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学反思> 《伟大的悲剧》教学反思

《伟大的悲剧》教学反思

时间:2022-04-06 07:38:26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伟大的悲剧》教学反思(精选3篇)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要有一流的教学能力,我们可以把教学过程中的感悟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学反思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伟大的悲剧》教学反思(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伟大的悲剧》教学反思(精选3篇)

  《伟大的悲剧》教学反思1

  一、关于复述问题

  复述是本文的一大任务,如何复述?按照实际情况,我教的班级学生的水平并不高,这一课的字数有四千多,复述起来恐怕没几个学生能完成,我对课文进行分解:把16段的课文分成四部分,每组负责复述四段,又降低要求,如果能复述一段就可以,觉得自己能力胜任两段,老师也支持,四段复述完,更是可以,如果能更多的,我们更欢迎。通过这样“因材施教”,几个学生胆子大了起来,敢起来复述,在学生复述了一部分之后,我再和学生总结复述两个要点,复述要比概括来得具体一些,但描写部分不必过多的复述;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要素的抽取。在总结的基础上,学生再复述,复述技巧掌握的效果好了一些。

  二、原点教学问题

  这一篇课文比较长,对平常基本上没有阅读的这些学生来说,要知道情节是困难的,单靠复述是难以让较多的学生明白本文讲的是什么,因为学生听课不是很认真或者说是有时认真有时不认真,注意力断断续续。我又设计了几个问题

  1、本文里你不理解的是什么?

  2、你喜欢本文里的某个人或者某些事?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说说理由。

  3、你不喜欢本文里的某个人或者某些事?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说说理由。

  通过这些问题,相信学生的课文的内容了解会进一步加深了,因为从学生上课的反应可以看出来。同时我希望学生能结合自身的情况加深对人物的了解以致理解。但从学生反应来看,大部分的学生虽然能讲一些,但是可能是因为这些遥远的影响只让他们从理性上认为斯科特他们是伟大的,然而和自己似乎还是没有关系,或者可能是这样的比较让学生看到自己人格卑小之处。虽然学生也连续不断你的起来回答问题,但我感觉到,学生起来回答问题的动机比较复杂,不少的学生不是他们内心觉得需要表达。而是觉得起来可以讨好老师,或者表现自己在同学中略胜一筹,从教学来说,这些思想情感并没有进入他们的内心,我尝试了好一会儿。不过,还是进不到他们的内心世界,我也没辙了。

  最后我顺便问了学生一个问题:如果是你们的话,你们会不会像斯科特那样变卖家产,离开才几个月的孩子,到不能赚到一分钱的南极去探险。没想到这个问题让学生们的热情高涨,大部分的学生都说不想去,有的学生问:“会不会死?”我说“不死”之后,他才放心地“去”,别的学生听了哗然,他赶紧解释说,老师说过不会死的,我又添了一句,如果死亡的概率提高到50%,你还想去吗?学生终于说不去了。于是学生都找出很多的理由说他们不想去,我又问了一句:你们都不想去,那么斯科特这些人为什么要去?这句话又引发了学生的思考,有的学生说到了一部分,他们对大自然怀有强烈的兴趣,想知道南极有什么秘密。但没有一个学生想到这是一次对自我的挑战,可能因为在学生的生活里,遇到困难大多逃避都来不及,怎么会这样的“自虐”,从这里我很顺利地引入到茨威格为斯科特他们写传记的原因,是因为他们虽然在肉体上他们被大自然消灭了,这是悲剧,但他们的精神感动这激励着许许多多的人,这是伟大之处,因此课文叫做“伟大的悲剧”—— 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我让学生再进一步思考自己的生活的价值:自己对别人的生活的`影响——从社会角度来说自己存在的意义有多大?我这样的引导学生,如果说,你离开了班级,这个班级会受到损失,那么,你的存在对班级来说正数,如果你从班上消失了,对班级既没有什么影响,也就是说自己是“等零”了——学生们笑起来了,本地话“等零”是骂人的话,意思就是“废物”,学生们笑起来了,我说不要觉得当一个废物就是最糟糕的了,因为许多废物还可以发电施肥呢?有的人呢?如果离开了班级,大家都会拍手称快,也就是说,这个人等零都没资格,他是负数。学生笑起来了,我让学生思考,他们自己对别人对集体有什么意义。

  学生开始思考,我发现,这个问题打动了不少的学生,因为有的学生脸色很难看,很不好意思,果然起来回答的时候,这些学生都觉得自己对这个集体是亏欠的,几个学生经过分析觉得自己等零,还有几个学生不得不承认自己连当废物的资格都似乎不够,自己的存在对班级是伤害,我也不批评,点到为止,希望他们能为班级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自己能为更多人的幸福贡献力量。学生们很诚恳地接受我的看法,我也觉得这些确实是真心的同意。

