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学反思> 线上教学反思

线上教学反思

时间:2022-04-22 13:10:58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线上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快来参考教学反思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线上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线上教学反思

线上教学反思1

  线上教学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授课也已经到了第四单元,按照正常的时间,期中已过,在线上教学中也存在很多困惑,许多在学校课堂上的方法都无法在线上用,学生到底学的怎么样也不尽了解!上周也有家长联系我说孩子在家不愿意学习,而且这名学生在学校可是很乖的!成绩也不错!随着线上教学时间的越来越久,学生也出现了很"疲"的心理,疲于应付,疲于作业……

  基于要激发学生得学习兴趣,最近稍微调整了下学生提交作业的.方式,之前不管是背书的任务还是书写的任务都是统一传到家校本的,同学之间很少相互交流,也少了很多合作。现在我把一个班的同学分为6组,平均7人一组,书写作业发到家校本,由老师批改,语音类的作业就发到小组群,由宇组员之间相互听评,学得快的同学可以先提交语音作业,供后面同学学习,读的不对的地方,大家也能指正出来,每次为一位同学指正了语音,就多听了一次,这样不仅是一种学习,也是一种锻炼呀!

  在分组提交作业的基础了,我还加入了评价机制,每天统计大家的学习情况,相应的扣分、加分,每周做总评价来激发学生们的积极性,相信会越来越棒!

线上教学反思2

  一、教材内容的编排 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对于分数意义的教学,遵循由简到难的一般教学规律,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安排在三年级上学期和五年级下学期两个学段进行教学。基于这一年龄段的孩子,他们对知识的学习主要还是以直观形象为主,小学数学教材中,分数这一内容安排有多种直观模型,这样的编排更适合孩子对知识的学习。

  1、分数的直观模型

  (1)实物模型,例如半杯牛奶、半个苹果……儿童最早接触分数概念及其术语可能与空间有关, 而且更多是三维的, 而不是二维的,分数概念的引入是通过“平均分”某个实物取其中的一份或几份认识分数的,这些直观模型即为分数的“实物模型”。

  (2)面积模型:用面积的“部分—整体”表示分数。通过“平均分”某个“正方形”或者“圆”,取其中的一份或几份(涂上“阴影”)认识分数的,这些直观模型即为分数的“面积模型”。学生在三年级主要是借助面积模型初步认识分数。

  (3)集合模型:用集合的“子集—全集”来表示分数。这也是“部分——整体”的一种形式, 与分数的面积模型联系密切,甚至几乎没有区别, 但学生在理解上难度更大。关键是“整体 1”不再真正是“一个整体”了, 而是把几个物体看做“一个整体”, 作为一个“单位”, 所取的一份也不是一个, 可能是几个作为一份。例如,在下图中,“蓝色长条”占全部“长条”的 。

  分数的集合模型需要学生有更高程度的抽象能力, 其核心是把多个物体看做“整体 1”。 分数的集合模型的优点是有利于用比较抽象的数值形式表示“比”与“百分比”。这时, 我们把分数看做是算子, 即把分数看做是一个映射。例如, 下面深色长条与无色长条之比为 3∶2, 或者写为 。

  分数的集合模型需要学生有更高程度的抽象能力,其核心是把“多个”看作“整体1”,所以是五年级学习分数的意义的重点,也是与三年级认识分数最大的不同。

  (4)分数的“数线模型”:(数轴上表示的线段长度、点)

  分数的“数线模型”就是用“数线”上的点表示分数。它把分数化归为抽象的数,而不是具体的事物。

  二、各种直观模型之间的关系

  分数的“数线模型”与分数的`“面积模型”有着密切的联系:一个分数可以表示“单位面积”的“一部分”,也可表示“单位长度”的“一部分”,前者是二维的,后者是线性的,是一维的。

  三、分数的“数线模型”:(数轴上表示的线段长度、点)

  “数线模型”是“数轴”的前身,是数轴的“局部放大”和“特殊化”,是用“点”来刻画“分数”。如图:

