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学计划> 数学教学计划

数学教学计划

时间:2022-05-06 10:17:11 教学计划 我要投稿

关于数学教学计划范文汇总7篇

  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我们的教学工作又将在忙碌中充实着,在喜悦中收获着,让我们对今后的教学工作做个计划吧。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教学计划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数学教学计划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数学教学计划范文汇总7篇

数学教学计划 篇1

  一、总体思想:

  以课本为纲,本着超越课本,凌驾于课本之外为原则,使学生在辅导班见到一些课堂上见不到的题型,通过方法思路的点拔让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复习巩固的同时,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为竞赛做好必要的准备。另外,为了确保下学期竞赛能出成绩,在辅导期间提早发现竞赛苗子,有意思地及早进行个别培养和锻炼。

  二、具体教学计划:

  第五周:全等三角形基础题 提高题;

  第六周:全等三角形提高题 竞赛题;

  第七周:全等三角形综合题过关测试;

  第八周:轴对称及等腰三角形基础题 提高题;

  第八周:等腰三角形提高题 竞赛题

  第九周:等腰三角形综合题过关测试

  第十周:实数基础题 提高题 竞赛题;

  第十一周:项中考试

  第十二周:一次函数基础题;提高题;

  第十三周:一次函数竞赛题;

  第十四周:一次函数综合题过关测试;

  第十五周:整式的乘除基础题 提高题

  第十六周:因式分解基础题 提高题;

  第十七周:因式分解竞赛题;

  第十八周:整式及因式分解过关测试;

  第十九周:竞赛班期末考试

  第二十周:期末考试

数学教学计划 篇2

  学生情况分析:

  职业学校学生对自己学习数学的信心不足,积极主动性不够,而所学的数学基础知识薄弱,基本概念模糊不清,基本方法掌握不够扎实,缺乏对基础的理解和研究,没有注重对所学知识和方法进行及时的复习与巩固,进而遗忘很快;灵活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差,只会模仿,不会举一反三,有点变化的题目就会变得束手无策。

  教学目的:

  1、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数学基本概念、数学理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他们在后续学习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过程。

  2、提高对数学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3、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教学目标:

  1、理解整式、分式、数的乘方和开方的概念;中我他们的性质和运算法则

  2、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能解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二元二次方程组;能灵活的运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以及根与系数的关系解决相关问题

  3、理解分数指数幂的概念,掌握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4、了解集合、元素、子集的概念:了解区间的概念,能够利用区间的形式表示简单的数集。

  教学分析:

  1、选取与内容密切相关的,典型的,丰富的和学生熟悉的素材,创设能体现数学概念和结论,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以及数学应用的学习情境,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以达到培养其兴趣的目的。

  2、在教学中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等数学思想方法,尽可能培养其逻辑思维的习惯

  教学措施:

  1、抓好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要环节,因此,抓号课堂教学是教学之根本,是提高数学成绩的主要途径。

  2、加强课外辅导,提高竞争能力。课外辅导是课堂的有力补充,是提高数学成绩的有力手段。

  3、搞好单元测试,对阶段性的考试进行分析。

数学教学计划 篇3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是在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为今后学习小数四则运算打好基础。

  本单元的内容主要有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大小比较、生活中的小数、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二、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会读、写小数,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2.使学生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3.使学生会进行小数和十进复名数的相互改写。

  4.使学生能够根据要求会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数位,求出小数的近似数,并能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熟练运用小数的性质化简与改写小数,以及比较小数的大小。

  2.熟练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1.发现和掌握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2.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正确进行名数间的改写。

  3.熟练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四、单元教学措施

  对于小数的学生有着模糊的感知。教学中要找准切实点,切实引导学生对于小数的意义进行系统的认识,建构清晰的知识。

  一是关注基础概念教学,引导学生清晰理解概念。

  二是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激活学生的`学习体验,厚实基本技能。

  五、单元课时安排

  四年级下册的关于小数的知识有两个单元,可以说小数知识是学期教学的重点。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是对小数进行系统的认识,掌握这部分知识是将来学习好有关于小数的计算和解决问题的重要的基础。因此,教学时务必要引导学生扎实掌握。

  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状况,本单元的教学拟安排15个课时进行教学。

  1.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 3课时左右

  2.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3课时左右

  3.生活中的小数...... ......4课时左右

  4.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4课时左右

  5. 整理和复习......1课时

数学教学计划 篇4

  本学期我担任初一(1)(2)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从学生的入学成绩上看,两班学生的数学基础很差,所以本学期的教学任务非常艰巨,但我仍有信心迎接这个新挑战。为了能更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特制定计划如下:

  一、本学期教材分析,学生现状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是华师大版七年级上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非常密切,知识的综合性也较强,教材为学生动手操作,归纳猜想提供了可能。观察、思考、实验、想一想、试一试、做一做等,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让学生能更好地自主学习。因此对每一章的教学都要体现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要求老师成为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促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数学知识、技能、思想、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学第一周我对学生的观察和了解中发现少部分学生基础还可以,而大部分学生基础和能力比较差,甚至加减乘除运算都不过关,更不用提解决实际问题了。所以一定要想方设法,鼓励他们增强信心,改变现状。在扎实基础上提高他们解题的基本技能和技巧。

  二、确立本学期的教学目标及实施目标的具体做法。

  本学期的教学目标是七年级(上)的五章内容,力求学生掌握基础的同时提高他们的动手操的能力,概括的能力,类比猜想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初中的数学教学实践中,常常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一开始不适应中学老师的教法,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究其原因,就学生方面主要有三点:一是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二是智能上存在差异;三是学习方法不科学。我以为施教之功,贵在引导,重在转化,妙在开窍。因此为防止过早出现两极分化,我准备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掌握学生心理特征,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学生由小学进入中学,心理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开始要求“独立自主”,但学生环境的更换并不等于他们已经具备了中学生的诸多能力。因此对学习道路上的困难估计不足。鉴于这些心理特征,老师必须十分重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目的地时时地向学生介绍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还要想办法让学生亲身体验生活离开数学知识将无法进行。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知识的直接兴趣,数学第一章内容的正确把握能较好地做到这些。同时在言行上,老师要切忌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二)努力提高课堂45分钟效率

  (1)在老师这方面,首先做到要通读教材,驾奴教材,认真备课,认真备学生,认真备教法,对所讲知识的每一环节的过渡都要精心设计。给学生出示的问题也要有层次,有梯度,哪些是独立完成的,哪些是小组合作完成的,知识的达标程度老师更要掌握。同时作业也要分层次进行,使优生吃饱,差生吃好。

  (2)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七年级的数学是培养学生运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根据当前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的精神,在教学中我着重对学生进行上述几方面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尽可能地把学生的潜能全部挖掘出来。

  (三)加强对学生学法指导

  进入中学,有些学生纵然很努力,成绩依旧上不去,这说明中学阶段学习方法问题已成为突出问题,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知识的内存规律,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以逐步提高分析、判断、综合、归纳的解题能力,我要求学生养成先复习,后做作业的好习惯。课后注意及时复习巩固以及经常复习巩固,能使学过的知识达到永久记忆,遗忘缓慢。

  三、教学研究计划

  课堂教学与数学改革是相铺相成的,做好教学研究能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本学期将积极参加学校和备课组的各项教研活动,撰写“教学随笔”和“教学反思”。本人决定在第十一周开一堂公开课,与学校同组的老师共同探讨教学。

  四、继续教育计划:

  继续教育是提高老师基本技能的重要途径。本学期我积极参与校内外组织的各项继续教育,努力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1、通过网络继续教育培训,学习新教育理念,不断完善教育教学方式。

  2、阅读有关新课程的书籍,做好读书笔记;

  总之,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任务还有很多,需要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数学教学计划 篇5

  初中数学总复习备考教学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如何提高初中数学复习备考的质量和效益,是每位初中毕业班数学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下面就结合我县学校近几年来初中数学总复习备考教学,谈谈本届初中毕业班中考数学总复习的教学计划。

  1.1、第一轮复习(4月初至4月底).

  ⑴第一轮复习的形式。

  ①第一轮复习的目的是要“过三关”:ⅰ过记忆关。必须做到记牢记准所有的公式、定理等,没有准确无误的记忆,就不可能有好的结果。ⅱ过基本方法关。如,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ⅲ过基本技能关。如,给你一个题,你找到了它的解题方法,也就是知道了用什么办法,这时就说具备了解这个题的技能。

  ②基本宗旨:知识系统化,训练专题化,专题规律化。在这一阶段的教学把书中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组块,使之形成结构。ⅰ可将代数部分分为六个单元:实数、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统计与概率等;ⅱ将几何部分分为六个单元:相交线和平行线、三角形、四边形、 相似三角形、解直角三角形、圆等。ⅲ复习完每个单元进行一次单元测试,重视补缺工作。

  ⑵第一轮复习应该留意的几个问题。

  ①必须扎扎实实地夯实基础。今年中考试题按难:中:易=1:2:7的比例,基础分占总分(150分)的70%,因此使每个学生对初中数学知识都能达到“理解”和“掌握”的要求,在应用基础知识时能做到纯熟、准确和迅速。