  下午,我到年段,又看到那些上午认为自己存在是负数,对班级总体上是副作用的学生刚刚上课的时候就被老师叫到门口站着,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教育的反反复复真是累死人。

  三、不足之处

  1、人物的思想感情这一个要点没有时间进行探讨,虽然在教学过程中总会不可避免的涉及到,但缺乏系统一些。下课后,我在阅读美国两位学者霍尔特和凯斯尔卡的《学习的样式:有话学生学习的策略》一书,读到《角色扮演》这一章,我忽然想到,要解决人物感情问题其实未必很困难,只要设计角色,让学生以斯科特或者威尔逊或者奥茨的身份给家人或者谁写信,学生进入角色之后,理解人物的感情自然就水到渠成了。老师只需要点拨一下就可以,不需要唠唠叨叨地说半天。

  2、课文上得比较散乱,因为对学生估计不足,比如我以为“你喜欢谁,或者不喜欢谁”这个问题能激发学生,但实际上这个问题并没有很好的激发学生,被激发的学生大部分都是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为什么这个问题没有激发学生,我以后要问一下学生。也因此在调动学生情绪方面做了不少的工作,导致课堂连贯性不好。还好最后一个问题“你去不去南极,愿意你是什么。”居然激活了学生,不过虽然激活了学生,但是我不知道激活的原因是什么,也就是说,如果我不去询问学生,这些问题解决之道恐怕就失灵时不灵。

  《伟大的悲剧》教学反思2

  《伟大的悲剧》是新课标七年级下第五单元的课文,本单元以探险为主题,通过不同题材的学习,旨在培养学生敢于探险的勇气,集体主义观念和为所热爱事业献身的崇高精神。从内容上讲,本文写的是斯科特探险队一行五人精疲力竭却又满怀希望地奔向南极点,却发现挪威人已经捷足先登,只好无奈但又十分坚毅地踏上归途,最后一个个悲壮地死去的故事。教学结束本课时后,我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反思。

  一、课堂教学情况

  1、教师的授课情况

  导入方面:

  在本课时里,我首先在《我心永恒》的背景音乐下,用三幅科学探索悲剧图片以及南极风光,简洁郑重的用语言解说,以此导入课堂学习,创设凝重、沉思的气氛,建起了学生学习课文的情感基础。这一点我认为作得比较成功,学生也在这种激发之下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潜能。

  导学方面:

  同学们读了这篇课文有许多同学不理解,悲剧的故事为什么蕴含着伟大,是不是矛盾了?当时作为教师的我没有把答案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说出他们想知道的,或者说让他们提出疑问在我的引导下逐步去解决。解决问题时,我让学生抓住文章的文眼——悲剧和伟大,要求学生走进课文,走进作者的心灵,引导学生相互交流,朗读、评议,在读与说中领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我还引导学生结合课文,从不同方面深入探究,各抒己见,谈谈自己的理解,通过自主学习,同学们认为课文悲剧的故事中蕴含着伟大不矛盾。因为斯科特他们探险虽然牺牲了,虽然他们有死亡之悲、失败之悲、作证之悲、世人之悲,但这悲剧后面体现着为事业献身的崇高精神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他们始终扮演着英雄的角色,在这悲中正展示他们“伟大”的魅力所在,所以这是一场“伟大的悲剧”,让学生知道这种精神将成为“永恒”,激励着后人前赴后继。我认为这样指导,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凸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实现了知识和能力、情感和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达标方面:

  新课标要求学生要“关注自然,关注人类”“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本课时,我在这方面也较为注重,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对课文主人公所生活的自然环境加以评价——他们认为是恶劣的环境让我们的英雄牺牲了,同时也关注了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之下生存是十分困难的一个事实,肯定了主人公为人类作出的贡献,知道了“不以成败论英雄”的生存价值观以及怎么样正确对待失败,并在阅读中体会到了一种精神的永恒,令人感到欣慰。

  遗憾和不足方面:

  该课时所教内容较多,没很好的对课文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探讨,甚至有个别学生对课文还比较生疏,这也许是我的预习工作没作好的缘故;学生自主质疑时抽生面有些窄,可能导致还有学生想提问而没有机会,我也因此丧失了和更多学生交流的机会;

  在体会文章语句的情感过程中,我忽略了对不同学生应该施以不同的阅读指导的原则,在比较阅读上有待加强;另外,如果时间充足的话我还有人类1911年首次踏上南极大陆的录象给学生看,但很遗憾我只有忍痛割爱了,只有等下课以后才有时间了!