  分数的数线模型相对于面积模型和集合模型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教材中并没有出现用数线上的点表示分数,但是在学习了真分数和假分数后出现了在数轴上表示真分数和假分数。(在学生理解了分数的意义基础上,逐渐抽象出数线模型)如:三年级认识分数时出现是多为用分数表示段的长度:

  如:五年级认识分数意义时多用分数表示点(数轴),更抽象。学生理解比较难。

  四、数形结合 体会真分数和假分数分布范围

  把分数在数轴上直观地加以表示,这是数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小学生知道正的真分数是密密麻麻地分布在(0,1)区间上的,假分数分布在≥1区间上的,加强分数和数直线之间的联系,更好的体会到数形结合的妙处。

  五、用直线上的点表示分数的方法

  1、确定各数所在的范围——看这个分数在那两个自然数之间;

  如真分数 在(0,1)即0< <1 假分数: 在(1,2)范围,即:1< <2.

  2、找出“1”在哪里?重新等分,找出分数单位,即:标明1份是(1/几)

  ①在0~1这一段容易找到分数单位 ,对于分数 、 、 顺着数出分数单位的个数;

  ②在6等分格里找出分数单位 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明白分数的面积模型,这里是把每2格看作一份,即:分数单位 的地方, 可以按照这个分数单位去找。

  3、对假分数 ,看有(5)个 ,顺着数过去,确定点。

线上教学反思3

  在家网上教学已经3周了,上一周我们班学习了本册书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其中教学《轴对称图形的认识》我是这样做的:

  1、直播同步观看《同桌100》课例视频。

  在保证所有同学都在线的情况下,采用了集体观看课例视频的方法进行本节课的授课。探究轴对称图形时,从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蝴蝶、蜻蜓、树叶、天安门照片,实物图片引入,初步发现“对称”的特点。接着通过“剪一剪”的活动,对折,画线,沿线剪一剪,制作并剪出了一件小上衣,直接揭示出像上面这样剪出来的图形都是对称的,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这位老师的授课环节就是按照书上的顺序进行授课,到这里时,我觉得我们班的学生并没有真正的理解什么叫轴对称图形,学生还是停留在对称的含义上,能感知出它是对称的。

  接着我暂停了视频,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找身边的对称现象。并且将学生找到的身边的对称现象的轮廓利用媒体展示出来,自然而然地把对称现象中的立体图形引向平面图形的探究。让学生通过“对折”到“完全重合”不同认知层面来验证图形是否对称,从自发的、粗浅的“对折”,到更加严谨的.“完全重合”,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的严密性得到了发展,轴对称图形的概念也就呼之欲出了。

  2、作业布置

  利用钉钉家校本和《同步课堂》开展了“剪一剪”、“猜一猜、“画一画”三个活动作业。通过“剪一剪”的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对称轴”,认识到轴对称图形的本质特征——对折后对称轴两边完全重合。

  在此基础上,利用《同步课堂》布置同步练习让学生根据图形的一半猜整个轴对称图形。

  最后,通过“画一画”活动,从“实物图形剪纸”到”画轴对称平面图形”。

  对线上教学的反思:听课学习是采用钉钉直播和观看《同桌100》,作业布置采用《同步课堂》、《小猿口算》,和家校本上传作业图片的形式。网课刚刚开始的第一周,孩子们还没有完全从寒假的状态中调整过来,进取心不强。书写时漫不经心的随意涂改,作业很难做到书写工整。部分家长没有掌握网上学习的技巧,没有按时进入直播间听课。作业提交也不及时,不完整。直播课堂师生交流互动有限,不能很好的关注到学生的学习状态与情况。

  诸多的问题,不可能一次沟通就改正。在接下来的这两周里,通过家长会的沟通,微信沟通,电话交流,微信群内的表扬,情况有很大改善。

  面对新的教学模式,对于家长和老师来说都是挑战,但我们能做的是认真做好当下的每件小事,脚踏实地。

线上教学反思4

  为了确保学生在这个特殊的假期做到“停课不停学”,我们开展了以钉钉APP为依托的线上教育。自开展线上教育以来,紧跟郑州市教育局的教学进度要求,尽量确保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效果。从起初的跟着河南电视台的空中课堂学习,发现与我们区的教材版本不太一样,我们及时转换了听课方式。郑州市教研室组织的课堂录制中用的是我们平时用的人教版本,符合我们学生的学习进度,所以我们开展了以学生看视频课和老师的直播课相结合,这样既让学生学习了优秀教师的课程,也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一定的辅导。