  ②中考有些基础题是课本上的原题或改造,必须深钻教材,绝不能脱离课本。

  ③不搞题海战术,精讲精练,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大练习量”是相对而言的,它不是盲目的大,也不是盲目的练。而是有针对性的、典型性、层次性、切中关键的强化练习。

  ④留意气候。第一轮复习在四月份,大家都知道,四月份是学习的黄金季节,四月份天气渐热,会一定程度影响学习。

  ⑤定期检查学生完成的作业,及时反馈。教师对于作业、练习、测验中的问题,应采用集中讲授和个别辅导相结合,或将问题渗透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等办法进行反馈、矫正和强化,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⑥从实际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即分层次开展教学工作,全面提高复习效率。课堂复习教学实行“低起点、多归纳、快反馈”的方法。

  ⑦注重思想教育,不断激发他们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并创造条件,让学困生体验成功。

  ⑧应注重对尖子的培养。在他们解题过程中,要求他们尽量走捷径、出奇招、有创意,注重逻辑关系,力求解题完整、完美,以提高中考优秀率。对于接受能力好的同学,课外适当开展兴趣爱好小组,培养解题技巧,提高灵活度,使其冒“尖”。

  1.2、第二轮复习(5月上旬至5月中旬).

  ⑴第二轮复习的形式。

  ①假如说第一阶段是总复习的基础,是重点,侧重双基训练,那么第二阶段就是第一阶段复习的延伸和提高,应侧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②第二轮复习的时间相对集中,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进行拔高,适当增加难度;第二轮复习重点突出,主要集中在热点、难点、重点内容上,特别是重点;注意数学思想的形成和数学方法的掌握,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③可进行专题复习,如“方程型综合问题”、“应用性的函数题”、“不等式应用题”、“统计类的应用题”、“几何综合问题”、“探索性应用题”、“开放题”、“阅读理解题”、“方案设计”、“动手操作”等问题以便学生认识、适应这类题型。

  ⑵第二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①第二轮复习不再以节、章、单元为单位,而是以专题为单位。

  ②专题的划分要合理。

  ③专题的选择要准、安排时间要合理。专题选的准不准,主要取决于对课程标准和中考题的研究。专题要有代表性,切忌面面俱到;专题要由针对性,围绕热点、难点、重点特别是中考必考内容选定专题;根据专题的特点安排时间,重要处要狠下功夫,不惜“浪费”时间,舍得投入精力。

  ④注重解题后的反思。

  ⑤以题代知识,由于第二轮复习的非凡性,学生在某种程度上远离了基础知识,会造成程度不同的知识遗忘现象,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以题代知识。

  ⑥专题复习的适当拔高。专题复习要有一定的难度,这是第二轮复习的特点决定的,没有一定的难度,学生的`能力是狠难提高的,提高学生的能力,这是第二轮复习的任务。但要兼顾各种因素把握一个度。

  ⑦专题复习的重点是揭示思维过程。不能加大学生的练习量,更不能把学生推进题海,不能急于赶进度。

  ⑧注重资源共享。

  1.3、第三轮复习(5月下旬至6月中考).

  ⑴第三轮复习的形式。

  ①第三轮复习的形式是模仿中考的综合训练,查漏补缺,这好比是一个建筑工程的验收阶段,考前练兵。

  ②研究历年的中考题,训婪答题技巧、考场心态、临场发挥的能力等。备用的练习《中考模仿试题》。

  ⑵第三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①模拟题必须要有模拟的特点。时间的安排,题量的多少,低、中、高档题的比例,总体难度的控制等要切近中考题。

  ②模拟题的设计要有梯度,立足中考又要高于中考。

  ③批阅要及时,趁热打铁,切忌考后不批阅就讲评。

  ④评分要狠。可得可不得的分不得,答案错了的题尽量不得分,让苛刻的评分教育学生,既然会就不要失分。

  ⑤给非凡的题加批语。某几个题只有个别学生出错,这样的题不能再占用课堂上的时间,个别学生的问题,就在试卷上以批语的形式给与讲解。

  ⑥具体统计边缘生的失分情况。这是课堂讲评内容的主要依据。因为,边缘生的学习情况既有代表性,又是提高班级成绩的关键,课堂上应该讲的是边缘生出错较集中的题,统计就是要害的环节。

  ⑦归纳学生知识的遗漏点。为查漏补缺积累素材。

  ⑧处理好讲评与考试的关系。每份题一般是两节课时间考试,两节课时间讲评,也就是说,一份题一般需要4节课的时间。

  ⑨选准要讲的题,要少、要精、要有狠强的针对性。选择的依据是边缘生 的失分情况。一般有三分之一的边缘生出错的题课堂上才能讲。

  ⑩立足一个“透”字。一个题一旦决定要讲,有四个方面的工作必须做好,一是要讲透;二是要展开;三是要跟上足够量的跟踪练习题;四要以题代知识。切忌面面俱到式讲评。切忌蜻蜓点水式讲评,切忌就题论题式讲评。

