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学反思> 桥教学反思

桥教学反思

时间:2022-03-20 17:05:40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桥教学反思(精选4篇)

  身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借助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教学反思我们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桥教学反思(精选4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桥教学反思(精选4篇)

  桥教学反思1

  十月份,我有幸参加了学校的生长课堂,执教了《桥》一课,并得到了特级郭教师的点评。

  《桥》是六年级第三单元的第一篇文章,这也是一篇小说。接到通知后,我开始仔细研读文本、教参,初步整理出很多知识点,最后从众多知识点中删除繁枝末节,选取有价值的材料。从接到通知到比赛四天的时间,我共磨课两次,每次磨课后,改动都比较大。第二次磨课后我又进行了一些改动和调整,一直调整到前一天晚上一点左右,因为接连两天熬夜到很晚,身体透支,我对自己上课的状态并不满意。听了郭老师的点评与总结,我对小说这类题材的文章怎么上有了全新的认识。

  在点评的时候,郭老师的`第一句话就是问我们教学中如何体现小说既虚构又真实的魅力,仅这一问就把我问蒙了。因为在拿到教材的时候,我第一反映是关注这篇文章的体裁,更多关注的是文本的解读,在关注到这是一篇小说的时候,由于我太过理性,只渗透了小说的三要素,而忽略了小说本身的魅力,这样一来学生课上接受的也就只是理性的分析,而缺少对文字原汁原味的感悟。

  对于小说中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的处理,郭老师也有他独特的见解。郭老师说人物的分析要放到环境和情节中去,人物是主要的,三要素是整体,不可剥离,要把人物放到环境、情节中,三者共同推动。再看看自己的课堂,虽然我备课的时候关注到了环境,但是课堂上我只是把描写环境的句子用成了过渡性的语言,所以学生感受并不深刻,对于人物形象的体会也很难深入,课堂就很难推进。

  这次评课中,郭老师还就导入、词语教学、写字指导提出了建议。郭老师认为,导入的时候教师不能只是让学生说说自己读的小说书名,还可以聊聊平时自己是怎么读小说的,从而引出我们读小说还可以关注环境、情节;词语是有画面感的,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学生读词的时候要边读边想象画面;写字指导的顺序是先认字再写字,针对读不准的字可以针对性训练,比如组词、换偏旁,高年级还可以随文处理。

  参加这次生长课堂,让我清楚的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一次公开课,一次历练,一次蜕变,我要把这节课所思所学运用到平时的课堂中,让自己的教学更有水平!

  桥教学反思2

  《桥》这篇文章情节跌宕起伏,语言简练生动,在表达方法上有三个突出的特点:

  1、构思新颖别致,设置悬念,前后照应;

  2、多用于简短的句、段来渲染紧张的气氛;

  3、大量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增强了表现力。

  根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咆哮、狂奔、狞笑、拥戴、清瘦、沙哑、放肆、豹子、呻吟、搀扶、祭奠、乱哄哄、势不可当、跌跌撞撞”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桥教学反思3

  《桥》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组的第三篇课文。上完这节课,我对自己这节课有这样一些想法,也希望能得到大家的建议和帮助。

  一、以生为本组织教学,抓住课文重点,以“老汉是一个怎样的人?”这个问题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学生充分读书的基础上,从孩子们那跃跃欲试的神情,我觉得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时机已成熟。在交流“老汉是怎样一个人?”时,由于这是一个开放型的问题,学生可能从多方面去回答。果然,学生一开始就直接到15自然段,也就是老汉揪出儿子的场面,我马上调整思路,为更深刻地体会老汉的行为,我紧紧抓住了洪水的变化:老汉揪出小伙子时,洪水已肆虐到什么程度?当洪水没胸深时,老汉又是怎样做的?从老汉的一“揪”一“推”中,让这个人物更丰满起来,感受老汉平凡中的不平凡。文中还有几处也对老汉进行了描写,在学生交流体会老汉是怎样一个人时,根据学情相机引导学生感受洪水的肆虐、桥的'危机、人们的慌乱,从而更能体会到老汉人格的伟大,老汉做法的可贵。在引导学生了解老汉这个人物的过程中,相机渗透文章的表达方法,如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作者结尾才交代老汉和小伙子的关系,感受文章设置悬念的表达方法等。

  二、注重朗读训练,以读为本。在课文的学习中,采用了多种形式的读,注重了读的层次,使读书扎实有效。比如学习文中描写洪水的部分,就有四读:一读,默读课文,画出描写洪水的句子;二读,在学生汇报并初步体会后,自由练读句子,试着把自己感受到的读出来;三读,展示读,老师及时进行评价。四读,师引读句子,促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感受。

  三、以多种形式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听”,注重培养学生听的习惯,我认真倾听每一个学生的发言,并及时做出恰当的评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教育孩子要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在生生交流、师生交流中训练学生听能力;“说”,在学生读文或回答问题时,遇错及时纠正,鼓励学生说话不紧张,把话说完整,注意说话的条理性;“读”在课文的学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读的形式多样;“写”,本来设计中有练写短句的训练,考虑到时间关系改为练说短句。

  我感觉这节课中学生对老汉精神的伟大有较深的感受,同时落实了听、说、读、写的训练。但我对文中短句的处理过简,没达到预期的目的。对教材的把握欠灵活,还有很多不足,请批评指正。

  4、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根据本课教材特点和五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研读课文中的重点词句,结合洪水肆虐的危急情境及木桥发生的变化,逐步深刻感受老汉在危急时刻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自己扛的人格与精神。

  桥教学反思4

  《桥》这篇课文的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语言简练、生动,极富韵味。

  我在备课时特意设计了这样几个环节:

  一、快速读文,了解内容。

  课文为什么用桥做题目?课文主要任务是谁?

  二、再读课文,探究人物。

  通过抓住关键的字词来感悟人物的性格特点。重点指导学生读好老汉说的话,从而体会老汉不徇私情、舍生忘死、临危不惧,坚定果断。如:引导学生体会老汉从刚开始恶狠狠的“揪”到最后危难关头又“吼”又“推”,急于求生的小伙子到最后危难关头又“推”老汉先走,学生发现矛盾与疑惑。

  三、研读课文,学习写法。

  我借助课后思考第3题引发学生进行思考和评价,让学生再次深入到文本,看一看课文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想一想作者这样写的好处,指导学生从课文结构的安排、句式特点、语言描写等多个角度引发思考,提高学生对课文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遗憾之处一是在课文最后让学生用上“桥”来赞美老汉,提的要求有些高了,使得学生迷惑,不知如何回答,如果将这个问题分解一下,先让学生发自内心的赞美老汉,然后再让学生用上“桥”,这样效果会更好些。二是课堂上老师对学生的关注面不够广,要想方设法将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除了师生间的交流互动,还要让学生间的交流互动更活跃些,这样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桥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桥》教学反思04-23

桥的教学反思02-20

桥教学反思02-09

《桥》的教学反思04-20

《桥》教学反思06-14

人教版《桥》教学反思05-28

《桥》教学反思[精品]07-06

《桥》教学反思(精华)07-06

(实用)《桥》教学反思07-09

桥教学反思[荐]07-09