  在一开始直播过程中,由于不熟悉平台的操作,我们二年级老师建了一个二年级数学组的群,每个人都直播相互听课,从试音响设备、麦克风、课件的显示问题等一系列问题进行研究讨论,让自己在使用的过程中更加的熟练,防止在给学生直播的时候出现问题。在后来的直播中,我们发现连麦的一些弊端出现了,需要时间比较久,提问的时间也比较长,所以在学校的建议下,我们采取了发送语音条这样的.操作,这样以来,时间也节省了,并且能听到很多学生对题的理解,学生的心声。提高了教学的时效性,了解了学生的真事学习情况。针对教学内容和作业问题我们数学组的老师每天在微信群讨论,文字太慢就打语音电话,语音电话一打就是1小时,相互交流意见,共同进步。在这样的教研氛围下,谁能逃得过巨大的进步呢。

  直播以来,都会遇到大大小小的问题,但是办法总比困难多,所以我们会砥砺前行,努力做好分内的工作。既然已经春暖花开,我们更要继续努力,早日回到学校,见到我们可爱的孩子们。加油!

线上教学反思5

  2020年的开学季,由于新冠肺炎疫情,我们不能像往常一样在教室里和学生们一起上课、一起学习。我也一样,开始了我的“主播”工作模式。

  从接到线上教学的通知、到备课、再到上课,期初是那么的紧张,同时也非常担心。因为我教三年级,孩子们刚刚学习了一个学期的英语,知识储备不多、自学的学习习惯也还没有培养起来,而且这两个班的学生在听力、单词的音形认识和跟读方面都比较薄弱,最重要的是两个班的.学生注意力的集中时间比较短,容易溜号。所以根据学生的情况,我决定整合教材知识,将容易归类、规律性强的知识点,教材中摘出来,将学习内容制作成PPT;在每节课上课之前和课中我都涉及一些简单的能够集中注意力的小游戏,比如,看图片找不同、听音写单词等。

  从2月25号到现在,线上教学已经开展了有两周多的时间了,我发现线上教学对于学习习惯好、家长关注度高的学生来说,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对于学习基础偏弱的同学来说,学起来就比较吃力。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在课堂上我会在新知识的学习时,先与基础好的同学连麦,让他们给同学起到一个好的榜样作用,然后再找基础稍微差一点的同学连麦,检测他们,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且可以一对一的进行指导。同时我将,新授知识和易错知识录制成小视频片段, 通过钉钉软件发送到班级作业里,学生能够反复的跟读、巩固;时通过钉钉,将学生的作业情况录制成视频或语音反馈给学生和家长,就相当于给学生的作业进行了面批。对于学生连麦耽误时间的情况,我会让同学们在课程一开始就申请连麦,然后在同学想回答问题的时候举手 ,这时我可以直接接通他的连麦,就可以省掉老师点名、同学再申请的时间。

  上教学的这段时间也得到了很多家长的支持,他们在家里能够监督孩子认真学习,按时完成作业,比学生在校学习时与老师的配合还要好。

  纵使线上教学有诸多的不便,但是学生家长和老师都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这件事,我相信停课不停学,不会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我也会在今后的线上教学中,继续总结经验,完善自己的教学工作,提高线上教学的效率。

线上教学反思6

  近日的实习学校的语文备课组展开了一场以“如何提高语文网络教学”为主题的教研活动,感悟颇深,收获甚多,对我的教学工作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作为_师大第_期顶岗实习大队的一份子,我也积极投入实习学校的线上教学活动中。经过三周的线上教学结合本次教研,现作出反思如下:

  一、做好“停课不停学”宣传发动工作

  利用QQ群、微信、钉钉等交流平台,向家长、学生宣传上级有关“停课不停学”的要求,争取家长的支持、学生的配合。

  二、明确学生的学习要求

  结合集体备课的要求,提前把阅读、积累的篇目发给学生,让学生学有抓手,学有目标。同时,要求学生加强自我管理的能力,严格执行作息时间,并请家长进行监督引导,形成家校共育的合力。