  2、学生的学习情况

  学生对所传授知识的接受状况:

  本课时是在学生自主质疑的前提下师生共同完成对课文的理解的,因此学生对课文知识以及相关内容掌握较到位,特别是对“悲”和“伟大”的理解,收到了教师上课前所预期的效果,绝大多数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或者说思想来理解课文内容,完成了师生的对话。

  学生在课堂上发表的独到见解: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倾听学生的想法,善于采撷集体智慧来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提高教学质量。本课时有不少学生发言,他们虽然不一定说得最好,但其中不乏精彩的地方:比如自主质疑时有学生就问了“斯科特等人为什么要去探险”、“他们可以不死吗”、“他们的悲是因为他们死得悲壮吗”、“他们的伟大是因为他们面对死亡很坦然”……,在一节课上学生能够有着这么多出乎人意料的发言,应该说学生的思路是打开了,思想情感已经进入了课文情节,效果不错,同时也完成了生与文本的对话。

  学生在课堂上的讨论活动情况:

  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教师——学生——文本的对话过程,所以学生活动尤为重要。本课时,我采取了学生同桌2人讨论、前后四人讨论由一中心发言人发言的讨论,同时让学生单独有感情的朗读、男女生比赛读、全般齐读等朗读方式增强课堂气氛。活动中学生基本能够作到自主学习、自主探讨、自主讨论并发言,声音洪亮,情感较为丰富。

  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遗憾和不足:

  个别学生表达能力有待提高,在对“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时,有学生在我的`指导下仍然不能够表述完整,对记叙要素也存在不怎么理解的情况;自主活动讨论时也有少数学生无所事事,存在不愿意动脑筋、拿别人现成答案的现象;做笔记的习惯还没怎么养成。这一切都还有待进一步强化训练。

  二、反思后的思考、建议:

  通过教学和反思,我觉得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的确应该让学生多自主活动,一定要培养他们个人的活动意识;在扩大知识面方面,教师不应该仅仅限于书本,应该利用可以利用的资源为学生服务,替学生着想,把“小语文”真正变为“大语文”,让学生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学到最大限度的多的知识。作为学生应该积极主动配合教师的教学指导,不要一味的老想着“拿来主义”,同时要多读一些健康有益的书,当然包括语文课本。

  总之,我认为本课时我对教材处理较为合理、教学目的设置明确恰当,基本作到了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在多媒体辅助教学下让学生从中受到了一种永恒的精神教育,当然也有很多的遗憾和不足,期待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一一完善。

  《伟大的悲剧》教学反思3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传记《伟大的悲剧》,写的是英国探险家斯科特在与挪威探险家阿蒙森角逐南极点失败后,和他的队友在归途中悲壮覆没的故事。作者叙述这个故事,是让人们去思考: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人生的价值在哪里?从情感价值观目标来说,对于中学生有一定难度。尤其这篇文章特别长,人物众多,情节复杂,所以教学上确实难度较大。教师在授课中很好的处理了文本,长文短教。并注重教学的整合。我就这节课中突出的几个亮点做简要剖析。

  一、 导入方面

  首先播放《泰坦尼克号沉船》《美挑战者号升空爆炸》《玉树地震》视频,以此导入课堂学习,创设凝重、沉思的气氛,建起了学生学习课文的情感基础。学生感受到在一场场悲剧面前,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显得如此渺小,但人类不断地抗争着、挑战着,学生也在这种激发之下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潜能。这一点我认为做得比较成功。

  二、导学方面

  本文教学难点之一是对主题的理解,一定有许多同学不理解悲剧的故事为什么蕴含着伟大,是不是矛盾了?教师课前的导学很巧,“为什么作者茨威格没有为胜利者阿蒙森写传,却满怀深情的为失败者斯科特再现这悲情的一幕呢?让我们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这样的方式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抓住文章的文眼——悲剧和伟大,要求学生走进课文,走进作者的心灵,理解虽为失败者,但他们身上的精神伟大。我认为这样指导,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凸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实现了知识和能力、情感和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三、长文短教

  文本较长,教学用1课时,难度大,即使让学生进行预习,但是真正操作起来难度仍然很大。过去每一篇课文,在整体感知环节,总是先让学生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然后复述内容。只要让学生抓住“人物、事件”这两个基本的内容,也就知道了课文所讲的'内容。可是这篇课文长达八九页,学生如何能把握好课文的主要内容成了一个难点。授课教师很好的进行了长文短教,采用快速默读的方式将文中的主要信息提炼出来,通过形象的路线图的方式,让学生直观、迅速的把握主要情节,这应该是本节课教学中的一大亮点。内容理解方面,通过引导学生品味细节,以细节作为突破口,抓住文题“悲剧”“伟大”,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南极探险悲剧所折射出来的伟大的人类精神,再次很好的体现了长文短教的教学思路。

【《伟大的悲剧》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伟大的悲剧教学反思04-10

《伟大的悲剧》教学反思03-18

《伟大的悲剧》教案01-13

伟大的悲剧教案05-26

《伟大的悲剧》说课稿01-04

伟大的悲剧教案02-26

伟大悲剧说课稿12-31

精选伟大的悲剧教案三篇02-15

精选伟大的悲剧教案3篇02-21

伟大的悲剧教案八篇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