吗?吹出泡泡的小朋友请你把吸管放到你面前的蓝盆子里。

  和幼儿一起总结吹泡泡的经验,现在我请小朋友说说刚才是怎么成功的?教师演示,和幼儿一起总结吹泡泡的'经验。蘸一蘸泡泡液,然后轻轻地呼…要轻轻地用力, 吹的时候要时间长些,就可以吹出泡泡了。你们都是这么做的对吗?太棒了!

  3.鼓励幼儿大胆尝试,感知吹泡泡工具的特性。

  那么除了吸管以外还有没有其他的东西也可以吹出泡泡呢?你们还用过其他的东西吹过泡泡吗?(没有)我带来了一些东西,你们见过吗?

  出示苍蝇拍,"这是什么?"(苍蝇拍),是用来干什么的?出示漏勺,是用来干什么的?(是盛饺子,汤圆用的),出示鞋刷,梳子,你们觉得这四样东西能吹出泡泡来吗?我们还是用事实来证明吧,看看跟你们想得一样不一样。如果能就请你把它放到蓝盆子里,如果不能就把它留在袋子里。四种东西我们都要试一试,吹成功地放在哪里?不成功地放在哪里呢?

  教师个别观察幼儿自由探索情况,适当给予帮助和提示,"试试看是不是和你们想得一样,如果成功了要记得赶紧放到前面的篮子里去。再试试袋子里的其他的东西能不能成功,你可以多试几次,实在吹不出来也没关系,你可以留在袋子里面。"帮助幼儿总结经验:只要有孔,有缝隙的物品都能吹出泡泡来。

  好,现在大家都吹出泡泡来了吗?现在小朋友说苍蝇拍和漏勺吹出泡泡来了吗?他们为什么能吹出泡泡的呢?泡泡是从什么地方吹出来的呀?原来苍蝇拍和漏勺有孔有洞,所以能够吹出泡泡,只要是有孔的东西就都能吹出泡泡,"袋子里面的都是没有吹出泡泡的工具对吗?"我们分享一下袋子里面吹不出泡泡东西有什么,他的袋子里面还剩下了什么?(刷子)好他认为刷子经过他的实验是吹不出泡泡来的有没有不同意他观点的小朋友,那你来试试看,告诉他看能不能吹出泡泡来,就用他的刷子试,引导幼儿从鞋刷的正面吹:你观察了吗他是从哪里蘸的泡泡液,从哪里吹的,我们从鞋子正面有许多缝隙的地方试试看,泡泡成功了吗?现在袋子里有刷子的小朋友,你们认为是要把刷子放在袋子里还是要放在成功的盆子里呢?你们还要试一下吗?幼儿操作时提示请小朋友演示,做实验就是这样,一次可能不行,需要我们反复的试一试,说不定就有可能成功!

  袋子里面除了刷子以外还有其他不一样的东西了吗?拿出梳子他认为梳子是吹不出泡泡来的,谁有不同的意见?你来试一试,大家看成功了吗?泡泡是从什么地方出来的?(梳子的缝儿里出来了)哦梳子和刷子一样他们的缝隙是可以吹出泡泡来的。袋里还有梳子的小朋友再试一试吧,如果成功了就把他放到蓝盆子里(如果小朋友将所有的工具也吹出泡泡了:就直接问)鞋刷和梳子能吹出泡泡来吗?泡泡是从它什么地方吹出来的,(眼儿里),现在这四种东西都吹出泡泡来了吗?也就是说,只要我们的工具有孔,或者有缝隙就应该能吹出泡泡来对吗?

  4.尝试用树叶来吹泡泡,自制吹泡泡工具。

  出示树叶,树叶能吹出泡泡吗?那你们能想什么办法使树叶吹出泡泡呢?请大家想一想试一试!

  能吹泡泡的工具必须有什么,(有孔,洞洞,缝隙)提醒幼儿可以用手指掐,用吸管戳,洞洞,教师巡回指导,提出问题,你的洞洞形状不一样,吹出得泡泡是一样的吗?是什么形状的?

  请幼儿总结经验,介绍用树叶吹泡泡的方法,现在你们的树叶吹出泡泡了吗?

  "只要在树叶上打个洞或缝隙就可以吹出泡泡了。"

  5.引导幼儿改变细铁丝的形状吹泡泡。

  感知材料不同与泡泡的变化关系。"我这儿还有一样宝贝,大家看是什么?"

  (1)你能用细铁丝变魔术变成吹泡泡的工具吗?

  (可以用扭,绕,团,折等多种方法来制作工具)谁想勇敢地挑战一下?

  (2)你成功了吗?吹出的泡泡是怎么样的呢?(在借鉴别人的经验上,选择一种自己最喜欢的方法来改变铁丝的形状,玩吹泡泡游戏)引导幼儿观察:当你成功了吹出泡泡后再把铁丝改变形状后看看吹出的泡泡有变化吗?是什么形状?原来不管我们是什么形状的东西吹出来的泡泡都是圆的。

中班科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感受声音的轻和响;

  步体验在不同的场景中发出轻和响不同的声音;

  学会自我控制,兼顾他人。

  活动准备

  1、幼儿自己制作的在园一日生活各环节(如:午餐、点心、搬椅子、穿衣服、睡觉、问好、唱歌、上课回答问题等)的图片;

  2、玩具动物一只、轻和响的分类标志各一;

  3、噪音的录音。

  活动过程

  1、讲述故事,引出轻和响(声音越讲越轻,直至听不到)能听到我的声音吗?为什么?