数学教学计划 篇6

  一、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

  本班人数 人,其中男生 人,女生 人。班上大部分学生会数10以内的各数,会认这些数,会写这些数;少部分同学已能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但也有个别同学数数能力、全面观察问题的能力不是很好。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一些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本册教学重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是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第一单元数数教材设计了一个“美丽的校园”情景,一方面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另一方面初步感知10以内各数,体会数存在于我们生活当中,使教师初步了解学生数数、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情况,为以后教学做好准备。本单元教学重、难点是使学生充分感知10以内的数,关键是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和生活情境让学生充分数数。

  比一比是学习认数、计算和量的准备性知识,重点是初步感知“多少长短高矮”的含义。难点是学会比较物体多少长短高矮的方法。关键是掌握比一比的方法。

  1—5的认识和加减法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重点:教学生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难点:建立数感、符号感。关键:使学生经历数概念的形成过程。

  认识物体和图形是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开始,主要是从形状这一角度使学生初步认识物体和图形。重、难点:掌握图形特征,建立空间观念。关键:通过直观操作,感受图形特征。

  分类能力的发展对于将来理解、接受和掌握系统化的知识,形成科学、严谨的思维方式很有益处。重、难点:确定分类标准,掌握分类方法。关键:掌握初步的分类方法。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是学生进一步学习2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计算最直接的基础。重、难点:建立数感、符号感,掌握6—10的加减法。关键: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

  11—20各数的认识为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做准备。重、难点:认识数位和计数单位,掌握数的组成。关键:通过直观操作,逐步形成数概念。

  认识钟表主要是使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会看整时和半时,初步认识钟面。重、难点:会看整时和半时。关键:掌握看整时和半时的方法。

  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20以内退位减法和多位数计算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学好数学必须练好的基本功之一。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既有利于学生在用数学中领悟加减法的含义,又可以为以后发现和解决稍复杂的问题打下基础。重点:掌握20以内的进位加法。难点: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关键:掌握一种20以内进位加法的方法。

  三、教学目的要求。

  (一)知识方面。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二)能力方面。

  1、在学习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具有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合情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初步的数感、符号感和初步的数学思想。

  4、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养成认真完成作业、书写工整的良好习惯。

  3、培养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与人生观等。

  四、教学措施。

  1、注意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活动情境,以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概念、构建有关数学知识。

  2、努力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努力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或数学活动,激励每一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数学,并产生与同伴交流的愿望。

  3、注意体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体验用数学的乐趣,体验成功快乐。

  4、根据学生特点,结合教材内容,适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5、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客观、全面、公正地评价学生。

  6、注重学生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7、体现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创造性,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数学教学计划 篇7

  20xx苏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学期二次根式的加减教学计划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了解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和同类二次根式的概念.

  2.能判断二次根式中的同类二次根式.

  3.会用同类二次根式进行二次根式的加减.

  (二)能力训练点

  通过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并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从简单的同类二次根式的合并,层层深入,从解题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转化的思维,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四)美育渗透点

  通过二次根式的加减,渗透二次根式化简合并后的形式简单美.

  二、学法引导

  1.教师教法 引导法、比较法、剖析法,在比较和剖析中,不断纠正错误,从而树立牢固的计算方法.

  2.学生学法 通过不断的练习,从中体会、比较、二次根式加减法中,正确的方法使用,并注重小结出二次根式加减法的法则.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教学重点 运算.

  2.教学难点 二次根式的化简.

  3.疑点及解决办法 的关键在于二次根式的化简,在适当复习二次根的化简后进行一步引入几个整式加减法的,以引起学生的求知欲与兴趣,从而最后引入同类,可进行阶梯式教学,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的教学方法,以利于学生的理解、掌握和运用,通过具体例题的计算,可由教师引导,由学生总结出计算的步骤和注意的问题,还可以通过反例,让学生去伪存真,这种比较法的.教学可使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法则的运用更加准确和熟练,并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复习最简二根式整式及的加减运算,引入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尽量让学生回答问题.

  2.教师通过例题的示范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并引入同类的二次根式的定义.

  3.再通过较复杂的计算,引导学生小结归纳出的法则.

  4.通过学生的反复训练,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引导学生从解题过程中体会理解二次根式加减法的实质及解决的方法.

【数学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数学的教学计划02-12

数学教学计划06-12

数学教学计划05-11

有关数学教学计划02-05

中专数学教学计划03-03

最新数学教学计划03-05

数学开学教学计划03-13

新课标数学教学计划02-23

人教版数学教学计划02-23

数学集合教学计划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