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学反思> 课文童年乐趣教学反思

课文童年乐趣教学反思

时间:2022-04-18 00:36:10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课文童年乐趣教学反思

  导语:多么愉快的童年生活啊!本组课文中古今中外许多名人的童年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如接下来小编整理了课文童年乐趣教学反思,文章希望大家喜欢!

课文童年乐趣教学反思

  课文童年乐趣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通过趣事表达童年的美好,旨在突出“趣”,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事,体现个性化。并在习作中感受童年生活的纯真、美好,激发了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对童年的热爱,对生命的热爱。本节课我让学生回忆童年那充满稚趣而又有意思的事,用文字把它表达出来。同学们热情高涨,能把事情的经过想出来,写清楚,做到说心里话。

  1、作文的`基础是生活,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对丰富多彩的生活,学生往往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因而写去中文来就难免空泛。本次习作,学生有话想说,有事可叙,有情可抒,。因此,上课时,我极力为学生创造情境,把学生的思路带到到往昔的童年生活中,小时候种糖果、喝酒学些诗、偷穿妈妈的高跟鞋、拆开发光的鞋想搞清楚原因学生的思路一下子被打开。我趁热打铁,让学生把自己的小时候的趣事用自己的语言语言记录下来。

  2、本次习作,学生刚开始时学生的描写很空洞,缺乏细致的观察和细腻的描写,本来很有意思的一件事,学生写出来却缺乏趣味,不能让人捧腹大笑。怎样才能把文章写具体,写生动,怎样才能突出“趣”字呢?要让学生的习作富有童真童趣,首先要在他们心中“贮藏”一颗童心,而在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充分体验,就是“铸就”这颗童心的最有效方式。我们把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融于作文教学之中,让学生在活动体验中既能感受到学校生活的乐趣,又能增强“我能作文”的自信。

  3、文学作品能够给读者以美的享受,首先得之于语言。语言不美,也就是文采不足,则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就差,感染力也不强,因为它给读者的思想启示和教育力量也就小。《语文课程标准》从小学中段开始提出了“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的要求。很明显,课标要求我们要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在习作中尝试运用语言,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所以在习作中,我引导学生尝试使用富于时代气息的、新鲜的语言,这样,就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例如,很多同学就用到了这样的网络语言:“别人都说我很胖,我只是瘦的不明显。”“只想优雅的转身,不料华丽撞墙。”这样充满新鲜感与时代感的语言,会让我们的习作变得会妙趣横生。

  课文童年乐趣教学反思

  在我执教《童年趣事》中,通过回顾课文,让孩子们能感受不同作家或者作者的童年美好与纯真,懂得珍惜童年,热爱生活。这一点在整堂课的教学中都有所体现,课前让孩子们多收集童年的资料,问一问父母,看看自己儿时的照片,用一两句话概括一下自己童年的“趣”,另一点是让学生们在交流中拓宽写作思路,乐于书写童年的趣事,表达对童年生活的热爱,感受童年的乐趣,同时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概括能力。课堂师生、生生进行互动交流,在互评互改中,学会修改习作,在互动中感受写作的自信与乐趣。从整体来说,课堂上学生基本掌握了习作要求,这主要得益于以下几点作法:

  一、课堂中不急于要求学生写,而花了将近半节课的时间帮助学生审题,选择材料。对于这一次作文要求,相对学生是有一定难度的,难在于学生不理解什么样的事算是“趣事”。有很多学生在开始时,往往弄不懂,以为给人以快乐的事,让人开心的事就是“趣事”。所以在习作开始时围绕题目,通过事例解析让学生真正理解了“趣”的含义,接着让学生选择材料,为了使学生的材料,达到“准、新、精”的要求,我先要求学生自行思考,集体交流,让大家互相进行点评,然后再进行写作。

  二、以同龄小作者的具体事例打开学生心扉。以前作文指导课,我经常以优秀范文的事例来引导学生,这么做也确实能让学生理解习作要求,但课堂总让人觉得不真,不够有“人情味”。这一次在习作之前找了同龄小作者的具体事例,因为贴近生活,所以学生上课时很感兴趣。同时,在让学生讲自己的事例时,因为有前面的具体指导,学生在交流时也就没了什么顾虑,大胆去讲,为后边的写打下了基础。

  三、给学生一个宽松的环境,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重视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个性。首先要求学生自主选择童年生活中的趣事来写,从而使学生习作具备了鲜明的个性色彩。其次,引导学生自主命题,不作过于细致的.指导,鼓励学生自主选择表达形式,这样就避免了束缚学生的思维,真正使学生的习作具有个性色彩。最后,从展示交流中,让学生从同学的作文中也能看到一些问题,比如:语句不够通顺、在细节描写方面(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方面还需要修改、语言表达上对“趣”特点的突出还不够等问题。

  习作课上,大部分学生有异彩纷呈的构思,天真有趣的傻事,同时,课堂上孩子表达还不够条理,留给我的思考也非常凸显,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在口语表达上继续加强培养,还需要多为孩子提供更好的交流情境与环境。

【课文童年乐趣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课文《景阳冈》教学反思03-28

课文《蜜蜂》的教学反思02-23

课文掌声的教学反思02-23

课文教学反思02-20

课文《白杨》的教学反思02-21

课文称赞的教学反思04-07

课文说屏的教学反思10-27

成长课文教学反思02-08

课文刷子李的教学反思04-07

《童年》教学反思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