  原来,为了能让别人听清楚,我们必须用响亮的声音说话。

  2、用响亮的声音介绍自己

  3、听噪音录音,感受响是不是所有的时候都要用响亮的`声音呢?

  (听噪音的录音)你能听清楚他们在说什么吗?为什么?

  有时候,所有的人都在大声说话,就太吵了。

  4、回忆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区分轻和响1)、在幼儿园你都会做些什么?(随着幼儿的回答逐一出示图片)2)、什么时候需要轻轻的,什么时候需要响一点呢?(出示轻和响的分类标志)3)、将一日生活各环节图片按照轻和响的要求分类。

  5、实践轻和响1)、大声的向老师问好、大声的唱歌2)、小动物想睡觉了,轻轻的哄小动物睡觉;小动物睡着了,轻轻的搬椅子、轻轻的走路。

  活动反思

  该活动最大的亮点在于从幼儿的生活出发,让幼儿感受、区分和实践不同场景下的轻和响,真正体现了"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教育观念。

中班科学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通过认识大蒜、种植大蒜,使幼儿充分感受大蒜的作用并乐意吃大蒜。

  2.教幼儿学会种植大蒜的劳动技能,巩固认识大蒜的生长过程,培养幼儿对种植的兴趣。

  3.培养幼儿良好的劳动态度和习惯,在劳动中不怕脏、不怕累。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请家长丰富幼儿有关大蒜的知识。

  2.环境准备:种植前一天组织幼儿观察教师整地、松土、浇水等劳动,准备好种植园地。

  3.材料准备:下载整理有关大蒜的资料;每位幼儿两到三粒大蒜头;小铲子、小耙子、水壶若干。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种植好的大蒜,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师:老师这儿有一个宝贝,你们瞧瞧。(出示花盆)这是什么啊?我的宝贝就种在这个里面的呢教师讲述如何种宝贝,无形中交代如何种植大蒜。

  2.观察、讨论大蒜头。

  (1)出示大蒜头,幼儿观察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大蒜头的样子。

  (2)将大蒜头掰开,让幼儿观察大蒜籽,并自由讨论大蒜籽长的什么样子。

  (3)教师小结:大蒜有一头尖尖的,那是它的头,有一头圆圆的,那是它的屁股,我们种大蒜的时候,一定要把大蒜的头朝上,让它的屁股坐在洞里,这样它才能长出来。

  3.联系自己的生活,想想,什么地方有大蒜。

  4.查看资料,了解大蒜的作用。

  (1) 幼儿自由讨论,大蒜的'作用。

  (2) 教师引导幼儿看资料:看大蒜的医用;看大蒜做成的成品。

  (3) 现在全世界的人都越来越喜欢大蒜了,他们用大蒜做出了许多有意思的东西呢,你们瞧:美国的大蒜冰淇淋、日本的大蒜葡萄酒等等。

  (4) 教育幼儿要多吃大蒜,不挑食。

  5.激发幼儿种植大蒜的兴趣,大家一起种植大蒜。

  (1) 教师向幼儿交代如何种大蒜。

  (2) 带领幼儿一起种植大蒜。

中班科学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探索脚的秘密,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2、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重难点:

  大胆表述自己探索发现的脚的秘密。

  活动准备:

  1、幼儿小时候的`脚印。

  2、彩笔(供幼儿描脚印用的)。

  3、四条小路(垫子、地毯、小草、鹅卵石)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起兴趣

  二、寻找自己的小脚印

  1、看,这些是什么呀?(脚印)

  2、这些脚印是我们在小班时留下来的,去找找自己的小脚印在哪里?

  三、比脚印,探索脚的秘密

  1、幼儿比脚印

  师:把你们的小脚和你们的脚印比一比,你会 发现什么小秘密呢?

  2、 交流讨论:你发现了什么?你的小脚怎么样了(脚长大了,脚趾长了,宽了……)

  (根据幼儿讲到的,来认识自己的小脚)

  四、游戏(走小路)

  提供四条路

  1、孩子们来找一找有哪四条路?

  2、请你们光着脚到四条小路上去走一走,感觉怎么样?

  (幼儿自由走小路)

  3、 交流:你走了哪条路,感觉怎样?

  (幼儿自由讲述)

  4、 师小结幼儿讲述内容

  5、 再次尝试,体验走小路

  师:我们的小脚感觉出走在不同路面上的不一样的感觉,小脚还有什么本领呢?

  6、 讨论小脚的用处:(走、跑、跳、踢)幼儿每说出一种,全体幼儿学做

  五、讨论保护小脚

  小脚有那么多本领,我们平时怎样保护小脚呢? (穿鞋、穿袜子、洗脚、剪脚指甲……)

  活动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能够根据教学目标开展,运用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启发感知。讲述与操作让幼儿积极主动参与活动,逐步激发幼儿动手操作活动的兴趣及强烈的探索欲望。发明创新方法,体验创造带来的快乐。动静结合,注意发挥孩子的主体性,让幼儿思维活跃,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和创新品质。

【中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科学教案(精选)07-21

中班科学教案[经典]07-21

中班科学教案08-02

中班优秀科学教案02-15

中班生活科学教案02-17

中班科学教案01-07

中班科学教案[精选]07-23

中班科学教案(经典)07-24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7-25

中班科学教案种子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