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素材>剪纸> 辉发满族剪纸

辉发满族剪纸

时间:2022-03-26 06:32:42 剪纸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辉发满族剪纸

  吉林省辉南县历史悠久,在旧石器晚期(约1万年以前)这里就有人类居住生活。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灿若星辰的民间艺术在这里诞生发展,其中从明朝开始剪纸艺术就在这里得到了广泛的传播。2011年,辉发满族剪纸成功入选吉林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8月29日、30日,“辉发杯”全国剪纸大赛在吉林省辉南县隆重举办,一时优秀作品云集,最终大赛评选出特等奖9名、金奖20名、银奖30名。

辉发满族剪纸

  辉发部落的由来与历史

  辉南历史悠久,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是从唐朝开始的。明初,海西女真看好了这块风水宝地,不惜从黑龙江流域举族迁徙到此,建立了辉发部。辉发古城建在河畔的山上,南、北、西三面临河,由于辉发部居住在此的缘故,这条河、这座山、这个城都以辉发命名,即辉发河、辉发山、辉发城。

  在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统一女真部落的征伐中,辉发部于公元1607年被消灭。1635年,皇太极下令废除女真旧称,改族名为“满洲”。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辉南被划为封禁区,属盛京围场,朝廷设协领管理围场,禁止入内狩猎垦荒。皇太极、康熙、乾隆都曾到此行围射猎,留下千古诗赋,使这块土地充满了神奇的魅力,增加了几多神韵。

  辉发满族剪纸的起源与特色

  辉发满族剪纸始于明朝,产生于辉南县抚民镇。当时的女真人出于对“嬷嬷神”的崇拜,产生了“嬷嬷人儿”剪纸,加之对动物神灵的敬畏,动物剪纸也十分多见,常常作为吉祥物贴在墙上、窗户上,这就是满族剪纸艺术早期的作品。

  清王朝建立后,国力昌盛、国泰民安,满族剪纸艺术也取得了长足发展。辉发满族剪纸艺术的表现形式从开始的剪小人、剪小动物慢慢发展成为表现萨满祭祀活动、反映辉发满族习俗、透视辉发满族文化的艺术珍品。

  辉发满族剪纸是依附于辉发满族民间特定文化背景与生活环境之上的艺术符号。其剪纸题材与当地林海雪原的原生态生活密不可分,旗装、马靴、“嬷嬷人儿”是满族剪纸的突出特点,人物以对称的正面造型、展开的四肢替代人的躯体去完成捍卫生命、尊重神明的使命,古老的辉发满族剪纸绝大部分以表现满族人的生活以及罕王创业称世的传说故事为主要内容。

  辉发满族剪纸在艺术上具有自己特定的语言和风格,是一种承载着辉发古城一带灿烂而厚重文化的民间艺术。其色彩单一、明快,剪法具有“稳、准、巧”的特点,彰显着辉发部落的热情与奔放,突出和保留了辉发部落的原始色彩。辉发满族剪纸体现了劳动人民最原始、最淳朴的审美理念,是古老的民族精神在劳动者手中理想化的艺术再现。

  辉发满族剪纸艺术的传承

  吉林省辉南县抚民镇素有“东北剪纸之乡”的美誉,这里藏着许多优秀的民间艺人。该镇孤顶子屯的农村妇女管梦珍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她生前创作了大量的满族剪纸作品,形式多样、构思精巧。后来,她的剪纸技艺由她的侄子徐贵库继承。徐贵库从小就酷爱剪纸艺术,再加上自己的不懈努力和钻研,剪纸技艺日渐成熟。其作品生动、活泼,内容包罗万象,花鸟鱼虫、飞禽走兽、风景人物一应俱全,体现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徐贵库的剪纸作品曾作为辉南县的特色礼物赠送给韩国友人,西藏、广东、北京、上海等地都有他的剪纸作品。他创作的21米长、0.8米宽的剪纸《巧手绣出新农村》得到了省市各级领导的好评,作品《白山魂》在全国剪纸大赛中荣获二等奖,省内各大媒体都对他的剪纸艺术进行了报道。

  为了将辉发满族剪纸艺术发扬光大,近几年,辉南县不断加大对此项民间艺术的扶持与引导,对其艺术资源进行了普查、收集和整理,对传承人和民间艺人进行保护,并成立了辉发满族剪纸协会,组织人员到河北蔚县等地考察学习,加大了对后继人才的培养,先后举办剪纸培训班10余期,并筹建了面积640平方米的剪纸展厅,为剪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资金及物质支持。目前,辉南县抚民镇直接从事剪纸工作的有38人,年创利润38万元,农民直接增收1万元,同时近200人还在学习培训中。据了解,辉南县还将建立辉发满族剪纸基地,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剪纸产业中来,以增加百姓的收入,为他们铺设一条发家致富的道路。

【辉发满族剪纸】相关文章:

剪纸的教案03-29

多变的剪纸教案03-25

大班《剪纸》教案03-25

大班剪纸教案04-06

《剪纸故事》教案04-02

姥姥的剪纸教学反思04-03

剪纸故事教学反思04-04

《姥姥的剪纸》教学反思04-04

剪纸教学计划03-31

【精选】剪纸教案三篇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