  三、精心做好备课工作

  线上课堂难以实时把控课堂状况,这就要求在网络授课时要做到图文结合、讲解精炼、生动有趣。认真钻研教材,把握重难点,努力搜集优秀网络授课资源,视频录播、微课、PPT课件,结合实际选择切合实际的授课形式。

  四、认真上好每一节课

  网上授课对于学生的学习状态难以掌握,上课前五分钟,提前提醒学生上线并点名。授课前,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在钉钉群里发布,让学生学有方向。授课时,力求避免枯燥的讲解,努力增强趣味性。随时通过连麦点名提问,以此来保证学生的上课质量。

  五、抓好练讲改环节

  配合授课内容,及时布置适量的作业。及时以私聊的形式督促不交作业的`学生。批阅时,对学生的作业寻找亮点进行表扬鼓励。每次作业完成后进行集中讲解。针对学生背诵检查的问题,小组老师们共同商议决定要求学生每日完成背诵后及时提交闭眼背诵视频,任课老师也可采取自习课、早读课的时间通过视频电话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检查。

  六、做好学生上线分析工作

  学生在家学习,家庭环境不同,生活习惯不同、家长素质差异,学习情况有差异。要及时与家长沟通,与学生交流,让后进学先进,提升网上学习的质量。

  疫情之下,网络之上,三个星期的线上教学已经结束。对我来说,线上教学就是一个不断实践、学习、完善的过程。它虽是初次尝试,却是对我们师生教法学法改革的一次严峻考验,更是教会了我和孩子们如何面对困境,如何在逆境中不断成长。

线上教学反思7

  《西地平线上》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模块第四专题“像山那样思考”第一板块“谛听天籁”中的第二篇学习材料。第一板块主要体现了对自然纯美的注视,重在引导学生欣赏和表述自然之美。课堂教学设计的主导思想是突出对文章本身审美韵味的把握,培养学生的审美探究能力,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使学生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等方面有所收获。但由于文中运用了联想的方法,在对落日的描写中引进文学和历史文化典故,不仅仅是增加了文章的历史文化韵味,更是对“对世间有大美”之深刻诠释。因此从自然又升华到了对生命和历史的思考。故也要培养学生欣赏与感悟自然美、悲剧美、英雄美的能力。

  我一开始对于设计这堂课有三点想法:

  (1)要学生重视预习:由于本篇文章脉络较为清晰,但内容和深层挖掘的东西较多,所以一定要让学生做好较充分的预习工作,并给他们提出具体的预习内容,这样,上课时就可细可深,上出语文味。因此,我选择忽略文本的结构,直接切入落日,重点放在对落日的描写和思考上。

  (2)重视研习:本专题的教学呈现方式全部为“文本研习”,所以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与文本亲密接触。因此我一开始就设计了一个赏析环节,让学生谈一谈哪一次落日写得最好或者他们最喜欢哪次落日,并说说理由。在此基础上加强朗读和赏析的能力。

  (3)适当探讨:本文不仅仅是对自然的感悟和倾听,还有就是从对大自然的感悟引发开了对生命对历史等的思考,应该引导学生对文本的深层内涵进行思考领悟。因此,我又设计了三个问题,让学生进行探讨。

  上好课后,我又深思了这几个环节。

  (1)在第一个赏析环节虽然有加强学生朗诵和感悟的意识,但对语言的赏析和写作手法的表达上并没有很透彻的深入。最后只能让学生个人读集体读去体会自然之美。对于为什么美即描写手法的妙处只是让一个同学总结了下而已。

  (2)第二个探讨环节,问题设计的太多了,难以深入,而学生发言又比较浅,此时应该加入自己的看法从而引起学生的`共鸣,引导到深层次的思考。但在上课过程中引导性语言和意识不足;探讨时加入一些补充材料,但没有很好的运用起来,材料出现得太迟了,没有时间让学生讨论;而最后本来设计好的从“自然之大美”引发到“生命之大美”和“历史之大美”的一个升华的小结被遗忘了,没有对“世间有大美”进行层层诠释,非常可惜。

