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学计划> 二年级美术教学计划

二年级美术教学计划

时间:2022-05-26 00:18:57 教学计划 我要投稿

二年级美术教学计划(通用3篇)

  时间真是转瞬即逝,我们又将奔赴下一阶段的教学,让我们对今后的教学工作做个计划吧。为了让您不再有写不出教学计划的苦闷,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二年级美术教学计划(通用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二年级美术教学计划(通用3篇)

  二年级美术教学计划1

  一、学生情况分析

  经过以前一年多的学习,已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基本绘画知识和技能,学生想象力丰富、大胆,对想象画、记忆画,有较强烈表现欲望,色彩表现力强,同时绘画作业普遍水平较高。

  二、教学目的任务

  1、通过有趣的美术表现和欣赏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运用多种材料和工具,进行绘画和简单工具制作。

  3、培养学生空间知觉,形象记忆,创造等能力。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五个单元共二十课,分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等方面。具体有以玩具为题材,以儿童生活与科技益智结合为切入口,引导学生进行欣赏与创作学习。有以动物为题材,以想象为手段,以编织动物童话故事为目的的进行设计。有以“学生与生活、自然”为切入点,激发学生表现大自然、生活物象的情感,学会用艺术的眼光观察生活。有以“学生与文化生活”为切入点,学习小泥人、泥面具等内容,让学生感知中国陶瓷,体会民间玩具独特的审美趣味,培养对劳动人民热爱的情感等。课程以培养学生的求新、求异为目的',形式多种多样,给学生很大的发展空间,满足各种学生创造美和表现美的愿望。

  四、教学重点

  1、想象画的训练,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在课堂教学中(特别是绘画练习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和表现力。

  3、进行工艺制作,培养动手能力,立体造型,想象力和概括力。

  4、提高学生欣赏水平,培养美术兴趣。

  五、教学难点

  1、想象能力的培养和动手操作能力的提高。

  2、在绘画、工艺教学中,使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和表现力得到进一步培养,动手能力,立体造型,空间想象力也有所发展。

  六、提高教学效率的主要措施

  1、加强对学生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整体性的渗透,采取好学生带动差学生的方法。

  2、要求在构图时饱满,画满,画大,画得有生气,有意趣。

  3、通过课堂讲评作业,教绘画技能与工艺制作相结合,来调动学生的兴趣,提高技能表现。

  七、本学期教学的总要求

  1、知识教育要点

  (1)对各种自然平面形进行认识和感受。

  (2)运用复杂平面形和组合平面形表现景和物。

  (3)用记忆画形式表现自己的人和物,丰富儿童的视觉记忆表象。

  (4)运用各种平面材料,帮助学生认识对称形和不对称形。

  (5)学习撕、剪、拼、贴等手工制作方法。

  (6)了解我国著名画家的作品,欣赏祖国自然风光。

  2、能力培养要点

  (1)激发学生观察生活、自然的兴趣。初步培养注意力和观察力。

  (2)在绘画中能大量描绘所见所想的形状,画出色彩鲜明的画面。

  (3)熟练使用各种工具材料,进行涂、描、撕、剪、拼贴等,较顺利地完成作业。

  (4)培养学生通过感受和想象,对美术馆作品和自然风光进行改革欣赏。

  3、审美教育要点

  (1)通过欣赏我国著名画家的作品,使学生了解祖国优秀的文化艺术。

  (2)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和自然风光。

  二年级美术教学计划2

  一、情况分析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校共有二年级学生三百六十人左右,分为六个班。二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能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有一定的色彩基础,对美术也有着浓厚的兴趣,但还缺乏想象力和创造精神。根据上学年级执教时对他们的了解,优秀生约占5%,差生约占3%,其余学生均为一般水平。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教授本册教材所面临的困难性和重要性。

  虽然二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年美术学习生活的经验,但老师并不能因此对他们的日常常规及学习有所疏忽,在美术课上出现的常规问题仍然有:

  1、带学具仍然是老师最为头痛的一件事。

  2、铅笔屑、颜料等不能及时清理以致影响卫生情况,对于这些常规性问题,作为教师,尽量多提醒他们,慢慢带领他们走上正轨。

  (二)教材情况分析:

  本册教材共有二十课,通过美术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为宗旨,培养学生的美术基本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课业类型主要分为造型表现课、设计应用课、欣赏评述课和综合探索课四大类。

  1、欣赏优秀美术作品,能对自己喜爱的作品进行简单的评价。

  2、通过启发联想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和观察能力。

  3、学习简单立体物的表现方法,学习色彩表现方法,进行和自己生活切近的设计与制作。

  4、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周围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发学生美术表现和美术创造的欲望。

  二、教学总体目标

  从学生身边环境熟悉的事物中发现美,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通过观察、记忆、想象表现生活中有特色的环境,体验生活的情趣,提高绘画表现技能,学会装饰,美化生活,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和设计、想象、创造的能力。

  要求:实际是基础,想象是延伸,教师要用正确、健康的审美观来引导和影响学生,培养文明、朴素的观念,让学生沿着一个健康、文明的审美轨道创新、开拓,从中体验生活的乐趣。

  教学内容主要涉及四大领域:造型·表现领域,设计·应用领域,欣赏·评述领域,综合·探索领域。四类中仍以“造型·表现领域”为主要教学内容,约占总教学量的三分之二。

  三、教学重难点

  通过美术教学,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周围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发学生美术表现和美术创造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健康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健康的审美情趣和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从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人文素养,为适应终身学习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启发联想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和观察能力,陶冶学生情操,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造型·表现课:通过画、剪、撕、贴等方式,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工具和材料,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设计·应用课:通过尝试各种不同工具,用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想想、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进行简单的组合和装饰,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

  欣赏·评述课:通过观赏自然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用简单的话语大胆的表现自己的感受,并从中得到美的享受。

  综合·探索课: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进行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象、创作、表演和展示。

  四、教学措施

  课堂上努力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开阔的空间,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择的功能,推行发展性评价,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保护和发展学生的个性。课堂教学中注意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尊重学生的自尊心,让学生在教师的关爱中学习,在玩中学,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二年级美术教学计划3

  一、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因入校刚刚一年多,年龄还小、活泼好动,注意力易分散,自控能力差。行为习惯有待加强培养。经过一年多的培养,不少学生美术学习兴趣浓厚,绘画表现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抓住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丰富美术教学的形式,注重激发学生美术学习兴趣,处理好审美教育、思品教育、能力培养和双基训练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二、教材简析

  二年级采用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四册。该教材注重将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现能力的发展结合到具体的学习活动中,以促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学习过程中对美术活动的多角度的体验和尝试,注重学科内容和学科间的综合效应,扩充了知识的交融性和通知性。该教材课程总数为20课,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便于教师对教材的深入挖掘和拓展,利于教学形式及课评方式的探索、改革,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三、单元重点、难点分析

  【欣赏】重点:

  1、通过有趣的美术表现和欣赏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引导学生欣赏、评价自己或别人的绘画作品,培养学生热爱绘画艺术,热爱生活的情感和健康向上的审美情感。

  难点:

  1、提高学生自主欣赏的'意识和能力。

  【绘画】重点:

  1、发展学生想象力、创造力,进一步熟练彩笔、油画棒等的表现技巧。

  2、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周围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从中体验生活的乐趣。

  难点:

  1、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创造,真实的表现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活周围的事物,细致、充分地在作品中表现出来。

  【手工】重点:

  1、运用各种材质纸张及其他材料,进行简单的工艺制作。

  2、运用橡皮泥及相关材料,进行简单的泥塑制作。

  难点:

  1、由简单的平面折纸逐步转为立体造型。

  2、如何细腻、立体表现泥塑造型。

  四、教学尝试

  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习习惯、意识的培养。

  五、教学措施

  针对我校学情及二年级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制订以下教学措施:

  1、以情导入,以趣启智,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主性。

  2、培养学生良好的美术学习的习惯。

  3、注重学习过程中对美术活动的多角度的体验和尝试,拓宽学生学习、体验渠道,丰富教学形式。培养学生表达自己感受和意愿的能力。

  4、注重课评方式的多样性,课评标准的鼓励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宗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