  这堂课基本完成了自己的教学任务,对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感悟自然和鉴赏语言的能力有一定的点拨。课上充分运用了学生讨论和朗诵的这两个重点方法,有一定的效果,但很可惜问题探讨时升华不够。

线上教学反思8

  线上学习已经一月有余,我们线上授课、线上教研、线上指导。在每次上课之后,我们会检查一下有没有孩子没按时上课,如果有,就会通知他们借助看回放来补课。平时我们教研组听课也是采用看回放的方式,由此我想,线上授课确实方便了听课研课,可以不受时间的限制,随时打开听,也可以把某一个地方反复的听。我觉得更好的是,可以经常听听自己的课,这是我们平时上课很难做到的。

  在交流线上教学问题时,我们确实有这样的无奈:无法统览学生的上课情况,不知道学生是端端正正坐着听的,还是趴着躺着进行学习的;不知道是不是把上课当做幌子,抱着手机玩其它的;也不知道学生是边听边思考,还是三缄其口,一个耳朵进一个耳朵出。如此种种担忧,让我们的心也难以静下来。再加上有的设备不足或老化,导致直播课堂不能顺利进行,一节课中间会死机、间断、重启,这些问题真的都让老师们焦躁。线上直播,有老师敬而远之,不敢尝试,有老师高度紧张,线上直播一节课,纵然全身心投入,还是感觉不甚满意,不知如何才能尽善尽美。如此的烦躁无奈让我们不能理性的思考,不能用平常之心对待线上授课。

  自从线上授课,我几乎每次上完新课之后,都要看看回放,听听自己的课。听课的时候一开始关注的是有没有把重点和难点的地方分析清楚,学生能不能听明白,和自己预设的有什么出入。线上授课一周之后,我关注的点就转为了一节课问了什么问题,学生是怎么思考的。让学生交流了多少次,也就是开始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近段时间关注的点又在变化,我让学生交流了什么问题,这个问题有价值吗?能引起学生的深度思考吗?学生有兴趣进行思考吗?

  这段时间,我每天都坚持看课堂的回放,针对线上课堂与平时课堂的诸多不同进行思考,寻求对策。线上课堂从时间上看比平时少了10分钟,教学内容相对较少;从候课方面看,有的孩子做不到,因为在家里,没有铃声,没有提醒,有孩子就上了这节课忘了那节课;从课堂互动交流上看比平时难了些,不能想让谁发言就叫谁,只能是谁连麦就叫谁,还会遇到连麦连不上的特殊情况;从检查学生学习效果方面看,因为不能看到整体的学习状态,因此不能当堂作出准确判断。这些都给我们线上教学带来了困难,但是,如果我们经常听听自己的课,就会慢慢发现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静下来理性的对待每一个难题。

  时间短,我们就在备课上下功夫,合理安排每一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一节课就学习一个小问题。抓住重点精讲,保证重点内容的学习效果,练习的设计针对性强一些,做到及时的巩固,保证学习的效果。针对学生的候课问题,我做了下面的工作,感觉效果还不错:每次上课前七八分钟,我都把学习的内容、要准备的学具和上课的时间发信息告诉孩子,提醒学生按时上课,同时早早的发起直播,等待学生的到来,并对提前进入直播课堂的孩子进行表扬。对比前后几次课堂的统计信息,我发现,现在学生基本能准时进入课堂进行学习了。

  课堂上与学生的互动交流这个问题是我授课时前后变化比较大的。前两周的课堂上,我基本上是只要有学生连麦,我就接通让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慢慢的发现,这样一来,个别孩子只顾得连麦而不做细细的思考,连麦之后不知道要说什么。有的孩子因为不能连麦,只做听众,一节课也不见有什么“动静”。我在想:他们是不是在听、在思考、在书写?看到别的.孩子一节课连麦几次,而自己因为设备问题无法连麦,他们是不是心中有失落感?会不会因此而失去学习的兴趣?我改变了原来的交流办法,在备课时设计不同的问题,给学生时间思考、书写,让那些不能连麦的孩子有时间在评论区简单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用选择、判断问题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不需要输入太多的字,又能很快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一来,学生表达观点的多了,我也在课堂上时刻关注评论区学生的回答,及时的鼓励表扬,让学生感觉到,不管他用什么样的方式,老师都在关注着他。从学生的作业上看,学习效果也比原来要好一些。

  听听自己前面的直播课,再听听现在的课,感觉真的是有了不少的改进。我想说的是:线上课堂和线下课堂一样,我们在备课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学生情况,设计针对性的问题和有思维深度的追问,给学生留有思考和书写的时间,让学生真正的动起手来、动起脑来,不能只做一个事不关己的听众或观众。同样,我们也不能追求表面的热闹和“繁华”,数学的学习还是需要用问题引领,让学生静下来,深度的思考才能真正发散学生的思维,体现数学学习的价值。

  多听听自己的课,冷静的面对课堂中的问题,理性的对待线上教学,直播课堂一定会越来越好。

线上教学反思9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再次使中国空前凝聚,同时也改变了现有的教学方式,使在线教学成为常态,虽然这种常态是暂时的,但也引人反思。梁教授的讲座中,使我感受最深的是她对于在线教学应学的内容所做的诠释。停课不停学的学是广义的学,全面的学,多种方式的学,以学生为中心的学。在线教学不等于狭隘的直播教学,线上教学也不仅仅是课本知识的学习。

  我们日常生活中说到教育总是惯性的以为是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只是狭义的教育,教育不仅仅局限于学校之内,广义的教育范畴要大的多。学校、家庭、社会都在广义的教育范畴之内。这次的'在线教学是把三方教育力量统一起来的巨大推力。当下的在线教育刚刚起步,还处于探索阶段,很多老师在照搬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准备与课上互动,都极力贴金课堂教学,线上教学师生不处于同一空间,所以互动就不能照搬课堂教学,教学内容准备时也应充分考虑这一点,另辟蹊径把家庭教育纳入到线上教学,使家庭教育为学校教育助力,也许效果给更好。

  在教学内容上,也不能局限于课本知识。当下的局势对大家小家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但从另一方面来看,这也是一次很好的思政课堂,鲜活的事例比书本上的文字更有说服力,这就是最好的思政课。

  在线教学刚刚起步,不管是教学模式还是教学内容,都会不断的更新进步,而不断地反思,则是他进步更新源源不断的动力。

线上教学反思10

  今天我想说的是:态度决定了我们的一切,我们在工作的过程中,如果也保持一种乐观的工作态度,站在一个高度上看待自己的工作,那我们就会发现我们的工作充满了各种乐趣,我们就会加倍地投入到工作中,这样我们就会在工作中找到更多的乐趣,这样我们的'生活也会每天充满乐趣。这就是一种正能量的循环。

  这样的道理放在任何人身上都是适用的。今天我特别想对家长和孩子们说说。从这次线上教学的反馈来看,绝大部分的孩子都能保质保量地完成每天地学习任务,我们的孩子们年龄比较小,这里有家长的绝大部分功劳。孩子们的天性是爱玩,如果这种学习模式没有家长的监督和督促,孩子们又怎么会保质保量地去完成呢。拿孩子们书写生字的作业来说,我们在学过《汉语拼音字母表》后,要求在写生字时把大写字母也加上,有个别孩子提交上来的作业格式还是不对,没有拼音,没有音序,没有组词。再三强调格式,人家交上来的还是不对,你说这仅仅是孩子的原因吗?当然不是,家长有不容推卸的责任。家长对待孩子学习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孩子对待学习的态度。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孩子的终身教师。希望那些妄想把自己孩子的教育和学习全权交给学校老师的家长早日觉醒,和老师一起教育好孩子。

【线上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线上教学反思04-17

英语线上教学反思03-16

线上授课教学反思04-13

线上授课教学反思03-18

线上教学的反思(通用21篇)09-23

老师线上教学反思04-21

线上授课教学反思5篇04-20

线上授课的教学反思(通用7篇)06-25

线上教育教学反思笔记(精选27篇)10-27

教师线上教育教学反思(精选12篇)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